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劳动教育研究课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 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体育对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放松紧张心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运动中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的训练提高观察力;通过技巧动作的训练培养注意力;通过长跑运动培养意志的坚韧性;通过球类运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及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等等。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动性,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20%多(而有生理问题的仅占1.3%)。即使被称为学之骄子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属心理不健康或不够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中因承受不了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忧郁而导致失眠症、偏头痛症、人格异常甚至自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人数占休学、退学人数的64.4%。
众所周知,“后进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社交、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明显较低,对社会和环境适应不良,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落后。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性格偏执等,这些心理问题抑制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导致学习困难和情绪消极。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所谓的重视智育,也只不过是重视升学考试学科的知识传授,强化那些直接影响考试分数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逻辑的思维力、比较机械的记忆力和“纸上谈兵式”的解题能力,对形象性、直觉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比较薄弱。这种教育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 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准确定位、整体规划,着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
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对课程资源和课程发展,必须给予准确的定位。我们要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发现本地所蕴含的能够为我所用的教育资源,分析这些教育资源的特点,给予准确的定位,从而构建出有“课标性质、区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以福田区为例,作为深圳市一个中心区,福田区是全市政治、经济中心。区内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的特点具有“深圳特点,福田特色”。例如:作为一个著名移民城市的一部分,它具有开发“国际理解”或“民族团结”课程的自然条件;作为“高交会”的举办地,它具有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有利条件;它拥有“红树林”保护区,具有开发“环境教育”课程的天然优势;它拥有莲花山,开发“革命传统”或“环保教育”课程得天独厚。遍布全区的住宅小区,更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社会”。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区内教师素质高,整体素质在全国来说也是不错的,他们是我们区域化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2. 要科学规划区域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我们的课程目标是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途径、课程实施策略、评价策略以及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制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构建与国家新课改体系相适应的、具有“广东特点、深圳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并全面推广。
3.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整体推进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主管领导、科研员、高校专家、校长、骨干教师等。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就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建设目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计划管理。
4. 制定《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要顺利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指引。就目前我区现状来说,我们要对课程开设、教师编制、师资培训、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作出制度化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整体推进工作更有计划性,更有利于课程取得好的成果。
二、分析区情、发展特色,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最重要的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区域性。所以,我们要把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群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1. 立足地缘特点来开发主题。深圳属海滨城市,可以开发海洋生物方面的主题,如“海底世界”“台风利与弊”。深圳毗邻香港,关系密切,可以开发“国际理解”“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主题,如“香港回家了”“香港一日游”“深圳与香港手拉手”等主题。
2. 立足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特色开发主题。如在莲花山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莲花山植物调查”、“我爱莲花山”、“邓爷爷与深圳”等主题;在红树林保护区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保护红树林”、“红树精神”等主题;在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水处理”、“保护水资源”等主题;在地铁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我乘地铁游深圳”、“地铁与深圳交通”等主题;在高交会馆附近的学校,更可开展科技方面的教育,如“生活中的高科技”、“高科技与未来”等。
3. 立足人文环境特点开发主题。在深圳烈士陵园附近的学校,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博物馆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深圳历史研究”、“走进博物馆”等主题活动;在图书馆、少年宫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我与书交朋友”、“欢乐童年”等主题活动;在公园附近的学校,更可依托公园开展“我爱公园”等主题活动。
4. 立足社区人力资源特点开发主题。例如深圳是一个人才汇集之地,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可以开展很多主题。比如,可与气象局工作人员合作开展“天气”方面的研究;可与商场管理工作人员合作开展“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可与社区管理处合作开展“为我们服务的人”等主题研究。
5.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开发主题。例如:具有科技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以科技探究为主线的主题;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我是生活主人”、“劳动最光荣”等主题;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体育方面的主题,例如“我与奥运”、“我爱体育”等。
6. 根据教师特长开发主题。有艺术方面特长的老师,可以开发“中国书法”、“服装设计”等主题;语文老师,可以开发“诗意人生”等主题;数学老师,可以开发“数学与生活”等主题。
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坚持两条途径开发主题群,一是自上而下;二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就是我们根据外在资源特点开发主题群,以上六类主题群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自下而上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来选择主题,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更是课程重要的参与者,主题的选择不能背离学生的兴趣,否则,课程就没有意义。主题群建立起来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领导小组要从理论的高度,把主题群归纳为专题。例如“国际理解”专题、“科技教育”专题、“环境教育”专题等等。每一个专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不同主题,使每一个专题都能在各年级开展活动,并不断深入。
三、结合校情、重点突破,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
主题群的建立,为实现区域化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但如果这些主题群不能很好地为学校所接受,落实区域化推进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的校本化非常重要。
首先,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成立以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工作。
其次,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每所学校必须选择一至两个专题重点实施。选择专题的标准为:(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旨所在。(2)体现学校的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使命。
第三,区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和学校一起对活动方案进行论证,完善活动方案。并将修改后的方案交学校实施。
第四,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把活动设计、活动进展、活动成果以及背景资源挂出了,提供给家长、学生及同行浏览,同时也起到交流的作用。活动结束,各校总结并撰写活动案例,提交区领导小组评比并结集出版。
四、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提升
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因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的不同导致校本化的效果具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要抱着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在全区的层面上加大开发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
1. 奖励先进、以点带面。重点扶持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推广学校的经验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每学期定期评比优秀案例,奖励作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个人。也可以片区为单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或者讨论会。每一学年,可以举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进行评比,并挂牌。
2. 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区域内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设置案例交流、活动报道、交流平台、政策制度等栏目。目的是整合区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资源,起到交流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