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符号 传统文化 “形、意、势”
徽标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徽标传达信息的功能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语言文字,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徽标设计也就成为大中专院校美术专业所设立的一门重要设计课程。
徽标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在文明历史的发展中,由于其基本的沟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对信息的传达更直观,印象更深刻。徽标可以打破文字的限制,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取得思想上的沟通。徽标设计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构成与图形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徽标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标志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掌握徽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表现手法,课程重在对徽标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广泛的研究,重在激发学生创意,并结合创意,利用图形这一载体精确地表达出来,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徽标设计的教学中,坚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始终贯穿于徽标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引导是一种很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一、“形”的摄取与再造
“形”,是指图形所表现出的物象外形与结构。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它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将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徽标设计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首先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主要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让学生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进行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融合到徽标的设计之中,充分地表达徽标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如图一以坚不可摧的盾牌为主要形象,并融于五星和人形;图二以“相”字与小桥流水糅合。
二、“意”的借用与扩展
从古至今,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符号,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非常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符号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更广的吉祥含义。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含义的外化、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符号,经过长期的衍变,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上来。
将传统符号与现代徽标设计教学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造出新的传统图形的形,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如图三借助手和鸽子的形态表现平安与创造;图四则借助“凤”图腾,寓意吉祥与快乐等。
三、“势”的把握与传承
“势”,通常指符号本身所蕴涵的气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氛围,“势”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在传统图形“势”这一点上,特别要提到的就是中国的国粹――书法。书法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为匠心结体而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及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大篆粗犷有力、写实豪放;小篆均圆柔婉、结构严谨;隶书端庄古雅;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流畅、气脉相通;草书飞动流转、风驰电掣。书法不仅有结构,更有笔势。结构仅仅是书法运笔的依据,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如图五――图八,都是以巧妙地借助中国传统书法用笔表现中国元素、中国精神和中国气势。
对于传统图形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学生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掌握,但这种借用只能说是对传统图形艺术的一种浅层次理解和认识,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研究传统图形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标志。
徽标设计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起着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的作用,其博大精深的原理与方法论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中的研究与实践是相当普遍和深入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认识,发掘更多、更新的符号特性,从而更准确地遵循传统文化沿用的符号学原理来进行现代的徽标设计。
注:本文中的图例作品均为本文作者创作。
参考文献:
[1]李幼燕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观
1、传统的儒道释思想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从儒、道、释入手,它们彼此交融、相互吸收,不断推动着中华文明向前发展。
首先是儒家,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先秦诸子时期的儒,也就是所谓的“孔孟之道”。从社会的角度上来说,儒家讲求的是“秩序”,长幼有序,尊卑有致,男女有别。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儒家的宗法、礼乐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作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和“忠”、“孝”观念使得伦理和政治趋向于一体化。
不仅如此,儒家还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孔子在《礼记・大同篇》中提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的主张,为整个封建时期社会福利的建构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想基础,也与源自西方的、现代的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和精神有许多的共通之处。
道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中描绘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与西方许多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很一致的。道家的社会福利观融入在它的政治观点之中,是一种“治大国如烹小鲜”式的“自由主义”思想,认为统治者不能对人民进行过多的干涉,社会本身就可以实现自我的良性运行。
然后是佛家思想。日本学者道端良秀将佛教的社会福利观总结成如下几点:一是慈悲心。这是佛教教义的基础。二是布施之心,这是慈悲心的具体行动。三是福田思想。所谓福田,是指能生长幸福的地方,布施功德之后在这里聚集成佛果。四是报恩思想。尤其在中国和日本,都十分注重报恩。五是众生平等,佛家尊重一切生命。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很多与西方的宗教伦理相一致的东西来了,所以社会工作到中国,不得不关注这些。
古代中国在这三种主要思想的彼此交融和相互作用之下,将一个庞大的“帝国”治理的能够像一部机器一样正常运转。
2、《乡土中国》对中国社会格局的总结
到了近代中国,这片沉静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革,大动荡”,礼崩乐坏,变法改制的结果是西学东渐成为历史潮流,中国的本土社会学家开始研究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先生的《乡土中国》。
书中为我们展示出的这个乡土社会其实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也是理想形态。这种“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礼治”、长老统治的无讼社会、对血缘和地缘的重视等等,费老在书中为我们展示的其实是儒道释交融了几千年之后,中国的基层社会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在以何种方式生存发展。
而这其中对中国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的总结指出了中国人社会交往的最基本形态。在中国,“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是截然相反的。这一点对于我们展开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如何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门缘起于西方、发展于西方的学科和专业,在引进到中国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以及现实国情的不同。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道路。
笔者认为,在诸多与社会工作相关内容的本土化之中,最重要的是伦理的本土化。伦,即人际关系,中国人交往、思维方式与西方人截然不同,这就要回到上述内容中去,找到中国人真正需要和适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
首先,西方人是以人为本的个人主义思潮,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不是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而是压抑、忍让、服从。严于律己、舍生取义、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以人为本”的。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基本理念,帮助开发案主自己的潜能,让他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尊重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能完全要求他们采用西方的个人中心的思维方式去行事,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工作模式。
其次,西方社会中“家”的概念比较淡薄,不像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本位”思想,这由此导致中国人同西方人的求助方式完全不同。西方人遇到困难会直接去找律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而中国人肯定是先找亲戚、朋友、同乡等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人群,也就是“差序格局”中所描述的“石子荡开的水纹那样扩散开来”的形式,这使得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开展具有很大的难度,很多时候要“自己去寻找案主”。王春霞老师曾撰文指出:“西方社会工作一般是从有需要者的求助开始的,而在中国则可能相反。由于人们的消极求助心理,助人活动大多从助人者的主动行为开始,那种等人上门求助的模式在中国可能会使真正必要的社会工作变得被动。”
第三,中国人对地缘关系的注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乡土特性”的影响持续至今。上文中提到过,中国古代是一个耕读传家的社会,“由于数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耕制度,且人们久居不迁,使得地缘成为联系人们强有力的纽带。”正是这样,使得中国人的求助和助人行为都表现出重地域的保守性,而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具有普遍性。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是以人与人的关系来待人的,也就是我们说的“人伦”。因此,绝大多数中国人自然会更加乐意向熟人求助,而对陌生人则要相对疏远。社会工作需要感情的投入,但是中国人的感情投入有一定的界限,也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第四,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人情社会”,这样的社会形态使得“情理法”三者相互交融,所以,古代中国的“长老”们不需要懂法律也可以将村庄治理的很好。社会救济多在道德层面以人们的口耳相传来实施,但是西方社会几乎是一个以法律为根基运行的社会,社会工作也是基于这样一个法律社会所发展起来的。抓住了这一特点,在中国开展社会工作就应该将“情理法”三者结合,如果单单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的难度将会很大。
第五,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得大多数中国人是“乐善好施”的,但是儒家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又使得他们的助人和求助行为局限在一定的“框架”之内,诸如“家丑不可外扬”、“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等说法。传统的中国人很少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犯罪的行为讲出来或者找人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帮助。所以我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要循循善诱,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断调整的。
到了现当代,我们的文化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哲学内涵,社会工作也要注重它们对整个社会和国民所产生的影响,由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带来社会工作相关内容的变化和调整。
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就是为了有一天它能够消失,我希望这一天能更早到来。
【参考文献】
[1](日)道端良秀.中国佛教和社会福利事业[Z].姚长寿,节译.2009.
[2]王春霞.从传统文化视角考察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8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践行培育与构建是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内相当长时期的重要的时代课题和任务,也是一个牵涉到很多因素和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这些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文化大背景和土壤 。因此,研究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紧要的思想意义和现实紧迫的文化价值。
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实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头羊,在各行各业政治思想工作成为热门话题和重要的时代任务。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民族共同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础、思想世界、风俗习惯与信仰理念,这些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了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相通的因子,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诸多的有益成分,但是不排除这些多元化的文化也存在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些是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将如何取舍、如何将之作为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单纯是一项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情,更多的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来支撑和保障,但是当前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不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顺利运行的因素。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将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多重关系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体系特点,一方面是具有一些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包括诸少数民族本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践行就是植根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行进的,这种文化大背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内容、模式方式、机制和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思想资源,同时也包含一些不利的思想文化成分。
(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背景
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阐释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当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和谐相处、仁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构建和拓展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提倡的;爱国优良的政治文化、民本的治国理念、务实创新的人生进取理念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含有非常多的关于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方法资源,比如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模式,科举制度的推行将国民价值观的构建与国民的教育和学习、工作挂钩;重视家庭教育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少数民族还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培育与日常的信仰活动、日常礼仪活动相结合,这些价值观构建的方式和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当前核心价值构建学习的。
(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与不利的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面临着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挑战。从纵向来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东西。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属于传统时代的东西,难免会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存在一些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消极因素,比如中国的家文化、男尊女卑、男性文化、等级文化等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各个不入。
二是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国家,传统文化还包含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很多处于非现代化的状态,包含很多不文明的因素和成分。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的这些不利因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面临着如何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扬长避短的时代课题和挑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诸多的机遇、挑战与问题,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加坡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做法,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性、思想和文化性的价值取向;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阐释力;多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教育与践行,将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推动生活化和大众化的道德建设模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制度和机制的顶层设计,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一)吸收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们,建构以文化性和思想性为主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文化性和思想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抓住当前各种文化和思潮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力求各个环节突出文化性的价值走向,突出其思想的教育性。
二是构建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遵循文化思想发展的规律、遵循国民价值观养成的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力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科学化;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包含构建主体、客体、环体、载体等等要素,对这些要素要进行需要系统化统筹安排。
(二)加大理论研究,凝练和整合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
一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构建的理论研究,要打破常规,对核心价值观构建进行纵向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将之仅仅当做一个逻辑命题来处理,更应该当做一个历史命题和现实命题来思考,努力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规律性东西,关照当下中国的历史定位。
二是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吸收其有益成分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容体系。
三是抓好三个维度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操作性[4]。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要建设好国家层面的主导价值观,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好社会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其认同力和生命活力;建设好公民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增强其现实性和实用性。
四是面对多样的文化思想发展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务必要处理好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开拓与实践等关系,真正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保持吐故纳新的态势。
(三)吸收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建构显形与隐形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立体化运行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同教育,做好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认知性基础。鉴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形教育过多,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相结合[5],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网络化模式发展,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发展,努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生活世界的各种困境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主要有理论的长远性和现实生活的短期性、理论体系的抽象性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习惯性、理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与现实生活的场景性等三大困境和冲突需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圈子中,才能够真正让国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针对这三个困境,充分发挥利用好家庭、社会和学校和网络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结合国民的日常诉求来进行,从现实生活诉求角度来解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要遵循国民日常生活的认知图谱和认知图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系统郭国民化大众化,从形式到内容尽量实现从哲理学术性向日常生活性的转换;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有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的情感世界中,提高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每一件事情的参与过程,从大的国家大事到小范围的私人圈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从这里开始展现和落实,
三是加大文化的引领教育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发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四)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与机制,设计和建设好符合当今实际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需要现代性社会制度为其提供刚性保障,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平台。正是由于这样,所以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开展的同时,务必要作好与之相配套的经济机制、政治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完善工作,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同步性与互动互补性,以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做好各项制度保障。
总之,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供给和动力支撑。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建构一套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并用到实践中去,注重文化引领对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4-6.
[2]胡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之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5):62-65.
[3]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9): 37-39.
西方在天人两分观念的影响下,特别是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更多地追求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把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放在第—位,提倡个人奋斗。
个人主义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占有、个人奋斗的不择手段,必然在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不和谐的同时,也导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可以说是极端个人主义在国家行为上的表现。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对世界自然资源的占有权有关。
东方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不仅认同天与人的同一性,而且认同人与人的同一性。中国人以血脉宗亲为纽带,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看作是一个大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人以同为炎黄子孙而自诩。
中国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东方智慧,突出表现在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以物比德的审美观及和而不同的处世伦理这三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的一致牲
由于天人之间是统一为一体的,作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人道”本于“天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社会的人也是统一为一体的。作为入世的教化之学的儒家学说,“天下归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虽然孔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仁”的解释不同,但都蕴含了作为个体的人以“仁者爱人”做为对社会的“善”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观是一致的。
2、以物比德的审美观
如果说老庄的道家学说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以自然为大美的话,那么儒家学说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善推及于人与物的审美上来,这便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物比德。寇鹏程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中说,“这种‘比德’所获得的美感是在人与对象之间道德的比附中实现的。”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都有以物比德的意思。荀子在《法行》篇中明确提出了“比德”的审美观,他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粟而理,知也;坚刚不屈,义也……”在这里“玉”之美在于它与人类的“仁”、“知”、“义”等品格的相似,而人的“仁”、“智”、“义”等品格在玉中也恰好得到了表现。
比德的审美传统一直沿袭至今,从屈原的《橘颂》、刘禹锡的《陋室铭》到茅盾的《白杨礼赞》、现代歌曲《红梅赞》莫不如此。比德强调人的社会道德的意义,通过比德将人自己的“德”的品质寄托在对象世界里,从而实现人伦社会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
3、和而不同的赏石伦理观
天与人的合一,人与人的合一是讲事物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天生万物,物有千差万别,人有形形,这是事物的差异性,如何处理好这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呢?这便是东方“求大同,存小异”、“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个思想在赏石伦理上的集中表现,便是既作为一名石友又作为一著名美学家的王朝闻先生关于“赏石可以有偏爱,但不要有偏见”的论述。他在《石道因缘》里说:“因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同,爱好也有习惯性,这些审美个性对石美的爱,必然会出现着重点不同的选择。”因而“难免偏爱”,但不能因石及人,产生对不同己好的石友的偏见。
和谐、包容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于赏石审美,它包容万象,各取所好。这对于多元化的国际赏石界,也具有、多元共荣、物我相通、情理一体的普世价值。
三、心身一体与灵肉两分——灵与肉的关系
1、东方的心身一体与西方的灵肉两分
人之为人,是人不仅具有作为生物共性的躯体和本能,还具有其它生物所不具有的自觉意识,能把人自己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对象来思考。因此人就有了作为物质的躯体的“身”(“肉”)和作为意识的“心”(“灵”)这两个部分。
在西方文化中,按基督教教义,人是由上帝制造的。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上帝——神的世界。人只有在人世间赎罪,才能在死后进入神的世界——天堂。所以,在西方,身与心或灵与肉是两分的。
孔子说“鬼神敬而远之”,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有一个世界,那便是人的世界。儒家和道家所主张“天人合一”的“天”,在中国人心目中从来都不是“神”,而是自然,以及“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在与儒、道的融合中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禅宗并不以来生轮回为寄托,而以今生的心性修炼获得心性的升华,摆脱人生烦恼,追求生命自觉的精神境界。禅宗认为,“禅”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本性,也是宇宙的法性,这种人的自性与宇宙的法性圆融一体的境界——禅宗,乃是一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最高境界。这可以说是对“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在以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中,人1门追求的是一种与“天人合一”相通的身心合一,灵肉合一的感受。
2、乐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基督教认为人是生而有罪的,而且是人类始祖亚当违抗上帝命令偷吃禁果犯下的原罪,需要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一代代地赎罪下去。与西方相反,中国人认为人生而有趣,生而有乐。这种乐趣在于对自己生命的把握,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正如周易上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曹操一方面感叹人生的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另一方面却是要更加地珍惜生命,他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美学的角度看,乐生是一种审美人生。按儒家思想,这是一种入世的现实之美,是善与美一体的尽善尽美,是适中、和谐、秩序、节制、平衡、安定的“中和之美”;按道家思想,是一种虚无之美,是摆脱了任何人为的束缚、无欲无为的自然天成之美,是一种飘逸出世、自由逍遥之美;按禅宗思想,这是一种随缘之美。是困自眠、饥自食、渴自饮的“春来草自青”的随缘自适之美,也是心注一境、超然象外、直参内征的顿悟见性之质美。
儒、道、释的审美乐生,都是身心合一、灵肉一体的审美体验,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表明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活在当下,是乐生,而不是为了赎罪,也不是为了受苦受难。
3、东方赏石审美中的心身一体,知行合一的普世价值
东方赏石审美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但求得人石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求得了灵与肉的和谐。“夜听石语到三更”,“赏石——心灵朝圣之旅”,“石心、石意、石有情”,都是心灵观照下的真情流露。
在“天人合一”的审美诉求中,不但有心身一体的审美观念,还有知行合一的审美创造,那便是对观赏石的从“随形、置势”到“命题、配座、赋文、陈设、组合”这样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这种知行的合一,奇石由普通的顽石升华成了融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的天然艺术品,观赏者则从这件天然艺术品中复现并证明了人之为人的自己。
这种心身一体的审美观照与知行合一的审美创造,同样对全球赏石界具有普世的价值。
四、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综合与分析
季羡林认为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不同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不同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一言以蔽之,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
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这种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存习惯之中。比如笔者作为中国人给国外友人写信,总是这样留下地址:中国、重庆、渝中区、临江支路九号,是由整体到局部的综合思维模式。但如果是美国人写,就会倒过来,成了:九号、临江支路、渝中区、重庆、中国,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思维模式。
东西方文化体系都为人类造福,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从17世纪发祥于欧洲的近代工业文明成为了在全世界占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其分析思维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无遗,它所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无法用分析思维的模式来解决,只能靠东方综合思维模式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意思。
前面我们从东西方观念对比的分析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赏石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人与人和谐、人身心和谐的普世意义作了分析,而这一切,都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表现。在季羡林先生与池田大作、蒋忠新合著的《畅谈东方智慧》—书中,以对谈的方式,有以下形象的说法,我们以此来作为本篇文章的结束语。
1、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决定文化特色,东方与西方这两大文化体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必然表现在思维模式方面。
2、一言以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所谓分析的思维模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用医学来作比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谓综合思维,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两句话:整体概念与普遍联系。用医学来打个比喻:头痛可以医脚,反之亦然。东方思想的基础或出发点是综合的、包容的,而西方思想的基础或出发点是分析的、排他的。
3、现在主宰世界的是西方文化,这是事实,但这只是一时的现象。西方人轻视东方人,实出于民族偏见。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轻视东方文化,则是短见。西方文化主宰世界的局面是从17世纪开始逐步形成的,迄今已有五百年了。西方文化具有的“分析思维”的局限性,现在从自然观、生命观到政治、经济、教育等一切领域都已经显出来了。
哈尼族传统节日的起源,有一半以上和稻谷的种植有关,如栽秧节、新米节、新谷酒节、黄饭节、苦扎扎等,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稻米和哈尼族之间深厚的联系。
(一)黄饭节
黄饭节也叫“红蛋节”,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属鸡日(有的地方是属羊日)。节日这天,家家户户要用染饭花的汁浸泡糯米,蒸出黄灿灿的糯米饭,煮出数十个染成红色的鸡蛋,敬献天神派来催耕的使者――布谷鸟。
布谷鸟是哈尼族最喜爱最崇拜的鸟。相传布谷鸟是天上的神鸟,因远古时代哈尼人没有历法,分不清四季,种庄稼不知节令,种下的庄稼经常收获很少,度日艰难。天神看到哈尼人过得很苦,心生同情,就派“阿波摩玛”神来帮助哈尼人。“阿波摩玛”神化作布谷鸟,每年春耕时节来到哈尼人生活的地方,催促哈尼人快快耕作。从此哈尼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哈尼人的收成有了保障,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哈尼人为了表示不忘布谷鸟的恩情,每年都要选择一个吉日用黄米饭或粑粑来祭献布谷鸟。关于布谷鸟的传说如今仍然广泛存在于哈尼族的民歌吟唱中――布谷鸟从天宫中来/翅膀断了,尾巴断了/寨神说/翅膀断了不用怕/我们用丝线给你缝起来/尾巴断了不用怕/我们用糯米给你粘起来/布谷鸟到这里叫/我们就要栽秧......
(二)栽秧节
栽秧节也叫“开秧门”。每到春耕的季节,哈尼族会选择属猴、龙、狗或马的日子举行“开秧门”仪式,宣告本年栽种的开始。栽秧节这天,天还没亮,妇女们便起来烧火做饭,准备过节。一大清早,由各户男家长将备好的糯米饭、煮熟的鸡蛋鸭蛋等祭品摆放于自家水田的水口处,然后在田中间最先插入三把秧,表示一把给人吃,一把给牲口吃,一把给祖宗神灵吃,插好后用簸箕盖住,围着田跑三圈,表示栽秧能圆满地结束。举行完仪式后,才能正式开始栽秧。早饭家家都要吃黄饭、红蛋,据说这样来年结出的稻穗会像黄饭一样金黄,并且颗粒如红蛋一样饱满。还要让牛也吃一点黄饭,表示对牛辛勤劳作的感恩。
哈尼族举行“开秧门”仪式的目的是希望风调雨顺。哈尼族认为,稻谷和人一样具有灵魂。他们请祖先和田神庇护谷魂,让谷魂附在这三把秧上。有了“开秧门”的三把秧,稻谷就有了魂,就能长得好。到了秋天过新米节时,哈尼族还要到“开秧门”时插三把秧的地方,摘三珠谷穗带回家,表示把谷魂接回家中。“开秧门”是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的遗存。
(三)“苦扎扎”
“苦扎扎”也称“磨秋节”,是哈尼族的重大传统节日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十月年和“祭寨神节”。时间从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属猴日起,历时三至五天。
节日第一天,哈尼族各村寨都会组织人从山上砍回笔直的松树,在村中的磨秋上支起磨秋,又用栗木、藤条架起转秋(车秋)、秋千。然后请来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秋”。长者空甩三下秋,表示“开秋”。开过秋,其他人方可开始打秋。第二天是节日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聚集到秋场上。各大寨子的秋场上,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除了打秋,还敲起鼓、吹起唢呐,跳鼓舞、扇子舞等。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备佳肴款待亲戚朋友。节日的最后一天下午,各户当家的男子用小筛子端着酒肉佳肴到磨秋场上会餐。人们团团围坐在磨秋周围,唱起“哈巴”,相互敬酒,预祝来年丰收。
“苦扎扎”是一个祈求神灵保佑庄稼丰收,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节日。在“娱神”的同时,“娱人”的功能也非常明显。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打秋,而打秋习俗的渊源又与稻作文化分不开。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学会了开垦梯田,种植稻谷。在开垦梯田的过程中,伤害了山上生活的许多动物。蚯蚓、蚂蚁等地下的动物抗议说,哈尼人挖断了它们的手脚,挖死了它们的同胞;狐狸、野猫、豺狗等林中的动物说,哈尼人毁了它们的窝。它们就到天神“摩咪”处告哈尼人的状。天庭断案的判官是聋子乌四,他看到缺胳膊少腿的的动物哭哭啼啼来告状,便不问青红皂白,判哈尼人每年用一颗人头来祭动物的亡灵,并允许动物糟蹋哈尼人的庄稼。这个判决可坑苦了哈尼人,每年他们必须杀一个哈尼人,用头去祭奠动物。老年人为失去儿女而伤心,小孩子为失去父母而痛哭。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天神“摩咪”,派使者下来查访。当天神得知是天庭判官的错判给哈尼人带来苦难时,马上改了判。“摩咪”把受伤害的动物和哈尼人召到天上,对它们说:“哈尼人害死你们千千万万,而你们每年只杀他们一个,太便宜他们了,我要把哈尼人都吊在空中,将他们活活饿死。”动物们听后高高兴兴地走了。“摩咪”转而对哈尼人说:“以后每年的今天,你们要支起高高的秋千来荡,让动物们以为是吊着人。从今以后不准再杀人祭奠动物。”从此,哈尼人每年都要过“苦扎扎”节,并且一定要荡秋千。
(四)新米节
新米节也称“尝新节”。每当稻谷收获的季节,哈尼族就会择日过新米节。过新米节的时间各村寨不尽一致,要根据各地稻谷成熟的时间而定。但寨中的“摩批”要选择属龙或属狗的日子过。节日这天一大早,妇女就到田里掐回颗粒饱满的谷穗,在铁锅里焙干,然后舂成米,做成新米饭,招待亲朋好友。
在吃饭之前,每家都要先用新米饭祭祖先、敬狗。关于用新米饭敬狗的缘由,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很早以前,世间所有的农作物在一次大洪水中被冲走了。洪水退后,一只小鸟发现了仅剩的一珠稻穗,正欲啄食,正好被一只狗发现了。狗赶走小鸟,叼回了稻穗。这一珠稻穗,成了哈尼族的谷种。为了感谢狗的恩德,哈尼族在吃新米时,要先给狗吃。还有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天神之女“娥玛”背着父亲,偷偷地把谷种送到人间,并教会哈尼族人种田的方法。天神知道后,大发雷霆,将女儿变成狗发配到人间。哈尼族人将“娥玛”视为大恩人,每年吃新米时都先要敬狗。
新米节,其实是哈尼族的感恩节。过新米节的目的是提醒后人不要忘记哈尼族赖以生存的稻谷是怎么来的,要知道感恩祖先,感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乃至动物。
(五)新谷酒节
每年农历八月,哈尼族的各村寨,均由村中的老者或毕摩择一吉日过新谷酒节。节日这天,各家各户从自家田里割回一把已经成熟的的稻穗,将它捆扎好后,悬挂在堂屋后方的墙上,以祈求祖先的保佑。之后,从稻穗上摘下一些谷粒,一部分炸成谷花,一部分放进酒瓶内泡酒。中午要杀鸡备办酒席,请左邻右舍的长者到家里喝新谷酒(即新谷泡的酒)。目的是向长者讨吉祥的祝福。席间,主人倒出香喷喷的新谷酒,客人举起酒杯唱起“哈巴”:像黄牛寻找野火烧山后发出的青草/我们直爽地来讨喝喷香醉人的美酒/红红的竹筷拣黄鳝/花花的杯子盛满酒/祝丰收的粮食堆成山/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
唱毕,全家老小跟着客人端起酒杯,喝上几口新谷酒。即使是还在吃奶的小孩,也要在嘴皮上抹一点酒,据说这样才会终年无病无灾。这餐饭每个人必须吃得饱饱的。据说,只有这顿饭吃饱了,来年才会粮食满仓,畜禽满圈。
参考文献:
1.《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节庆篇》,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玉溪哈尼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3.《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4.《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