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翻译 逻辑关联词 无人称小句
一、主语的缺如和增补
除去汉语善用动词,英语善用名词的这一语言使用习惯,这种区别从审美角度看来产生于如下原因:首先,“简洁精美”是中外相同的审美取向。在行文中尤其是书名中避免冗长是早已达成的共识。因此,书名的翻译不能置字数多少于不顾;其次,在同等简洁的题目中,汉语标题的选择受“感性模糊美”的影响:“实现”这一行为的发出者并没有被点明。这层没有被点破的窗户纸表明,在汉语中,主语既然不言自明,不如隐而不宣,这样可以使句子个更洗练简洁;第二,主语虚位以待可使读者产生一种替代性主体感,亲近感,无形中把读者拉近了行为事态的进程。然而,英语具有严谨的语法规则性。在有谓语动词出现的句中,英语无一例外须有一个主语来配合形成主语加谓语的一个核心结构,并保持数的一致性。因此,在翻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译者大多面临着两个选择:或是严格按照英语语法,增补出隐而不宣的主语“我们”,或是直接省去原文的动词“实现”,凸显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取舍之间,“题目简洁”这一审美标准决定了译者的选择。因此,大部分英语译者将题目改为名词短语加of引导的后置定语作为标题。将“中国梦”置于句首,不仅保持了题目的简洁美,更是符合英文读者“前重心后描述”的认知习惯,将“中国梦”更加鲜明地印在了英文读者的脑海中。
当我们翻开目录,我们会发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现在目录时则往往呈现出另一种译法“WE ARE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很明显地,这些版本增补了主语“we”。由于人们对于书名的第一审美标准是简洁明了,而对目录及正文的简洁性审美需求则没有那么高。优秀的译者在进行书名翻译时要在确保简洁的同时保证语法的得体性,在目录及正文翻译时则要尽可能囊括所有原文语义信息,在最大程度上忠于原文。
二、逻辑关联词的缺如及增补
汉语的模糊美和英语的明晰理性美体现在原书英译本逻辑关联词的增补上。汉语重意合,少用或不用逻辑关联词,句法结构犹如波浪般曲折向前。而英语重形合,句法结构犹如树状层层推进。由于汉语演讲讲究句型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划一。从音美角度讲,在用并列短语及句式来增加整体气势时,通常省略逻辑连接词“and”以及“to”从而保持音节数目的稳定,维持一定的节奏规律,但英译中会进行增补。
例:
1.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To achieve our development goals, we must no only strengthen ourselves materially but also culturally and ethically.
2.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we must have such confidence in our path, theory and system to truly measure up to these famous lines: “in spite of all beats, it stands still, not bending low, Whether from east,west, south or north the wind does blow”
除此之外,汉语版本在三两词语短句并列时往往并无连接词“and”,但是英语会进行添补。例如:
3.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make our country prosperous and strong, revitalize the nation, and make the people happy.
三、结语
汉语政论文英译过程中,源语言缺省的逻辑关联词及事态相关者往往会进行增补。这种改善及带来的良好表达效果体现出语言的碰撞不是要熄灭任何一种熠熠夺目的光彩,而是要激出两种各自绚丽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宋志平.英汉语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综观[J].东北师大学报,2003(2):92-98.
[3]隋荣谊,李锋平.翻译美学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54-57.
关键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思路
最早在1979年林中鹏教授提出的是“中医现代化”这一概念。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医学辩证法讲习会上,还提出了中医现代化的经典定义: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武装中医、发展中医;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阐明中医。自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逐渐开始称“中医药现代化”。2003年国家颁布了《中医药条例》,更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吴仪副总理在2004年全国中医药会议上也指出“要努力继续切实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但对中医药现代化的理解及其实现的途径,目前意见尚不统一,下面笔者从基础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 基础理论的现代化
所谓“现代化”就是指与同时代的其他科学技术发展同步,达到同时代的先进水平。《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著作就代表了中医药在不同时期的先进水平,可以说是历史各个时期中医药的“现代化”。在当时虽然是最先进的,但沿用至今,有的内容已经陈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协调。因此,要敢于并善于否定旧的理论,根据新的科学实践,修正原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对新的现象、新的问题作出新的解释、产生新的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也应该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来补充、完善、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由于历史的因素造成了其形成时必须要与古代的哲学思想融会贯通,用朴素的唯物辨证法,即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所以就表现为哲学的思辨性,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而其应用则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认识中医科学的这一特点对如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非常必要的。现代的控制论认为,认识客观“黑箱”有两种方法,即打开黑箱和不打开黑箱。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就是通过不打开黑箱的方法,所以用西医还原论的方法,通过解剖、实验,从分子水平或基因水平上来观察、研究人体并不适合于中医,近些年这方面的研究并未使中医基础理论取得突破也证明了此路是行不通的。中医的很多理论是无法通过现代研究来证实的,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现代研究无法证实它的存在,然而它在实际应用中却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有人曾经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拿汉字输入法的发明来比喻,笔者觉得有一定道理,当时汉字输入法未发明以前,有人建议用汉语拼音代替汉字,这就类似于用西医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但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汉字输入法最终研制成功。所以,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应根据中医学理论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等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医,对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在原始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升华,这才是使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的正确途径。
2 诊断方法的现代化
《内经》确立了“以表知里,司外揣内”这一把握机体作为整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人体信息的方法。所以中医学诊断是以望、闻、问、切为主要手段,即依靠医生和病人的感觉器官认识疾病现象,基本上不采用仪器检测手段。由于人的主观感觉的局限性,导致中医关于疾病现象的描述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可靠性差。尤其是脉诊,明朝的李时珍就曾感慨脉诊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如果在现代科学技术允许的条件下,作出相关定量分析则会大大地提高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如中医的消渴证,表现为“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其中一大部分就是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但糖尿病有一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甚或没有临床症状,用中医的望、阐、问、切就难以明确诊断,但如查一下血糖、尿糖等相关检查,我们就很容易诊断了。所以,现代医学应用的各项化验检查及影象学检查,只要有助于诊断,都可以采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中医特色的证候、舌苔、脉象更应制订客观化的指标和研制相应的检测设备,以实现中医诊断的标准化。
3 治疗手段的现代化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几十年来对中药的研究如中药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理作用、剂型改革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人认为中药现代化应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现代化地研究中药”,一个是“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现代化地研究中药”又称“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中药、中药现代化开发”,像青蒿素、联苯双酯这样的现代单一化学成分,就属于第一种情况。而“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是以中药为前提,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这个前提下,不拘一格地利用现代技术来研究中药。张伯礼提出应重视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运用传统理论和现代植物化学研究方法,开展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反畏、七情和合、配伍及禁忌等中药理论研究,提示其内在规律和科学基础,达到中药基础理论科学阐述,构建现代中药理论体系。他提出的“方剂的有效组分”概念是中药现代化道路上做的初步探索。所以研究中药一定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再现代化还是中药,中药现代化要以此为主要任务。
【关键词】中医药 英语着作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着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着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着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着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着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着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着《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着《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着,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着,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着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着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着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着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着作:中医药英文着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着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着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加大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教材的补充和编写,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外向型人才,扩充全英文中医药教材和着作的编写,尤其注重中药学等学科的英文着作发展。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进行创造,改变以往独立作战、各行其是,既无方便的途径相互交流切磋,也无专门机构加以协调的状态,使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积极推广加强双语教学的改革,加大既懂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文水平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既有利于今后中医药的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又有利于中医药着作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经被世界所瞩目,中国作为中医药的根源之地,需要培养一些从事中医药事业优秀的外向型人才,不断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而这些就需要有更多的中医药英文教材、书籍的编写去宣传发扬,既有助于国内学生和对其感兴趣的人们学习,对于国外友人也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使中医药不仅为中国人民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国家的人们的健康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若要问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实用性,影响最深远的内容,无疑是中医学。它以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福及国人数千年。在捍卫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科学价值。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医学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1],是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但是,对学科基础本就不佳的中职生来说,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内容显得深奥且枯燥,极易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必须要走革新教法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彰显中医理论特色,不断扩展其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操作技能。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由于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基本没有实验课程的相关安排。这是导致学生兴趣流失、信心缺乏的根本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独立分析、创思维新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可用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开放阅读等载体向学生开设《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中药学》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
【关键词】 孙思邈;中医师;知识结构;《千金要方》;医德医风
在中医界,有许多人士认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了著名的医论“大医精诚”。其实,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的是“大医习业”,其次,才是“大医精诚”。只有首先懂得怎样“习业”,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初步拥有学医的基础,才有可能达到“大医精诚”。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序例》首列“大医习业第一”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医道者矣。”并指出“涉猎群书”的必要性,即“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1]
孙思邈在这篇医论中,精要地阐发了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中医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和基础理论的学习,为临床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1.1 习医者要刻苦学习,钻研以《内经》为核心的医学经典著作 中医实践,需要强大而精深的中医理论支撑。没有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作指导,在复杂多变的临证实践中就会如盲人夜行,危机四伏,束手无策[2]。《内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中医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学家和不少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和继承性来说,基本上都是从《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假如把中医比作一棵大树,《内经》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只有根底深厚,才能够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2 系统学习仲景学说及本草学方面的临床基础理论知识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机(字仲景)在继承了《内经》、《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典籍的基本理论上,编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全书共16卷,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创立了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方法,从而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断治疗密切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自古“医药不分家”,习医者必须熟知常用药物的性味功用、有毒无毒、优劣精粗,乃至药物的炮制、贮藏、煎服、禁忌等,为临证论治方药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浏览诸家方书以吸取前人经验 在广泛浏览古今历代著名医家方书的基础上,学习方剂的组方原则,并掌握君臣佐使、七情合和等配伍方法。对于前人的应用经验,做到灵活地、有选择性地吸收运用,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自汉至今,中医方书可谓汗牛充栋,除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之外,还有《普济方》、《圣惠方》、《局方》等。金元至明清时期,许多著名医家的著作也是理法方药俱全,颇多经验之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等中医专业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的能力,有选择性地向学生介绍必读的古医籍,指导撰写读书笔记、心得、研究论文等。
2 旁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做到“于医道无所滞碍”
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除了应该具备丰富医学知识外,还要涉猎群书,熟读诸子百家,乃至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的科学理论,中医治病是中国古代承传下来的专业技术手段,中医理念是中国古代贤者的哲思,中医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通过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探索,而得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如果学医者文史知识匮乏,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一无所知,在学习中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医,也无法理解中医理论精深的内涵,更谈不上继承发扬中医了。因此,丰富中国古代的文史知识和哲学思想,是打开中医珍贵宝藏的钥匙。可以说,文、史、哲、医,四位一体,反映了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
3 重视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医德
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要读经史,懂得“仁义之道”,“有慈悲喜舍之德”,培养医者以救治病人为己任、淡泊名利、济世救人的人生观。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苍生大医”的理想境地,才能真正的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有益于中医的继承。
孙思邈关于医学教育的主张,是极其高明的,也是非常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尤其是要求医生在接受医学教育的同时,应当接受医德教育的观点,完全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值得我们中医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孙真人千金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