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教育的事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及毕业规模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最新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797个,普通高校2358所,高等专科学校1246所,科研机构316个,成人高等学校365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836个。这些院校、机构数量笼统叠加在一起,总数是7196个,这就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机构规模现状,可以说也很庞大。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当前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为383600人,普通本专科毕业人数为5754245人,成人本专科毕业人数为1972873人,网络本专科毕业人数1105529,剔除成人本专科毕业和网络本专科毕业人数外,2012年当年各类毕业生人数还有680万之多。同时,我们也从的数据了解到,各类层次在校学生基本为当年毕业生人数3-4倍有余,也就是说,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11-2013年当年毕业生的规模在短期内将会与2010年持平或略有增长,基本不会低于690万。
二、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我国对高校人才用人结构和方向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也必须通过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来适应错综复杂的新形势,结合我国实际,认真进行深入思考和改革。
(一)加强资源倾斜力度,合理设置高校专业。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多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资源配置匮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这样的政策需要在范围上不断放大,在力度上不断增强,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形式上不断完善。只有这样,中西部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才能有追赶的时间,才不致出现高等教育发展间的“两级分化”,才能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急需的各类人才需求。打开门类相似大学的网站主页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竟然莫名的相似,专业设置基本是“大会堂”,“大而全”的情况比比皆是。更让人费解的是,一个普通的财经院校,居然还有模特专业、有焊接专业!请问,专业的“专”字体现在哪里?难道只为赢得“综合性”大学这一美名而全然不顾了吗?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一种盲目的行为!是一种追风的行为!是一种李毅驱动之嫌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学生不负责,因为你没那么“专”,对社会不负责,因为你培养的人不够“专”;对自己不负责,长此以往就会取短补长,不利于自身的长久发展。从全国用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当前要在充分了解国家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专业培养,易精而不求于多,易专而不求于广。管理部门要切实认真对待专业设置问题,把好方向关。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调查科学引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告诉人们,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使用价值的价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高等院校及时、科学地培养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急需人才时,高校所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才具有现实意义,但“大学生”是否真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还要看是否充分就业,否则就谈不上“使用价值”这一属性。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紧缺人才并且在培养后真正实现充分就业。简单地讲,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来培养什么。比如,当前国家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我们有多少高校在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呢?又有多少高校培养出了当下急需紧缺的人才呢?唯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有效解决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快车道跨越式发展阶段,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给高校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考验。因此,作为国家需要通盘考虑,作为各高校本身更需要学会未雨绸缪,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预测未来人才需求方向和规模,合理规划专业设置,科学培养有用人才。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才会不断增强,才会真正完成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光荣使命。但是,部分高校存在“自娱自乐”的嫌疑,脱离劳动力市场需求实际,招生计划只是盲目地、一味儿地增,只是简单扩大招生规模,而在与市场需求结合上相脱节或滞后,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调查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二元结构
农村职业教育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扩大,而且转移途径和方式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具体有:第一,技校、中专和高等院校在农村招生,毕业以后在城市就业。许多农民和农村学生把此戏称为“跳农门”,认为这是改变本人农村和农民身份,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方式。第二,参军当兵。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考不上大中院校的农村学生,有一部分应征入伍,参军当兵。按照我国现存的户籍管理制度,军人属于非农业户口。他们复员退伍后,想办法进入城市就业工作。第三,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实现农村户籍身份向城市户籍身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城市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向农村人口出卖城市户口,农民东借西凑,给自己和孩子买个城市户口,试图改变人生的命运。有些城市规定:凡是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有固定住所或职业的农村人口,可以解决一个或几个城市户口。所以,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也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途径。第四,进城打工,即农民工。农民工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壮观、也最为悲哀的一种社会群体。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显出来,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劳动收入比较效应的驱使之下,为了生存和增加收入,大规模地进城务工经商,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我国现在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他们排除在城市之外,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成为城市中的二等公民,干着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拿着最低的工资,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
二、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和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后,不论是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在农村内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高的年轻人。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分析,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5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25~30岁的劳动力占15.6%;30~40岁的劳动力占23%。从受教育的程度看,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进城打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农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效果来看,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收入的角度看,受教育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工作后取得的工资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6)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2005年,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而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没有一技之长或劳动技能较差的月收入水平只有500~600元;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月收入水平可达到800~1000元。文化水平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效应。
其次,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在城乡与地区之间转移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也比较少。许多地方政府在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设限的同时,为了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又对外来优秀人才或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采用种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如户籍接收、住房优惠、安家费补助等,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成为所在城市真正的市民。
第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续效应来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可以在农村形成巨大的转移效应。所谓劳动力转移效应或转移的后续效应,是指农村每向城市转移一个劳动力,对其子孙后代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家乡所产生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能带出一户人;培养十个大学生,就能带富一村人。转移的后续效应十分明显。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由于工作环境不稳定、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他们只能像候鸟一样过着漂泊不定的艰苦生活,最终还要回到原来的出生地——农村,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其转移的后续效应明显要差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
三、农村教育的职业取向
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当前城市、县镇和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对比情况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20∶9∶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4∶3∶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91∶1.01∶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37∶0.55∶1。另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数超过95%。而同期日本同行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7年。我国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重要根源。因此,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大力开发农村的民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解“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下,如何确定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这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地讲,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是以普及高中教育为目标呢,还是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导向呢?
笔者认为,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农村教育必须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原因如下:
首先,高中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育目标,而不是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加之目前我国高中和大学的升学压力较大,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不宜盲目普及高中教育。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4年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招生人数为382.2万人,而同期高中毕业生为458.1万人,高中生的大学升学率为83%左右;但最近几年高中连续扩招,而大学扩招速度减缓,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50%~60%,升学率处于下降趋势。2003年高中招生为752.1万人,而同期初中毕业生为1995.6万人,初中毕业生中考升学率仅为39%。如果一味地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势必造成高考压力增大、升学率降低。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自然会成为“升学无望,就是无路,致富无术”的人。这也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农民工就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能转的动、转得出、有事干、干得好、有钱挣,就必须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近几年来,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通榆县分校在农村劳动转移培训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了专业教师、专业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的优势,拓宽了我们的办学渠道,增强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学校自身发展的提高,并探索出来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好路子。
1 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劳动者就业率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劳动者,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是通过技能、技术的培训使劳动者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最终,农民由一产转向二、三产业,由农村转到城镇。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与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结合起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订单式”培养,把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把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短期培训结合起来,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和“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的办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技能和技术培训,努力和企业架起劳务输送、培训的桥梁。几年来,尤其是在餐厅服务员、加工等专业培训中,实行“订单式”培训,按照企业需要的专业,进行培训,培训出来的技术人才,输送到餐饮服务行业和水产品加工厂就业,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率。
2 发挥优势,拓展职能,提高学校开展培训能力
近几年业,我们强化了培训教师素质的提高,农民培训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过硬的技术能力,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农民培训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农民培训教师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涉农民问题不仅涉及市场、经济,还涉及政策制度,培训教师要扎实提高所任课程的理论深度与广度,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动向、时政热点、国家地方重要文件、市场信息。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儿,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夯实教学基本功。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提高教学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多用“乡村话”授课,不断提高教学技巧,提高培训质量。
3 结合实际,方式灵活,提高学校职业培训效果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培训要根据农民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类别。参与培训学员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应注重针对粮食增产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以提高农业附加值为目的,并将培训作为推广发展生态农业的窗口。对于希望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的学员,要做好前期课程宣传与介绍,使学员在参加实际培训前,了解相应课程,明确学习的目的,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培训开始后,学员才产生不适合自己之感。培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采取不同方式、内容进行。农民培训,对象不同、需求各异,应当结合农村干部、农民的实际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首先,可以按农民实际需要区分短期班与长期班。大多数农民适宜短期培训,而对于种养专业户、致富带头人,就有必要组织长期培训。其次,是课堂讲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安排教师或聘请行业专家上大课,可根据农民的实际组织专场讲授或直接进入农户开展现场教学。培训还可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咨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具体的培训手段上,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通过图片、视频把真实情况展现给学员,增强培训的直观性。板书与讲解同步,便于学员记笔记。通过远程技术,可将其他地区的成果、经验予以展示。也可以请当地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讲解。
4 注重质量,培育特色,创立学校培训项目品牌
几年来,学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内抓办学质量,外树学校形象,努力创造职业技能项目品牌。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实践:一抓培训基地特色。主攻1~2个优势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尤其是在社会上需要量大的家政和保安专业下功夫,形成特色基地,这样在吸引劳动者参加培训利于单位招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抓劳务输出优质服务。在信息提供、人员招收、就业培训方面,开展跟踪服务,做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以质量育人,以特色引入,以诚信留人。
5 建立就业网络体系,搞好输出转移能力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劳动力流动;农村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16-03
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是在中国传统的重伦理人情轻物质利益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呈现出一种差序的格局。所谓的差序格局即为: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是相同的[1]。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2]。传统的中国农村就是以家庭,或者是扩大了的家庭(家族)家乡为基础,从事自己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家族的关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虽然有时候这种血缘关系非常的疏远。同乡关系则是一种地缘关系,由于居住于同一个地方,具有相同相近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而结成的关系。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地缘关系,都是呈现出差序格局,即由近及远,由亲而疏。
而西方社会则呈现出一种“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这是一种以个人为社会之基本单位的结构模式。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义务关系,突出规则和制度,特别是正式的成文的规则和制度。自16世纪起,西方国家通过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制度,包括以市场和价格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以权利义务、民主自由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几个世纪的发展,使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发展的比较成熟。
中西方社会结构格局的相同点在于每种社会结构都是长期的、历史的发展过程;都是适应当时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发展的结果。西方社会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所以发展成注重权利义务,规则契约和制度的团体社会格局模式。中国却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发展成为重伦理人情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无可否认的是,这两种社会格局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各自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当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农村地区,种种迹象表明着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结构模式正在建立。由于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存在久远,它的解构需要强大的推动力。当然,这个推动力已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将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一、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3]。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不仅农业生产技术长期不变,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基本不变。农村的社会结构发展呈现出一种被“锁定”状态,这是乡土中国最显著的社会结构格局特征。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来打破这种状态,推动农村的社会结构改进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要素在农村劳动力流出后将会重新流转。现阶段农民离开土地后,在保留土地使用权的条件下,将土地有偿或无偿归还或暂时归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集体经济组织发包,进行规模化经营。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中国土地制度现状讲,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应该引导土地朝这个方向流转。也可以暂时由他人代管,按各自的贡献分配土地收入。无论何种方式,都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当家庭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后,土地的劳动投入减少,势必会以资本和技术替代之,这有利于土地的单位劳动报酬率提高。不仅提高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也提高了劳动力的单位报酬率。有利于农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此外,能够留在农村,从事土地的规模承包经营的农民,必是富有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经营模式。他们的生产经营,有力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收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出人员带回的工资或者是汇款。其中的一部分资金必然会投入到农业中去,或者是农村中的第三产业,这在整体上必然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学者对有外出打工的样本户调查访问发现,外出劳动者每年人均带回6 476.92元,这部分现今大多用于改善生活的开支和农业投资上[4]。二是,由于外出,使得农村的劳动人口减少,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势必以资本和技术来替代,这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本化科技化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留守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治理结构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农村治理结构模式是在乡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的村民自治。然而,实际上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却是乡镇政府任命的。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及思想水平的提高,农民开始对乡村政治抱有越来越高的热情。随着参与率的提高,他们开始要求农村治理的话语权,选举自己满意的代表。根据周大鸣在江西所做的田野调查表明:外出务工者影响着农村的政治结构。外出务工对乡村政治的影响,主要通过村民的民主选举。村民多倾向于接受能致富会赚钱的村长和书记,如果他们没有外出的经历,没有致富的经验,就很难赢得村民的信赖[5]。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一大批富有现代经济意识的农村精英脱颖而出。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影响、带动农村的发展。
(四)劳动力流动对农民的非农化和农村社会分化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只有很少的部分回流到农村,根据学者的研究,回流的比例并不大,如在江苏省北部,回流数量占迁移总数的1/4[6]。白南生通过对农业大省安徽和四川两省的调查发现回流人数占外出和曾经外出劳动力的28.5%[7]。绝大部分务工者留在或者暂时留在城市,使得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中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到农村后,他们更愿意从事非农的产业。这都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中以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后,农村的社会阶层就处在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过程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深度发展,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组合将更加剧烈。
二、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向团体格局社会格局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乡土中国的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的社会关系转向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职业的关系――业缘的关系。业缘关系的确立不再依靠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依靠的是正式的规则和制度。通过规范的经济规则、契约和制度来实现个人与经济社会联系。在经济社会中,正式的有效的规则和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人际交往的成本。传统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存在却囿于狭小的血缘和地缘之间。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要求有充分的信息。但是,信息的获得是要付出成本的。传统农村信息的获得仅靠熟人,基本上没有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这也造成了信息供需双方的不对称。市场的交易出现极大的不信用,造成信息成本的二次附加。信息的不完备使得契约的签订存在欺诈的陷阱,农村的信用状况总体水平不高。但是,毕竟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开始向团体格局的社会格局转变,从血缘、地缘开始向以利益为核心的业缘关系的转变。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社会的基本物质利益的经济制度和平等的社会制度建立的过程。
相比于城市,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优化具有更多的困难。在尊奉人际关系的农村社会,正式的社会规格和制度难以真正的实行下去。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出城乡“固化”状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开始从生产组织制度方面打破这种状态。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措施,因为农村依旧是农村,农村的封闭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真正使农村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动。他们在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去寻找工作。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因职业联系而存在的业缘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他们通过政府的职业宣传、用工厂家的招工广告和中介机构的服务寻找工作,不再依靠熟人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多的是为农村带来观念和发展的思想。通过城乡之间的交流,现代化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市场、职业观念开始影响农村。
中国的农村在保持差序社会结构格局的同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使这种传统的乡土社会格局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迁。纵观整个农村社会,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更像一种混合的结构模式。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基于职业的联系关系要比血缘关系强得多。当中西部的农民流转到东部沿海地区时候,中西部的农村社会结构也将随之改变。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展望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有效地缓解了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升级;也从根本推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得的收入高于农村务农的收入,所以外出务工对农民来说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然而,农村并没有和农民同步发展,农民是富裕了,农村依旧相对贫困。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当剩余劳动力流出殆尽的时候,农村社会又能凭借什么因素发展?
如何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恐怕要从制度上找其破解方法。农民基于经济利益外出务工,完全符合经济学上经济人的假设。对于农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对于农村来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也基本上属于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相对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农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的效率,是值得思考的。农村的真正发展,需要有一个对农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制度的存在。
农村的制度变迁,是有阶段性的,也是具体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农民的脱贫致富,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当农民流出达到一定规模时候,应适时调整农村土地关系,恢复其作为生产要素本来功能,把土地使用权推向市场,让土地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报酬。第二,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业的工场化经营和农业经营者、农业工人的存在。第三,继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农村劳动力得以流动的关键是积极培植和发育农村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能够顺畅流动[8]。最为重要的一点,应该为农村社会提供一个完善的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
规范的、完善的组织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就是一个制度的扬弃过程。原有的、不规范的、不符合时展的制度应被废除,规范的,完善的社会制度逐步地被建立健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逐步瓦解,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逐步的确立。总之,通过改造中国的传统社会,建立一个真正的富裕、文明、现代的新农村。当前,中国的农村社会结构尚处在转轨阶段,即由差序格局向团体格局转变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快,社会阶层处在分化组合之中。这是社会转型期无法回避的现象。良好的规则制度是促进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3]舒尔茨.转变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张永丽,等.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探析[J].人口与经济,2010,(1).
[5]於培.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G]//周大鸣.外出务工与输出地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蔡.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8]蔡,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Rural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 Research Based On Labor Force Flowing Angle of View
SHI Bing-b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领域,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劳技教育特别是它的基本渠道――劳动技术教育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劳动技术教育课作为以理论学习相实际操作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独有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指导学生生活、生产的技术教育,而创新往往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
其次,劳动课中技术思维占主导地位。技术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在创造力的开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劳技课的开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制约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开展的几个问题:
1.现有的小学教育教学评估管理制度制约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与不开设一个样,满脑袋的成绩,分数至使劳动技术教育课和其它艺体学科无法正常开设,加上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管理上的薄弱也是劳动技术教育课得不到有效开设的主要原因。
2.很多学校在劳动技术教育课开设上的专业师资匮乏,其任课教师多为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或接近退休的老教师担任,由于劳技课程内容涉及面很广,且专业性强,此类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造成质量不高。另外,经费设备不足,实践基地缺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这些都是严重制约着劳动教学的正常开展的原因。
3.劳动技术教育课教学的教改力度不足,很多人认为劳动技术教育课就是“干活课”,落后的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固有价值。
为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课在小学的正常开展,我们社会、学校、家庭要提高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认识,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装备部分,要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课开设、管理、投入、研究力度,使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课堂教学上,我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中,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劳动技能的训练,增强动手能力。既不能以讲授示范代替学生的操作训练,也不能以单纯的劳动代替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2.注意加强现场教学、直观教学,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根据学校条件或教学需要,可实行分组教学,分散或集中使用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