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第1篇

从2001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著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个分册。2001~2006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编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推拿学科;内涵与外延;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09-0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推拿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广西省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在之后2年多的学科建设工作中,该学科学术研究人员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不断地探讨和分析,现将其整理如下,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学科建设及弄清与界定某一学科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意义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学科建设是以加速学术发展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集结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统筹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共享,使之发挥更大效益[1]。可见,学科建设是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学术发展的切入点,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医药院校的附属医疗机构来说,学科建设对临床医疗能起到龙头作用,是中医药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医药行业所提倡的“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一步也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学科进行定位,即对该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产生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和优势[2]。

2 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事物的内容[3]。学科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学科研究的总体目标、预期研究结果以及学科的任务和发展规划等等。据此,可将中医推拿学科的科学内涵试概括为:中医推拿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凭借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推拿疗法在伤、内、外、妇、儿等科病症的治疗及其在预防、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经络学说等;其治病手段主要包括中药、针灸和推拿三种治疗方法,其中推拿方法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最原始治疗方法,最早的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本能活动,多用于缓解疼痛,例如对身体某一具体疼痛部位的按揉,因此,它属于最原始的、最朴素的带有治疗性质的治疗方法。但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早期的推拿按摩多用于养生保健,且其方法多为自我按摩,并常常结合导引,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细化,中医推拿学逐渐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学术特点的学科。因此,尽管中医推拿学科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它仍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体系。中医推拿学既有别于以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内科与中医外科学,又有别于以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针灸学,因此它既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和腧穴理论密切相关,又离不开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与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作用。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主要是以伤科疾病(主要指运动系统之软组织疾病)为主,同时对部分内、外、妇、儿科疾病具有卓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推拿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也具有肯定的作用,古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与《内经》同时问世的《黄帝歧伯按摩》就是一本记载养生保健按摩的推拿学巨著;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将膏摩疗法列为一项重要的预防保健方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千金方》中都记载了许多自我保健按摩的方法,如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

3 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3]。学科外延是在界定内涵建设内容基础上,依据学科建设需要与学术发展特点,并认真考察其它相关学科对其带来的可能受益,开阔研究思路、革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将研究成果与其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在充实和完善学术内涵基础上,试图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4]。由此看来,一门学科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借鉴和运用其它研究方法来发展自己,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营养,以充实其科学内涵。对于中医推拿学科外延的界定,我们理解为:凡是涉及到与中医推拿学科内容相关的其它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均是推拿学科的外延。根据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我们可以将其外延概括为:①涉及到的基础学科包括: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以及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循证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等等;②涉及到的临床学科包括:内科学(含中医与现代西医两种医疗体系,下同)、骨伤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养生学等等。在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建设中,必须在围绕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借助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来进行思考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学科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才能产生治疗技术与方法上的改进甚至革命,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学科的内涵。

4 结语

从根本上讲,中医药学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医药学术研究活动获得最大的绩效值。通过对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简要探析,可以回答中医推拿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核心问题,实现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效益最大化。一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不断提高,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发生变化和不断向前发展,中医推拿学科亦是如此。让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把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推上新的平台,为中医推拿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振国,柳越冬.中医肛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药学刊,2005,23(3):430-442.

[2] 蔡宝昌,丁安伟,李伟东.中药制药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69-71.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药 英语著作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著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著《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加大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教材的补充和编写,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外向型人才,扩充全英文中医药教材和著作的编写,尤其注重中药学等学科的英文著作发展。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进行创造,改变以往独立作战、各行其是,既无方便的途径相互交流切磋,也无专门机构加以协调的状态,使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积极推广加强双语教学的改革,加大既懂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文水平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既有利于今后中医药的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又有利于中医药著作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经被世界所瞩目,中国作为中医药的根源之地,需要培养一些从事中医药事业优秀的外向型人才,不断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而这些就需要有更多的中医药英文教材、书籍的编写去宣传发扬,既有助于国内学生和对其感兴趣的人们学习,对于国外友人也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使中医药不仅为中国人民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国家的人们的健康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理论和技能 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

我院是一所国家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床位530张,拥有临床科室19个,护理人员386名,她们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因此我院特别重视对其进行中医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点,培养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我院于2007年以后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后护理人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护理文件书写、护患沟通能力、辨证施护能力)显著提高。现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培训方法

根据不同年资护士实施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

1.1参加工作五年内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全部来自西医院校,从未进行过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医理论很抽象,不同于西医知识,所以宜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一阶段的护士更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1.1.1发放护士手册,内容包括中西医知识和其它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人手一本,以自学为主。

1.1.2采取学习班集中授课,完成中医理论、中医药知识入院三年内培训时间≥100学时学习。学习班别邀请科主任、老中医、主治医师结合临床病例和实际工作,讲授中医辨证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

1.1.3专题知识讲座,讲授中医、中西医结合新进展,每季度1-2次。

1.1.4成立中医护理技术示范小组,举办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班,每季度1期。培训班主要采取集中示教、分散练习、统一考试的形式,将拔火罐、艾条灸、刮痧、耳穴压籽等操作技术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提问互动讲解难点,强化记忆。

1.1.5利用院内计算机局域网将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等)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和操作示范课件,发送到临床各护理单元,供大家阅读训练。

1.2参加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经过前期培训,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对她们更注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病情观察和中医健康教育的培训,运用中医理论做好临床宣教沟通工作。

1.2.1根据中医专科疾病护理特点,各科室制定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内容包括疾病证候分类与治疗原则,一般护理,辨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每天坚持利用晨会时间学习,提高其病情观察能力。

1.2.2举办中医健康教育大课堂,将中医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传授给病人,做好自我调护和出院后护理。护士在讲课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转贴于

1.2.3对特殊病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查房,利用掌握的中医知识,制定最佳护理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不足之处由护士长补充,通过参加此类查房,不断提高她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1.2.4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实习带教老师,督促其不断加强自身的中西医操作技能,在带教学生过程中提高自身水平。

1.2.5选送护士参加省、市各类学术会议及学习班,通过外出学习提高中医知识水平,每名参加者回院后必须完成一次讲座,提出1-2项合理化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1.3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

高年资护理人员除继续强化前两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外,重点加强对中医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抢救护理的培训,既要不间断的对其进行培训,又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作用。

1.3.1自学并写学习笔记,护理部根据各科特点推荐必读的中医书籍,定期抽查学习笔记。

1.3.2举办高年资护理人员中医培训班,针对临床各科出现的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进行情景模拟培训,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处理技能。

1.3.3选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高年资护士协助护士长做临床科室总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见习生、本科护士的中西医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授课、操作培训和考试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培训低年资护士。

1.3.4鼓励外出学习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2 考核

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后每月接受护理单元、科室、护理部的逐级考核,按照计划参加院内各项考试,高年资护士定期参加护理部考试。

3 结果

通过系统培训,护理人员掌握了一般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拔火罐、刮痧、艾条灸、耳穴压籽、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换药、中药超声雾化吸入、中药热敷、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能将中药的服药方法、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在临床有效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基本能运用中医术语书写护理记录;根据辨证分型,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全院护士中医护理理论考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均达标。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第5篇

对《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初学者常常感到深奥难懂而无所适从,其固然与古奥的文意、抽象的内容以及独特的思维方法有关,但囿于单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其主因。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必要采用中医临床验案、图示、启发式提问以及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古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快速地建立中医思维方法,培养中医学表述方式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为中医学后期教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1 巧用验案 激发中医学习兴趣

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又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完善。根据学习的“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这一基本心理过程,中医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如传统中医学习的“家传”、“师授”等教学模式,就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医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1]。然而,现代中医高等院校的早期教学,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纯理论的传统教学法,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基于目前中基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采用中医临床验案教学,通过模拟临床,在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借养生案例设问。如时值冬令,家有一男性长辈,年届花甲,意欲进补人参(红参)。该老人患有宿疾(高血压),刻下头晕耳鸣时作,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时伴有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试问能进补否?留下悬念的同时,开始阴阳学说内容的展开,在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时,以上述案例为引子,来加深学生对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的理解,并运用阴阳学说来确定治疗原则、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后,学生往往能自行产生答案,即该老人系“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当滋阴潜阳,而红参性温味甘,属阳,故不宜补之。由此点出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也就能领会“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的意义所在。当然,案例教学的设计,应切合教学目标,力求浅显易懂,把握好恰当的教学时间。

2 借助图示 强化理性知识感知

中基课程以较强的理论性和叙述性为特点,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板书兼口述、以“经”释义等形式。然而,对于一些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以及具有独特思辨性的理论,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采用纯文字及文言性用语的教学形式,易产生单调、枯燥、生硬的教学效果,也难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记忆、掌握。故可借助多媒体等图示手段进行辅教。如在授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后,可借用太极阴阳图,对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等涵义、意义,进行直观性阐释、小结;又如,在用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状态时,借用黑白柱状图,来表示在机体生理阈值范围内的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偏离阈值范围的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等病理状态,从而强化学生对阴阳学说理论的直观性感知。借助图示法可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抽象枯燥、复杂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直观、形象、简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也必须认识到,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高度抽象、整体、动态、思辨的特性,不能单纯地用直观式图示教学来表达,因此,在设计图示教学时,须防止过于直观而影响理性认识的深入。

3 启发式教学 建立中医思维方法

教会学生运用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也是其后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2]。通过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问答形式,理顺授课内容中的逻辑轴线,是开启并建立中医思维方式的主要手段。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中医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能自觉地运用比较、演绎、类比、司外揣内、试探和反证等中医具体思维方法。例如,在讲授藏象学说,阐述“藏”、“象”的字面含义及其基本概念后,提出藏与象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思考。又如在讲授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后,留下“试用中医诊察‘心主血脉’功能的方法,阐述藏与象之间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通过教学互动,逐渐使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从感知到理解、巩固,进而能自觉运用、分析,从而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 专题讨论 培养专业综述能力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式授课,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而影响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设置,中基本科教学中开设了讨论课,这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及表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基讨论课中,根据阶段教学目标,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强化训练,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讨论专题:如人体津液代谢包括哪些生理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各起何作用?等等。在引导学生主讲后,指导学生在解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并将相关内容前后加以联系、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此外,文言用语是中医学表述的最大特点,由于中基课程中大量的术语是直接沿用古代文献,如“肝失疏泄”、“小肠泌别清浊”等,故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通过文字表象,掌握术语含义,从生理、病理角度把握深层的内涵外,还注重中医文言表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中医专业术语进行表述,使他们能够自觉、准确地运用中医的表述方法。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而中基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是中医初学者的启蒙者,更是专业动力的激发者,合理地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于中基教学中,才能为中医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