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审美人格;童趣;独立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60-01
清代沈宗骞在其《芥学舟画编》中说:“格之高下亦如人品,人品不高,画格自不能高。故凡记载所传,其卓乎昭著者代有数人,盖于几千百人中,始得此数耳。”可见审美人格的修养的重要性。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个人情感的渲染,人格的具体的表现。人格涵养艺境,艺境映射人格,二者一体二面,在齐白石的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得出齐白石艺术的一生都是在建构理想的人格和艺术意境的独立个体之精神生命。
一、从齐白石作品中审美人格的再现
齐白石的绘画题材很广泛,早年长于人物写真,作品工细逼真;中年变格转向写意,笔简意深,形象动人。60岁后变法,融合中国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大胆创造,形成独特的画风。艺术家独特风格正是在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人格支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不少作品可以看出齐白石在艺术的创作中用个体独立精神,从自我的意象视觉出发,描绘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平常事物,并善于将平凡的事物用艺术形象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他主张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艺术凝聚了自身的生存经验和文化精英的审美理想。他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总是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推陈出新,所以他的画能够直接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一)人物画中的直率和真挚
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晚期的《送学图》主要是从笔墨和意境入手。意境上看来是纯朴直率的、真挚的、生活化的,并不是那种造作、绞转、力道不足。其外,衰年变法之后从最初到后来也是渐渐发展来的,以大象无形的写意手法和须毫毕现的工笔之形,营造出精妙之境的艺术形式符号,向芸芸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思。
(二)花鸟画中的质朴和纯真
他的花鸟虫鱼是他最擅长不过的了,以自然纯朴的笔墨意趣为主,《群虾图》是其代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虾的通透质感。画面中的六只虾,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那浓墨点出的双眼似在活动,虾须、虾足和虾钳错落有致,让人丝毫不感凌乱,用笔柔中有刚,通透淋漓尽致的天趣自然。他其他的花鸟写意以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笔墨技法,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生活意象,高度精炼地概括再现了花鸟草虫、鱼虾蟹蛙的自然美和内涵美。传神的世间真情再现于笔墨之间,达成了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的创作目标。其绘画格调简约清新,意蕴丰厚,意境清雅,撼人心魄,为现代中国绘画史营造出一个质朴清新、纯真的艺术世界。
(三)山水画中的革新
齐白石画山水不喜欢平庸再现,在他创造的《山居童戏图》深深的体会到,强调师法造化,反对死摹古人。另一方面强调写意抒情,不屑于明清的工细山水,而是用强悍的金石笔法勾画山水,铸就了粗拙、朴茂的笔墨特色。
二、画中独显的童趣
老子曾认为“婴儿之心”即道之心。齐白石为人与求艺至诚至真童贞之人格境界,特别在艺术创作中流露自然童心,纯朴意趣,更为世人所称誉。观照其艺术童心的人格精神与艺术个体的人格心灵提升都在齐白石的作品和行为中呈现:其《钓饵小鱼》作于91岁,上题“小鱼都来”,这四字顿使画面童趣横溢,品味这四字,儿童的心态,神情跃然纸上。如换成“大鱼都来”,便一点趣味也没有了,那是做作的大人心理。儿童想的是小鱼,不是占有,而是期盼,好玩,所以,这四字不是儿童的模仿,而是其童心的自然流露,这幅画的构图也较为别致。既无儿童的形象出现,亦无别的一切杂景。上部两根钓竽,下端五尾游动的小鱼,中间是垂下的钓丝和浮标。画面的疏朗给想象的翅膀留下了宽阔的空间意识形式,逸出了有限的形象本身。齐白石的另一幅《儿时钓虾图》作品,题诗云:“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并有小注:余小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一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耳,忘其登岸矣。”这都表明齐白石的这类画作,出自个体心灵和童年生活的体验,已深植于心,其作品和自己的审美艺术情趣表达自然天真,纯朴童心之美。
[论文摘要]生存就是现实,因此把现实与审美的理想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违背设计美学常识的见解。而设计师的任务,则是改变现实顺应潮流,引导创构理想。 作为社会消费结构中人与世界的一种精神关系,审美活动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审美活动着眼于现实的人生,寻求理想的实现和幸福愿望的达成,从中提升和超越自我。我们不得不承认主体精神性的理想是在现实关系中生成的,几乎表现在等同于现实活动,是一种消费水平理想化、艺术化的活动,与现实活动没有距离。这种活动不但植根于自然生命的深处,以生命意识为基础贯通自然与社会消费,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反映出社会化的情感对整个世界消费结构的精神需要。对于大众而言这种关系形式上不但涉及功利,而且暗含着功利的强度,它以现实消费水平关系为基础,之后才超越了现实及其约束,走向心灵中理想与自由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的审美活动让主体的心灵从现实关系中获得一种超越。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 转贴于
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 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文学编辑在审美活动中,首先要正确处理真与美的关系,掌握内在审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当代思想引导者的文学编辑们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健康的美。什么是美?美,是以真为前提,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能动创造的再现。首先,编辑要把握好自身的主体意识,体验作者的主题意识和受众的社会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其次,要对审美客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所涉及物的客观运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楚的感知和认识;最后,要处理好善与美的关系,美是以善为前提的,但美并不等于善,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与人的功利目的相联系,而美并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文学编辑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表达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感受的文学作品为实践对象,承担起传播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善得到落实。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文学编辑要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遵循自己的艺术规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和个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人格。
关键词:美;审美能力;艺术设计;综合素质
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每个人对美的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就会存在审美差异,衡量美的标准是相对的,但人们却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审美原则,优秀的艺术设计都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只有熟练掌握美的形式法则,具备很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所以,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将来的艺术设计中充分发挥创作天赋,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精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艺术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首先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能够被大众接受,其次才会考虑其使用功能。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不难看出,艺术设计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
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从事艺术设计首先要考虑审美的需求。美国著名学者马奇认为,美学就是艺术论,它不只是研究艺术中的部分问题,而是全面地研究艺术各方面的理论。我国著名的美术学家朱光潜认为美学必须以艺术为中心,只有首先把艺术认识清楚,然后才能认识一般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性质。这是因为:第一,从美学史角度看,认为历史上绝大多数美学家都特别注重艺术美。第二,从实际和方法论角度看,认为艺术是美的高度集中的表现,从艺术入手研究美,更易于抓住美的本质。艺术设计的前提就是对美的认识和把握。从上面两位艺术家的观点来看,他们都一致认为,美和艺术是高度统一的,没有美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能力,不能对美与丑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设计出的作品也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审美与艺术设计是高度统一,密不可分的,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衡量艺术设计作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今高校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主要是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从事艺术设计,就要在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注意观察,发现美的事物,找出美的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生活中任何一个时刻,一个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他创意的迸发点.这就要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注意掌握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例如构图中常见的对立因素大小、多少、高低、繁简、虚实、方圆、粗细、前后、藏露、轻重、明暗、疏密、冷暖等等。这些对立的因素就要通过平时搜集,在构图上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特别要注意对作品构图中的对立因素的分析。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这样才会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对于审美能力认识匮乏的人来说,想要提高审美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较容易,首先是多参观各种艺术设计作品展,打开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了解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要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还要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从中发现美的表现手法,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次是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类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仅让我们开阔心灵,陶冶美的情操,还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走进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观察校园里的花卉,观察房屋造型,观察来往车辆、人群等。再次是欣赏美术作品,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学会美术分类,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类。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块,绘画又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人类文明的关系,其次要学会对作品的比较与评价,把欣赏引向深入,才能达到真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总之,审美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理性和感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集中地体现在艺术设计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易存国. 《中国审美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牛宏宝著.《西方现代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而学校的美术教育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美来实践。学校美育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当然学校的其他各学科教育也都有进行美育的任务,但艺术教育内容本身使得美术教育成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术是艺术教育学科之一,美术是欣赏美、研究美、创造美的。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感知力。因此,美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和途径。
美育在中学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欣赏美和辩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基础的技能训练,完成较低层次美的创造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与追求。因美术本身具有直观性、审美性及创造性的特点,所以美术教学应以直观为前提,学会审美方法来达到以求创造的目的。其实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优势就在其直观性,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更好的体现美育呢?
首先,应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美。
美术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是线条、形状、色彩。让学生先接触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教师通过对线条、色彩、形体等表现形式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线条是造型的基础,线条可以勾画轮廊描绘对象的形象,表现形体结构和质感,还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各种不同的线条,就能表现千变万化的事物,所以老师要先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分析。而彩色在造型艺术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法国马蒂斯说过:“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然而对色彩的感知,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通常人们只能分辩黑、白、红、黄、绿、紫等常见的色彩,而有过绘画训练的人是能够表现出事物多样的色彩变化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解并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了解色彩一般知识以及调配方法,培养其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色彩,先要使学生对色彩相貌有了基础的认识后,教师再结合一些色彩绘画作品进行形象描述及色彩启发。如毕加索《哭泣的女人》以极度主观变形的形象,黄与紫,玫瑰红与黑等不和谐的色彩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所要发泄的悲哀心情。委拉斯凯兹的《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还可介绍“印象主义”画派,因为“印象主义”画派是以色彩作为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着力于光影、色彩变化的探索。最后再结合实际的事物,或让学生走进自然,用眼观察,用脑思索,用心体验,观察、感受色彩。学生通过对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的学习了解,审美认识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其次,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美术作品欣赏是指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作品鉴赏能力。欣赏,其实就是让作品成为创作者和欣赏者进行对话的中介。欣赏不能只是单纯的对作品的美的享受,还应该是通过作品参与创作的过程,所以可以说欣赏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再创造。欣赏者能从欣赏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所以在美术作品不仅有感性直观的形象性,还有其创作者的情感、思想性。而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通过对作品情感、思想性的分析、赏析,能够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提高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中,让学生在逐步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最终达到对生活、社会 、自然都能进行审美感知的目的。所有好的美术作品,都是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创造者正确的审美观点的。例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能让我们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感染。欣赏齐白石的《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采蜜的繁忙情景,我们感受到勤奋劳动的精神,油然产生对劳动者的敬仰之情。欣赏穆希娜的《收获》,以劳动后的丰收,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给予人们的愉快和幸福。美国卡萨特《婴儿最初的》,让我们感受到了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作品中健康的感情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品味,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感教育教师可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品味分析,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审美观的目的。
第三,应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实践创作。在美术技法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让学生领略到美术教学中美的感受,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精神实质,美术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生动具体的形象和其中所流露的情感,能让学生在欣赏时产生对美的向往,教师应进而引导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并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