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内涵

中国具有五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论是传统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还是戏曲、武术、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都对西方文化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为西方文化增添精彩。同时,西方文化自产生起,也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可谓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之日起,中国传统文化就不断向四周辐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引起强烈的冲击和震动,对西方文化造成深刻影响。同时,西方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坚持文化上的开放,坚持与各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断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新光彩,为人类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内涵是最基本的涵义,即过去一切精神文化的综合;第二层次的内涵为过去产生,但是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造成某种影响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总和;第三个层次的内涵为产生于过去,但是对现在的社会生活及未来的社会生活都产生影响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总和。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为产生于过去,对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精神文化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从学派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等;从学科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传统哲学、传统宗教、传统文学艺术等;从文化和社会阶层关系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精英文化、俗文化、雅文化、民间文化等;从主体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汉族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载体,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由于中国是集56个民族于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传统、现在、未来的联系,是由中华民族创造,在中国境内生长并延续至今的文化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自产生日起,不断向四周辐射,在中国传统文化延展过程中,也不断接收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近代西方文化、印度佛教文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深入到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现代社会的诸多因素渐渐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总体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部分稳定,部分灵活多变。随着时代变迁和时空转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是具有多元文化的统一体。

二、西方文化的内涵

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工业文明以及近现代文明。因此,其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则意识。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规则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这其中包括社会运行的规则,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规则等等。在西方的规则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制度文明,也正是在这种规则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才能趋向于科学。例如,在德国的街头,有一个红绿灯坏了,所有经过的司机没有闯红灯的现象。他们对于规则的尊重与遵守,由此可见一斑。其次,理性文化。所谓的理性文化是与感性文化分不开的。在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中,用哲学的思辨以及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是实现个人与团体发展的主要路径。因为,对理性的尊重,让西方国家在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西方的理性文化体现在他们在国家的治理方面,更多的是从科学的法律出发,而没有添加太多的情感与情绪的成分。例如,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尊重而不是一种感性的包办。再次,效率。西方文化体系的另一个核心的内涵就是效率。无论是在工业的生产中,还是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效率一直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在单位的时间创造出更大的,更多的价值就是一种效率至上的表现。在欧美的日常文化中,守时也是一种效率的表现。在效率这一理念或者说是观念的影响下,西方人在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方面,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人本主义。有的学者在研究西方文化内涵时指出,西方人在内心深处是比较自我的。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诉求是否被满足,自己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保护。虽然,这种观念与想法容易与自私相互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是比较关注自我的。总之,西方的文化体系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色。这种特色与其地理、历史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内涵的比较

(一)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社会交际过程中形成的符合人们思维模式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社会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们的习俗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打电话、道歉、恭维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例如,在中国遇到熟悉的人,我们常使用的打招呼语言是“下班了?”“您去哪儿?”“您去做什么?”,我们认为这样的习惯用语反映说话人谦虚、礼貌的品质,是一种友好的问候方式。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如果采用这样的问候方式,他们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不恰当的语言使用习惯。如果使用习惯用语“下班了?”,他们会认为“我下班了,你要请我去做一些事情吗?”,使用习惯用语“您去哪儿?”,他们会认为“我到哪里去,是我的个人隐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侵犯了我的个人隐私权”,使用习惯用语“您去做什么?”,他们会认为,“我去做什么,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你问这做什么?”此外,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招待客人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当客人到家中做客时,中国人通常做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并谦恭地对客人说:“随便做了家常便饭,您慢用,不成敬意。”同时,主人也会亲自动手为客人夹菜,劝客人动手多吃菜、多喝酒以表达自己的热情。然而,在西方人眼中,明明摆了一桌子美味佳肴,却偏说随便做菜,没有什么好菜,这与客观事实并不相符,是虚伪的行为。可见,中国人与西方人风俗习惯不同,有着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性

中国人的审美强调情感和经验,对于理论和逻辑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中国人的审美过程中常采用留白手法,即表达比较委婉含蓄,要想实现审美的愉悦性,还需借助一定的想象空间进行领悟实现审美的,正如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艺术的美体现于合理的想象数量关系中”。而西方的审美观念则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截然不同,西方的审美侧重于对逻辑思维的认知,强调形式化、逻辑化、概念化的理智型思辨思维。西方善于从个体的特殊性中认识共性的普遍性,强调对规律的认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中国更加重视情感因素,侧重于凭借人的直觉感悟实现对美的追求。把美学视为情、意、知的统一,以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可见,我国和西方国家对审美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性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常称为跨文化交际。能够正确识别不同国家的行为规范,运用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是保障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行为规范通常指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道德准则及行为要求。行为规范阐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守的准则,教育人们认识到自身行为底线。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行为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中国,长辈轻拍儿童的头表示长辈对儿童的一种喜爱之情,代表友好的行为。在西方国家,长辈轻拍儿童的头是极为不礼貌的做法,长辈需要向儿童道歉,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交流过程中,需要自觉尊重对方国家的社会行为规范,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促进国家的交流发展。

(四)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存在差异性

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化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人们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人们的思维模式趋于整体性,人们更加注重情感,习惯凭借生活经验对事物做出一定的反映,即思维更加模式化,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在思维定势模式下,人的判断往往具有一定的感彩,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判断出现一定的偏差,具有不客观性。在西方国家,西方人更加注重逻辑思维能力,习惯依靠逻辑思维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分析,采用逻辑思维模式完成对事物的理解过程。随着时光流逝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逐渐缩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促进,甚至趋于融合。因此,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差异性,有助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小摩擦。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启示

在上文中,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比较,这种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寻求更大的文化公约数。诚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在很多的观念层面、价值取向层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时代逐渐临近的今天,,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已经成为当前中西文化进行交流与互动的主要路径。其次,要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中华民族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同理,西方的文化体系也比较完善。在文化的交融中,不仅要看到文化的一致性,也应该看到文化的差异性。从某个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体系。因此,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应该做好自身文化特色的发扬工作,让文化在时展的今天,呈现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与价值。最后,做好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社会在发展,文化也在面临着岁月的洗礼。中国的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都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国家的文化体系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本国的文化在传承与发扬的过程当中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所以,如何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西方文化所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之,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做好文化的传承、实现人类文明的繁荣是共同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去伪存精是实现文化繁荣的不二法门。

五、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内涵出发,对其异同以及时代启示进行比较分析。相信随着中国在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将会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展现出更为多元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姜宁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J].琼州学院学报,1994(2):33-45.

[2]王中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西方文化关系的两点思考[J].唯实,2000(12):9-12.

[3]王业兴.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J].社会科学,1997(1):52-55.

[4]郭兰,袁元,霍绍周.基于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9):83-85.

[5]郝贵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与汤若望之争[J].世界历史,1998(5):66-73.

[6]张岱年.谈谈中国传统文化[J].河南林业,1998(4):27.

[7]彭永捷.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5):45-50.

传统文化的内涵范文第2篇

一、感受中国结的形式美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必然依赖形式而存在。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中国结的线条、色彩、结构等,感受中国结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国结多为红色,其主要部分是结体,结体的外观都上下左右对称、正反面相同,具有一定的体积感,体现了一种厚重美。每一个中国结都用一根线编成,采用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技法,使结体循环有序,体现一种韵律美。

从结体抽出来的环状耳翼以其优美的线条,在结体周围两两呼应、相伴相生,其形状、长短都要求恰到好处,才能产生对称的美。相对来说,结体的形式灵活多样但也存在一些固定的模式,耳翼则千变万化,它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极富节奏感。垂挂在中国结末端的流苏,看似简单却举足轻重,它的运用使中国结更加风情流转、摇曳多姿。

总之,对形式美的法则如对比、统一、变化、均衡等的完美运用,使中国结外观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二、发现中国结的材质美

课堂上,教师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结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再动手去摸一摸、比一比,体会各种材料的不同质感,这样才能加深对材质美的理解,加强审美感受能力。

中国结有的结构简单,有的却比较复杂,但它们所用的原材料一般都有规律可循,不外乎以下四类:线、珠、穗、丝。

中国结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线”的种类很多,包括各种丝、棉、麻、尼龙、混纺等等,只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都可用来编结。通常“线”的纹路越简单越好。有的“线”光滑、有的“线”柔顺、有的“线”绵软、有的“线”硬挺……不同质感的“线”会使中国结呈现不同的风格。

能编入中国结的配件也很多,主要是各种小珠子,还有环、管、玉佩、金银、陶瓷等饰物,不管是小巧的、粗重的,还是细腻的、粗糙的……都统称为“珠”,因为它们附着于中国结主体的方式都大同小异。

“穗”是用于流苏的元素。与“线”相比,穗的特征是细而散,起装饰美化作用,一般只用于结尾。

“丝”的用量很少,比“线”和“穗”还细,大多用来包扎捆绑“穗”以形成流苏,有时为防止结形松散也用来缝合,使结体更紧凑、更结实。

中国结由于构成材料的材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面肌理,产生了或精致或粗犷、或华丽或质朴、或奔放或含蓄的不同风格,都在松紧、聚散、虚实、刚柔的辩证关系中散发出各自的魅力。

三、体验中国结的空灵美

教师要以精炼的语言、准确的演示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结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国结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造型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中国结的空灵美是由其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造型特点决定的。像所有中国传统艺术一样,中国结也讲究虚实结合。用线紧实的结体,和用线比较松散的流苏之间,以及结体所具有的“面”,跟构成内耳、外耳的“线”之间形成的对比关系就体现出一种空灵的美。

古人将一根红绳经过穿插缠绕使之循环往复、时分时合,变化出姿态万千的结饰,其构思之精巧不禁使人联想到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中国结的“线”无不彰显柔性之美,“穗”将其柔性发挥到了极致,而“珠”在一定程度上又弥补了“线”的不足,将其刚性特征展露无遗。这里,“阴阳”“分合”“粗细”“软硬”等都巧妙地达到“和谐”状态,一个小小的中国结竟也闪耀着诸多道家智慧的光芒!

四、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中国结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要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两三节手工课显然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师要长期努力,反复摸索,有目的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美术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和技能又受到美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并有意识地改变或创造自己的生活。比如,让学生将亲手设计、制作的中国结用于班会、元旦联欢会、学校运动会等活动,营造喜庆热烈的文化氛围;利用中国结的编结技法制作头饰、发夹等小饰品或小挂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借鉴中国结的编结、串珠、捆扎甚至缝合技术,尝试着进行发夹、胸针、手包、小动物造型等设计,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并善于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对美苦苦追求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是需要人们长期不断去认识和挖掘的,个人审美情趣的培养,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美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心理、智力发育的规律,以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潜在的智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才能有意识地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才能自觉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内涵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着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传统文化的内涵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内涵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Www.133229.cOm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