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与科学

传统文化与科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与科学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整合;两课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一、关于文化整合的界定

文化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基本看法,认为文化是凝结在历史中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文化决定我们的语言风格、也决定我们怎样言行的方式,我们怎样思考和反思,我们有怎样的痛苦和冲突,有怎样的希望和憧憬。那么文化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文化不仅对个体具有行为和价值规范的功能,而且对于社会活动也具有内在机理和图示。文化与个体的关系相互影响,微妙神奇之处就在于虽然文化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但它一旦形成和强大会反过来制约个体的行为,文化影响和制约了我们的生存和价值需要。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梁漱溟曾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文化的精神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1]从梁漱溟现实对于文化印象的深刻描述中,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人就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文化是人的类本质,文化是一种人的历史生活实践的凝结。因此,什么是文化整合?文化整合,首先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历史的时代大背景下实践生活,是对于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在被影响和制约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的价值功能,保持和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包括特定群体对于语言认同、风俗习惯认同、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认同、艺术欣赏和享受的认同等等。文化整合应当是形成和塑造“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完成的过程又同时具有社会性和自觉性。而且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在探究文化整合的概念时,我们还应区别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的区别。自在文化是以天然积淀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图式。其中包括礼俗、习惯、道德戒律、行为准则、经验常识等,甚至是以一种顽固的形式生长在特定人群的血脉中。而自觉文化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比如科学探索活动是自觉揭示规律,哲学是自觉对人的生命进行反思,艺术是对于美意识的自觉和对于美的活动的创造,政治制度也会以一种自觉文化因素而存在运行发挥制约和保障。因此,自觉文化以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自觉的方式存在或实践着。在自觉文化和自在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比如原始社会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以及后工业文明的理想主义文化模式。在人类历史时空一路穿梭而来的各种文化模式,都有着诸多不完善以及令人眷恋之处。

二、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下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模式,常以特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内在机理而制约、影响、规范着个体的人格、个体的活动和社会运行,而且还通过文化模式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的变迁,即在文明形态意义上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和更替,更加深刻地、从更高的层面上制约、影响和规范着人的活动和社会的运行。因而,在文化模式的变迁中,抓住主导型文化模式这一关键角度,有利于解决文化模式在历经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转型和危机时,解释一种文化模式从常规稳定期进入冲突紊乱、怀疑混乱时期(文化危机)的现象和原因,有利于文化模式向剧变期和革命期转变为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文化转型)。

三、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失范与文化冲突的现象及原因

我们对于文化失范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感性现象的描述层面,而应将其界定为特定转型变革时期“原有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在主导性文化模式失范时,社会的人们往往怀疑原有文化模式中的文化传统、信仰和文化精神,因为原有的文化模式不再有效制约和规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机制运行,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要素开始介入正处于怀疑中的群体,并同原有的模式、观念形成冲突和混乱的境况,可以称之为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陷入了文化危机。比如石河子大学的桑华和卿涛在《关于高校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一文中谈到: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轻视的态度,尤其青年学生“面对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认为传统文化无用,在校期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学习与否是与未来发展关系不大”,“对西方文化羡慕、崇拜,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东西,已经落伍,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时代价值和意义”,或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是对其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2]在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下,青年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倾向,同时在人格修养、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都是源于传统文化模式陷入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之中造成的。同时,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当代青年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实的成因,也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变迁的文化激进主义造成的历史原因。文化激进主义所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传统文化的断层。2)西方社会意识、文化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带来了斤斤计较、蝇营狗苟的竞争和理性,也带来个人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观念。3)中国民众目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当代年轻人变为了眼中只有现实物质和现实娱乐,无理想、无社会责任感的“空心人”。4)中国社会转型下的文化滞差和文化冲突的矛盾影响,文化滞差是指在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最滞后的不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是科教文化的滞后,也就是本土先进的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够。而文化冲突是指,一方面原有的信仰、文化传统遗失和被瓦解,另一方面原有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人情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在当下中国卷土重来,用人情对抗和违公平,用经验主义代替理性主义,无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等等,使得年轻一代要么妥协适应,要么选择无奈颓废。5)高职院校自身文化整合及文化转型要求缺乏重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等现实原因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虽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既缺乏实践行动,又没有制度上的保障。

四、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如何落实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既是保障学生思想合格的核心单元,也是肩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落实者和行动者。传统文化是指文化精髓的总体表征。而传统文化资源是指文化具体的载体资源。“两课”教学中所要进行整合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其特定的对象,如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典籍)、地方文化资源、诗词歌赋、传统曲艺、艺术、历史人物、典故等都可以作为本课题吸收整合的文化资源。结合相应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主题进行梳理、整合和构建。1)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加强传统文化启蒙。在“两课”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事实上首先是一项文化启蒙的工程。因此,要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加强文化启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既可以通过建立和共享全国性传统文化资源库来为“两课”教学服务。高职院校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到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教学内容中去。这其中,除了包括与有积淀、有内涵、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合作建立校级优秀精品课程资源,也包括开发服务于教学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视频,并将资源分类入库,方便学生课下学习和追踪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在课堂中进一步领会和体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度和积极性。2)除了针对他们面对变革时的困惑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进行开导,还应加强青年对于社会“主导性文化模式”选择过程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帮助他们系统进行文化反省和反思、文化批判,文化重建。因而在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和情境教学的方法相结合,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当前对于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反思,尤其对于当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文化模式进行反思、反省和批判。同时,以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精华和内涵来重新看待和塑造自身对于社会现实和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帮助学生自身完成文化重建。3)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从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角度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创新。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背景来确立课程教学资源的文化整合,找准文化整合的立足点。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应当是以一种理性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新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理性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取代中国传统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从而确立一种现性主义文化模式。“这种现性文化模式,是一种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哲学和文化哲学为主导,以自由、法治、个人的尊严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价值,凸显了个人的解放性和主体性的主导性精神文化模式。”[3]但是,两课教学的文化整合,还应将着眼点放到现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培育上,尤其是要加强现代中国人、中国学生在文化软实力上的建设的核心地位。尤其使我们看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和价值内涵,可以起到平衡社会机制的作用,以及抑制现代人由于竞争和现实利益的争夺而导致的人的异化方面起到了重要抵制和化解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注入中国经典文学与文化典籍的阅读和解读,可以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规训作用。这些经典既包括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封神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包括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以及荀子的《儒校》、《正名》,这些典籍都是“文以明道”的经典规训。通过故事、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教学中将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比如,忠孝文化、轻利重义的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文化、积极入世情怀、自省安人、谨慎自律的文化、求真务实的文化、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等等。4)注重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上的“坐而论道”,更在于能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直观感受。主题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条件地结合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比如通过走访山川古迹、参加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加入传统文化实践方面的志愿者活动、参观艺术博物馆,对于地方民风、民俗、民情、民间艺术等方面进行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让学生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体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陶冶文化情操,培养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使高职大学生在应用和实践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研究和服务社会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个体的人才素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5-56.

[2]郭大成,庞海芍:《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2015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324.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优秀传统文化;语文味;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32-02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透过课程标准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可以看出,语文学科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学科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语文教学须有语文味

课堂是语文学科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根据教学的进程,教师可以将其分成相应的几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努力营造浓郁的氛围。

1.课前五分钟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笔者常常利用课前五分钟,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创新,充分挖掘,有效利用资源开展活动,或者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名人名言、成语故事、谚语、歇后语,或者是《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短短的五分钟内,轮流展示积累。长此以往,“课前五分钟”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课堂主战场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那些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选准优秀的古诗文作载体

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教师节30周年的展览时曾提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庆幸的是,2011年版的语文课标已经在义务教育四个阶段的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优秀的古代诗文,教学中可以优中选优,将选准的优秀古诗文作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优秀作品来鼓舞学生。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是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所写,诗人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了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再如文天祥,因《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而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同理,岳飞有《满江红》、范仲淹有《岳阳楼记》、秋瑾有《满江红》(小住京华)等。可以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那些古诗文都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载体。

(2)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人物作标杆

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人物作标杆,引导学生对典型人物进行分析,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小英雄王二小》中就塑造了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经典形象。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他们的心中造就一个英雄梦,让王二小成为千万个学生心中的英雄,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珍惜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快反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像英雄学习,敢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曹刿论战》中刻画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爱国形象;《出师表》中塑造了诸葛亮为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岳阳楼记》中塑造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大形象。这些人物有着高尚的品格和贞洁的情操,是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标杆人物。

3.课后延伸

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后进行延伸,或者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或者引导学生对当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譬如学习《小石潭记》后,结合各地的旅游资源,利用学生游历当地风景名胜的经历,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借以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那些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譬如结合《大道之行也》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天下为公”这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2.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并有效地抵制落后文化,消除腐朽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这就要坚持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第4篇

人文素?|教育就是通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播、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者的亲身实践的方式,使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气质、修养,最终沉淀为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人文教育。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类过分强调科学的作用,人文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造成了现在人们人文素质的缺失,而这一情况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国家,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近两千多年的文化积累和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遗产。这些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仍有着多方面的启迪,对于丰富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心理,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明显的优势。

一、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1.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理工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第一课堂中开设相关人文素质修养的教育课程,多为选修课程;另一种是借助第二课堂平台,开设相关人文素质修养的讲座、活动或者社会实践等。这两种模式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很难摆脱教育的工具意识,加之理工科院校学科的局限性,使人文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2.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当前,教育界普遍认识到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不懈努力。大学生自身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在实际中,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人文素养方面:理工科大学生普遍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缺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心理适应能力差,缺少对问题的正确把控,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挫败感,不能有效调节。人文精神方面: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学习讲究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缺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缺乏人文关怀,对自身和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理想、信仰和价值观迷失,生活缺乏目标。趣味庸俗化,沉迷于网络。道德水平降低,缺乏文明素质。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环境和人的互动角度出发,分析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的原因。这三个原因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不能单独看待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1.社会影响方面。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建设急需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弥补人才断层是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了保证经济快速的发展,学校不得不把知识作为经济建设的工具教授给学生。教育开始更加注重工具功能,而轻视了教化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形成,科学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人们开始逐渐背离人文学科。曾有这样一句民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接下来的“计算机热” “经济热”以及现在的“公务员热”等,都反映了人们趋于功利化的选择。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各种各样的思潮涌入国内,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学校方面。首先,理工科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往往自身就毕业于理工科院校,其中一部分人重理轻文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其管理行为。高校管理者存在文化意识与政绩效益冲突的心理。教学和科研往往是高校绩效考核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这种无法被量化的工作容易被忽视。其次,理工院校难以协调专业课和人文素质课在学时方面的冲突。由于课时限制,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需要保障,高校想要系统地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十分困难。第三,高校教师编制有限,特别是理工院校人文师资编制十分有限。这就制约了相关从事人文素质教育教师的引进,很多课程的开设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难以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1]。第四,应试教育的危害尚未解除,高等教育中依旧存在着只看分数不看思想的现象。第五,功利思想影响严重,为了加强学科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大量削减人文课程,压缩人文教育课时,降低人文课程学分。第六,就业率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指挥棒,受到市场经济影响,一些高校大力发展热门专业,冷门的人文专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第七,理工科院校中,用于人文教育的资源相对较少。第八,缺少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3.学生个人方面。个人素养的提升,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由于现在学生课业压力重,过分重视应试和分数,对于自身的提升,缺少足够的认识,缺少对于文化素质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充斥了学生的生活。在一些学生相对贫瘠的人文土壤上,网络以极其快的速度形成了畸形的精神依托。同时,功利主义的影响前所未有地充斥着高等教育,这一情况已不只局限于人文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中逐渐扩散开来。学生学习更多的是关注有为有用,而忽略了知识对于其自身提高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从远古时代多姿多彩的文化源头,到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从唐宋时期的全面昌盛,到明清时的大总结,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其中包含的人文知识和蕴藏的人文精神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都有很高的价值。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做了相关的论述。他们的主要观点多集中在古代经典著作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崇尚统一的国家观、天人协调的发展观、公平正义的社会观、诚实守信的人生观[2]。其中以义利合一为基础的价值追求,对学生形成现代社会共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传统文化中强调的自我德行修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心理方面,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自己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能为现代人走出自我心性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人际交往方面,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中庸之道,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人格方面,人文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自觉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自我认识方面,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在改革开放中了解自己,改造提高自己[4]。审美方面,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5]。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方法,目前在学界已经得到了一定共识。目前,我们可以从学校、课程设置、学生引导和校园文化四个方面加强理工科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

1.提高整体认识,深入挖潜资源,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理工科院校必须高度认识传统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文素质教学师资。同时把分散在各部门学有专长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进行整合,在机构上确定其地位。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兄弟院校资源,跨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2.整合学校人文素质资源,改善课程设置。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增加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模块设计,增加人文素质课程,特别是传统文化课程的学分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广泛开展博雅课程。建立人文素质教学评价体系,把人文素质教学考核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评价机制中去,人文素质教师的晋升和晋级比照专业教师进行[1]。

3.充分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主体性,激发其培养人文精神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首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正面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产生明确而热烈的学习动机。其次,在学生中树立学习传统文化的先进模范,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最后,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需求,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塑造校园文化环境,从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社团的建立,在这个平台上实施教育,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想。

加大学生参与实践力度,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五、结语

传统文化对提高理工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多方的重视,许多学者对于这个问题也做了充分的讨论。但是,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并未得到很大的改善,笔者认为今后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第5篇

一、将传统文化植入到识字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识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识字是每一个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妙的文字,每一个汉字,无论简单或复杂,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文化的产物,是历史的传承。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植入传统文化,使得汉字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简蔚氖蹲制匆簦而是一种更加饱满、更加深刻的教学工作。一方面,在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地为小学生进行汉字文化的讲解,将汉字的演变史、发展史、递进史等完整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汉字发展的认知,使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感知到汉字的伟大魅力,能够深刻地认知到汉字创造者的聪明才智,这些是汉字教学的关键,更是汉字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另一方面,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代表,在汉字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拼读、解构,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意义,以及不同字结构之于汉字整体意思的作用。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将传统文化植入古诗词中

语文课程中涵盖着丰富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将传统文化植入到古诗词中,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意境,使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认知到古诗词的重要意义。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点环节,几乎每一首诗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每一首诗歌中都蕴含着扎实的传统文化,这是古诗词中最典型的特征。无论是诠释文人气节的古诗,还是赞美我国优美山水的古诗,都在很大程度上象征和体现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植入传统文化,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熟读、深读优秀的古诗词,理解古诗词中丰富的意境和主要的思想,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背诵优秀的古诗词,通过古诗词的积累来提升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赏析和品鉴。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地扩展古诗词的积累,通过阅读、搜集、整理等来全面赏析优秀的古诗词。

三、将传统文化植入国学故事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国学故事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在国学故事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一些优秀的国学故事,在讲解这些国学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到故事中的寓意。如教师在讲解《揠苗助长》的国学故事课程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来进行国学故事的深入讲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汇演,通过课堂汇演等来展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这是国学故事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在国学故事的讲解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积累,不断扩展国学故事的积累外延,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将对某一故事的认识,通过作文、笔记的方式写下来,这是传统文化渗透至国学故事中的最直观的体现。如在讲《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点,引导学生找准故事的核心,找出故事的脉络,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全面有效地理解这类故事,升华自身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