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综述

[中图分类号] R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42-03

近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报道,仅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5年共投入近3亿元科研经费,171个参研单位、超过2000名参研人员携手攻关,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研究[1]。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学术争鸣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本研究就近20年的学术争鸣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

1.1 时间

文献资料搜集时间从1990年1月1日起,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

1.2 文献来源

公开发表的期刊、报纸、硕士、博士论文和会议资料。

1.3 文献检索工具

知网、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

2 入选标准

只要涉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争鸣的论点都纳入本综述。

3 方法

运用关键词搜索法及主题搜索法。关键词或主题有但不限于词语:唯心、唯物、科学、伪科学、解构、反解构,搜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处理,将作者的观点按照争鸣的归类,不限文章出处和内容。同类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摘录,观点涉及到多个争鸣分类的,分别纳入相关类别。

4 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了300篇相关文献,引用文献18篇次,涉

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争鸣的主要论点。三个方面引文观点分布均匀,观点明确。结果如下。

4.1 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之争

近20年来,关于中医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争鸣始终是中医学学术的核心问题。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主张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占大多数,主张唯心的占少数。典型的唯物主义的主张集中观点是:有学者[2]主张“用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五行学说,脉象、经络、六、七情、疫毒学说、心主神明等,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医学。提出了中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注重微观辨证。”有学者认为[3]:“中医学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中医研究具有可复制性、规范性,对疾病的解释是有量化的倾向;中医是辨证法和实践论的最好体现。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形象已经确定了下来,是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是客观迈进而不是主观迈进。”有学者认为[4]:“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在宋明时期,中医学的确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中医学名家。这些名家对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成就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但具体到中医学本身,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逻辑和说理工具没有改变,中医学仍然在认识疾病的工具上没有大的突破。为此,有学者[5]认为,“中医学是治病救人的科学。属应用科学范畴,是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特点的自然科学。”这种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定位,也是一种认识中医学的思路。还有学者[6]认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哲学思想,包括“实践第一”“辨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实事求是”等都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由于其思想和方法正确,就确保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经久不衰及必然昌盛。但是,在唯心和唯物的争鸣中,有学者认为[7],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客观唯心思辨的基础上学科,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医学理论基础体系,不仅不会伤害到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有学者认为[8]:中医学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崇古遵经、求同排异抑遏着实事求是、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同时,“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最初的有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同时代的成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掺进了封建、迷信、宗教和唯心主义思想,理应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更新或弃之。”有学者[9]认为:“哲学式中医理论如一口双刃剑,其强大的解释能力和取类比象的推演能力迅速地丰富了中医理论,使中医理论能够脱离实际自成一体,后来的医者可以完全不懂生理解剖,也能游刃有余地看病;另一方面,过度推演使中医学最终演变成为神秘莫测的玄学,反而阻碍了人们掌握它。中医是哲学,讲述普遍原理,因此具有高瞻远瞩的指导能力,但缺乏现代科学的精确,需要用现代科学从新解释、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学理论的唯心唯物之争,重点放在应用和实践上,在理论基础不易分辨的情况下,在实践过程中的唯物特征还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在理论基础上,客观唯心思辨的观点值得引起关注。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1优化课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入学新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应采用从抽象到具体—三段层次的教学方法:第一层次:理论教学方法。针对比较枯燥难解的理论知识(比如阴阳、五行、藏象等概念和基本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导入式、举例法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易观察到的现象相联系,用生动解释抽象,化繁为简,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减少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深奥理论的困难;第二层次:实践教学方法。针对中医学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特点(比如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藏象学说中五脏六腑的特点),可以采用案例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打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格局,通过医学案例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有血有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活泼。第三层次:自主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习无限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特点,可采用开设讲座、组织试讲、网络学习等教学方法,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2更新课程教学手段,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以“手写板书”为主,板书是教师最普遍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学技术中的“常规武器”。好的板书可以呈现本节课程的脉络,并提示、警示知识难点、重点。还可以制造教学的停顿。教学需要停顿,因为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教师利用板书制造的停顿长短、频率、出现的时机,以给学生提供思考消化的时间。随着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打破了打破了板书色彩单一、内容平面、形式单调的缺点。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面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一些老师反映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尤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更是如此[3],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往往只能把大量的文字复制在上面,形成一本电子教材书,造成学生视觉疲乏,思考滞后,甚至不知如何记笔记。所以,好的教学手段就是要不断更新,使之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努力把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发挥到极点,适当配合板书,真正达到驾驭灵活,惟妙惟肖的目的,让学生的视听言动紧随其中。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理论繁冗特点和学生学习思维特征,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把握三要素:第一、变文字为结构图。著名的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中医基础理论》中一些比较枯躁概念、原理,不但难以记忆,而且容易忘记。如果把古朴的文字转换成简洁的结构图,配合生动的讲解,学生喜听易懂肯用笔画,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第二、丰富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把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4],以达到刺激学生感官的作用。由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与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文学内涵完全不同,所以初学新生易产生“认知乱码,无法识别”的现象。如果将这些陌生的抽象名词和知识难点以图像、动画展现给学生,会给学生留下很直观和生动的印象,加深学生的清晰理解,使难点不难。此外还可适当扩充知识容量,在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串联一些与本节知识相关联的中药、方剂图片,舌象、脉象图片,病案、症状图片,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第三、明确制作目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之前,务必要认真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各个章节的内容,确定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价值,尤其涉及到图片、影音、动画等方面的内容,要做到适当而止,避免走入形式重于内容的误区,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效果;制作过程中,文字部分的描述应当简练准确,概括性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务必要用文字明确表述,清晰难忘。色彩部分,避免使用太过绚烂的颜色,要确保文字部分可见度要高;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了很多板书时间,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需要理解、消化、整合和记笔记的时间,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应当适时给学生预留停顿时间,控制课堂节奏,严格遵循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此外,在更新课程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效率,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其他中医课程的“先导课程”。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内涵建设水平不仅仅是为了顺应中国教育改革的总体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课程的持续发展,不断发扬的重要举措。

作者:刘禹辛 尚晓玲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合意 程序主体性原则 新程序正义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合意

    合意通常是私法上的范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就某一事项做出一致的意思表示;其中必然包括两个要素:意思表示一致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然而随着公法和私法相互交融渗透,合意已跨过私法的界域,成为民事诉讼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从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民事诉讼上的合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管辖合意;(2)诉讼上的和解;(3)证据合意:自认合意、鉴定合意、证据方法合意或证据限制合意,确定各种证据方法和证明力的合意等;(4)放弃型的诉讼合意,具体有当事人不起诉合意、不上诉合意、撤回起诉合意、撤回上诉合意、停止诉讼程序的合意等;(5)执行程序中的诉讼合意,包括担保方法合意、担保物变换合意、关于执行方法的合意、执行和解、不为强制执行的合意等,其中尤以执行和解为普遍。川此外,有的国家,如日本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越级上诉的合意,甚至在美国民事诉讼法案件中可以用“合意判决”的方式加以解决。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合意的条文主要有:管辖协议(《民事诉讼法》第25条)、调解协议(((民事诉讼法》第85, 88. 89, 90条)、执行和解(《民事诉讼法》第180条)、破产和解(《民事诉讼法》第220, 202条)等。近几年,关于民事诉讼合意的立法实践方兴未艾,例如2002年4月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8条第1款规定:“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2003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80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又规定:“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人民法院不得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将普通程序转为简易程序。”在立法上对当事人合意领域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人民法院调解的改革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颇有代表的观点是以普遍存在于西方各国的诉讼和解取代法院调解。究其原因,“诉讼上和解立足于当事人说明以合意解决争讼,而法院调解则是以法院为基点解释争讼。…以合意解决争讼的本质是当事人再诉讼中达成和解而不是法院的调解活动。既然和解才是事务的本质,那么我国以法院的调解活动的合理性不能不成为问题。”还有学者建议重视我国调解制度在法律创制过程中所发挥的反思性作用,即通过调解的当事人提出解决办法和寻求双方的合意点,促进对法律制度的反思,寻求发展法律规范的契机。在我们看来,合意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凸显,直接导源于程序主体性原则和新程序正义理论的勃兴。

    二、程序主体性原则

    台湾学者邱联恭认为:“宪法在承认国民主体之同时,亦保障国民有自由权。依据此等基本权之保障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应肯定国民之法主体性,并应对于当事人及程序之利害关系人赋予主体权(程序主体地位)。此即所谓程序主体性原则,乃立法者从事立法活动、法官运用现行法及程序关系人(含诉讼当事人)为程序上行为时,均应遵守之指导原理。在适用此项原理之程上,其程序之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不应沦为法院审理活动所支配之客体。江伟教授认为:“以法的主体性原则的理论来考察宪法法理于诉讼法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欲使宪法规定的基本权获得保障,就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肯定国民的法主体性,并应对当事人及程序关系人赋予程序主体性,即程序主体地位。这就是所谓的  ‘程序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是立法者从事立法活动,法官适用现行法以及程序关系人(包括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时,均须遵循的指针。按照这一原理,程序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不仅不应沦为法官审理活动的客体,相反,应赋予对程序的进行有利害关系的人以相当的程序保障。; ICI左卫民教授在《谁为主体,如何正义一一对司法主体理念的论证》一文中,从历史、政治和社会不同视角论述了当事人主体性,即“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确立的必然性。按照他的观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是指在司法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中,尊重公民和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其权利和自由,维护其尊严,让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避免沦为客体的司法观。

总之,程序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对“司法制度为谁存在,诉讼制度缘何改革”这一根本问题作了理论上的阐释。借鉴以上学者的观点,程序主体性原则要求程序制度构想的“理想型”(韦伯语)要素至少应体现以下三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学;藏医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2

1.中医学和藏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比较

病因的概念,主要是指发病的原因,即足以破坏人体内部,以及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统称之为邪气。中医、藏医对病因的认识基本相同,认为它不是单纯孤立地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而是重视这些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状况,即是除了研究病人发病时可能存在的外界条件因素外,主要则是以正气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病理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来推究原因,这种辨别病证、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并强调正气的重要作用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关于病因的分类,根据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分为外感病因(外因)和内伤病因(内因),此外还有劳倦、饮食不节等不内外因。外感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变化,中医学称之为“六气”,这本是自然界中阴阳消长变化在气候中的客观表现。但是,当气候发生急剧异常变化或节令与气候脱节(即所谓“至而未至”、“未至而至”),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改变的气候时,则“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称之为“六”。疫疠,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并且有一定传染性的病邪,多从口鼻而侵犯人体,其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易于传染流行,症状相似,病情严重。内伤病因是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内伤是致病因素。七情太过,可伤及五脏,即过喜伤心、大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而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的功能紊乱,即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与饮食偏嗜等,以及长时问的过度劳累,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也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藏医学认为引起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称病因。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 三因素(龙、赤巴、培根)、七精华(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和)、三秽物(大便、小便和汗液)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常量,其性能和作用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失衡),便导致疾病发生。病因分类可归结于内因和外缘(外因)两大方面。内部病因分为龙病、赤巴病、培根病三种。龙、赤巴和培根这三种人体固有的基本物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原来的平衡,则变成致病的因素被称为三邪(三大内因),三邪在反常时令、饮食、行为起居及鬼崇(不明原因,四大外因)等干扰下产生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故中医学和藏医学在发病学及病因学上具有显著的不同。

2.中医学和藏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比较

辨证论治是中医、藏医学分析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其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去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和传统藏医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藏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藏医学都以辨证论治作为其确定基本诊疗的原则。

3.中医学和藏医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望、闻、问、切是中医、藏医学重要的诊察方法和手段,望、闻、问诊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求全面地了解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切诊亦名脉诊,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通过四诊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性质(寒热)、部位(脏腑)、深浅(表里)、正邪的关系及病情的吉凶。切诊的部位相同,以高骨为标志(桡骨茎突),其稍微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共六部脉,分候脏腑之气。藏医脉诊称冲、甘、恰,分别和寸、关、尺相对应,而藏脉又分上角和下角,上角为阳,下角为阴,故分十二部脉分别候诊脏腑之气。所以,中、藏医学诊断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其各自名称术语有所不同。

4.中医学和藏医学治疗手段的比较

饮食和起居的要求基本相同。提倡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注意忌口,如寒证不易吃冷凉的食物,热证不吃性温的食物。对起居环境的要求也是如此,寒证易保持温暖勿受凉等。

药物种类基本相同。中药、藏药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质等,产地不同,药性各异。药物性味如寒热温凉等相同;炮制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目的是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疗效;炮制方法也基本相同,包括筛、簸、刮、去核、洗、漂、熬、膏、劈、碾、飞、炒、炒烫、煅及制等;剂型相同,一般丸剂较多,还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片剂与药酒等。

配方原则基本相同。根据辨证选择药物,可以是单方,但多数都是复方,少则数味多则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物配在一起使用。此外,中医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并且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问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与相反;藏医药学认为,在进行制剂的组方配伍时,疾病属性和药物属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核心,在正确判断疾病之寒热、部位、与其他关联器官的关系和系统状态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相对应的药物之寒热学说以及个药的性味、功能及消化后性味三种因素。

外治法基本相同。有放血疗法、按摩、擦身、火灸与艾灸、拔罐、敷(热敷与冷敷)烫、药熏、穿刺及药水浴等多种方法。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摘 要: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当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越来越影响卓越中医人才培养,影响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时候,我们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期待着互联网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尽早培养出优秀中医人才。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医思维培养

1 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的重要性

中医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体系息息相关,其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思维方式具有抽象性、宏观整体性等特征,这与刚接触中医的学生既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习惯格格不入。学习中医知识的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及时转换思维模式,将影响其接受和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与此同时,大多数新生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新理论、新知识充满好奇,时间也存在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学习目的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等特点。学习兴趣在此时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其为学习过程中最强烈、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之一,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的确定,对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以及积极地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有较大益处。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基时,可充分利用其对认知领域里新事物的好奇心,适时展示中医学独特、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条理分明地传递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其学习动机,提升其学习动力,端正其学习态度,养成其合适的学习方式。为其长期学习中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影响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不利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有“悟性”。这种“悟性”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没有为学生们创造一片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理论的沃土: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我们就过分重视数理化练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引入课程之中。学生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缺乏对建立在直观体验之上“悟性”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课程设置上除医古文外,其他人文知识课程种类也偏少。在没有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学生们难免对中医的取象类比等思维方法存在先天排斥心理。

2.2 现代教学思维方式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

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从小接受的则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由此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理解、接受困难,对中医学的认同性降低,专业思想不牢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医思维训练,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师不太会运用中医理论思维,直接影响了中医的诊疗效果。并且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

3 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为 “启点”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

3.1 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中医学深深的植根于中医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在中医思维之中,影响到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人文知识在中医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阴阳、悟性、道、儒、佛、易等,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文知识和天文、地理、药物等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医学特殊的理论体系。古代很多举世闻名的大医家同时也是大儒,这是不无道理的。想学好中医,必须看到中医学身兼自然和人文学科双重性质的特殊性,要重视对中医院校的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讲座、课程,组织兴趣小组、研修会等等,内容可以涉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多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讲授中注意结合中医相关内容,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引导他们用中医的视角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掌握并向世界推广中医理论,就要尽可能准确地解读中医,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而想实现这些目标,前提是学生们拥有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

3.2 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3.3 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夯实中医基础知识

熟读经典并灵活运用于实践一直是中医名家的经验之谈。尤其是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加深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开设《中医经典选读》课程,且开设学时以保证学习效果为宜。

3.4 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习是中医的一种特殊传承学习方法,它的存在与中医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经验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临床病例讨论也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5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中医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思维方式是中医理论的深层本质,而作为中医学入门n程的中医基础理论,传达的讯息尤为重要。培养中医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医学理论,不仅要在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更要启发学生应用中医思维学好理论、做好临床。中医教学是中医思维培养的“启点”,使学生能够正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迈入中医殿堂,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对中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 杨莉,于海兵,耿冬梅,谭巍.教育教学论坛. 2014(02)

[2]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提高中医思维的思考[J]. 杨若俊,郭晓梅,周晓娜,刘明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04)

[3]中医思维培养与中医继续教育的思考[J]. 安鹏,吴喜利,党慧敏,孙万森,宋诞.西北医学教育.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