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业特点

银行业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业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业特点

银行业特点范文第1篇

俄银行发展及监管的主要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逐步转轨,俄商业银行发展及其监管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大银行竞争趋于差异化。在俄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以俄罗斯储蓄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国际工业银行、俄罗斯信贷银行、国际莫斯科银行等为代表的30家大银行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为应对激烈竞争,各大银行在细分市场基础上纷纷采取差异化策略,这已成为一个显著特点。以俄最大的两家银行为例,俄罗斯储蓄银行重点发展国内业务,而俄罗斯外贸银行则主要向海外发展。

银行存款实行强制保险。从2004年10月起,俄罗斯所有银行一视同仁,即只有参加存款保险体系,其储户存款才能获得相应保险。在俄1300多家银行中,150多家由于不够资格尚未提交申请,其余1150多家提交了申请,经审查批准930家参加存款保险,占俄银行总数的77%,占银行总资产的94.6%,覆盖全国银行99.3%的自然人储户。

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统一监管政策标准,加强市场戒律对金融业的约束,提高风险处置水平大有裨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任,有利于居民储蓄向金融体系的转移,并促进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实施“农业振兴”计划,加大财政金融支持。2002年12月,俄政府颁布《至2010年农村社会发展专项纲要》,开始实施“农业振兴”计划,以促进农业复苏与发展。在该项目框架下,俄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扶农助农措施。

加强俄农业银行对农业的信贷支持,是俄“农业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农业银行是俄30家大银行之一,俄政府利用该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贷款,并以其为基础加强对农工综合体商品生产者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建设。此外,俄农业银行还积极重组农业债务,发展农业土地抵押贷款。

审慎对待外资银行准入。截至2006年末,有外资参与的俄银行数量达到148家,其中50家为100%的外资银行。在银行业逐步开放的同时,俄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监管也趋于审慎化。虽然《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法》和《银行及银行活动法》的修正案放宽了外资进入俄国内的条件,但同时也做出了种种审慎性限制。如: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新建合资银行或参股俄银行,也可在俄领土上建立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但不允许新建资本完全属于外国法人和自然人的外国银行;申办银行机构的外国银行必须是独立法人,有3年以上的经营历史,在业界信誉良好,得到所在国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外资银行必须遵守俄法律,向俄中央银行提交会计报表;在利用非居民资金扩大注册资本、向非居民转让股份时,必须事先得到俄罗斯银行的批准;明确限定外资银行业务经营范围;要求在外资银行中本地员工不低于员工总数的75%;境内外投资者在购入超过1%的俄银行股份时有责任向监管机构报告,购入超过20%时要向监管机构申请许可。

银行资产结构偏证券化。俄罗斯作为“金砖四国”一员,与其他三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一直是主营业务所不同的是,有价证券逐渐成为俄银行部门最重要的资产业务,特别是注重发展证券投资业务。20世纪90年代,俄国债发行量逐年递增,商业银行成为国债市场的最大交易者,约占市场总量的70%,1996年俄银行体系近40%的收入来源于国债投资。1997年,随着国债市场收益率水平下降,银行体系转而投资企业债市场,年末总资产中有价证券投资占32%,而国债占比下降到24%。近年来,随着俄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家商业银行加快了证券业务的发展,2007年上半年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证券投资占16%,比年初增加30%,依然呈现偏证券化倾向。

银行监管部门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俄罗斯银行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享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确定违规银行处罚方式、处罚力度、认定违规事实性质及情节等方面,可结合被监管对象的经营业绩、对国民经济贡献程度以及在银行体系中的地位,并考虑其对监管检查的配合程度,视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决定。如《俄联邦中央银行法》第十章第74条规定,俄罗斯银行有权要求商业银行撤销其违法违规行为,在其最小法定资本额度0.1%以内处以罚款,或者在6个月内限制从事某项业务。如果未按规定期限撤销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或业务交易对贷款人(存款人)构成现实威胁,俄罗斯银行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俄监管部门在实施自由裁量权时坚持合法性、客观性、合理性、效益性等原则,使得自由裁量权的发挥能做到“有节、有度、有效”。

对我国银行业的几点启示

积极探索诱导式的银行监管。自由裁量权是银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措施。与俄罗斯比较,我国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弹性相对很小。扩大我国银行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能促使更多地运用诱导型监管,而不是单纯的强制型监管。

单纯的强制型监管过分强调监管部门的作用,而难以发挥银行内控和市场约束作用,无法对商业银行产生足够的自律激励,使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付出较高的监管成本,并不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比较典型的是,监管法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滞后性,而且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浪潮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商业银行业务,如果监管者机械地套用法规条文,不但增加了自身在监管过程中花费的各种成本,而且非常容易压抑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给市场效率带来损害。

而基于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诱导型监管,充分贯彻“激励相容”和“市场导向”的监管原则,通过适时、适度的监管激励措施,引导市场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发挥作用,促使被监管者自发地将其行为的负外部效应内部化,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监管效率。这种监管策略更加符合“有效银行监管”的要求和原则。

联系我国银行业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实施诱导型监管策略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注重运用原则为基础的监管。在监管规制方面应多一些指导性要求、少一些约束性细则,多一些原则性导向、少一些非审慎限制;在监管措施上应用好各类审慎监管手段和市场手段,通过弹性监管建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互信关系。二是注重加强风险为本监管。将监管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风险上,进一步健全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加强对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和控制,根据风险评级灵活地做出监管安排。三是注重推行差别监管。针对机构类型、风险程度及业务性质设置不同的监管标准,确定不同的监管重点,投入不同的监管资源,采取相应的监管对策措施。对于一向发展稳健、管理规范的银行,可以减少现场监管频率、支持其更多的金融创新,甚至对违规问题可以给予从轻处罚。对有问题银行则施行特别监管措施。四是注重各类监管手段的协调配合。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有机衔接,实现监管机构内部各层次、各环节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推行非现场监管“主监管员”与现场检查“主查人”制度,通过提高非现场监测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检查,促进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有机配合,从“精确制导”和“精确打击”上提高监管实效。

当然,对于监管部门行使自由裁量权也需要进行规制,把握好“三性”要求:合法性,使用自由裁量权必须符合法律和监管法规,不能与法律、法规要求相抵触;合理性,行使自由裁量权要客观适度,符合监管法规立法精神,以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为根本目标;客观性,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来把握监管度量界限,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监管。

加快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审慎的银行监管、央行最后贷款人安排和存款保险制度是构成一国金融安全网的三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存款保险制度可以起到保护存款人利益、提高公众对银行体系信心、抑制挤兑发生等作用。按照是否用法律条文对存款保险制度做出明确安排为标准,存款保险可以分为“显性保险”和“隐性保险”。我国和俄罗斯过去都采用“隐性”存款保险,这种制度安排给政府和中央银行带来的负担较重,制约了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建立,而且对存款人进行补偿往往重视行政手段的运用,缺乏明确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是,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中,金融机构没有分担存款保障的成本,不用为非审慎行为造成的损失付出代价,也可能造成监管部门放松对银行的监督,这带来了比“显性保险”更大的道德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隐性存款制度安排的弊端日渐显现出来。俄已率先于2003年通过立法确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近几年运行状况来看,该制度不但成功维护了金融稳定,促进了经济金融健康运行,而且也避免了“道德风险”。这有力地证明转轨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实现从“隐性保险”到“显性保险”的成功转变。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隐性保险”到“显性保险”的过渡阶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需要尽快解决更多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一是要从法律上明确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机构行政执法权,并厘清存款保险机构、央行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关系,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二是科学设置存款保险机构,明确其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三是确定合理的保险金额,可综合考虑居民储蓄存款分布状况、人均GDP、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最高赔付金额;四是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可实行与风险挂钩的差别费率,根据存款保险基金可能损失的数量、投保金融机构承受能力等因素,及投保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和资本充足率等风险状况,确定存款保险费率;五是确立强制保险的原则,即对于所有在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

农业银行“面向三农”要有制度性安排。近年来,我国农业银行的城市业务取得了长足进展,而农业信贷发展却相对较慢,且在农业信贷市场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这种状况首先与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本质性质有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指导下,减少高风险、低收益的农业信贷就成为了农业银行自然的选择。另外,农业银行由上至下的严格信贷管理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信贷机构对农业信贷的发放。因此,加快农业银行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已是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作为“具有天然农业属性”的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如何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完成支农任务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在俄银行业改革中,农业银行的组建以及该银行为俄农业生产提供的巨大信贷支持,取得了促进农业振兴的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俄农业银行制度设计的优势在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运营的有机融合:俄农业银行的农业信贷得到政府的利息补贴,同时政府对农业信贷在该银行信贷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硬性的规定,但对具体信贷对象不予干涉。这就使该行可以在政府支持下,既保证农业贷款的数量,又按市场化原则对贷款进行科学管理。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宏观上,我们应借鉴俄政府支持和调控农业银行运营的成功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应在制度上对农业银行涉农业务给予支持,如给予贴息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降低其涉农信贷成本。

中观上,应进一步强化中国农业银行“扎根农业”的经营理念和制度基础,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方针,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城乡业务的双重优势,将单一的商业经营目标转向为“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双重目标,使农村网点比较独立地执行“三农”信贷业务。具体可按照“城条农块、一母多子”方式对农业银行进行组织架构再造,即:按照流程银行条线管理方式,以管理垂直化和事业部制为基本模式,实现现有城市业务从部门银行向现代流程银行的转变,扩大城市业务竞争力;在建立涉农业务垂直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以县域为基础,适度扩大县支行经营自,以县域为平台,推进县支行及县以下组织机构改造,从而提高农村金融业务的服务效率;以农业银行为母公司,创新农村地区机构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经济特征,通过自建网点,参、控股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延伸,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业务的辐射力。

微观上,应有针对性地推进农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首先,专门建立包括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专家在内的咨询委员会;第二,在引进具有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背景的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吸收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专家担任非执行董事;第三,在董事会下组建农村金融发展专职委员会;第四,选拔、引进境内外具有农村金融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加入高级管理层队伍。

转变银行竞争方式。商业银行的天然逐利性使该领域的竞争很容易陷入同质化误区。首先,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货币是缺乏差异性的。其次,商业银行经营中基本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也往往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因此,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在市场定位、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突出差异,就必然会陷入同质竞争的怪圈,甚至可能因过度竞争而影响经营业绩。如果激烈的竞争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利润,那么也就导致银行特许经营价值的下降,接下来的逻辑后果就是银行将更加倾向于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这样也会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所以,无论从绩效还是从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差异化竞争都是银行监管部门的理性抉择。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推动下,俄银行业逐渐体现出竞争差异化倾向,而且这种差异化竞争在提高商业银行业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国商业银行也应该明确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经营理念,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功能升级。一是要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适应客户的个性化需要;二是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确立比较优势;三是要提高营销水平,培育稳定的客户群;四是要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服务功能的升级和成本的降低。而监管部门也应该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支持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引导差异化竞争的形成。

同时,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偏证券化也是差异化竞争的结果。借鉴其经验,促进我国银行业资产结构向证券化方向转变,将有助于改变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实现商业银行资产多样化和竞争差异化的双赢。首先,在制度安排上,应继续大力推进企业债市场发展,进一步减少在发行制度上的束缚,在条件成熟时,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试点工作,逐渐推广到其他企业债券的发行工作中去。第二,继续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股票总市值已超GDP总量的今天,应结合正在进行的第二轮证券化项目试点申请批复工作,继续尝试不良资产证券化,积极探索中长期贷款及住房贷款证券化,大力推进大企业和上市企业贷款证券化,这有助于疏导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改变我国企业过分偏重于间接融资的局面。第三,逐步允许银行参与企业债券市场,进行债券的承销和投资。但前提是商业银行要切实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提高债券定价的能力,并建立相应的专业化团队。继续鼓励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流通和登记托管,支持商业银行等市场参与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公司债券承销和投资活动,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提高公司债券流动性及其市场容量。第四,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过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参与债券市场来积累混业经营的经验,为今后提供更加全方位、综合化金融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好地安排银行业对外开放布局。在外资银行准入问题上的审慎化倾向,是近年来俄金融开放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既表明俄银行监管部门保护和扶持本国商业银行的政策意图,也体现俄监管层对“金融”的强调。在转轨国家,金融体系普遍是由银行主导,但商业银行的发展又往往不成熟,难以与来自发达国家的银行进行全面和直接的竞争,因此掌控银行体系对于控制国家金融命脉至关重要,在本国银行做大做强基础上,谨慎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应是一个理性选择。

银行业对外开放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引入具有强大资本实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外资银行对于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银行业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但机遇与风险并存,不恰当的外资银行进入可能削弱而不是促进国内银行业的竞争,从而降低国内银行部门的效率。

银行业特点范文第2篇

从双层银行体制的建立、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到发展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到分业经营,从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到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足鼎立”的分业监管等,均采取了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有着强烈的路径依赖。其特点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

政府出于国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的,通过直接的行政干预机制来分配金融资源政府对国有银行的经营进行行政干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利益集团的形成国有银行产权结构模糊、效率低下以及各种行政干预所带来的问题政府对国有银行实施救助与改革政府行政干预得到强化政府再次行政干预进行救助与改革国有银行产生“适应性预期”,即认为政府还会通过各种手段救助国有银行……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自行强化机制。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是一种渐进式制度变迁。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在坚持公有产权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体制外推动,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之所以要走体制外增量改革引致体制内存量改革的道路,是因为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产权的模糊使二者缺乏通过制度变迁而获取外部利润的动力,进而形成一种“变革惰性”。作为初始变革的既得利益者,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既不想回到“集权型”体制中去,也不想通过制度变迁退到市场体系中来。

这种改革方式是在存量改不动的时候,先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随着增量改革的积累最终带动存量的改革。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之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模式,而是随着改革的推进,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地修正、调整目标,这也是渐进式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相应地,我国也没有一个全面、综合、配套的改革方案,我国银行制度变迁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特点。

(本文摘自《中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第116―118页)

荐读理由:1988年10月,为竞购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约翰逊领导的管理团队首先和克拉维斯展开了交锋,随着投标进程的开展,弗斯特曼、马赫等人也加入到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大战中来。最终KKR公司虽然赢得了收购大战,但是面对毫无盈利的前景,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再次处于被抛售的境地。此书对这次收购的来龙去脉介绍得细致入微。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这次收购20周年的时候又对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采访,介绍了这20年来主要人物的情况和华尔街的变化,让读者对这次收购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门口的野蛮人:历史上最著名的公司争夺战》

作者:[美]布赖恩・伯勒、约翰・希利亚尔

译者:张振华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9月

荐读理由:本书尝试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产业安全问题。根据产业的生态系统特性,跨学科地类比分析了产业与生态系统、产业安全与生态系统健康、产业入侵与生态入侵之间相似的生态学机制。同时,借鉴生态系统健康预警指标,从活力、结构和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了产业安全的生态学预警指标体系;借鉴生态入侵原理,构建了产业易入侵度预警指标体系;实证评估与预测了我国制药等产业的安全状态和易入侵度,并借鉴国外维护产业安全的经验,从生态学角度提出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对策。

《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

主编:[法]皮埃尔・雅克、拉金德拉・K.帕乔里、劳伦斯・图比娅娜

译者:潘革平

银行业特点范文第3篇

一、国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主要特点

1.会计管理集权化程度较高,会计机构布局侧重于总行。

会计管理涉及商业银行前、中、后台的业务运行,会计管理的模式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密切相关。目前,美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大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经营模式,大量业务、特别是高端的投行咨询业务、资金托管业务、大型企业集团服务等均集中于总行的各相关部门完成。商业银行的分行虽然很多,但主要是营销中心企业和个人客户,职能相对单一。这种经营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出于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的需要。在各个分行,其职能重合率较高,如按“块块管理”的业务运行模式来进行操作,一方面分散了全行有限的专业力量,另一方面,加大了全行的成本支出。而按产品线、业务线由总行各个部门来进行“条条式管理”,可以节约成本,也更有效率。这种经营模式决定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具有集权化程度高,机构布局侧重于总行的特点。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纽约银行为例,其各个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总行及总行直属机构。只有中小企业业务、个人业务由总行和分行共同完成。与之相应,纽约银行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高度集权,布局侧重于总行。该行在总行设有庞大的财务会计部,其下又划分了多个二级部。纽约银行总行财务会计部完成了全行主要的会计管理工作,而在各国内分行与海外分行,由于其主要任务是营销客户和确保本分行的经营合法且与总行的经营目标一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产生与管理主要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只有很少的专职会计管理人员。

2.会计业务的处理集约化程度高,主要业务均通过后台处理中心完成。

后台处理中心的设置是专业化管理的重要表现,它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强化风险控制。近20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美国、欧盟及日本的商业银行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超大型计算机和商业智能等技术来处理跨空间、跨部门、跨产品的数据集成问题,这使高度集中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的建立成为一种潮流。在美国的主要商业银行,总行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将全球范围内所有客户资料信息、单据审查、账务处理等后台工作集中完成,专业人员进行24小时的集中处理。分行不再分散进行电脑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分行的前台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营销客户,而不是业务处理。总行不仅将全行的业务处理集中完成,还可以通过将后台业务处理中心选择建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在提高业务运作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运作成本。仍以纽约银行为例。该行将各个业务领域的所有操作性的职能分离出来,通过设置专门的后台业务操作中心,实现一般业务操作和处置的集约化管理。该中心于1988年由纽约市的纽约分行总部,搬迁到远离纽约市的一个小城Utica,此中心由此就称作“Utica Operations Center”(优特卡业务操作中心)。Utica在安全和环境方面都要优于纽约市区,而且人力成本较低,仅此在成本费用方面就为纽约银行节约大笔开支。

3.高度发达、细致全面的内部管理会计体系

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凡是竞争力强、利润高的银行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领域。国外的商业银行几乎可以从事任何金融,但几年下来,发展最快的商业银行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全面出击的所谓“全能型”银行,而是那些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的银行。与核心产品与业务战略相对应,国外商业银行在资源安排、机构设置、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均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进行布局。这就需要有一套强有力的、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业绩评价,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并提高银行成本控制的能力的管理会计体系。如: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职能是协助银行实现对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业务部门的收入、成本和效益分析和计算,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哪些产品、哪些部门以及哪些客户是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的,收益的大小是多少;哪些产品、部门是亏损的,亏损的程度有多高。据此,管理层可以科学地作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的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在纽约银行的财务会计部中,专门有一个管理会计部门,其主要任务就是定期考核各产品和各部门的收益和成本支出情况,该部门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是纽约银行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与产品的重要依据。除了对核心业务与产品进行深入细致的成本收益核算,美国商业银行中的管理会计部门还要参与经营目标的制订、经营方案的决策、计划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等经营活动,从而把成本的控制纳入日常的管理过程,并使业绩的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和公正,以更好地处理内部利益关系。

4.规范而精炼的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国外的商业银行每个月要向其央行和监管机构报告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另外,凡是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银行,每个季度,要公开披露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及其他会计报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主要由商业银行本部、各子公司与海外分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合并而成。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对外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集中在总行,并不需要很多的人力。例如,纽约银行财务会计部的会计部门下分四个组:财务报告组,负责全行会计报表的汇总和分析(这种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各种比率分析,如资产回报率、成本收益比等);国际会计组,主要负责收集海外分行与子公司的会计报告,汇总后交给财务报告组;成本计算组,主要负责全行成本的计算与分摊;会计制度组,主要负责根据监管部门和职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全行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则。

耐人深思的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各分支经营机构大多没有单独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些经营性分支机构所形成的只是一种统计性的报表。其统计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指标:本行的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存款额、本行对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的贷款额、本行的中间业务收费额。这些指标实际就是对分行进行考核的主要标准。对美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与联网的情况下,分支经营机构实际上只不过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业务延伸柜台,对他们来说,单项的业务考核指标比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要有意义得多。只有很高级别的大区分行和总行才编制对外报告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美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1.强化管理会计,使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与全行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改革目标是通过综合改革,转换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增长。效益型增长主要是通过优化收入结构和风险成本管理来实现,而不是主要依赖于扩张贷款、增加利差收入来实现,效益型增长意味着要依靠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来适应市场和开发新的发展空间。

为尽早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效益型增长模式,应强化对各部门、各产品的效益核算,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体系以外,应另外建立一套管理会计体系。该套体系主要是满足于银行内部的管理需要而不是银行外部使用者的需要,其数据来源为主机集成数据,而不一定非要是总账与会计科目。

2.加快业务中心建设,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的集约化程度

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具有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再造和优化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提高各行会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

建立后台业务中心意味着再造业务处理流程,科学组织前、后台的业务布局,将各种非柜面业务以及需通过柜面但无须即时办理的业务(如托收承付)、操作风险较高的业务(如各种信用证的审单业务)逐步纳入后台会计业务处理中心,不断充实业务处理中心的职能。这样,一方面不断提高业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改变目前各行会计操作风险点多面广、难以监控的现象,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形成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体系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建设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数据大集中”这条主线进行的。目前,在国内银行业,工商银行的数据系统已经集中到了北京和上海,并很快实现全行一个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其他商业银行的数据系统也正在从分布式架构改造为集中式架构。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集中式的数据系统正在形成,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各行会计业务信息自上而下产生的机制仍未形成,管理数据仍然分割,无法实现各部门的共享。随着数据中心的建立,各行的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也将高度集中,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按部门、分专业“自下而上”层层上报汇总、编制各种会计信息报表的模式,而代之以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集中形成机制。各行会计信息报告部门的职能不应是信息的汇总和传送,而应逐步将主要精力放在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上。

银行业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 审计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虽然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决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但在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也在不断生成。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利率的最终决定还得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来决定。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波动幅度会不断加大,利率波动频率也会不断加快,由于利率波动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利率风险可能会使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造成资本亏损、降低预期收益。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利率风险一般采取缺口管理、平均期限管理、动态模拟分析等传统管理手段,近年也开始利用内部审计手段对利率风险进行深入管理,如设置专门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频率、尝试设置相关标准、制定审计流程、改善审计质量等等。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在操作上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国内银行在利率风险内部审计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观念上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现状,下面就是笔者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看法。

一、关于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

1.利率风险审计一般采取非现场审计

就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而言,现场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实地审计检查,这是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其目的是为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直接的审计证据。当前,商业银行的总账可以集中到总行或一级分行,会计报表等数据的输出也由上级行直接打印,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质询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时效性得以极大地提高。这使得利用总账传输系统及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实质性的非现场审计成为可能,非现场审计借助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通过对审计对象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的连续调集、整理和分析查找经营管理存在的疑点和问题,评价经营管理现状和风险程度。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和资料,为制订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资源提供支持。就整个审计体系而言,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都是审计监督方式,二者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弥补各自局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二者互为补充,统一于科学有效的审计监督之中。非现场审计帮助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提供审计线索;现场审计保证审计计划的有效执行。非现场审计广泛的覆盖面与现场审计有针对性的审计点结合形成审计监督网,两者共同促进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

但是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是一项较为专业化的、比较独特的审计活动。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其大多数大额存贷款都集中在一级分行甚至总行,而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同业拆借等等市场业务一般都是由总行操作,故此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一般都是在一级分行以及总行来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在商业银行的这些层次来进行。在相关工作中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评价,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缺口、期限缺口进行研究、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的资产、负债报表,而这些报表往往不需要到实地进行查阅,因为这些资料都会被上交到一级分行及总行。因此,在经营管理比较成熟、高效的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及其内部审计基本上都是非现场审计。

(2)利率风险审计是否需要现场审计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管理的现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主要也是进行非现场审计,但在一些方面,现场审计仍然不可或缺甚至尤为重要。

比如,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的制定上,可以一定幅度下浮,无限上浮,这是鼓励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要更多的考虑贷款风险以及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但其实际制定的贷款利率能否体现上述因素,会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的减少,这在报表资料上都是无法显示的,必须现场获取、查阅相关凭证才能够进行实际的风险评价。

再比如存款利率,当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没有下限,不能上浮,虽然央行在国内的一些信用社正在开展利率上浮的试点,但全面的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适度上浮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个别的商业银行或分支机构,为了更多的吸收存款,不惜采取各种高息揽存的违法手段,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而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利率风险,同样在其报表上是不会显示出来的,也需要对一些原始凭证进行严密审计。

二、关于计算机审计

1.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主要依靠计算机审计。

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开展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计算机审计的应用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利率风险的认识、评价需要大量使用计算机审计手段。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中小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基本都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基层银行的业务数据都会通过银行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传输到上级机构,直至传输到总行。利率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活动所需的数据信息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获得。利率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来自资产、负债项目,这些都是下级行向上级行报送的基本业务数据,完全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获取。

而且,在对利率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分析系统来辅助审计。由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越来越复杂多变,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如何、相关风险管理是否有效,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测试。目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正在进行与内部审计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如2004年建行总行审计部下属的非现场审计处和IT审计处,已经共同开发出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这在国内银行业中抢了先。一旦相关信息今后便捷、完备的录入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后,审计部门就能对各项业务及其风险进行随时监控。

(2)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是否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审计

无论将来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手段如何发展变化,但就目前来看,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在某些方面还是要对一些原始资料、凭证进行审计。这一点的原因和前面论及的"利率风险审计是否需要现场审计"的原因是一样的。实际上,对于利率风险审计来说,非现场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也不尽然,如即便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依靠商业银行汇总到的各级机构的资产负债资料,仍然可以"非现场性"的完成绝大部分利率风险审计工作。同时,现场审计和实物审计也不尽相同,但二者对于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不可或缺的原因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J•索贝尔,《审计人员风险管理指南》,中信出版社,2004年.

[2] 张建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3]赵志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银行业特点范文第5篇

一、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概述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主要表现在农具的制作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更进,社会形态的变化也对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原始社会中,由于受到农业技术发展的限制,农业的耕作水平较低,自从秦汉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小农生产方式对封建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农业的科技发展在一些古书中都有记载,社会的不断分工也对农业改变生产方式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在以采集业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时期,人们在对野生植物的开采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的栽培方法,原始社会属于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科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石器初期,人们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因此在采集技术和打猎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步,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于后期农耕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很多经验,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农民开始不断采用新的农耕技术,从而有效提高了原始农业的科技水平,这时候人们主要依靠群体的力量进行生产,一些简单的农具的出现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自然的有限资源,如一些石器农具和木制农具的出现,这些农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改进,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农具,不同的农具有着不同的功能,到了后期,人们开始利用牲畜来进行农耕,农具的使用结合驯化的动物来进行农业生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我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各民族实现了高度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这时候农业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处于历史中的一个高峰时期,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耕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土壤、肥料、农具和灌溉技术方面,在这个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使铁农具开始出现,而铁农具的出现使农业耕作技术更加精细;在播种方面,粮食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利用节气和四季的气候开始播种,在播种的具体操作中,开始注意种植物之间的密度,掌握合理的米制标准有利于节约更多的土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产量。在古代,农业科技还表现在对土壤的分类和处理,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开始根据土地的质地、色泽以及土壤的肥力来对土壤进行分类,不同性质的土地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土壤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农民更加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技术上,这种技术的成熟又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农业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出现了大量专业省力的农具,农田水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水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古人的聪明智慧,古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农具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农业技术成果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重经世致用,超越性与前瞻性不足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和现实中农业的需求密切联系的,古代的农业科技像农具和栽培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中农业生产,当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而导致农业的生存受到阻碍的时候,人们会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在南北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已有的农具难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土壤耕种的需求,前代耕犁对南方的水田耕作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北方的旱田的耕作则很难进行,因此在唐代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具的独特构造促进了耕作范围的扩大,新增的构造增加了它的灵活性,至此,中国的传统犁具已经开始标准化,在技术上已经处于成熟的水平。农业技术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具体的农业生产,现实中的发展需求也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我国,实用性的思想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特点也有重要的影响,农业工具的发明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惯有的现实主义思维。当农业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的严重制约时,农田水利技术的出现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省处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有名的都江堰地区,肥沃的土壤为农作物的有效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然而该地的河流分布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河流的分布特点在汛期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洪水泛滥,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为了解决现实中气候导致的水流的问题,当地的人们开始建筑水利工程,从而使得农作物的水量需求在一年四季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满足。农业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现实需求的推进难以推进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思维空间的拓宽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中国的农业科技在特定的时期虽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受到现实的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严重落后于世界农业科技水平,特别在西方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科技突飞猛进,自己在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还广泛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我国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严重落后,农业科技的发展空间开始不断缩小,仅仅依靠现实需求已经难以促进农业科技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用性思维过多强调使科技满足现实的工具性需求,这种科技思维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因此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思维的超越性和预设性,从而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发展。

(二)重实际实效,逻辑思维难以推进

在中国自古以来农本的思想体系中,发展农业科技主要通过直觉思维来推进,这种思维方式主张强调直觉体验,与西方的逻辑思维相比,中国的思维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证方法的运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精细学科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像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农学家在发展农业科技的时候忽视了数学的作用。在学科分类方面也受到务实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思想家在学科分类上没有对学科进行具体的分类,这些学科发展特征导致了人们在逻辑推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三)重田园生活,忽视学科基础研究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然而到了近代,由于受到科技的影响,西方先进的科技水平为其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支撑,这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迅猛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中国自古以来农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遵循自然规律,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这些生活状况在一些诗词著作中有很多的体现。小农经济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缺少对事物的想像,人们通过耕作更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缺少浪漫主义情怀,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的实用性而相对忽视学科的基础研究,科技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密切联系的,农业科技不仅仅需要实用性思维,而且还需要更新思维方式,不断的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特点的形成原因

我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这既与古代人们的思维特点有关,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的影响。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缺乏基础理论研究和分析,大多数的农业科技都是根据农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而研制出来的,在技术分析方面缺乏系统的分析,科技成果分布零散,不利于后世对农业科技发展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自己历来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农业为根本,然而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这种状况离不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主要致力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思想体系限制了人们思维的想像空间。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