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现代企业在发展中要注意经营管理,经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和稳定器,能保证企业朝着新的目标前进时平稳、健康。所以说,经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但客观的讲,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并完善。

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一)没有经营战略思想

经营战略思想攸关重要,它解决了企业的市场定位,发展目标,营销策略及管理手段等问题。但纵观我国的现代企业中,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儿,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营销策略,在管理上还是依靠传统的方法。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会像一只无头苍蝇,处处碰壁;即便企业一时有了较高的利润,从长远目光来看,还是存在无法预料的经营风险。

(二)没有开发和营销战略理念

是固步自封,还是顺势而上,在企业开发上缺乏战略理念。像亚细亚盲目的扩大不可取,像柯达没有创新意识也终会被淘汰,如何开发,怎么才能使企业做强做大,这是许多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市场营销有助于企业的成长发展。是创立品牌,借品牌来发掘市场,还是降低成本,以价廉来吸引顾客?很多企业在产品营销上缺乏战略理念。这也是许多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三)缺乏科学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管理。在人才管理,资产管理等缺乏科学性。传统陈旧的管理方法一定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壮大,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很多企业的领导对此很陌生,家族式管理,即兴式规划,冲动式政策,盲目式投资等,是许多企业存在的共病。

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不当的结果

搞不好经验管理,就不能很好的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要熟悉企业产品的消费对象,消费层次,消费态度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不关注市场,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没有相应的市场调查,在产品质量保证的同时,没有创新理念,这样凭经验去思考,去经营,去管理,缺乏企业发展战略,怎么能扩大市场呢?还有就是缺乏品牌意识,科技含量低,只在意短期效益,没有长远目光,这样就难免存在经营风险。不可避免的将来某一天企业停滞,倒闭或破产。

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策探究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既需要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又要明确自身存在不当之处。做好市场调查,从市场需要出发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要考虑到经营风险并居安思危;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来扩大销售领域;通过对企业资产的科学管理来实现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

(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创新经营管理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制定企业战略要科学合理,要切实可行。好高骛远是要不得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扬长避短,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河南的双汇集团,先做好肉类产品,开创我国肉类第一品牌,在此基础上扩大经营到生物工程,现代物流,化工包装等行业,使企业日益强盛。从这儿可以看出,现代企业需要较为规范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改革创新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这表现在经营战略要创新,在发展品牌战略的同时要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经营技术要创新,产品质量在保证的同时也要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改变而改变产品的包装、样式等,满足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管理制度要创新,对管理人才要重视并重用,岗位和业绩与报酬成正比。

(二)制定营销战略发掘扩大市场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需要制定营销战略来发掘扩大市场。做市场调查,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客观的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与竞争者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培优补差,从而确定属于自己的市场领域和核心业务。制定营销战略需要应用新知识、新观念来提高营销技能,网络营销、特色营销、直销要根据需要合理运用。

(三)资产科学管理,实现企业目标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资产科学管理,使之更好的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既不可畏首畏尾,有不可一意孤行。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进行可行性预测,努力降低投资风险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大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大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规模。在企业积累有一定的资本之后,根据分析探讨,果断进行经验扩展,多元化经营会分散资金投向,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现代企业要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之发挥最佳的效果。要重视成本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重视经济核算,在交易中考虑汇率的影响,结算方式,保证资金能最快最好最安全的回收,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风险。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定要科学,要与时代同步,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对现代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希望所有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为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地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付青,杨毅.试论我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J].特区经济,2006.5:63-64.

[2]何跃.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与资产经营管理相结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J].财经界,2010.16:45-46.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范文第2篇

一、财务战略的本质

对财务战略的本质,目前理论界虽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是达成了共识。譬如,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体性决策,其着眼点不是当前,而是未来,是立足于长远的需要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所作出的判断。但在对财务战略的目的、范畴、依据等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分歧。笔者认为,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它既具有一般战略的某些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科学地界定财务战略的本质,既要反映其“战略”共性,又要揭示其“财务”个性。

(一)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

1.全局性。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所作的描述,是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蓝图,对企业的各项具体财务工作、计划等起着普遍的和权威的指导作用。

2.长期性。制定财务战略不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眼前问题,而是为了谋求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财务战略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导向性。财务战略规定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战术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其实施和开展;

4.风险性。由于企业的理财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因此,任何企业的财务战略都伴随着风险。财务战略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一旦实现,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反之,则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5.适应性。现代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财务战略把企业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注重观察、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给企业财务管理可能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因而大大增强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6.动态性。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战略的变化。一般来说,当理财环境变化不大时,一切财务活动都必须按原定财务战略行事,充分体现财务战略对财务活动的指导性;当理财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财务战略就应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1.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具有多元化结构的特征,它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之一,其相对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内容;②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而是有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

2.财务战略地位的从属性。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尽管它有其自身的特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

3.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一种谋划,其目标是谋求企业资金运动最优化。财务战略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性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4.财务战略实施主体的全员性。从纵向看,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是企业经营者、财务职能部门经理、基层财务部门三位一体的管理过程;从横向看,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其他战略相配合,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并最终由经营者负责协调。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实际上是以经营者经营战略为主导、以财务职能部门战略管理为核心、以其他部门的协调为依托而进行的全员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财务战略应定义为: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二、财务战略的基本范畴

财务战略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项要素的构建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个战略系统的运行。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应该是一个各种战略要素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完整体系。财务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范畴:

1.财务战略思想。财务战略思想是企业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的总体指导思想,它由一系列原则、方针和理念构成。财务战略思想是财务战略的灵魂,它贯穿于财务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是决定财务战略成败的关键。

2.财务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目标是根据财务战略思想及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在分析企业内外理财环境基础上制定的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总体目标。财务战略目标是财务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企业未来一定时期财务活动的方向和任务。制定财务战略目标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财务战略目标只有具有先进性,才能激发职工士气,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但财务战略目标又必须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使各部门和职工通过主观努力,有能力实现目标。②要注意长期、中期、短期目标的衔接,保证三种目标的连续性和继起性,避免出现目标链的脱节。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范文第3篇

主题词:企业文化 市场经济建设企业素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企业文化越来越被企业界所重视。而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职工的思想素质也将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对于建立现代化科学管理,对于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的形成、变革、进步和发展,同任何事物一样是在人们的不断实践和认识中被揭示、被推进,并在各种内外因素影响下,通过人们的改造建设,而日臻完善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又是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中的集中反映。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海尔等许多企业成功经验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两个文明建设不可或缺少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在企业内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将有利于克服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习惯;必将有利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引入世界上的先进的文化,使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合成健康蓬勃、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这样,就必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的进程。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开展积极的竞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普及先进企业文化的的具体表现,用看得见,摸得着,亲近易学的东西既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作为先进企业文化重要内容的企业文化精神,并不断实践,从而最终形成反映企业精神的整个企业文化理念。可见,在每个企业里建设企业文化,确立企业精神,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企业文化是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富有人彩的新型企业管理理念,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经济运行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各企业要立足于在市场经济功能的基础上,来考虑和建立自己的经营战略思想,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各企业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上,都有具有强大的功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对推动整个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发展实践中的产物,是最新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以企业的科学管理为基础,是一种更先进更高层的管理方式,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排斥企业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而是使企业科学管理更趋完美的形式。企业文化形成、发展和建设,又离不开企业科学管理实体。因为企业管理发展史决定了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通向企业文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既不能代替乘科学管理发展阶段,也不能代替具体的管理工作。企业文化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更易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展开它的功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开发人力资源,体现人的价值。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以人为中心,就对企业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职工的心真正贴近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从而体现企业的管理战略与企业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相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一种新型的文化管理模式,反映在企业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这样,企业领导者只要凭借企业文化,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就能正确制订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企业文化,从而把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企业新型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更有发展可言了,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大大增强了。

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

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每个企业里建立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企业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决定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特色。但不能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混淆,企业文化不等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并不矛盾,但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更不能用前者取代后者,企业文化建设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好形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成为各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的紧迫课题。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是不言而谕的,也是无可置疑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结合点,丰富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脱离的现象。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多元化战略 经营 企业

一、多元化战略思想的历程

企业发展究竟是走专业化道路还是选择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多元化”概念由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在上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它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是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继1957年安索夫(H・I・ANSOFF)多元化的启蒙思想之后,霍普金斯大学的彭罗斯(E.T.Penrose)在其专著《企业成长理论》(1959)专辟章节分析了多元化战略问题。钱德勒(A.D. Chandler)在《战略与组织结构》(1962)中提出了与多元化战略相适应的“事业部制”的分权模式。1962年,哥特(M・GORT)在其《美国产业的多元化和一体化》中指出,多元化是指为单个企业服务的市场异质性的增加。换言之,哥特的多元化观点不仅包括了企业产品的多元化,还包括了市场的多样化,从企业的内部走到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的来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企业多元化问题研究的开端阶段。

1974年,鲁梅尔特(Rumelt)认为:多元化的实质是延伸到新的领域,要求发展新的能力或者增强现有能力,一种的新的业务活动可能与现有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但仍然需要掌握不同的生产技术,不同的营销理念和方法,以及新的投资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办法。赖利(L.Wrigley,1970)研究了1967年美国Fortune500强调查,描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差异。Hoskisson, R. E. & Hitt, M. A. (1990)在赖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战略的测量方法。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企业多元化问题的发展阶段,人们多从既有的多元化企业各种表现对其进行测度和绩效评价。

近期,在多元化战略研究领域出现了重新考虑相关性含义的趋势(Bergh, D. D. 2001)。波特(Porter,1997)使用五种竞争力模型、公司地位、价值链分析模型对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标集中战略”。巴尔尼(Barney,1991)提出多元化拓展方向必然是与资源相关的。Amit,R.& Schoemaker, P.J.(1993)提出了内部资源整合理论。马凯兹(Markides)在《多元化、归核化与经济绩效》(1995)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归核化(Refocusing)的概念。Chrisman,J.J,Chua,J.H.& Sharma,P(2005)讨论了整合视角下的多元化展露问题。由于此阶段多表现出对企业经营的理性思考,因此这时期及此后就被称为对企业多元化的反思阶段。

以上梳理的就是整个多元化战略管理思想的脉络。

二、多元化战略决策存在的机理分析

从企业的经营发展历程来看,多元化往往成了它们的阶段性选择。这一点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这是因为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长久生存,“做强”与“做大”就如孪生姐妹一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观念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尤其如此。当企业还处于“幼年”时期,考虑多元化或许还不是企业须关注的,但是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的规模,市场在已知领域竞争激烈,其他市场或未知市场存在潜在机会的时候。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这往往是事关成败的重要问题。这一观点在W.钱.金和勒尼莫博涅出版的《蓝海战略》一书中已作重要说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所谓“泛家族化”经营战略的趋势,也在阐述这样一个事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营企业集中发展“做强”后,不断融合企业资源与社会资源,从而借助资源的整合,走上“稳健”的多元化之路。

企业为何要多元化?这是一个类似于“存在还是亡”的严肃问题。既然企业是理性人的集合,那么它(至少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一定会有这样的基本判断――趋利避害。多元化战略作为企业趋利避害的一个途径,必然是企业所必须去精心考虑的。企业将多元化视为战略目标,并开展实施,一般而言主要出于三个理由:一是战略性扩张;二是分散风险;三是协同效应。

1.战略性扩张。将蛋糕做大几乎是所有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做强之后,总是希望能够做大。甚至有的企业还没有做强就想做大。大在中华文化圈里是正统思想。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话,平天下(可视为巨型跨国多元化企业)这个宏伟蓝图大概是每个企业家所追求的。而且扩大市场容量,扩展规模可为企业健康的存活提供一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大规模系统作战的能力,才可在战略上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存。

2.分散风险。避免所有的鸡蛋都会打烂的好办法就是把鸡蛋分别放在多个不同的篮子里。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比较理想的选择就是分散经营,采用多元化的增长方式。这样,即使企业原有产品的技术、市场发生变化,也可以靠其他领域的产品来开拓市场,互相弥补。同时,由于各种产品所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其他行业中成功企业的示范效应,使得具备多元化增长条件的企业扩大了想象的空间。向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进军既可以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又能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回报,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3.协同效应。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谋求协同效应。从事多项业务的企业可以共享剩余资源,通过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分摊成本、共用信息、渠道、人力,从而使企业达到做大又做强的战略目的。企业的协同效应可产生于关联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依赖性,也能产生于企业在营销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当企业利用可分享性和半公共性的战略资产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可以获得协同效应。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协同效应甚至能确保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同时实施。为企业进行资本扩张寻找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范文第5篇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粮食局根据国务院、省、市区人民政府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区粮食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人、老粮、老账”问题逐步解决,在岗人员置换了职工身份,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了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组建了粮油购销中心和粮油批发中心,实行经济目标责任管理。改革后,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效果有所提高,一是经营管理费用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取消基层企业法人资格后,制约了单位负责人的费用开支权,如招待费一项,由原每年全区开支100万元以上,降为20万元左右;二是管理更加科学,原来少数单位各自为政,对外经营互相杀价,打乱仗,现在发挥了集团优势,杜绝了以上问题;三是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后,加强财务管理,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笔者认为:虽然经过深化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一、现状

(一)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执行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企业改制后一是对粮站实行责任目标管理,经过几年的时间运行看还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问题。监督、管理、落实还不到位,没有真正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少数粮站存在着靠闲置资产出租收入来开支;二是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有待修订完善,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二)企业财务管理与新形势下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求存在差距

近年来企业财务管理有所加强,但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老的一套财务管理办法已跟不上粮食流通业务的变化,跟不上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节拍,职能发挥作用受到限制。

(三)市场营销观念淡薄

粮食购销企业长期从事政策性业务形成了市场营销观念淡薄,经营机制僵化,安于现状,看不到已经逼近的市场风险,忽视市场研究和战略决策等等,经营理念落后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从全区近年来经营情况看虽然完成了利润目标,但从盈利能力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来源于补贴收入,粮食经营是亏损。从盈亏分析主要原因看有客观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市场不可比因素;主观上企业的市场意识淡薄,决策把握不准是问题的关键。针对粮食市场走势企业没有抓住时机抓紧销售,错过了市场商机后销售出现亏损。

二、对策

(一)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一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搞好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大的失误。二是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做到有章可行,违章必究。建立各级各个环节的严格责任制度。完善用人、用工、分配制度、严格劳动纪律,严明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抓薄弱环节。重点搞好成本管理、费用管理、粮食质量管理。强化增收节支意识,严堵“跑、冒、滴、漏”,打造节约型企业。四是企业管理要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做到防微杜渐。

(二)、建立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与发展财务管理的体系

1.对财务管理职能重新认识和定位。要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一是财务资源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源;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致命的风险;三是财务控制是企业最有效的控制,控制了资金就控制了企业的血液。搞好了财务管理就能准确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各类资产价值状况,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用足国家赋予的财权,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2.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运作体系。财务活动是以资金运动为主线来展开的,它首先表现为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其次是投资活动,投资活动形成资产;最后是核算与监督活动,核算与监督活动反映经营成果。资产形态是点,会计核算是面,资金、资产和会计构成点、面的关系,即建立以现金流量为核算的资金运作体系,以盘活资产为核心的资本运营体系,以电算化为核心的会计信息体系。

3.建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已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各个管理组织及经营过程紧密结合。现代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作用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不控则败,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4.建立预警体系,关注财务变化。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提高抗风险能力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实现问题,传统的管理和方法遇到了挑战,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管理创新。在这种形势下,建立预警管理体系是有效控制经营管理风险的方法。

三、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