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过程;答辩;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11.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Web-based Lu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Graduation Monitoring Platform Study

Chen Ling,Xia Xun

(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uzhou646005,China)

Abstract:Design is to train graduate students practice important teaching ability.To achieve this goal,we ne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from a process strictly on topic,graduate design process,the respondent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Keywords:Graduation;Topics;Graduate design process;The respondent;Monitoring

一、引言

长期以来,毕业设计管理中的许多环节,例如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等工作没有被纳入高职院校管理系统当中,针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而设计的专用软件很少,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全过程基本上是通过手工或计算机辅助等完成的。这种人工管理方式存在“选题容易撞车”、学生选题时不公平、选题频繁更换后统计信息易出错、周转环节多、校外毕业设计无法监控、教师在选题中处于被动地位、毕业设计进度无计划、成绩评定方面存着片面性及人为因素、整理和归档时重复劳动量大效率低等诸多缺陷,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基于web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监控平台是通过分析我院毕业设计管理的工作流程,应用软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出的一个软件系统。该平台将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答辩、毕业设计质量反馈及资料归档等整个毕业设计阶段搬上网络,通过规范的方式,在网络上直接进行操作,学生能够较快地公平地进行选题,教学管理人员能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进行监控,并且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各类人员所需的要求,实现毕业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监控平台分析

通过对毕业设计整个工作流程及每个阶段的交互过程进行分析,基于web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监控平台将从选题控制、毕业设计过程控制、答辩控制三方面来体现毕业设计质量监控。

(一)选题阶段

由题目申报、评审小组评审、题目统选三个小阶段组成。教师立题,立题时可以指定学生,学生也可以自报选题,教研室主任初审,系终审,公布审核通过后的题目,学生进行统选,已自报题目的学生不选;管理员根据情况对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进行微调,然后选题结果,生成相关报表,指导教师编写任务书,经专业负责人审核后下达给学生。

(二)毕业设计过程阶段

1.前期: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并由指导教师审核,开题通过后,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始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人员针对开题报告这一阶段进行学生评价调查。

2.中期:指导期间老师通过论坛等形式进行网上指导答疑;学生按照进度安排分阶段汇报工作进展,指导老师阶段性检查工作进度及成果后,学生填写阶段性检查表,经指导教师签字审核;教学管理人员检查老师指导力度和查看日志。

3.后期:学生上传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申请答辩,指导老师批阅审核同意后交由答辩委员会审核;老师给学生毕业设计评价及成绩;学生给老师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及分数;教学管理人员统计分析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指导情况。

(三)答辩阶段

专业负责人安排答辩小组,生成答辩小组名单;在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后答辩委员会审核学生答辩申请,通过后进行答辩,答辩老师给出答辩成绩及评语,系统根据指导成绩及答辩成绩自动生成最后的毕业设计成绩;学生上传纸制资料并将资料电子归档。

(四)毕业设计质量反馈及文件归档阶段

教学管理人员将所有上传的文档按目录整理并将所有档案进行归档;进行毕业成绩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工作总结。

三、监控平台设计

根据监控平台分析,提出本监控平台的三大子平台:

(一)学生平台

在选题控制阶段可允许自报选题、进行选题,查阅和打印任务书;在过程控制阶段应按教师指导和管理要求,上网提交各个阶段规定的毕业设计各项内容和资料并予以及时修改;在后期质量控制阶段做好个人毕业论文资料的完整性、规范化工作和归档工作。如图1所示:

(二)教师平台

依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可将教师泛化为指导教师、答辩教师。指导教师提供立题、任务书、工作计划、指导及规范性要求、工作组织等内容,也可根据教学管理人员要求和规范性意见在规定时间内自行调整、修改课题内容,也可查阅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阶段汇报和论文初稿等相关资料,还可与被指导的学生进行网上指导交流等。答辩教师对学生进行答辩,并给出评价及答辩成绩,答辩材料上交及归档。如图2所示:

(三)管理员平台

一个总的管理员,拥有所有的权限,下分很多个普通管理员。分为以下三个子模块:

1.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对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访问权,各类用户有各自的权限,只有进行登录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

2.行政职能管理和监控模块:限于教学管理和监控人员进入,实施对行政职能管理、教师和学生中各项内容、工作力度、工作进度、工作规范等的查阅和访问,能够满足全方位、全过程了解和监控的需要。通过该模块可查阅课题审核信息、公告信息、师生意见互动、指导情况,答辩情况数据统计等。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和教师及教学管理中该监控的任何内容均可在本系统中访问和了解。

3.数据库维护模块: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的管理,对数据库的备份、更新,对可疑数据及时处理等,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如图3所示:

图3:管理员平台功能模块

四、结束语

基于web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监控平台研究,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监控,减少了毕业设计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本平台设计时分析调研了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设计管理流程,因此本平台稍加修改修改便可以应用到各高校毕业设计的整个管理阶段,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魏平俊,蔡丽丽.电大毕业设计(论文)网上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J/OL].中原T学院学报,2009,20(1):27-29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范文第2篇

对于学生自选本专业值得探讨、学生很感兴趣、且之前已做过些调查、查阅过一些资料的题目。这类题目没有教科书可参考,虽有这方面相关文章,但没有相关设计资料及及较为成功的实例,并且根据学生个人目前知识和能力状况还不能完成题目。面对这样的题目,老师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赞同他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不应该认为学生好高骛远、自不量力而枪毙和否定,应在理论可行的情况下让学生做一尝试。这样的设计题目不违背选题原则,能达到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达到设计全过程训练之目的。笔者曾在前些年指导过几个主动要求来本设计组作自选题目的学生,其中之一题目是“公交车低地板”设计。该设计目的是将现有公交车地板降低,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上下车,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提高公交车营运效率。该题目没有现成图纸和成熟设计资料可参考。且对现有各类公交车地板最低高度及相关设计依据,对城市一般路况、坡度、车辆通过性等等问题也须作大量调研。尽管该题目对指导教师极具挑战性,围绕该学生自选题目,笔者投入较大的精力、花了较多的时间去做相应准备。给学生分析、并提出面临的许多要解决的前期问题和后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以及设计过程中理论问题的参考依据、实际可借鉴、参考的实例等。设计中学生表现出不怕困难和挫折,勇于求知、求实的探索精神。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主动探索、积极努力解决了一些新问题。尽管最终距设计目的有较大差距,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而毕业设计并不是以获得什么成果或阶段性成果为目的,主要以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作风、训练学生能力为目的。这次设计目的都达到了,且比预期的效果还好。设计中让他们得到非同寻常的锻炼,在不断遇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的设计能力、综合素质都得以快速提升。对探索性学习增添了兴趣,对创新性工作更增添了信心。在指导该学生设计的同时,教师也对这方面设计做了深入的了解、分析和研究,且在后续工作中对这方面设计、改进措施、有无实例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真可谓教学相长。选题若非所学专业或与学生所学专业差距较大,对一般学生来说不合适。这类题目使学生在较短的设计时间里要学习的新知识多,学生会感到压力大,使其对设计失去信心,进而产生走“捷径”,抄现成或类似题目图纸和说明书应付毕业设计。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所希望的毕业设计训练目的,还对学校、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合适的题目如给学生提供了一适当的训练背景或训练环境,背景或环境不同,则训练效果亦不同。

2毕业设计的完整设计流程

有了恰当的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如何进行,直接影响毕业设计效果。笔者认为设计应进行全过程训练。这不仅是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了解完整的设计步骤,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训练,获得全面的收获。同时,自然也改变了部分学生认为“设计即画图、参数可随意、精度不考虑”的错误认识。对设计各阶段,笔者有以下粗浅体会。毕业设计本来对学生的目的和要求就是一综合训练。既然是训练,就不允许取巧,走所谓的“捷径”。并且训练须是全过程。在进行每一个设计步骤或不同的设计阶段,学生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体会和感悟,这对他们即将从事专业工作有益处,而这些在课程学习阶段可能没有获得或体会不深刻。尽管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已经历过几次课程设计,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不知道设计步骤及设计的各阶段都完成什么任务。对毕业设计一人一题,独立完成信心不足,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满足设计给出的功能、参数及指标。面对毕业设计很茫然,无从下手。故毕业设计从头开始,全过程训练很有必要。

1)现场调研和查阅资料阶段。面对问题应作哪些分析、从哪些方面入手,现场需要重点看什么、了解什么,需要查阅哪方面,针对什么问题的资料,获得资料的来源及途径。理论和实践会让他们打开眼界、提高认识、开拓思路,为制定可行性方案作相应的准备。经过这阶段工作,他们会体会到设计不是上来就画图,也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

2)方案、系统设计阶段。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现场调研、收集资料,为实现设计要求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求达到设计要求的不同途径,从而制定出不同设计方案。再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各自的优劣,筛选、最终确定方案,作出总体布局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多方面分析,使其明白方案优劣可能导致的种种结果。使他们意识到设计工作从一开始就不能有半点马虎,认识到方案制定、筛选对整个设计的重要程度,学会综合考虑问题,重要问题如何分析,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参数设计阶段。此阶段同样需要运用所学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来完成参数设计。经历这一过程,学生便懂得,设计必须具有理论支撑,设计的参数必须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设计中也逐渐知道,用哪门专业基础课、哪门专业课去解决哪方面的实际问题。设计中不仅运用现有知识,有时还需要学习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新知识来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故设计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带着问题不断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中,得到锻炼、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也会感到设计工作并不枯燥,还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自然改变了对设计参数随意的不正确认识。绘图是表达设计者意图的方式,如某题目仅要求完成总装图或两个以上部件图,似乎学生设计工作量很饱满。但仅有装配图不能加工零件。且学生不设计零件,他们所学的多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方面知识便不能在设计中得以充分应用和体现,还可能继续认为“四年中学到的不少课程在设计中没用”。并且零件设计过程中可能发现系统设计中存在某些问题,需要重新考虑和修改装配图。这种情况对初学设计者更是发生的可能性大。若没有零件设计,便少了一些验证系统设计合理性的途径。故通过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使学生体会到系统设计与零件设计相互关联以及零件设计的重要性。

4)精度设计阶段。机械产品上述设计完成后,尽管前面设计都合理,但零件需要制造、装配。一般来说,零件上任何一个几何要素的误差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其功能。因此,必须进行精度设计。即使有些零件属于无需注出精度,但也须在图纸中有明确说明。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学习如何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制造条件、确定零部件几何要素允许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即给出相应的精度要求。多年的毕业设计,仍然反映出学生不重视精度设计,不少学生图纸上没有该有精度的要求,图纸上重要、关键之处距合理精度要求相距甚远。这已经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是错误或荒谬,且有些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是指导教师重视,再要求学生重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功能要求,查阅相关资料,类比各种条件、状况,细致地完成精度设计。经过该阶段的要求和训练,应使学生明白,设计不是不考虑精度,而是设计者不能小视的重要任务。设计者必须建立较强的精度意识。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综合的基本训练。每一阶段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体会和新的认识。在学生们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为即将从事的工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3结语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毕业设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3-02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作出贡献。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1],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创新性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学生参与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本科生毕业设计两项。在多年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投入精力不够、片面追求阶段性成果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应用物理专业的特点,我们尝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使创新活动与毕业设计相互依托,取长补短,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我校自2006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至今已吸引了一万多名学生的热情参与,该项活动对培养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连续几年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用于科技创新项目的时间很难保证。大三的学生一部分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另外一部分开始为考研做准备。大四的学生基本上是全力备战考研,其余的同学则为找工作而奔波。因此目前我校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大多数是大二的学生,而低年级正是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时候,课程安排比较紧密,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用于科技创新项目的时间就相对少多了,这不仅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完成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收获打了折扣。

2.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系统性较差。目前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且缺乏创新的毅力,有些学生仅凭“三分钟的热情”就想完成创新项目,结果导致学生往往过于追求课题本身的结果,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结题。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在论文查阅、实验、测试以及论文写作等实践过程中逐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在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种子;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中每一个细节的考验、每一次困难的克服、每一次失败的教训,塑造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现状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我国本科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社会,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等工作重要的前期适应阶段;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毕业设计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校学生的毕业设计都从大四上学期末开始,持续到下学期,直到6月份的毕业答辩。最近几年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到用人单位实习。在毕业设计和择业之间,学生更看重后者,因此很难投入足够的精力完成指导教师设定的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往往敷衍了事。毕业设计成为学生学习环节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水平和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的实施。因此,面对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择业的时间冲突,如何探索毕业设计改革的新途径,切实发挥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成为理工科院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缺乏必要的基础和准备。除了上述就业压力导致的学生对毕业设计投入精力不足的问题之外,还有部分同学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毕业设计对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帮助不大,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较差。大部分同学对毕业设计很认真,希望通过毕业设计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毕业设计题目涉及的研究领域,导致毕业设计的效果差强人意。

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解决上述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尝试在我院应用物理学专业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使创新活动与毕业设计相互依托,取长补短,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低年级同学在参加科研立项的过程中,由于上课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与学生交流,进行实验方案和方法的讨论,同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的专业实验室也对科研立项的同学开放,只要学生有空余时间随时可以到实验室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实验仪器的操作、科技文献的检索和专业软件的使用等内容,为项目的完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也为将来的毕业设计赢得了基础和时间。

在学生的毕业设计阶段,由于有了前期科研立项的基础,同学们显得轻车熟路,既能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实验设计方面,从而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为找工作和研究生复试等腾出部分时间,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和认可。

这种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试验阶段:(1)启动: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课题,提出科研小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题,作为科研立项的题目。(2)实施:针对同学选择的题目,教师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要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通过资料的查阅、收集与整理、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疑难分析报告、阶段性小结等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3)筛选:科技创新实施阶段除了对全体同学进行能力培养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与同学多交流,从而筛选出既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对此研究方向感兴趣、有潜力的同学,使这部分同学有机会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与锻炼;另外,在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当中,要将不适合作毕业设计的科技创新题目删除或修改,使其符合学生作毕业设计,进一步进行研究与探讨。(4)培育:筛选出来的同学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培养,基本上就要进入大三了,这一时期,我们要组建稳定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比较系统的指导和培训,同时结合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5)收获:经过上述培育阶段后,学生也变成了大四毕业生,沿着前期进行的科技创新做进一步的研究,将其研究方向作为毕业设计内容。同时要建立起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从中寻找那些操作性强、具有重要作用的成功因素,并将其推广实施。

2.推广阶段:通过上述试验阶段,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在下一轮教学过程中,可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广至更大范围。有了前一轮的经验,教师提出的课题要更加适合于做长期的、系统化的研究,通过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得到科学的、系统化的培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暴露出的水平低、短期行为多、长期研究少、作品较为单一等问题,又解决了部分同学因外出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等耽误毕业设计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通过三个学年的探索与试验,基本上构建了一套符合我院应用物理专业实际、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我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施青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3,(4):12-13.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 团队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93

全国各大高校秉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目前正逐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研究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推进。如:校企、产学研结合模式;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模式等[1,2]。

1 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背景

1.1 学生的问题

1.1.1 就业压力的影响

随着高校连年扩大招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与就业岗位的数量差距逐年变大。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参加研究生复试、外出找工作,参加双选会等,没有心思踏踏实实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势必会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1.1.2 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完成之前,就已经落实了工作或考上了研究生,所以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是无关紧要的,做实验马马虎虎,数据东拼西凑,根本就认识不到毕业论文(设计)是对个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前期锻炼。

1.2 教师的问题

1.2.1 指导教师和学生比例失调

教师一般要承担着课堂教学和实验任务,但由于指导的学生太多而易显得力不从心,势必会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1.2.2 实验研究经费不足

部分青年教师踏入工作岗位时间较短,没有科研项目,没有独立实验室,也没有经费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指导学生论文难度较大。必须要应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而选题,有局限性。

2 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

渤海大学属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也正在由理科向工科方向转变。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专业发展方向都紧靠工科,但由于成立时间尚短,工科毕业设计的多样性,没有在学生中得到开展。针对我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学情的现状,采取了基于团队的毕业设计模式。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领导才能,二来学生不会对新的毕业设计模式无所适从,三来可以使学生对工程设计有初步的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每年举行的化工设计大赛一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但苦于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的设计与实践经验,经常与其失之交臂。所以,团队型毕业设计的模式不仅是一种合理的尝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促动学生参加比赛、积累经验、增长见识。

3 毕业设计实施方案

3.1 实习阶段

工程设计类题目实践性非常强,并且和工厂生产实际息息相关,而学生只有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大部分毕业的学生希望能够参与到生产单位的实际生产中去,能尽可能联系工程需要。所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先进行为期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借助已经相对成熟的校企、产学研结合模式,发挥部分指导教师的科研优势,联系科研课题的合作单位,使学生了解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生产设备等方面的知识,由指导教师和企业相关科技人员给予学生指导。

3.2 学生毕业设计团队的组成

将6名学生组成课题组,组员的选择考虑构成的合理性。将动手能力好的、工作细致的、有领导才能的、表现好的、表现一般的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取长补短。

化工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周密的思考、计算以及软件的熟练应用。如采用Aspen进行流程的模拟、AutoCAD绘制设计图、Excel计算数据等,对学生的要求高,工作量也比较大,所以团队合作的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3.3 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

毕业设计选题的深度、广度、难度与分量必须达到一定要求,学生才能通过毕业设计,达到锻炼。但大多数情况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或熟悉的领域,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资料也是教师事先整理好,学生享有现成的,故不能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采取新的改革方案后,由指导教师提出选题原则和要求以及选题的前沿性与时效性,学生根据理论基础与实习经验自行查阅和收集资料,并与教师共同开会讨论,提出多种课题方案。如年产20万t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年产10万t苯乙烯工艺设计、年产0.5Mt乙烯裂解装置工艺设计等等,并做出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课题。

3.4 实施与成果展示

由团队的组长负责安排毕业设计进度小组会议,每半个月对阶段性的设计结果进行汇总,并组织组员进行讨论,研究下一步的设计思路与方案,指导教师辅助学生给予适当的意见。虽然每位组员负责的任务不同,但由于化工设计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实际设计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是全员参与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生们也走过不少弯路,但这种不断尝试与改进的过程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历练。最后,以组为单位做一个公开报告,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设计的完成度与设计书的质量以及学生平时的表现,以组为单位判定学生的成绩。

4 效果评价

工程设计类课题可使学生参与到实际生产中去,不仅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创造欲望,对今后的工作、成长和发展都是很有益处的。通过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团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而且毕业设计成绩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定,这样就改进了少数学生得过且过,浑水摸鱼的态度。另外,论文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大大改善了部分学生因考研或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实验的情况;不仅如此,工程设计类课题时间灵活,场地无限制,可以解决年轻教师由于经费不足和实验条件限制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校企共同体: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究[J].职教论坛,2010,(30):19-21.

[2]龚宇辉.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J].华章,2012,(24):129.

作者简介:万鑫(1980-),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安全技术,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范文第5篇

笔者就上述问题,调研了国内教改成效显著的一些院校的教改成果,并与我院的教改实践进行了对比,具体情况如下:

(1)以创新实验班为依托[6].浙江大学成立了创新实验班.试验班从每届中招收一个班,采取末位淘汰的竞争奖励机制.对于像钢结构这样的新增学科在实验班的教学大纲中提前进入,比如,在大二就讲授钢结构设计原理,加强特色教育.较早的在学生中强调了门式刚架结构等新兴结构形式的地位和意义.笔者认为,如按专业能力尝试成立钢结构创新实验班,亦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势必会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

(2)产学研一体化、校企联合教学模式[7-8].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和学生就业需要,积极探索构建校企联合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新模式,使实习基地雄厚的技术人才与丰富的研究设施资源为我所用,拓延实习基地的教学功能,提高实习基地的使用效率,改善学校师资、课题、科研设施等资源短缺的现状.笔者认为,门式刚架毕业设计小组,可以适当借鉴一下上述做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建立奖励机制[7].绍兴文理学院建立了积极的奖励机制,对毕业设计进行过程监控,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量化打分.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我院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举办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竞赛,对获奖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这一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4)导师制[9].皖西学院结合教师人数有限的实际情况,积极启动导师制.推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大四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承担导师的一些相关职责(如:考研资讯,就业指导等).

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探索

(1)门式刚架专题讲座[9-10].我院2000年建院以来,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期间一直请行业专家做相关学术报告,但与钢结构门式刚架相关的不多.笔者认为,可以在今后学生毕业设计期间聘请钢结构专家用2~4学时,针对门式刚架做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该结构形式和设计过程的重要性.

(2)导师制与指导教师制双管齐下[9].推选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大四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承担导师的一些相关职责,如:考研资讯,就业指导等.

(3)指导方法[2].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指导教师带着走;一种是指导教师跟着走.前者是学生按照指导教师规定的题目,包括结构布置、计算方法等,跟着教师一步一步进行.教师每周固定召集全体学生上一次课,详细布置本周任务,讲解具体计算设计方法.学生思路清晰,效率高,少走弯路,比较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设计规格一致,评定成绩具有可比性.但这种指导方法的弊端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专长的发挥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后者是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的要求和进度,独立查阅相关规范、教材及有关资料,自主完成各阶段的设计工作,教师每周安排固定的答疑辅导时间2~3次.这种方法对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比较合适,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但对基础弱,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则不利,这些同学往往自信心差,总是希望别人先做,自己借鉴参考,进度慢,毕业设计工作滞后.因此,指导教师应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毕业设计的指导,主要是指导设计方法,应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整体的、综合的决策能力.不应该局限于所做的题目,过分强调计算的精度和细节,应使学生开阔视野,掌握通常的设计方法,并向学生介绍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和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的差别,并以正式施工图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手,适应工程设计工作.毕业设计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好时机.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法纪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责任重大,结构工程师应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仔细认真,精心设计每一项工程.比如有的学生往往在设计初期,荷载计算马虎,或漏项或荷载估算偏小,又不肯返工重算,认为在后面的截面设计时,将截面增大即可解决问题.这既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结构工程师的工作基础就是在充分考虑、正确计算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情况下的一个总体设计,荷载计算不准确,后面的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截面复核的准确度、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

(4)加入结构试验.将结构试验引入门式刚架毕业设计[5]的过程当中.结构试验是土木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但长期以来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初步设想增设一些钢结构试验.结构试验可分为两类:科学试验.可以与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兄弟院校合作,在进行科研试验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演示试验.一些小型试验,比如螺栓的破坏机理、小型钢框架的抗震试验等可以在我院的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演示,使学生通过试验操作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所讲的内容,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实验现象,增加感性认识和扩大视野.我院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将结构试验引入毕业设计环节,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5)助教制[10].聘请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助教,颁发聘书.助教要在第七学期末完成计算书,在第八学期初完成施工图初稿.指导教师讲思路,提见解,助教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讲授钢结构设计软件.钢结构设计不同于钢筋混土结构设计.如今的大多数钢结构受力形式更复杂,设计要求的计算机化程度比较高,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上手要快.但是,大多数院校本科阶段并不讲授最常用的钢结构设计软件(如3D3S,pkpm中的STS,xsteel等)的使用方法和一般技巧,学生对进入钢结构领域没有信心.在当前就业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学生找工作时碰到钢结构企业则往往底气不足,即使一旦进入也会觉得无所是从.因此,计划在门式刚架毕业设计前期,利用8学时上机讲授3D3S和PKPM中STS模块.

(7)讲解结构师考试习题.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应适当讲解历年结构工程师考试中钢结构设计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本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执业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

(8)设立门式刚架实训基地.这是一项长期的阶段性的工作.第一步计划以学院食堂作为实训基地.现场参观和学习更加便利.同时,积极联系以门式刚架工程为主的单位,尽快形成长期固定的实训基地.

门式刚架毕业设计的注意点

(1)注意引进新规范、新标准,介绍钢结构设计新方法、新技术[10].单纯的教科书内容是无法指导学生课程设计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运用各种手册、规范、标准、图集、工具书.毕业设计尤其要注意新规范、新标准的介绍.如: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国家新标准中有关的钢材牌号规定,意义;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内容中关于轴压构件柱子曲线由以前的3条变为4条的内容等.设计中除了传统的以手算为基础的构件设计的试算法外,可介绍一些现代化的设计新方法.如:钢压弯构件截面优化设计方法.还可介绍一些钢结构设计新技术.如门式刚架的设计方法等,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2)注意构造连接问题.设计中,学生易产生只重视数值计算而忽视构造要求的倾向.而构造连接处理不当的构件、节点往往是造成工程事故的隐患,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反复强调构造连接的重要性.如钢梁的横向加劲肋应切角,以防三向焊缝相交成应力集中过分严重;实腹式柱腹板高厚比大于80时,应设置横向加劲肋等.

(3)注意培养学生概念设计的能力.培养结构工程师,不仅要求他们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概念来设计结构的总体方案,而且能有意识地利用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培养学生概念设计的思想,使学生借助概念简化计算,虽有一定误差,但结构概念清楚、定性准确,能很快选择和确定最佳结构设计方案,同时也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判断计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可靠的主要依据.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