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教育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吸收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有益成果,重建商品价值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来源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要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自己的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观点,同时,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指出:“应该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以叫作使用价值,后者可以叫作交换价值。”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他又说,价值由劳动决定的原理只适用于“初期野蛮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的生产,商品的价值不再由劳动决定,而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人决定。他说:“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人和一切可以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等等。斯密的价值概念不够明确,引起后来学者的争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研究了商品价值问题。他批评斯密“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符合事实,更加严密的分析表明,“一切价值都来自人的劳动加上自然力与资本的作用。”他提出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商品的价值。萨伊所讲的价值不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而是物品或财富的效用。他说:“物品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物品的价值就是由财富所构成的。”萨伊的价值论被人称为“生产要素价值论”或“效用价值论”。后来,边际学派又发展了效用价值论,创立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他肯定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批评斯密的价值概念自相矛盾。他在其代表作《资本论》中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说明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等等。马克思还批评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和“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是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萨伊的效用价值论都来源于斯密的价值论,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演变关系如下:
商品价间
二、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有以下三点:
(一)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商品的价值。劳动只是要素之一,不能单独创造价值。争论的焦点是对“创造”的理解问题。《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是:“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性”就是“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劳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种涵义上讲,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在生产三要素中,人是劳动的主体,只有人的劳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等)都是被动的要素,本身并不具有创造性;在生产要素中,只有人的劳动是不可缺少的,其他生产要素并非绝对不可缺少。例如,非农业生产就不一定需要土地,小生产就不一定需要资本。“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价值观。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是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
(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得出结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财富的效用(使用价值),因此得出结论:生产三要素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争论的焦点是对“价值”和“源泉”的理解问题。由于对价值概念理解不同,对价值源泉的看法就必然不同。众所周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劳动产品,商品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来的。生产力二因素(人力和物力)决定商品二因素:一是物的因素,来源于自然界;二是人的因素,来源于人的劳动。自然资源与人的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创造”与“源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与劳动一样,也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因为自然资源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稀缺的自然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金、银、铜、铁矿等)有交换价值,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商品交换不仅是劳动交换,同时也是资源交换。资源、劳动、商品、价值关系如下:自然资源+人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商品~交换价值。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资本、土地并不创造价值。因此得出结论:资本带来利润,土地带来地租,都是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批判资本主义剥削。萨伊的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商品的价值,因此得出结论:劳动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并不存在剥削。这就是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剥削”的理解问题。有人认为,价值论是分配论的基础。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生产要素价值论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有人认为,价值论与分配论无关,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证明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事实证明,没有价值创造,就没有价值分配。劳动创造价值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理论基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是为了完善按劳分配制度。同时,应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资本、土地是稀缺资源,参与价值形成,不能无偿使用,因此也要参与分配。如果分配公平(合情、合理、合法),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不必谈论剥削问题;如果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甚至两极分化,就肯定有剥削问题。剥削就是利用经济、政治特权,侵犯劳动人民的利益,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该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在此不多谈。
三、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联系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不仅有区别,而且有联系,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研究对象都是商品的价值,只是由于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效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财富的效用到边际效用,从基数效用到序数效用等;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交换价值,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从价值讲到价格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全面分析,系统研究,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定量分析;不仅要研究使用价值,而且要研究交换价值;还要研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联系,研究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区别,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认识是相同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资源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说过:“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三要素是财富和价值的源泉。
(三)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对商品价格的认识也有某些相同之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浮动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原始价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商品的均衡价格。马克思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也说过,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的。”他还指出,“商品价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其实,商品价格与货币密切相关,离开货币就谈不上价格。
四、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统一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长期争论不休,说明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都有自己的一定道理,需要继续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非A即B‑.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亦A亦B"。正确的研究方法应是,发展创新,吸收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有益成果,创立新的商品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是什么?这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间题,而是经济哲学问题。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它反映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人对商品所作的评价,它反映了商品(客体)和人(主体)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讲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对人有何价值?人对商品作何评价(买不买,值不值)?离开人这个价值主体,商品无人问津,价值就无从谈起。这是认识商品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从整体上(不要理解为个人)讲具有二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商品是用来出卖的劳动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因此就决定商品的价值也具有二重性:对消费者具有使用价值,对生产者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内容,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才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如伪劣商品)就没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降低(如旧车),交换价值降低;使用价值消失(如过期失效药品),交换价值消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商品的价值。研究商品价值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使用价值,只有弄清使用价值,才能弄清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即满足社会消费者的需要。任何社会的商品生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再生产。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决定商品与货币、供给与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从而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商品的使用价值包括三要素:品种、数量、质量。不同品种、数量、质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可以分析比较的,根据使用价值三要素对消费者的效用就可以比较出来。
品种(序数效用):商品类别品种很多,使用价值大小不同,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按序数排列,排在前三位的应该是:食品、衣服、住房……食、衣、住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间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实现共同富裕。现在已经走过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还没有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数量(基数效用):商品数量有多少,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用基数计量。例如,我国现在有13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费多少粮食?根据统计,得出基数。满足需要,效用最大。粮食生产就是要根据这个基数来安排。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丰补歉,保证粮食安全。此外,国家还给种粮农民财政补贴,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质量(时间效用):商品质量要合格,而且要有保质期,过期则失效。特别是食品、药品,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质量尤其重要。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过期食品、药品也拿去出卖,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有些人被伪劣食品、药品毒害致死)。国家必须制定商品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检查监督机构,加强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经济价值,即能够给商品生产者带来经济利益。盈利或赚钱是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它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的交换价值形式也发展变化: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从金属货币流通到纸币产生,如今又发展到电子货币“一卡通”。在货币产生以前,没有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商品的交换价值形式是不明确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互通有无的性质,交换双方获得的都是使用价值(货物)。在货币产生以后,有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单位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明确地表现为价格。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的逻辑关系是:
商品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个“物质”就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如食品腐烂变质),数量再多也不顶用,等于零。
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格、数量成正比。商品的价格与质量成正比(优质优价),与数量成反比例方向变化(薄利多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商品的产量,与交换价值成正比;同时又降低生产成本,与价格成反比。消费者购买商品考虑的是买什么(品种)?买多少(数量)?好不好(质量)?贵不贵(价格)?这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
商品的价格就是货币与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即单位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亦称单价)。
用公式表示: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本文主要阐述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分析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部分人对体育教师常用的说法,也许当时的体育教师就是这般情形,我们不去考究,冈为80年代以前中国的体育还未兴盛,民生水平并不富裕。可是现在,有人曾想把体育教师上课的课时打八折,也就是说,1节体育课等于其他文化课的0.8节,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体育教师等于0.8个其他文化课老师?可见,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还是有不少模糊的认识,就连个别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没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还认为体育只是让学生打打球玩玩而已,体育教师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动。有这样的认识,当然不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评价。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书中有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现代意识、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每个的成长,或长或短都必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才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成员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快慢,同时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们体质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而学校体育正是在这方面既为未来的社会劳动者打下了一定的体质基础,又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练习方法。历数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无一不是在学校体育这个“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攀登体育高峰的。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校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显然,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评价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可忽视他所从事的专业的特点和从事的劳动的特殊性,离开这一点,就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他的劳动价值。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师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进行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练习中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却是潜在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获取、技术战术的掌握、示范保护的完成,对教学中学生各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和处理、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这种特殊劳动体现在:
1.体育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蓄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这么明显、突出和迫切。因为人的体力退化较知识的老化要快得多,人的运动青春是短暂的。也冈为如此,国家才给予优秀运动员优厚的报酬和奖励,在国际比赛中设立巨额奖金。到一定年龄后,体力下降锻炼停止就会动作呆滞,技术生疏,课前不进行运动技术的备课,课堂上表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2.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老师在广阔的露天课堂上,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拿支粉笔在室内教学不能不说要辛苦得多。
3.对体育教师劳动的评价与其他学科亦有不同之处。如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就不能单从多少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活”的标准,即学生体育“三基”的掌握,体质的增强,运动人才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学校在评价体育教师时就出现了不设岗或拿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的劳动作横向比较,用一般教学程序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等来衡量。认为体育教师既不批改作业又不做实验,很清闲。殊不知,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学外,还要承担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是在其他教师下班后进行的。
4.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大的教学效应。因为从体育教师劳动作用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活泼乐观等优良品质,也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超额剩余价值;科学价值库理论;科技劳动;案例分析
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对两项理论的理解不断深入,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挑战。科技劳动属于劳动价值论的范畴,是更复杂、更高级的劳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科技劳动者对于价值创造所起作用日趋显著。企业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了比简单劳动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因此,本文将从科技劳动角度分析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一、正确理解新形势下的劳动价值论
优等物化劳动及自动化生产方式的运用,促使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数量大为减少,许多企业出现了“机器工人”、“无人车间”。例如,采矿工程领域出现无人值守的工作面回采煤体工艺,这是采矿方法的革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回采工效提高了2到5倍以上。这些企业采用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在直接减少大量劳动耗费基础上,生产出庞大的物质财富。对于这种现象,难以用劳动价值论进行正确、合理地理解、解释,因而产生如下想法: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失效了,应该以“知识价值论”取而代之。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看出了这种趋势,他在考察机器大工业的未来时早就预见了科技进步给生产过程带来的变化。
在新形势下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有两个逻辑关系需要理清。首先,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不等于劳动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采纳了配第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并一直坚持。他明确指出了“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因此,劳动价值论与自动化设备创造大量使用价值并不矛盾。其次,科学技术创造使用价值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科技劳动的本质在于将物(包括自然界)的自然属性转化为使用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推理可以得出:科技劳动科技成果中潜在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类需求的属性)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人类劳动量增加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中劳动量)增加价值及剩余价值增多。
二、现代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的生产及利润来源不再依靠单纯的体力劳动,而主要来自于科技创新在生产中的运用。科技、知识、信息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生产要素,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能够创造比生产工人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都属于复杂劳动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劳动创造价值。
1.从科技劳动分析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单位时间内个别企业创造的价值量高于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价值量的增加必然是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社会化生产背景下企业劳动力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价值创造的主体不仅包括生产工人,也包括产品技术研发人员,要重视科技人员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同理,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理应包括科技人员创造的价值。下面将运用科学价值库理论,即在继承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科学成果的价值不断转移,使其创造的价值只增不减,形成价值创造的不竭源泉。分析如下:
假定:W0为前人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价值,c1为进行基础性研究设施的价值,v1为基础科研研究人员自身创造的价值,m1为基础科研研究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则一定历史时期基础科学成果创造的价值W1为:
企业为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引进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将基础科学理论中潜在的价值显现出来,经过如下两个过程,其一,从基础理论成果向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假定:c2为进行技术研究设施的价值,v2为技术人员自身创造的价值,m2为技术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则技术成果的创造价值W2为:
其二,从技术成果向生产产品的转化过程。假定:c3为工厂生产设备的价值,v3为生产工人自身创造的价值,m3为生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则生产产品的总价值W为:
综上所述,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为W:
即:企业产品总价值是前人理论成果的价值,科研人员转移和创造的价值,企业技术人员转移和创造的价值以及生产工人转移和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因此,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把理论成果内化到技术研究领域,再转化运用于生产领域中,使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提高,最终在社会流通领域中得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吸收的理论成果及技术成果的价格远远低于其本身凝结的价值,这两者之间价值的差额也是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的一部分。所以说,科技劳动创造的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比较薄弱,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通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成果产出的上游阶段,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源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获取科研成果,集中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市场中。高校和科研机构同企业的合作直接表现为技术成果的转化,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带来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具体的技术成果转化途径如图1所示:
沈阳鼓风机集团(以下简称沈鼓集团)是国内装备机械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以“科技兴企”作为其发展战略。一直以来,沈鼓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企业每年以销售收入5%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开发,建立了“两站、三院、四中心”的技术研发体系(如图2所示),并完善了技术创新体制和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基础理论创造的价值(W1)和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W2)。随着企业技术向“高精尖”发展,多项核心技术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发展模式,意味着企业决定研发方向,将技术成果直接成果投入生产创造的价值,这是企业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劳动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沈鼓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市场,及时推出高精尖产品,使其位于同行业先进企业之列。
三、企业科技劳动创造超额剩余价值的启示
从科技劳动分析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可以正确理解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实质。科技劳动是随着社会及生产发展形成的非生产性劳动,是劳动价值论时代性的体现。科技为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出巨大的经济功能。体现到现代科技企业中,科技劳动中凝结着科技人员创造的潜在价值,企业将这种潜在价值以产品生产方案、企业管理制度、投资收益决策等为中介并入企业的生产过程,使科技劳动的成果融入其他生产要素中,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实现经济价值和利益最大化。以海尔公司为例,海尔集团成立初期,是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小企业。为了走出困境,海尔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的基础上谋求自主创新。在生产出第一全国产化的冰箱产品之后,国内第一台分体组合式冰箱、世界第一台无氟、节能、大冷冻力三合一的抗菌冰箱等相继问世。海尔的技术研发人员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劳动价值论将人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相比于简单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加倍的简单劳动。在相同时间内,科技劳动者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并加速其向产品的转化。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将会有大幅度提高。因此,科技人员的科技劳动成为创造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环节,也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方式。
四、结论
从哲学理论层面,通过科技劳动视角分析超额剩余价值来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理论的产生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仍然适用。科技劳动创造价值是对劳动价值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2.在生产性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价值创造及利润来源的能动因素。自动化机器设备生产等物化劳动中凝结着前人理论成果、科技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
3.科技劳动内化在物质资料中的成果必须与内化在生产领域的成果相结合,才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激发劳动创造价值的效能,带来丰厚的超额剩余价值。
参考文献:
[1]崔朝栋.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9(10):12-15.
[2]杨曾宪.马克思的剥削与剩余价值理论解构--“价值学视域中的劳动价值论与剥削”系列研究之五[J].社会科学论坛,2010,(15):18-33.
[3]雷石山.论马克思的科技创新动力观[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5):51-56.
[4]刘冠军.科技创新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种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视域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3):72-74.
[5]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5(5):4-15.
[6]于永军,梁卫国,张百胜,等.近水平煤层矩巷道锚固参数确定及数值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7):918-92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翟翠霞.论科技创新及其价值特殊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549-552.
[9]刘冠军,邢润川.科学价值:“无人工厂”之利润的真正来源――一种劳动价值论角度的理解[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16-21.
关键词:农业推广教育;市场竞争力;特点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的竞争力也日趋严峻,大力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对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也会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却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短期内这个矛盾是无法更改的,需要长久的进行农业推广教育,这是一个长期的攻略战。农业需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加大农职教育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收入,改变现阶段多存在的一些问题。
1要认识农业推广教育
1.1农业推广教育
农业推广教育的对象是以农民为主,是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提高农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状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1.2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普及性,不是针对某一类人群,它包含成年农民,农村干部及妇女、青少年,又因对象的普及性高,所以文化水平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农业推广教育的工作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
农业推广教育的接受者,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单单的为获取知识,而是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之上,所以农业推广教育必须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的农村结构,并做到理论于实际相结合。这就是农业推广教育的目的。
农业推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是单单的传授知识,而要进行实验、技术的培训、指导以及服务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转变受教者的思想及行为,从而使得受教者更容易接受教育。农业推广教育并不是一次的教育,因为知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急剧缩短,一项新技术随着实践的推移势必又会落后,而受教者需要的是不断的更新知识,以使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之中。
遵循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农民及时获取所需的知识技术,了解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熟练掌握技术,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及市场竞争力,才能改善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2农业推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农职教育环节薄弱
尤其是农业教育,农民的技术知识水平较低,农业推广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是普通教育的补充者,这样的潜意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及农业推广教育的不理解所长生的误解,这样的观念在许多地方领导者甚至整个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直都被作为普通教育生源辅助,在近年来的经费投入中明显可以看出,农职教育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在农村受教者的比例于发达国家相比就比较低,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社会的需求。
2.2农村劳动者的年龄比例不均匀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土地却比发达国家少很多,收益又低,这样就使得很多高学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劳动者就趋于老龄化。老龄化的严重也就阻碍了农业推广教育的实施。
2.3受教者的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我国的农业劳动者思想意识落后,收入普遍低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无法抵御市场经济的考验,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经济,缺乏创新,害怕风险。
3如何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推广教育的基本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做法就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事态看,调节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需求就是重中之重。
3.1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是竞争的优势在市场上的体现。竞争的优势包括许多方面,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技术是否适应当地特色,是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是否复合市场需求等等,但是有了竞争优势也不一定就具有了市场竞争力,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下,我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力不高,综合效益低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现象尤为突显,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工作,调整市场结构、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发展下的需要。
3.2提高农业劳动者市场竞争
加强宣传,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使受教者了解什么是市场竞争,只有知道了市场竞争,才能了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才能了解市场行情,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教育。
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当地情况,多种方式对受教者进行农业推广教育,树立模范带头标兵,针对受教者的年龄化、性别化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消除受教者的消极心态,争取使教育工作无盲区。
紧抓青少年的培养工作,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大力拓展农业推广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培养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更新模式才能适应不同的受教群体,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受教者,才能使农业推广工作做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
想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务必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农业推广是一个浩大的教育工程,需要一个这样的完善体系做保证,还要有一批有素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专业干部队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基本思想,从大局出发,团结、齐心、才能做好农业推广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