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教育的课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
新时代背景下,要落实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特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内涵
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专业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结构层次性等特征[1]。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就是指劳动教育教师所具有的稳定、持久而独立于情境的心理特征[2]。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特有的品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是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所决定的。根据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点和符合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以下展开具体论述。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事业,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如下。1爱岗敬业能够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度认同劳动教育教师职业,热爱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2关爱学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3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牢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3]。劳动教育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扎实的教育知识
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知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把握好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2精深的学科知识
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主要指劳动教育教学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劳动教育的途径与评价、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的相关知识等。它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精准掌握劳动教育相关学科知识。
3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具有实践性、工作性、情境性、隐蔽性、综合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知识最核心的表现。劳动教育教师要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系统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掌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特点,然后将这些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及学生知识加以内化,融合于自己的思考中,运用于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
(三)过硬的专业能力
1课程规划设计能力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有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等可以依据和参考。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具体的体系化或校本化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它只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那么如何确定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评价策略?这就需要劳动教育教师进行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能力就是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其既包括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也包括对学年(学期)课程和具体劳动项目的规划设计。课程规划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二是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素养现状及需求,并能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做到充分利用;三是能确立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包括学校目标、学期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等;四是能构建基于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五是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模式。
2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将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付诸行动,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活动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和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劳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开展劳动;三是能及时协调学科间、校内校外间,以及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活动指导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生劳动中,能对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活动指导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做劳动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能指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3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实践能力主要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低。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清晰地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劳动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三是能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即能熟练掌握所指导的劳动项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学规范,即能按照技术规范和流程进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
4课程评价能力
课程评价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自身课程实施情况的诊断评价能力,包括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劳动教育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与发展结果的诊断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利用多种方式、渠道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能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能制订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诊断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在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指导下,在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基础上,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它的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及时发现课程资源,并能合理利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重要条件。
6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课程实施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能力。教师要能善于发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转化为要研究的课题;能对研究课题进行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能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找到已有成果的优点与不足;能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研究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目的。
(四)强烈的学习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教师不愿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了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4]。劳动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种指导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积极探索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教师要肩负起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的使命,就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这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中学生;劳动;意识
一、中学生劳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劳动创造和发展了人,人类的进步是在不停的劳动中走出来的,如果人类停止劳动,社会必将会停止发展,甚至会发生退化以至灭亡。如果今天不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学生将成为不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的人,他们就会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那时就不单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问题,而是将失去做人的根本。学校的劳动技术教育,使年轻一代的学习和现代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紧密结合,既能发展他们从事劳动活动的智力水平,又培养了他们实际工作能力,这一切都有助于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得到发展。可归纳为:劳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劳动有利于学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劳动让学生感到创造美的体验。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新时期,它的内涵更丰富。辛勤劳动,努力创造,享受收获被深深烙在了人们的心理。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一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劳动的结晶,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艰苦劳动,我们的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2006年3月,胡锦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内容包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共鸣和反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础教育和广大社会对学生劳动技能素质培养的冷淡和迟缓。因此学校的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二、当今中学生现常见的劳动心态
我去年去别的学校参加听课,在教室的墙壁上赫然发现了这样的班级管理规定:1、出现重大违纪事件如:打架、爬墙、吸烟、赌博、偷窃等除了学校处理还要打扫教室一个月;2、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打扫教室一周;3、考试出现作弊者,打扫清洁区一个月;4、考试单科不及格者,打扫宿舍一周;5、其他情况酌情进行劳动惩罚。看到这样的管理条例我的心猛然一颤,浑身禁不住一阵发冷,在回忆这几年在教育教学中看到的一些事情我感觉到:在当今的很多学生,特别是一些乡镇中学的学生的心目中,劳动变成了惩罚,变成了折磨,变成了羞辱!学生不以劳动为光荣,已经意识不到劳动可以陶冶个人情操,更没有认识到劳动可以养成个人良好的品质,所以他们对劳动有着非常厌倦的心态,心理极不情愿的去完成,学习的劲头也慢慢被消磨,这样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三、中学生形成劳动倦怠的一些原因
首先是家长对劳动教育不重视,从小就剥夺了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尤其当今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们过多溺爱,特别是一些老人事事包办,总怕累着自己的心肝宝贝,所以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不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都生活在舒适、奢华的空间,直观的看到了一些享受生活的场景,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很大;第三是学校教育不重视,好多学校现在已经忽略了劳动技能这门课,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模糊,处在朦胧状态,所以往往一些简单的任务都不愿去完成或根本完成不了。
四、良好的劳动品质的培养
1.首先培养孩子爱劳动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整个过呈中家长的影响更为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转变观念,放手锻炼;(2)循序渐进,因时而教;(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4)具体指导,提高质量。
2.其次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纳入课程,传授技能;(2)摸清情况。有的放矢 ;(3)运用典型,因势利导;(4)点滴做起,潜移默化。
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课程,需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家长、学校、社会应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综和能力都很强的社会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基本劳动能力与审美素质训练指导》.
[2]《在劳动中成长》.
在严重的孤独冷漠症中,许多学生像失去了免疫能力一样,稀里糊涂地上贼船、破罐破摔。“九龙一凤”、“金刚”之类的青少年犯罪团伙由此生焉。
据国家公安部统计,中小学生犯罪率已达青少年犯罪的72%,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其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症,这是实施“爱己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济宁市教委去年下半年的调查结果是中小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比率高达47%,即有近一半的学生讨厌学校、讨厌上学、讨厌作业、讨厌老师。厌学症的原因种种,虽不外乎社会影响、家庭影响及同学间的互相传染,但作为学校,我们完全有责任加大力度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病症”。学生连学习都不爱,这可算是最大的“不爱己”!
第三是进行劳动教育。有资料显示,很多国家注意给小学生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美国为平均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而中国只有0.2小时,即每天才让孩子“劳动”12分钟,而且城市的许多父母甚至连1分钟的劳动时间都没给孩子安排。我们要记住:劳动教育就是劳动品质的教育,而且是关系到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幸福的教育。应该认识到: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童年环境是使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懒汉的最合适的土壤。所以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学生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学习机会也珍惜自己的很有效的“爱己教育”。据美国最优秀的教师说:“最好的学生都做家务!”
第四是思想政治课绝对不能放松。鉴于青少年犯罪呈较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教师有义务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法制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前几方面好理解,而现在着重提一笔的是,能否以适当的方式向青年学生传授高尚的爱情观,这是新时期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新的难题。据《文汇报》的资料显示:全国性犯罪的最低年龄是14岁,最小的性病患者年龄只有17岁!
---特校汇报交流材料
***教育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招收适龄智障、听障少年儿童的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现阶段主要招收的对象是中重度智障、脑瘫、自闭症及多重障碍学生。现有学生208名,其中在校生133名,送教生75名,在职教职工31人。学校占地6.5亩,建筑面积5005平方米,
一、精细管理,坚持依法治校
1.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先后制定了《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章程》,《新洲特校绩效考核办法》、《新洲特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新洲特校印章使用管理规定》、《新洲特校教育教学工作奖励方案》、等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2.做好后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学校制定了《新洲特校后勤工作管理条例》,加强了对师生伙食的监督管理,对伙食的采购、操作、试尝、留样、出售,饭菜数量、质量等各个环节进行督察。确保学生吃得满意,吃得放心,没有发生食品卫生事故。实施校园定期消毒,防止春秋季流行病传染病发生,对学生进行了健康查体。
3.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规范廉正。严格执行《新洲特校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收支预算。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定期对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如实向广大教师公布,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教师的监督。
二、落实常规,提高教学效果
1.加强德育教育,养成文明行为。学校以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每星期五召开 “文明”、“爱国”等内容主题班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行为养成。
2.狠抓安全常规,保障校园平安。学校建立了门卫、食堂员工督查考核制度,建立了严格的教师值周制度、生活老师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家长接送见面制度、等常规制度与督查措施。我们还结合安全活动月开展了安全逃生演练、防溺水专题教育等各项活动,确保校园平安。
3.抓实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开足上齐每门课程。为了确保常规教学工作,增强了过程管理意识,实行行政值日与教师值日双轨制。每天有值日领导和教师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及学生到校情况进行督察、核实,确保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教务处制定了学校教学常规巡查制度,每天不定期的进行至少两次的巡查。每月定期对各科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量化考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教学比武大赛,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提高课堂质量。
三、加强科研,提升教育品质
1.保证师资。学校每年都尽可能的投入培训经费,为每一位老师量身打造培训项目,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编写教材。学校自筹资金,组织人员学习、研讨,编写了《新洲特校校本教材》。内容涵盖面广,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培智学生的认知水平。
2.开展研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近年来,先后有13名教师完成了个人课题的申报和结题,得到了区规划办、教研室的高度肯定。学校承担的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聋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研究》成果分别获省、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新洲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承担的湖北省教学研究室课题《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已结题,研究成果被评为省级二等。正在开展的《培智学校高年级劳动技术教育实践研究》也即将结题。通过课题研究,极大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质。
四、送教上门,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学习机会
2008年7月起,学校就开启了“送教上门”工作。从最初的服务城关周边地区起,送教对象由2008年的3人扩大到目前的75人,实现了全区12个街镇重度残障儿童全覆盖。送教服务三人一个团队,一人主导学习过程,两人辅助残障儿童的学习、康复。从1个小组到14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七名服务对象,每月利用三天左右的周末时间对送教学生进行上门指导。送教内容包括五大内容,分别是:送精神、送温暖、送理念、送文化、送康复。力争让全区每一个不适宜入学的残疾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五、劳动教育,打造特色品牌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大力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学校配备了专职劳动课教师,将劳动教育课程进课表。依据学生能力情况,低中年级以生活自理劳动为主,高年级以种植劳动为主,不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为学生回归社会打好基础。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六楼的快乐农场被打理得花草繁茂,瓜果飘香,五楼的鱼池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资源中心,服务指导全区特殊教育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实际工作中对班级学生提出了“主动明德、主动求知、主动审美、主动健体、主动劳动、主动适应”的口号,并积极利用心理健康手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1.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判断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积极,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的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认为教师的命题妨碍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或是今日的生活体验中有他更感兴趣、更愿意表达的内容,不愿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情境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运用激励性语言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往,教师常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这把尺子简单化一地评价所有学生。这种不恰当的学习评价方式是造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批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学习困难学生”的失败心态与这种评价方式是分不开的。在教学评价中,我除了采用教师评价之外,还采用了学生群体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学生具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也就处理了,主动求知的欲望由此也就产生了。
2.结合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
许多孩子受家长的溺爱,缺乏主动劳动的意识,更不具备劳动能力,因此结合劳动能力来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是很有必要地。开展劳动教育,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侧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要求学生摆脱依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如学习整理书包、削铅笔、做值日、洗刷小物件等活动。通过劳动,磨掉了学生的娇气,使学生认识到了劳动创作财富,劳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好品德和劳动意识。为了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积极地参与锤炼,可适时地开展一些劳动竞赛,如“系鞋带比赛”、“剥豆比赛”、“给小树浇水”活动等。也可以与雏鹰争章结合起来。我校结合雏鹰争章在劳动教育中进行主动劳动习惯的培养:低年级争自理章、家政章、服务章,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坚持劳动,主动地战胜劳动中碰到的困难培养主动劳动的意识。
3.结合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主动健体的意识。
优良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培养毅力。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参与体育活动。有的学生胆怯、懦弱,因怕摔跤而不敢跳箱、爬云梯等。可请同学示范,增加学生的信心,降低要求,给予鼓励帮助,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懂得成功需要付出勇气。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循序渐进地坚持体育锻炼,培养毅力。跑步,特别是长跑,是锻炼意志品质、培养毅力的最好的活动。比如绕操场跑一圈,起跑很轻松,跑到中途累得难耐,想打退堂鼓,这时候就需要坚强的毅力,只有坚持跑到终点才是最后的胜利。当学生鼓起劲跑到终点,他已经经历了一次考验,战胜了一次挫折,增添了一份自信。能够坚持不懈地参与锻炼,就会形成顽强的毅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比别人坚强。
4.帮助学生克服片面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的能力
学生的冲突行动和消极情绪的产生,外因是来自家庭、社会中一些不良意志品质的影响,内因是学生未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片面性格特征,有的学生对自我弱点缺乏认识,在学习中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自己一学就会,题目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表现在看书不认真、练习时马虎,这类学生属“成功倾向型”;有的学生对自我优势缺乏认识,认为所学知识太深,自己学不好,表现在课堂上怕老师提问、怕板演,练习时不敢做题,这类学生属“失败倾向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意志表现,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成功型”学生,不仅在阶梯、提问等方面要有量的要求,还应在质上提出较高要求,使他们受到质的约束,而不敢草率从事;对“失败型”学生,先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简单题或回答显而易见的提问,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再在质上逐步提高要求。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内外规章制度,在讲、练、实践、检查等环节中引导学生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的适应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5.利用班队会,使学生主动明德,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