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脉诊步骤

中医脉诊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脉诊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脉诊步骤

中医脉诊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医学四诊》; FLASH

《中医学》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现代的医学教育需要《中医学》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我们用FLASH等技术完成了《中医学四诊》的CAL课件,并已启用,除了用活动控键大量插入临床典型病例照片、录像外,在舌诊原理、诊脉指法、脉象等教学难度大的章节中运用FLASH动画解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FLASH技术在《中医学四诊》教学中的价值

按教育部要求,西医院校的本科教学中《中医学》占3.5个学分,每届授课达50~70学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考试必修课。《中医学》从整体理论出发,强调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学》,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有益于学生利用中、西医的长处创造出新的医学成就。

传承二千多年的中医学,由于其理论抽象和深奥,现代教学技术开展得较为困难,目前仍处于摸索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使之形象化、多元化;中医学又是一门经验医学,各个老师的经验不同,其认知也有差别,教学中又往往难以标准化。所以中医学教学迫切需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使之在保留传统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现代化、标准化。在临床,《中医学》以“四诊”为诊察疾病的基本手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一手资料,学生需要直观、形象、标准化的教学来打好扎实的中医临床基础;但所给的课时少,内容多,临床见习短暂,如何精炼、清晰、突出重点地讲好《中医学四诊》,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常用的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也可插入使用一些图表、示意图、照片,甚至链接一段视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板书或文档直观了不少,但照片是某一瞬间的形态反映,不能反映事物变化的全过程,而录像只能以一定的速度播放或暂停,无论是交互性还是清晰度其效果均较差,而且对一些难以直接拍摄的、抽象的、活体内的或一些隐私内容的知识点就无法实现拍摄。我们试用Macromedia FLASH技术制作了《中医学四诊》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FLASH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矢量图形编辑和交互式动画制作专业软件,具有矢量描述、数据量小、播放流畅等特点,不仅具有“演示”功能,还可以“操作”[1],支持多种图象和文件格式或插图播放形式,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课件可实现逼真的动画效果;且可利用FLASH内建的Action Script交互功能,可以控制、调用不同的图像动画文件。

2 运用FLASH制作《中医学四诊》动画课件举偶

2.1 用于舌诊原理的讲解舌诊原理主要要讲解通过经络系统将舌与人体内脏、气血津液密切相连,舌苔的变化是人体内脏变化的一面镜子。我们用经络立体模型演示了人体内脏通过经络和舌的密切联系。为了使整个图像清晰逼真,我们用数码相机分别不同角度拍摄了大量的人体经络立体模型照片,将这些存于数码相机的图形文件, 导入Picture Manager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再使用flash8软件自带的动作脚本功能,根据我们实际的教学需要设置好大小、背景、帧频、等,反复调试其全局函数和属性,制成了一个能演示经络体内外动态走向的、并连续作365°旋转的经络立体模型动画,可以反复循环演示,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全身的经络沟通着人体内外、上下,把人连接成一个整体,尤其是心、脾、肝、肾、肺等重要脏器与舌的关系能一目了然,这较以往之口头讲解或用模型、示意图等更直观生动。

2.2 用于脉诊指法的讲解脉诊指法是诊脉正确与否的关键,技术性高,课堂上口头讲解或图片都无法显示它的全过程和细节之处,而用学生演示则教室大,学生多,看不清,所以一直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用数码照相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拍摄诊脉的分解动作,除、姿势、时间、呼吸等要求外,指法包括: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调节布指、举、 按、寻(推)、单按等,用FLASH合成动画电影,同步播放各步骤动作名称、要领,循环播放,反复演示,使同学们一目了然,条理清楚,易学易练。

2.3 用于正常脉和病理脉象的讲解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说明了脉诊是复杂的,掌握是比较困难的。脉搏位于皮肉之下,不能直观,个体差异也大,要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长久、反复地体验、琢磨,才能获得“心悟”。历代医家为了便于使后人掌握,在脉诊的形象化方面也用了不少方法:有宋代《图注脉诀》的脉象图;上世纪中《脉学阐微》中西结合改良脉象图;《脉法》脉象图;上世纪末用脉象仪描取脉电波,但均不尽人意。

我们综合上述脉象的特点,用FLASH描绘了教材所列常见脉象的示意动画,以四条横线划分三层空间,分别代表诊脉浮取、中取、沉取的位置;用脉道的宽度和脉道内血色的深浅代表脉搏的力度;脉道曲线的圆润度或曲线表面光滑度表示脉搏的流利度和紧张度;每个单元(一息),脉搏的搏动频率数和间歇期长短表示节率快慢或节律是否整齐,利用FLASH功能,我们把脉搏的频率或节律调整到与临床实际病例基本相似。示意动画与实际的脉象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较之以往能够比较切合地动态地体现出了中医脉象的诸要素,给学生演示后反应良好。

3 运用FLASH技术制作《中医学》课件的体会

中医学虽然是一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医学的某些章节如“四诊”“中药炮制与鉴别”“经络与针灸法”等却是具备了形象思维的特性,关键是如何正确、恰当地有选择性地利用多媒体形式来体现,而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将生命过程人为地简单化,或使人体内各种生理病理反应“失真”[2],中医学多媒体教学改革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中医脉诊步骤范文第2篇

【关键词】辨证论治;步骤;方法;思维过程

辨证论治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上,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方法,怎样把握整个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对于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说明辨证论治的步骤规律,使辨证论治的方法变得更为实在,以落实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

1辨证论治步骤和方法

在过去曾经有许多学者对辨证论治的步骤作了探讨,如方药中氏[1]以《内经》病机十九条的概念提出辨证论治七步,即脏腑经络定位、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定位定性合参、必先五胜、各司其属、治病求本、发于机先等。秦伯未氏分三步,即理、法、方药;肖德罄氏[2]提出三段十二步模式,三阶段包括诊察、八步辨证、三步论治;郭振球氏[3]提出辨证七步、论治三步;姜春华氏提出从五方面辨证等。赵云长氏[4]提出六辨法辨证体系,即辨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病机,最后辨病证。朱文锋氏[5]提出60项辨病位、病性的要素组合成证,再从各种辨证方法的关系,说明辨证的原理。董明强氏[6]更创制了十证、七位、四辨的方法来辨证。以上辨证方法的提出,对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但是,此等研究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由于历来大家对“证”的含义理解不统一,所以以上讨论的层次并不一致,而且其中有些研究是基于对“证”的错误理解而建立出来的,因此其讨论亦变得无意义。“证候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知的疾病过程中表现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简称证或者候。”[7]简言之,证就是“临床表现”,而不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8];第二,类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辨证求机、如何准确判断病机的问题上深入探讨,辨证求机虽然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是其全过程,因此这些研究未能全面地剖析辨证论治整个过程中的思维方法。

综合以上的内容,并参考了李致重氏的证、机、方、效辨证论治思维因果链[9],以下将以图示的形式加以说明辨证论治的整个思维过程(图1~2)。

2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

见图1~2。

图1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思维过程示意图

图1中的大长方形(外框)是指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思维,而长方形外的地方是指外界环境的大整体,如自然、社会等,大圆形内部的地方是指人的小整体,即病者的内部整体。

图2辨证论治的病机思维过程示意图

图2即是图1中虚线小圆形的放大图。图2所示的圆形,其实就是小整体的核心所在,生理上就是藏象,病理上就是病机。

3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解释

3.1四诊在医者一开始接触病人时,即透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资料,临床上必须四诊合参,而达到全面地认识证候。最外面的大圆形就是为了表达出,如果能够做到四诊合参,从多角度去观察证候,就能把证候的数据完整地收集起来,从而作出准确的病机判断。

3.2证候证候是四诊的对象,也是疾病本质(病机)的外在表现。透过全面的诊察证候,仔细分析辨别,才能准确认识病机。因此,图1中病机、证候和四诊是用3个由小至大的圆形来表达,表示他们层层递进的关系。证候跟四诊关系十分密切,而医生需要运用中医的基础理论,去分析证候跟病机的关系,甚至是各病机互相之间的关系。

3.3初步病机第3,4和5步可统称为病机。当医者搜集了初步证候资料后,便能够对疾病本质有一个较简单的印象,这就是初步病机,是对病机的初步假设。因为这时的病机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所以图中用虚线的圆形来表达。初步病机是临床和核心病机的导向,能够指引医者继续向那个方向去搜集四诊的资料。

3.4临床病机在临床上,即使在同一个病人身上,也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个别病机,可称之为“多病机”共存的情况。就像图2所示,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这个情况中同时有5个不同的病机,有些互相之间有联系,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比较深入难发现,有些比较接近初步病机的判断等。透过不断地假设,并重复观察证候,便能逐一发现病人身上的各种病机,包括了所有新病、旧病等。将所有个别病机双加之和,就是临床病机。

3.5核心病机在临床病机中,不一定所有病机都与疾病的主诉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我们不一定能把所有病机同时处理。而且,证候与个别病机之间有时会并不相应,因此,在全面了解临床病机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作出“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等证候的舍从问题,对证候有更全面认识。临床上我们必须“抓主证”,按照病人的主诉,再从证候整体去判断疾病的标本缓急先后,找出其中最重要、最必须处理的个别病机,这就是核心病机。

3.6治则找出核心病机后,我们便能按此选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等。

3.7主方按着治则,便能从医者所认识的方剂中选取其中比较合适的,作为临床处方的一个基础方(或多个方合方使用),称为主方。

3.8处方医者在主方的基础上按着每一个病人的情况不同,进行药物的加减,最后落实变成可以交给病人的处方。

4数项说明

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而临床上医生所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与整个辨证论治过程密切联系。

整个辨证论治的过程必须在这两个整体观念下进行,说明人与自然和人内部脏腑之间也是统一的。由于全过程是在整体观念下进行,因此亦会包括了动态观、体质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思想。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病机,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是与病机密切联系的。辨证论治,其实可以分开“辨证求机”和“审机论治”两个主要部分,中间就是以病机作为桥梁。

图中用双箭头表达,表示每一次向前进一步,也要返回上一步进行验证,甚或返回核心病机上进行反复验证思考,以确保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由于中医的思维方式可属于形象思维,不一定按照逻辑的规律而思考,亦即并不一定按照以上步骤逐步向前。以上这种的表述方式是为了清晰表达辨证论治中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在整个思维过程中,不排除直接跳跃式的思维,比如好些名医能够很快的从证候就联想到处方,其实在思维中已经包含了复杂的病机分析。

原则上每一个医生也应该能做到相同的治则结论,但到了以后的主方和处方部分,由于可供选择的药物、方剂相当丰富,而且每一个医生的主体选择取向有差异,因此在同一个治法下,处方因人而异,不同医生开出不同处方是容许的[10]。

【参考文献】

[1]方药中.辨证论治研究七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2]肖德馨.辨证论治步骤的探讨[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1):5.

[3]郭振球.中医辨证学的基本规律[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2):3.

[4]赵云长.临床辨证思路与方法初探[J].光明中医杂志,1996,(1):3.

[5]朱文锋.对辨证规律与方法的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2):1.

[6]董明强.中医辨证新方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7]李致重.證、证、症、候的沿革和症候定义的研究[A].崔月犁.中医沉思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77.

[8]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

中医脉诊步骤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思维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48-02

对颇具思维特点的中医学的学习研究,其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步骤、思维品质等思维能力的优劣都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作为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渗透较多的《中医诊断学》,其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的锻炼和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外,正确、科学、适应本学科特征的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使学生的灵感悟性有较大发展,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笔者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从诊法到辨证,始终贯穿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整体恒动的思维方法

中医认识疾病,首先是把疾病看成是人整体的病变,并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去分析,是全面考虑外与内、局部与整体、患者与自然各个方面的多参照系、多变量、全方位的思维过程,根据体质强弱、性别差异、年龄大小、四季交替、昼夜晨昏、土地方域等相关因素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思考。同时认为,疾病不是孤立静止不变的,而是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表现为全过程与阶段性、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因此诊断注重在疾病盘根错节的复杂表现中找出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变化。

中医学主张认识疾病,要把心理情绪、性格嗜好、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进去,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心理等领域的病因,身心同辨,从而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

2 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

类比推理是中医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高烧患儿面见青色便是肝风内动,病人眼眶周围发黑多是肾虚,口甜为脾病,口成属肾病,这些即是根据五行学说,运用取类比象思维所得出的诊断结果;又如,根据自然界风性主动、寒性收引、燥性干涩等特点,采用援物比类的方法,把具有“动”特征的眩晕抽搐等归属于“风”,把脉紧、毛窍闭塞等具有“收引”特点的症状诊断为“寒”,将唇、舌、鼻、咽干燥少津等具有“干”的特征症状归结于“燥”等。类比推理法的运用帮助人们启发思想,触类旁通。类比的运用还体现在把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某一模型(如典型的疾病或证候表现)进行对比,如果主要特征与对比模型相符,诊断即可成立。但类比的结论有时是或然的,更由于古代夸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忽视类比事物间的差异,这类推导带有比附色彩,有时会造成认识上的片面。

3 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

疾病的证候表现千端万绪,如何将纷繁的病情表现理出一个头绪,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本质性的方面,中医便采用了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其诊法着眼于两种对立的症状或体征上,如望诊“青如草兹者死”、“青如翠羽者生”,闻诊声高气粗为实、声低气怯为虚,问诊口渴为热、口淡不渴为寒,切诊浮脉主表、沉脉主里等,这些都是从两个对立面来分析其究竟偏胜于哪一面,断定其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及其预后。

这种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在一些特定疾病中的运用更加显示出其优势所在,如水肿之阳水、阴水,黄疸之阳黄、阴黄,疮肿之阳证、阴证,斑之阳斑、阴斑等,这些诊断无疑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

4 司外揣内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整体观察下的自然、社会与身心一体化的人和病,是用医者的感官,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有关材料,然后运用中医理论及“有诸内者形诸外”的基本原则,根据外在“象”的表现,不打开人体这个“黑箱”,司外揣内,以“象”测证,推求出疾病在这一阶段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以判断其症结所在。

5 经验再现的思维方法

对于一些疑难杂病、疑似症的诊断,常无确切依据,可参照名老中医或自己曾经诊治类似病证的办法,采取经验再现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治。另外,“无形之痰”的痰证、“久病入络”的血瘀证等的确立,医生灵感与悟性的优劣都会直接影响着对这类疾病的诊断水平。

6 模糊判断的思维方法

通过对多种不够精确、并非特征性的模糊信息,进行模糊的综合评判,达到明确的诊断。临床上许多病情表现,是难以精确表达的模糊信息,如少神、倦怠、痞满、脉象有力、无力等,缺乏客观定量的依据,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所主的病证,更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所以临床诊断时,主要应将各种症状有机地联系起来作相关分析,进行模糊思维,求得病证诊断的“近似值”,这种方法看似不够精确,但由于它是对各种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而作出的评判.因而能从整体上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7 病证同辨的思维方法

中医脉诊步骤范文第4篇

实则泻”,来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中医理论讲究“治病求本,针对病因”,因此针对不同

病因的青春痘(痤疮),针灸也能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让广大受痤疮折磨之苦的女性找到一种调理的方式。

邵静 针灸医师

所属机构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医疗门诊部有丰富的临床针灸诊疗经验,根据中医的原理用施针搭配汤药,治愈众多有痤疮或面部黄褐斑的病人。

针灸祛痘原理

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定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

治疗方法

用铜质或者银质的针刺入脸部以及四肢、腹部的相应穴位,保持30分钟(醒针)左右起针。 隔天1次,10次左右为一个周期,1~3个月后见效(根据每人体质不同而不同)。需要连续治疗效果才明显。

禁忌

1 治疗期间忌着凉,最好避免游泳等水上运动。

2 个别体质非常虚弱或者精神紧张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会出现晕厥的现象,叫做晕针。所以第一次针灸的时候一定要精神放松,最好试扎一次,以免出现意外。如果只是以美容为目的的针灸,则要避开月经期,如果是以调理月经为目的,则不用避开月经期。

观颜面而辨病因

痘痘长在额头

多为小颗的

成片痘痘

伴有白色的浓头

睡眠不足

用脑过度

辨症:这种类型的人群多为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心火过旺,这类的火气多为实火,通常此类的痤疮可以通过刺激泻去心火的穴位来得到改善。

痘痘长在下巴

嘴周或太阳穴

女性在月经前症状

尤其严重

经常有便秘的情况

肠胃功能不好

女性经期不准,

月经不调

辨症:这种类型的人群多为生活饮食不规律,便秘严重,并且伴随着生理周期不规律,内分泌失调的问题。以中医理论分析这类人肝火旺,脾胃功能失调,需要泻肝火温调理。

痘痘多发于双颊

性子急躁,易怒

喜好吃酸、辣、

等刺激性食物

一年四季都喝

冰镇饮料

舌苔发白有裂痕

辨症:这种类型的人群多为肝经和肾经虚弱,需要调节血气,并且以施针的方式补足肾气,让肾气顺畅,气血平和。

痘痘发于后脑头发里

痘痘发于颈部、背部

喜好辛辣、油炸食物

生活作息不规律

烟酒过度

辨症:这类型的人群发痘的部位总体为背后的督脉位置,该类痘痘是由于体内火气过旺,内火过大所导致,应当施针缓解体内热火,并且配以清火的药材。

肌肤示意图 痘痘从无到有的过程

白头痘痘

皮脂、老化角质堵塞毛孔,肌肤上形成白色的小凸起。

(痤疮杆菌、皮脂堆积)

黑头痘痘

堵塞的皮脂接触空气后被氧化,看上去发黑。

红肿痘痘

堆积的皮脂被氧化,痤疮杆菌等细菌繁殖引起炎症的状态。形成红色凸起,碰触时有痛感。

脓包痘痘

炎症恶化并化脓,脓液堆积的状态。不加以护理可能会引起色素沉着、留下疤痕。

--------------------------

问诊篇

把握诊治时机

何为“望、闻、问、切”许多人都会有青春痘的困扰,但是大多数人都会任其自由发展,开始只是几个小脓包,因为处理不当或者乱抠乱挤让青春痘的细菌在全脸滋生,导致最后全脸都产生连结型的囊肿。其实面部的痤疮问题是身体内在健康出现问题的一个缩影,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个步骤,可以看出你的五脏六腑,五行有哪些内在问题,通过针灸刺激穴位帮助改善。

问诊过程逐个看

望&闻

望也称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闻也称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均要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在中医主要是指把脉,把脉是双手同时把脉,通过了解病人不同的脉象,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结束以上诊疗环节以后,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究竟内在有怎样的虚状或上火,才能对症下药,因病施针。

邵医师叮嘱

睡眠要分四季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物钟应当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健康的睡眠,不仅有赖于正常的作息规律,而且还要顺应四季变化,适应四季生、长、收、藏的规律。

春季:宜早睡早起肝经正旺,万物复苏生长,需要每天睡5个小时至7个小时。

夏季:宜晚睡早起夏季白天时间特别长,万物都生长茂盛,因此人也应当多运动,多消耗。

秋季&冬季:宜早睡晚起秋冬季节适宜进补收藏,将精气培养在体内,同时冬季黑夜更长,多睡眠也可以补精益气。

生活中改善四种痤疮的养身茶

额头的心火痘:泻心火,可以用莲心、黄莲等泡茶,每日服用缓解心火。

下巴及太阳穴的肝火痘:泻肝火,可以用山栀子、杭等泡茶,每日服用缓解肝火过旺导致的燥。

下巴的内分泌痘:调理内分泌,可以用桃仁、红花、川穹和当归等煮茶,每日服用。

两颊的肝肾经痘:需温补肾,可以用枸杞、熟地等泡茶,但痰湿(痰湿就是四季服冰品,抽烟的人群)严重者忌服。

背后督脉痘:泻督脉火,可以用野、黄岑、黄莲等泡茶,帮助消除热毒,清热去火即可。

--------------------------------

针灸篇

对症施针,恢复美颜人生

针灸治疗是用针刺激一定的穴位,运用迎、随、补、泻的手法以激发经气,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达到缓解皮肤问题目的的一种手法。 古代关于用针刺治疗面部疾患如痤疮、黑痣等的记载较多,而直接用针刺美容的记载较少。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养生的需求增加,一些医家开始从古典医籍中挖掘并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些针刺治疗法,使这门古老的技术重放光彩。 针刺去痘与针刺治疗疾病稍有不同,这是因为美容施针侧重于增进机体代谢能力、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滋养容颜;而针刺治病则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即美容意在滋养、调节,治疗则求祛邪疗疾。因而,再选穴施针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去痘施针,选穴多以具有补益调和功效的穴位为主,治病则应根据其病症的阴阳、虚实、寒热等情况,辨证论治而选相应的穴位。

1 额头的心火痘

泻心火,需要在缓解心火的穴位加以施针。

Step 1 印堂穴

在两条眉毛的中心点施针,该位置中医上称为印堂穴,可以泻除心火和脑力过度导致的疲乏。

Step 2 合谷穴

在手背大拇指和食指根部中间位置,该位置中医上称为合谷穴,可以去心火,缓解心经的压力。

2 下巴的肝火、

内分泌痘

泻肝火、调节内分泌,需要在缓解肝火燥热的穴位加以施针。

Step 1 天枢穴

在腹部肚脐眼两侧两指的位置施针,该位置中医上称为天枢穴,可以缓解肝火,帮助通畅排便。

Step 2 血海穴

在膝盖骨内侧凹陷位置施针,该位置中医上称为血海穴,可以加速血液通畅,调节内分泌。

3 背后督脉痘

督脉需要排毒去火,需要对可以泻除心火和排除热毒的穴位加以施针。

Step 1 大椎穴

在后背颈部脊椎突出位置施针,该位置中医上称为督脉穴,可以打通督脉精气,帮助排除热毒。

Step 2合谷穴

在手背大拇指和食指根部中间位置,该位置中医上称为合谷穴,可以缓解火气过大的困扰,调节内火压力。

4 两颊的肝肾经痘

补肾气,通畅肾经,需要在调节肝肾经的穴位上加以施针。

Step 1 合谷穴

在手背大拇指和食指根部中间位置,该位置中医上称为合谷穴,可以缓解火气过大的困扰,调节压力。

Step 2 太冲穴

在脚背处大脚趾根部位置,该位置中医上称为太冲穴,可以畅通肾经,调节肾虚的症状。

病患施针全接触

--------------------

护肤篇

战“痘”到底,护肤品大收集

要顽强地对抗“青春痘”,从内可以通过针灸中药加以调理,同时注重肌肤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样症状的痤疮问题,处理得当会让肤质保持得很好,痘印淡化,反之,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皮肤容易敏感发红,甚至扩散开去。所以根据肌肤痘痘的症状轻重,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护肤产品。

1 Jurlique茶树修护遮瑕膏 RMB310/15ml2 LANCASTER365修护美肌精华液 RMB850/50 ml 3 ORIGINS韦博士菇菌亮肤精华乳RMB880/50ml 4 D-Q角质调理凝露RMB210/130ml 5 Avène去角质净柔磨砂凝胶 RMB190 6 DHC抗痘美白精华液 RMB168/60ml 7 DHC抗痘修护精华乳 RMB78/15g

初期抗痘派

在初期抗痘的时候,内服美容原液或胶原蛋白,可以促进肌肤柔韧度,补水对痘痘肌肤也有很大的帮助,油脂分泌严重是因为肌肤缺水的自身保护,只有肌肤水润,油脂才会减少分泌。

抚慰干燥肌肤,缔造活力美肌

COSME DECORTE AQ弹力新生喱膏 RMB1,600/30g

润泽舒缓保养的第一步骤

CHANEL润泽活力精华水(清新型)RMB550/150ml

高机能浓缩型饮

品唤醒肌肤能量 episteme 源效饮品 RMB880/20mlх20支

中期抗痘派

当痘痘从黑白粉刺发展到痤疮,就需要控制水油的平衡,改善肌肤的出油状态,因为任其发展,就会令痘痘恶化成炎症痤疮,那个时候就容易产生毛囊炎,在深层造成疤痕。

规律油脂分泌,帮助粉刺暗疮修复

Sisley平衡化妆水

RMB 560/125ml

改善暗疮,帮助愈合及遮瑕

GUERLAIN

暗疮膏 RMB300/15ml

能促进暗疮痊

愈并修护

CLINIQUE

净颜修护哩 RMB160/15ml

重度抗痘派

当痤疮发展成严重的炎症痘痘的时候,就需要在肌肤上使用抑制细菌滋长的护肤品,并且也需要一些可以淡化痘印的产品,让痘痘即使发作也不会影响以后肌肤的光泽度和平滑度。

可抑制细菌繁殖,击退成人痘

ORBIS净痘 美肌精华液(医药部外品)RMB129/20g

舒缓润泽

兼备祛痘 佰草集舒盈祛痘调理乳 RMB180

中医脉诊步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内科、临床辫证、现状、探究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25-02

中医内科在中医整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科学发展中医内科理论及临床势在必行。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既是中医诊疗特色的代名词,也是评析中医诊疗价值的标准,同时辩证的研究也成为中医临床发展方向和走向世界的“突破口”。它不仅关系到继承和发扬中医事业,而且能否跟上时代步伐,理直气壮地走向世界。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大问题。

1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的特点

所谓辨证是指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又称“宏观辨证”即将四诊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

证”在“微观辨证”产生之前,“宏观辨证”一直以“辨证”、“辨证论治”等术语相称;“微观辨证”产生之后,为了与之相区别,医学界将其冠名“宏观辨证”。 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该八种辨证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发展和完善,并具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是历代医家总结各自临床经验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

由于中医临床缺少现代化的设备,所以只能靠医生个人通过传统的手法,靠望、闻、问、切四诊,将所获得的信息综合起来,通过判断,推理进行证候诊断。由于缺乏客观指标,同样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也可能辨出不同的证,大家都能引经据典,各持己见,这样据证论治就会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法,让病人无所适从。因此在中医临床中常会造成无症可辨、有症误辨、有病难辨、群体不够。

2 中医临床辨证的现状

中医内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诊治发法,但就是缺少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随着中医学的研究深入,中医临床辩证的研究客观化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历史上中医辨证曾有过两次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清末叶天士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揭示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东汉末年,张仲景创伤寒六经辨证,规范了伤寒的辨证体系,提高了中医治疗伤寒类疾病的疗效,为中医温病学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这两次变革丰富了中医的基础,且形成了中医的辨证体系。

然而目前中医内科临床辨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1.辨证分型不统一,不利于规范交流。2.辨证标准不能反映证的动态变化和系统过程,不利于临床治疗。3.辨证标准来源于个体水平为主,未能用群体研究的方法对这一长期活动的总结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提练。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即确定现阶段属于何证的思维加工过程,它是将患者周围环境、体质强弱与疾病规律综合考虑的一种诊断方法,具有整体、动态和个体的特色。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创造了许多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在宏观层次上总结了各种疾病的证候演变的规律,各有侧重和特点,又相互联系和补充。

自1982年在长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开始,经过二年的酝酿,由卫生部下达,中医研究院承担,广安门医院负责牵头组织全国中医界力量,以学术讨论形式分期分批完成的“中医辩证规范”科研课题,于1984年4月在北京正式提出,并同时召开第一次编写会议;两年后(1986年3月),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会议“对此概念进行了认定,此后,中医证候规范研究也进入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阶段,国家对此资助也很有力度。进入90年代,可以说是证候规范研究的收获的季节,许多证候规范研究成果纷纷出 台,如:《国标》、《中医证候规范》、《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等。

中医辨证范化研究从8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至今成果不少,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从最初提出的4项内容开始,至今也没能达到统一,这无疑是“微观辨证”发展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3 中医临床辨证的探究和发展

中医发展到当今社会,已经逐步向现代化中医进展了,现代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要求和传统中医明显不同。现代中医对疾病的疗效评价以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机体功能的提高为基础,同时追求理化检查和病理生理改变的结果。

在临床辨证客观化研究中,不能忽视症状的动态变化,因任何疾病都是相对稳定阶段和恒动发展变化性的统一。辩证的依据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体现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及病势,由一定内在联系的症状,舌脉所构成。因此,在辨证客观化研究中,对动态变化中证侯状态进行研究,可以使辨证更加精确,内容更加丰富,论治丝丝入扣,更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如果我们能借助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先进诊断设备所获取的资料来丰富中医传统辨证的内容,那么新建的辩证诊断模式将赋于传统中医临床辨证以新的生命力。这一研究成果对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充实完善中医药学教材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的社会需求,现代科学概念、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西医学现展的影响,必然要使传统中医学改型重构,把自己和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中医新的临床辨证模式。以保证辨证的准确、客观,有利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姚晓峰,阮庭仁,幸惠萍,等2 浅谈中医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998.(A)

[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