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教育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 体育 层次

长期以来,如何在学校教育目标中摆正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技术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迫切需要从时代的高度对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的相互关系作一个教育哲学层次的深入研究。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制订学校体育方针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确定课程改革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此,如何理解与处理好体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社会、学校对体育工作的具体态度,而且还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改革。本文运用哲学的方法论,谈谈应该如何理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与关系问题。

一、教育的构成

这里的教育构成通常是指教育目标中所包含的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现代,随着社会生活和人生需求复杂化及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日趋拓宽,过去的那种过分倾斜一育或二育的现象早已不合时宜了,现代的教育即使涵盖德、智、体、美、劳仍然不意味着把应实施的教育包容在内。此外还有各育交叉衍生的,如心理卫生、青春期咨询与指导,以及作为各育共同基础的劳动教育等。因此,当前我们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目标中德、智、体、美、劳五育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新思维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脱离生理发展谈心理发展,这是理论研究中的一种科学抽象;而在现实教育中,必须把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忽视甚至损害生理健康的知识传授和训练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反之,不注重心理素质而孤立发展体质、体力和身体技能的体育也同样是片面的。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体育的传统理解和解释必须扩展。现代学校体育的内涵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德、智、美三育,而且从体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来看,应该是营养、保健、身体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发育这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身体活动对大脑和心理发展的影响,这是当代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揭示了身心发展的内在统一与不可分割性,并提出一系列通过身体活动来开发智力的新途径。这些阐述发展体育与智育的新见解和新成果应该成为体育教师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的研究课题。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学校体育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是培养个体意志极为有效的手段,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内在的统一;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胜利者的良好心态,而且能锻炼对竞争失败后果的承受力;体育能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客观规范的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品质。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是现代人和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

从以上对体育与智、德、美育内在联系的剖析中不难看出,体育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之基础和重要途径。用这样的观念和眼光来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模式,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我们树立未来的体育价值观,并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认识理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新观念

从对体育与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到,他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又分属不同层次,体育还担负着前三育所没有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制订当前与未来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分类时,必须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认清体育在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未来社会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终身体育的原则调整当前体育的目标模式,并将其与各科教育目标及课内外教育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教育。未来的学校体育的功能除了它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外,还应在保障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和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有,学校体育应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校内外建立一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生活,为全面改善和提高我国新一代的国民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桑新民 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法;旅游管理教育

我国旅游管理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苏州市旅游教育的发展为苏州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项目教学法”是近年来旅游教育业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项目教学法萌芽于18世纪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是一种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的教学法。下面就以苏州青旅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这两家校企合作单位为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背景对象,探讨如何实施《旅行社经营管理》“项目教学法”。

苏州青旅是中国青旅集团的成员单位,成立于1984年10月,是我国的百强旅行社之一,主要从事旅游、农业、体育和房地产的集团公司。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前身是早先的1996年开始招生的餐旅管理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的高职大专,发展至今16个年头了。在苏州市旅游事业和旅游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院审时度势决定于苏州青旅搞好校企合作,从2008年开始进行青旅冠名班的合作。

1.我院《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的现状

2003年开始,我院开始开设《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由于专业重点发展方向是考导游,当时是把导游证考试当成学生三年学习的头等大事,学生和老师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这门课程缺少重视,2008年后,由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启,我院采用的是2+0.5+0.5的教学实习模式,前两学年学生在校学习,第三学年的上半年是到旅行社顶岗实习,后半学年是毕业实习。校企双方商定以《旅行社计调》这门课作为校企合作的课程,课程主要有旅行社安排一线管理人员作为师资来校授课。企业的一线的兼职老师到我院上课,以《旅行社计调》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了旅行社管理的相关内容。

如今项目教学法是旅游管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法,这门课企业方不直接参与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从易到难《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安排了旅行社设立、旅游线路设计等9个典型的旅行社工作任务模块项目。这么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组形式参加项目设计与运作,激励和引导学生汲取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

2.我院《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的存在的问题

2.1封闭式教学,拘泥于课堂教学

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不高,互动也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2企业方在提供给学生提供课程的实习条件方面存在困难

由于我院采用的是2+0.5+0.5的教学实习模式,企业不愿意在校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到企业的实习机会,担心影响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所谓工学交替是一句空话,教归教,学归学,实习归实习的现象。

2.3项目的特殊性,给项目完成带来了困难

有些实训项目要有行业工作环境作为背景的,但规模化的到企业去实习获取感性的知识的是很困难的。单纯的通过校内模拟实训,毕竟缺少真实感,效果差。

2.4缺少校企合作的教材

尽管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了快4个年头了,还没有校企合作的教材或成形的教学讲义。课程教学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

2.5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了授课的效果

学校的年轻老师缺乏行业经验,缺乏行业的案例,年轻教师就是大学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加上缺乏行业经验,对学生来讲听他们上课没有吸引力。

2.6实训实验的条件受制约

我院对旅游方面的实训投入有比较少,师生只能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从不同媒体那找材料来充实课堂教学。

2.7旅游管理专业导学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高考生源的逐年减少,高职生的素质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5+0.5的教学模式短期看对企业来讲是好事,毕竟廉价劳动力有人顶岗实习,长远看学生素质没有达到要求就上岗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通过项目教学法对我院《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的提供以下思路

3.1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

不在拘泥于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引导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去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充分的和社会接触,了解行业现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2转变观点,实习条位不要拘泥一家合作单位

项目教学法,给学生带来广阔的市场调研的空间,不再拘泥于苏州青年旅行社一家单位,可以到苏州整个市场上去了解行业的动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更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3.3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有些项目的特殊性,对于项目开展来讲存在难度。纯靠课堂教学又效果不好,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带着任务去调查研究,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

3.4教材选用上尽量与项目教学法思想为指导编制的教材

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尽量超前设置,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让项目教学与时俱进,不滞后。可以考虑与企业方合作编写《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教材,与行业前沿贴近的教材,这个也是校企合作成果之一。

3.5培养符合对项目教学法要求双师型教师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对现有的人才资源更是加强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高整体素质。我院的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已有三个人次去苏州青旅一线挂职锻炼,取得一些成效。教师挂职归来要进行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有效推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硬件建设

项目教学法离不开学校的良好的实训条件,为提高教学效果有些实训项目必须在实训室里进行。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资金是必要的保障,必须拓宽和创新融资渠道,引入企业或者个人来办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为旅游管理的健康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3.7《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项目教学要有后续的跟踪反馈体系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教师要到企业做跟踪辅导、调研。目的就是改进教学方法,在备课是要注意备学生、备老师、备企业岗位的思路。有效促进《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4.结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为背景的系统的教学方法。这些离不开旅行社的提供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促进项目教学的有效实施,在进行项目教学法时,应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引导学生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主动性,积极主动争取校企双方的支持与配合。项目教学法指导下《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不能因为学期授课结束了就结束了,应该让这么课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和顶岗毕业实习过程中,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科]

【参考文献】

[1]赵仁璧.浅析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和创新[J].现代阅读,2011,(2).

[2]李云.影响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上旬),09(34)(总第231期).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行社业;入世前后;现状;影响;发展壮大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状况

1923年,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银行家在该行内部率先设立“旅行部”,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成立了,但是中国旅行社的产业化进程却是以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起点的。在世界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契机,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促进下,中国旅行社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了历史性的变迁进程。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是市场化、企业化和法制化的变革过程。经过20余年的市场化进程,中国旅行社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截止2004年底,中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其中,国际旅行社1472家,国内旅行社13867家。旅行社总资产达到了424亿人民币,旅行社收入达到了1018亿人民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状况是:

1、行业内的企业数量规模与中国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大体上相适应,在部分细分市场上如商务旅行领域还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现象。

2、从市场结构上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三大社为代表的中国旅行社产业集中度不断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的进入,这种产业态势的分散化仍然在进行中。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得一些大型旅行社,重新呈现出基于市场竞争基础上的规模化发展态势。

3、从企业行为上看,中国旅行社业的专业化程度是逐年升高的:2000年为94.5%。绝大多数中国旅行社是主导产品经济型企业,并且正在日渐强化这种专业化经营的色彩,表现出旅行社横向扩张的冲动。

4、从表面上看,全国旅行社业处于微利运行状态,但是考虑到企业避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旅行社业还是有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的。

5、从实地调研看,中国旅行社业的竞争力结构呈比较明显的非均衡态势。这种不均衡表现为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也表现为不同企业之间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差异。

6、在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建设、网格构建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方面,中国的旅行社距离国际同类企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7、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应用效果上看,差距十分明显:我国旅行社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低,旅行社之间、及与饭店业、交通运输业等有关部门的联网系统不发达,与世界上影响巨大的计算机系统的联网也刚刚起步。

8、分析中国旅行社产业现状不能不看到中国合资旅行社的运作及其影响。尽管合资社只占很小的部分,但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旅行社业的影响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入世后,中国旅游业也加速开放。据国际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面临着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市场细分,新兴技术的普及,以及企业的变更和行业一系列变化。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性产业,从供给角度看,其基础是旅游企业,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以及娱乐、旅游购物企业等。旅行社是旅游行业的龙头,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旅游销售商。入世后,在整个旅游业中对旅行社业的冲击将是最为强烈的。原因是旅游市场加速开放,国内外参与旅游业务的经营主体迅猛增长,对客源市场的争夺将趋于白热化;国外跨国旅游集团携资金、管理、相关资源的优势大举进军中国旅游市场,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国际大型旅游批发商将成为中国客源市场的强力竞争者。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旅行社行业将逐步放开合资旅行社中外方出资比例限制,在2003年底以前允许外商在合资旅行社中控股,在2005年底前允许成立外商独资旅行社。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中国旅行社业的影响或者说是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

加入WTO对于中国旅行社业的影响,一个是直接影响,一个是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中既有有利的,也有挑战性的。

第一个直接影响,有利于国际客运量的增加,直接面对和国外旅行社的市场竞争,游客会增加,但是竞争的程度会越来越强。入世以后,大型外资旅行社进入中国的方式拓宽,这将促进外资旅行社对于中国市场的拓展。这一类的外资旅行社,通常具有自成体系的销售网络,有较强的促销能力和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一方面,随着其对中国市场的扩张,新的利益导向将大大提高这些旅行社进入中国旅游业务的积极性,尤其是高质量的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开发。不利的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尤其会威胁那些外来业务在入境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外来的境外市场,同时由于外资旅行社的引入,我们的竞争更加的激烈,会有相当一部分市场分流到外资旅行社。随着中国旅行社市场的全面放开,一些独资的外国旅行社,有可能在中国的航空公司、饭店、商场形成全面的合作。

第二个直接影响,有利于引进新的旅行社运行机制,和企业制度的改变,也会使部分的中资旅行社面临生存的危机。一般来说,中国旅行社的企业规模比较小,运作方式传统,旅行社与协作单位的关系并不很密切,在旅游市场上也没有深入人心,对于交通部门的旅行社商业服务企业来说,旅行社并不是一个必要的销售环节,对于旅游者来说,旅行社也不是出游时必然的选择,这一切决定了旅行社占领旅游市场的尴尬地位,影响了旅行社的运营效力。但是外资旅游社大都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规模、人才、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上,均具备完善的经营运作体系。外资旅行社入驻国内开展业务后,外国的企业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将迫使国内旅行社改制,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大型旅行社的市场占有份额可能下降,实力弱小的旅行社可能退出竞争。生存下来的旅行社,势必会在认真学习外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旅行社运营机制,这将更有利于中国旅行社管理的升级换代,有利于中国旅行社和国际的接轨,而且有助于改变国内旅游相关部门和旅游者对于旅行社的认识,促进旅行社效力的提高。

第三个直接影响,有利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会加速国内旅行社人才的外流。一旦外资旅行社进入中国的旅行社市场,旅行社将出现中资旅行社的业务骨干大量的流入外资的旅行社,外资良好的管理方式和比较高的薪水会比较吸引中资的旅行社人才。但人才的大量流失,必将迫使国内的旅行社,改变用人机制,加强人员的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并促使人才的回流,而这个人才的外流和回流的过程,也将成为旅行社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得到巨大提高的过程。

第四个直接影响,有利于加速企业制度和体系的改革。受传统经济的制约,中国的旅行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渐渐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国家多年来对于旅行社的保护,使旅行社的制度没有实现根本性的改变,企业制度保守,造成经营管理的落后,这种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经验,和入世以后开放的市场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入世会迫使国内的旅行社改变自己的经营观念。外国旅行社的进入,将给旅行社的企业制度改革带来可发展的模型。入世以后,参与国际经营的竞争化,必然要求旅行社分工,和国际接轨,这是必然的趋势,同时可以加快我国旅行社分工体系的调整。

第五个直接影响,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一些有实力的外国旅行社,通过设立控股或独资旅行社并与其国(下转第193页)(上接第190页)内航空公司及国内拥有股份的饭店、商场、餐厅联手经营的方式,实现入境接待“一条龙”服务,造成对中国有关企业的排斥和部分旅游经营利润的外流。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旅游企业可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与此同时,国外的旅游批发商、饭店和其他一些旅游业相关公司,可以在中国设立营业性机构。

第六个直接影响,旅游市场发展对中国旅行社业的影响。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旅行社的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方向和路径也需要相应的调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旅行社行业在继续稳定入境旅游业务的同时,在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方面尚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表现在市场行为上就是国内商务、散客、度假、专项与特种旅游产品的创新,以及中国旅行社企业努力扩大中国公民出境旅行与旅游服务的同时尝试更高层次的跨国经营。有更多国外资金的引入,国内旅游业融资的渠道会更宽,新的旅游景点、景区和项目也会层出不穷。对国内旅游资源而言,今后的开发力度会逐年加大,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以上是加入WTO对旅行社业的直接影响,除直接影响外,“入世”对中国旅行社业还将形成间接影响和长期影响。间接影响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对中国旅行社产业关系的影响;二是国际商业规则和行业惯例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旅行社的产业关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国际商业规则和旅行社管理,也将使中国旅行社的管理更完整,中国旅行社的运作模式会越来越先进。长期影响主要是对人的观念的影响,其次是对企业的运行方式的影响。

尽管我国的旅行社业发展迅速,日益繁荣,但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加入世贸组织后,还面临着外国旅行社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我国的旅行社业要进入国际经济舞台,不但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而且要走国际化、集团化经营的道路,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而立于不败之地。相信中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会为我国众多的旅行社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时,中国的旅行社也会在竞争中成长,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