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精神

传统文化的精神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精神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第1篇

>>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王育琨 乔布斯创新源的拐点 王育琨:聆听自我的“沉默之堡” 王育琨:一位德国母亲带给国人的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王世襄: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王立群读〈史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王船山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电影语篇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精神研究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浅议战斗精神培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当代学生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补钙"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密码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追溯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 论李亚伟诗歌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潘呈杰 关天舜")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转经》 王琨

著名油画家、出版人。1958年生于天津,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究班。现任《中国油画》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关于王琨先生,我是先观其画,后识其人。每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中都不乏高原题材,而王琨的《高原魂系列》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常常想那一群群厚重而又坚实的牦牛背后是怎样的一个画家。直到多年后见到王琨先生,他的朴实和真诚印证了“画如其人”。三十多年来,王琨一直如同一头耕耘在画坛里的“牦牛”。

民族艺术中的牦牛魂

王琨自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画坛,三十余年的个人艺术之路与中国当代油画同步。回顾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艺术创作,王琨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开始寻根了。”

王琨说:“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我们一直跟在西方的后面模仿他们的艺术。到最近的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艺术家在文化上有了自信,开始寻根,开始画有中国内涵的,中国自己的油画。这种回归和文化寻根也是时展的一种必然。”

最先接触到80年代思潮的一代画家依然是中国油画的中坚力量,这一代画家经历了漫长的向西方学写实、学写意的模仿阶段,艰难地寻找自己的语言。而这种大家都苦苦寻找的,在王琨看来正是我们最易忽略的东西:传统民族文化。

王琨自幼酷爱书法,多年的创作一直扎根传统,取法水墨,融会书法。他认为油画虽然是从西方传来的画种,但不代表画油画一定要学习西方。油画本身是一种材料,与我们的毛笔和墨一样,在艺术创作上不应因材料而拘泥了表现力。他将东方水墨的写意之美与油画材料的意向精神巧妙结合,创作了一批享誉画坛的名作,尤其是他早期的高原系列。

生长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中的牦牛与王琨的艺术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开始用大量的笔墨画牦牛。牦牛在王琨的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物种,它象征着,象征着一个民族。王琨说:“牦牛生存能力极强,耐高寒。一到冬天,高原上全是雪,在雪地里找半天,才能吃到那么一点点草。它和藏民的性格是统一的。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没有。它就是的魂。”

每当我们看王琨笔下的牦牛都会在形式感上受到强烈的触动。雪山、黑牛,色彩的视觉反差与中国传统水墨不谋而合,厚重的造型里讲述着一个个关于高原人的淳朴往事。高原魂与王琨的精神世界水融。

做植根传统的文化艺术家

《中国油画》杂志三十多年来挖掘、举荐了一批优秀画家。作为主编的王琨对青年画家有很多自己的建议。“过去我们的思想封闭,有过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眼睛只盯着西方,把自己的好东西都给忽略了。现在我们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提高了,可以出国读书、看展览,回来以后有了自信,才意识到该寻找自己的东西。很多艺术家经历完这个过程已经上了年纪,丧失了很多好的创作机会。所以年轻油画家要把握好学习西方和关注传统的比例,先做中国的文化人,再做艺术家。如果连自己的民族精华都不了解,在艺术道路上一定也走不远。”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创业精神

近年来,为了缓解大学生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是大学生创业要想获得成功,创业精神是必须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创业精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定有裨益。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学为中心,兼收诸子百家及古代各个学派、教派和其他外来文化,从而形成的综合文化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相较而言,西方传统文化属于海洋文化、商业文化,这也直接促成了西方人讲究求真、重物质的性格和严格遵守契约精神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大陆文化和农耕文化,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内陆地区就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供人类进行农耕活动,于是中国祖先就以定居农业和血缘氏族为基础,从而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生存背景,造就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重精神,典型代表就是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大丈夫也”,就是对重视精神的最好诠释。而西方人则非常看重物质满足。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之道。中国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讲究“天、地、人一统于道”。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人则注重“人为万物之灵”。三是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主义。中国人的行为强调的是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强调集体至上的原则。而西方传统文化更推崇个人主义,个体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是深入人心。虽然东西方传统文化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地理条件而形成的,本质上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使用本土传统文化来培育其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在中国开展创业活动更有实际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价值

1.“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培育大学生“同心同德、顾全大局”的创业精神“天人合一”、“贵和尚中”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突出了人自身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取得平衡和统一。而“贵和尚中”同样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认同的。贵和即“调和”、重视和谐之意;“尚中”可理解为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做人做事不偏不倚、不懈不满。中国人对于“中”的追求在意识里根深蒂固,使得“贵和尚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可谓是一脉相承。于是中国人就形成了自觉维护整体利益、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人们都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整体,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将维护整体的和谐视为每个人的责任。这种“重整体、尚和谐”的文化意识,对于培育大学生“同心同德”、“顾全大局”的创业精神非常有现实价值。

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育大学生“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原则,也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直接体现。早在三千年前《易经》中就向世界豪迈的宣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多少风风雨雨,始终信守这一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核心精神是“求新”、“革新”。《礼记•大学》中记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强调的就是要保持日日新、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只有坚持一种长期的革新姿态,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正是在“生生不息”的革新理念之下,中国才有了“四大发明”,张衡才发现了地动仪、祖冲之才对圆周率进行了精密计算,等等。无数中国先祖们高超的发明,反映了中国人杰出的创造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正好以创业精神中的创新意识达成了天然的契合。大学生如果没有与时俱进、不畏险阻的创新精神,在创业过程中不怕艰难险阻、不会墨守成规,勇敢地接受迎接挑战。

3.“仁者爱人、修己安人”的伦理精神培育大学生“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仁者爱人、修己安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伦理精神。“仁者爱人”出自孟子,意为仁者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凡是有大智慧的人都是充满慈爱之心的。这一理念强调的是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并且要注重自觉达到一定高度的道德水平。人不能为了突出自己就论人长短、传人是非。真正的智者应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正确识别评价他人。“修己安人”则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精神的重视。“修己安人”强调的是一个逻辑关系,即人提高了自身修养才能为社会安定发展作贡献。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不应是高高在上、固步自封的自私自利者。应是对团队具有人文关怀,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个体。“仁者爱人、修已安人”换做今天的语言就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以人为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时要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仁者爱人、修己安人”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创业者必备的道德品质。

三、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基本途径

1.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向课程教育的渗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渗透。高校可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国学与创业学”“儒商文化与创业文化建设”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使用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品质来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另一种是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渗透。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讲授中,教师可以着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尤其是突出“仁者爱人”“修己安人”“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使大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

2.增加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

高校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和保障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出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创业文化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例如每个月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征文比赛、作品展、歌舞晚会等文化实践活动或引进优秀的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电影、电视剧供大学生鉴赏和剖析,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加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可以聘请校外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定期到学校讲座,让专家来分析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更能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高校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尽量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如在校园中开辟一些单独的艺术经典,将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楼台亭阁、梅兰竹菊等融入其中;或将学校的广场、小湖、操场、教学楼等建筑以历史文化名人或杰出创业家的名字命名;精神层面,首先要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精神追求特色的校风校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品味,还能加深传统文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大学生的熏陶。还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宣传栏和教学楼墙壁等处,加入与创业有关的格言警句、书法绘画等作品,使学生每天都能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综合创业能力。

作者:钟芳勤 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喻怡.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第3篇

台湾人并不是特别迷信,但不管是佛家的还是道家的庙宇宫观,或者是西方宗教的寺庙,他们一般都会进去拜一拜,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台湾人可以不吃正餐,却每天必须到街头巷尾的某个小吃店光顾一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做“捞个零嘴就能活。”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台湾地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也让台湾成为了许多人热切向往的宝地,“宝岛”之称名副其实。而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创造了台湾这部丰富多彩的历史?

如今生活在台湾的居民,除了一部分原住民,最主要的有两大族群:闽南人和客家人。他们的祖辈,大多是明清时期从福建、广东迁徙而来,所以台湾人的身体里,流淌着中国古老族群的血。

到达台湾的先辈们,为了与地震、台风作斗争,为了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练就了不畏艰辛、敢于冒险、勇于斗争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不断传承,让他们的后辈在世界上声名鹊起……

从不喜欢“机车”的群体

只身闯荡江湖的冒险精神

要是在美国唐人街做一次特别的人口普查,你会十分震惊地发现,这里百分之六七十的中国人都来自台湾。这还真不是吹牛,仔细想想遍布天下的“台商”你就会相信了――正是他们骨子里独具一格的冒险精神,才让他们的身影遍布在世界各地。

在台湾,最不被周围的人所喜欢的,就是那些“机车”的人――他们脑子里全是条条框框,顾虑重重,总是不敢放开手脚去大干一场。如果台湾人知道谁看上了一个女孩儿却不敢表白,肯定会立即跳出来对他说:“你太扯了啦,喜欢就去追,哪有那么机车了啦!”

台湾人的这种冒险精神,是有着历史渊源的。台湾人祖辈们大多是闽南人和客家人,三四百年前,他们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而来。历史上,明、清政府是不允许人们私自渡海的,而要想跨越台湾海峡,也有生命危险,所以老一辈人有一个说法,叫“6死3留1回头”,就是指大陆渡海来台的民众,10人之中会有6人在渡海中死去,3人会留在台湾,1人会因不适应而返回大陆。

虽然传说难免有些夸张,但在明清时敢冒死来台的人,确实都有不安分的闯荡精神。哪怕几百年过去了,这种精神依然铭刻在台湾人的骨髓之中。

45岁的李成,如今在浙江拥有两家工厂,成为“台商”这个庞大群体中的一员。据他回忆,自己16岁就跟着师傅出远门,跑到东南亚做橡胶生意。多年来,他辗转奔波于世界各地,甚至还曾经连续两个月待在船上,没吃过一粒米,仅靠黑面包充饥,30多岁他去了美国,终于赶上商机而发了财。当问他为什么要背井离乡,甚至在生活最窘迫的时候也没想着要回家的时候,他笑着说:“就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人说我机车啦,所以我就立志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我爷爷和爸爸都是水手,他们跟随远洋货轮跑遍了大半个世界,出门闯荡也是咱们家的传统啦……”

坚守传统的“郑家子孙”

见庙就拜只求心安

台湾人的冒险精神,确实让他们在全世界闯出了很大的名气,也树立起一种锐意进取、敢于革新的群体形象。但同时,他们有时对某些传统的态度,却又显得有些固执,让人非常意外。

在台湾,随便找个高山族的年轻人,问他知不知道大唐盛世、大清王朝,他可能说不出两、三句话,但你要是问他知不知道郑成功,他就一定会表情十分激动且自豪地跟你说:“那当然认识啦,他老人家是咱的祖先!”然后就手舞足蹈地开始长篇大论了……

台湾岛上有超过100间郑成功庙,每一处都香火鼎盛。台湾人都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是郑成功的后人,每逢纪念日或者节庆日都要去诚心祭祀一番,这郑家子孙的香火,算是延续得相当好了。

在台湾,许多传统活动已经成为了习惯,比如人们每年都要参加的大甲镇澜宫迎妈祖活动――据说这已经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三大宗教活动之一了,与麦加朝圣和恒河沐浴齐名。到了那一天,大家都要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妈祖庙,还要追随妈祖像游行,最长要走上7天8夜。当妈祖的轿子经过的时候,虔诚的人们或跪或趴在地上,让轿子从身上经过,据说这样才会得到妈祖的庇护。那些妈祖庙的神汉回到澜宫的时候,会用刀或狼牙棒把自己的头部和背部砍得鲜血直流,以此示对妈祖的虔诚信仰。

台湾人把看得较重,从遍布岛上的6万多座庙宇可见一斑,除了规模宏大的妈祖庙、孔庙、观音庙之外,还有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众多无名小庙。台湾民众并不是特别迷信,但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的庙宇,或者是西方宗教的寺庙,他们一般都会进去拜一拜,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平常求神拜佛,为的是图个心安。

不仅如此,处于现代文明前沿阵地的中国台湾虽然很开放,却也固执地保留着中华民族的很多传统元素。比如很多大陆人都不太理解的繁体字,台湾人都称之为“正体字”,表示它其实并不“繁”,而且很美,很有历史感,他们有时还会举办汉字文化艺术节。有些台湾人看到大陆人写自己的名字时,会不厌其烦地劝说:“你们为什么用简体字?繁体字多好看啊,不仅象形,还有历史传承,这些都是祖辈们留传下来的珍贵遗产呢!”

舌尖上的台湾

“捞个零嘴就能活”

在中国,舌尖上的味道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四川有川菜、湖南有湘菜、山东有鲁菜、广东有粤菜……但就是没听说过台湾菜。不过,可千万不要认为台湾就没有好吃的了――台湾小吃,绝对比“台商”更有名气。

台湾人可以不吃正餐,却每天必须到街头巷尾的某个小吃店光顾一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是“捞个零嘴就能活。”在很多街头小店甚至路边小摊,经常见到公司老总开着豪车,带着三五员工,一边喝奶茶、吃蚵仔煎,一边正儿八经地聊着公司的发展规划。这要是让大陆的生意人看到了,肯定要说这老板太没场面了,但台湾人却早就习以为常了。

张宇是大陆一家台资企业的生产主管,有时因为工作需要而前往台湾。每次一下飞机,前来接待的朋友问他去吃中餐还是西餐时,他总会急忙摆摆手说:“别啊,直接带我去最好吃的小吃店,不然我都白来了……”台湾的朋友自然是一脸得意,巴不得掏心掏肺地把那些好吃的全说出来:忠孝东路的黄牛肉面馆、延平北路的大桥肉粽、长沙街祖师庙的排骨汤、龙山寺的原净牛肉汤……总之,五花八门的小吃会让人恨不得“吃不了兜着走”。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第4篇

在经历了传统与时尚的互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春节这个舞台上所展示出的是一幕幕立足本土、土洋并举、中外辉映的文化盛景, 我们似乎从中日渐明晰地发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风景线。

如果抛开形式,从春节这个节日的内核上看,从过年人们获得的巨大精神满足上看,回家过年、全家团圆、祝福彼此、追求和谐,这是我们在春节里的最大感受,而在大红灯笼、福字临门、饺子飘香、拜年贺喜的浓浓氛围中,我们深深沉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血脉里共同涌动的团聚和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节日里面,我们才更多地在节日里感受到了和谐,这种和谐,有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携手,有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的交融。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而春节,正是在民族文化的旗帜下飞舞。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有其恒常性的, 一种文化风俗会超越其伴生的具体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而流存下来,成为长久的传统。它也许会不断容纳进新的内容,也许会同外来的文化共存并受其影响,但它却不一定非得消亡。有时候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东西所能取代的。尽管外来的东西也无可厚非,比如西来的阳历年也不是假年,但它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取代春节。作为一个节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春节更有感觉,更有气氛。这是一个感情问题,一个血缘问题。一个心理认同问题。

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与精神才可以寄托感情甚至寄托人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汲取外来的新的文化是必辩的,且新旧不妨共存。鲁迅后来也感到“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 还是自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地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何况现在的春节还越来越融进了现代生活内容,承担起一些现代文化功能,甚至还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个范例。

古老的文明如何向现代化整体转化,怎样才能有创造性,几代人讨论了一百多年,竟然无果。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一直在经历着真实的变迁,文化一直在进行着自然的选择。一些东西留下了,比如春节;一些东西作古了,比如皇帝。当然还有更多新东西出现了,比如自由恋爱、原子弹与因特网。百余年间经历了几乎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但也没有变到非我的程度。当然一直有人在提醒着文化危机,外来文化的压力使得我们自己文化的创造空间愈加逼仄。事实上,一种文化如果没有外来挑战反而会在封闭中走向凋敝。一点视挑战为机会的豪气还是很重要的,气盛运即不衰,而那种因恐惧而生的自闭与自缚才是一种败相。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消费;消费伦理;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01804

收稿日期:2012-03-20

基金项目: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A112396);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规划项目(2010B-ZC01)

作者简介:任玉军(1974-),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日益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根据经济学的理论,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终极原因不是生产,而是消费。要降低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就必然地要求消费的低碳化,要求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消费方式转变为低碳消费方式。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人们的消费观念的转变,尤其是消费价值观的转变。因为,只有低碳消费的价值信念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低碳消费方式才能获得实现的精神动力。然而,实现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并不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个涵盖观念、制度、器物三个层面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观念层面的教育宣传,还需要相关制度的支持和低碳器物的诱导。因此,我国要实现低碳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和低碳消费方式的建立,必须首先为低碳消费提供价值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的说明,并要在实践的意义上探讨这种价值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低碳消费的伦理价值

在人类消费史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即节俭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节俭主义把人的消费的正当性限定为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和对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而忽视了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及消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把人的消费等同于动物式的纯粹生物性消费。消费主义则是过分夸大人的感望,把人仅仅视为欲望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追求感望的不断满足,人的是本性、价值及理性都湮没在人的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求中,自然只是用来满足人欲望的对象,人与自然仅是一种满足被满足、掠夺被掠夺的关系。无论是节俭主义还是消费主义都存在着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的误读及片面性消费的倾向。由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对自然及人身带来了巨大危害,迫使人类对自己的消费方式作出深刻反思,低碳消费的提出就是这种反思的结果。和人类以往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相比,低碳消费的内涵具有以下内容:1.低碳化消费。即要求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尽量使用低碳材料和低碳产品,不用或少用高碳材料和高碳产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共生性消费。低碳消费着力于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解决,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人的消费活动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3.全面性消费。这是低碳消费与人类以往的消费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它既不同于节俭主义对人的感望的过分抑制,也不同于消费主义过分放纵人的感望,而是要求人们改变对物质消费的过分偏好,重视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全面均衡发展。4.公正消费。低碳消费要求改变“炫耀性消费”、“面子消费”等通过消费显示人的地位、身份的消费主义消费方式,强调资源环境的最大公共性,每个人包括下一代人都有平等消费资源享受环境的权利和不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义务,个人的消费自由不应当影响损害他人的消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