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的发展阶段

农业的发展阶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的发展阶段

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节水农业;水权制度;发展趋势

1 节水农业灌溉面临的问题

1.1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农民节水意识不强,科学的节水灌溉制度尚未建立,生产上对各类农作物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定额等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科学指标。目前由于经济水平及农业技术人员的限制,一般的农民对灌溉知识不了解,只知道要让作物有充足的水分,就尽量多灌水,但是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证明,超量灌水不仅造成浪费,无效消耗高,而且经济效益低下。

1.2 节水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现有灌溉工程主要是土渠输水,田间的灌水方法大多为传统的大水漫灌,且由于田间灌溉工程设施不完善,沟渠规划不合理,入地流量不适宜,灌溉措施粗放等原因导致水资源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加上许多设施年久失修,效率低下,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另外,资金投入不足,许多成熟的先进节水技术如膜下滴灌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影响了节水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

1.3 管理薄弱、发展节水农业的保障体系不完善

灌溉管理问题尽管年年强调,但少有改善。基层灌溉管理机构实行自负盈亏以后,不少地方把多种经营赚钱作为管理单位的主要工作,灌溉管理反而成了副业,加上社会治安不力,灌溉设备常被破坏,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损坏严重,由于经费短缺无力更新修复,灌溉效益日渐降低。

2 我国节水农业灌溉发展趋势

2.1 抗旱节水作物品种的选育与节水农作制度的建设将加速发展

抗旱节水农作物品种不仅具有节水抗旱的突出特点,又具备稳定的产量性状和优良的品质特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重要的节水增效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作物抗旱基因的发掘和分离,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在抗旱节水作物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果,对改善农作物本身的水分利用效率,提供农田水利利用率产生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农业节水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2.2 水权水价制度将逐步完善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工程、技术等综合措施,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运行机制,将强制性节水和效益引导型节水合理结合,运用水权制度规范和调节农业各类用水户的行为,增强价格杠杆在水资源供求关系中的调控作用。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权流转、水票流通”的管水方案,通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制定《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以核定的土地面积为基准,将水权分解到用水户头上,为用水户发放水权证,用水户根据各自的分配水量购买水票。配套完善量水设施,准确计量灌溉用水。通过发挥协会在灌水管理中的作用,强化田间渠系工程的有效管护,转变农民群众的用水观念,提高节水效益,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适时适量,有计划地科学用水,优化灌溉制度。实行定额灌溉,加强水价和收费管理。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多部门间的配合下,保护水资源,合理调配水源,实施灌区优化配水技术,地面地下水联合优化运用,做到充分拦降水,优化配置地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持利用土壤水,搞好四水转化。

2.3 农业种植结构将逐步优化

以增强农业节水抗旱能力,提高综合生产水平为重点,坚持关井压田、种植结构调整和推广配套节水技术并重的原则,加强农业内部节水工作,挖掘现有水资源潜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把调整与水资源相适应的节水高效种植结构作为农业内部节水增效的首要任务,依据当地水、土、光、热资源条件,以水定作物类型,以水定种植规模,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和模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种植面积及模式。调整优化种植作物和品种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降雨,使作物生长需水期与雨季同步,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

2.4 节水农田水利设施将加快建设

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时机,整合资源,加强田间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改善农田水源保障条件,配套田间节水基础设施,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的节水农业新格局。与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和旱作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组织实施相结合,加强田间节水微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田蓄水保墒能力。

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变系数;工业化

一、引言

一国经济增长必然伴随产业结构演变,不同国家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产业结构演变程度也不相同。为了更好的分析各国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以及各国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提出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方法作为衡量指标,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发展轨迹中的差异,以及是否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的一般规律。本文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印度进行比较分析。

二、产业结构演变系数

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是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作为基准值,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行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相加得出产业结构演变系数。产业结构演变系数主要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中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并以此来判断主要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基本公式可以表达为:

式中:DCIS――产业结构演变系数;A――第一产业占GDP比重;I――第二产业占GDP比重;S――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在公式(1)中,产业结构演变系数值域为1∞,当DCIS=1时,说明一国第二产业占比最大、第一和第三产业占比非常小,A/I、S/I值接近于0,则此国就处在绝对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中,但这是一个极限情景,很少会有国家处于此极端情形。相反,当DCIS值趋近于无穷时,说明一国第二产业占比已经最小化。一般情况下,当DCIS∈(1,3)时,一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大于第一、三产业比重,国民经济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可见,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应呈“U”型分布,左侧最高点为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最低点为工业化发展阶段中的重化工业化发展时期,右侧最高点为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接下来比较分析五国产业结构演变进程是否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系数的一般规律。

三、比较分析

将五国各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数据代入公式(1),得出五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值,并形成五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如右图所示。

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大致成“U”型走势。“U”型曲线左侧最高值A点(1799年),DCISmax=8.333333,是所分析时间段美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高值为40%,为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此时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发展,1799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就已经达到48%,所以致使此点DCIS值明显高于曲线右侧高点C。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产值逐渐下降,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至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产值逐渐上升,曲线从左侧最高点向下滑,过度到工业化发展阶段,这期间曲线上下波动,是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危机造成的。当下滑至“U”型曲线最低值B点(1955年)时,DCISmin=2.59063575,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大为38.6%,为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曲线越过最低点向右上方滑动时,逐渐向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过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并开始占居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曲线右侧最高值C点(2013年),DCISmax=5,是所分析时间段中美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大值为79%,而此时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已缩小至1%。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大致成“U”型,说明美国产业结构已完成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阶段至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的走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系数的一般规律。

日本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成明显的“U”型走势。“U”型曲线左侧最高值A点(1946年),DCISmax=3.802281369,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高为38.8%,农业经济占居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产值逐渐上升,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从左侧最高点下滑至“U”型曲线最低值B点(1970年),DCISmin=2.15424386,是所分析时间段中日本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高值为46.42%,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曲线越过最低点B向右上方滑动至右上方最高点C(2013年),DCISC=3.84615384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大为73%,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从曲线趋势可知,日本产业结构已彻底完成工业化发展进程,步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的走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系数的一般规律。

德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大致成“U”型走势,“U”型曲线左侧最高值A点(1850年),DCISmax=4.385964912,分析时间段中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高为44.8%,为农业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曲线从左侧最高点下滑至最低值B点(1935年),DCISmin=1.776198934,是所分析时间段中德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高值为56.3%,为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以后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开始快速跳跃上升,德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至最高值C点(2009年),DCISmax=3.77852503,是所分析时间段中德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大值为72.73%。从曲线趋势可知,德国产业结构已步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其走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系数一般规律。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尚未形成完整的“U”型,应该正处于“U”型走势的底部位置,说明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最高值在A点(1952年),DCISmax=4.784688995,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50.5%,在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为了调整由于战争导致的产业结构落后问题,1958-1960年“”运动急于求成发展重工业,使曲线向右下方滑动,在B点(1960年)处形成一个最低点,UB=2.247191011,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4.5%。1961―1965年对国民经济进行重新调整,经历五年时间产业结构比例渐趋协调,曲线位置上升至C-D点之间。但随后发生的十年“”又使产业结构政策重心回归至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曲线向下滑至E点(1976年),DCISE=2.214537015。这一阶段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导致曲线变动幅度很大,且DCIS值都很低,处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1978-1992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处于产业结构纠偏阶段,改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提升,第二产业内部以轻工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实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换,曲线缓慢上升至F点(1992年),DCISF=2.395909192,国民经济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1993年,以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化,工业结构中轻工业所占比例逐步下降,重工业却占居重要地位,工业化发展进程加速,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呈现下滑至最低点G(2008年),DCISmin=2.059807713,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8.55%,为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2009年以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开始缓慢下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曲线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DCIS=2.272727273,但仍处于“U”型曲线的底部,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印度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走势较平缓,系数值较其他国家高,尚未形成完整的“U”型,说明印度尚未步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曲线最高值在A点(1952年),DCISmax=6.211180124,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大为50.5%。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下降,曲线缓慢向右下方滑至B点(1991年),DCISB=3.819689048>3,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30.13%,说明印度仍处于封闭条件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且经济增长幅度非常有限。曲线的最低点C(2007年),DCISmin=3.421091286>3,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7.84%、29.23%、52.93%,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发展模式,处于服务经济发展阶段。但一般情况下,按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走势来看,处于“U”型曲线最低点时,一国国民经济应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但此时印度第三产业却占居主导地位,说明印度经济并未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直接由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三产业,说明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不大,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且比较落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工业化革命。虽然,国民经济已经以服务经济为主,但实际工业却仍处于初期向中期过度的发展阶段。因此,印度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美国、日本、德国的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均已处于“U”型曲线的后半部分,正处于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其中,美国DCIS值整体高于日本和德国,因为在18世纪末美国处于农业发展阶段时,第三产业就得到了发展,所以,第一、三产业两项加到一起产生的DCIS值就会高于日本和德国。

其次,日本DCIS曲线从左侧最高点A的农业经济发展阶段过渡到最低点B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仅用24年时间,而美国、德国在19世纪70、80年代时的DCIS值与日本在A点1946年的DCIS值相当,DCIS值的最低点分别在1955年和1935年,美国、德国分别用了75年和65年的时间。可见,日本发展工业化晚于美国、德国,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且在DCIS最低点时,日本、美国、德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46.42%、38.6%、56.3%,说明德国经济中的工业份额重于日本、美国,而日本也重于美国,直到现在三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的份额也是德国大于日本,日本大于美国。

再次,中国、印度的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均处于“U”型曲线底部,但两国经济却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的最低值DCISmin=2.059807713,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8.55%,第二产业占居主导地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印度经济发展也处于“U”型曲线底部,DCISmin=3.421091286>3,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7.84%、29.23%、52.93%,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的却是第三产业,以服务经济为主。但实际上,印度工业却正处于初期向中期过度的发展阶段,造成这样格局的原因可能是印度在参与世界分工的初期就受到中国产业竞争的制约,而未能发生大规模的工业化革命。所以,即使中国与印度均处于“U”型曲线的最低点,但实际上所处的发展阶段却截然不同。

最后,从五国产业结构演变系数曲线可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印度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GDP比最大的年份分别在1955年、1970年、1935年、2008年和2007年。可见,虽然五个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轨迹均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系数的一般规律,但五国产业结构演变中各个节点的时间却有很大差异,产业结构演变程度有一定差异。

参考文献:

[1]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58(4)

[2]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Z]

[3]匡志成.日本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955-2010)[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定量分析;层次分析

一、生态农业发展评价的问题及现状

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它的特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环境生态不受破坏,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推行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现有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切实的评价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这样有利于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状况来设定评估所需的指标,并按指标筛选、模型构建、数据的获得及处理、阶段划分这四个阶段来分步完成评估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的筛选

根据上文的论述,以评估生态农业发展程度为目标,首先应该满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在还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们将“政策支持力度”和以上三个要求同列为第一层的准则。要实现这四项基本要求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和向湖北省农科院专家的咨询,我们认为拟定的具体准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可与国际进行比较分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获取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所筛选的指标为:经济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生态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效率;生态效益方面有农业生产的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可循环性;社会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生态食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的认证情况;政策及科技支持力度方面有生态农业政策的开放性和完备性、政策的执行力度、生态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根据以上11条指标的性质及与四条基本准则的关系,我们可构建出一个层次评价结构,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一小节的指标层次,我们构建了生态农业发展程度评估分析的模型组,该模型组包括总模型(AMt)和子系统模型(Jt)。模型原理是根据指标层中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应的分数。将所得的分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子系统模型(Jt)得出准则层每一个准则的得分,然后再利用总模型(AMt)计算出最终的加权平均分数。最后,再进行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数层分割,根据评估所得的分数判断受评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即可看出它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

1、基本模型构建

2、数据标准化方法

在指标层次中,我们有几项指标是需要专家根据其经验进行主观打分的,而另外一些指标则有其客观的数据,因此指标数据之间的单位和初始计量方法就会不同,通过标准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指标数据标准化的主要思路是:假设每个指标评估所得到的值是xi,xmin表示现在发展的最低水平,xmax表示未来我国发展到最理想状态的水平。Zi表示标准化后的得分Z■=■,其中V=xmax-xmin。

对于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标准化,我们将教育水平划分为0到1之间的6个层次,看实际情况落在哪个区间就可先得出它的得分。

(三)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

根据经验我们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化分为六个阶段,每一发展阶段所对应的标准化得分如下:0.9以上为准备阶段,0.9~0.7为起步阶段,0.7~0.5为初步发展阶段,0.5~0.3为较大发展阶段,0.3~0.1为规模发展阶段,0.1以下为高度发展阶段。

三、模型的实证检验

接下来将通过对武汉市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对模型的应用进行实证检验(这一实证检验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出自康柯小组成员于2007年2月进行的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社会调查)。

(一)数据的获得及说明

1、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得到江夏区受雇于生态农业园的劳动者的年人均收入是6000―7000元(已扣除食宿),若将这些劳动人员每年的食宿费用折算进来的话,其收入水平应为9000―10000元。种植苗圃、大棚蔬菜、建沼气等从事比较基本的生态农业劳动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0000元。而通过网上调查,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生态农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好的地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为30000―40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240000―320000元。以此作为参考值,根据我国和以上三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我们将我国从事生态农业劳动人员理想的人均收入水平定为60000元(按现在的价格水平)。而我国现在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最低层次在1000元左右。对于江夏区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收入水平取9000元。则标准化后的结果为0.86。

2、生态农业的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根据江夏区统计局及农委的资料,本区2006年农业总增加值为24.21亿元,其中渔业养殖(水产)的增加值为5.6112亿元,苗圃的增加值为0.2279亿元,果园的增加值为0.8754亿元。林业增加值为0.1019亿元。以上五类是江夏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方面,我们以它们增加值的和来作为对江夏生态农业增加值的估计,得到其生态农业增加值为6.8164亿元,其所占比重为0.28。而我国发展到理想状态时这个比重应该为1,现在最差的状态该比重应该为0,同样计算得Z2=0.72。

3、本区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20000―30000元/人。美国、澳洲这一指标的值约为60000美元/人左右,以此为参考值,我们将这一指标在我国达到的理想状态时的值定为250000元/人。根据了解,现在最低的水平应该在约2000左右,计算可得Z3=0.91。

4、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通过调查得知本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到初中程度,根据上面叙述的有关这一项的评分及标准化处理方法可得,本区这项指的得分为0.4,Z7=0.6。

5、生态食品的认证情况。本区农业产品的全部品种约300种左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26种,所占的比重为0.42。未来我们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中这一比重为1。现在全国各地每个地区几乎都设立了绿色办公室来专门负责有关绿色食品的认证。目前这一比重最低的部分地区在0.1以下,取xmin=0.1,由此计算得Z8=0.64。

(二)主观数据的获得

我们请到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几位专家来为江夏区主观指标各项打分,以每项的平均分然后稍加修正作为其实际分数,然后再按照上面标准化处理的思路计算标准化后的得分。

1、本区农业生产的环境。专家认为江夏区总体环境污染较少,但由于靠近市区,受武汉市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因此其农业生产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得分为65分。计算得Z4=0.35

2、本区农业生产得可持续性。得分70,计算得Z5=0.3

3、本区生态农业生产的可循环性。专家说本区利用沼气池发酵后又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因此,江夏区这一项可以给85分。计算得Z6=0.15

4、本区政策开放性与完备性。专家认为现有政策开放性已经较好,但完备性不足。得分65分,计算得Z9=0.35

5、政策执行力度得分是60分,Z10=0.4。本区本区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得分是55分,计算得Z11=0.45。

(三)权重

准则层中四个子系统的权重分别是0.25,0.25,0.25,0.25。子系统1(经济)中三个具体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5,0.5,0.25;子系统2(生态)中各权重依次为0.4,0.3,0.3;子系统3(社会)中各权重依次为0.3,0.7;子系统4(政府及科技)中各权重依次为0.3,0.3,0.4。

下面对指标层中各指标得分标准化处理后的得分进行汇总,见表1。

(四)计算结果

J1=0.8025,J2=0.435,J3=0.493,J4=0.405 AMt=0.53

由此可见,江夏的生态农业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结论也符合实地调查的情况。本模型的思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也可以推广到评估农业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根据最终计算的标准化得分可以很清楚看到实际水平与最终理想的状态还有多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出版社,2001.

2、杨万江,徐显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环境中心.国外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研究进展[R].2005.

4、石中元.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J].未来与发展,2001(11).

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东莞,城镇化,探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ongguan urban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dongguan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a backward agricultural county, urbanization rate but 16%, development up to now has been formed a modern city. The urbanization is up to 95%. Form 4 areas and 28 for the satellite ground level city town. Fundamentally the dongguan rapid rise is the power of labor, capital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initial motive force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town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basic power,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urbanization social spiritual power. The dongguan out of the way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way of the urbanization of dongguan, for the nation's urbanization provides template, an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dongguan, urbanization, explored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东莞城镇化的历史发展

东莞有人类活动已有六千年多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东莞历史上是东晋咸和元年,即公元331年,设立东官郡宝安县。县治所设在东莞场(现在深圳市南山区南头镇)。公元757年县治所迁到涌(现在莞城)。建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明展成大县叫新安县。清代末年发展有68墟和27市。形成以虎门为军事重镇,以石龙为商贸中心,以莞城为政治中心的格局。

1949年10月17日东莞解放了。建国后,东莞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但是到改革开放前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县。从1978年到现在,短短30多年,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一跃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现代化的城市。东莞城镇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1东莞城镇化的初始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

这一阶段是慢长的30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个纯农业县。农村人口占90%以上。城镇化过程,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人才。农业在默默为城镇化做积累,但十分缓慢。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78年东莞城镇化率只有16%,这一阶段是城镇化初始阶段。

1.2东莞城镇化的创新发展阶段(1978—1985年)

党的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东莞大地。全市各镇掀起改革开放的。首先,大稿“三来一补”,这是东莞城镇化过程的伟大创举,是东莞快速发展的基础。其次,农村搞联产承包,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再次,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招商引资为东莞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打下了基础,还有从内地吸引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东莞的结合,创造出东莞城镇化的奇迹。

1.3东莞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1985年—2000年)

在短短的5年内东莞城镇化高速发展。首先聚集大量的人口,全国各地

的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在东莞,2000年户籍人口152.61万人,外来人口254.72万人,到2005年户籍人口为165.65万人,外来人口584.98万人,到2010年户籍181.77万人,外来人口640.25万人,总人口2010年达到822.02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已达到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特别是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美国等企业被吸引来了。内地的亷价劳动力,东莞优惠的土地政策,还有东莞人穷则思变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使资本和劳动结合,创出巨大的财富。再次,东莞城镇化的快速成长,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形成,特别是28个镇,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例如:虎门镇以服装生产加工销售为主

要特点;厚街镇以家具和制鞋为主为主要特点。

1.4东莞城镇化稳健发展阶段:(2000—2012年)

2010年统计人口显示,共有常住人口822.02万人,已形成一个特大城市,城镇化达到90%,从人口角度东莞城镇化比较高的水平。

从经济上看,(1)三大产业结构重大变化。由1978年的44.6:43.8:11.6发展到2010年0.5:57.3:42.2;2011年0.3:50.5:49.2。(2)国民生产总值新变化。2007年全市为3151亿元,比1978年6.11亿元增长119.8倍,年增长率为18%,财政总收入2007年为540亿元比1978年0.66亿元增长816.5倍,年增长26%。

全市道路交通四通八达。2000年以来,东莞先后建成了,莞深高速,常虎高速,东莞大道,东江大道,松山湖大道,环城路,东部快速干线,港口大道,西部干道等高等级公路。并还升格了全市10条重要道路,基本上形成由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路和次干道路组成的城镇化交通网络体系。,

2东莞城镇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 产业特点 投融资渠道 产业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008-02

引言

截至目前为止,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融资活动和投融资渠道不畅通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农产品发展的大国,因此,农业综合的开发产业的投融资和我国的投融资制度也在一同演进,同时我国农业面对着资金不足和投融资难以实现的情况,如何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的产业投融资,解决农业方面出现的投融资问题,使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针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过程中的投融资渠道具体的构建形式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构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我国农业投融资打开良好的渠道,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含义分析

所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指的就是能够帮助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和企业为获得更高收益而采取的资产股份转让获利模式。投资渠道包括对内投资渠道和对外投资渠道。企业融资就是农业企业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分,这其中还包括直接投融资与间接投融资两个方式。企业投资特征多样,其中包括投资目的多样性、投资时机选择性、投资回收时限性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含义的明确是实现问题解决的基础性前提。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构建存在问题

1.投融资主体不明确。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融资主体结构角度进行整体分析,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在长期发展阶段,政府都作为唯一的核心投融资主体存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主体逐渐丰富并增加了企业投融资和居民个人投融资,但是实际的投融资份额占据依然较低。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过程中,尽管各类不同的社会资本比例都较高,但是由于受到了过去的沿用投资体制影响,与发达欧美国家的投融资产业模式比较,我国的投融资主体资产比例仍然是政府占据首位,与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特征适应性较弱,投融资主体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投融资发展体系。

2.投融资渠道单一。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一直存在渠道单一问题,间接的投融资比例过高,与此同时占据主体地位,实际的直接投融资依旧占据辅助地位。传统的银行信贷依然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会导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基金、农业开发风险投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债券的直接性投融资能力较弱。通常来讲,银行导向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体系应该更加符合传统和低风险型开发项目,与此同时,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投融资体系会更加有利于高创新和高风险的农业开发项目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存在的债券投融资比例较高,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股权投融资和资本市场投融资比例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多种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尝试,过度地依赖银行信贷也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增大农业开发产业与银行投资系统风险发生。

3.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企业实现投融资渠道拓展发展的重要环境保障之一。金融生态系统涉及范围广泛,从农业开发企业的经济基础状况到企业的诚信发展文化软实力,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在社会中介发展进步和社会保障程度提高的各个方面,金融部门的独立发展情况都在不断深化。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金融信息与企业投融资需求信息不对称,银行、政府、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渠道存在阻碍,沟通合作效率低下,各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很容易导致金融机构的成本风险增加,资本运行成本风险加剧。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呼吁大力发展中小型开发企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的各类投融资困难问题,从而提出了结合创新投融资开发战略的良好构想。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特征分析

1.阶段性特征与投融资工具。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一般经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主要是种子启蒙阶段、初期农业开发创业阶段、中期上升发展阶段、后期产业成熟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的投融资工具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融资角度分析种子启蒙阶段,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自有资金和农业开发企业的自筹私人资金和投资者资金注入;创业阶段的农业开发企业核心技术趋于成熟,企业会逐步利用新型技术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扩大产品成果的推广市场,以面对产量提高和市场进一步开拓的需要,解决企业投融资困难问题。中期企业上升阶段资金需求量会大幅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根据具体发展速度的提高而提高。在后期的企业发展成熟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市场支配能力达到最高,企业利润逐渐达到行业的发展平均水平,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可以达到完全的回报收益,公司的实际开发价值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司开始实现公开的股票发行。

2.风险性特征与投融资方式。农业综合开发产业面临着多类型的竞争风险,其中既包括了技术性产业风险,同时又面临着市场管理和财物安全的风险。正是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多重风险性,使得具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方式也要充分考虑多元风险因素,进行最优方案选择。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一直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巨大,合理的投融资结构的安排才是达到均衡投融资的重要方向。在农业综合开发近些年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各类农业开发企业的内部也同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存在着企业内部管理松散问题,企业投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必须从降低经营管理风险的角度入手。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具有独特的技术经济发展模式特征,这对于投融资方式的配套进行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资金支持出现断裂,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就有可能随时面临着失败的经营风险,此类财务经营风险也主要集中在投融资的总量和配比不均的问题上,对于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融资方式也存在资金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关注和研究。

3.多元化特征与投融资渠道。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的多元性是在产业发展进程中逐渐实现投融资需求多元的固定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构建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数额发展,其中包括了产业开发新型技术的资金投入和资金融入,以及企业人力资本和开发技术设备资本投入产出差异等等。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也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特征,所以在产业开发企业的成熟阶段,资金作为重要推动力量发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起步初期资金的筹集难度一直都是大于普通开发产业的,所以对于新型投融资渠道的开发必须更加重视,对于多元投融资渠道的尝试性探索也在不断发展{1}。

四、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模式创新与选择

1.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模式创新中,知识产权模式也一直属于有待开发的重要投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非实物资产,未来的具体收益不确定性较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未来实践应用前景广泛,所以在此背景下,银行和政府也应该积极加强支持力度和引导,辅助构建起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竞争和谐环境。在新时期要创新和建立起知识产权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知识产权在未来的投融资市场发展过程中将会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对于资金发展渴求强烈的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模式创新与选择,知识产权的融资模式尝试是重要的现代化融资模式创新举措{2}。

2.产业投资模式。通过建立起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基金形式可以有效地形成产业投资基金稳定模式,实现对金融市场闲散资金的灵活集中,通过对基金管理人员与专家的管理、专家基金托管的应用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对特点产业目标的集合性投融资,解决风险投资渠道、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资基金是在国外针对需求量较大同时投融资期限相比较其他产业较长,特殊的惯用投融资企业风险性较高的特殊模式,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也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所以应该适时引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新型投资模式,从而实现对我国整体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渠道拓展,为持久的研发和创新投资模式尝试提供理论实践依据{3}。

3.创业引导基金模式。我国在2011年10月,国家通过了《基金规范设立的引导和运作方向中创业基金的影响分析》,打开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在基金规范领域的先导,此后,各个省级、市级以及地区级政府都在尝试进行政府引导基金创业模式发展的探索,担负着“对社会资金创业和企业投资发展方向引导”的重要责任。同时在基金引导的过程中,应该兼顾到社会资本与基金管理人在提出自身合理性汇报诉求和财政出资保障性安全,在扶持当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应该对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予适当考虑。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应该对创立引导基金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产业投资的基金投融资模式在不断的实践模式应用中可以有效得到提高,应用效果会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未来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结语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的构建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是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在新时期获得创新突破的关键所在。在投融资渠道构建中存在着投融资主体不明、渠道过于单一、缺乏良好生态环境等多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特征入手,对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与选择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进一步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论文对未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是,在具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实际案例分析中不够完善,仍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注释:

{1}王金安.关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4):58-61+80

{2}王主力.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之路――回顾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3):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