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采购管理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

高校毕业生档案是国家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当前,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普遍存有“人事档案无用论”的观点和现象,表现在高校毕业生自身对档案不重视,政府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对档案管理和提供相关涉档服务不到位,给高校毕业生今后接受选拔、任用、考核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结构调配方面,带来了负面隐患和障碍。因此,在当前就业创业新常态下,无论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角度,还是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角度,都应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重要内容和工作职责。

1 人事档案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生活仍然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高校毕业生档案是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结构调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事的档案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诸如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国家推行的福利政策方面,在个人办理报考公务员、工资提升、职称评定以及出国手续等,都起到最原始的依据作用,相关部门必须审查的材料之一。因此,加强对人事档案工作管理,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工作,不仅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毕业生立足社会、谋求发展的基础。

自2002年以来,我国实行“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也由国家统包统分,相应调整为推荐就业、自谋职业和市场就业的就业政策。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为那些敢于到民营企业创业、敢于自谋职业、敢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配套服务,解决了他们的退路问题。所以,开展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践行“政府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必须抓紧抓实。

2 当前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如下:。

一是个别地方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主要表现为,在原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原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整合过程中,对社会化档案管理没有充分的重视,故意削弱档案管理机构力量,不单独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不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档案管理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防火、防盗、防蛀、防霉、防油、防辐射”设施不全,有的甚至连档案库房所必须的温度计、干湿计、吸潮机等基本设备都没配备。档案管理制度缺乏,或者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完善,或者有制度不坚持、不执行,随意性极大,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等。档案管理指导思想僵化,计划经济年代的档案管理思想严重,严重制约的档案的利用和流动。

二是部分民营企业对人事档案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通过利用档案,可以清楚地了解员工过去的工作轨迹,总结经验教训,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三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作用也缺乏应有重视。

某学院04年毕业生张先生大专毕业以后,决心自主创业。他认为自己不去找工作、不用买社保,人事档案没有什么用处,于是想当然的把自己的人事档案放在自己手中保管。一段时期的创业之后,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张学生又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企业要审查他的档案,了解他以往的学习、工作情况,并为他购买社保。没想到,由于毕业后未及时办理档案转接手续,档案却找不到了。没办法,张先生只好通过补办档案里的各种证明,来补一份人事档案了。但是,人事档案里那些珍贵的信息却再也不补回来了。向张先生抱有这种心态的高校毕业生大有人在。以某市近年接档、转档和发档为例,该市每年共接纳各类毕业生档案1.8万份,实际每年发档、转档约1万份,现存历年积存档案,即所谓的“弃档”有1.2万 份,这充分说明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己人事档案的淡漠心态。

以上情况的存在,导致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一是“死档弃档”加大管理成本。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管理保存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就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二是“人质档案”制约人事流动。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快,一些单位为留住人才或逼迫跳槽人员办清相关手续而扣留人事档案。2015年5月,某企业医院因13名高校毕业生擅自离职而强制扣留了他们的人事档案,导致这13名毕业生联名状告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不作为,没有及时提供档案托管服务项目,使他们的人事档案成为了“人质档案”。三是“档案克隆”引发人事纠纷。有的单位为引进更多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人才,或为了单位升格达标,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甚至作出重建档案的承诺。人事档案成了原单位和新单位人才“拉锯战”的焦点,引发人事纠纷。四是“注水档案”透支社会信用。人事档案关系到个人职位升迁、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有些人便在档案上打起了主意,涂改、伪造档案,假工龄、假年龄、假学历、假职称等材料被塞入档案,以致出现了“学历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小,工龄越来越长,奖项越来越多”的现象,这就使档案的信用功能大打折扣。近几年新闻媒体报道的学历造假、年龄造假、党龄造假的案例,实质就是反映了社会公共人事档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3 公共就业服务对人事档案加强管理的措施建议

1、加强公共社档服务的立法建设。一是从国家层面出台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人事档档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转递制度、接收制度、归档制度、借阅制度和产权归属制度及相关的服务收费标准制度。二是从立法的角度,规范政府应提供的涉档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目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即将提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条例》(草案),将档案托管服务列为政府所属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成为我国目前唯一对社会公共档案管理服务进行立法规范的省份,为我国社会公共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迈出了可喜一步。

2、加强档案管理机构建设。在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中,着重加强社会化档案管理机构建设,在行政隶属上可以属于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按照可按每管理万册档案数额,科学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编制。加强档案库房建设投入,确保正常业务开展所需经费需要。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范文第2篇

(一)工作人员专业度不够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是一项技术水平要求高、工作范围广泛、规范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就目前来看,采购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较明显的是采购管理人员安排不合理,在采购委员会中会计、服务以及监督等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人员流动较大,无法获得联续性、持续性工作,缺乏稳定性。另外,在采购管理中,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专业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人员结构上,采购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兼职,缺乏相应的集中采购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基层央行采购管理方式单一

集中采购采取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招标还是进行合作谈判等都是集中采购管理的重要方式。但是,就目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模式来看,在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采购方式普遍呈现出比较单一的趋势,在整体上无法更好地保证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的质量。例如,许多基层央行习惯于采用询价方式进行采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中采购管理的范围,不能更好地实现采购管理的多样性和规模化。

(三)采购管理成本较高

不同的业务部门,或是不同的制造机构,都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批量的采购管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散采购。不同的部门考虑到资金周转和设备管理,都会对每次采购的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小规模的采购,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获得大批量的优惠价格。批量少就容易造成在采购管理费用升高,这就加大了采购成本。

(四)采购管理信息渠道较窄

目前,央行基层采购管理系统中还未形成系统的采购供应商信息资源库,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联网信息闭塞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购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二、规范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员工对集中采购管理知识的认识

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基层央行采购的管理,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力强、有责任心的采购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发挥采购管理的效益。因此,应加强对员工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专业素质,让员工在做到积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基层采购人员工作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另外,招标能力也是采购人员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在此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其招标能力的培训,从招标文件的制订、招标的方式方法入手,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

(二)积极拓宽采购渠道

采购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于不断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断寻找适宜的方法,拓宽采购的范围。针对一些相对零碎的采购物品应该集中管理,做好相应的核算,在减少采购次数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到集中采购的范围内,这样可以减少资金的浪费,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采购渠道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的数额和数量进行归类采购,例如数额相对较小但数量相对较大的物品可以采用集中采购形式进行,以便提高采购效率,充分实现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网络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创新模式

一、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1、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大多是机械性地按照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和领导要求直接进行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没有科学严谨的采购计划作指导,没有标准的预算和成本估计,缺乏对物资采购必要性和时间合理性的科学思考与判断,具有很大盲目性,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更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传统采购管理的问题

(1)对采购重要性认识不准确

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价格一致、质量相当,企业只需将所需物资买回来、储存好以保障生产供应,采购管理工作简单、机械,不存在成本管理的需要,只能算后勤三线工作。这种烙印令电力这种老牌国有工业企业长时间不能准确认识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采购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采购工作存在纵向上分层次采购、横向上多部门交叉采购的多头领导现象,严重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效率[2]。而且采购管理职责分工不清,采购部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与配合,只能孤军奋战,工作量大而繁琐,严重影响了采购质量与效率。

(3)注重具体操作,缺乏整体把控

采购部门过于注重价格、质量、合同履行等具体工作,而对采购策略、市场供应分析及采购预算和成本控制等宏观管理把控性不足,致使精力大都耗在了日常问题中,忽略了对企业采购管理的长远性思考。

(4)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采购部门缺乏与供应商的合作意识,过于重视当次采购的成本控制,强调供应商多头竞争的利我局面,将供应商引入多轮报价、还价的谈判循环中,追求最低价格,却不考虑与供应商持续合作的供货稳定、价格优惠等长期效益。

二、供应链条件下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价值链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小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行为[3]。

在供应链环境下,物资采购成为企业通过投入与产出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业务的辅助支持功能,而且随着采购职能战略地位的提高,它已逐渐成为企业外部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供应链条件下,电力企业采购部门不仅要在保证供应、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满足物资需求,还要创建一条拥有优秀的供应商群体、通畅的物资采购运转流程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通道的价值链,实现企业内物资需用部门、采购部门及供应商的高效合作,整合各类物质、信息和关系资源,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运行效率,实现多赢的目标。

三、电力企业供应链条件下物资采购管理的实施要点

1、加强采购决策与计划管理

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提高对企业采购计划必要性、科学性的辨识、判断能力,对于必要的采购,科学计算其数量、质量标准;对于不必要的采购,果断否决,避免盲目性采购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控制。

对于必要的采购,采购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工作的适时、适量、高质、高效,避免过量采购占用资金和库存。同时要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情况和企业生产状况,对企业所需能源、材料、设备、技术、服务等实行动态把控,避免因时机把握不好或信息掌握不全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要根据企业储备能力、市场资源占有及供应商的一般供货能力等进行物资的合理储备,尤其是煤炭等敏感能源,必须做好储备。

2、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优化组织结构要依据结构精简、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4]。首先,将不必要的各部门分散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重组整合,统一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同时,各需求部门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确保准确高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

着重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本成本投入。然后组成业务骨干的精英团队,按照权责明确的原则进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具体责任到个人;同时又协力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

3、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采购部门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需求与质检、研发、信息技术等企业内相关部门的意见与标准等,设立供应商选择与考核体系,深入调查供应商的质量、信誉、顾客满意度及其生产运作、成本控制、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能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慎重选择供应商群体。

在供应商群体选定后,还要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根据需要选择维持与一般供应商的关系或更换供应商。利用供应链与供应商群体集合成一个合作组织,共同进行成本控制、利益开发,提高整体竞争力,努力实现共生共赢。

4、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普及,为我们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全面、公开、及时等特点实现对采购管理的动态实时监控。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及时掌握企业所需物资的国内外市场供应、储量、价格的动态实时信息,并跟影响因素判断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回应,避免企业处于被动不利地位;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时数据库及时了解其生产状况、产品质量、客户反映、财务安全等信息,有效对其支持和服务能力进行考核,确保企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物资采购的网上竞价机制进行物资采购招标,充分利用其透明度高、成本低、高效简便的优点,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5、加强采购评估与反馈

采购评估包括采购结果评估、采购程序评估及采购管理评估等。采购结果评估主要是以质量、价格、交货及时行及售后服务保障等为指标对所采购物资进行全面评估,并反馈给决策层和供应商,由决策层判断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以及是否需要供货商进行改进或更换供应商等。采购程序评估主要是对采购流程进行评估,即是否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是否遗漏了参考指标、是否有不必要程序等,以确定行之有效的最简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时间、资本浪费。采购管理评估主要是考核各相关负责人是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并在质量基础之上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等工作。企业要认真做好采购评估与反馈工作,为下一轮采购提供指导和借鉴,有效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结语:

在市场竞争逐渐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竞争的今天,我们要在整体上重构电力企业的采购职能,为企业间提供有效的物流、信息与关系接口,切实提高了企业采购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 采购管理体制 营销管理体制 变革

营销管理指在市场行为中,以营利为目的,管理组织、人员、架构、培训、薪资、绩效、考评等众多要素,并综合制定、优化实施行为。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和营销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迫切需要进行管理体制变革。

一、采购管理体制

1、采购工作面临的市场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采购管理作为一种与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紧密相关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物质资料日益丰富,物资流动渠道也逐渐增多,因而该够范围更广,难度也越大。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市场法规还有待完善,市场运行还在摸索过程中, 市面上物资品牌和种类纷繁复杂,且其中掺杂着大量的假冒伪劣、价高质次的产品,“三无”产品充斥市场,这对物资流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同时也增加了采购工作的难度。企业的采购规模通常较大,所涉及的金额也较大,因此采购者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也很大。[1]

2、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采购管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在采购管理实践上还存在在很多的不足和误区。首先是对采购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采购就是花钱买东西,其实不然,采购包含了需求识别、供应商管理、购买、运输、检验、库存和物料分配等要素,涉及内容广泛而复杂,并非仅仅是花钱买东西。[2]其次是对采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采购工作对企业的科研生产保障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并加强采购管理工作。另外,采购工作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物资需求缺乏计划性。企业采购往往具有物资种类多、数量少、批次多等特点,若有一个物资需求计划性,将会大量减少采购工作的难度,提高采购效率。

二、营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营销包括营销组织、营销理念和营销技术三个方面,这三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除了满足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外,其工作目的得到客户和经济效益。企业的服务体系、服务质量、产品销售情况都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目前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营销理念滞后,服务创新意识缺乏

营销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需求,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市场营销工作。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电力企业还未能从生产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供电窗口服务体系不健全,电力产品滞销,不能适应营销改革的变化,在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制约着企业的营销活动。

2、营销人员观念落后,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员工的文化结构是阻碍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而某些营销人员对业务知识了解不透彻,缺乏人性化服务,观念落后,没把服务品牌体现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环节中,不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影响企业形象,其素质有待提高。

3、营销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营销业务特别是电力企业环节较多,流程复杂,各单位的营销管理标准和流程不统一,营销机构设置的层级多,上下级之间、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过程控制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较弱,对外部条件的变化反应迟钝,且各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存在交叉现象,导致职责不清,无法有效观测落实管理要求,企业运行效率低。

三、采购管理体制和营销管理体制的变革

1、采购管理体制变革

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进行采购体制变革,首先要建立健全采购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加强企业采购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有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采购管理体制,在在完善的基础上寻求体制的变革。其次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供应商管理是物资采购的第一关,对供应商信誉、资质的判断决定了采购物资是质次价高还是质优价廉。再次是坚持采购的程序和原则,将采购渠道和采购行为规范化,坚持货比三家、挑选合格供应商、合同约定的采购原则,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采购方式。最后是加强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物质质量、价格等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使得物质采购难度越来越大,对人才的培训,建立有保密意识、遵纪守法的优秀的采购团队能有效提高采购效率。

2、营销管理体制变革

鉴于目前营销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急需进行体制变革,变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营销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营销体制的变革,首先要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体制,优化营销机构设置,加强各部门间和上下级间的沟通交流;明确职能和分工,避免职能交叉现象;加强协调能力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落实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是更新营销理念,增强服务创新意识,遵循顾客第一、服务第一服务理念,实现优质服务、自觉承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营销目的,确保营销工作有序开展,树立全员写作的营销格局。再次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素质,营销也是一门学问,营销市场的竞争其实也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营销管理体制的变革就应先从人才着手,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增强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建立科学奖惩制度,赏罚分明,为企业提供优质满意的营销服务。

参考文献

对采购管理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资采购;招标采购;采购程序;管控

Abstract: the procur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protection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hieve business objectives, improv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 et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material purchasing manage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to control the procurement strategy.

Key words: the procurement; The bidding procurement; Procurement process; controls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目前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1.1物资采购思想和手段落后

从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物资采购供应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统一供应,统一定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供应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物资还十分短缺的背景下,对保证基建项目的物资供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上个世纪末,物资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态势。部分企业认为:只要有钱什么物资都能买到,企业物资部门可有可无,工程开工时,找几个自己信的过的人管物资就可以了。有的项目部甚至出现了项目经理亲自订购物资,业务员履行手续的逆向操作现象,部分企业纷纷撤销物资机构或者物资专业人员,造成了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更新、不落实。虽然大多数施工企业经过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蜕变,认识和初步掌握通过市场获取施工任务和资源的能力,但是突出表现的是管理思想和手段不能充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物资管理方面就是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采购方式简单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等。

1.2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法治还不够健全,管理也还不到位,导致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不完整,不适宜。许多企业撤掉上级物资采购管理部门,把基建项目物资采购权下放给施工项目部,据说这样能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减少供应的中间环节,可随用随买,灵活方便,而且还可大量精简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减少物资管理费用支出。但这种单纯的现场采购管理体系,一是削弱了物资专业队伍的建设和作用;二是淡化了上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三是使母(子)公司物资管理部门与项目经理部联络不畅、沟通不力,对项目部物资采购监控指导不够。物资采购呈现出多方采购、多方式采购、多渠道采购的趋势。

2、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日益加强,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执行不规范、不到位等导致物资采购管理松弛的因素,应变分散采购为集团母(子)公司集中采购,但从目前各企业综合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忽视了企业的整体优势

物资集中采购,采购中易发挥企业整体的资金优势、信誉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利用以上优势的同时,在母(子)公司仅需要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集中发挥采购专业队伍的作用,他们既对集中采购负责,又对工程项目零散采购价格、数量和质量情况进行监控。站在全公司的角度,以整体利益出发,按轻重缓急合理地、有所侧重地组织供应,能平衡资金,定时采购信息,在采购材料上注重质量、价格的控制, 在采购物资中所产生的差价是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分散采购,则削弱了企业整体优势的发挥和专业队伍的建设,材料差价上的效益只反映在项目经理部的局部利益上,无法突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优势,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2忽视了规模的议价能力

物资集中采购能利用母(子)公司用料批量优势,在供应商处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而各项目经理部分散采购,则形不成批量,往往以零售方式向市场采购,难以在进货时享受生产厂家的最优惠价格。在物资运输中,由于数量少,易发生铁路零担或汽车运输不够吨位,增加了采购费用, 提高了采购成本,影响了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

2.3忽视了整体的质量优势

目前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中,很多是由于材料不合格所致。通过集中采购,由于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整体素质较好的采购队伍,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较强 ,能做到择优选厂,对各种物资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鉴别比较,实行比质比价,失误较少,将伪劣建材产品拒之门外,确保工程质量。而由施工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易发生从局部利益出发,甚至出于私心,由非专业人员来从事材料采购,于是轻质量,重价格,物资无质保单、合格证的情况就时有发生,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4忽视了监督制约机制优势

物资集中采购,在施工企业内部必然形成材料供应单位与使用单位截然分开的格局,使施工材料质量得到了“双控”:一是材料采购人员对自身采购的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并受到仓库管理人员的监督。二是受到使用单位各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控制,这样能进一步把好质量关。而各项目经理部分散采购,就导致自己采购,自己使用,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存在质量问题容易被掩盖,现场意见反映不上来,易使伪劣产品流入工地, 给施工质量留下隐患。

3、规范采购的有效方法

3.1发挥制度化管理的优越性

企业要想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建立制度化的采购管理程序,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部门的首要职责,它是采购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如:规定采购人员职责,明确分工;母(子)公司物资采购审批权限,所有采购报价、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必须经批准后执行;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标准;招标采购的流程和开标评标的标准、合同管理和货款结付方式等制度。还必须辅以其他的管理手段。第一,必须加强基础管理,收集归档审批的计划、招标资料、采购合同、验收入库和物资核算等原始记录,把物资内业资料作为物资基础管理考核的依据。第二,强化招标工作的内部考核制度,指定监督部门对招标工作进行检查,对违规操作及由于购买方原因,造成购进原材料数量,质量等指标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属于招标工作失误造成的,考核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属于验收失职造成的,考核相关业务人员,并按情节轻重及损失大小,分别给予扣奖、罚款、调离工作岗位,甚至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第三、加强招标工作的财务监控。一是从资金支付方式和支付速度上向价廉物美、信誉好的供货单位倾斜;二是在制定购进价格时,尽可能分别以现款、抵款和商业票据等不同付款方式来制定购进价格,以做到公平合理。

3.2发挥招标采购的优越性

招标采购作为通用的市场采购方式,深受各国企业界同仁的青睐。招标采购即采购单位将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公开或邀请招标,各投标方根据招标要求参与竞标,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由采购方的评标委员会在比质、比价 、比信誉、比运距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最好的供应厂商为中标单位,并签订供货合同或协议。在市场体制发挥作用的今天,招标采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优越性也更加明显,主要优点如下。(1)可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由于招标采购的供应商较多,各个供应商为了取得供应权,占领市场,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往往采用降低报价的方法来争取中标。这就为降低直接采购成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条件。再加上选择供应商时的余地较大,可以选择运距较近的厂商中标和减少采购人员的外出,这也给降低间接采购成本提供了空间。(2)采购的材料质量有保证。由于招标前,企业要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全面了解和评定供应商的业绩,根据供应商的业绩对供应商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认定,从而使采购材料的质量事前得到控制。(3)有利于公平竞争,强化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供应商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公平竞争行为就会大大减少,物资流通就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增加了采购的透明度,减少了违纪行为的发生。由于招标采购是“阳光下的交易”,避免了“暗箱作业”,从而杜绝和减少了物资采购中营私舞弊的滋生和蔓延

3.3 发挥采购中环境管理的优越性

不断的净化采购内外部环境,发挥环境管理的优越性。(1)建立完善的材料价格信息档案。有效到地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并保证采购材料的质量,采购员应做好材料采购的有关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和动态,并及时调整和更新价格档案。同时交流给采购员,由采购员进一步确认后进行归档并执行。(2)建立健全的供应商档案信息。为全面掌握公司所有的供应商的信息,并对供应商进行相应的资质评价。供应商档案应有编号、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定期更新,如供应商在供应过程中存在质量、交货能力、欺诈等问题,应及时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并追究有关责任。(3)建立采购管理人员信息。对采购人员要建立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防范采购中人为欺诈。采购员作为采购的实施者,在采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注重考核采购人员的职业素养,以企业制度约束其行为操守。二是注重考核采购员的业务能力,一个合格的采购员既要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物资管理规定,又要了解各种物资的本身属性、市场行情等,使企业不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公司应定期举行采购员的考核,建立合格的采购人员档案信息,考核不达标的人员不能进入采购管理岗位。

3.4发挥监管职能在采购程序中的优越性

企业要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纪检部门的职能,加强采购过程的监督检查。这是保证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招标物资计划的生成到合同执行的全过程。重点检查是物资计划的执行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需求隐瞒、规避招标的现象;监督检查招投标程序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检查中标方是否履行合同,提供的物资是否符合标准,售后服务如何等。

3.5发挥网络技术优越性,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关期刊更多

煤炭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棉花加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