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技术;石油燃料;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056
据有关数据显示,现阶段世界汽车的保有量为10亿辆,预计到了2020年,全球汽车的保有量为12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预计到了2020年,汽车用油将占到全球石油消耗总量的65%以上,同时大量使用石油,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导致全球温室化。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问题以及大气污染问题更加严峻,如果不能及时对相关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具有节能性的新能源汽车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进行分析
在我国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就是解决动力系统的问题,同时为了能够达到汽车的节能,还是要从汽车的能源动力方面进行解决。所以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一方面要解决汽车能源动力的节能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将发展的目光放长远,不断提高节能的技术,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大力发展节能汽车。现有汽车的动力主要以石油和内燃机为基础,在现有的汽车动力基础上进行优化,大力发展具有节能性质的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力系统以及直喷式内燃机。同时利用现有的技术,提高石油以及其他动力能源的清洁化,并与国际相关的标准进行接轨。利用生产生活的废弃品,实施回收战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转化为可供汽车使用的复合型燃料。同时,发展复合型燃料还要同我国的实际以及具体的能源战略相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清洁能源之路。预计到2020年,各种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将占到车辆能源用量的20%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每年石油、柴油消耗的量占到了我国石油、柴油消耗总量的50%以上,其中石油消耗占到了一半,从这个数据当中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就是车用柴油同车用石油的消耗总量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而且使用的量呈现出每年逐步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对我国的石油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第二就是我国的汽油和柴油占石油消耗总量的比例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所以通过对石油消费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可以间接替代汽车的动力燃料。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替代难度小的燃料,比如工业燃料、石化燃料以及其他燃料进行置换,在具有相同消耗总量的情况下,就可以提高车用燃料大概20%%左右的上升空间。第三就是同国外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相比,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还很低,远远达不到我国现阶段经济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发展速度,所以也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我国汽车节能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将汽车的动力能源从原来的石油、柴油向生物燃料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方向发展。根据现有的技术以及我国能源结构来看,主要有三种替代的动力能源:第一就是生物发电所产生的能源,第二种就是将天然气作为动力能源,第三种就是煤化气能源。就目前车辆能源应用的情况来看,合成油将是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的领域。一方面合成油能够与现有的汽车运行基础和体系完全契合。另一方面,合成油是一种优质、环保的燃料,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合成油的利用还不是特别充分,合成油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合成油将成为主要的动力能源之一。在气体燃料当中,甲烷是动力能源发展的重点,现阶段,天然气作为燃料被广泛运用于汽车动力能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的,到了2020年,我国天然气的供应量可以达到1200亿m3以上,如果将天然气总量的10%作为汽车燃料的替代品,就可以节约1000万吨左右的石油。但是天然气储存和运输的难度较大,需要在相关的技g方面做出进一步的突破。
2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
(1)转型动力系统。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推广的过程中,应该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节能问题以及能源问题,对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升级和推广,提高内燃机动力以及燃料的利用率,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转型基础设施。在汽车燃料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时候,应该将天然气、合成气以及氢气三种清洁的气体燃料运用到汽车的动力能源当中。通过合理的燃料设计推动汽车燃料有序、多元化的发展,使清洁的能源逐步代替石油等化石燃料,全力推进清洁燃料在我国汽车动力能源当中的使用。同时建立相关的技术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破平台,通过相关平台的建立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推广和使用。
(3)进行产业化生产。在直喷内燃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基础之上,以电力驱动为核心,加强研发资金的投入,对技术难点进行攻克,掌握整套的生产技术流程。同时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轻度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为基础,积累相关的技术经验和生产制造经验,带动其他混合动力的汽车实现重大的进步和发展。比如我国的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以我国相关的政策为导向,优先发展小汽车和公交车,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理念,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广和使用提供市场基础。
3 结束语
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进行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能够有效节约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同时减少石油等化石燃料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对节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进行推广和使用,可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理念,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都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颖琦,高宏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J].科学决策,2011(02):1-8.
[2]唐葆君,郑茜.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比较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05):69-72.
关键词 新能源车;节能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191-02
0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太大造成能源不断的枯竭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明显。如今全世界各个地方都在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则成了当今社会上的主体。如今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行业之一。而要解决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就应该先从汽车行业抓起,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1汽车的节能技术
1.1混合动力技术
混合动力一般指由汽油、柴油与电能混合在仪器所形成的动力。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关系着整个车的性能。再经过多年混合动力研究的基础上,将原来的点火装置转变为由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来驱动汽车。由原来的离散结构向着一体化结构发展。也就是将发动机和电机与变速箱结合在一起。在启动的时候辅助发动机的电动马达可以产生很强的动力,也可以在汽车高速平稳的行驶时间段内减少发动机的出力减少油耗。而且混合动力技术能够对能量进行回收。在制动的时候,能够对热量进行转变吸收。
混合动力技术的分类可分为两类一是联结方式二是混合度;联结式分类是根据混合动力的驱动方式进行分的,其中联结式分类又分为了3种: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是由电能转化为动能从而驱动车轮转动,其中的电力是由内燃机带动发电机来引起的;2)并联式的混合动力系统区中的驱动系统内有两套,并且两套的驱动系统能够可以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驱动车辆,当然也可以使用单独的驱动系统来驱动车辆。这样的并联式混合驱动系统能够使车辆适用于更为复杂的路况;3)混联式混合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来临时调节内部机器的输出功率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内部中的内燃机和电机有自己的一套机械变速箱而且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分为以下4类:1)微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动机的不运转从而增加油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对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2)轻混合动力系统,而这种系统的主要代表是皮卡车;3)中混合动力系统动力系统采用的是高压机比低混合动力系统更加的灵敏;4)完全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度达到50%是未来逐步发展的方向。
1.2高效汽油机、柴油机技术
汽车节能的关键是内燃机的技术。在内燃机节能技术方面,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讨论, 第一是汽油机直喷技术,稀薄和分层燃烧技术;第二是柴油机的高压喷射技术;第三是柴油机的多次喷射技术;第四是可变气门技术;第五是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1.3高效载重汽车的发动机技术
目前我国载重汽车品种少,技术还很落后。发展高效的载重汽车,是在现代物欲横流的形势下,提高运输的效率,降低汽车用能源消耗的重要一步。因此,国家应重点支持这种高效载重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1.4轿车、轻型车的柴油化技术
实现节能的重要途径是柴油化,随着汽车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家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这项技术。不断的开发而且要有质量的保证。这样的话就减少了对能源的开发。实现了节能减排。
2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
2.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一般指由汽油、柴油与电能混合在仪器所形成的动力车型。这样能有效的改善燃油和功率输出低的车型。根据其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他的优点是: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以增加汽车内部机器功率的输出和减少耗油量。当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可由电池来补充,同时电池也可以得到充电,所以其行程和普通汽车是一样的;2)因为使用电池,可以方便地回收以便循环使用;3)在市中心人流量大的地方,完全用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4)可以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建设新的加油站;5)用户可以让电池在延长寿命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2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直接采用电机作为驱动器,是全部以电力作为汽车的驱动力这种车的难点在于电力的储存技术。传统汽车消耗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造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电能可以从核能、水力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中获得且无污染。电动汽车还可以利用在其空余的时间进行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使用,大大提高它的行驶效率。由于这些优点,电动汽车的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电动车而言由于建设成本高且基础设施不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各个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努力,才可能大规模的推广。这使得电动汽车的价格非常的高昂,但是与混合动力汽车相比较来说电动汽车的技术简单而且成熟且操作方便,且只要有足够的电力就能驱动汽车且充电方便。但是不足就是电动车所使用的蓄电池的蓄电能力不足存储的电量少,且构建电池的原材料成本高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所以购买价格高。
2.3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液化石油气(LPG)和压缩天然气为燃料,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和高性能的污染净化装置来减少污染。而且经过有机材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作为汽车的驱动力。
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燃料电池汽车,零排放,而且减少了机油泄漏带来的水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问题,还提高了燃油经济和发动机燃烧效率,运行平稳,没有噪声。
2.4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真正实现零排放的,排放出来的是纯净水,没有任何污染。
但是氢燃料电池成本高,而且发展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技术条件很难实现,还有就是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这项技术虽然实施起来困难,但是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得以解决实现。
3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政府部门的不断指引,各项政策的不断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并且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通过不断的发展新的技术,以最低的成
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也将会引领新能源汽车走上一个更新,更广阔的台阶。
4结论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汽车的迅猛发展,人们素养的不断提高,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更加环保的的汽车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新能源的开发会越来越重要,那么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时代总是在不断的发展,科技也不断在进步。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将会备受重视。
参考文献
[1]史永基,高雅利,王宇炎.新能源节能技术研究进展,2011(7).
[2]李志达,望义熙,周世权.汽车电器的研究,2010(11).
我个人保守估计,按照每年6%的增长,中国汽车保有量到2020年达到3000万辆。抛开其他因素,生产规模将使中国成为造汽车最便宜的国家,成为“中国制造,世界销售”的主流生产模式,预计仅自主品牌的出口将达到500万辆。
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夜之间进入汽车社会,这期间遇到的问题应该变化地去看。如果国家能在2004年预测到现在的汽车问题,那么汽车政策一定不是现在的产业政策。中国人应该有智慧解决西方国家用百年时间解决的进入汽车社会问题。
汽车产业是正常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汽车产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未来要以国家为主,全民为辅来解决进入汽车社会的面临的问题,打造节能环保的社会。
由于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对整车厂和配套厂面临新的技术战略挑战非常高:一是能源安全: 58%的油靠进口,油价很敏感;二是排放法规的急剧升级,2 015年实施百公里6 . 9升油耗。2020年可能实施百公里5升油耗的法规,国家已经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新的国Ⅵ标准也许不再参考欧洲的法规,可能参考美国的法规,这对大多数企业都是挑战。
有油但是不节油也不可行。法规实施的落地比新法规更加重要,现有很多法规已经很严格,但是落地实施不佳。
三是愈加挑剔的消费者,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卖车,消费者选择极多。
针对这些问题,开源节流作为能源问题的解决通道。首先要系统的看待能源问题,企业应该注重节流,国家及研发机构应该注重开源,比如新技术的使用。另外,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新能源不断成熟赢得时间。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发动机在特殊应用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两者之间的互补,才能保证汽车产业本身动力源可持续发展。汽油机、柴油机等传统石油发动机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将是多元化的,会依据区域的特点和某种技术的特点去发展。
节油技术
节油技术在三个方面可以有可开发的空间。在传统动力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技术含量和生产水平上还有15%的上升空间,才能与国外的竞争对手持平。加入可变的电控技术和其他技术的优化,还可再有15%的上升空间。另外,替代燃料的涌现和经济规模的提升可延长传统发动机的寿命。柴油机的推广虽然遇到阻力,节油的先天优势,中国轿车的柴油化仍然是个趋势。内燃机仍旧可以使用30、40年。
在变速箱技术上,以前开发注重两点:实现自动换档和成本控制,但实际上新一轮的技术应该更注重节能。变速箱比发动机和整车更加需要规模效应,中国目前变速箱市场百花齐放的现状并不合理,最终会面临整合。中国关于变速箱方案的选择,更应该注重油耗和经济性轿车的自动换档,同时考虑中国的技术基础。中国的产业基础是手动挡,而消费者对自动换档的关注,促使DCT有天然的成本优势,在中国更有前景。
总成零部件的节能方面来看,很多节流技术并不因为开源而失去作用。传统车的技术都很重要,比如车重轻量化,车重降10%,车重1吨半的车油耗下降6-7%;增加300公斤电池的时候,车重一吨半油耗又能下降多少呢?节油的轮胎、空调智能,电动助力转向,减少连接环节提升摩擦符的效率都能达到节能的效果。未来技术选择就是不能忽略任何节能技术,10%的节能效果就是100个0.1%的节能技术实现的。产业决策者要思考消费者要花多少钱买油耗的改善,最终消费者要买的是油耗的降低,而不是用某种技术的宣传。
还应该考虑系统的集成作用,发动机和变速箱有机的结合,动力总成和整车的标定匹配,整车在各种工况下的使用,不同的速比,相同的速比,详细地标定,是强调动力性的标定,还是强调燃油经济性的标定。个人认为市场需要节油的技术,每一个零部件的节能技术提高都能改变节能的效果。
新能源突破
中国以插电式电动车和纯电动作为新能源,但是制约新能源向前发展的耐久问题,成本的问题都没解决。据我估计,未来20-30年新能源不能替代传统动力能源,单一原料的传统动力发展了120年之久,新能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关键词:交通运输节能;新能源技术;节能降耗监测制度;道路系统节能意识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4-0118-03
一、概述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行业,近年来,在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成为大量占有和消耗能源的行业大户,为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2008年,国家交通运输行业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同2005年相比,到2010年,全国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5%,营运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10%;到2020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16%,营运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20%。这一目标的提出与实现,对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仔细分析一下中国道路运输领域能源消耗的现状,交通能源消耗与总能源消耗的比例在逐渐提高,现已超过30%。从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平均每千人消费汽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韩国和日本的水平。同时,主要交通工具燃料能耗较大。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中,80%的能耗用于汽车的使用阶段,但在当今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加,而能源紧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分析城市交通各种替代燃料的能源使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已不能仅仅考虑汽车运行的能效,而必须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考虑各种交通工具使用燃料的效率。
二、我国道路运输领域能源消耗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能源节能思想意识淡薄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资源大国,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是以高度消耗能源为牺牲代价的,对科学、合理的使用资源,节约能源没有根本性的思想认识,节能意识十分淡薄。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世界发达国家的石油危机现象已经初步显现,但这一警示并没有引起我国政府的注意和重视,进入90年代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逐步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机动车日益剧增,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进口国。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能源问题才开始高度关注起来,但是,在普通百姓心中,能源节能问题仍然没有引足够的重视,尤其在道路运输行业,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节约能源,提高节能降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依然陈旧淡化。
(二)政策规范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能源节能方面相对西方其它国家起步较晚,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国情虽然已制定、颁布、实施了《节能法》,但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体制漏洞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内交通领域各有关部门之间在资源节能上没有相对应的文件实施办法,或者有的部门制定有关办法但只是宏观管理上的,没具体执行措施。因此,相关执行机构的在具体执法时力度不够,实施困难;或由于没有明确法规要求,交通口内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监管真空,导致在具体执法时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是缺乏标准化的工作体系。目前,形成完整的道路运输节能体系工作在我国国内是一项空白,在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的源头上做好政策和法规标准,健全和完善车辆运用方面节能标准体系,可以有效规范道路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针对道路运输测量的相关办法及评测评定标准非常多,但是在具体的车辆运输、装备评价及管理方面的标准却很少,许多方面目前甚至处在空白状态。快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我国目前日益增长的道路运输节能降耗和相关运输装备技术标准需求同现有的道路运输节能降耗标准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亟待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标准化节能工作体系。此外,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近年来,政府对自身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有的节能管理机构重组合并,能源节能能力在减弱而新的管理服务机制还没有建立,直接影响交通节能工作的开展。道路运输节能和环保的体系不完善、没有权威的统计渠道、有关的道路节能信息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的道路运输行业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国家统计部门在的能源统计中只有一项“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系统能源消耗”类统计指标,缺少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道路运输节能管理、监控、服务体系。
(三)节能降耗监测制度执行不彻底
车辆是道路运输的主体,尤其是公路运输,车辆能源消耗水平的高低对道路运输能源节能降耗指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公路营运类车辆绝大多数为我国国内自行研制、生产,车辆的节能降耗水准较西方国家普遍落后,一百公里油耗比西方发达国家高达20.4%左右。在车辆维护方面上,国内相关部门在对现行营运车辆使用监管上并没有严格地执行车辆维护标准要求,使得很多车辆能跑就跑,只要不影响正常车辆运行,都可以上路行驶,所统计,有车辆隐患的其油耗要比正常技术状况的车辆高出5.3%~30.6%左右。多年以来,我国的营运运输类车辆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产品较少,技术发展缓慢,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只能是企业生产什么样的车辆,公路上就让跑什么样的车辆,这也是我国的道路运输节能指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道路路况、运输效率有待提高
受交通的运输组织管理、交通管理、交通物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影响,我国的道路运输效率较低。在普通公路上,混合交通现象非常普遍,车辆平均行驶速度一般在40~50km/h,单公里油耗很高;营运车辆运输市场内缺少全国性、跨区域性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多以个体经营为主,在车辆运输生产、车况调测、线路配置、车辆优化、营运管理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如:有的个体营运车辆由于里程利用率不高,燃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从业者多靠多拉超载来实现自身的赢利,节能意识非常淡薄,这种车辆超载现象不仅影响自身的车辆节油,而且对公路破坏非常严重,带来的公路路况恶化直接导致车辆油耗幅度上升。
三、针对道路运输节能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道系统节能意识
道路运输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到行业内人员、车辆、公路路况以及环境氛围等诸多因素。但首先应从最基本的人员意识上抓起,“人是行为的主体”,道路运输行业内全体从业人员只有从思想上能够认真对待,转变观念,提高节能意识,才能使得如:优化运输营运车辆结构和组织,集约化运输的管理,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建立绿色道路运输系统等各项工作得以确切落实。
(二)改善车辆结构,降低能耗
大力倡导小车柴油化,加大对柴油汽车、重型车、特种专用车、大型厢式车和拖挂车的运行比例,重点发展适合行驶在高速、国家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汽车或者短途行驶的小型货运汽车,以合理改善车辆构成。确定将货车载重平均吨位提高1吨,单公司油耗降低7%,拖挂比单车运输降油耗30.5%的目标。为遏制超载现象,应提高营运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如果运输利用率能够提至1%、3%、5%,那么汽车油耗将分别降低到3.6%、7.5%、15.3%。通过以上方式,科学引导车辆运输企业朝大型、规模化方向发展,为能提高运输效率,达到节能目标,应建立道路货运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完善的以主货运为中心的货运节点物流体系,最大程度上减少道路上的车辆空驶率,提高实载率。
(三)提高交通工具的节能技术含量
有效提高道路车辆节能技术是道路运输节能的最直接措施,结合国家提出的“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要求,可以提高车辆发动机的热工作效率,减轻发动机重量,使车体轻量化。降低交通运输工具附属设备的能源消耗,提高匹配技术;注重车辆的保养,使得车辆始终处理同驾驶环境相适应的最佳技术状态;应大力重视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利用,大力促进机动车辆燃料的清洁化、去燃油化。同时应倡导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为主导的现代交通管理技术。
(四)推广新能源技术,降低车辆能耗
一是加强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汽车新燃料的开发应用,最大程度上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如:建议在市内使用利用天然气技术当燃料的压缩天然气;以乙醇、碱性植物油等生物质液体清洁燃料直接代替汽油、柴油等新型动力燃料。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推广代替石油的新型燃料汽车,如:可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省市重点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大力倡导制取醇类燃料,推广醇类燃料汽车。二是提高汽车驾驶员的节能降耗操作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车辆驾驶员的正确操作与否可以节能车辆油耗在13%左右,可见,驾驶员的操作对降低汽车使用能耗非常重要。在汽车驾驶的培训和驾照考核应加大对节能驾驶操作的培训力度,在日常的车辆保养维护中,驾驶员或车辆保管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汽车技术状况检查方法和管理制度,保持车辆技术状况的完好,延缓汽车性能衰退,以达降低车辆使用能耗的目地。
(五)加强道路建设与管理
在已取得的成果下,继续加大对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公路等级,提高道路网质量。道路状况的好坏对行驶车辆油耗的高低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对道路节能开的技术研究,持续改善现有的公路路况,加大对公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公路路面的技术等级,按公路车辆交通流量的多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路面铺装率。同时建立长效的治理超载超限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坚决杜绝车辆超载现象的发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研究公路网布局、路面等级等车辆油耗的关系,已制定相应的公路工程节能设计及公路节能评价等规范标准。
(六)建立符合节能标准的车辆审核机制
在建立健全车辆运输的油耗值执行标准的前提下,将含有车辆油耗指标作为运输车辆准入与退出的否决项指标。同时,建立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关资源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机制。
四、结论
总之,只要深刻认清我国道路运输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道路交通意识,改善车辆结构,推广新能源技术,提高交通工具的节能技术含量,同时健全机制,强化落实,加强道路建设与管理,就一定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我国道路运输节能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凤田,刘莉,韩立波.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现状及其节能降耗对策[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3).
[2] 高有景.影响公路运输能耗的因素和节能途径[J].平原大学学报,2007,(8).
[3] 蔡凤田,何光里.我国汽车维修标准化的现状与需求[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4,(8).
7月20日,宇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基地在郑州新区奠基。这一宇通投资24.35亿的基地于一年后建成,将成为中国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研发和制造基地。基地建成后,将为宇通带来1万台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年产能,其中节能型客车6000辆/年、新能源客车4000辆/年。
要知道,这一投资四倍于宇通亚洲客车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为何宇通要下如此大的手笔?市场前景广阔是先决条件。并且,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一项持续的过程,需要庞大而持续的资金投入。
宇通预计未来客车年需求量增长在7%左右,新能源客车的比例将快速增长。
不过,虽然新能源早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福田、中通等客车企业也早已制定出新能源客车发展规划,但出于对当时整个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尚无100%把握,宇通一直未做明确表态。大手笔投资节能与新能源基地,表明了宇通发力新能源的决心。
宇通的新能源客车发展规划了两个主要方向:
一是纯电动,这也是产业未来发展重点。在纯电动客车方面,宇通的轻量化优势非常明,12米纯电动车整备质量只有12.3吨,比同类型的其它纯电动车轻2吨。
二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宇通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PH EB)产业化技术攻关项目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批获得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的新能源客车项目,不包含国家拨款、试验设备及其他设备宇通专门对这一项目的研发投入6000万元,预计到2013年将进行规模化推广。
截至目前,宇通已形成以多名博士和众多硕士为核心的专业研发团队,拥有15个混合动力客车和5个纯电动客车公告,自主研制的新能源客车已分别在杭州、昆明、广州、郑州和新乡等城市示范运伉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奠基仪式上,宇通工作人员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宇通的纯电动车快速充电只需2.5小时,可达到80%的电量,慢充需要8小时,目前,已经在郑州215线路上运行1年多,电池衰减率小于20%。宇通对全铝车身纯电动车的实际路测结果是,满载18吨的情况下,可行驶200公里。
在节能客车研发方面,宇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宇通博士后项目的推动下,结合宇通热管理系统,宇通取得了整车轻量化、发动机快速启停、辅助系统综合能量管理等多项节能技术成果。不仅如此,作为替代燃料的LNG、LPG、CNG、生物柴油、醇类、醚类等节能客车等也在宇通的深入研究之列。截止目前,已累计销售各种节能客车1万余台。
宇通还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阶段性市场目标,2012年,推出从10米到18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和7米到14米纯电动城市客车;2015年,实现市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的全覆盖。
要实现新能源客车的商业化,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是基础。因此,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基地并非只是生产基地,新能源客车研发中心也设在其中。按照规划,研发中心下设立新能源客车动力系统、车载能源系统、电驱动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等7个专业研发团队,专门从事新能源客车整车核心技术研究,完善新能源产品研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