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论据

传统文化的论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论据

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道家虚实思想;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4-89-2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至于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最重要的是,紫砂茶具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

而紫砂文化的形成,其内涵也不是单一的,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北宋年间,紫砂茶具出现后,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由于文人墨客自身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就自然而然反映到紫砂创作上去。以下,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一、儒家中庸思想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所以,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中庸”又是重中之重的思想。“中庸”的主要精神是指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中庸”的意思就是把事物的二个方面统一起来,采取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中正”也罢,“中和”也罢,关键词都是“中”。这个“中”,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运用到紫砂茶具创作中,就可以演绎为平衡、工整、对称。在很多的紫砂造型中,我们可以看见造型设计受儒家的“中庸”文化影响很深:如传统造型的石瓢壶、掇只壶、茄段壶,它们都强调造型的工整、平和、典雅、对称和协调。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爱壶的人百看不厌,做壶的人百做不腻。以经典造型“石瓢壶”(见图一)

为例:茶壶身整体为三角形,壶腹圆胀饱满,底三乳足支起壶身,壶嘴直中有曲,柔中带刚,壶身、主体线条的缓慢徐行,与壶盖、钮的线条统一协调,使观者产生美感,作为经典造型,流传至今。如果它的造型舍弃了“中庸”之道,茶壶成型后往往就会出现一边大,一边小,也就是不对称:口盖不平整;底足不稳定;整体上重下轻,肯定不会受到人们的喜欢,因为它违背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

二、道家“虚”“实”思想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道家所谓虚实,即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之理。“虚”“实”的概念适用、应用范围非常广阔,在政治、艺术方面都可以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常常出现于书法、绘画、雕塑、陶瓷造型等方面。在紫砂创作中,“虚”“实”往往被视为“形”和“神”。“形”为紫砂茶具造型,是实在的东西;“神”为壶形以外的东西,是可以虚化想象的东西。反映的是一种精神气质,即紫砂壶的神韵。

一件最终成型后的紫砂茶具,决定着这件作品是否有神韵:造型的稳重端庄、对称协调、线条的明快简洁、壶身、壶嘴、壶把、壶钮各部分位置的安排是否合理,都对这件作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道家的“虚”“实”思想来说,“实”的优美与否决定着神韵之“虚”的存在。

紫砂的“实形”之外,还有“虚形”,如壶把与壶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提梁与壶盖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三弯的壶嘴与壶身之间形成的空间――这些空间叫“布白”,好比绘画中的“设白当黑”,壶艺创作上称它为“以虚当实”。这个“空间”自有形,对壶的美观和雅俗影响很大。例如顾景舟的高腰线提梁壶(见图二):

以圆弧线条构成,力求浑圆饱满,唯圆柱提梁框出一片正方,虚实相应,更添此壶神韵。壶肩饰以三道圆环,有效地平衡视觉重心。丰厚的流弧底变化极大,显得兴味盎然。所以,在紫砂圈里,流行一句话“凡壶皆有形,然未必有神韵”。神就是紫砂壶的精神;韵就是紫砂壶的风姿仪态。二者有机结合,作品才会出彩。有神韵的壶,皆有鲜明的个性,富有生命力。而无神韵的壶,毫无美感可言,不过是用泥土捏塑出来的用具而已,称不上是艺术品。从外观上看,有时并无太大的差别,其大小、高矮、曲直,有时并无多大区别。但是,细品之下,在壶过渡的韵律、节奏的组合、细节的处理上,壶的高雅、粗俗显而易见。做壶者的文化、修养、思想、灵气、悟性也显示出来了。于是,紫砂圈又有这样的俗语――仿其形易,得神韵难。

三、茶文化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在我国,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继而,亦在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冲泡、品饮的过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学意识,并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礼仪特征的象征艺术。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具,也理所当然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会有茶饮的文化品位;没有茶器具的发展,就不会有茶文化的丰富提高。作为中国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受到人们的珍视与关注,引导着茶饮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中蓬勃发展,折射了华夏文化的光辉。

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雅、大度、平和的主基调,而宜兴紫砂茶具,正是吻合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尤其是紫砂传统造型中的仿古壶、洋桶壶等,都以线条简练、造型端庄、气质高雅、使用方便取胜,还有文人墨客在壶上铭文刻字陶冶身心: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镌以花卉,或锓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书法不群,别饶韵格,紫砂茶具的蕴香特征,至今没有任何物品能够替代。它的外形艺术创作,也至今不衰,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第2篇

早在历史的源头,深邃的中华文化就已融入到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因为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丽壮美。【阐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内容空洞,一味地套话,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

文化,是那月下宛转悠扬的箫声,伴随着云影的移动,消散在萦绕柳梢的风中;文化,是那沧桑嘶哑的二胡,流连在狭窄的胡同中,惊起檐上的数只栖鸦;文化,是那优雅悦耳的锦瑟,盘旋在珠帘帷幕之间,安抚着微澜的梦……文化便在这变幻的乐音当中,久久回荡,绕梁不绝。

文化不仅在丝竹间,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绘出的梦幻敦煌,缭绕的云雾,缥缈的衣袂,使人如临仙境;齐白石笔下的自然风物,轻盈的虾须,通透的白菜,令人拍手称妙;壮观的《清明上河图》,演绎着人群的喧闹,街市的繁华……精湛的画技,蕴含着模糊虚实的神奇力量,散发出文化的魅力。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脏腑: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丝带般飘拂过的清新之风……散发着幽幽墨香的字迹,在亿万年闪耀的日光下,熠熠生辉,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这三段分别从音乐、美术、书法论述文化之美,但只是一味地罗列,停留在表层,没有挖掘文化对于灵魂的意义,缺乏实质性内容,有辞藻堆砌之嫌】

多少次梦回古时,为文化之美而迷醉。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然而梦醒时分,举目四望,入眼的,尽是林立的高楼,喧嚣的车辆,炫目的灯光;入耳的,尽是嘈杂的鼓点,动感的电音。传统文化的繁荣,经过现代文明的啃噬,逐渐变得虚弱。

不由惋惜,昔日繁华的传统文化不应走向没落,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更应该珍重传统文化,不要让文化盛世成为梦中的幻影。【此处谈到传统文化的衰落,偏离中心论点,也和享受文化繁华相矛盾,文化之于“人生旅途”的作用毫无体现】

但愿人人识得文化之美,以文化为行囊,于人生路上,且行且歌,尽享文化之繁华。【归结全篇,照应题目】

病因会诊

1.文章中心论点较明确,语言较优美,但文章一味地堆砌材料,卖弄文采,议论不够深刻,如文章3、4、5段只停留在视听方面浅层论证文化之美,没有深入论述文化对生命的意义,导致文章缺少深刻性,没有扣紧论证中心。

2.论据难以支持中心,在论述传统文化衰落的部分偏离主题。

3.没有主题意识,导致文章缺乏内涵和观点游离的现象。

评分:45分

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第3篇

(一)传统文化教育要有详尽的发展规划

这些年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讨论得不少,行动得也多;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反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经典。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所以一提传统文化教育,就把几本蒙书拿出来让学生一读了事。二是把传统文化的载体局限于文学作品。所以历次教改中都拼命地把大量的文学作品往教材中挤,让语文课不堪重负。三是企图用整齐划一的符号来给传统文化贴上标签,忽视了5000年历史、56个民族、13亿人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四是急功近利心态一直占主导地位,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恢复期可能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长久、更艰巨。这些问题的出现,其首要的原因是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统一规划,没有一个可供长期坚持的完整体系。

这次出现的“京剧之争”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外延有了质的突破,文化的载体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场争论来得太晚了。在教育范畴,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没有出现过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因此也不可能出现完整的教育大纲。不要说经济腾飞、文化重建这样划时代的事业,即使是一个城市的建设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大纲和可供实际操作的详细规划。与这些年的经济改革不同,国家的改革思路很明确,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同时有国家发改委这个专业部门随时为改革提供方向选择、出谋划策,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至今还停留在学者们的民间探讨层面,政府出台的决策没有严格的程序控制,随意性很大,所以变化也大,没有任何的稳固性可言。不仅教材变化频繁,就是基础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经常更改,让人无所适从。

要改变这一状况,当务之急是为传统文化教育拿出一个完整的发展大纲和详细的发展规划。通俗一点说,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哪些是该教的,二是该教的内容如何分级。这两个问题要是解决了,“京剧之争”也就不会出现了。

“京剧之争”其实是属于第一个问题,因为传统文化当然也包含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纳入教育内容也无可厚非,所以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即凡是在5000年中国历史中形成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都可以归人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关键是京剧教育应该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展开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分级问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言,如果在教育的内容上不进行系统的分级,难保以后不会出现“国画之争”、“古文之争”、“古琴之争”甚至“制瓷之争”。

个人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根据与现实生活(时间)、地域(空间)的结合程度可分为“欣赏”和“学”、“习”三个层次(级)。

文化有其时间性与空间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制定详细的传统文化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地域的结合程度。比如京剧,我认为在北方京剧流行的地域可以定为“学”级,在南方一些地方剧种发达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只能定为“欣赏”级,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多元性,这是从地域性角度出发考虑的。如果把京剧进教材的目的定位为让学生懂得“欣赏京剧”而不是“学唱京剧”,我想不会有人反对。相反,只要求学生“学着唱”,却没有到位的赏析,与用戒尺敲打学生背诵经文以求学生自身的“顿悟”有什么区别?与其让学生学几句四不像的唱腔,还不如教学生如何欣赏京剧来得实际。再如从时间性角度出发,京剧与眼下大众流行元素的脱节也是反对者的论据之一。传统的“琴棋书画”中,“书法”因与现实生活结合依然比较紧密,字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可以列入“习”的级别,其他三项则除个别“术业有专攻者”外,似乎都应归入“欣赏”的级别。

这样看来,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分级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是个别人能干得了的,需要国家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其制定的过程还应该有严格的程序控制,不能受个人喜好所左右。并且这个规划还不能过于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多样性、地域性,甚至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详规。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摧残,是文化领域中的不公平。但既然我们能够下决心花大力气去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不能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个规范呢?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发扬或者说对整理结果的运用。

(二)传统文化教育要有完善的师资保障体系

“京剧之争”中反对者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师资问题。确实,要推广京剧首先就会碰到师资问题。但反对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今天推广的不是京剧,而是在当地非常流行的地方曲种,同样也会碰到师资问题。因为就目前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而言,恐怕除个别“票友”级的爱好者以外,都难以胜任本专业以外的教学任务,同时现行的教育人事制度又很难让教师以外的人进入课授课。

任何一项制度或者说任何一个规划,最后都要由人去实行,所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在目前这样沉重的教学任务下,很少有教师对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有过多涉猎,以“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先有一碗水的标准”论,恐怕没有多少教师能够承担大容量的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以完善的师资体系作为保障。

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第4篇

特价

《喜剧世界》杂志特价征文活动开始了!

 

为祝贺我站与《喜剧世界》杂志达成合作,

共同开展征稿活动,详情如下。

 

活动时间:2018年9月1日-2018年9月30日。

一、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单位: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出版周期:月刊,国际连续出版号:ISSN1003-4676,国内统一刊号: CN61-1067/J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邮发代号:52-102 ,创刊时间:2004

二、   收稿范围

戏剧评论、散文、诗歌、漫画、书法绘画作品、新闻学、影视学、音乐学、美术学、历史学、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艺术类、汉语言文学、语文教学、艺术设计类 、关于艺术类教育的均可。

三、   版面与字符

1版  2200-2300字符       1.5版3300字符   2版 4300-4500字符 

四、   文章格式及作者简介

文章关键词和摘要不需要,作者简介只保留作者姓名及作者单位,其余不要,有基金项目的刊登基金项目,参考文献不要。

期刊收入:中国知网  网址: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XJXY

投稿须知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复制率30%内),文字要精炼。

2、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3、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第5篇

一、总体稳定

1.考试范围

从文字呈现来看,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没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

2.能力要求

2018年《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上仍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强调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语文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二、不变之变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文阅读

论述文阅读在2017年的高考中变化明显,我们以全国卷Ⅰ为例,可以看出以下两点:①选文和选项的长度变短,2016年选文1087字、选项50字左右(最长的59字、最短的46字),2017年选文863字、选项长度是34字左右。②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所变化,2017年新增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2018年论述文阅读可能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选文及选项的字数可能与2017年一样。除了2017年已考考点,大家还要关注论述文的结构以及论述文阅读中的逻辑推断能力两个考点。

2.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年全国三套卷既考查了小说,也考查了散文。形式上为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赋分为“3+5+6”。

2018年,体裁和形式很可能会延续2017年考题形式,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

3.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形式上为两道客观题(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和一道主观题,赋分为“5+3+4”。

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但人物传记仍不可忽视,考查形式可能与2017年基本一致(可能取消五选二的选择题,变成好评改的四选一选择题)。内容方面,可能会考查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大家需要知道的新科学技术以及有关哲学、历史、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2018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侧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2.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考查2017年变成了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2018年可能还会延续这种形式(分值可能有微调,如由原来的11分变成10分),主观题会从更小的细节入手,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

3.名句名篇默写

2017年名句的考查成了两道小题,其中一道有两个空格、一道有三个空格。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情景式默写,但是考两篇还是三篇,则要看命题人的随机选择,且分值可能略有回升(由5分变成6分)。无论形式如何,大家在复习备考时都要加强对名篇名句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这个版块“不变”的是成语、病句、补写连贯的考查,有可能“变”的有两道题:

一是“得体”题,2017年考查的是敬谦辞和客套用语,2018年可能不会再考这类内容了。如果保留此类题目,可能会从词语适用对象、范围等角度设题;这道题极有可能会替换为其他类型的题目,比如很长时间没有考过的句子仿写、变换等。

二是“逻辑”题,2017年对逻辑考查的考点是“准确”,但考查的角度是“逻辑推断”内容,如果2018年继续考查的话,可能会选择其他出题角度,比如从推理方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归谬法)的角度、从给出条件写出结论的角度,等等。

当然,也有可能把这两道题中的一道去掉,换成“小作文”的形式。比如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写出对该材料的看法;或者给出一段话,要求考生理顺这段话的思维流程等。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版块一直以来是高考试题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出现。但无论如何,考查的还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的能力,这就为我们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即只要我们把自己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提高了,考什么题也就无所谓了。

(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