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缓解压力的策略

缓解压力的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缓解压力的策略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心理福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65-02

一、福利及心理福利

福利本身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关于福利一词的基本含义,在汉语辞典中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生活 食宿、医疗等 的照顾”。这也是大众意义上对福利的理解。二是“幸福和利益”,显然第二种解释较第一种解释更为广泛,涵盖了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物质的丰富,也包括精神的充实。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Pigou)认为,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己的满足之中,这种满足可以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也可由于其他原因(如知识、情感、欲望等)而产生,而全部的福利则应该包括所有这些满足。由此,参照汉语辞典和庇古提出的经济福利,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福利主要涵盖经济(物质)和心理(精神)两方面内容,其中与经济或物质有关,可以用货币直接或间接衡量的那部分成为经济福利,而与人们的精神或心理相关,且主要通过主观评价与感受来衡量的部分,则可称为心理福利。经济福利同心理福利一起构成福利的全部。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特点

(1)高校女教师和男教师相比具有较高的忧虑性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的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焦虑倾向。调查显示,高校女教师比男教师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常产生矛盾,比较难照顾到大体;且忧虑抑郁烦恼自扰,具有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低于男教师。(2)高校女教师与其他行业的女性相比,人际关系的敏感、抑郁和焦虑表现更为突出。(3)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且年龄越大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有研究结果显示,高校35岁以下的女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的分值均高于35岁以上的女教师。(4)高学历女教师和具有中级职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有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具有中级职称的女教师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分值均高于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下学历和具有高级职称及中级及以下职称的女教师。

三、高校女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

1.知识更新的压力。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每天将近写6 000 ~ 7 000 篇文章,发表的科学信息量还在以每年 13 %的速度增长。高校教师作为知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才能满足自身发展以及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高校教师在知识更新方面有非常深刻的压力和危机感。很多高校青年教师采用继续深造的方式,比如读博、博后等方式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减轻自己在这方面的压力和危机感。但这种继续深造将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女教师,本来就相当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心理压力更加巨大,因为她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知识及时更新的同时,去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2.社会期望和要求过高的压力。高校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地位举足轻重,它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因此,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高校和高校教师,对高校教师寄予很高的期望和要求。社会成员要求和期望教师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教师是一个高素质的模范公民,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在公众的心目中,高校教师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是宣传社会伦理道德,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多重角色集于一身,有时确实让教师们感到左右为难。社会各界认为,教育质量低,学生问题多,其责任在于教师,从而出现因为社会出现多种问题而谴责教师的现象,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减少社会对教师的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这必将妨害教师正常心态的保持。尤其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的思维定式往往是允许女性在很好地完成家庭职责的基础上才去追求社会目标,否则将面临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或者使女性处于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超负荷状态,许多女性最终因不堪重负而挫伤其进取精神,或者导致家庭矛盾增多,造成沉重心理负担。

3.人事制度改革造成的压力。以往,高校相对而言是一个安稳的象牙塔,年纪大的教师基本都评上了教授、副教授,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较高,压力相对较小。目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正全面深入地进行,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心理定式、工作方式、竞争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打破了“职务职称终身制”,使得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这在给高校教师带来更大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教师的收入因职称、资历等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尤其是青年教师,因为他们年轻,在职称方面由于年限的限制上不去,收入自然也就上不去。再如,在申报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方面,青年教师由于资历浅、职称低,即使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也没有资格去竞争一些科研项目。可如果不搞科研,将来即使评职称的年限到了,也评不上职称。在这样一种相互矛盾的境况之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女教师,由于在心理承受能力上较之男教师会相对差一些,所以在心理上普遍会存在更大的压力。

4.婚姻家庭的压力。女教师一经结婚,有了家庭,她们就不止面临职业上的竞争,更要面临着教师、贤妻、良母、女儿、儿媳等多重角色挑战,女教师的身上不仅承担着教学上的压力,家庭、婚姻的责任,还要应对生育儿女,子女升学、长辈养老送终等生活事件,加上女性本身生理特点导致的生物易感性,使其产生更多负性情绪和主观不适,最终形成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疾病。许多女教师追求双重角色的完美,即在学校她们是教师、管理者,在家里她们是贤妻良母,要承担着养儿育女、照顾老人、操作家务等工作。一旦家务繁重,或家庭成员患病或感情、婚姻出现危机,就易导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婚姻家庭问题会加重女教师的心理负担。

四、心理福利在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缓解方面的作用及策略

心理福利,即把维护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待遇免费提供给劳动者,它与工资待遇共同构成完整的福利机制,满足在激烈的竞争下心理正在接受各种挑战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然而,心理福利形成一定的机制必须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1.社会应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高校女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人类生息繁衍的双重使命,因此,政府应制定各种政策在社会上加强现代性别意识的宣传,转变陈旧的性别观念,使机械论的男女平等观向人性化的男女平等观转变,不断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地位;各级领导各级妇联应为高校女教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职业保障,减轻她们的工作压力,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高校女教师,使高校女教师在一个被爱、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中工作,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2.高等学校及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及学校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学校领导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给女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安定的环境,重视女教师的生理和社会特点,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注意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各方面做到公平且切实可行,从而激发女教师的成就动机。扩大女教师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积极听取她们的意见,让她们真正感觉到地位的提高。同时,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及时帮助女教师缓解压力;建立女教师的心理档案,关注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理解和尊重女教师,尤其要关心她们的家庭生活,帮助她们解决家庭困难,排解她们的后顾之忧。

3.高校女教师应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我心理素质。(1)高校女教师要加强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注意劳逸结合,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容面对压力,合理宣泄情绪,适时释放心理紧张,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有效地解决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高校女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女性的社会价值如何,取决于女性自身。高校女教师要想在教师职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稳定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树立信心,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认识到女性自身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我发展方向。(3)高校女教师在遇到无法自我排解的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向受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寻找心理帮助和指导,以便使心理问题尽早得到消除。

参考文献:

[1] 范为桥.心理福利的概念与范畴――关于福利的心理学思考[J].社会科学,2000,(2).

[2] 赵勇,李雪平,李真.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福利机制[J].科技广场,2009,(10).

[3] 束仁龙.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来源与缓解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08,(2).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缓解压力

引言

近些年来,我们时常听说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压力太大,导致了其心理承受不了,而走向了极端的道路,这些大都是因为学生自身的抗压能力太差而造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教育,使其在内心情绪低落时找不到正确的宣泄途径,导致其心理灰暗情绪越积越多,最终心理承受不住而发生不良后果。因此,高职院校除了设置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还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心理素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能够得到情绪的宣泄以及情感的交流,从而缓解压力,树立自信心。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分类与意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以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分为思想教育、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素质拓展、学术科技等几大类型,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促进德育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开展“五四”主题团活、“祖国在我心”征文比赛、“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等活动,正确引导、教育学生,使之不偏离成长成才的正确轨道。

(二)提升艺术品位,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我校积极开展“新星选拔赛”、“交院好声音”等选拔活动,充分挖掘学生艺术潜能,对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校园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大型文艺演出,积极传播正能量,引领校园新风尚,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

(三)提高综合素质,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力。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精心的策划、周密的部署和准确的落实,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不断地与他人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在区校共建的活动中,我校学生积极与社区的工作人员沟通,协调活动内容和场地,不但锻炼了社会适应能力,还在帮扶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增强了责任心和爱心。

(四)缓解心理压力,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释放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各种社团和第二课堂把有着相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更好地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另外学生在参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活动时,能积极地调节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情绪,从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

二、高职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交流沟通的需要,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也起到了越来越深的影响。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聊天,活在一个逃避现实、随心所欲的空间,最终导致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沟通障碍等心理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就是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

三、如何让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开展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校园生活、凝聚集体力量、完善学生人格、拓展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实现育人功能与办学宗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一些紧张、茫然、不自信等心理压力问题,我们应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帮助,使学生们在活动中缓解压力。

(一)活动前要精心设计,给予学生充分指导

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由于思想观念、知识储备、综合能力和社会经验的局限,一些学生意识不到校园文化活动在自身成长的道路上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对参与活动存在消极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既要提高参与人数又要提高活动品质。一般来说,难度太大的活动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难以激发参与兴趣。其次,组织活动的学生在活动主题的选定方向和内容的设置上很难掌控好,活动往往良莠不齐。这时,教师就要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学生加以充分指导,把握方向,提高活动的成功率。

(二)活动中要适时帮助,给予学生充分鼓励。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会因此失去信心,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进行充分的鼓励,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还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发展。对于组织策划活动的学生来说,教师及时地帮助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有助于活动顺利的进行。

(三)活动后要及时总结,给予学生充分肯定。校园文化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活动效率和巩固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必须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活动中的失误和错误进行反思,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认知、自我批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总结不足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做得好、做得对的方面进行充分的肯定,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真正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四、结束语

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大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发展以及完善心理健康方面功不可没,所以,我们要在重视活动内容个形式的同时,注重活动的质量,让学生在活动中的缓解压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查伟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探析,[J].高教论坛, 2012, (06), pp.132-134

[2]朱运清,曹巧君,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因子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7),pp.19-21

[3]张国华,刘康声,高职学生压力产生的原因及解压措施,[N].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17),pp.157

[4]杨敏,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及其成因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0, (17), pp.74-78

[5]刘文雯,李红,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C].Abstracts of the 15th National Academic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12

[6]潘石瑛,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措施研究,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 (03), pp.281-282

[7]朱雪琴,教师鼓励学生的技巧,成功(教育)2013,(06),pp.202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3篇

别再犹豫――正如克瑙斯说的那样,现在就付诸实践,行动起来!如果说只要看完该书,就能彻底改掉拖拉的陋习,你信吗?但就怕你连读这本书都会拖拖拉拉!

文/杨 吉

别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本书就是为我们而写的――《终结拖延症》,没错,我们都是“拖延症患者”,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不信?好,想想你最近买过的一本书,读完了吗?为什么不看下去了?还不信?那么,不妨回想一下曾经许下的承诺(也可以是计划、目标、愿景等),开始时是如何的自信满满、信誓旦旦,结果却又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不要不承认,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行动磨磨唧唧,做事拖拖拉拉,为人磨磨蹭蹭。

当然,在《终结拖延症》一书中,该症状有更客观和全面的解释,作者威廉・克瑙斯写道:“拖延是一种成问题的习惯,它会把重要的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拖延过程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具有拖延症状的人做事时分不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既定的任务,导致计划搁浅、目标落空。

清代钱鹤滩写的《明日歌》,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于1542年首创“Procrastination”一词(拉丁原文procrastinatus),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搁置到明天”。虽然“拖延”的行为现象早已为人们所注意,但真正从科学的范畴、学科的领域加以研究,则要到20世纪80年代。如今,除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关注外,部分组织行为学家、经济学家也转向这一课题的研究。

威廉・克瑙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拥有超过30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同时,他也是一个畅销书作者,其根据自己的执业经历写出了《战胜拖拉》、《如何控制你的挫败情绪》、《积极改变你的生活》、《克服压抑的心理操练》等书。这些心理自助读本面向大众,致力于科普宣传,并没有学院派和理论化的内容,这一写作路径同样被贯彻到眼下的这本新书。

根据威廉・克瑙斯的研究,要彻底摆脱拖延的陋习,除非“三管齐下”。就是认知方法、情绪方法和行为方法。认知方法是建立在“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那些自动负性思维”的基础上,了解拖延行为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改变拖延思维。克瑙斯首先分析了常见的几种拖延类型,例如期限拖延、个人事务拖延、简单拖延、复杂拖延,其中复杂拖延则是综合了其他几种类型,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另外,他还顺道介绍了其他十来种拖延表现,从行为性拖延到保健拖延,从反抗性拖延到改变拖延,还有迟到型拖延、学习拖延、空头支票拖延、瞎忙型拖延、回避反对型拖延等,林林总总。按照克瑙斯的说法,只有真正察觉并认识自己的拖延根源,才可能谈得上从根本终结其症状。

情绪是影响拖延的因素之一,一般而言、焦虑、担忧和抑郁都会加重拖延行为,而只有承诺、积极、主动应对才能缓解压力。本书提到缓解压力的三种方法;包括锻炼身体以减缓各种挫折所引发的压力,将心灵从不断的压力情绪中解放出来,以及改变与不必要挫折感相关的思维模式等。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教师 压力 工作压力

幼儿园新教师工作压力是一个带有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调查表明,有76%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太大,其中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所肩负的工作压力尤为严重。

幼儿园新教师突然面临陌生的工作环境,由于角色转换、自身素质的不足,往往导致一些人悲观、冷漠、沮丧、压抑。这不仅严重影响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危害学生的学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 幼儿园新教师的压力源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不少人都探讨了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然而,对于新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身份的不同,其自身还受到一些特殊的工作压力。

(一)幼儿园新教师转化角色定位的错位

新教师,一般学校将入职5年以内的老师称为新教师(每所园区的标准不一样),幼儿园新教师经验不足,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毕业迈入社会的大门的毕业生,怀抱着梦想和希望,将他们的理想和抱负都付出在孩子们的身上,但是理论和实际相差太远。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解决现实所面对的问题,过多繁琐的事物要去做,但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做。

(二)幼儿园新教师教师自身存在专业缺陷

新教师大多思维活跃,比较富有挑战性,迫切希望将其新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新教师容易忽略自身的个性、能力、机遇与条件的限制,渴望他人看到并且肯定自己的成绩,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博得领导与同事的肯定和尊重。从教师成长过程来看,新教师尚处于关注知识传授的阶段,其主要精力大多用在熟悉、组织与呈现教学内容上,还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 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也使得新教师教学策略储备少、新策略的生成能力低、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置和调控水平不高。

(三)幼儿园新教师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妥

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女教师,难免工作的时候男女比例失衡,枯燥乏味,还要有极大的耐心细心去面对孩子们。幼儿园新教师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及工作经验的缺乏,与老教师相比,在工作中难以得心应手,不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容易引起同事的不信任、不理解等。由于得不到领导与同事的同情、支持与谅解,新教师必须处处小心、谨慎,致使他们感到压抑、不愉快、无安全感和归属感等。

(四)家长对幼儿园新教师存在的偏见

当前,升学压力仍然是大多数中小学面临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问题。而幼儿园又是这基础中的基础,大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的身上,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要求教师充当知识的传播者家长人等诸多角色。在多数家长看来,教师的教龄与经验、素质成正比。由于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教学经验,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家长更愿意甚至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插在老教师的班上。这种对新教师的不信任,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巨大幼儿园新教师工作压力所带来的危害源

(一)不利于新教师身心健康

心理压力大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健康,人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疾病会引起人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健康的心理,愉快的身心会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二)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3-6岁的幼儿正值性格形成的时期,可塑性很强,爱好模仿,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正是一个班级两个老师,老师一直在起着示范的作用,幼儿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习教师这些不良的心理,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进而影响师生关系,家园关系。

三、幼儿园新教师工作压力应对的策略

(一)找出压力源,缓解压力,对症下药

首先将自己的反常表现一一记录。列清单一样的列出来然后逐一击破,可以找同事或者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寻求他人的帮助。

其次,放松情绪,减轻压力感适当的做一些放松的运动,比如深呼吸,听听轻音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出出汗,洗个澡,睡一觉。

再次,寻找自己生活的定位,提高工作效率,给自己留出享受生活和“经常阅读”的机会,陶冶自己,提升自己,关爱自己,更有效地缓解压力。

(二)幼儿园新教师要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工作,使之更有效率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不断地了解最新的思想动态及学生的心理。既要了解任教学科前沿性乃至前沿性的知识,深化自身的知识底蕴,又要广泛涉猎教育信息,密切关注教育发展动向,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强。

(三) 幼儿园新教师要有创设良好的工作团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教师的帮扶也是必不可少的。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在教学策略、课堂控制等方面缺乏实际经验,常常会有不知所措的情况,这时老教师提供的帮助将是雪中送炭。实践证明,在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共事,共同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减轻新教师的工作压力。

(四) 提高幼儿园新教师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质量

在新教师上岗前,可以安排学校老教师向其介绍学校的概况、管理制度、组织环境、职工情况等,并开设培训班,帮助新教师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新教师上岗后,应为他们提供应对策略方面的指导与训练,定期给他们“充电”,引导新教师积极主动地应对工作压力。同时,开设教师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为他们提供正常的宣泄途径,及时矫正教育过程中的不良情绪,预防教师的工作倦怠。

结束语

学前教育改革各个环节带来的重大的变化,会给新教师带来不可避免地压力。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教师很好地适应新改革,有效地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进而为新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应对教育

高校学生属于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危机期,其生理心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又未完全成熟,众多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学生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他们在面对来自社会,家庭,教育制度的种种压力时,往往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容易产生各种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身疾患。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人们的心理问题是与日俱增,同时对心理的承受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的应对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对方式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也是学生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和评价以及面对压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近20年来,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在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并非直接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作为中介机制起了调节作用。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应对方式影响着压力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压力同身心健康的关系。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则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近年来,高校校园杀人事件和自杀事件一再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学生在压力情境下采取的应对方式成为关心教育,关注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所有人士注意的焦点。对高校学生开展应对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他们提高认知评价水平,树立正确的应对观念,掌握应对所需的策略与方法,促使他们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应对,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同时,提高高校学生的应对效能水平,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

对于应对方式的研究是基于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提出,并得到发展的。根据拉扎鲁斯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些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将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情况反应的积极与否将对心理产生相应的不同影响。他的主要论点是:"人们评估及应对所发生的个人重大事件的方式形成了他们的情绪生活。"也就是说本来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思考所为一件事情是否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取决与个人对该事件的认知评价,特质焦虑水平以及个人的生活阅历等因素。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致命打击的一件事情,而对另一人而言可能就会一笑置之。所以我们看到个体拥有应对方式的策略,方法的多少以及选择的恰当与否将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其对后续行为的影响积极与否。

(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基本观点是:有些应对方式保护个体不受压力生活事件的伤害,而另一些应对方式使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对健康有积极影响,许多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但对于情绪取向应对方式的作用有争议。

有的研究者发现情绪应对和SDS SAS量表得分是正相关。有的研究者将应对方式分为有益健康的和缓解压力的,有益健康的是成熟的应对策略,既包括问题取向应对方式也包括部分情绪取向应对方式;缓解压力的是不太成熟的应对策略,包括自责,宣泄等情绪取向应对方式。对于女生,许多情绪取向应对方式也同样对健康有积极作用。

有些研究者强调了各种应对方式的适应性,他们指出处理应对策略(approach coping strategies)使个体直接处理冲突,而回避策略可以提供对冲突的暂时缓解,此时个体有可能调动应对资源或考虑不同的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应对过程。既使用处理应对方式又使用回避应对方式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更有优势,这与Folk man和Lazarus的假设一致,也与Freud提出的防御机制原理相同。各种应对方式的确能缓解压力,但不表示有利于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消极应对方式的长期使用会严重损害心理健康。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使用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应对方式。

二 、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

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问卷显示,我国高校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是: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73.17%);自我安慰(72.97%);吃东西(72.97);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67.76%);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感情(66.99%)。不常用的应对方式是:通过服药来解除烦恼;依靠别人解决问题;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并且认为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发泄和忍耐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普遍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着消极的解释与应对。如自我安慰,吃东西。

三 、开展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个人在高度压力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其身心损害的危险程度比普通人群至少高出两倍,并极易引发身心疾病。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教育学生学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压力,特别是通过应对方式的教育训练,提高应对效能,帮助其自身舒解心理压力,对提高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 开展认知教育,帮助高校学生完成积极的认知建构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压力教育中,首先应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念。教育高校学生正确对待和评价各种压力,使他们对压力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同时,对学习;生活;社会乃至国际环境中出现的各种应激事件能够给予合理的认知评价。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教育,让他们有应对压力的心理准备,认识到压力事实上已经构成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观,要使高校学生认识到,适度的压力往往能够提高机体警觉水平,使个体产生适当的紧迫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因此适当的压力还成为健康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二) 指导高校学生运用积极应对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学会的应对策略。有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人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有人把应对策略分为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性应付三种模式。主动认知应对方式表现为:从有利方面看待压力,回忆和吸取过去的经验,考虑多种变通方式等。主动行为应对模式表现为:不等待而采取积极行动,做有益于事态发展的事情,主动参与,积极采取行动,解除压力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挫折看作锻炼的好机会,从中获取机会,仔细分析问题,考虑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并执行计划,注重行动,努力改变现状,专心于行动,忘掉其他的烦恼,回避应对模式表现为:封闭情感,自我忍受等应对还可分为情感定向和问题定向应对。情感定向应对与我们内在防御机制有关,以负性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为其特征,个体试图控制和减弱压力源带来的负性情感,如伤心痛哭;愤怒攻击;受挫感和恐惧等。问题定向应对中,个体试图去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制定出具体的行动与努力计划尽可能直接地解决问题。

依据有关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高校学生的应对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应对策略取向的教育。 通过教育能够使高校学生认识到主动认知和主动行为模式能缓和压力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回避模式则会加重压力事件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从而使高校学生面临压力时,学会合理综合运用各种应对策略。

(三) 对学生进行自我调控能力训练,提高压力免疫力

通过积极认知构建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合理的压力观念,提高应对认知评价水平。我认为,对高校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终极关怀在于通过应对技能训练的方式,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压力应对能力,提高他们的压力免疫力。

在学生了解压力及应对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要试图创设各种压力情境,让学生在压力情境的模拟应对演习中,学习采用积极主动,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如问题解决,寻求他人支持等,实现其应对知识的内化,形成指导其适应性应对的信念,完善其应对的技能,技巧,提高其积极、健康和良性的应对能力。通过创设一定的应对情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其应对经验,应对意识和应对能力,就能在模拟应对中逐渐得到巩固,唤醒和提高,其原有的非适应性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就能得到改造和规范而形成适应性的积极的应对方式。高校学生在实际扮演过程中亲身体会,既形象,生动,又深刻,旁观的学生通过榜样的作用,替代学习,也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教育者还要提示高校学生将这些态度和技能应用于一些相对较小的日常生活压力情境,并做出综合评价自己是否能对压力反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压力的应对是否还单纯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了无效的解释与应对,是否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当高校学生经过实践,自我修正建立了对压力情境能够进行有效的认知评价,压力反应以及理智应对之后,鼓励其逐渐将这种新的技能应用于较强压力的情境中,直到在最大压力的情境下也能适应并产生有效的应对反应。

(四) 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合理引导学生

负性情绪的长期积累,不仅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而且是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内在原因。所以当学生产生负性情绪时,要及时给与控制和良性引导,使他们当感到超强的心理压力和出现诸如悲伤,愤怒,焦急等负性情绪时,要敢于面对,作合理的宣泄,把内在的负性情绪外化,把压力释放出来。在咨询室里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技巧,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姿势,行为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对其产生的心理困扰给启发,暗示,教育,劝告,提高当事人的感受和认识,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难,让当事人达到更好的人际适应,在环境里进行有效的活动。

高校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对高校学生开展压力应对教育与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念,提高他们的压力认知评价水平与应对效能之外,要解决高校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尚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努力,优化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复旦教育论坛

[2]郭仲才.《体育专科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体育科学

[3]马绍斌,范存欣,彭欣,武晓艳.《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英文)中国临床康复

[4]李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挫折应对的特点》中国临床康复

[5]叶金辉,邹琴.《大学特困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心理反应》(英文)中国临床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