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构成情况

资产构成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构成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构成情况

资产构成情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管理 财务整合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其他公司。企业并购后财务管理,就是利用特定的财务手段,对财务事项、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进行整理、整顿、整治,以使企业的财务运作更加合理、协调,能相互融合的一种自我适应行为,是对现有财务管理系统的调整和修复,是企业扩张的需要,是发挥企业并购所具有的“财务协同效应”的保证,是并购方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并购战略的重要保障。

一、搞好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侧重于“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一种更为具体细致的调研方式,并购方可通过面谈访问、实地驻点等调查方式了解目标企业各方面实际情况,比如目标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采购渠道及模式、企业员工素质及面貌等等。这些信息仅仅依靠金融投行调研是无法获得的,或者调研成本太高而无法实施,但由于并购方熟悉行业具体情况,由并购方推进实地调研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比如企业在并购异地的一家目标企业时,可先派人驻在目标企业或目标企业所在地,就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企业经营效益情况、员工素质及文化状况等,从而为企业的并购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

1.系统了解目标企业的资产构成情况

资产构成情况是企业状况的重要方面,优质的资产情况是企业规范畅通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并购重组时,应将资产构成状况作为重点进行调查,包括并购目标企业的总资产情况、净资产情况、注册资本构成、负债结构、企业负担情况、经营性资产状况等。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对目标企业在财务角度有一个大体的评价。

2.准确把握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

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是衡量企业财务运作能力的重要尺度,要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是否完善、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情况、财务机构职能情况、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措施能力等作出正确判断,并判断目标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财务决策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根据财务状况对今后企业的营运发展能力作出科学判断。同时,应审查企业隐性负债,对或有负债及潜在的危机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二、注重整体性和实用性

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追求1+1>2,因此,对于不协调的资产业务要及时进行处理,停止获利能力低的生产线,对不良债务及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重组。并购企业不仅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管理,而且对自身也要勇于优化管理,从而发挥集团的整体协同效应。在并购后财务管理时,应对集团资产全面进行定性分析,对并购后集团无法利用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需要的资产及时转售出去,以便净化集团资产,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和集团内在价值。因此,在资产整合过程中,应将目前不具有可用性的资产及时出售,以便快速回收部分资金,并将所回收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对于那些在将来可能具有可用性的资产,也可以考虑暂时转售出去。这不仅是因为资产变现后可将所获得的资金及时再投入使用,变沉淀资金为运营资金,而且因为闲置资产通常会发生自然损耗和无形损耗,并需支付一定数额的资产储存保管费用。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并购后企业的现有资产,发挥其潜在的效用。

三、注重实用性

在并购后财务管理时,应对集团资产全面进行定性分析,对并购后集团无法利用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需要的资产及时转售出去,以便净化集团资产,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和集团内在价值。因此,在资产整合过程中,应将目前不具有可用性的资产及时出售,以便快速回收部分资金,并将所回收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对于那些在将来可能具有可用性的资产,也可以考虑暂时转售出去。这不仅是因为资产变现后可将所获得的资金及时再投入使用,变沉淀资金为运营资金,而且因为闲置资产通常会发生自然损耗和无形损耗,并需支付一定数额的资产保管费用。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并购后企业的现有资产,发挥其潜在的效用。

总之,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企业既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实施跨国并购,也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定出台的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重组工作。要树立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分析研究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因盲目扩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俊莉.财务管理在企业并购流程中的对策探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2期

[2]王颖.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02期

资产构成情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 资金结构

资金结构就是各种资金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不断运动所形成的一定比例关系的总和。即资金结构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数量与比例”,“资金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企业资金结构与经济效益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资金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常是指一定的资金投入,产出最多;或一定的产出,资金投入最少。研究资金使用效益应从资金的投入状况入手。一般地说资金投入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资金的数量:二是资金的成本;三是资金的结构。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成本,与资金投入或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是比较清晰的即资金数量和资金成本与资金投入成正比;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它们与资金使用效益成反比。但是,资金结构与资金投入或经济效益的关系就比较复杂。

1、企业资金筹措结构与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独立的经济实体身份作为市场的主体参与竞争。随着企业经营自的扩大,形成了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格局。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资金市场的变化,结合经营需要及效益预测,保持最佳的筹资结构。这样一方面促进企业合理运用资金,以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资金的横向流动,以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资金筹措结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资金筹措结构通过资金、息税前利润与负债成本率之间关系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资金运用结构与经济效益

企业资金运用结构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从资产的占用形态和在生产中的作用看,它可分为流动资产构成率、固定资产构成率以及无形资产构成率等。企业筹集资金是为了运用资金,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资金运用的状况,而资金运用状况又主要体现在资金运用结构是否合理上。

二、企业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于企业投资利润率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不确定性。当企业投资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借入资金,反而会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甚至发生亏损。这就给企业负债经营带来了风险,这种因借入资金而增加的风险称为财务风险。

企业资本结构是由企业采用的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变化。企业筹资方式虽然很多,但总的来看分为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两类。因此,资本结构问题总的来说也就是二者的比例问题,即二者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权益资金属于企业的自有资本,与负债资金相比较,它更能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若权益资金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过小,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过重,则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若权益资金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过大,企业就不能很好地利用负债资金的财务杠杆效益。

三、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化

企业资金结构包括资金筹措结构、资金运用结构和资金分配结构。优化企业资金结构,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避免财务风险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资金筹措结构的优化

优化企业资金筹措结构,主要就是正确处理企业各种资金来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期建立企业最佳的资金筹措结构。在企业资金筹措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资本结构。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是否最佳。主要有两条标准:一是使企业资金总成本最低;二是使企业价值最大。一般讲,企业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低于所有者权益的金成本。因此,长期负债比率越高,企业价值也越大;但当企业预期投资报酬率低于借款利率时情况就相反。

2、资金运用结构的优化

资金运用结构,是企业全部资金运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又称资产结构。它主要包括: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流动资产内部速动资产与非速动资产,以及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外投资与生产经营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在优化资金运用结构时,应该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优先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资产配置的合理性。

3、资金分配结构的优化

资金分配结构是企业全部资金分配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是指企业利润分配项目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它主要包括税后利润分配中公积金、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与未分配利润各个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在合理安排资金分配结构时应该妥善处理好利润分配过程中的债权人利益、投资者利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等各方面的均衡关系。在优化资金分配结构时,应该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利润分配的合法性,尊重债权人的利益,考虑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保证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支出的资金需要,正确处理投资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总之,只有在企业合理地确定筹资结构、有效地配置和运用资金、对所取得的财务成果作出有利于各方的分配,从而形成一个顺畅的“资金流”,企业的资金结构才能真正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全国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东北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方明$论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J]。财经论丛,1984,4

资产构成情况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妥善处理好并购重组中的有关财务管理问题,是实现资本成功运作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并购重组实践,分析了并购重组前调研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在资产评估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利用财务管理理论指导谈判协议的起草,以及企业并购后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的处理等,对开展企业并购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资本运作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大企业都是通过开展资本运作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成功的资本运作,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指导。现结合实践,对企业资本运作中的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处理作一分析。

1.前期调研的财务问题

开展前期调研是企业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的前提,通过调研作出实施决策,如果调研不充分,关键问题不了解,作出的并购决策可能就是错误的。在调研过程中,除对企业概况、人员、资产分布、产业特点、发展趋势等内容作全面了解外,更要关注企业的资产结构及组成情况,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全面分析或有事项,并根据调研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提出科学意见和建议。

1.1系统了解目标企业的资产构成情况

资产构成情况是企业状况的重要方面,优质的资产情况是企业规范畅通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并购重组时,应将资产构成状况作为重点进行调查,包括并购目标企业的总资产情况、净资产情况、注册资本构成、负债结构、企业负担情况、经营性资产状况等。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对目标企业在财务角度有一个大体的评价。

1.2准确把握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是衡量企业财务运作能力的重要尺度,要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是否完善、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情况、财务机构职能情况、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措施能力等作出正确判断,并判断目标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财务决策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根据财务状况对今后企业的营运发展能力作出科学判断。同时,应审查企业隐性负债,对或有负债及潜在的危机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2资产评估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资产评估是双方谈判的基础和依据,应结合目标企业的实际,选定评估基准日,确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有形、无形资产进行客观的评估。整体资产评估包括:机器设备、专业生产、建筑物、房地产、长期投资等各类实体资产的整体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包括目标企业的商标权、商誉、商(字)号、专利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著作权(版权)、软件、网站域名、企业家价值、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资源性资产等。①聘请质信高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明确评估范围,选取恰当的评估基准日评估。评估基准日应当有利于评估结论有效地服务于评估目的,有利于评估资料准备工作和评估业务的执行。②在全面深人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根据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取评估方法,客观公正评估。③认真抓好账实核对。要根据账面资产情况进行资产核实,对资产质量与账面不符的,要进行科学调整。

由于目标企业经营是个动态过程,在评估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1)担保问题。许多企业都存在着诸如担保等或有事项,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多个企业间相互担保形成的一种担保链,担保责任纵横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其中一家企业担保事项出现问题,就可能会使其他相关企业承担连带偿债责任,给相关企业带来风险。

(2)或有事项问题。尽可能恰当地估计或有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是正确认定企业资产的重要环节。相关中介机构除了以企业取得的资料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内外环境各种因素来作出估计外,必要时还应征求专家的意见,将其影响因素及其性质、估计的程序和公式披露在报表附注中,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对企业净资产有影响的重要合同问题。对净资产而言,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收人及成本等费用,评估值与账面值以及收购方最后支付的购买价可能相差较大,这种情况在企业改制收购时表现尤为明显。应依据现有的会计准则,并结合相关合同研究而定。

(4)土地使用权、商标及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合理确定问题。企业拥有的如土地使用权、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是企业多年经营的结晶,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不能忽略此类资产。

3拟定谈判协议

资产评估工作完成后,双方具备了商谈并购价格的基础。应围绕充分利用财务理论,开展并购价格及相关并购协议有关事项的谈判。

(1)确定并购价格。应根据资产评估结果,以目标企业净资产为依据,适当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预期发展情况及成长性,确定并购价格。一般地,对具有成长性的目标企业,并购价格可以适度高于评估净资产的价格,而对于亏损企业,应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

(2)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对方意愿,确定并购重组的方式。包括股权受让、增资扩股、股权置换等。对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可通过授让股权达到绝对控股的方式,实现并购目标;对资产质量不高、但通过改造后可迅速扭转的企业可收购其净资产,对规模适中、急需注人资金金的企业,可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实现重组目标。另外,还可以通过换股等渠道实现控股目标。

(3)确定支付方式。应结合企业资金实力,确定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支付方式。①现金支付方式。需要收购企业筹集大量现金用以支付收购行为,这会给收购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②证券支付方式。包括股票支付方式,即收购企业通过发行新股以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③债券支付方式。即收购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取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此类用于并购支付手段的债券必须具有相当的流通性及一定的信用等级。

(4)对一些或有事项,要着力在合同中予以明确,避免在接收重组过程中出现不利于并购方的或有事项发生,引起并购方的损失。

(5)对于重组整合的企业,应明确享受财务收益分配的方式和起始时间。

4企业并购后的财务管理

并购协议正式签订后,按照协议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后进行的重组整合,对做好资产划转、资产过户手续、账务处理,真正与母体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无缝对接,实现实质性重组,达到收益最大化和对并购企业经营、投资、融资等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管理有重要意义,并且也使并购以后的生产要素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最终实现盘活资产存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1)委派财务负责人,加强财务人员管理。并购目标企业接收后,要确保财务管理平稳过渡。并购公司应尽快委派财务负责人,根据并购公司的战略意图和财务管理要求,开展整合工作,进行财务监督,硬化产权约束。委派的财务负责人向并购方母公司和被并购方负双重责任。同时,结合对应的并购企业财务人员管理规定,制定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任命、考核和奖惩制度,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资产构成情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组织形式 偿债能力评价z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下同)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有关资料显示,全国6000万以上的小微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早已超过60%,并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显然,小微企业是创业富民,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就业、促进稳定、增加国家税收、活跃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融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为关键问题,文章主要就小微企业负债融资评价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与债务融资

为了能够使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以来,尤其党的十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从多个方面密集地出台了针对小微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以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直接优惠,二是中介传导优惠。

直接优惠政策是政府利用经济利益分配手段,通过直接让利方式对小微企业优惠的政策,这类政策作用的特点是把经济利益直接输送到调控对象,且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类政策对鼓励创设小微企业作用巨大,但对其未来发展的作用效应却呈递减趋势。我国当前为鼓励小微企业发展采取的流转税、所得税的减免优惠政策,以及正在逐步取消的各种不合理行政性收费,均具有这样的特点。而中介传导优惠政策是政府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需要通过引导特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变化最终对调控对象产生政策效果的优惠政策。这类政策的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中介传导机构的行为变化,对小微企业未来发展和升级具有长期的政策效应。我国当前实施的对小微企业分行业优惠利率、财政贴息,以及对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负债融资担保给与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均具有中介传导优惠政策的性质。这种优惠政策的作用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根据自身利益对政策的响应程度。

当前我国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出台的密集程度可谓空前,但综合分析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地和作用效果却不难发现,负债融资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矛盾重重,难以落地。一方面大量的小微企业需要资金支持,却无法通过商业银行系统获取正常利率条件下的融资,无奈之下选择民间高成本融资,形成沉重的利息负担,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有些甚至使用高利贷融资的方式,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体系适应政府政策要求,纷纷成立服务于小微企业专门机构,并配置专门资金,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但当资金的供应方与需求方真正对接时却总难达成交易,形成难以粘合在一起的两张皮,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体系很难真实对小微企业偿债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所致。

二、传统的企业融资评价体系与小微企业特殊性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主要是围绕大中型企业提供负债融资服务,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体系,即把企业(法人)作为债务主体评价其偿债能力,而企业出资人偿债能力以及出资人之间偿债能力连带性责任几乎不列入未来债务偿还考虑的因素。在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企业组织结构条件下这种偿债能力评价体系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这种评价体系很难对小微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这是有小微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

首先,特殊的组织形式。大中型企业在组织形式上已经实现了有限责任的公司制改制,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从资本的构成上看是完全的“资合”公司,从出资人与企业法人之间的关系看两者的财产界限非常明确。因此,出资人自身的偿债能力几乎对法人偿债能力几乎不产生影响,而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却具有其特殊性。我国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可能是合伙制、一人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形式,即使存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小微企业,其责任形式的规范程度也远低于大中型企业。而合伙制企业则更有普通合伙、特殊的普通合伙、有限合伙等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从资本构成上讲具有人合性质,属于“人合公司”或者“资合加人合公司”,从出资人与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看,两者之间的财产界限是模糊的,出资人承担的责任形式更多的是无限责任,出资人之间又可能是连带责任。小微企业的这种资本结构和权责关系的特殊性,使得小微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对小微企业自身偿债能力评价,而是包含了对出资人偿债能力以及出资人之间连带责任能力的评价,甚至有时后者的偿债能力对债权的保障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成为小微企业偿债能力最为关键的因素。而这些对产债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在传统的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体系中去人被完全忽略了。

其次,规范管理的程度。传统的企业评价体系是基于企业提供规范的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信息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评价,而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时期的小微企业很难实现传统偿债能力评价体系所要求的信息,这不是某个小微企业的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小微企业之中,不仅我国小微企业是这样,国外小微企业发展历程同样沿着这样的轨迹运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成为可以效仿的典范,而是说在评价其偿债能力时必须面对我国的客观现实,否则就失去了相应的环境基础。小微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不规范使得小微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信息很难真实反映其偿债能力,利用这些信息也很难对其偿债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这就需要根据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对传统的企业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创新。

再次,资产构成的特殊性。当我们阅读小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或者到小微企业现场进行考察时会发现,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小,资产构成简单,这是事实,但这种事实并一定反映小微企业的资产全貌。会计准则对资产确认和计量的谨慎性原则决定了小微企业可能存在的关键资产并不符合会计准则确认条件,不可能在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显示,也不可能通过对资产实体的现场观察发现,这些资产是小微企业的无形资产或者“软资产”―发明、技术、创意、管理理念等,也正是这些资产的存在促成了小微企业的创设,并成为其未来盈利能力最为关键的因素。雅虎、华为等中外著名企业的成长史无不对此做出证明。

三、构建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负债融资评价体系

(1)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与现代企业估值技术相结合评价小微企业偿债能力。小微企业具有特殊的资产构成。现行的会计准则对资产确认计量的标准决定了小微企业某些特殊资产在其财务报告中无法列报,而这些资产很可能构成其未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最为核心要素,这种情况在小微科技企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企业中更为普遍。如果采用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虽然可以牵强的对小微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及其比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盈利能力和产生现金流量能力进行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小微企业财务报告自身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种偿债能力的评价结果并不一定代表其实际偿债能力。同时,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将构成企业整体的会计要素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评价,严重割舍了会计要素之间及其内部构成之间内在联系和转化关系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有悖于系统论“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的科学观点。

利用现代企业估值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不足。一方面现代企业估值技术是基于小微企业会计要素的整体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消除小微企业“特殊资产”的决定性作用被忽略的可能,并能够充分考虑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估值技术是基于企业未来产生不同口径现金流量的能力对相应的口径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可以为小微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提供直接依据。同时,小微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不同口径现金流量本身就是其偿还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完全可以利用金融系统的支付中心地位,通过建立小微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权益质押机制,实现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

资产构成情况范文第5篇

家庭收支情况分析

许女士家庭的月度总收入21500元,主要是工资收入,投资性收入仅1500元:月度总支出6700元,主要以基本生活开支为主,在成长期家庭中,属于比较节俭的,能够合理安排收支,并留有较多盈余。由于宝宝目前13个月大,主要的支出还是日常的生活花费,但不可忽视两年后,也就是宝宝上学后,教育费用的提高将影响家庭月度收支的结构,应早做打算。许女士夫妇俩还有年度收入45000元,扣去宝宝的保险支出后,还剩40200元结余。需要考虑的是,随着家庭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如每年的旅游等,年度支出也将大幅增加,那么,重新调整家庭收支分配也是必要的。从目前情况来看,每年总计约21.78万元的现金流入还是可以为理财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的。

家庭资产情况分析

许女士家庭的资产达到218.5万元,银行房贷仅14万元,6.4%的负债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尚不高,总计约23万元,占家庭总资产的10.5%。从金融资产的配置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合理,9万元的定期存款可以再考虑进行一些风险收益更高的投资。家庭资产构成中出现了黄金实物投资,这是很不错的决策,有利于平衡家庭资产风险,但从金额看估计只是日常用的黄金饰品,建议今后可以增加黄金、收藏品等方面的投资。此外,夫妇俩所在公司均为其投了团险,但是,考虑到三口之家的责任更重了,有必要重新考量家庭保障计划是否周全。

总体看,受制于金融资产总量不高和不动产资产的高占比,许女士家庭目前暂时在开展理财活动时还显得略微力不从心,但是随着资产的不断积累,合理安排未来收入并配置相关金融资产,改善家庭资产构成,将成为有利于达成理财目标的重要举措。

家庭理财目标分析

徐女士家庭的理财目标:宝宝的教育基金;年底购车计划;五年内购房计划;进行适度金融资产投资使家庭资产保值增值。

家庭资产配置建议

逐步提高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加强家庭资产流动性管理。一般而言,像许女士这样的白领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应保持在家庭总资产的20%~30%为宜。我们建议在未来若干年里,将年度盈余资金扣除现金储备、保险保障、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如全家旅行计划等后的多余部分,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金融资产的投资,逐步提高该部分投资的比例。一方面,增强金融资产的理财能力,增加收益;另一方面,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较好,能满足家庭5年内的购车、购房等计划,也能有助于子女教育、养老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调整资产配置结构,提高中低风险资产的配置,达成购车购房计划。建议许女士根据家庭情况以及近期计划调整资产配置结构。投资性房产可暂时保留,每月1500元的租金正好可用于支付房屋按揭贷款,等到购买新房时,再对现有房产重新做调整。在金融资产方面,提高中低风险的比例,降低无风险资产的配置,可将9万元的无风险投资定期存款逐步转移至低风险资产的投资,如债券、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风险较小的投资方式。建议现有金融资产投资组合比例重新分配:基金50%,股票20%,中低风险资产40%,组合存款10%。此外,每年的盈余资金也可按照这个比例进行配置。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年底有买车计划,建议将9万元定期存款转为投资期限一年以内的投资品种,再加上部分年度结余,刚好用于支付购车费用。

在孩子养育、教育基金的准备上,可以以银行存款、股票及保守型专户理财产品来搭配,至于方法,我们还是强力推荐以定期定额的方式筹备小孩未来的教育金。类似于这样10年以上的长期理财目标非常适宜采用这种方法,因为长期地聚沙成塔可达到平均成本的效益,风险也被分散了。此外,为子女教育基金另辟专户进行管理也颇为必要,不应与家庭投资专户混淆,注重投资的延续性。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第二届“上海十佳理财之星”蒋文文

保险建议

如何理财,让投资性收益最大化,又能为家庭添车加房,合理做好家庭理财金字塔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家庭理财金字塔,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在笔者看来,一般家庭的理财金字塔不妨包含四个方面的消费理财功能。

第一层:生存保障。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消费和风险保障(安全需求)的资金规划,刚性消费资金1 0%~15%,银行存款(主要是为了基本生活和应急准备)10%~20%,传统保险产品10%左右。这也是家庭理财中最基础的底层部分。

第二层:满足机动需求的资产配置。主要包含房产10%~20%,弹性消费资金5%~10%。

第三层:低风险理财。如债券、可持续增长产品等,资金占比可以配为15%~20%。

第四层:中高风险投资。如期贷、外汇、股票、基金、收藏、投连险等,资金可配置为15%~20%。

家庭理财,按上述金字塔型比例投资运作的话,会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既能增加资产,又能规避风险。

许女士和先生在公司都已投保团险,其中包括意外险和医疗险,保额也较高。为宝宝投保了每年保费支出4800元的大病保险。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再为自己投保了。夫妻俩同时希望有一部分资金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来应对未来不断膨胀的教育费等宝宝成长的花销。

实际上,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给员工终身医疗险,当你离开单位的时候,你的保障和下岗工人是一模一样的。比如,一旦发生重大疾病,除了社保部分的保障外,如果没有其他商业保险的支持,50%~60%以上的费用都要自费,现在进口药都是自费的,得了大病人的求生欲是非常强烈的,只要能控制病情,都会选择自费药。因此,提醒许女士夫妇要注意及早规划自身的商业医疗险,特别是大病医疗保障计划。同时要解释一下,如果单位和个人都投保了商业的医疗费用保险,在理赔时可能会出现“重复投保”的浪费情况,而如果是两方面都投保了重大疾病险,则不会形成重叠,而是两份都可以理赔。因此,如果觉得有单位的团体保险,那么不妨先自费投保一两款较低额度的商业健康险,一旦将来从公司团险计划中退出后(如离职等原因),就把个人投保的商业险额度加高,这样就能保证既有个“后盾”,又不会形成保费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