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采购入库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存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如实反映各类存货的购入、消耗、结存,促使各类存货合理供应、储存和节约使用,加速资金周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参照《XX集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存货管理办法(试行)》(XX集团办〔2019〕31号)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存货,是指各单位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通常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存货、低值易耗品及其他存货。
第三条 本办法涉及的有关业务,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XX公司。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 公司存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权责结合的管理模式,财务部门、实物归口管理部门与使用保管部门分工配合,确保存货安全,以销定产,优化库存管理,避免积压。
第六条 公司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存货管理的职能,包括价值管理、实物管理和使用保管等进行合理界定,明确岗位职责,配备相应的管理岗位和人员;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和实物与价值协同管理的机制,对存货从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保管、领用(消耗)、库存及盘点到财务结算与核算的整个存货流转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
第七条 为加强公司存货管理,公司成立存货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公司领导(分管财务工作)
成员单位:财务部、企业管理部、物资供应公司、总调度室、后勤服务中心。
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财务部。
第八条 公司财务部是存货价值的反映和监督管理责任部门,职责如下:
负责制订存货管理办法;
负责存货核算业务,如实反映存货增减变动和减值准备计提情况,提升资源配置效能;
配合实物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定期清查盘点,确保账实相符;根据盘点结果及时进行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根据实物状况做减值测试。
第九条 企业管理部是库存物资的管理部门,职责如下:
负责监督指导存货物资实物管理单位做好库存物资管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组织存货物资实物管理单位做好库存物资控制,做好库存结构分析和账龄分析,合理控制库存额度;
组织做好年中及年末库存盘点工作,确保账实相符。
第十条 物资供应公司是存货物资的实物管理单位,职责如下:
负责公司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根据存货的类别、特点,制定具体的存货实物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对存货需求计划进行汇总,平衡利库,编制采购计划;
负责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调剂及处置等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负责建立不相容岗位责任制,对存货的安全性、完整性负责;
配合价值管理等部门做好存货的投保、索赔等工作;
负责建立库存分析管理机制,进行月度库存结构分析和库存账龄分析,制定存货清理台账,经相关部门鉴定、核查,决策机构审批后,实施处置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年中及年末存货盘点工作,并出具盘点表。
第十一条 总调度室是库存商品的实物管理部门,职责如下:
负责与销售集团确认每月销售商品的数量;
负责确认每月末库存商品数量;
负责组织公司生产技术部、露天煤矿、储装中心每月末对公司库存煤盘点工作;
每月末由生产技术部出具测量结果并报总调度室,总调度室负责盘点数据报表上报工作。
第十二条 后勤服务中心是指医药、餐饮存货的实物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主要包括:
对医药、餐饮存货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及行业规定等,制定具体的存货实物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医药、餐饮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及处置等工作,建立不相容岗位责任制,对存货的安全性、完整性负责;
确保医药、餐饮存货在保质期内及时使用,防止发生药品和食品过期的现象;
每月末负责医药、餐饮存货的实物清查盘点工作。
第十三条 公司各单位是存货的使用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各单位应建立存货管理制度,存货的存放和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不得以任何理由形成账外物资;
各单位根据设备状态、生产任务,编制本单位使用计划,并按批准的计划使用;
各单位应建立不相容岗位责任制,应设立存货出入库登记簿,并负责本单位存货的验收、保管、领用,对存货的安全性、完整性负责;
随时跟进存货使用情况,如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
第三章 采购与请购管理
第十四条 公司应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限额管理有关规定,编制存货年度、季度和月度采购、生产、存储、销售计划和预算,并按照采购计划和预算办理采购手续,严格控制计划外和预算外采购。
第十五条 采购原材料、备品备件等大宗存货前,存货使用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存货存量,平衡请购计划,编制季度、月度请购计划,经审批后提交本单位有关采购部门;其他不常用、临时性存货采购,在需用时由各使用部门履行请购程序。
第十六条 公司对物资采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物资采购应当依据批准的计划执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诚实信用和维护公司利益的原则;
依法合规兼顾效率的原则。
公司所有的采购活动需按照XX集团集团及公司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执行。
第四章 验收管理
第十七条 物资供应公司应对到货的各种存货,根据订货合同和相关规定,组织相关单位、部门开展存货数量、质量和品种规格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
第十八条 在验收时,发现品种、品牌、规格、型号、质量、等级、款式、数量不符,或存在缺损、包装损坏、与样品或合同不符等情况,验收人员应当拒收,并立即报告供应等相关负责部门,根据验收情况和责任,办理退货、补货、更货、索赔或要求进行折让,在问题解决之前,物资供应公司不得向财务部申请付款。
第十九条 进行验收、异议通知、拒收、处理相关争议、结算等工作,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采购合同约定和XX公司有关规定,规范出具相关文件、文书等,并作为采购合同履行的重要证据材料,集中妥善保管,在合同履行完毕后形成合同履行档案,交档案管理部门统一归档。
第二十条 存货经验收无误后,有关人员按照职能分工将验收入库单、采购订单和发票等,签字后送财务部办理结算手续,财务部按照规定进行账务处理。月末,对于货物已到且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的,依据签订合同单价办理暂估入库。
第四章 出库管理
第二十一条 存货办理出库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存货的发出必须依据用料部门填写的领料凭证(领料申请单,下同)办理领用手续,没有正式领料凭证或手续不全的均不予发料;
应根据存货领用用途情况分别按生产领料、维修领料、安全领料、项目领料、福利部门领料等填制领料凭证,以明确存货使用用途和去向;
领料凭证应连续编号,领料申请单上的品名、规格、单位、发料仓库、数量、项目、用料部门和领料日期等必须逐项填写清楚,数字不得更改;
领料凭证应按内部职责和人员分工、权限,进行审批签字后才能领料;
领用的贵重材料,在领出后指定专人保管,并采取安全措施,以防丢失;
视为材料领出的生产用低值易耗品如工器具、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的使用期限,以旧换新。领出后应按人建立保管卡,明确保管使用责任;
财务部依据领料凭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不得以不计价的实物交换或无偿私自赠送等方式办理存货出库手续;不得低价出售各类存货。
第六章 退库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为保证生产成本和工程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各月末以及某项工程完工时,用料部门应将剩余材料退回仓库,办理退料手续。
第二十四条 退料入库的存货应按照存货验收规定,严格检验,逐件核对质量,符合标准后方可验收入库。
第二十五条 退料部门用红字填写有关领料单,并填明退料项目、材料规格、型号等,以冲减原领料有关项目。财务部依法依规进行会计核算。
第七章 清查管理
第二十六条 财务部于每月月底前核对存货明细账与存货管理部门实物明细账,以确保存货账账相符。
第二十七条 每月月末,各单位经营管理部应稽核存货的实收数量、品种、规格等是否与入库单、验收单一致,有无以少充多、白条抵库等行为;稽核仓库出库数量、品种、规格型号是否与出库单一致,有无已办理出库手续而尚未出库、已出库而尚未办理出库手续等现象。
第二十八条 存货实物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存货清查盘点制度,制定清查盘点方案,应联合相关部门每年对存货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并向财务部提交清查盘点报告。
第二十九条 清查盘点各类存货采用永续盘存法,按账面结存数进行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第三十条 清查盘点中查出的属于超过保管期限或者长期积压的存货,应列出明细表并妥善分类保管,以便及时调剂使用或销售处理,减少存货的积压。
第三十一条 存货清查盘点中出现盘盈的,应由使用保管部门编制专项说明材料,阐明存货盘盈情况,提供价值确定依据,财务部对采购部门提供的价值确定依据进行核实,提出财务处理建议后,报公司审批。
第三十二条 盘盈存货应按照存货验收规定,严格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验收入库。
第三十三条 清查盘点中发现有霉烂、变质、锈蚀、毁损或长期积压的存货,要经过采购、保管、生产等有关部门鉴定,必要时经技术检验和化验,物资供应公司填制存货毁损报废单,并编制专项说明材料,阐明存货毁损原因,报公司审批。
第三十四条 毁损报废存货应按照《XX集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实物处置。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存货清查盘点中出现盘亏的,应按以下方式、程序进行处理:
材料存货规格收错、发错、记错造成盘亏的,履行公司内部决策程序后,通过材料规格调整处理;
其他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由公司审批处理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存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结合盘点结果对存货进行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确认是否需要计提跌价准备,经公司总经理常务会审批后,进行会计处理。
第七章 监督与检查
第三十七条 公司应建立健全存货入库、保管和出库责任制度,设置存货管理考核指标,每季度纳入绩效考核。
第三十八条 各职责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各类存货入库、保管和出库合法合规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大对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第三十九条 在存货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且造成经济损失的,依照公司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因责任原因,导致存货霉烂、变质或毁损报废的;
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存货盘亏的;
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而随意报废存货、处理存货盘亏事项的;
因恶意经营,导致原材料、产成品等积压并产生实物损失的;
其他应追究责任情况。
第九章 附则
关键词药品质量严格把关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用药安全。随着我国各种知识的不断普及,人民用药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更加提高了我们医药工作者对药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本文作者贯穿药品在我院整个流程,通过层层把关,来确保我院的药品质量。
1、药品入库关
1.1进货渠道控制
我院药品购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常用基本药物,它是经过院药事委员会讨论通过,在省药品招标网中所招的药品;二是求购药品,它是根据临床需要,由病人申请,由主治医生、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分管院长共同签字方可购买的药品;三是特殊药品,它是按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购买。它们都是经过具有药品供应资格的公司所配。
1.2药库药品入库
以上所购药品,由采购员、药品保管员、药库管理人员共同核对药品品名、规格、数量、批文、批号、商标、包装、生产厂家、外观质量、效期、采购计划等内容,认真填写药品入库验收登记表,并各自签字,符合规定方可入库。
1.3药房药品入库
药房药品来源主要为每日领药人员从药库领回药品,为保证药品质量,经办人员应对药品外观、有效期进行核对,对有效期不足半年的,不得入库。
特殊情况需与药房负责人联系,登记在册,方可领用;其次为职工借药还回药品,病人药物过敏退回药品,各药房之间互借还回药品,临床科室节约药品,这要求药房经手人对以上收回药品除了药品外观、药物完整性常规检查外,应对其批号、效期、产地进行核对,确认为我院所购药品,且有效期半年以上才能入库。
2、在库药品养护关
2.1对在库药品常规保管
对于已经入库的药品,药品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药品贮藏要求合理存放,注意仓库通风、干燥、避光,防潮。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放入冰箱、冰柜、阴凉库,并对在库药品每日早、晚各监测温湿度一次,进行记录,对超过管理要求的,及时进行调整;对中药材、饮片注意防鼠、防虫、防霉等事项,定期翻晒;对破损、质量改变或可疑药品及时清理、登记,年终统一处理;对特殊药品严格按照各自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2对在库药品效期的管理
药库、药房药品管理人员必须每月对在库药品进行效期清理,并对有效期在半年以内的药品按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产地登记成册,每月填写“近效期药品催销表”送达药剂科,由药剂科根据各科用药情况与医师联系再在各药房之间合理调剂,对未使用完快要到期药品及时下架,年终报损。
3、药品出库关
药库、药房工作人员发放药品时,认真执行先进先出、先产先出的药品出库原则。药库人员对药品有效期在半年以内的药品向药房领药人员说明,由药房经办人根据药房用药情况,决定领用与否。药房窗口司药人员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对有效期在三个月以内的药品向病人说明使用期限,由病人决定是否需要请处方医师更换药品。对拆零药品在药袋上注明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效期。
4、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
关键词:疾控机构;材料物资管理;现状
一、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材料物资采购量大,消耗量大,占比高,但缺乏系统管理。以某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近三年的材料物资采购支出分别达到1500万元、1100万元、1640万元,物资材料支出占机构总支出的8%—10%。专业材料耗用量占整个材料物资耗用量的78%,通用材料物资耗用量占整个材料物资耗用量的11%,其他专用材料耗用量占材料物资耗用量的11%。大量的专用材料,即领即用,缺乏系统管理,缺乏财务手续,如:全年的材料采购,从采购到验收再到付款,全部为一人经手,材料的具体走向和使用状态无人监管。(2)各类材料物资缺乏统一的精细化科学分类,全部执行单一标准管理。对于材料物资的管理,大部分疾控机构缺乏统一、科学的分类和相关的管理办法。除了毒、麻、剧、限等国家有管理要求的材料,设有专人专库管理,大部分材料物资都游离在标准化管理之外;大部分高值材料(如移液器、标样、试剂盒),单价已超过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却长期作为普通材料管理,造成管理上的缺口;特殊材料(如实验动物等)因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依据,游离于材料管理之外。(3)各类材料物资缺乏规范的资产管理程序,造成“重采购轻领用”“重入库轻出库”的情况。材料物资的入库(验收)是财务报账的必要环节,入库单(验收单)是会计凭证的重要附件,有着严格的管理程序;而领用和使用环节却因为会计流程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必要的资产管理环节未落实。各类材料物资缺乏报账后的实物管理记录。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二级部门的材料物资出入库记录及领用、使用记录登记缺乏全面、统一的系统管理。(4)部分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部门,因缺乏物资管理,无法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成本计量的准确,而大部分单位未对材料进行精细核算和管理,“即领即用”“以领代用”造成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不准确。产成品的产出、原材料的消耗均缺乏成本核算的会计基础要求,从而使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无法进行。
二、工作目标与实施方法
通过建立单位低值易耗品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单位内部材料的体系化管理,为单位全面了解和掌握各所、处、室的低耗品领用(使用)情况提供管理支持,为单位合理规范资产管理提供支持,为积极探索出符合疾控机构实际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办法而奠定基础。(1)运用用友软件GRP-U8系统中的物资管理模块,建立单位物资管理框架,对单位及部门的材料物资建立采购入库、生产入库、部门领用、领用出库等记录体系,对单位及部门材料物资的各项财务数据建立汇总统计分析,对单位材料物资实行资产责任管理,实现单位物资管理的体系化与精细化。(2)建立较为科学的材料物资分类体系。材料物资的合理分类是系统管理的基础,外部分类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联,内部分类与单位内部管理相关联。材料物资的外部划分,将单位的实物资产分为固定资产与流动实物资产,两者的区分标准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流动实物资产均属于单位材料物资的管理范畴。材料物资的内部划分,是单位根据自己单位特点和管理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材料物资。疾控机构是卫生机构,其主要材料为实验材料,其次为办公材料、印刷品和其他材料。依据疾控机构实验材料的使用类别,再细分为试剂、标准品、仪器设备备品备件、高值易耗品等类别。特别是高值易耗品的单列,对于实验室目前大量存在的使用寿命较短、单位价值较高的实验材料有着重要意义,单位应将其规范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3)建立科学严谨的材料物资管理流程。依据单位内控制度的要求,梳理单位材料物资的管理过程,运用职责分离与归口管理的内控管理手段,重新规划和分配材料物资管理的部门职责与人员岗位职责,合理划分物资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职责。建立流程图,明确对应标识物资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将流程与用友GRP-U8系统相联系,通过软件系统的权限设置、部门人员设置、库位物资设置、统计盘点设置等,实现用系统引导流程管理。(4)建立单位材料物资管理办法。在重新梳理系统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单位的材料物资管理办法,让流程与职责制度化,并与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共同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办法。(5)建立物资系统数据与会计核算系统数据的有效对接。用友GRP-U8系统,能将物资管理模块和会计核算模块建立联系,物资管理模块设定好相关的会计核算参数,即可以在完成材料入库、出库制单环节的同时,直接生成会计记账凭证,简化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操作流程上的重复工作。
三、运行效果与体系展望
由于医院药品具有批量少、批次多,品种繁多,分类复杂的特点,为满足患者与时俱进的需求,需投入高昂的运营成本,如何优化运作流程和消减不必要活动来降低运营总成本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科技的发展及不同学科理论知识为医院药品物流的管理带来益处。引用物资管理的一般性原理可知,医院药品物流管理是指对医院采购、自制药品的整个药品物流管理的总称,包括药品采购、运输、验货、药品仓储、付药、药品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应用成本-价值评估方法,融合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医院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将药品各种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管理,为患者提供低成本优质的服务,因此,采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管理,合理控制成本、完善药品管理是其发展必然趋势。基于目前医院药品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内涵进行分析,探讨医院药品管理发展的趋势与对策,为医院药品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医院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1药品编码
建立合理、全面、准确的药品编码体系是实现良好药品物流管理工作基础,是实现药品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全面管理药品数量、金额,实现了全面的药品会计功能,建立药品库房入出库账目,辅助制定合理的库存水平,实现全过程药品物流管理,全程记录药品入库到出库到各药房及各个科室的整个药品流通中各个环节所发生的事件,能随时查询现有药库的库存、药品流向和消耗情况,从而根据现有库存,药品效期以及往年同期的药品消耗情况,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或应暂停采购的药品清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1]。
2采购环节
实施药品统一配送能有效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保障药品用药质量,丰富医院药品,使用药更加合理,减少医院领导药事事务的繁杂,加强医疗业务拓展和管理,提高医院诊疗水平,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2]。采购应引入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实行药品采购,能设定药品的库存限量,当库存低于设定的药品限量,系统会自动制订药品采购计划并经电子商务平台发送到药品经营企业ERP系统,达到简便的、智能的、快捷的药品采购。购入的药品可自动下载购入药品的电子发票信息,便于入库验收核对,多次采购能自动完成购入药品数据累加;采用物流信息处理识别技术,能简单、有效地识别购入药品包装箱的条形码与射频进行药品信息,根据药品条形码制定,根据药品存放位置进行存放;物资采购中心的成立是实现合理采购药品的重要举措,但应加强物资采购中心、临床有关科室、医院管理的联系,定期召开药事委员会,听取临床药学的药师或专家给出专业意见,严格把关采购的药品质量。采购中心的采购应由主任药师资历的专人负责,便于与药剂科临床药学组人员的有效沟通,解决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3]。
3药品运输管理
药品运输包括供应商供货、药品验收、药品发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应遵循医院药品管理程序和规定。其中药品运输中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薄弱环节之一是质量监管失控问题,其原因是医院未将运输环节列入药品入库检查内容,企业缺乏对药品运输的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规定,药监部门没有制定药品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规定和监管措施等,导致了企业形成了淡漠的药品运输质量管理意识,没有配备药品运输质量所需的设施条件。基于综上问题与原因,医院及政府健全药事管理法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提高药品运输质量管理意识,将运输质量管理列入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禁止无法保证药品质量的运输方式,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明确GMP、GSP认证现场检查条款中有关运输质量管理的内容,规定未符合药品运输基本条件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证时应对企业的运输条件进行相应认证[4]。冷藏药品的运输是重点关注内容,规范冷藏药品的运输工具及相应配备冷冻机或其他冷却设备,控制冷藏药品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在2~8℃,建设冷藏药品周转仓库,记录好冷藏药品运输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冷藏药品运输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5]。
4药品的仓库管理
规范药品的仓库管理的相关药事管理规定和GSP规定。药品入库前应经严格验收且质量验收合格,由药品质量检查员签字后,方可入库,验收的内容包括药品的供应商、药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国药准字及生产厂家等信息。核对发票记录与实物是否相符,然后交由药品保管员于发票上签字后,转交给药品会计员进行微机入库记账处理。库存药品应遵循分类存放原则,在药品各储存区域根据药品剂型分为注射剂、片剂、中成药制剂、大输液制剂、消毒剂及化学制剂等分块,结合药品性质及适应证分类挂牌摆放,其中品、和冰箱内药物按特殊要求保管,在微机中注明每种药品的货位号,保持位置固定,保证合格的药品保管条件,根据要求分别储藏在常温区、阴凉区、冷藏区及高危药品区,控制各区的空气、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时间的参数,避免对药品产生影响[6]。药品入库应遵循先进的药品摆放在前面,后进的药品摆放在后的原则。采用微机管理管理药品仓储,在微机管理中增设了“药品效期查询”,便于药品保管员随时进行药品近效期查询、筛选,有效掌握近效期药品的库存情况,并采取及时处理,有效期小于3个月的药品,应通报各调剂室及有关临床科室,争取在有效期内加快该药安全用于临床治疗的速度或通知供应商退货。特殊药品,如品、一类、二类及医用毒性药品的采购及储存按照《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法规执行,做到适量采购,经双人验收后方可入库,双人核对出库,日常管理由专人负责,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每月定期盘查药库储存药品,实行月结月查,每6个月医院组织各部门对药库所有药品进行账物盘查,记录盘查结果,采取及时处理盘盈或盘亏账面处理,如果发生盈亏时,数量在规定的范围内,经主管院长、科主任审批后处理,如发现损坏变质或失效药品,由药品保管员提出报废、登记造册,经单位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审批核销。
5处方管理
积极实施《处方管理办法》,纠正临床处方管理存在常见问题并加以改进。目前临床存在处方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如:未书写通用名或缺项,没有诊断结果,治疗时间过长(急诊用药超过3d、门诊用药超过7d),诊断结果与用药不相符,没有医师签名,处方不合理,用量剂量错误,单张处方药品品种过多超过6种,涂改后不签名,签名后不写修改日期,重复用药,用药疗程过长,超说明书范围使用,用药时间不准确等;处方开具完毕后,没有在空白处划斜线以示完毕;未注明需做皮试药品的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针对以上问题,应规范处方书写基本规则,规范药品剂量使用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处方药品量门诊一般不超过7d用量,急诊一般不超过3d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处方用量,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评估处方开具药品的合理性,每张处方应仅限于一名患者的使用,开具药品品种数不得超过5种;规范药物配伍与联合用药,避免了重复给药的发生,同一通用名的药品,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合理使用抗生素,掌握抗菌药物适应证、禁忌证,避免滥用;提高诊断水平,实现合理用药,确保诊断结果与药品适应证相符;进一步完善药品信息系统,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调剂药师应不断学习,熟悉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配伍禁忌,把好处方审核关,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7-8]。
6付药管理
付药交待是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或文字将所配发的药物的各类信息全面、明确、仔细、认真地交待给患者,应给予重视。付药交待能使药物能充分发挥最佳治疗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水平,且能提高病人的依从性。调剂人员应做好付药交待具体内容包括,认真交待服药时间、方法以、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介绍复方药物的成分组成,建议肠胃刺激的药物与食物同服,特殊用药要求的如吗丁啉、亚利等应在饭前15~30min服用;对于给药方法与药品说明书的方法不同的药物,调剂师应交待清楚,应按医生处方服用;药剂人员应交待清楚特殊药品的保管方法,如易吸潮变质、易挥发、易受热而变质,应避免、应低温,从而保证药品的效能,确保用药安全。对老年人、耳聋、记忆力较差或农村不识字的患儿,既要在发药时口头交待清楚,又要在药袋或药盒上写清楚用法、用量,防止错服和误服。提高调配人员的自身责任心,注重业务学习,熟练掌握药品规格、含量、剂量、配伍禁忌等,提高处方规范性[9-11]。
7构建医院信息系统
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提高决策支持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一般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门急诊管理子系统、住院管理子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物资、设备管理子系统、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子系统、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行分析子系统、信息综合查询子系统与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其中与药品物流管理相关的模块分别为,门急诊管理子系统,以患者的就诊环节为轴线,使患者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治疗的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实现电子化运作,解决长期困扰医院管理上存在的“三长一短”现象。住院管理子系统能准确管理住院患者动态的信息,及时核算住院费用,增加医院对患者的透明力度,提高住院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病床的周转率,杜绝漏费、欠费现象的发生。药品管理子系统包括各类药品库存管理、门诊药品管理、住院药房管理、中西药房管理、中西药库管理等功能,统计分析各类药品的相关数据,减少库存药品的资金占用,避免药品的过期、流失等现象,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12-13]。
X县人民医院,属县级综合二级甲等医院,职工人数930人,2016年业务收入2.53亿元。国家卫计委文件对卫生材料的相关管理要求,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不高于20元,提高不含药品卫材检查的医疗服务性收入,因卫生材料品种多等原因,很多医院对卫生材料的管控不到位,造成卫生材料存在浪费及漏费现象,导致医院成本上升。笔者根据多年对医院卫生材料的使用数据分析,探索科学的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办法。
二、县级综合医院加强卫生材料管理的意义
卫生材料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耗用和医疗服务过程中所耗用的卫生材料越来越多,卫生材料的耗用价值已经占医疗成本比重达25%以上,如何管理好卫生材料已经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之一。在医院的经济管理中,卫生材料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管理还相对滞后,这无形中影响了医院的发展。目前,我国医院中的卫生材料品种繁多,每次的采购量都非常庞大,医院需要提高经济管理的信息质量,来满足管理者对经营数据的分析和决策。这就需要医院建设完善的仓库管理体系,更新管理方式,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记录卫生材料出入库的信息,划分各类卫生材料的使用成本,明确材料的使用方向,为分析收支平衡、落实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而详细的数据,同时也有利于医院推行绩效考评,提高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还有利于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环境中,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必须强化内耗管理,杜绝从采购、备货、供货到验收、使用等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和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院资金周转,进一步解决百姓看病贵等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医院竞争力。
三、卫生材料管理现状
(一)卫生材料申购流程过于简单,造成卫生材料品目较多
申购流程一般是由卫生材料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卫生材料管理科室审核,交医院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讨论是否购买。整个审批过程流于形式,执行环节监督不到位,临床科室对新购耗材申购的必要性认证不足,很多情况是听取材料供应商的推荐,至于必要性,或者病人负担等问题考虑不足,在申购方面有些盲目,而卫生材料管理科室对新耗材的把关也不专业,主要是听临床使用科室的意见。这样必然造成医院卫生材料品种多,病人负担加重,医院成本增加。另外,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的诱惑,很容易出现卫生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采购浑水摸鱼等情况,给医院和患者带来重大隐患。
(二)卫生材料一级库库存积压大,采购数量不科学
在医院采购环节中,采购卫生材料的数量占比大,有一些卫生材料的单位价值较高,长期不规范的采购占用了医院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一级库存的積压。目前,对于卫生材料的采购数量一般也是由临床科室报计划,管理科室根据已审批的品目和科室需求负责按流程采购,在数量把控上没有硬性标准。如,是按一年量采购还是按一个月量采购,管理科室没有规定。这样的管理模式下,采购数量没有控制,导致医院卫生材料积压大,造成资金周转慢和卫生材料过期与浪费现象严重。
(三)卫生材料二级库浪费及漏费现象严重
卫生材料的采购入库后,首先由医院管理科室(即一级库)保管,一般采取领取材料出库,依据领用材料计算消耗,然后再根据各临床科室申领至二级库。而医院的会计监控和核算大多只到一级库房环节,对二级库缺乏控制。在临床二级库,常存在卫生材料并非一个保管,甚至有的科室任何人都可以自取,直接导致了出库的卫生材料实际去向不明、实际数量无法控制等,造成责任意识不强的浪费,甚至出现恶意浪费的情况。由于缺乏对各科室卫生材料使用的监督,使得医院没有办法量化卫生材料真实的使用成本是否是临床正常需要,从而影响了成本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四)卫生材料二级库盘点制度执行不到位
卫生材料有别于医用药品,如手术、检验和一般医用材料等,大到价值好几万的心脏支架,小到价值几毛的医用纱布,种类繁多、规格各异。医院虽对卫生材料实行成本控制,可是有的医院以领代销的方式核算,这样的核算模式必然存在二级库在库问题,诸如耗材库积压、过期等原因引起的报废。有的医院实行二级库盘点模式,倒挤出当月实际使用金额,这种方法理论上可行,但因盘点工作量大,导致盘点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卫生材料的管理关乎着病人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加强卫生材料消耗、支出管理,实行零库存及二级库管理意义重大。
(五)卫生材料中的高价值耗材收支不匹配
高值耗材一般是直接用于人体,单位价值较高、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的医疗用品。特别是外科使用的植入性材料,存在先使用后入库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该类材料因人而异且存在多种型号,同时在手术前无法判断其型号大小,只有在手术开始后才能确定,这种情况,大部分医院是不给予先入库,而是先使用,而后办理入库手续。这使得当期卫生材料的收入与领用支出不配比,数据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无法追踪管理。一旦出现供应商召回因质量出现问题的耗材,不能够第一时间及时查找到,只能翻阅医疗记录进行人工查找,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四、卫生材料管理方法探索
(一)加强卫生材料申购审批流程管理
医院要想降低库存,减少资金的占用,必须从强化医院卫生材料的采购环节入手,实行计划采购,公开招标,统一核算。采购计划由使用科室提出,依托政府相关招标平台,公开招标信息,指定采购部门专人统一采购,供应商统一到财务部门结算。这样统一采购、入账,便于医院管理和及时掌握所购进卫生材料的数量和价值。另外,通过对供应商资质的严格审核,也保障了卫生材料的供应质量,有效地避免了鱼目混珠或浑水摸鱼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要从医院管理制度、岗位责任上约束审批各环节人员的权责,使得申购流程各环节管理部门人员都不能随心所欲,制定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如,在申购论证报告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而不是流于形式,是否为不可替代的卫生材料,其优点及估计使用量等详细内容。通过内、外双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实现医院利益最大化。
(二)测算合理库存量,防止库存积压
对卫生材料的库存管理应该区别于医用药品管理,它种类繁多、规格各异,还有一部分属于医院的纯消耗品,如果不合理的大量库房积压,会出现过期报废、跑冒滴漏等问题,所以医院势必要采用零库存和二级库管理模式。首先,通过以往数据测算出各类卫生材料的日使用量,严格把控临床科室申领数量,从卫生材料类别上有效区分哪些需要入二级库存,哪些需要零庫存。对于需要入二级库存的卫生材料,实行精细化管理,定期查看库存,降低材料消耗,防止材料流失,如出现库存接近预警值时,须立即联系供应商进行补货,谨防出现材料短缺,而影响医院业务的正常运行。对于可以实现零库存管理的采血管、一次性输液器等材料,采取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由供应商直接送到使用科室,并由其负责人和材料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月底汇总上交财务部门,统一审核,统一付款。这样一来,最大化的降低了医院卫生材料的实物库存,从而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加快资金的周转。
(三)建立卫生材料二级库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当前,医院的业务量大大提升,这需要医院更好地完善自身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首先,引进二级库概念,指定专人对购入的设备耗材进行细分,依据材料价值的高低、数量的多少、是否易耗等特点进行细致分类,这样既能有效地保管和使用材料,又利于精准入库,同时还要对入库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行退换并登记,确保入库材料安全可用。然后再由各科指定专人负责卫生材料二级库的领、销环节,并制定岗位责任制,确保每笔卫生材料的使用去处一清二楚,杜绝浪费及漏收。
(四)严格材料的入出库,确保达到收支配比
为方便医院追踪卫生材料的入出库及使用情况,需建立一套标准的入出库流程,杜绝出现未入库先使用等情况。首先,将采购的材料验收入库,并将送货单、入库单及发票等原始凭证统一交由财务部门核对、处理。其次,在领取材料时,需要各科室主任签字确认的领取清单,由仓库管理人员核对后打印出库清单,方可签字领取。月末再将领取清单和出库单一并交由财务核对,并对各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同时还要对库存材料进行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