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欲海狂潮》《榆树孤宅》审美差异

Abstract: Desire Under the Elms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best tragedy of Eugene O'Neill was adapted repectively into Sichuan Opera Fierce Tide on Desire Sea and Henan Quju Opera Lonesome Mansion under the Elms. Both the adaptors, more or less, unavoidably took into differences of aesthetic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during their adapting of the original,with focus on the image of “Abbie” and the incestuous love between her and Eben. And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responses from audience to the two adapted works also embody to some extent the aesthetic differeces.

尤金•奥尼的《榆树下的欲望》描写了1850年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农庄发生的一个父子俩与继母之间的悲剧性故事,是一部深刻的根源于物质欲望的悲剧。

1989年初,四川省著名剧作家徐女士首次将《榆树下的欲望》改编成川剧《欲海狂潮》(以下简称《欲》剧),这是中国戏曲也是川剧第一次搬演奥尼尔的作品。2006年徐重编剧本,新选蒲兰作为第一主人公,并重新阐释了人物,使该剧再次登上川剧舞台。《欲》剧讲述中国封建社会里贪婪成性的白老头把儿子当长工,积攒下不少财产,七十五岁又续弦迎娶年轻貌美的蒲兰。谁知祸起萧墙:母亲变情人,兄弟变儿子……最后,一场大火将一切付之一炬。1998年,河南知名剧作家孟华先生亦将《榆树下的欲望》改编为 《榆树古宅》,由郑州市曲剧团用河南曲剧的形式搬上舞台。该剧边演边修,直至2006年以《榆树孤宅》(以下简称《榆》剧)在《剧本》杂志全文发表。《榆》剧讲述发生在“距离现代相当不近、但也不很遥远的时代”某荒山野谷之间老柯泰与其子柯龙和第三任妻子艾碧之间的欲望之逐与恩怨情仇。两剧均创造性地把原故事改编成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在主要情节及悲剧思想上均传承了原剧。然中国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叙事方法,通过戏曲来移植西方话剧经典决非易事。形式上的差异暂且不提,中西审美差异则是横在戏剧改编者面前的最大障碍,这一点在两剧的改编中均有体现。两剧编者在改编过程中既有对东西悲剧意识和审美差异共通的考虑,亦有其各自独到之处。而两剧对东西审美差异的考虑主要集中在爱碧这一矛盾人物形象和母子这一明显反伦理的情节上。

《榆树下的欲望》1925年在美国洛杉矶演出时,全体演员曾遭到拘捕,依此可见美国人当时也对该剧所谓的“反道德暗示”持否定态度,矛头直指其中的情节。更是中国伦理道德中的大忌。在《榆》剧演出之初,甚至有观众质疑“一场‘’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可见中国观众对此情节的关注与排斥。为服务于中国戏剧 “高台教化”的社会功能,两剧编者在此方面均下了很大力气尽量“寻找最大‘逆点’,进行尽可能的‘消减性’调整(孟华,2001)”。比较发现,两剧均尽量消减了色彩,突显真挚爱情正当性,从而使中国观众更易接受剧情。

其一,减少后母和继子间的年龄差距。原剧中爱碧三十五岁,伊本二十五岁,两者相差十岁。而《欲》剧中蒲兰和伊本均“三十多岁”,不相上下;《榆》剧中的艾碧三十五岁,柯龙三十岁,年龄差距明显缩小。如此改动使得中国文化背境下的“母子恋”有了生理上的可能性和可同情处,也为随后的爱情埋下了铺垫。

其二,美化后母形象或消减其“” 阴影。原剧中爱碧“贪欲、任性、放纵,甚而、放荡”的性格特征是完全反中国文化的,势必引起中国观众的反感。两剧均在此方面进行了消减处理,尤以《欲》剧为甚。《欲》剧改编者花了很大功夫重塑了蒲兰形象,把她刻画成一个自尊自爱、有强烈追求的女性。蒲兰出场的第一句话“寡妇门前是非多! 穷家小户更奈何。三分姿色频招祸,情急乱把--终身托”先把其定位在弱势群体以赢得观众同情。母子二人初次见面时爱碧用颇有诱惑力的语调笑着自我介绍“我是你的新妈”在《欲》剧中改为 “我是,是……(飞快地)是你爹新娶的妻子”,而当三郎对此嗤之以鼻时蒲兰则“浑身一颤,假装没有听见”,后又言“话如剑,刺人心……”比之原剧中“没听见似的,神秘地一笑”无形中增加了些许女性的自尊、自爱。原剧中爱碧对伊本身体的欲望在《欲》剧被改编成了近乎一见钟情的爱情萌芽。她出于对三郎的爱恋,对茄子花的嫉妒而挑唆父子关系替代了原剧中勾引不成,恼羞成怒而为之的情节。原剧中爱碧跑到伊本房中求爱的情节则改为蒲兰和三郎同时开启房门,互相倾情。更重要的是该剧增加了蒲兰多段通奸前的内心冲突,如:首次向三郎诉真情前的犹豫“一阵阵品着蜜糖,一阵阵吞着黄连。似觉得,幸运在向我招手,又彷,灾难已降临身边。忽悲啊忽喜,谁懂得我的苦辣酸甜?是福吗是祸?谁知道甚么是我的明天?”“(欲前又止)我不能见他!我不能见他!(转身走)”等。爱碧引伊本到其亡母房中与其勾搭的情节被删,改为隔房相思时 “欲望”扮老妪灵魂主动出现撮合二人。原剧中爱碧主动提出生子继承财产改为被动接受条件。该剧还创造性引入了“欲望”这一意念化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转嫁了蒲兰具有强烈的这一东方文化所不容的性格弱点。《榆》剧虽然更为忠实地保留了原剧中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发展,也进行了不少消减,因为编者孟华认为“如果剧场演出效果留给观众的总印象中挥不去冲不淡‘’‘’的阴影,那么,《榆》剧的艺术价值就该是质疑的对象了。”该剧编者首先大胆将原剧中亲子关系改为柯泰和柯龙设为非亲生关系(艾碧:“你别忘了,他(指柯龙)是他妈带来的,不是你的骨血!”),从而大大消减了的道德批判。原剧中爱碧跑到伊本房中的求爱情节改编成柯龙到艾碧房中求爱。原剧中爱碧弑子后平静伏法的情节则改为几句悲壮的唱词 “舍田地,弃楼宅,扔家产,丢骡马,无牵无挂四海家,笑对地陷迎天塌”,以此更显其情之真,其意之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和弑子情节的负面社会效应,“使读者的意志最终因代罪者的苦难而被削弱”。值得一提的是,两剧改编者均设计了蒲兰/艾碧弑子前后的大段唱词,一方面展示人物矛盾心理,另一方面突出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观众对她杀子的排斥,增添了同情心。

其三,父亲形象片面化。老凯伯特的形象在原剧中应该是“悲剧性缺陷”最少的。尽管他对妻儿很苛刻,他对自己也同样有着清教徒式的苛刻;他恨儿子们是因为他们太软弱;他过份热爱自己的庄园是因为那是他亲手从石头下扒出来的,而非像伊本/三郎/柯龙所言从后者母亲那里抢来的;他老年续弦是因为他无尽的孤独。但两剧在改编中均基本略去这些,仅保留他的贪婪和狂暴(即使《欲》剧对白老头形象也作了一些人性化的柔情处理,也难能影响其整体形象),且均暗示他的庄园就是从三郎/柯龙母亲继承而来。如此就为剧中的提供了“复仇”的感情基础,也消减了“母子恋情”道德批判,使其具备了反抗压迫的色彩从而赢得观众的个人化同情,在一定程度了满足了中国悲剧的诗性正义。

由此,相近的年龄,共同的遭遇,几无是处的狂暴的家长式的年迈父亲,加上其它各种因素,一场悲剧式爱情即使在中式文化背景下也似乎有情可原。所有这些改编都是为了使蒲兰/艾碧这一颠覆性的敏感形象更为中国观众接受,因为,中国戏曲中女性的传统形象一般都是正面的被歌颂的对象,即使出现个别负面女性也是微不足道的次要人物,绝非主流。当然,两剧在其它方面也进行了一些修整以使剧情更中国化,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观。如:两剧均调整了“敏妮”这一形象,对于长次子明显有违中国伦理纲常的仇父情节两剧也均作了消减性处理。

比较《欲》剧和《榆》剧的改编,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两剧都悉心参照了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前者却是比后者更大胆,更细腻,更中国化;而后者更忠实一些(源于编者向中国大众介绍奥尼尔的初衷)。而“戏剧作品一旦搬上舞台,就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这种评判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除了作品本身,还涉及异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的问题。”1998年以来,《榆》剧在中国多个城市演出过并与2002年出访美国,且均取得较高好评,但演出的场所大都在高校及学术单位(高校师生文化修养相对较高并对奥氏有一定了解),真正的商业演出并不多。而《欲》剧从上演之初就在民众间取得极大反响,终在2009年荣获我国戏曲界最高级别的学术奖项--“中国戏曲学会奖”,并在全国掀起一轮新的川剧热。从文学接受层面来说,《欲》剧要比《榆》剧更成功一些。笔者认为尽管不排除编导契合,演员实力,舞台设计等因素,剧本对于中国观众审美价值的充分考虑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欲》剧和《榆》剧都努力尝试用本土的方式改编西方的东西进而表现世界共同的东西,笔者认为都是非常成功的创新,都为我国现代戏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由于创作意图不同,成果形式不同,所取得的观众反应也不尽相同,但改编者在改编过程中都考虑到了我国观众异于西方世界的审美差异,尤其集中表现在对于女性的敏感形象及情节的处理上。而观众的不同反应也正反映了这种差异的存在,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的制约性是共通的。

参考文献:

[1]吕伟民:《从〈榆树下的欲望〉到〈榆树孤宅〉 ― 谈河南曲剧对奥尼尔戏剧的改编》,《郑州大学学报》,2008.11。

[2]孟华:《榆树孤宅》剧本,2006.10。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名 翻译

英文电影名翻译属于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的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中英思维差异、审美差异、文化内涵联想,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

1.英汉思维差异方面的影响

英汉思维方式及思维形象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地理生存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及人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语言倾向于人文文化,尤其强调综合和概括思维的方式;在语言文化方面常常表现为暗示、慎言等。英语语言文化则偏重科学文化,讲求细微、曲折和周到。这些思维差异表现在电影名翻译方面就是汉语言中较多地使用概括性词汇,例如《天下无贼》、《保持通话》等。而英语电影题目中往往追求精简和新颖,经常以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名命名等,例如pearl harbor、speed等。

2.审美价值的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观众存在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美学的概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美感。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正确把握源语语言文化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目的语语言文化中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传递目的语的电影艺术受众,给他们带来美的感受。在文字排列方面,汉语在审美上讲求修饰和神韵,讲求文字搭配。Death before honor《铁血军魂》这些片名中使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文化征象,军魂一词深蕴了中国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译者的文化情感,这样的影片名更能被中国观众接受。

3.文化内涵联想方面的影响

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同一事物在汉语中看来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英语中可能有相反的看法。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方面的影响。例如:《卧虎藏龙》,如果在英语中被翻译成grouching tiger或hidden Dragon,西方国家的观众就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完全不理解影片的真正内容。因为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Dragon”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是权力、尊严的象征。然而在西方,龙并没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西方把龙视作一种邪恶可怕的怪兽,是血腥和暴力的化身,所以用“Hidden Dragon”译“藏龙”实在不妥。用“Roaring Lion”译就比较好,因为英文中的雄狮是力量、权力、威严的象征。

4.宗教文化方面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大多有,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交际和思维方式,而中国却有很多人对宗教不甚了解。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著名影片seven。该影片反映的是一种西方宗教文化,与宗教背景密切相关。对于中国人来讲“seven”不过是一个普通数字而已,很难联系到西方人们头脑中的宗教文化意象。在西方,“seven”从宗教意义上理解就是一种宿命的暗示。汉语影片译为《七宗罪》,充分考虑了宗教寓意,更容易让中国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被中国观众接受。

5.考虑典故、习语对应的影响

电影片名的语言表达通常都是简短、精炼的。虽然只有几个词语,但是内容都是高度概括的。典故习语中大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信息,这就需要在翻译的同时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对等。例如: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顺应西方受众的文化需要,翻译成“The Butterfly Lovers”自然比直接音译要好。但是,别具一格的译名“New Romeo and Juliet”更能引起西方人思想上的共鸣,更能让观众对影片主题一目了然,进而激发观众观看的欲望。

6.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译者在忠实原片内容和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造。译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性,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充分考虑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宗教文化及典故、习语等方面的文化对应,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两种语言文化信息的完美转换。

参考文献:

[1]华先发.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 审美 差异 以人为本 宗教思想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08-01

现代文学观念以及文学理论学科的生成发展,无疑与“审美”有着难以斩断的密切关联。在文学属性的系统中,“审美性”是一个不断受到重视的因素,并且在很多时候被泛化为一种批判和质疑的思想力量而参与到文学理论的历史演绎之中。 “审美”要素在文学中日益膨胀。文学的审美具体又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童庆炳)“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981)由于不同环境与差异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文化内蕴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必定也存在着审美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审美命题与范畴,而且也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在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文艺创作,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之生命价值意义的关切与肯定。 在西方,宗教思想自古希腊起就是审美文化的一个支点,甚至有研究者指出,卢梭“ 对宗教的重视” 乃是托尔斯泰小说中所张扬的宗教思想的源泉之一。可见西方审美文化中的宗教思想对西方文学名著有着独特的影响。

(一)《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

虽然《荷马史诗》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已出现,而《封神演义》写于明代,并非同时期的作品。但二者描写的却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事情,因此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首先,都是关于人类文明之初,较为久远的故事;其次,都描写了关于战争的故事;最后,战争都有神灵的参加。

《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都描写了战争,而且两场战争皆因神灵而起。《封神演义》中,纣王亵渎女娲引来灾祸;《荷马史诗》中,女神故意让帕里斯拐走海伦,引发战争。两场战争都有许多神灵推波助澜,甚至亲自参与。但在《封神演义》中,神与人界限并不是绝对的,神是由人修炼而成的,而人也可以杀死神。《荷马史诗》中,神灵高高在上,操纵人类。既使其中的人类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人类所谓的智慧,在神灵面前不过是一个笑话。

两部作品表明,东西方民族早在幼年时期审美就有着巨大差异。直至今天,东西方审美都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始终对人的生命与价值有着执着的关切。对比中国,我们会发现,西方文学中审美最开始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西方一方面试图向神表明人类理性的力量,一方面却无法摆脱上帝的束缚。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爱与死,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东西方审美倾向的共同指向。欧州文艺术复兴时期英国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所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共同的主题。

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两部不朽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审美所存在的巨大差异。首先,东方“爱”的含蓄与西方“爱”的直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所描述的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是那样火热和大胆。罗密欧和朱丽叶不管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多深,也不管世俗的看法多么顽固,一见钟情后便迅速敞开心扉,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他们爱得狂热,爱得象火山爆发一般喷泄而出。这种直率的表达“爱”的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宗教思想的束缚与反抗成为文学作品中的根源。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在哭祭完毕梁山伯之后,一头撞裂坟墓,钻进去以死殉情。他们化为两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在人间的万花丛中。死得不仅悲壮而且美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其实就是东方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表征。在我国的其他民间传说及文学创作中,这种浪漫的结局俯瞰皆是。死的美丽,是东方古老哲学中关于“好人必得好报”、“得道多助”的认知结果,是关于相信“涅盘”和人有“来世”的一种响往的具体表现。尽管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但是中国文学中的审美一直更关注于人本身的美好结局。

(三)女神 和 序曲

诗歌文本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宝藏。诗歌的审美文化就是为激发审美兴趣、培养审美心理,提高审美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审美形式还是审美意象,都有客观的现实生活或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都是人在清醒状态之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形态。因此中西方诗歌在审美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郭沫若的《女神》和华兹华斯《序曲》同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反映诗人心灵诗集。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重视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是诗人郭沫若对中国对民族对自我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自我追求和关切。

和郭沫若的《女神》类似,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序曲》就是一部反映诗人心灵成长的哲思长诗。他的诗歌对于人、上帝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都有深入的思考。华兹华斯的宗教观点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研究的困难就在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很难找到直接描述宗教主题或宗教教义的诗句;他的诗歌语言也避免使用宗教词汇和形象;他总是巧妙地把宗教与其它诗歌主题融合起来,将自己的宗教思想传递于字里行间。他的宗教语言的模糊性使评论家们对他的宗教观点有了多种阐释,他是否是一个宗教诗人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序曲》中,华兹华斯特别阐释了他对想象的观点,延续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总体特点,但是和《女神》最大的不同就是诗中总是渗透宗教思想。这就是东西方审美差异的具体体现。 尤其是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批判现代专制主义的同时,也表现出以“ 人” 为中心的现代人文主义,关心人, 表现人的内心生活,探寻人的深层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又与其时关于人性、 人情、 人道主义、 人的个性、 人的本质力量等。而在西方特别是整个中世纪,宗教思想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独尊地位,教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虽然文艺复兴以来一直都对其进行着反抗,但宗教在西方社会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众多文学名著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着西方审美中的宗教思想。

小结: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清晰的看出,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中西方在审美态度、艺术追求等多方面显示出极为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不同的特点导致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审美差异,无论从古代到近代的文学作品、从国内到国外的文学作品都渗透这审美这一主题差异。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装饰;层次结构;功能;艺术;文化意义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building corridor, we can't help with the grand and gigantic human history, focusing on each country of the sign of the building, each has his strong point, the fu rhyme meaning. Building decoration in to the person with visual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y represent and hidden significance is worth us to focus on research, each building are set the practical functio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one of the decor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tself the level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specific from practical, aesthetic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o express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decoration, finally speak building decoration levels rise to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expression meaning to more clear about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for building decoration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Keywords: building decorati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unction; Art; Cultural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装饰是集合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体,并且承载了一定的历史蕴意的集合体,不仅仅是建筑最初的本质功能,而且在更高层次上将,建筑将人们的审美文化和意识用设计形式具象地表达出来,最重要的是,每个建筑尤其是古老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标志的建筑物,如美国自由女生、法国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中国的故宫皇城等等,都淋漓尽致地把其所赋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意义展现出来,更古不衰。建筑装饰的作用妙不可言,第一个层次结构是最本质的特征—实用需求,建筑装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实用功能为基础的,第二个是美观上的展现—审美,建筑装饰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美的表达;第三个是文化层次上的蕴含—意义,表达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气息和传统,以下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建筑装饰的功能层次——实用

放眼中西方的古典传统建筑,都不外乎是以巢居和穴居两种建筑方式起源的,古老的建筑根据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建造了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建筑物,这体现了人类建筑史上最根本的建筑需求,即实用功能的需要,成为人类历史上建造活动的出发点,其他建筑装饰层次的需要都是在实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建筑装饰的发生和发展,首先是对建筑空间结构、构造的美化,利用人们的审美观念,讲装饰和建筑结构有机的结合起来,到达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视觉享受,而将建筑装饰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下,即是建筑承载了一定时期的文化含义,所以,建筑的实用功能是建筑装饰的基础性层次,审美的展现和意义的表达都要借助建筑最基本的架构,以建筑装饰的实用功能出发,才能更好地去表达其美和文化的内涵。

二、 建筑装饰的美学层次——审美

建筑装饰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还是一种结合了审美精神于一体的的层次架构,除了满足最基本的人类生存居住的基本需求之外,建筑装饰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审美活动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出发点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人内在的精神对外界有型建筑的赋予和寄托,墨子有言:“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里的“求美”、“求丽”、“求乐”即指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存后在精神层面的一种需求,同样,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审美同样是人们高层次的情感需求的体现。建筑装饰是人们根据特定时期的审美展现,发挥了主观审美能动性,赋予建筑构造上的一种审美表达,由于审美标准的差异,不同的人因审美观念的差异对于同一建筑装饰会产生不同审美的表达。同样,建筑作为人类一定生存发展时期的产物,是对当时特定时代、民族、社会人文传统的反映,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影响了不同时期环境下的人们对于建筑装饰的审美差异和价值取向。所以,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迥异,使得中西方的建筑风格差异明显,这也是建筑装饰审美在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差异体现,从而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筑装饰在审美层次上的展现是受到了历史、文化、传统、地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建筑装饰的审美,要放到特定时期和文化传统中去,不能单独凭借个人的审美观念去评定,这同样也是建筑装饰的特殊层次上要求。

三、 建筑装饰的文化层次——意义

建筑装饰层次终极目标的表达是因为它蕴含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传统,承载了当下所要传达和展现的丰富意义内涵,这是建筑装饰的最终目的,建筑装饰象征着一种人们精神文化范畴,除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需求之外,并且赋予了一定的审美表达,更深层次的建筑的文化层次,每个建筑都传达了一定时期和文化传统的,意义的承载是建筑装饰的最终目的,纵观中西方的建筑装饰,意义的承载和表达都是其最核心的层次,比实用的需要与审美的表达更能揭示建筑装饰的本质所在。下面我们来分析中西方建筑装饰冠以意义表达上的展现;

西方将建筑“意义”理解为一个关于建成环境和物质文化的集合体。自古以来,建筑的存在就是特定时期宗教哲学思想的物质表现,不仅是一种生活现实,更是人们将生活意义赋予到建筑装饰上,传载立足于世界的象征性意义表达,具体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意义表达。①指关于宇宙论、世界观、价值观、哲学等方面的高层次意义表达;②指关于身份、地位、财富、权力象征的中层次意义表达;③指建筑日常的实用功能上的低层次意义表达。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象征意义表达。首先,吉祥的蕴意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和现代建筑装饰中,吉祥图案作为一种建筑装饰的主题图案,通过象征、寓意、谐音、比拟、组配、表号、文字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讲建筑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人文风俗传统蕴意;其次,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更是礼制传统、人伦秩序的展现,因此,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集文化寓意和东方哲理于一体,并且将建筑实用功效和审美的表达贯通融汇的丰富意义传载。

结语

建筑装饰是集合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体,并且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蕴意,将人们的审美文化和意识用具体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死特定历史私企文化风俗的写照,做好建筑装饰层次的分析,领会建筑装饰不仅仅是其基础的实用功能的展现,更是审美和意义上的表达和传承,对于合理科学美观地设计建筑装饰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劲. 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98.

[2][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 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39.

[3][英]戴维•史密斯•卡彭. 建筑理论上.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5.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第5篇

在评选现场,大赛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鲁闽和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顾远渊接受了本刊采访,高度评价了本次大赛的组织工作,并就中国童装的未来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专业设计大赛推动童装设计创新

两位评委高度评价了本次设计大赛的意义。认为通过本次大赛平台,让更多的童装设计人才参与进来,推动了中国童装设计的发展。鲁闽教授指出,本次大赛来稿数量多,参加初评的稿件数量达到400余件,在同类设计大赛中属佼佼者;征集范围广、征稿面宽,除了多所专业院校师生踊跃投稿外,童装企业、设计工作室、商贸公司也积极参赛,并取得不俗成绩。可以说本次大赛在组织方醍对同类大赛的突破。从参赛者的作品来看,鲁教授认为本次大赛参赛者注重原创,在面料运用等方面有很多创新点。“选手通过毛织、毛混、梭织、针织、面料再造等多种手法的灵活运用,给童装设计带来了新意。”

两位专家在评选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遗憾之处。北京服装学院顾远渊指出:“这次大赛其实是一次命题作文,要求是针对9-12岁的大龄儿童的大童装设计。但是不少选手审题不清,没有把握好这个年龄段问题,尽管作品很出色,结果也不能入围决赛,很可惜。”此外,两位评委希望选手能更关注专业流行趋势机构的趋势,在作品设计中体现更多的流行趋势元素。

对于大赛,两位评委指出应加深大赛成果与市场的结合度。“任何大赛都应该保持市场第一的原则。能否将大赛上好的创意、好的作品、好的设计元素。应用到市场当中去,推动企业、产业集群地的发展,是评价一个大赛成功与否的关键。”鲁闽老师说道。

在点评本次童装大赛的同时,两位评委还对中国童装设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必须要关注中国市场上童装消费的新趋势,清楚了解童装消费文化的中西方差异,不能盲目跟风,着重从童装设计研发入手,掌握先胡赢得市场。

童装成人化在中西方呈现差异

童装成人化在业界常常被诟病,鲁闽指出这其实存在误解。在欧洲,童装成人化只是众多风格中的一种,本身无可厚非。消费者可以选择成人化风格童装,也可以选择可爱风格童装。欧洲服饰文化具有传承性、延续性的特点,虽然不同年代的时尚流行元素会变化,但是基本的审美价值观是一致的,今天和一百年前并无大的不同,所以才存在“时尚轮回”的可能。在西方穿着文化中,有成人与儿童服饰搭配设计的传统:大人和孩子的服装在风格上相近,彼此搭配和谐,通过服饰穿着形成一个家庭整体的氛围。当今国际上专业流行趋势机构例如WGSN、stvlesight等,每年会若干个主题,在同一个大主题统摄下,男装、女装、家居服、童装,各有不同表现元素。在把握流行趋势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成人服饰和童装,就有统一的搭配感,同时又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而在中国,我们的穿着文化是断层的。孩童时代穿着军绿服装成长起来的父母,到了给自己的孩子挑选童装时,除了认知到不可能再给他们穿军装之外,没有任何审美上的借鉴。这神童装审美缺失,导致在中国,童装成人化变成直接把大人的服装款式拿过来,童装变成小号成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