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兴起

传统文化的兴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兴起

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第1篇

象形,不仅包括仿效生物,还包括仿效非生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象其形,取其精,格其物,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是中国人传统思维的一中常用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一中有效方法。形意拳就是一种象形拳术,可见象形思维,格物致知为形意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欲探讨形意拳理论,研究形意拳和象形的关系不失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形意拳的产生和发展最能体现人为万物之灵的优秀能力和属性。在形意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条象形思维的主线自然贯穿于其中。我们都知道形意拳是以五行拳、十二形拳为主要内容组成的拳术运动,但无论是五行,还是十二形都是和格物取意、象形模仿相依存的。五行拳以劈、钻、崩、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认为:劈拳动作其形似斧,性属金,有劈物之意;钻拳动作其形似闪电,性属水,有涌泉翻转之意;崩拳动作其形似箭,性属木,有射物直冲之意;炮拳动作其形似炮,性属火,有崩放炸裂之意;横拳动作其形似弹,性属土,有弹滚之意。十二拳是模拟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十二种动物的主要形象和技能特征的拳术。认为:龙是传说中的神物。有降龙下界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有龙体搜骨之法;虎为山中兽类之王,有伏虎离穴之势,有猛虎有扑食之勇;猴是最灵巧之动物,有缩力之法,有纵山之灵,舒臂之力,有闪转腾挪、神机变化之妙;马是兽中最义者也,有疾蹄之功,垂缰之义,跳涧之勇;蛇有天地所赋之性,身体玲珑、能屈能伸、有拨草之巧,能活动腰中之力;鸡是最有益的动物,能司晨报晓,又有单腿独立之能,抖翎之威,争斗之用;鹞是禽类中最雄勇、最灵敏的动物。有束翅之法,有入林之能,有钻天之勇,有翻身之巧,燕是禽类中最轻灵的动物,有抄水至精,有飞腾高翔旋转之巧,鸟台性最直,有竖尾上升,超达云际之势,下落两掌有捣物之形,鼍是水中最灵敏的动物,有浮水之能;鹰是飞禽中最狠、最烈的动物,有攫获之精,撇目能视细微之物;熊是最迟钝、最威严的动物,有竖项之力。综上所述,象形格物,首先是观察,第二是仿效,第三是实作,第四是应用。这个过程的深度,细致度,是无止境的,也不是容易办到的。这种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此及彼的象形格物深化过程,即是形意拳产生的过程。

2传统医学与形意拳的双向渗透

中国传统医学与形意拳,同是在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内发展着。宏大、缜密、系统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不可能不对形意拳理论以及形意拳的技术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会是单方面的。传统医学与形意拳共同的哲学基础,以及同属人体文化的性质,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渗透和融汇是双向的、互相的这一特点。形意拳,对传统医学的渗透与融汇,同样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医学的内容[3]。

2.1阴阳五行学说,是形意拳拳理之根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阴阳五行推演客观事物的正常和异常变化的机理来辩证治病的。形意拳也是利用这个机理来却病健身、锻炼技术和实践应用的。道理妥切,内涵深邃。阴阳,指的是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进退、向背、俯仰、收放、起落、出入、束展、伸缩、动静、刚柔、虚实等对立统一的方面。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阴阳”的运用,便于达到灵活的目的。以虚实为例,每一拳出发为实,对方有了准备为虚,对方不动是实,对方一动是虚,使对方动不动都被动。在搏击战术上体现阴阳的灵活运用。它用阴阳而辩标本,观虚实以论柔刚,因利弊而攻守,据高低而行俯仰,凭先后而择守让,据表里而施软硬,论勇劫而行弛张,察显隐以定动静。据远近以行吞吐,因势利导,巧为化裁,这些都是辩证法运用与锻炼,以达到健身、养生、经济治疗的效果。“五行”一词的出现,见于《尚书·洪范》,洪范九畴的第一畴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穡。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幸,稼穑作甘。“”阴阳”变换“,五行”生克,关乎的是自然的呈现和大自然的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也就是“五行”构成了互换互变的整体。拳由理导。形意拳是以“五行拳”作为母拳,劈、钻、崩、炮、横,劈性金、钻性水、崩性木、炮性火、横性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克变换,就是一个不断统一变化的运行整体。广泛流传的形意拳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又多理解为“相生”,就是二者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劈拳可衍生出钻拳,钻拳可衍生出崩拳,如此等等;而“相克”则是“相胜”,二者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也就是劈拳能破崩拳,崩拳能破横拳,如此等等。若从练习者的角度看,或可说其“相生”既便于记忆,又能使练习有一个基本的顺序;若从五个基本拳法的做法和一般对相应的积极方法的用法讲解来说,或可说其“相克”。但是就五行说的理论而言,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相对固定的,五行拳实际上是五个单势拳,很难说这五个拳法之间就必定有固定不变的内在关系,练习者在练习时既可以按照劈崩钻炮横的顺序进行练习,也可以不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练习。而在双方以自由的形式用法相击,也就是“相破”时,情况更是千变万化,决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不按照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克”的关系而用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相破”。笔者认为,形意拳家所编写的五行生克拳术,无论是按五行相生还是按五行相克,都是为了“往来连贯练习”,即按照相生的顺序做完某拳再接做某拳,将五种拳法连续练习的两种不同的排列顺序,这样的练习是独习,而非对击,是一种基础练习的方式。“五行生克拳”则是两人以五行拳相互攻防的对练方法(或称之为对练套路)。另外,从拳法结构来看,五行拳也可以解释为有一种相互破解(即相克)的关系,但这种“相克”的关系决不是唯一的,还有别的方法也可破某拳,如果练习形意拳的五行拳就必须套用五行相克的说法来进行,一方以五行相克之说以某拳克另一方的某拳,如此进行,虽然可以符合五行生克的循环关系,但是这样不仅把灵活多变的武术技击技术变成了呆板的公式,并且在实际交手时也绝不可能按这样的公式来取胜。

2.2精气学说,是形意拳功法修炼的要旨

传统医学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精又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承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之精”则主要是出生之后摄入的饮食水谷,通过脾胃运化功能生成的精气,二者均归于肾、藏于脏。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精不断变化为“气”,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由于源源不断的气的作用,人的“神”———即思维,意识及其它一切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三者中,尤以精为人体生命的根本[4]。形意拳理论将传统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内外兼修”是形意拳的宗旨。形意拳既强调“外三合”,亦重视“内三合”。孙禄堂《拳意述真》介绍郭云深在论形意拳时提到“: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第一,三层道理:(1)练精化气;(2)练气化神;(3)练神还虚(练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第二,三步功夫:(1)易骨: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状似泰山。(2)易筋: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俗云: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3)洗髓: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第三,三种练法:(1)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2)暗劲: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拳经云“:圆者以应其外”即此意也。(3)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不可改移。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5]”重视精、气、神的作用转化,重视内功修炼,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即人体是功夫的基础,功夫的强弱与功夫载体的强弱密切相关。载体的强壮又可分为外部强壮和内部强壮,外部强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内部强壮———内壮。内功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内壮并从而达到整体强壮[6]。

3六合理论是形意拳的行功指南

形意之道,虽源自阴阳、五行,但欲得其妙谛,则必须求之于“六合”[7]。《海内南经》中有,“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和宇宙。“六合”是一种传统的哲学概念,其核心思想为天下规律。六合思想是阴阳思想的灵活运用,天下之六合:阴阳合、天地合、时空合等。在形意拳中亦有六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易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和。人体自是一个小宇宙,六合一齐,统一了天下,自是防守严密,劲力奇出。六合拳论是对拳式的整体概括。它把拳式划分成内外两部分,阐述人体内在的意、气、力变化规律的“内三合”,人体外在的筋骨运动规律的“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即外三合。外三合是形意拳见形于外的、四肢有关部位的上下相合,但不是上下相对,而是上下一力。上肢与下肢就“三节”而论,手与足同为稍节,肘与膝同为中节,肩与胯同为根节。腰为主宰,动则先动身,身动发动四肢。上肢则要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下肢则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虽然上下肢是两条线,但却为一个目标,都要在腰身的发动下,根节催中节,中节催稍节。因之四肢的根、中、稍节必须上下相合成为一力。因为“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故在静中定型,对此要求尤为重要。故须明其理,务其实,因之不论三体式的出手或站桩定势,都在为锻炼此技法而筑基,故而强调,必须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实际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上下相随,周身一体,从而由劲整加上能意气归根,才会“内劲”因之而生。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不见形的静中寓动,是意在起作用。但必须通过外三合的上下相随,才能发挥作用。从而求得内外合一,周身一气。所谓心与意合,就是使心理状态与拳式的攻防意识达到高度地统一,意与气合,就是在拳式攻防的转换过程中,使调心(攻防之意)与调息(呼吸之气与内气)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协调统一。气与力合,就是在拳式的转换之中,使调息(呼吸)与调身(拳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拳式的“蓄劲”和“发劲”与肺的吐纳形成规律化的协调统一。毛明春老师在《形意拳站桩与内外三合》一文中指出:“心意六合拳的拳名含义是:用脑子思维整合六合的拳术。形意拳的拳名含义是:形体和思维统一的拳术。”形意拳继承了心意六合拳的核心技术,形意拳形体动作均要遵循六合的法则,所以在山西也有称其为“六合心意拳”[8]。

4形意拳的中和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中思想史有深刻传统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把守中作为人体修养方法。“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这是“中”的含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了“中”的作用。“中”本质上是对辩证法的独特运用,中国传统上对阴阳矛盾的运用是“两极为体,中和为用”。形意拳练气最终要气归丹田,就反映了这点。《周易》也很强调“中”的作用,如“乾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固或之。”此句说,不中不好,以中为美。还有“三才”说“,三才”指天、地、人。人处中间就得守中。由此看来,古人尚中思想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感性到理性进行思考与实践的结果。形意拳把这种认识成果,通过外化与内化两种形式纳入自己的体系中,自然有人体科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哲学诸方面的合理性。

5孔孟仁学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

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门的优良传统。形意拳谱明确指出:“此艺三教三不教。何为三不教:贼盗者不教;愚鲁者不教;无义者不教。何为三教:孝悌忠信者可教;有刚有柔者可教;机谋灵通者可教”。形意拳门“三教三不教”的门规,是符合孔孟之道伦理精神的。这就是形意拳门坚持武德第一、武艺第二的原则,把人的道德品质视为习武的先决条件。《形意拳谱》中云:“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倘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虽真窍不真,枉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传授要择人。”根据择人而教、择德而教的思想,形意门传徒授艺,如没有合适之人,宁可不传也不轻传。所谓合适之人,就是人品端正,符合传统伦理思想的仁义之人。另外,形意拳在师徒关系上,一向推崇和信奉“尊师重道”的高尚品德,强调“一处投师,百处学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是孔孟伦理观念对形意拳界的深刻影响。

6结语

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U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104-01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处于有限的时间与特定的环境中时,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为船舶提供满足实际状况需求的动力支持以及其它功能;船舶中所具备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其设计、生产等多种工序环节,往往能够直接决定整个船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次能够保证其稳定性的,就是我们在系统进行运作过程中所采用的相关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对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做好必要的保障措施,以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与安全。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化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时代当中,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带来了崭新的生机,新的科学技术,使得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入了计算机技术、电子科技以及电气设备等多种技术,它们的加入,使得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呈现了较为综合化的灵活多变的发展趋势,并且因为这些先进综合科技的介入,使得我国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人机操作,现今的船舶操作,只需要驾驶人员操控按钮和显示屏,就能够完成;一切的船舶内的一切事项,都会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电子设备的显示,清晰的呈现在操作者的眼前,船舶这样的综合化发展使得工作人员对船舶的操作变得更加便捷,也让传统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创新和持续的突破发展。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发展: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计算机技术与总线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二者的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上的运用,为船舶电气系统的网络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使用总线技术,可以有效的将船舶内的各种信号线路集中在一处,从而为船舶内各系统的不同地区和功能模块,进行信号管理;再加上数据收集网与控制网对船舶系统所进行的双网控制,这两种技术的融合运用,能够方便船舶管理人员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掌控,从而为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稳定性保障措施

(一)电源的干扰因素的保障措施: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进行运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主要都是因交流电源的干扰而导致的;所以,对这种干扰,我们所能采用的最为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变压器进行隔离,使电气设备能够被进行单独供电;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船舶上的实际情况,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供电设施和船舶的电流变压器分开放置,使电流隔离开来,不至于因严重的电流干扰而导致船舶系统出现运行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流干扰问题,从而使船舶的整体系统稳定性获得有效的保障。

(二)电磁干扰因素的保障措施:操作人员和船舶管理人员在对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实行控制的过程中,大都会使用信号无线遥控系统来对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遥控,在这个遥控的过程中,操控人员一般都处于驾驶室之内,通过设备发来发出相关的控制指令;而自动化系统的信号接收部分一般都处于整个船舶的机舱处,而这样一来,整个控制信号的传送与接收过程就会变得较为复杂,信号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距离才能够传达到电气系统的接收器上,在这个过程中,输出的信号极容易受到电磁的干扰,进而导致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出现不稳定。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船舶系统进行信号传输时,改变其传递介质,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指令信号避开电磁信号所产生的干扰,从而使指令能够正确的进行传达,使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得以保障。

(三)储备冗余处理措施:这种措施主要是通过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并联组进行增加设置来帮助电气系统实现稳定工作运行的;大多数的船舶,其内部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往往会用到三台性能相差不多的并联机组来维持系统运行,这种增设机组的方式,可以使机组彼此之间都能够进行独立的工作,同时又能够互相帮助,互为备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

(四)容错技术保障机制: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采用容错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加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时对可能出现故障的容忍力,这一技术,能够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出现意外故障的时候,准确的对产生故障的机组进行定位,从而使维修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及时的维修;其次这种容错技术,还能够根据故障机组发生问题的严重性,施行自动隔离措施,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故障机组所产生危险的进一步扩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结束语

船舶的运行需要依赖于其内部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只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转能够保证长久的稳定运行,船舶才能够持续的进行工作;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所采取的保障机制,是一项长久且较为复杂的工作,不但需要技术人员对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各个机组的运行和设计了如指掌,同时还需要具备先进的维护技术以及制造维修领域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针对不同船舶的不同电气自动化机组采取相对应的保障机制,只有这样,船舶的稳定性才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松斌.基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探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4:56-57.

[2] 占贤宝.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探究[J]. 河南科技,2013,18:103.

[3] 彭辉.关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研析[J]. 科技风,2014,18:49.

[4] 赵金鑫.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J]. 通讯世界,2015,05:226-227.

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学 传统文化 儒学 传承 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11-02

国学这一概念是在近代西方思想和技术逐步传播的同时而产生的,经过百年的发展,特别是进20年的进步,国学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如何承继和发展国学已经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文化和思想话题。应该看到国学的深厚底蕴,要为国人钟爱国学而欢欣鼓舞,要为国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身的努力,在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培育出新时期适于中国、服务于世界的新国学。当前我们应该具有冷静而理性的思维,要从国学的发展上和途径上进行深入思考,要认清国学兴起的背景,明确国学在传播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全面地呵护和发扬将国学的精髓和实质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进行更好地传承的同时,更有力地改造国学,使其更加适合新时期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大局[1]。

1 国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1.1 儒学的重新兴起

进入到新时期,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该在快速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要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特别是海外华侨和留学人员对于中华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形成了“新儒学”的基本认知,这为国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重要基础。新儒学认为中华文明应该告别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要提倡和谐和共同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给了国学非凡的生命力,使得国学不但在国内得以兴起,同时也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地认同。

1.2 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

从“五四”运动开始“西风东渐”传统的思想和文化仿佛距离我们渐行渐远,“言必称希腊”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导致社会上出现信仰缺失、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很多人对于此类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们发现要想改变现状应该延续中华文化中传统的优良部分,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重振达到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的重新洗涤和重构。当前全社会已经取得共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合理的人文精神,一个民族才能够持续发展,也才能够以利于民族之林。

1.3 现代性的深入反思

现代性的反思始于20世纪末,在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学界开始了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反思,他们看到了人类物质世界的丰富并没有带来更深层次的幸福,反倒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出现的弊端却给整个人类带来严峻的发展和现实考验[2],传统的现代性已经不能继续指导整个世界的发展,必须探寻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想。这时人们将目光转向了中华的传统文化,那种讲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在中西方的思想学界都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中国学的长处和优势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发挥,形成了国学兴起的热潮。

1.4 文化归属感的兴起

中华文化具有特殊性,讲求认同和包容,这对于西方讲求竞争的功利性思想有着极大的超越性,特别在人们感到无助、困惑的时候,中华文化的价值就显现出来[3],特别是华人心灵深处的“回家”意识就会占据主体,在心理上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皈依,这是国学兴起的内在原因。

2 国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对于文化认知的不同

很多人对于30多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认为社会上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西方文化不适于中国国情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只要恢复传统文化和国学所有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这是片面的思想,不但会否定多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更会形成对国学的盲目崇拜[4]。

2.2 以民族性掩盖时代性

过于强调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民族性,这种方式会导致以民族性掩盖时代性,使国学难以真正发挥传统的价值和作用,而且容易成为一种排他性的形态,形成狭隘的民族意识[5]。

3 国学发展的思路

3.1 以全面开放的目光来发展国学

在当前中国应该做到相互融通,东西合璧,要致力于建立包容性的、不断更新和创新的民族文化。平等的文化视角、开阔的文化胸襟、自觉的文化心态是目前最需倡导和确立的。只有在不断的吸纳、碰撞、交融更新的过程中,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民族文化才可能产生,才能使国学在当代获得准确的定位,也才能使国学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3.2 形成国学发展的新思维

国学应以和合的新思维、变通的新理念来解读传统文化。以和合的新思维和科学的态度,超越国学在西方的科学和民主价值评价视野下的复古、守旧、保守观念;以变通的新理念超越中体西用、重道轻器的思维模式,以现代的新视角,超越国粹派、东方文化派的国学观、文化观,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精神,这是对传统国学的新诠释。

3.3 保持国学的主体意识

当前国学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怎样保持、树立自己文化主体意识。对于国学既不要盲目自尊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本国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的复兴已成为一个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就必须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内核,国学就为我们提供这一内核的关键。对于国学的兴起要抱有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同时要对国学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判断,形成对国学传承问题的全面分析,达到对国学有计划、有目标地推广和普及。当前,我们应该珍视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国学,夯实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根基,在不断融合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同时,实现国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振兴。

参考文献

[1] 王彦坤.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与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8-145,156.

[2] 戴伟.“国学热”的冷思考――基于中西传统文化差异的视角[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1-6.

[3] 张冉.国学热兴起的背景与国学的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5-99.

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自办文化;农村文明

随着党的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迅速,成果颇丰: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影院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广播电视村村通普及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民自办文化也日渐兴起,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自办文化不仅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还为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和农村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民自办文化的特点

所谓农民自办文化,就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所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标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1]这种文化实践活动的主客体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背景,以广阔的农村地区为舞台,以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着农民文化的精神实质。农民自办文化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来源于农民。文化源于生活,简单、鲜活、生生不息的农村生活是农村文化的活水源头。再加上农民自办文化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所以,他们以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为素材,描绘着属于自己文化的锦绣之卷。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以及被其所演绎的都市文化都是农民自办文化形成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简单而又鲜活的农民生活为题材,农民自办文化犹如无水之源,终将渠干水竭。

其二,服务于农民。农民自办文化来源于农民又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民是农民自办文化的主要功能。农民自办文化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颇具乡土色彩,这样就更容易迎合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农民乐意并且容易接受以达到服务农民之目的。农民自办文化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了农民的精神需求,还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减少了农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

其三,准入条件低。农民自办文化起初是源于一种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形式,往往是人们在茶前饭后或田间地头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它是完全由农民自己组织和参与的文化艺术形式,所以,形式比较简单,准入条件比较低。农民自办文化无论是资金、设备、人才条件等都要求不高,只要能够给农民自身带来欢乐,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可以列入农民自办文化之列。

其四,自主性较强。农民自办文化带有很大的自主性,因为,文化团队的形成大都是由一些具有相同爱好的农民自发组织而成。作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参与者,他们参与这种文化团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和需求。相对于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农忙时耕作,农闲时参与,半农半艺,灵活自主。

二、自办文化兴起的成因分析

事出必有因,任何结果的发生都有其必要的原因所推动。农民自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农民自办文化根源于农民自身的生活,是农民生活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中的传统文化。而当下农民自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除了这种固有的根源关系以外,还有农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依恋以及农民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切合自身发展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农民自办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在动力: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一方面,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有经济能力消费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农民物质生活的丰裕,就必然会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落后,整日为吃饭、穿衣、居住等发愁和奔波,无暇顾忌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那时农民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没有什么要求。但是,现在却不同以往了,人们经济收入增加了,他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吃好、穿好、住好等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还对享受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要求。农民自办文化以其固有的乡土特色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农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依恋。民间传统文化是由民间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下来的一种极具传统色彩的通俗文化,它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民俗文化简直就是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对农民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复兴有着重要作用,著名作家冯骥才对民间文化曾这样描述:“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2]而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借助于农民自办文化的形式来延续和发展的,所以,农民对自己民间传统文化的依恋,使得为农民自办文化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促使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二)外在动力:政府的扶持和经济效益诱导

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外部原因,外在动力是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有力杠杆。一方面,政府的引导和支持。2005年中央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来,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日渐重视,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此期间,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和鼓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文化部门服务等措施,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化综合站、农村书屋、乡村影院等文化设施大量增加,挖掘并保护了许多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文化各类资源得到应有的开发。当然,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特别是政府降低了农民自办文化准入条件、简化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审批程序以及对农民自办文化的优秀典型给予了表彰和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自办文化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的诱导。农民自办文化按是否营利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公益性农民自办文化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农民中的文化爱好者自己组织进行无偿演出的文化实践活动。经营性农民自办文化是指以赢利为目的,并相应地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演出的农民自办文化实践活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不断渗透到农村文化产业当中,使得大部分农民自办文化市场化,再加上农民自办文化以其固有的特征能够切实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因而,较之于官办文化而言,农民自办文化在农村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所以,在农村越来越多的文艺爱好者投身于农民自办文化事业,促使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兴起和快速发展。

(三)客观条件:准入条件低,自主灵活

农民自办文化最早是源自一种简单而又通俗的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形式。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形式趋向于多样,但是,较之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而言,特别是与官办文化相比,农民自办文化依然具有设备简易、自主性强、灵活性大、准入条件低等优势。农民自办文化所需要的设备资源都来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所进行的演出形式也比较灵活自由,演出所需人员条件要求比较低。往往都是几个具有一定表演技能的文化爱好者,以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为设备,在传统节日或者农忙之余的一种即兴表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民自办文化对其从业人员准入条件要较低,人员参与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出身于农民的他们不用将自己捆绑在文化演出之上,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半农半艺和灵活自主。因此,自主、灵活、准入条件低等特点使得农民自办文化极其容易地扎根于广大农村地区,并以其较高存活率茁壮成长。

三、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指引下,农民自办文化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得不到必要的经济支撑,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自办文化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应有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农民自办文化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其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农民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地区农民自办文化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农村文明建设。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且地域差异明显,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严重制约各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作为农民自办文化发展主体的农民有较好经济能力去挖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也有能力组织自办文化团体用于发展和繁荣该地区的文化事业。若是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地区,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文化事业则更无从谈起。

其二,建设和发展经费短缺。资金短缺是农民自办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瓶颈。农民自办文化是一种农民自己组织的文化娱乐形式,因此,不像官办文化那么容易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所以,很多情况下,某些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底蕴很深,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传统文化,以至于传统文化只能奄奄一息濒临绝迹的危险,例如: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的地方曲目“二人台”;另外则部分农民自办文化团体迫于资金问题,导致无人参与,被迫解散,以及某些传统文化由于缺少政府资金的扶持,导致后继无人,被迫中断,走向绝迹。

其三,品牌特色尚未形成。近几年来,虽然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大多数是大同小异,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别具特色的农民自办文化相当稀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自办文化团体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导致多数农民自办文化团体缺乏竞争力,难以真正立足于农村文化市场,不能做到,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四,缺乏经营和管理经验。农民自办文化团队大多数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而成,往往是以共同的爱好

为基础,几个具有表演技能的文艺爱好组织而成,或者是以家庭关系为纽带各家庭成员所组成的团队,他们没有系统的经营和管理经验,因而,常常会因为经营不善或者是管理不严而导致团队发展受阻,走向解散。

四、对农民自办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对促进我国农村问问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把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作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3]来抓。针对当前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首先,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农民自办文化的资金需求。针对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资金短缺对其发展的制约,政府除了加大直接投资以外,还可以通过民间资本参股政府控股的形式吸引民间闲散资金用于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农民自办文化提供更好的设备、器具,以更好的发展条件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次,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的扶持,就是要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农民自办文化的准入条件、简化农民自办文化手续办理程序、提高农民自办文化参与者的待遇等方面入手,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好必要的政策支持。再次,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包括农民自办文化的参与人才还包括农民自办文化团体的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政府可以通过办理教育培训班和加强城市文化和农民自办文化人才交流与学习的形式来提高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素质,强化农民自办文化管理人才的能力,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最后,政府要加强农民自办文化的制度建设,规范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迅速兴起于发展以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比如:有的农民自办文化团体利用流动大篷车的形式,进行迷信活动和;还有的是虽然打着文化活动场所的名号却进行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些违法活动不能给农民带来任何的政能量,只能使更多的农民上当受骗,增加农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使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更加不稳定,所以,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毋庸置疑,农民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是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实践主体,所以,在繁荣农民自办文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为此,首先,必须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4]农民自办文化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民自办文化的兴盛成败。所以,我们要充分相信农民所具有的文化艺术能力、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挖掘农民的文化潜力。对优秀的民间艺人和民间文化团队要树立典型并给予鼓励和表彰,以激发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统文化是农民生活的积淀,是农民的精神血脉,同时又是农民自办文化中极具乡土特色的部分,所以,要发展农民自办文化,保护农民的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而要保护农民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尊重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必须帮助农民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再次,要维护好农民对文化的享受权力。维护农民对文化的享有权,就是在农民自办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做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促使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措施都是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目的。要让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符合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激发农民创造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将农民自办文化打造成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

(三)合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除了发挥政府职能和农民的作用,还要注重其他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想促使农民自办文化的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农民自办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首先,要深挖民间传统文化,将乡土文化的特色转化为优势,最好形成自己相应的品牌,以自己的独特品牌优势走出本土,引领农民自办文化建设之路。例如:经过赵本山等人的不懈努力,具有东北特色的“东北二人转”以自己独特的品牌“刘老根大舞台”走出了白山黑水,走进了千家万户,服务了更多的观众。其次,要引进和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提升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依托民间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向外来文化学习也更加重要,特别要学习城市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优秀元素,增强农民自办文化的生命力,例如:学习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现代元素,轻音乐、摇滚、现代魔术等。再次,加强农村与农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享优势文化资源,促进整个农村地区文化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总之,目前,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于发展,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维护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文明建设的发展。但是,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我们必须着力切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清除障碍,为社会主义农村文明建设拓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剑忠.关于农民自办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5).

[2]赵婀娜.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传统文化保护[N].新华 日报,2006-04-08.

[3]彭庆新.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大力扶持农民自 办文化[EB/OL].http:///bbs38 92417.

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风俗文化;沧州;对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生命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形成了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明。各民族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因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与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有关的文化,即是地域文化。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沧州的地域性传统文化韵味浓厚,源远流长,从艺术、建筑到历史名人,融汇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素养。

一、沧州市地域性传统风俗文化

1、民间舞蹈――落(读音lao)子文化

原生态民间舞蹈沧州落子起源于河北省沧州一带,是河北省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沧州落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沧州人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过去农村娱乐活动很少,每到晚上,一些有经验的、年纪稍大的民间艺人就会齐聚在街道上、广场上、村头表演“跑落子”,许多农村的小孩、老人纷纷前来观看,是当时农村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

2、传统建筑物――以“东光铁佛寺”为例

铁佛寺始建于北宋,是中国汉传佛教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千年历史。铁佛寺在期间遭到破坏,后于1986年修复。如今铁佛寺已经成为了沧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慕名前来瞻仰铁佛的人不计其数。

3、关于沧州历史名人的探究

沧州的历史名人作为沧州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沧州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沧州文化名人众多,其中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纪晓岚、张之洞、冯国璋等人,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马致远、荀慧生、高适等人,还有身怀绝技的武术大家如大刀王五、张之江等人。他们是燕赵文化的代表,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后代人不断进取。

二、地域性传统风俗文化发展过程

沧州地处渤海湾,水运发达。往来船只很多,各地的文化随着水运传到沧州,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沧州民俗文化博采众长,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加以改造、转化和利用,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格,在一定形式上保留了部分沧州原生态文化。

1、沧州的民间舞蹈源自沧州人民为休闲娱乐而创立的传统文化形式。随着现代文化的兴起,各种形式的舞蹈逐渐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富有地域特色的落子舞逐渐被广场舞等形式所取代。多年前,“跑落子”还是农村人民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而今随着沧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冲击,“落子”已逐渐远离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只有在庆祝节日才会出现的民间舞蹈。

2、沧州的古代建筑物风格迥异,博取众家之长,形成了e具特色的建筑群。为了更好的保护古代建筑物的完整性,一些知名古建筑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使一些古建筑群被人冷落。而“东光铁佛寺”坐落于普照公园内部,每天前来参观游访的人很多,这也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文物损坏问题。

3、沧州古代名人众多,但是名人的精神和事迹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名人事迹流传不广泛,在小范围内虽然得到有效宣扬,但无法在大范围传播。同时沧州市缺少名人纪念馆,研究名人事迹的研究员较少,没有系统的编修名人事迹,再加上历史年代久远,一些历史名人的相关事迹和出生年月没有详细记载,造成名人的出生地存在争议,无法具体开展修建历史名人故居的相关工作等。

三、沧州传统文化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1、普通民众保护传统文化意识薄弱。沧州的传统文化一般是在劳动人民中间形成的,多在农村发展成熟。而农村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城乡,因而农村民众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认识程度不够,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传统文化的不相适应,使传统文化很容易失去以往拥有的群众基础。

2、青少年对沧州民俗传统文化不了解。新时代的青少年从小生活比较富裕,生活中接触到的多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3、地域性传统文化吸引力不够。相对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形式简单、趣味性不高,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显然不如现代文化。

四、发展建议与对策

1、积极倡导、宣传保护沧州传统文化。

加大对沧州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人们对本地区的文化有一定了解,认同本地区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保护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孩子们从小懂得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建立沧州民俗博物馆,修建名人故居,将名人故居打造成旅游景点。对传统建筑物加强保护和维修,同时在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物周围建立旅游文化生态链,实现旅游―保护―传承一体化。

3、建立传统民间文化团体,加强民间艺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保护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组建民间艺术“落子”舞艺术团、“东光吹歌”歌舞团等形式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也要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唯此才能展现一座城市良好的精神风范,让这座城市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商隶君,王建珍等.浸润弘扬一脉相承――以沧州历史名人文化精神培养教育大学生初探,[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