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私人银行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 财富管理 高净值客户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的今天,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存贷业务收入已不能支撑其发展壮大的需求。商业银行必须在金融监管的约束下、外部竞争的压力下,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通过金融创新推出适合于当前经济环境中的产品与服务,以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提升利润,增加竞争力。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的新引擎。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2016年6月23日的报告《中国私人银行2016:逆势增长 全球配置》中指出私人银行业务收益率高,且拥有连接财富端和资产端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点。国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得益于发展早,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与成熟的框架。而国内商业银行虽然纷纷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在扩大业务规模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根据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前景设计有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对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私人银行概述
(一)私人银行业务概念
私人银行是公认的顶尖财富管理机构,但目前国际上关于私人银行业务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银行业实践表明,私人银行业务面向高净值个人和家庭,以财富管理为核心,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投资组合管理、投资、家族信托等金融服务,子女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健康管理等非金融服务,涉及范围广、产品服务多样。
(二)私人银行业务特征
(1)定位于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准入条件很高,主要针对社会上的富裕人士,即那些高净值客户。因为私人银行业务强调服务的增值效果,因此,只有客户的资金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银行才能通过提供这种服务方式盈利,客户也能够承受相应的成本,从而产生的收入成本配比之后的净收益能够优于其他的资产管理方式。各银行通过对自身业务能力、业务范围和经营战略的考察,确定各自的目标客户群。因此,对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的最低准入条件也不同,一般来说,最低要求为100万美元。
(2)专业与个性化的服务。通常来说,银行会为每一位开通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安排顾问专家,根据客户的财产状况、风险偏好、生活目标和预期的收益水平制定合适的财富管理计划,提供一系列的投资解决方案,包括现金、固定收益、股票和另类投资。因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会涉及到税务、保险、投资、不动产、动产、法律等各方面内容,因而对投资顾问的专业性要求极高。
(3)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私人银行业务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开展服务的,主要包括:投资管理服务,这是私人银行业务中最基础的服务,指客户在与银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照约定的投资计划和目标,由银行选择投资工具进行投资服务;信托服务,即在一个标准的信托契约下,客户委托银行按照信托人的要求代为经营和管理财产;税务规划,指通过最佳的税务形式尽可能的为客户减少税务负担;保险服务,银行可以为开通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财产损失保险等。
(4)低资本占用,利润高。私人银行业务核心是财富管理,因此投资时对银行自有资金要求较低,即使成本收入比很高,银行也能从中获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而投资管理服务在私人银行业务中占比为70%―80% ,并且大部分的高净值客户都属于优质客户,有着很好的信誉,不用像零售业务一样需要计提坏账准备。据统计,美国私人银行业务每年的利润都高达35%,增速维持在12%―15%。
三、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一)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1)发展历史。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十六世纪的瑞士,与专门向贵族和富人阶级提供的私密性极强的金融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后得益于工业革命,私人银行业务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得以发展,伦敦成为了国际贸易和个人财富中心。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私人银行业务在美国兴盛起来,以摩根和花旗银行为代表的美国银行开始为社会上的富裕人群管理巨额财富。
(2)发展现状。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有着极高的私密性,其市场规模具体有多大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结果。从社会高净值人士所拥有的财富总额来看,据管理咨询公司凯捷2016年的报告显示,全球财富增长4%至58.7万亿美元,亚太地区高净值人士的资产几近飙涨10%至17.4万亿美元,超过北美的16.6万亿美元,欧洲财富增长4.8%至13.6万亿美元。
从私人银行市场总规模来看,根据Scorpio Partnership的数据,2014 年末全球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AUM)达 20.6 万亿美元。全球top3私人银行管理资产总额超6万亿美元,top10私人银行市场份额占47%,top15拥有的市场份额达54%。
(二)国内私人银行发展概况和前景
(1)发展历程。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虽然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却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进入时间较晚。2005年9月,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的开业标志着外资私人银行正式进入中国。2007年3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的私人银行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业,由此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正式拉开帷幕。
(2)发展前景。私人银行业务进入国内时间不长,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是未来银行的利润增长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高净值人群增长迅速,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条件。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内高净值人群正稳步增长。据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2016年6月的报告显示,预计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金融资产2015-2020年年均增速约为15%,高于同期预设6.5%的GDP增速及整体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12%的增速。至2020年,高净值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占比将达51%。预计到2020年底,高净值家庭的数量将自2015年的207万户增长到388万户,保持年均13%的增速。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净值客群市场之一。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收益率高,盈利水平有望提升。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整体业绩下滑,而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绩效在稳健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5年,在12家披露业绩数据的私人银行中,9家的管理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其中两家的增速更是超过40%。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2015年银行从私人银行理财产品获得收入大幅上升至157亿元,涨幅约1倍,各大私人银行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甚至全行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2015年,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非利息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65.52%,占税前利润的5.87%,占营业收入的2.31%;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净收入为48.21亿元,同比增长31.97%,占税前利润6.42%,占营业收入2.4%。这些与花旗银行8%的占比相比较低,但增长迅速,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经济形势推动私人银行业务。2015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期,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波动剧烈。在这种经济形势的推动下,促使高净值人士更加理性、多元化投资。据统计,绝大多数高净值人士对2015年的投资收益较为满意。自2015年“811”汇改后,汇率的推进掀起了境外投资的热潮。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外收益率差距的扩大都使得高净值人士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这表明中国境外资产投资的热潮已经开启,为私人银行业务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
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服务。据各家银行年报显示,各银行都在不断扩大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截至2013年底,建行私人银行AUM较上年增长35.89%,中信、民生、平安和浦发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分别达50.82%、49.76%、49%和40%。但众多客户表示,私人银行业务缺乏专业的服务。与国外为客户定制服务相比,国内私人银行更多的是在卖产品。从国内银行业的实践来看,目前从事财富管理的客户经理大多是从传统储蓄业务和对公业务的转岗人员,对税务规划、信托服务鲜有涉及,他们的专业技能远不及客户对财富管理的要求。
(2)缺乏产品创新。受传统业务影响,我国银行提供的保值和交易产品较多,较少涉及增值产品。而私人银行业务强调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为客户带来增值效应。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既要有现金、固定收益等产品,还会有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等产品。投资的模式与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如果只停留在传统的投资工具上,将会大大限制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相比于国外而言,在房地产、税务、艺术品等方面的服务都较为缺乏,产品创新不够,不能为客户业务扩展提供有效的工具。
(3)缺乏细分的客户群体。虽然私人银行业务针对高净值人群,但面对1000万的客户和5000万以上的客户有必要制定不同的服务准则。尤其是对高净值个人和高净值家庭,由于其财富水平与类型不同,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因此,不仅仅需要对客户财富水平进行细分,更重要的是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来细分客户群体,打造以财富规划为中心的,包括财富保护、财富传承的服务链。
(4)缺乏外部环境支持。首先,我国一直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模式,虽然各金融机构都在探索混业经营,但并未形成规模效应,分业经营的框架仍难以突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其次,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无法适应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要求,受外汇管制等的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再者,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私人银行业务存在一定风险。私人银行业务强调银行与客户的信任关系,只有全面了解客户的资产状况、收入情况等才能定制适合的财富管理方案。
五、对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1)培养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商业银行在现有基础上,应该培养一批精通财富管理、资本市场交易、资本运作规则、保险、信托、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服务人员。另一方面,也可引进稀缺人才,短时间内提升服务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顾问专家的客户关系不应该过多,私人银行业务不同于零售业务,给客户提供的财富管理服务具有长远性,每一顾问专家管理较少的客户可以保证服务的全面性。
(2)健全私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日益多样化,会面临同商业银行类似的风险,且私人银行业务包含法律、税务等各方面内容,因此对防范风险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仍是分业经营模式,造成私人银行投资范围相对较窄,风险对冲的难度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私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私人银行业务运作进行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及时发现防范风险。
(3)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私人银行业务需要有一套安全高效的IT系统作为支撑,因此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发展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等服务手段,建立包括记载客户详细信息、交易记录、风险偏好等方面的系统。这样在满足客户私密性要求的情况下方便顾问专家进行跨区域的服务,能够大大加强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私人银行特点现状对策
私人银行业务是指以高收入阶层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向高收入者所提供的一揽子顶级的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收入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末,我国的千万富翁已经达到87.5万和5.5万个亿万富翁。而现有的普通零售银行业务和VIP客户服务无法满足新兴的高收入阶层的金融需要,因为,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私人银行主要向高收入者及其家庭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与一般银行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一)面向高端客户,进入门槛高
私人银行主要是为高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的,它不同于一般银行,向普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是面向高端客户。因而,私人银行业务的进入门槛比较高,目前,私人银行开户最低要求50万美金,最高可达到500万美金。
(二)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个性化
私人银行业务的个性化比较突出,重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特殊客户群体的多样性的金融需要。通过私人银行业务,客户不仅可以得到更为优惠的授信业务,还可以得到像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现金管理、继承人教育等方面的特殊金融服务。
(三)重视个人关系,保密性和安全性强
私人银行业务一般都是由大银行的一个部门来做,重视个人关系,每个私人银行业务客户都有一个专职的银行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多是富翁,协调和管理这样庞大的财产,自然需要较强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四)服务价值高
根据国外的统计数据,私人银行业务的年均利润率高达35%,利润10倍于零售客户平均额,并且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最初是由瑞士友邦银行于2005年引入我国的,之后,花旗、德意志、渣打、汇丰等也在我国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真正起步则是在2007年,当时,中国银行与苏格兰银行合作,在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开户一年,开户总数即超过了300。随后,招行、工行、交行、光大等银行也纷纷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到2008年7月,几乎所有国内股份制银行都已进军私人银行业务,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其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我国传统的理财观念尚未得到真正转变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高收入者财富管理观念比较单一。另外我国高收入者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灰色收入,而且中国的高收入者历来讲究财不外露,这种文化背景和收入结构限制了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在这种传统理财观念下,中国的高收入者更倾向于进行财产的自我管理,对依托私人银行进行家庭财富管理的信任程度不高。
(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欠缺
要更好地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金融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强,敢于竞争并且善于营销。而我国目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极度欠缺。据统计,2007年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CFP)人数为1448名,同年富裕人士达41.5万,富裕人士人均CFP数量为35位CFP/万人,而同期中国香港富裕人士人均CFP数量为292位CFP/万人,美国富裕人士人均CFP数量为222位CFP/万人。
(三)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
要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金融需要,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多样性,以满足高收入者的不同需要,其产品应当涉及银行理财、基金、保险以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甚至还应包含家庭管理、税务、房地产、遗产安排、法律顾问等专业领域。但我国现阶段的私人银行服务较多地体现在理财、购买基金保险等方面,较少涉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品等高层次的投资,至于税务规划、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服务则更少。
(四)缺乏健全的营销体系,售后服务不到位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私人银行产品的推销往往依赖于柜台,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组织专业的营销人员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而且宣传方式和营销手段较为落后,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和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等极为滞后,使客户不能充分准确地了解私人银行产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三、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策略
要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私人银行产品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国内商业银行不仅要大力引进投资银行、保险、个人银行等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还应吸收法律、教育等方面的人力资源。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加快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认证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
(二)加大产品创新,努力提高多样性的本土化的金融服务
我国私人银行产品同质性强,缺乏创新,为此,各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客户的需要,积极研发多样性的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同时,也应尽力是产品和服务本土化,以便于客户更好地接受私人银行产品。
(三)革新传统产品销售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业采取分业经营的政策,银行不得直接涉足证券、保险等直接投资领域,致使商业银行难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分业经营政策逐渐放宽,限制不断减少,这样,商业银行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实践,革新传统产品销售观念,以满足私人银行客户日益复杂的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新亮.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10.2
【摘要】随着高净值人群数量和资产总量不断增长,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开始注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私人银行未来发展前景,指出私人银行需要从原来注重“收益驱动”转变为注重“收益、成长双驱动”,将私人银行部门作为独立的事业部,采取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开展差异化营销,才能为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策略
一、引言
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态,高净值人群将达到59万人左右,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约18万亿元。但目前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目标、资产配置和服务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外资银行不断强势入驻,品牌效应不断加强,而我国私人银行由于现行的品种、投资方式单一,将逐步丧失本土优势。面对强敌,我国商业银行应认准形势,剖析自身,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私人银行发展道理。
二、对策
(一)转变观念,从“收益驱动”到“收益、成长双驱动”
以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主要靠收益驱动,追求收益最大化。但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发现外资银行除了注重收益驱动,还注重成长驱动。成长驱动指私人银行不仅关注银行理财和投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实际收益,而且通过提供间接的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成长”。从“收益驱动”转变为“收益、成长双驱动”,那么私人银行在确保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既可以为客户提供诸如宏观、行业等方面的数据以及专家分析报告,为客户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又可以通过信贷支持,帮助客户融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促进企业成长。
(二)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架构
私人银行客户分布广泛,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层次要求很高,业务独立性较强。因此构建一种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迫在眉睫。私人银行部门作为零售银行总部的一个独立的事业部,全面负责私人银行业务绩效。分行成立相应的私人银行中心,私人银行中心与分行其他业务相互独立,直接向总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汇报工作。总行应在营销和业务上赋予分行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力,以便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
各分行私人银行中心配备由客户经理、投资管理团队、专家支持团队、研究团队等组成的专家队伍,采取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即由一名客户经理和若干专家为一个客户服务。各团队专家隶属于各专家团队,当有客户需要提供服务时,客户经理可以从专家各团队中寻找若干专家,形成项目小组为客户提供全程私人服务。若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客户经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相应调整项目组成员。各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为不同的客户经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开展差异化营销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金融需求,所以私人银行有必要对客户进行进一步细分。
(1)民营经济经营者,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家。他们是中国高净值人士的主力军,他们大部分是第一代财富创造者,未来三年增长潜力最大。但是这一客户群的需求差异较大。
(2)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事务繁忙,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机敏的金融头脑;但私人时间较少,对银行及其产品较为严谨,不大喜欢冒险。
(3)专业投资者。学历高、收入高,通常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坚持不懈地跟踪市场动向,并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依赖私人银行的意见,但会重视其提供的市场信息。
私人银行细分客户类型后,应制定有针对性地营销方案。
民营经济经营者在产品组合上应以稳健增长型产品为主,在投资决策风格上,他们大多为自主型,由自己管理资产,所以私人银行应定期向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产品盈利状况,为客户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精力有限,他们依靠私人银行跟进市场,并需要银行提供优质的投资建议或财务规划。一些则采用全权委托的方式,请私人银行代管他们的资产。
专业投资者由于自身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并不需要复杂的投资产品,但需要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在投资决策风格上,他们大多为参与型,依靠良好的投资建议,需要客户经理主动识别好的投资机会。
私人银行不仅需要强调“量身定制”和激发客户参与积极性,而且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私人银行顾问与专家团队,构建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开展差异化营销,才能为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招商银行搭建境外私人管理平台[OL].caijing.com.cn/2011-04-20/110697592.html.
[2]郑芳.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中资私人银行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
小荷才露尖尖角
从2007年3月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起步开始,4年来,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一直存在挑剔大于褒奖,难逃多种制约和限制,更不乏探索者“无奈”离去的背影。但是,私人银行的进步却有目共睹。2010年2月底,工商银行高调宣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跃居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1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超过1.8万户,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分别是2008年私人银行部成立前的4.2倍和4.7倍。同样,2010年11月,招商银行披露:在过去的3年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和管理客户总资产均保持了年均35%的增长速度,目前私人银行产品涵盖货币市场、固定收益、权益投资、另类投资、境外投资等各种大类,产品的盈利水平、发行规模和产品创新水平均居同业前列,截至2010年底,共发行超过380只、约550亿元人民币的私人银行产品;私人银行部达标私人银行客户数约13000户,管理客户总资产为2700亿元人民币;持卡的私人银行客户实现税前利润2.8亿元人民币。全年私人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可占全行零售业务利润的10%,预计2011年私人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将达到20%~25%。
羁绊仍就突出
面临如此巨大的上升市场,国内银行应该趋之若鹜,私人银行业务也应该呈现目前理财业务的火暴场面,然而,其他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与上述两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阶段中国私人银行业务整体发展的羁绊?
主要原因有两个: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不明确和国际成熟市场私人银行业务的事业部机制在国内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现阶段,中国私人银行主要采取两种组织结构:一是有些银行将私人银行划归在零售银行业务之内,把高端零售银行客户的业务交给私人银行做,借助原有资源,稳健发展;二是实行私人银行的事业部或相对独立的准事业部模式,即私人银行的运作机制相对独立,希望以体系建设去获取客户,最终实现业务的增长和利润的贡献。但从总体看,不论哪种模式,由于私人银行始终处于商业银行体系下运作,不仅受到监管政策的很多限制,而且在银行内部也面临着体制障碍以及利益分配、资源配置等多重制约,不乏纷扰和挫折。
怎样解决内部的利益分配与资源配置问题以形成发展合力?怎样建立健全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控?怎样提高私人银行的盈利能力?应当说都是中国私人银行发展中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磨合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时刻或已来临
2011年,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进入了第5个年头,可以说步入了发展的关键阶段。
首先,经济转型为私人银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国富”到“民富”,决定了金融要向个人金融方向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金融脱媒、应对越来越强的资本约束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更是银行适应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可以说,财富管理是未来商业银行顺利实现全面转型、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财富管理的高端业务,私人银行很有可能成为今年商业银行加快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从初期“圈地”到“精耕细作”,私人银行发展开始走向深化。应当说,之前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更多的是依赖原有的客户基础,圈占高端客户,扩大市场规模,私人银行的主要服务大多还停留在销售产品加增值服务的阶段。但从近一年多的发展情况看,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有所改观。在前期客户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无论是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都在向多样化转变,并初步形成了特色。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国际银行业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在12%到15%。在国际私人银行领域中,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银行业务的10倍左右,资产管理的规模效益不容置疑。
正是看到这些,或许我们可以期许,2011年,将是私人银行发展不寻常的一年。
亟待提升哪些
众所周知,与国外成熟的私人银行相比,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道路还十分漫长。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成长之后,如何从长远着眼,探索建立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私人银行管理模式,为私人银行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中国私人银行目前及今后要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换言之,中国私人银行业务亟待整体提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的招商银行认为,私人银行条线的产品、客户经理和营销手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首先要加强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一是改进现有服务品种,完善功能,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譬如对已有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功能进行整合、完善,使银行卡具备多种业务功能。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在研究竞争对手以及国际知名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有潜力的产品,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重视打造品牌。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
私人银行业务是面向社会富裕人士的一种个性化高端金融服务。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应对银行市场利率化和网络金融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不断发展壮大,为全省银行业战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湖北作为中部大省之一,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具有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良好环境,但是仍然面临着政策缺失、高净值人群观念保守和银行服务水平落后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因此,研究和探讨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推动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私人银行业务是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超级富裕阶层提供的一种个性化的高端金融服务,是一种经济实力和经济繁荣的代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于2005年率先在上海展开,截至2013年11月上海已有24家银行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位居全国第一;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人口结构复杂,金融市场不及上海发达,于2007年成立首家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点,目前数量已达19家。
随着中部崛起政策的推进和东部产业的转移,湖北省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地区传统的金融行业基础,开始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国银行于2009年在武汉成立了首个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点,随后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等相继进入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短短四年时间里湖北省已有7家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虽然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成立时间较晚,私人银行业务规模与一线发达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表1),但发展前景广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北京、上海、深圳和湖北在GDP和人均GDP的表现上有明显差异,但是高净值人群资产规模分布的差异却不大,都主要集中于650万元至1500万元之间,人数占比约为
60%-67%;②主要中资银行的覆盖率只有75%,外资银行还未进入湖北市场,面对较大的市场成长空间,中外资银行在湖北省将进一步提速布局私人银行业务市场,金融机构之间的富人争夺战也将日趋白热化。
(二)高净值人群基础雄厚。高端客户是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根基和基础。湖北省在中部崛起政策推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逐步发展,私人财富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0-2012年间湖北省高净值人群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增速在全国高净值人数过万省市中位居第二。自湖北高净值人群数量在2009年首次突破1万,湖北高净值人群规模在2012年已经超过1.7万人。湖北省2012年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约3198亿元,人均可投资资产规模约2872万元。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得出湖北省内生产总值与省内高净值人群数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如表2和表
3)。
省内高净值人群数量为因变量(Y),湖北省 GDP 为自变量为(X),由回归统计得出:Y=0.859*X-1240.33。其中:R Square为0.9949,Adjusted R Square 为0.9936。证明两者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正向关系。随着湖北省 GDP 的持续增长,省内高净值人群数量将不断扩大,这表明湖北省高端财富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模型测算与样本验证,可以得到两者之间正相关的线性关系。通过图 1 我们看到,在湖北省生产总值近六来大幅增长的同时,省内高净值人群数量也得以迅猛增长,省内高净值人群数量由2007年的7090人增长到2012年的17961人,年均增速为20.6%。根据2007年以来加速发展的态势,预计在
2015年年底,湖北省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到3万人,这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三)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性广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金融开始蓬勃发展,支付宝和阿里巴巴金融等开始冲击银行传统的汇转业务和贷款模式。同时,由于银行利率市场化程度高,存贷利差小,贷款业务所获收益也大幅降低,银行损失惨重。
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一种高端金融服务能为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其盈利能力取决于管理资产额(AUM)和平均利润率两方面。因此,以2012年湖北省高净值人群3198亿元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和私人银行业务平均资产回报率 0.87%来计算,这部分客户如果均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所拥有的资产均交由私人银行部门打理,湖北省 2012年私人银行业务的盈利空间为3198 亿*0.87%=27.8亿元,达到了中国工商银行湖北分行
2012年33.6亿元净利润的82.7%,湖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
2012 年全年 383.7亿元净利润的7.4%。随着湖北省高净值人群数量和财富管理市场管理资产额的持续增长,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将发挥巨大的盈利潜力。
二、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瓶颈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务政策的缺失。我国对私人银行业务还没有明确的定位,其监管依然处于空白状态。在此背景下,上海等发达城市积极的制定私人银行业务政策,如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中规定推动离岸金融、私人银行等业务的发展;上海银监局和工商管理机构开创性的颁发私人银行牌照,持牌私人银行在经营模式上相对独立,这些政策使得上海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多私人银行总部的城市,推动了上海地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湖北省在私人银行政策制定和监管上则相对薄弱,并没有创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来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高净值人群理财观念保守。与北上广等沿海城市的高净值人群相比,湖北地区的高净值人群长期居于内陆,思想保守,冒险精神少,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得其投资结构比较单一,现金及存款的比例较高。《2012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湖北地区千万富豪约25%是炒房者和职业股民,75%的企业家和金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己投资股票、黄金和外汇。这些千万富豪注重财产的安全性、私密性和财富的自我管理,对依托私人银行业务进行财富管理缺乏深入了解,信任程度不高甚至抵触,导致私人银行业务在湖北地区开发新的客户资源面临一定的困难,同时阻碍了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理财。
(三)银行服务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种类较少,所提供的投资组合和解决方案相对简单,很少能够真正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量身定制”,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真正满足湖北日益增长的高净值群体的实际需求。
盈利模式单一。湖北省高净值人群中40~50岁自主创业的企业主和高管占比近70%,由于在企业创始初期企业主历经了辛苦积累,对财富保值和增值有着强烈的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湖北省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主要以手续费盈利模式为主。随着“富二代”年龄的增长,“富一代”对财富的需求延伸到了子女教育、财富传承等方面。然而单一的手续费盈利模式导致客户经理为了追求更多的佣金忽视客户需求的转变,引导客户过度交易,大大降低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湖北省由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时间较短,了解与熟悉私人银行业务的人才总量较少,专业团队对资本运作经验不足,富裕人士可以获得的专业化理财服务相对稀缺。截至2012年12月末,湖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持有资格证书并服务于私人银行部的理财从业人员中只有82.7%的从业人员获得AFP(金融理财师)资格,其中拥有国际金融理财师资格的从业人员不到0. 24%。同时,真正熟悉与精通私人银行涉及的其他领域,如证券投资、保险组合、艺术品鉴赏、拍卖与谈判以及医疗保健与教育培训等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才缺口将严重影响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
三、发展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湖北省要发挥政策优势,改善私人银行市场环境,提升高净值人群理财认知,加强产品、盈利模式和专业人才的建设,实现私人银行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湖北省财富管理行业市场的整合提升和金融创新。
(一)政府营造良好的私人银行市场环境。私人银行业务对于银行战略转型和利润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省应抓住中部崛起政策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出台支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政策,设立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积极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创新、为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和个人;同时加强政银企合作和提高监管力度,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二)高净值人群提升理财认知。培养和发展高净值人群的理财观念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不可或缺的。要转变湖北高净值人群的保守理财观念,私人银行部门需增加与客户的交流,通过培训或者邀请客户参加研讨会增加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组织客户定期举行聚会和沙龙等活动,帮助客户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私人银行业务。
(三)银行增强综合服务实力。创新产品与服务多样化。湖北私人银行业务要健康发展,必须立足湖北本土实际,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满足高净值人群多元化的需求。各银行除了在硬件设施上追求奢华外,应针对富豪的财富规模和心理特点等,开发企业主感兴趣的高利润率的创新产品,如信托、PE等,不断地完善不动产咨询服务、家庭的整体移民服务、奢侈品品鉴和旅游需求等非金融服务。
转变盈利模式。湖北私人银行业务要使以产品为中心的手续费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费模式转变,必须完善对客户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客户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采用不同的盈利模式;制定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科学考核机制,对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重点考核财富客户数、管理客户资产规模、管理客户资产增长率等指标,谋求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打造高素质经营团队。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最终都要归结到人。湖北作为教育大省,其人才优势明显。目前,湖北省人才队伍总量达到640万人,占全国总量的5.3%;国家重点院校数目位居全国第三;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内排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集聚了大批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湖北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运用,引进优秀的金融人才与管理人才,打造坚实的私人银行业务精英团队。
此外,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还必须发挥社会舆论作用,通过媒体报道的宣传让公众特别是潜在客户更加了解私人银行,吸引优质从业人员,提升从业队伍整体质量,同时通过社会监督协助政府净化从业环境。
四、结论
在湖北经济高速增长和居民财富快速积累的推动下,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湖北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湖北省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克服湖北省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环境的制约,高净值人群传统理财观念的束缚和银行服务水平的落后等发展瓶颈,需要政府、高净值人群和银行的共同努力,发挥湖北省的优势,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实现湖北省银行业战略转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亦, 闫超. 北京地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 20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