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创作特点

艺术创作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创作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创作特点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第1篇

公共艺术设计选材的原生态之美材料是艺术品的载体,公共艺术通过材料构成作品本身并表达存在的意义。就原生态设计理念而言,公共艺术选择材料首先应遵循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的原则。特别是在乡村社区,竹、陶等材料远远大于金属、塑料的利用率,不仅是因为这些材料的成本少,更是因为这种材料制作的作品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使人们的情感归属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其次,公共艺术材料的使用还应充分考虑作品和环境的关系,强调材料与作品主题的统一性,使作品意义与空间环境浑然天成。

公共艺术设计造型的原生态之美原生态理念崇尚的是自然与人文,它来自于民间,由于地域、习俗、文化的不同,原生态艺术也是千姿百态,各有韵味。但无论原生态艺术的造型风格如何多变,它必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洽的;只有与环境共生,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如英国雕塑家保拉•郝妮(PaulaHaughney)的《码头工人的记忆》,是一个两只大手捧握的圆球体,在球体上用刻线方法画有鱼、螃蟹、绳索、贝壳等物体。作者在创作之初在当地充分调研,了解到这里是退休海员的居住区,因此产生创作灵感,即“一双码头工人的大手”握有对这个世界的深刻记忆,与周围居民心灵产生共鸣。

公共艺术设计形式的原生态之美公共艺术在创作时不应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它可以是在已有形式上的再加工,也可以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情感的表达。原生态理念从形式上应对环境要素合理利用,是对自然、文化的自然流露,可以使公共艺术更具有人情味。如在已存在的媒介上进行再设计,尊重传统与自然;关注反复循环可再生的艺术形式;鼓励民众真正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及使用的过程中来。

中国传统村落一直以“天人合一”、“历史文脉”作为其发展理念,与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自然环境、建筑、公共雕塑、壁画等文化活动一脉相承。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渗透,还原了公共艺术淳朴、自然的本质,在设计中尽量利用村落社区自身的人文历史等背景元素,并结合材料和艺术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使其成为能够与民众交流的活的艺术,同时也能够使农村社区重新成为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生态社区。

公共艺术设计要传承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是可以作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具价值的因素,将这种优势运用在现代公共艺术中,不仅发扬、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这种结合又能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农民为主体,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应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为己任。首先,作为农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创造者应深入到农村之中,真正去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村的传统、农民的日常生活,搞清楚老、中、青、少不同的想法,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农民愿意接受且符合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其次,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去,使设计充分体现当地人的喜好和地域特色。最后,应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完善各项相关机制,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建立一种“农村文化生活”的长效管理机制。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斯莱;印象派;光线;艺术特点

1 生平简介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1839年出生在巴黎,其祖籍为英国,他的父母也皆为英国人。由于父亲经商成功,西斯莱自幼就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生长,过着舒适的生活并且受到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1857年十八岁的西斯莱遵循父亲的期望前往伦敦习商四年,回来后在一家商行工作。1860年再次回到巴黎的格莱尔画室学习,学习期间认识了莫奈、雷诺阿等知心朋友。随后住在马尔洛德,受柯罗和库尔贝画风的影响并参加1866年沙龙,1874年参加第一届“独立派画家”的展览会。1883年丢朗・吕厄为西斯莱举办了第一个个人画展。1898年西斯莱患上了疾病,同年1月29日西斯莱逝世于莫列,享年60岁。

2 西斯莱作品的艺术特点

绘画风格的特点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因素。西斯莱作为印象派画家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正如他的人一样温和且富有诗意,他习惯于埋首捕捉身边平凡景物瞬间动人的画面。他把风景画的创作带入新的境界和层次,在处理题材、结构布局、运用表现手法及艺术语言等方面在其作品的体现中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了他的个人风格。西斯莱把光色效果巧妙地结合在画面中,使画面的整体效果有着不一样的风景面貌,也使得画面中的每个层次都能变得更为丰富和抒情。通过这种手法来表达出清新明朗的明快气氛,从而让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除了秉持着对自然风景写生的执着,他一直都对不同的色彩关系和变化都有着很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让风景画不只具备自然艺术气息,同时也包含了准确的光线变化时段,把风景画的诗意变成更具艺术感染力。

3 西斯莱艺术风格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西斯莱是一位性格和画风都同样温和且富有诗意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形是严格的,其构图工整有序。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他的画面中没有任何系统的东西。他与同时期的其他印象派画家比较,其色彩更精确、更细腻,他可以瞬间捕捉到自然风景的真实印象。西斯莱在1866年参加官方沙龙展出的《枫丹白露林》,画面中充满了沉稳柔和的色调,严谨的结构,使得画面中的景物透视性加强;作品以茶色、绿色、灰色、蓝色为主,表现了他对于结构与空间的喜好。笔触较长而细,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关系,更加丰富了具有诗意的自然景色。1870年的《圣马丁运河码头》一画中,描绘的是工人们正在圣马丁河畔的码头上为驳船卸货,背景带有巴黎特征。画面用淡雅的色调去表现灰蒙蒙的天空,这说明西斯莱在描绘天空和空气的时候,具有明确的色调感觉。这幅画在画面上保留许多较符合传统的色彩元素,如建筑物及前景左侧的深棕色、泊船船身的黑色在其画面中,这些比较传统的绘画元素被画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运用了明亮的色调、轻快而多样的笔触,微妙的色彩关系,是画面本身产生了生动逼真的节奏感,这样也替作品增添了轻盈和流动感,使得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气氛更加和谐,且富有朝气。在1872年的《阿让特伊小广场》这幅作品中,自己的独创风格开始显示,同时也注意对外光的探索。作品中傍晚的阳光与青绿百叶窗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黄色、绿色和玫瑰色使房屋的形成了一种暖灰色调,使得阳光下的房舍与灰色的门窗形成对比。西斯莱充分地运用了这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以创造明暗对比为目的,也不作为生活题材,而是呈现出是整体的色彩效果形象,表达心里所想的抒情诗意般的这种视觉呈现。通过真实地直视自然和勤劳的艺术实践,画面中保持一种真实、生动而又多变的描绘特性能够在现场中迅速捕捉多变的物象,从而使画面浸融在光的变化之中,利用优美的色彩表达画家内心的喜悦,形成独具风格的美的形式,也更加强调了画家的个人绘画艺术语言的特色。

1874年的《汉普顿庭院的桥》标志着西斯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已经成熟。在构图上,画面中河水下流的部分平衡了大片的树丛,与天空也相映成趣。其笔触急促薄涂,轻快而流畅,结构上厚实而沉稳,并置的手法和鲜明饱和的色彩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以精细的写实手法展现他感受到的点滴光影,把迎风起伏的树林,开阔的苍穹和闪烁着阳光的河水描绘的热情洋溢。画面中从主题细节到空间魅力,其作品体现了画家具有自由奔放的活力。在这幅画上,西斯莱把印象派的技法运用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感觉。

从80年代中期起,作品形式较复杂,在《摩莱大桥》一画中画家运用了干厚而粗糙的笔触,颜料中的水分较少,采用激动不安的构图使整个画面追求质感化而导致作品失去了本身所存在的艺术魅力。尽管他的色彩也越来越响亮,但是显现出的却是色彩的喧闹和形体的照相式效果。总体上,西斯莱晚期的作品较以前色彩更加明快,笔触也更加丰富多彩,他一直在努力寻求着新的发现和新的方向。这时更鲜明的色彩占了主要位置:苹果绿、柠檬黄、朱砂、紫罗兰、粉红等等,受新印象主义影响,作画多采用点彩技法,作品有重在表现物象实体感的倾向,但缺乏内在诗意。在他的晚年生活里,尽管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他仍孜孜不倦地探求新的主题,如在河堤、支流以及枫丹白露森林中去寻找创作题材。期间,也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

4 小结

西斯莱有别于其他的印象派画家,他的艺术完全服从于感觉,被誉为“塞纳河画家”。他用细微的笔触描绘自然界微妙的变化,从而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魅力。在西斯莱一生中创作了约为八百幅油画作品中,大多是风景画。他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和朴实的情感在创作上是表露无遗的。他坚守原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印象,在他的画面中充满着激情、美幻和一种超自然的魅力。期色彩也大胆明亮,充满着征服的激情,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所以他的作品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真正的绘画艺术不是技巧,它要求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代风景油画大师西斯莱不论是对色彩的运用还是对新技法的尝试都堪称是印象派画家的领军人物。他为西方现代绘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也为印象派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苗子.世界艺术大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2] 保罗.史密斯(英).印象主义[M].张龙,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张春新.西洋油画技法欧洲卷[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第3篇

(一)剧情架构

现下的宫斗剧的剧情架构形成一定的类型模式,主人公角色设定不论是嫔妃还是宫女,大多刚出场单纯善良,经过后宫的一系列争斗倾轧,成长为精于计算、善于度势的后宫强者。2012年热播的《后宫甄嬛传》甄嬛成长的经历就是模式化宫斗剧最具代表的例证,但经过《后宫甄嬛传》热映后同类型几十部作品充斥荧屏,逐渐降低了作品的可看性和观众的期待性。尽管《延禧攻略》在剧情架构方面依然沿用的是女主“受迫害-复仇-成长”的叙述模式,但在情节设定中一改以往拖沓憋屈的宫斗戏前期铺垫,减少了悲虐苦情的桥段,而是两、三集一个故事小,情节主线和烘托人物性格的辅线相互交缠,大大提升了电视剧的观影效果,更用情节跌宕弥补了某些环节设计方面设置的不足,这是新型宫斗剧开拓性的必然改变。

(二)角色性格塑造

笔者按照《延禧攻略》中角色的身份将剧中角色分成四类:女主、皇帝、皇后嫔妃、宫女太监,下文逐一对这四类角色进行性格分析:

1.女主魏璎珞的性格分析

以往宫斗剧剧中女主的性格设定大多善良无害,必然经过惨痛剧情的洗礼后才学会权谋和计算,透着“迫不得已”,例如《后宫甄嬛传》中的甄嬛、《金枝欲孽》中的如妃;而魏璎珞角色性格设计的极具现代思维,从刚出场就叫嚣着“我天生脾气爆、不好惹”而且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这种性格刷新了观众对纯善型女主的印象,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是此剧大获成功的一个原因,但是深入剖析主角的性格,可以看出,宫女璎珞遇事锋芒毕露,事后靠机智的头脑屡屡化险为夷,情节设定的侧重于戏剧效果,而忽略了它的合理性和可信性,相对于历史正剧而言,这是宫斗剧的优点也是缺点。

2.乾隆皇帝的性格分析

与传统历史正剧中威严肃穆的帝王形象相比,宫斗剧中大多场景反映的是生活起居状态的皇帝,所以更具有亲和力,《延禧攻略》中的乾隆皇帝设定的颇为生动风趣,剧中“对着遴选的秀女言辞暗讽”、又“嘲讽御花园佯装偶遇的小嫔妃”等种种桥段的设计把一个任性活泼的年轻皇帝形象塑造出来,与《后宫甄嬛传》中阴郁难测的雍正帝相比,《延禧攻略》中的乾隆喜怒哀乐都有迹可循,更加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同身受,这样的性格设定与《延禧攻略》上映后扮演皇帝角色的演员大受欢迎不无关系。

3.皇后、嫔妃的性格分析

宫斗剧中的“后宫”是一个等级严苛又相对封闭的环境,同时它又折射出朝局的动态,妃嫔们在宫中的品级位份,不仅体现皇帝的宠爱,更多的是对妃嫔背后家族的封赏,例如《延禧攻略》中的高贵妃,角色性格骄纵狂妄,这与其父高斌乃是二品河道总督,乾隆皇帝的重臣不无关系。总结来看,宫斗剧中嫔妃们的性格虽然受到后宫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但善与恶依然由角色自身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

4.宫女、太监的性格分析

后宫的太监、宫女,首先他们的角色身份低微,荣辱不能由自身决定,所以对于剧情的发展大多处于被动从属的位置,按照他们在《延禧攻略》剧情中的表现可以分成两类:(1)忠心护主型:代表人物是宫女明玉、太监李玉等,这类型的宫女太监本性善良、他们的行动轨迹主要是从维护主子的权益出发,而且面对选择时也能坚守纯善的初心,这点是观众对善恶评判的关键,符合主流价值观;(2)卖主求荣型:代表人物是宫女尔晴、太监袁春望等,这类型的宫女太监大多心理扭曲,为了一己私利可以不择手段,但结局悲惨,这是观众认可的因果观。

二、人物形象塑造特征

宫斗剧中角色的成功塑造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服装、道具和化妆,这是塑造人物的最关键的三个环节。

(一)服装

宫斗剧中往往人物在剧情中的境遇都是通过服装来展示的,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服装的价值直接体现的是人物的社会地位,具有鲜明的等级观念。在金易、沈义羚先生合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载了晚清随侍慈禧的宫女荣儿的回忆录,其中“衣服、打扮”篇中她这样描述“我们宫女不许描眉画鬓,也不穿大红大绿,衣料是春绸、宁绸的多,夏天也有纺绸的,一年差不多穿两色衣裳,春夏是绿色,秋冬是紫褐色的,平常是乌油油的大辫子,辫根扎二寸长的红绒绳”[1],对照来看,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璎珞刚入宫时基本符合这个形象。虽然这样的服装造型并不是对清初乾隆年间准确的定位,但其服装的形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宫人旗装的样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角色融入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二)道具

《延禧攻略》的制作团队在创作初始就考据了相关的史籍资料,在场景和服饰道具制作上更是耗费巨资,聘请民间传统手工艺匠人纯手工打造,务求影视画面的美轮美奂,一经播出,观众就对剧中所呈现的视觉效果颇为认可。值得提及的是剧中很多道具乃是对真正历史文物的复刻,例如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先生指导下仿制的“仙鹤桃树图团扇”和“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还有剧中高贵妃多次穿着的“珍珠云肩”其形制也是仿自清末慈禧太后的珍珠披肩;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精雕玉镂的道具增添了影视剧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假使不论剧中的服饰道具对历史的还原度,单论传播中国非遗文化、致敬传统艺术的初衷就是值得认可的。

(三)化妆

塑造人物角色的性格和地位,除去服装道具外,化妆是最能表现其精髓的。宫斗剧角色的化妆风格主要取决于故事的年代背景,根据李芽老师的《脂粉春秋》一书中提及清代女性的化妆,“眉妆以曲眉为主,特征是眉头高眉尾低,以表达低眉顺目之意,唇妆在清代最具代表的是上唇满涂、下唇一点”[2],这点在袁如诗的《说“樱桃小口”》一文中也有赘述“这种现象在明清时表现尤为突出,妇女们在画完上唇后,只在下唇上点一个小圆点,即所谓‘樱桃小口’”[3];另外清代郎世宁的像轴画《乾隆帝妃古装像》中描绘的就是只涂半唇的妃子,但这属于极为罕见的例子,对比来看,《延禧攻略》中众妃嫔的眉形遵循了“曲眉”的特征,但唇妆则是在参考了这种特殊的“半唇妆”基础之上做了改良,结合当下较为时尚的“咬唇妆”,这大抵是宫斗剧创作团队迫于现代审美的妥协之作吧。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儿童歌曲 歌曲创作 艺术特点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歌曲是音乐创作的一种体裁,它具有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其年龄对象、形象生动、情感纯真、活泼童趣是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儿童歌曲对于儿童美感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儿童歌曲创作的体验和感悟,拟就儿童歌曲《心连心手拉手》(苏韶芬词 彭超 陶波曲)①的创作为例,对儿童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旋律发展、节奏设计、乐段安排四个维度的艺术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儿童歌曲创作中主题动机的选材特点

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是表达乐思内容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乐汇。是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更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基础。为此,歌曲创作的成功与否及风格突显,往往取决于主题动机的选材。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中捕捉特点鲜明、富有儿童个性的动机音型作为创作的基础,是创作一首儿童歌曲成功的关键。

《心连心手拉手》是一首活泼、欢快、极富特点的童声二部合唱歌曲。全曲为二段体结构,共二十四小节,F大调,4/4拍。在该歌曲创作时,作者紧紧抓住活泼、欢快这一基本情绪为主线,在主题动机的选择与应用上,采用大调主三和弦的五音开头,同音重复并以二度级进和下行四度跳进到主三和弦的五音,构成该歌曲极富动感和充满朝气的儿童音乐特点。随着旋律的不断重复与推进发展,儿童的心境表达更为突出。由于第一乐句的主导动机(5 5·5 5 5)是以主调主和弦为起句而成,因此在第二乐句动机的发展中形成下属和弦向属和弦、主和弦三音的模进重复,而且在音程跳进安排上紧紧围绕第一主导动机乐句来发展进行。在全曲二十四小节中,重复交替出现歌曲的动机音型,并且以音程的跳进手法,为主导动机的音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儿童歌曲创作中旋律发展手法的应用

在儿童歌曲创作中,旋律发展手法的应用是创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著名作曲家龚耀年就儿童歌曲主题的发展手法谈道:“旋律的发展还应根据内容需要和结构特点(如乐思的启示、发展、对置、变形……)来考虑如何将主题深化、有层次有规律地展开。”“决不能东拼西凑,试图在一首歌内把什么手法都用上,应该使材料尽量节省、手法力求精练。”②

《心连心手拉手》的主导动机创作是依托在F大调主三和弦的五音上,并且经过旋律的模进重复手法的应用,结合音程三、四、六度跳进支撑音型发展,使旋律与歌词的语意十分贴切地表现出来,让歌曲形象的塑造更为鲜活。笔者在创作该歌曲作品时,注意到主、属、下属和弦的分解应用,尽可能考虑到以和声功能和多声部思维的创作基本手法,简单明了地将旋律主导动机音型,通过sol、la、fa、re、do这些骨干音,变化重复形成一个主导动机发展连环圈,让动机音型在对比中有新意,在色彩的变换中突显儿童特点。简洁、明快的旋律发展把天真无邪、童趣稚嫩的儿童形象,较为生动地表达出来。

三、儿童歌曲创作中节奏的设计与变化

要创作好一首儿童歌曲,对节奏的设计与变化应有考究,还必须有独特的个性变化。笔者在创作《心连心手拉手》时,就十分注意到节奏的个性化设计,从作品的节奏分析来看,其主导动机的展开和旋律的模进变化,似乎给人感觉到简单,但仔细推敲不难看出,它却有着细微的节奏对比变化。如:

4/4××·××× |××× ×-|××·××× |××× ×-|

阳光和大地手拉手, 星星和夜空手 拉手,

××·×××| ××× ×-|××·××× |0×××-|

转贴于

青山和绿水手拉 手, 江河和大海手拉手。

从谱例的节奏设计中可以看到: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带休止的切分节奏为支撑整个作品的基本节奏框架,那么,它的节奏特点在于积极向上、动感极强,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应用也是更好地突出歌词的语意内涵,更夸张地强调“手拉手”的节奏重音。

四、儿童歌曲创作中乐段的巧妙安排

乐段的安排在儿童歌曲创作中尤为重要。儿童歌曲在创作中,乐段的安排应该是以歌词的段落设计为基准。由于儿童歌曲是以儿童为对象来创作的,诚然,在乐段的设计上应给予巧妙的安排。

《心连心手拉手》这首作品从歌词的句式、段落上分析,它为二段体结构形式。一般的句式结构为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单段体构成。该作品的第一段也就是这一类的设置,由四个句子组成,每一个句子为对称式方整性结构。笔者在处理第一乐段时,刻意在第八小节的第三拍上落在调式的主音上,形成终止式段落感,产生极其稳定的音乐效果。由于歌词作者力图从写意的手法去突出表现人与大自然的亲近、和谐关系,因此笔者在乐段的安排上巧妙地进行了设置,更能够准确地传递出人世间的真情所在。特别是第二段将这种亲近、和谐的意境更好地表现和升华,笔者有心让该段落的词语重复进行,并巧妙安排在属和弦上形成半终止式,产生出对比与变化的音响质感。

综上所言,儿童歌曲的创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创造性活动,只要坚持不懈,勤于思考,深入儿童的生活,不断探究儿童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掌握更新的儿童歌曲表现手法,即能创作出更多的适合儿童的优秀歌曲。

注释 :

①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心连心手拉手.儿童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2005年第2期,第9页.

②龚耀年著.儿童歌曲作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32页.

参考文献 :

[1]龚耀年著.儿童歌曲作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方智诺编著.歌曲分析与写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齐易,张文川著.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78-01

从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音乐作品中,艺术歌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艺术品位非常高的歌曲形式,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中的意义分析

(一)确定了我国艺术歌曲的形式

在我国古代歌曲史上,总共出现了物种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形式,即琴歌、小曲、散曲、词体歌曲、雅乐歌曲等,他们通常都是根据歌曲填词,或者和宗教、民歌等具有某种联系,或者与传统的诗歌具有紧密的联系,注重中国旋律特色。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引进了欧洲音乐的和声体系,为中国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语言与欧洲音乐的结合,共同确定了我国艺术歌曲的形式,使我国艺术歌曲的表现力向纵横方面更拓展。

(二)创建了“歌”的体载

五四期间,是新诗与旧体诗的歌名,传统诗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开始解体,新诗逐渐的蓬勃与兴趣。新诗容纳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内容,反映的是民主主义的理想与思想意识,具有清新的时代气息以及浪漫主义的诗风,在形式上,新的曲调取代了旧体诗的吟诵调。新诗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音乐会歌曲构成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歌词的主要来源。上海国立音专为了将新诗引进到音乐创作中,创建和推广了“歌”的体载,在我国艺术歌曲的园地中,新歌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为艺术歌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特点与发展分析

(一)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特点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艺术歌曲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一大批国内留学生相继回国,他们开始尝试着结合欧洲的作曲方法与中国古典诗词,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例如赵元任的《听雨》、《教我如何不想他》;萧友梅的《南飞之雁语》、《问》;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等。尽管这些早期歌曲的创作手法相对简单,音乐风格也比较平淡,相对于欧洲的作曲激发来说上处在初级的魔方阶段,但是这些作品在今天的艺术歌曲中依然散发着艺术的光芒。

赵元任先生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鲜明的音乐形象,独具匠心的钢琴伴奏以及创造性的和声手法,在半个世纪里都广为流传,无论是在艺术性方面还是在思想性方面都属于上乘之作。他创作的艺术歌曲的歌词通常选用、徐志摩、刘半农等现代诗人创作的新诗,这样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信息。从这些艺术歌曲创作理念上来看,赵元任先生非常重视歌词音韵与声调的特点,讲究曲与词的结合,既注重口语化,又富有运维,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从形式上来看,他的艺术歌曲作品不仅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色,还包含欧洲近代多声部音乐的特点。此外,赵元任先生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积极的探索了“中国话的和声”,其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她》,是根据四段歌的特点,采用我国传统音乐中罕见的弱起节奏与三拍子和变体分节歌,对原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刻画,同时歌曲的结束语还有意识的运用了京剧西皮腔的曲调,使歌曲具有了更为突出的民族风格,堪称我国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

萧友梅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另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其在德国、日本留学学习音乐,具有深厚的技术功底以及西洋音乐修养,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其中艺术格局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尤其是其在1922年创作的艺术歌曲《问》,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著名代表作,尽管该作品在风格以及音乐语言上具有模仿西方艺术歌曲的痕迹,但是富有逻辑性的旋律发展、和声和歌词的有机结合、简明的创作手法,使所有的听者都无比动容。钢琴伴奏采用的是和弦音与旋律音,左手伴奏为典型的四拍子第一排八度低音重复、后三拍柱式和弦的方式,歌曲的这种创作方式虽然在今天看来简单,但是在当时,萧友梅采用的“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将欧洲“钢琴、旋律、诗歌”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月自身的创作相结合,为国内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总之,虽然20世纪20年代为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起步阶段,但是此阶段的歌曲创作中除了旋律声部以外,还增加了复调、和声、钢琴伴奏等,为创作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20世纪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多元发展的时代,30年代音乐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借鉴了20年代艺术歌曲创作者的经验,并有意识的将西方作曲与传统音乐相结合,探索和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

黄自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短暂的一声创作了六十多首歌曲,但是其创作的歌曲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情感细腻并且技法娴熟。最能反映他艺术歌曲创作水平与精神作品包括《卜算子》、《花非花》、《南乡子》、《点绛唇》等,这些歌曲的歌词借鉴了古代诗人的诗词,通过词曲与歌曲的细腻处理,深刻而细腻的反映了古代人的面貌与精神气质。

黎锦晖是20世纪30年代另一名著名的音乐家,其创作的学校歌曲,将表演和歌曲结合起来,例如儿童歌曲表演《蝴蝶姑娘》、《好朋友来了》、《老虎叫门》、《可怜的秋香》等,这些歌曲紧抓儿童的心理特点,以艺术性的语言、优美的旋律、生动的形象,在国内儿童音乐创作中具有非常要的地位,其中流传至今并且脍炙人口的歌曲有很多,例如《小小画家》等。

此外,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的动荡年代,抗日题材群众歌曲创作数量空前,例如,贺绿汀的《游击队歌》、捂鞯摹吨谢民族不会亡》、麦新的《大刀进行曲》、洗星海的《青年进行曲》、聂耳的《码头工人歌》和《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以抗日救亡、安国为题材的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鼓舞人们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为民族解放而战斗。

总之,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特殊的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无论是在词曲的题材方面、反映时代风貌方面、创作速度方面都,都远超20世纪20年代,艺术歌曲的创作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采用中国民间的音乐素材,还吸收了西方的作曲技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音乐元素的结合,创作了非常多的优秀艺术作品。

三、结语

总而言之,20世纪早期我国艺术歌曲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的过程,20年代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步阶段,30年代作为我国艺术歌曲多元化发展的阶段,这两个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并为我国艺术歌曲以及音乐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培喜.温婉的诗,唯美的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特征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王培喜.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意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3]杨玲玲.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规律与审美范式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