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风险理财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前言
我国房地产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经过了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其自身的整体实力逐步加强,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今情况下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有些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很高,这样一来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承担着重要的财务风险。这个问题成为了房地产企业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他直接制约着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其形成的原因是指房地产企业在财务管理策略中不稳定性的因素产生的[2]。房地产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资金筹措的等融资活动,这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起点,但是这个过程中由于对财务的管理不当,会使房地产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产生房地产的融资风险。融资风险的产生是有众多原因的,其中包括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资本市场供求的 变化等等原因,这就加剧了融资风险的不可测性。当然如果进行管理项目的投资不当时,也会出现投资风险,这也是财务风险的一部分。同时在房地产企业日常的经验活动中,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也会出现日常性财务风险,这个是由日常财务管理引起的。当然还有流动性财务风险等等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存在。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生成的机理
(一)越来越恶劣的房地产融资环境
从2009年开始到现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各大、中、小型银行开始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贷款限制,这样导致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小,房地产企业也不断的面临着发展的困难[3]。有可靠数字统计,在2011年的时候,全国房地产企业一共贷款了7000多亿元,同比仅仅只增长大约为7%。比较前五年的增长率大为下跌了20%。但是当年房地产投资增加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状态,同比增加有大约30%,投资额已经达到了房地产企业向银行贷款的3倍以上。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房地产投资不断上升,但是房地产企业向银行的贷款确大幅度减少,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想到,房地产企业面临了多大的资金困难。从2011年开始,银监会开始不断的出台一些政策要求严抓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风险,严格限制房地产企业从违法途径吸收资金,贷款的防范政策不断加强等等,这些都致使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不断恶劣[4]。从国家政策来看,房地产企业主要从国家贷款的方式,已经不复存在了,房地产企业只有不断的扩展自己的融资渠道,才能改变融资困境。
(二)房地产企业道德风险的加大
对房地产企业道德风险的理解,主要是讲在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当事人可能由于手中有权力和资源,所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一些能对自己产生好处,但是不利于别人或者团体的行为。房地产企业中存在着委托,这是产生道德风险的一个源头,如果房地产企业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那么就会错误的进行策略规划,进行错误的投资,这样一来就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房地产企业有必要加强道德风险的控制。
(三)筹措资金的风险性加大
房地产企业在面临发展时,会大力的利用各种途径筹集资金,进行大胆的借贷。房地产企业一般会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资金流通规划,但是如果这个杠杆利用不当,资本结构调节不合理,那么房地产企业极有可能出现资金流动不畅,甚至不能筹备借贷资金的利息,这样筹资风险就出现了。这个风险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来增加负债,调整资本结构。这样会增加普通股盈余变异性越大,在面临普通股盈余变异性越大的情况下,财务风险就越来越大。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
(一)房地产企业该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
房地产企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趋向成熟,而且房地产企业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地方城市发展的主要经济动力。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房地产企业认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房地产企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更不可能出现崩盘的情况。而且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也是主要从银行和民间进行融资,这样一来,致使房地产企业更没有财务风险意思。但是在中国国情下,房地产不能过快的发展,这样对中国经济也不利,中国政府不会置之不理,因此房地产企业老板,应该看到这一点,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
(二)平衡引导资金
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中,资金链接风险是重要的内容。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可能都是因为资金链接上出了问题,因为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缺乏资金的支持,房地产企业就没有了基础和发展的动力[5]。但是非理智的快速扩张在一些房地产企业中还是大量存在的,可是如果一旦失去控制,资金链接供应不上来,那么就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使房地产企业短期内崩溃。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更加注意资金风险链接的控制力度。
四、结语
中国还处在改革的时期,发展房地产行业依旧是大势所趋,但是要让房地产行业健康的发展,就要正确的引导房地产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只要这样房地产企业才会正常的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 周婧,杨小青.我国现行反向购买会计准则的缺陷及合理性分析[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 李建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及其防范研究[D]. 云南大学.2011
[3] 高昂.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适用性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 华东师范大学.2010
理财目标:保值为主,增值为辅
许多人退休后,都攒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对于老年人来说,理财的目标不应该是如何获取更高的收益,而是考虑如何让手中的钱保值,为自己养老所用。
因为退休之后,失去了增加收入的来源,老年人的风险抵抗能力也变差了,因此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更为谨慎。现实生活中,老人投资被骗,或者买了高风险产品亏本的情况屡屡发生,一些老年人存单变保单的事也经常能从报道中看到。
许多老年人很信赖银行,总觉得通过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是不担风险的,又能获取较高收益。必须看清的是,高收益往往对应着高风险,老年人理财时,应该摆正心态,理财目标应是保值为主。
因此,“80后”帮父母理财时,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摆正心态,确立以“保值为主,增值为辅”的理财目标,不盲目追求收益,从而避免陷入理财误区。
理财技巧一:选择合同明确收益的理财方式
理财经理吹嘘时,经常说某一款产品过去收益多么多么好,对背后的风险或者其他因素却往往有意无意的忽略。其实,老人应该尽量避免选择股票、股票型基金、高风险理财产品及保险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收益浮动、风险较高。保险产品虽然风险看似不高,但是往往时间期限很长,遇到急用钱时取出来,还可能损失本金,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
在理财方式上,“80后”可以尽量帮父母选择一些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的低风险产品。因为这类产品都比较简单,老年人都能看明白,比如定期存款、国债、收益明确的银行理财产品等。
另外,也可以买一些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因为它们也很安全。目前,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6%之间,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抵也是这样的水平。
对于愿意承担一点点风险的老人,则可以帮他们买点债券基金,预期年收益在5%-10%之间。它们的收益略高一些,不过遇到不好的年份,也可能亏损。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更好,也可以尝试买点混合型基金。
此外,专家建议老年人在选择理财方式的时候,应问明该产品是银行发行,还是银行代销。一般来说,银行发行的产品风险相对较低,更适合老年理财群体。再者,应问明产品的收益是否确定,尽量选择收益确定的理财产品。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8%-12%收益率让人眼馋的信托,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理财产品。虽然目前出问题的信托都由信托公司“兜底”赔偿了,但是保不准哪天信托公司就不赔了。原来从没出现过的债券违约,现在已经出现问题,信托不会一直安全下去,出事只是时间和运气问题。因此,老人如果只是用部分资金去买信托,问题不大,毕竟出事概率很小;如果是拿所有资金和身家性命去买信托,切记这是一场赌博,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投资种类不宜太多,期限以长短搭配为宜,操作要方便省心。在理财的同时,别忘保留一笔足够的备用金,确保这部分资金的流动性,以防不时之需。
理财技巧二:“懒人”最好选择单一理财方式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高手经常提及的理财经验。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一套并不适用。
理财专家建议,老年人理财可尽量选择单一的理财方式。原因有两个:一是老年人的精力有限,多种理财方式容易分散精力,反而会因疏于管理而受到损失;第二个原因,老年人应选择低风险的理财方式,而同为低风险理财方式,各类理财方法的收益差异并不大,也不存在分散风险的必要。
因此,对于一些懒得理财的父母,“80后”子女可以在定期存款之后,帮他们选择单一投资的方式,或者只买货币基金,或者只买期限比较长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更加省心。
理财技巧三:激进老人“80法则”建合理投资组合
有些父母本身就有一定的理财意识,并且很有兴趣理财,喜欢在退休之后炒炒股票,或者买买基金。作为子女的“80后”,又该如何帮他们理财呢?
其实,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投资股票等高风险资产该占个人资产比重多少,有一个“80法则”,只要遵循这个法则,投资者承受的风险将大大减少。
关键词: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工作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正在不断蓬勃的发展起来。而在我国金融业逐步开放的新形势下,外资银行也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国内的商业银行面临着非常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二、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的创新
1.加大对银行理财产品及理财服务的内部审计力度,加强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 ,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国内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及2007年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把目光投向理财业务。经过几年的短暂发展,理财业务已逐步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一大利润增长点。但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风险隐患。例如,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银行违背银监会的相关规定,承诺保底收益;销售人员不向客户提示风险违规销售等。
为有效防范风险,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应加大对银行理财产品及理财服务的内部审计力度,加强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监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将理财业务纳入专项的审计检查范围,采取更加完备的对理财业务的审计检查手段,有效地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审计监督。
2.提升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面对持续低迷的股市,很多“受了伤”的股民和基民都把目光投向了“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并非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低风险稳定收益的,也有高风险,收益可能为负的产品。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销售人员如果误导客户,产品一旦出现损失,银行就不能免责。理财业务不只在销售环节存在风险,需要合规控制,从产品创新研发的源头就存在着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有涉及票据、债券市场的,有与利率、外汇挂钩的,有自主研发的、也有从海外投行处购买的,在这些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产品风险收益评估的合理性、市场、信用、财务等风险判断的准确性,都会影响产品研发及后续环节的成败。
银行理财业务面对的风险很多,要有效监督、评估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所需知识及技能,还要具备较高层次的理财知识,能够判断理财规划等是否适合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偏好;了解经济金融投资、保险税收等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市场信息把握当前金融投资形势;同时掌握回归分析法、统计抽样法等专业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运用量化的方法对效益进行监测评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审计力量薄弱的现象,各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大资源投入,加强培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出既精通审计专业知识,又掌握相关理财知识,具备综合调查、研究、判断、协调能力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银行理财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内部审计需要。
3.开发和利用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软件。
为进一步做好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开发和利用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软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更加准确地审查银行理财业务的财务报表并做出科学的监管。具体来说,对于理财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与持有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匹配、产品收益率计算是否准确等,都可以借助于先进的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软件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问题进行综合的评估,并且进行风险预警,提出科学可行的风险控制建议,从而推动银行理财业务的良性发展。
此外,为实现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弥补理财人员业务和素质方面的差异,各行相继开发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或理财服务支持系统,实现了收集和管理优质客户资产信息、对优质客户理财需求和交易行为进行分析以及理财产品销售等功能;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将内部审计系统与此类系统对接起来,借助业务系统中的详尽数据信息对理财业务的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分析、评估,实现高质高效的无纸化审计与自动化审计。
三、结束语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在今后的工作中,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深入探索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方法、新渠道、新思路,切实有效地防范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推动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永平:简议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
[2]韩光红:浅析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12).
变“储蓄=收入-支出”为“支出=收入-储蓄”
公式解读: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先花钱后省钱,而后者是先省钱再消费,转换它们其实就是转换消费观念。
大学毕业的晓俪去年11月就与一家会计事务所签订了就业协议,一直颇有理财意识的她,从第一份薪水开始就为自己订下了每月储蓄的目标:月初领取薪水,待日常生活消费后,月末将剩余的钱存入银行。然而她很快就发现,无计划的花费令自己每月的积蓄少得可怜。于是,她果断地将“储蓄=收入-支出”的理财方式转变为“支出=收入-储蓄”,在每月初将收入的30%作为强制性储蓄,剩下的钱作为当月可动用资金。如今,她的“小金库”正逐月庞大。
“懒人理财=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公式解读:一半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品用来保本,一半资金投资股票及基金获取风险收益。
孙娅在外企工作一年多,有一些积蓄。她把一半资金放在人民币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理财产品上。剩下的一半资金,将其分作“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前者,孙娅选了一些波动幅度较小、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盘蓝筹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10%不等;另外的25%则是投资理财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她将这部分资金投入成长型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中,在承担大风险的同时,以期获取更高的收益率。
“可承担风险比重=100-目前年龄”
公式解读:进行积极性投资时,以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
在某银行工作近4年的魏茜对理财颇有研究。她不同于多数女性在理财上的保守,属于较激进型,但对风险的把握又恰到好处,“可承担风险比重=100-目前年龄”是她遵循的首要原则。魏茜目前26岁,依公式计算,她可承担的风险比重是74,她就将闲置资金中74%的资金投入风险较高的积极性投资,主要是股票;剩余的26%作为保守性的投资操作,以定存和债券为主。通过这种投资资产比例的配置,理财组合比较多样化,近两年来收益率一直维持在15%以上。
“基金投资足球队阵型,4一3一2一1”
公式解读:借鉴足球阵型,对基金投资份额进行分配,起到分散风脸的效果。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建议
近年来,由于国内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国家对楼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甚至负利率的状态,导致个人投资渠道十分狭窄。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据中国银监会统计,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达到了4000余种。理财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关注。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具体来讲,就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及其资金收支变化状况,为其设计一系列个人财务规划和理财服务,协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和自身盈利目标,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目的的综合理财服务。
理财业务起源于美国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并逐步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第一个人民币理财产品是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在此后的七、八年间,商业银行的各类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可谓名目繁多。2011年8月银监会颁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活动,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该办法在第三章“宣传销售文本管理”中将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三种。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只能保证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只保障理财资金本金,不保证理财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和收益,需要客户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1、对客户的风险提示不够,蕴含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第六条和第十条明确指出,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充分揭示风险,加强客户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但目前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普遍存在产品宣传材料及销售文本中风险揭示不足,过分地强调预期收益,却没有预期收益率的详细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存在一些误导性的陈述;有些商业银行宣传资料中虽有风险揭示,但对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不够,未明确提示可能存在本金损失等最严重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的情况。此外,还存在银行工作人员代客户填写风险揭示书的情况,客户未亲自填写风险揭示书,就可能不了解或者不能详细了解理财中的投资风险。由于风险揭示的不完整以及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不甚了解,更不清楚理财产品的结构设计,单纯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而盲目购买,形成了潜在的投资风险。
2、理财产品质量单一,市场定位存在缺失
目前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虽然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但对产品开发和品牌重视程度有限,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互相模仿,实质上是大同小异,理财产品技术含量整体较低,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理财产品仅仅局限于与利率、汇率挂钩或者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基本上也是少数中、高端客户,即客户在银行的账户余额超过一定的金额才可获得该项服务。个人理财服务门槛过高(多数银行要求购买的最低起点为五万元人民币,有些产品的起点更是高达数百万元),大众化的个人理财服务明显不足,缺少满足中小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由于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导致有特定需求的客户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3、客户理财知识缺乏,理财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金融知识的缺乏及理财教育的滞后,商业银行的客户大多认同传统的存款类业务,对理财业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客户大多偏好具有保本承诺的理财产品,对风险程度相对比较高的产品则不敢涉足,导致现阶段理财市场需求多是一些低风险的简单理财产品。与此相反,由于商业银行在理财营销中,过分侧重于对收益的宣传,未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使得一些客户对风险与收益的认识存在误区,缺乏风险意识,片面追求高收益,导致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足。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风险揭示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有关宣传销售文本管理的规定,全面、客观反映理财产品的重要特性和与产品有关的重要事实,真实、准确、清晰的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揭示,确保客户能够全面了解、准确理解;同时,对已经销售的理财产品要密切关注,杜绝声誉风险发生。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监管,严格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文本进行审核,对文本未达到要求的机构,要限期整改,达到要求后再准予发售该产品,促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做好市场调研,推进理财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应从客户利益出发,不断研究市场变化的新情况,适时调整理财产品的品种结构。一是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开发适用性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的需要,细分市场,为客户设计、量身定做富有特色的、能够满足客户独特需求的理财产品。二是要考虑客户操作的便捷性,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客户设计出更多的自助产品,使客户不用到银行网点,利用网上银行就可以自助选取、操作银行所提供的各类产品。三是适时调整市场定位,积极开发中小客户市场。中小客户市场是个人理财市场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商业银行要积极研发、设计符合中小客户需要的理财产品,满足中小客户的理财需求,推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