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审美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效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统一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性,是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谈一点心得。
一、尊重学生主体科学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前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是我们关注学生的具体体现,是我们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以及教学环境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以求音乐欣赏教学中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
例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课前我先做了一份书面了解,内容包括:你主动欣赏过京剧吗?喜欢欣赏京剧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对中国京剧了解多少?结果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欣赏京剧”,理由有:听不懂、“咿咿呀呀”太慢了、不喜欢女声的唱腔、像捏着嗓子唱等等。当我们的学生面对那些“板眼”、“行当”、“南梆子”、“四平调”等理论知识内容时,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什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欣赏我国的京剧、激发他们的欣赏赏兴趣?“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艺术力量与生具有的反应能力”。面对已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想象空间、心理体验空间、探索互动空间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审美。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也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调整部分知识的引入顺序,在唱段欣赏前以多种手段进行知识、情境、心理认知方面的铺垫。如京剧历史、人物故事、认识脸谱、了解“念白”“行当”知识等等。并引用欣赏一些含有中国京剧音乐元素的、经典好听的歌曲唱段进行扩充拓展,如《说唱脸谱》、《我是一个中国人》、《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戏歌,由此可以拉近学生与中国京剧音乐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使京剧欣赏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更为开阔。
二、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也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的自身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优化组织教学过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供多种机会,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
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请学生在《思乡曲》的配乐下,集体朗诵《乡愁》。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响起,深情如诉的音乐配上极为抒情的名诗,产生了极佳的审美体验效果。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获得了参与的快乐。
三、强化活动参与,拓展审美体验
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还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在阐述京剧念白的独特魅力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调京剧念白的音乐性,我在教案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案片段]
师:京剧表演中除了“唱”,还有哪几种艺术手段?
生:念、做、打
师:“念”指的是京剧中的“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唱段的最后,有一小段念白“娘娘千岁!”“二卿平身!”,很有韵味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家一起模仿体验,并请同学到前面表演。)
设计意图:京剧的念白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也不同于用普通话朗诵,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了解这一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
再如,在了解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其“表演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而“梅兰芳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这些知识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京剧的魅力,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案片段]
师:京剧还有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是“做”。“做”就是指是表演。京剧很程式化,一招一式都非常讲究。下面我们欣赏《贵妃醉酒》的另一个片段(杨贵妃在亭中独酌,沉醉而归)。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
提示:请特别注意表演者手臂的动作。
(欣赏后,选取其中一到两个水袖动作,大家一起模仿体验,并请几位同学分别模仿,大家说一说谁模仿的最像?什么动作细节最像?)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让表演的同学获得了展示的机会,而其他同学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欣赏讨论了解中国传统京剧表演艺术中“水袖”的美妙。
音乐是听觉艺术,要想理解和鉴赏音乐,就要对音乐表现手段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达音乐欣赏的有效审美,我们还应该在欣赏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赏析音乐,关注音乐的情绪、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曲式结构等等,带着思考去聆听,才能获得有效的艺术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高中音乐鉴赏》湘教版(教师用书)
2 《高中音乐鉴赏》人教版(教师用书)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艺术形态发展及互动审美的本质,对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内涵进行研究及阐述,进一步从互动审美对新媒体艺术形态的解构与重构两个角度,阐述互动审美对于新媒体艺术形态的重要性。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互动审美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建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互动审美;互动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降,在国内外新媒体研究报告中,许多交互设计学者的专著及访谈中,都认为各类新媒体艺术所呈现的形态构建是最直接与人们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互动审美所带来的功能及影响直接拉近了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距离,这种更为直接的互动形态使艺术更加亲近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不仅仅是将其定义为简单的理论性研究,而是将它放置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视角下,从精神文化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综合建设。同样,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跳出了原本单向叙事结构的框架。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即使是简单的元件,也可以体现最基本的互动理念及其可行性,体现“人机互动”“人机共栖”艺术空间的理论意义与应用思路。
1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内涵
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形态丰富多彩。从早期利用触摸装有高压气体的瓶子、通过像头跟踪视线完成交互的作品,到借助物理媒介驱动虚拟世界并与其中的人物动物共同行动的虚拟现实艺术;从检测人类的大脑并利用脑电波驱动图像和声的作品,到具有人类生命特征的植物与动物的出现;从利用网络和机器人技术互不相识的人一起灌溉千里外的花园,到体验千里外的触觉的遥在艺术。[1]目前,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不但远远超出了影响人类视觉和感情的范围,而且更多在观众的感官作用下,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甚至大脑等全身心的活动与作品进行直接对话。
工业社会和商业经济所代表的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更强调“互动”审美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早期计算机与人的互动是通过扳动开关、更换穿孔卡等方式进行,对于编写程序与指令极不方便。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如马克斯・马修(Max Mathews)等研发出几个计算机程序装置,使得计算机输入和读出可以在屏幕或阴极射线管上观察到。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伊凡.苏泽兰1963年开发的“素描笔(Sketchpad)”程序,改变人们与计算机交互方式,被看作是现代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CAD)程序的祖先和计算机图形史上重大突破之一,开创人机界面设计历史。随着字符型人机界面和计算机键盘的出现,以 DOS 为代表,特点是为了执行指令,用户必须逐一输入字符。之后随着鼠标、非线性、苹果(Apple)开发的软件界面、GUI、SUI社会用户界面等,人机互动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
互动审美的技术本质是人与世界、自然,以及一切事物的互动过程。在原始社会,与人们互动的对象是树木、陶器,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互动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流互动对象。科技的发展,互联网、PC、MP3,游戏机这类“数字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产品功能的实现通过人和机器的互动完成。目前可分为综合媒体设计和交互式系统设计。综合媒体设计数字技术主要是将硬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多媒体信息,实现远程传输的主要途径,如互联网、传播系统等多媒体。相对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审美内涵离不开新媒体技术,构成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复合电子技术,它具有高度系统化以及和人类的感官非常相似的各种感应功能,可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温度和湿度感应器等高精度的仪器,实现获取人类大脑无法感知的外界信息的目的。
新媒体艺术是借鉴了传统设计和工程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一个具有独特方法和实践的综合体,其互动审美不只是部分的叠加,其内涵基础规则包括伦理的互动设计,有意图的互动设计,注重实效的互动设计,优雅的互动设计等等。所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通过表达最简单和直接的完整方案,但使艺术形态本身又拥有内部的一致性,合适的包容性,并能刺激受众的认知和感情。
2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
互动性使新媒体艺术的流动性大为增强,在计算机出现之后,提供给新媒体艺术,复制、粘贴等技术操作手段,使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增加了合成与拼贴的额外维度,分离的要素能够被重新整合,出现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包含了解构与重构的统一。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而重构是建构,是各种形式及元素新的联系和统一的建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也是后现代语境中传承与创新的隐喻。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一方面表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并存与融合,甚至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互动性是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对于新媒体而言,这也意味着它与传统媒体的差异,突出表现了它在媒体史上革命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但是新媒体的互动特质有自身的历史来源,传统媒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新媒体;新媒体特有的互动审美也可以在较早的传统媒体中发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彼此联系,由传统媒体承接而来的多媒体、跨媒体的表现形式,带来表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技术技艺经验,表现形式的结构逻辑以及相关审美趣味,与不断发展的数字艺术、产生新鲜的视觉经验已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界面。由此带来的互动审美表现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空间化,从单一画种走向媒介的混合性过渡。伴随着静态与动态的光效应、肢体语言和观念交流等非传统的艺术出现,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已将视觉图式的共性特征进行个性化解构。互动审美的设计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直观准确、控制性好、成本低、应用生活广、与观众进行直接交流的特点。艺术专业与业余的价值观已被抛弃,艺术与技术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复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思考艺术形式。在西方,本雅明敏锐地觉察到技术复制对于艺术的影响,在其所著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强调大众媒体社会中获得的艺术生产与欣赏的新条件极大地改变了艺术的本质。[2]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则以“信息”和“界面”为主要表现形式,取代了传统媒体中的“形式”与“内容”,将抽象宽泛的艺术表现进行具体和实际的结构。可以说,互动审美所创造的是一种体验美学,可以将其与“体验设计”、“体验经济”相互关联。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不仅仅是麦克卢汉的“媒体即信息”的观点,也不仅仅意味着媒体即传播信息的工具,而是更加重视用户的互动交流与体验。在工业领域,技术人员更热衷于用于支持创建具有体验友好性、灵活性、功能性、明确性、一致性、可靠性等特质的用户界面,加强人们工作效率,丰富人们的交往方式。互动审美将艺术形式由用户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转换为淡化经验世界的感觉和认知界限,转而成为一种全新主动认知体验,并让用户融入其中。例如苹果公司的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运用人机交互技术、同时音乐播放、方位传感、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应用程序,并切换、剪辑,超越WIMP的交互风格,使用户体验“信息就在指尖上”。
3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重构
互动审美的重构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起到整体性的统一作用。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重构则是经过重新整合进行重新组合。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凭感性认识见出事物的完善,称为“感性的审辨力”,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美,这种美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3]由此引申,互动审美的重构首先表现在互动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上,在媒体美学的层面出发,它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强化和阐述人类互动体验。
从广义上来说,互动信息的反馈可以理解为机器对输入和输出的反应能力。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机器的互动对象是人,是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与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互动的机器,即使是很小的传感器,依然会产生感情和机器作用的感觉,在互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产生与人接触和交流的能力。
众所周知,新媒体艺术作品形态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是双向甚至多想的信息交流,即关注受众的理解和互动的可能性,提供并生成多种意义的感官与精神层面的交流。正是因为互动审美特性,新媒体艺术形态将多个可用或适合的多媒体进行整合,鼓励创作者或艺术家承担作品推动者而不仅是作品唯一决定者的地位,也赋予了受众及作品参与者个人思想和创造能力。受众或参与者的行为由新媒体艺术形态来决定,创作者或艺术家则通过互动审美创造交互性的参与模式来塑造艺术作品形态的特殊体验――这对于受众及参与者来说是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类型的体验。新媒体艺术形态是交互性的,受众或参与者可以选择通过不同的途径,生成不同的作品形式和结果。
其次,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重构则表现在将“混合”作为艺术内容的特点,对艺术形态进行重构。“混合”即文化和艺术、技术的双向互动。在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跨媒体、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媒体艺术为人们不断认识与接受。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多技术风格广泛应用于人类各领域。全球经济发展及技术语境的逐步同步,同样促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向规模化、标准化、网络化。在这种背景下,文化、艺术与技术同步促进,技术与技术之间又相互促进。
新媒体艺术形态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门类,技术则集合了以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艺术、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运动表现形式,是跨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应用技术的艺术。这更体现了互动审美理念与技术的使用趋于多元化,又在多元化的“混合”中趋于统一和构建。互动审美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决定了新媒体艺术形态面对市场设计并运用不同技术,实现不同审美风格的作品。“参与和互动”文化已呈现从个性逐步走向共性,共性中包含着个性的激情与理性、愉悦与变革。共性与个性,个性与共性的互补中,后审美范式,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数字传媒时代必然延伸,审美意识与情趣互相发生潜移默化作用。
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多学科的融合表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这一必然性也表现在互动审美,在重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应用新手段和新技术条件创造直接的、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语言,技术地传达自我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将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始终不渝寻找和挖掘的追求――以互动审美和交互理念为前提,技术统一、标准、定型为基础,追求艺术独创性、个性化,求新求异,构成新的艺术创意形态。
参考文献:
[1]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6147.
[2] 黄鸣奋.西方数码艺术史:3、数码媒体的艺术功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677.
一、这种差异性因人不同而不同
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性格、年龄、出身、修养、文化、情趣各不相同,所以,艺术欣赏的审美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性。比如,有人爱李白、李贺诗风的浪漫奔放;有人爱杜甫、白居易诗风的现实质朴。有人狂迷于现代通俗音乐,有人则沉醉在古典高雅音乐之中,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对象,由于欣赏者欣赏的角度方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意大利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有人觉得她温文尔雅,引人遐想;有人觉得她强作欢颜,内含愁绪;有人觉得她高深难测。美术史家说她是理想化的典型,莞尔一笑是美的永恒象征。历史学家说她的笑包含了希望和生机,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写照。理论家则指出达·芬奇玩了把戏,背景透视不一,五官界限模糊,使观众目光游移不定。另一方面,同一个欣赏者由于境遇不同,心情不同,阅历、经历发生变化等原因,一生中每个时期的欣赏趣味都会产生差异。孩提时听大人讲《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也希望自己有呼风唤雨的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长大后再读《西游记》原著,儿时的感觉全没了,从书中领略到的不再是神奇的刺激,而从孙悟空的形象、故事中悟到了勇敢、机智、灵巧、坚毅等人性化的品质。
二、这种差异性因民族不同而不同
在东南亚地区喜欢的图案是象,新加坡喜欢双喜图案,伊朗喜爱狮,伊斯兰地区忌猪,英国忌象等,各民族艺术欣赏趣味有很大差异。然而正是这种差异性造成了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鲜明的区域风格和民族风格。
三、这种差异性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如果将魏晋南北朝、初唐和盛唐的菩萨像作一个比较,就会有趣地发现,北魏时期的菩萨像往往消瘦,长脸细颈,眉清目秀,显露出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的形象。而盛唐时期,菩萨像大多是安稳地站立着,体态肥硕丰满,慈祥和蔼。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在中国工艺美术装饰纹样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事易时移,纹样变化类型迵异。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懂得了集体的力量。为了共同利益,人们产生了图腾崇拜。图腾标志的简化又表现为鱼纹、鸟纹、人形纹的简化、几何化、抽象化,这就形成了一陶器上常见的“表号型”的纹样形式。到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为显示权威的不可动摇,铸鼎以威震四方。想象的合体、神兽合体的神兽纹、凤鸟纹、神龙纹等的出现,构成了青铜器上常见的“象征型”纹样形式。到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世道混乱,民不聊生。于是消极出世思想流行,成仙得道或遁入空门盛行。由于宗教上的“四神”“仙人”“博山”“神兽”的出现,构成了“宗教型”纹样形式的张扬。及至唐宋元时期,经济繁荣,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大兴,影响到工艺美术,又出现了诗情画意情节性强的“文学型”纹样形式。时代走到明清时期,世道升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希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所以“寓意型”的吉祥纹样形式又占了主要地位。可见,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再创造也是不同的。
四、这种差异性因阶级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影视;艺术;审美;心理;过程
艺术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是艺术家们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的汇聚,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并且它正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对艺术的欣赏早就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活动的一部分。在对艺术进行欣赏的审美活动中,我们总会不断地进行追问和认知,也不断地在审美欣赏中进行着创造。我们先单就审美欣赏本身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活动,并且专为人类所独有,它本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一种认识,一种创造,更是一种价值体现。而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而言,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进行艺术创作的物质媒介都是独特的,也因此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我们对艺术的欣赏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这种物质媒介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美。综观那众多艺术类型,影视艺术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影视艺术具有其他各种艺术的特征,但是它的蒙太奇式的组接技巧又极具艺术性,超越了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然而,大多数的人并不是内行的电影电视作品的鉴赏家,审美欣赏也不是审美鉴赏般去讨论研究这种艺术类型中的具体理论表现,那么我们只能从电影电视艺术的规律中去了解关于它们的一般概念,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去欣赏每一部影视作品,以此方式使观赏者的审美欣赏能力提高,从而促使欣赏主体自身的人格更加完整更加完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
影视欣赏的心理机制
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活动都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并非简单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在镜像文化愈发发展的今天,我们会问电影电视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来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要解开这一谜团,首先要了解欣赏过程中的若干因素,了解影视欣赏中的审美心理结构。彭吉象先生在《艺术学概论》中曾把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活动分为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我们这里暂且来讨论注意与想象这两个占有特别重要位置的要素。
(一)注意
关于“注意”这一因素,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这些因素的基础,如果没有“注意”的开始,那么后面的因素也自然成了空话,它是影视欣赏活动的最初阶段和基本阶段。
“注意”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关注一个人、一件事,而更应该从审美的层面上去理解,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者说是审美期待状态,是要把主体对象从实用中脱离出来,转为审美的。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曾提出“距离说”,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距离”,具体到观赏影视作品上来讲,就是首先要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触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等,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就举过一个例子:一位英国老太婆观赏《哈姆雷特》最后一幕时,就大声警告“王子”当心毒剑。这就是距离太近,让局部的幻象将荧屏中的世界搬到现实生活中来;而有的人在观赏影片时距离又过远,导致无法产生审美。
可见,“注意”在影视欣赏中尤为重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感”更能够有助于我们观赏影片,从而得到审美愉悦。
(二)想象
我们刚才谈到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那么审美主体也就是欣赏主体绝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想象去对影视艺术形象进一步再加工再创造。由此可见,想象在这欣赏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是非同一般的。清代画家沈宗骞说过,“学画者必须临摹旧迹,犹学文之必揣摩传作,能于精神意象之间,如我意之欲出,方为学之有获。”虽然沈先生讲的是画,但其意味仍可通影视艺术。然而,要进入这创作主体之中,就必须先得借助想象,并且将这想象与自己的生活、情感、知识修养等结合,从而去领会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蕴,可以说,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对影视的真正层面上的欣赏。
前苏联著名导演罗姆的影片《十三人》中,描写主人公疲惫不堪地在大沙漠中去寻找援军的镜头,就不是硬生生地通过主人公的脸部来表现,而是在镜头里展现了一组画面,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一排马蹄印,随后变为人的脚印,再之后人的脚印变得愈来愈零乱,路上丢弃的诸如背包、水壶之类的随身必备物品愈来愈多……这样的镜头展现完全可以使观众想象得到主人公这一路上的艰辛,这就比直接去捕捉主人公疲惫的面部表情来得更加深刻,更容易抓住人的心弦。
关键词:审美意识 审美环境 情感
一、扩展审美意识的途径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过程和目标所向就是,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表现能力。教师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作品,还要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电视、电影等与美术作品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在学生们欣赏他们喜爱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电影中的美术效果非常好,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们平时接触很多,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例如日本著名的动画作家宫崎骏大师,从《天空之城》至《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这二十多年间创作了无数影响力极高的作品,他的美术作品风格唯美,主题都是关于环保,关于爱护地球生命,对于高中生正是很好的美术教育素材。又如课本作品中的《蒙娜丽莎》,学生们对它的地位、影响、成就早已耳闻,但是却不知道作品究竟美在哪里,作品的形式、形象用什么美术语言去表现。显然学生并没有认真去欣赏,也没有去发现。美术教师要抓住学生认为作品主人公很美这一点,引导学生去观察作品的脸部表情、手部动作,猜测她正在干什么,关注作品的背景跟其他它的画面处理有什么不同等方面。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引导,品味了名家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意念,学生潜在创新意识得以发掘和发展。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就有了各自的发现和讨论,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也有启发,审美范围得以扩展。
总之,美术教师也可以多参照借鉴,在美术课上多播放一些学生们感兴趣,或者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的作品给他们展示,再把影片中的电影画面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们讲解。亲身示范,组织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发挥自己动手的创造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和画面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美术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美学修养。
二、创新美术作品的水平
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所在。可是就现状所看,我国的高中生的美术课程大部分都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老师授课时只是一味的完成教学任务,而美术课在学生们的眼中,不过是个可以缓和其他课程枯燥程度的调剂品,这样的美术教育,不仅没有让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审美情趣,也承袭了中国教育的一贯填鸭式做法,这与美术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大相径庭的。
高中美术教材的编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课本里的美术作品均取材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作品都是经过美术家们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创作出来的成果。与时俱进,学生们的美术教材不能永远停留在上个世纪,应该由教师选出一些现今较为流行的,学生们喜爱的作品进行教授。现在学生们使用的美术课本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虽然作品久远名气很大,却从内容到形式都缺乏时代感。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高中学生对于电脑都已经相当熟悉并且运用自如。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节目层出不穷,新的电子美术作品犹如雨后春笋蔓延开来,这些社会现象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学生们对于美术的审美情趣,那些教材上白纸黑字的作品就好比出土文物一般年代久远。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往往以学生在绘画技能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量化而轻质态。语文数学等应试课程如此,音乐美术等审美课程亦是如此。一成不变的内容便说明了中学生美术课程的变化是多么的乏力。长期以往,将如何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更不要说培养美术方面的审美情趣了。适当的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新的近现代作品,励志向上而不是空洞乏力的网络图片,并不失为当今高中学生美术课本上的优秀教材。
三、创造美术欣赏的环境
家长也应当协助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对美术审美意识的正确引导,使学生们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回家后,都能得到一个展示自己审美能力的空间和健康的审美环境。
制造美术的审美环境,并不是指家长必须在孩子放学后一刻不停的播放国内外著名的动画作品和图片,而是指在孩子们浏览到自己喜爱的动漫节目或者网上的优秀图片作品时,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欣赏。比如前面所说的宫崎骏大师的作品《千与千寻》,它的主题音乐旋律优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家长们适时的跟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既营造了轻松的家庭气氛,同时也为欣赏动画作品作铺垫。边欣赏电影台的同时边和孩子谈论其中的故事情节,以及这部电影所隐藏的内涵。不要一味的阻拦干涉,只关心学生的主要课程考试成绩如何,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遏制孩子的喜恶,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对家长管束孩子的考验和劝诫。不仅如此,逢年过节时全家齐聚一堂,家长也应该多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论是绘画素描、雕刻书法还是流行歌曲,只要孩子有兴趣去做,家长就要多多支持,这样既巩固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成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给家庭带来极大的欢乐。
四、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是情感的艺术,美术教育能带给人不同于音乐般动态的情感冲击,它静态而美好,能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直接撩拨人们的情绪。美术欣赏活动训练了学生“审美的眼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对高中学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意识的提高既是美术作品感受内涵的动力,又是美术教学审美化的主要标志,未来的美术审美教育,就应该是点燃学生们内心情感火花的教育,是让学生们感受美术带来的心灵震撼的无穷魅力。美术欣赏教育不仅仅要从学生们抓起,美术教师和学生家长更要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审美能力,什么是能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热爱的真正因素,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引导学生们走进艺术的殿堂,去感受艺术之美、艺术之真、艺术之悟,实现真正意义的美术教育之审美的本质,实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创新化,实践化,我们的美术欣赏教育的审美之路才不是空口白谈,我们的未来也会因为有了这些造就梦想的孩子们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