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剪纸;剪纸符号;意象结构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79-01

剪纸,是遍布我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文化内涵丰厚,民俗结构完整,在我国剪纸是作为一种母体艺术存在的。传统剪纸文化的生成变化历程,表征了一代代剪纸人的生命延续过程。“生命”的含义包括两重:一是人本体的自然生命,二是剪纸民俗的文化生命。一方面,正是出于对人的生存和繁衍的强烈渴望,剪纸人才将人生未来的种种理想寄寓在阴阳组合的平面符号中;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对大量剪纸民俗符号中的生命意象的朴素而真诚的信仰,剪纸人才不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挚爱之情和寻求繁衍生命的希望。

在封闭而内敛的农耕经济条件下,剪纸也是属于一种满足自给自足生活并达到自我精神延续的“绘画型”经验图像。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符号“一方面指称对象,另一方面又模铸意识”,将意与象整合于特定的民俗文化体系之中;同时“符号与人的个体的相对分离性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存在物,具备完善而恒定的社会文化精神。

剪纸意象是民众长期感知外物的直觉经验的凝固,其基本结构生成,不是通过理性思辨和逻辑推导,而是顺应文化生命的自然法则最后水到渠成。从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体系整体上看,剪纸符号是以普通认同的典型特征构成民俗文化意象系统,成为整个民族观念、精神的表征。深入剪纸符号里层,探索意象生成原理,是走进剪纸民俗世界的必要途径。

剪纸符号的基本构形思维方式是意象。意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类比、直觉等多种形象方式来揭示事物内涵,表达主体对意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悟。对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是民众共同认可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的意象思维并不同于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式。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和创造本源是无限自由广阔的艺术形象。但是,民间剪纸文化的思维方式却与此大相径庭。然而,剪纸民俗长期偏居一隅,基本程式千年不变,其意象思维更固执于自然率真的心象表露和蕴藉生动的灵性外射,即直觉经验的呈现。剪纸行为不同于主流艺术创作对主观性、个体性和特殊性的追求,而是执著于对固有的生活文化最真实的展露,是传统观念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天然合一。

剪纸意象结构中的基础成分是“象”。剪纸取“象”丰富,几乎无所不及。概括言之有三种:自然物态的、民事生活的、虚拟构想的。自然物态的,如牡丹、红梅、黄菊、荷花、石榴、柿子等花卉佳果和牛、羊、鹿、猴、鸡、鹅、鹤、蝙蝠、青蛙、鲤鱼、蝎子等鸟兽鳞介;民事生活的,如植桑养蚕、采莲划船等等;虚拟构想的,如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八仙过海、天女散花、钟馗打鬼、老鼠嫁女等等。

民间剪纸意象的核心成分“意”,是民众群体按照特定目的附加于剪纸形象之上的深层体认,构成了民间文化的意义系统。剪纸之“意”,是我国民众文化心理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感,如团员和睦、吉祥如意、多子多孙、富贵长寿等,是在华夏民族数千年道德观念引导下,在传统社会经济刺激和宗教精神浸润下,经由社会成员世代传承与敷衍充实,不断获取新型认同群体,最终形成的意义凝定。意象符号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含义”,人类将含义加诸于实在事物或事件上,从而使它们成为符号。这种在实在事物或事件(“象”)上“强加”的复杂含义,就是“意”。剪纸人固有的文化心理中蕴藉这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正如剪纸人所谓“花无真色,鸟无正名”,“取个意思就行”,所以剪纸中经常可见意象内涵亦此亦彼,模糊不辨的情况。这表明民间剪纸符号的创造并非局限于客体事物自然特征的机械模拟,而是在集体表象基础上的个体直觉经验的再创造。

剪纸意象的建构,是特定文化群体长期的民俗行为和习惯的结果,是约定俗称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和表征。因此,剪纸表面上是介于平面绘画和线条文字之间的一种粗线条民俗图形,在深层意义上则是通过象征模式显示的民众思想实体和民俗精神寄托。这些在民间社会常见的、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特点的剪纸意象,是千百年民众生活积累的、具有深刻历史文化渊源的集体表象的结果。这些意象具有稳定的民俗文化结构、与社会心理的密切相连的基本形式、反复出现的特质符号以及表现手法的符号化等民俗文化基本特征,体现了我国民众本土文化中最原始浑朴的人文心理。所以,民俗意象是我国剪纸民俗文化中的基本成分,也是整个中华民俗文化的精髓。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地质旅游;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05-02

1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窘境

在国外,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宣传、发扬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但在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迅猛发展的背后,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显著,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缺乏规划、全面开花的民俗文化旅游,多采取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以至于环境损耗和地方文化同化的恶果逐渐凸显,旅游资源质量及吸引力渐趋下降。总体而言,民族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非但未能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使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世界“三N”(Nature、Nostalgia、Nirvana,自然、怀旧、天堂)的旅游潮流完全是背道而驰,由此看来,民俗文化旅游亟待新鲜元素的加入以谋求新的发展与进步。

1.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地质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起源于地质旅行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以地质内容为主,涵盖矿产、古生物、地震等多种类型的观光性质的科学旅游。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地貌形态多样,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应用地质旅游方式可在旅游市场中形成崭新的亮点,并由此牵头整合区域内多种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具体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丰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走旅游资源综合化开发道路。地质旅游以山水为特色,通过整合西南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对“七彩云南”“多彩贵州”形成最生动的诠释,最终形成区域特色旅游优势,对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构成助推作用。

(2)地质旅游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最大限度发挥,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竞争中的特色项目、优势项目,树立品牌效应,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仅贵州目前就已有兴义、绥阳双河洞、关岭化石群、织金洞等8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十二五”期间申报的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乌江―梵净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深度游、“水高原”生态旅游品牌,都可由此全面带动贵州旅游发展,以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号召力抢占这一独特的资源品牌高地,由此促进贵州民族旅游的优化整合。

(3)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资源整合可弥补西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诸多欠缺。如交通问题,地质景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两者的结合可使民俗旅游景点的硬件优势得到补充。比如喀斯特景区万峰林、顶效贵州龙博物馆与布依村寨民俗游连成一体后,既节省了旅游时间、路程,又丰富了路线内容。

(4)民俗旅游与地质旅游的整合可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档次和内容。二者均明显地表现出知识性、文化性的旅游特征,旅游资源的优势整合可使民族文化在文化内容层面上提升至更高的科学性层次,在地质旅游的自然科学元素中深入人文感性色彩,更可以体现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人文景致的原生态特色,如黄果树瀑布节就将民族歌舞表演和唱山祭水大典糅合起来,形成了人文资源与山水形胜融合的特色旅游。

2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需注意到的问题

在将已成熟发展的民俗文化旅游与新兴旅游形式――地质旅游相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地质科普旅游与旅游地质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庄寿强等研究者指出,“凡是有石头的地方都可能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地质旅游”。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地质公园建设的主流思路是旅游地质而非地质旅游,如 “寒武系―震旦系地层界线”、 “三叶虫化石点”等类似景点在本质上仍归属于地质范畴。在将地质旅游景点沟通串联起来时,应当拓宽地质旅游思路,组合为不同的地质旅游类型,如探奇型连贯式地质旅游、引喻型插入式地质旅游等。因此,启动地质旅游产业的关键在于思想创新、理论创新。

3 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对策建议

地质旅游凸显的不仅是科学性,更要求的是旅游性、文化性。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发展应当体现出以新带旧、以新促旧的旅游资源发展思路,以地质文化为特色,整合民族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进而全盘带动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3.1 开展旅游理论与规划研究,探讨旅游资源整合的契合点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其开发建设仍处于零启动状态,无成熟模式或案例用于借鉴。开发地质旅游首要的问题在于发展资源开发、地质公园建设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学科交叉部分如民族、地质等加以深入探讨,现阶段亟待处理的重点问题就是以地质旅游开发为契机,实现旅游资源的总体整合。其中,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融合的方式,必须做到兼顾“主动”与“被动”,所谓“被动”整合,是指地质旅游规划建设必须避免走重新建设、重复建设的老路,要善于组合、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基础设施,包含民俗文化游已建、在建项目资源在内,一次性规划到位,突出地质特色和地貌特点。“主动”整合所代指的则是地质旅游的发展应当主动整合民族旅游元素,丰富旅游线路资源,打造“七彩云南”“多彩贵州”旅游资源建设的新热点。

3.2 合理规划地质公园建设,为民族旅游资源发展预留空间

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拓展旅游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西南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来看,贵州省是我国国家级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有兴义、绥阳双河溶洞、织金洞、六盘水、乌蒙山等多达8处的国家地质公园。在依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2002)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融合的重要元素,地质公园建设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公园建设与民族旅游资源发掘的深度、宽度问题。一方面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资源可为地质旅游主要是地质公园增添文化元素,民族旅游也可搭乘地质公园世界级品牌建设的契机找寻到恰当的宣传、推介平台,这也是当前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旅游发展中值得尝试的一条可行道路。另一方面,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质旅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相比较来说,是较为有限的,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即是情理之中的问题,前文提及的贵州省国家地质公园,其所在区域均分布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如兴义的布依族,平塘的布依、毛南和苗族等;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周边有纳西族等。

3.3 整合民俗文化与地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游路

精品旅游线路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窗口”,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规划精品线路必须符合4项基本特征:代表区域旅游特色,线路集中,时间紧凑,观赏性、娱乐性强。毋庸置疑,单纯的民俗文化游或地质旅游都无法适应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要求,统筹开发、资源整合,才能使地质旅游与民族旅游形成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如云南丽江景区黄山――白沙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带就将玉龙雪山、纳西民俗文化、茶马古道等品牌有机地糅合为一体;贵州的关岭――兴义的古生物化石考察路线,同时也可成为新的苗族、布依族文化旅游线路,经贵黄高速公路将关岭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兴义贵州龙化石群、花江大峡谷、贞丰双乳峰、黄果树瀑布等典型地质景观串联起来,配合以沿线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兴义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砍嘎、赶鬼场等,对当前的旅游线路改造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总的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必须整合规划才可能形成优势品牌,精品建设才能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3.4 综合开发,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的附加值

在民俗文化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中,地质旅游相对来说,投入少、起点高,开发难度大。在以地质旅游的品牌效应重新带动民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二者应当互为补益,走综合开发道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旅游资源的配套开发建设,形成强劲的产业带动力。譬如贵州地质旅游可适量开发观赏石资源、古生物化石模型等,周边的苗族蜡染、刺绣或其他民族手工艺品开发也有待于进一步形成规模。只有将旅游商品收入提升至旅游经济总量的40%以上,这才是正常、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 结 论

综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地质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当前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潜在效益的重要方法,是旅游二次创业的优选途径。以新带旧、以新促旧,对于各地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在具体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相应的旅游资源整合方案,以期探索出更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卢志明,郭建强等.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思考[J].四川地质学报,2009(23).

[2]王长生.暂缓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J].四川地质学报,2005(25).

[3]刘德谦.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个人诊释[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Z).

[4]刘瑞,苏维词,滕建珍.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构想[J].生态经济,2005(6).

[5]李家清.武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整合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1(35).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原文化;基本特征;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2-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岁月的洗礼下,积淀下了不少宝贵财富。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于发展会深深的打上本地区的烙印,中原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就要积极探索,寻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产生推动作用。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多样性

在中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地区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更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此地的交融。多样性是文化因子富集和活跃的标志,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基础,在交融与发展之中,中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日渐突出,现在的中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十八类别,文化的多样性涵盖了整个文化系统的大部分,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高度。

2.空间广布性

空间的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明均衡的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中原文化的辐射效应十分强大,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原文化的身影。以史为证,全国古都河南占据四个,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中心,中原文化辐射到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历史古都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痕迹,在空间上,四大古都形成了一个文化辐射网络,使得中原文化在河南境内的辐射范围基本没有死角。

3.群体覆盖性

群体的覆盖性是指文化的分层界限不明显,即很多文化产品不是垄断性的,中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族群共享性。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中原特色文化,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群体覆盖性,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之中。中原的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民众在生活劳作中,借助戏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势,表达形势多样。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在饮食、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这些民俗文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化的共享性大大增加了中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使得中原文化永远年轻,充满活力,这种文化的共享性增加了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和谐中原的建立。

4.精神传承性

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的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中原文化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整合各家思想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现当代文化。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夏、商、西周的文化发源于河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的思想,究其根本也是发源于河南,在今天,诸子思想仍在传承,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修身齐家,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文化的财富可以造福一代代人民。

5.稳定开放性

内在结构的稳定是文化在交融碰撞时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前提。河南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然而中原文化能够在众多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原文化特色,靠的就是中原文化的稳定开放性。中原地区几经朝代变迁,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结构与制度,正是文化的结构稳定性才保证了传播过程的稳定。

二、如何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地理优势,举办文化交流会,积极申请承办国际知名赛事,积极宣传河南,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河南政府可以从中原特色文化出发,例如将“梨园春”推向世界舞台,将河南戏曲送上世界知名歌剧院,将少林功夫借助于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2.文化节会与经贸交流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节,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交流,以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节可以分为民间节会、寻根节会、特色节会等,例如:信阳茶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节、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开封国际清明文化节等。河南举办文化节时应注意选择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吻合的项目,逐步实现“官办节会”向“民间节会”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文化节的档次与质量。

3.品牌建设与活动推广相结合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非常广。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南政府要充分考虑中原文化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这样的文化发展更具有长久性。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应该借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河南政府可以将“梨园春”打造成中原戏曲文化品牌,抽出专项基金进行扶植与发展,扩大河南戏曲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少林寺”打造成中原功夫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交流会,开设武馆,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少林寺功夫,扩大功夫文化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原文化具有类型多样性、空间广布性、群体覆盖性、精神传承性与稳定开放性等特征,在新时期,河南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实行多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定能够不断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潜力;传统古村落

旅游资源是某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科学且系统的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有益于当地旅游业健康和谐的发展以及增强当地旅游规划的科学性。

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和。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民俗旅游者有独特的身心及价值需求。

对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潜力的评估,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其旅游资源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涵盖多方面的定性评价;另一方面,从保护主义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考虑开发此资源对于当地环境、文化、地方经济的影响,要考虑到区域旅游发展的适宜性问题。

一、材料与研究方法

1.研究区域概况

腰站村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莲花山脚下,距离抚顺市60公里,距新宾县首府新宾镇61公里,大致为新宾至抚顺的中点。清康熙二十五年(1672年),清皇族旁支爱新觉罗・阿塔受命回兴京任永陵副尉。他带领十三个儿子中的七个儿子离京赴任,走到腰站地方,见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遂将六个儿子及其家小留在腰站。阿塔的六个儿子从此在腰站村繁衍生息,成为现今腰站村以及胜利村爱新觉罗肇氏满族人的祖先。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与优越性使得腰站村成为了清朝皇帝前往永陵祭祖的必经之地、中途歇息的“大营”,村中至今还留存着当年皇帝祭祖途径腰站村时使用的上、下马石,皇帝及其随从休息的东、西安乐堂等遗址遗物。据村中老人说,在清朝覆亡之前,腰站村肇氏人家每生一个男孩,便要到盛京(沈阳)领一条红带子及白银24两。

2.调查方法与调查过程

采用访谈调查法于2017年1月6日赴腰站村调查采访当地村民与大学生村官,年龄跨度从8岁至76岁不等,获得了当地的一手材料,并且亲身体验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调查人员深入到村民之中,获得宝贵的一手材料。

“村东头儿的叫东安乐堂,西头儿的叫西安乐堂,这都是当年皇帝祭祖时候到腰站住的地方,现在地基还在,原来上面那老房子大多在''时候被扒了,现在这俩地方的房子都是后盖的了,但是地基轮廓还都在”

--访谈对象20170106A

腰站村是当年清朝皇帝去永陵祭祖的必经之路,统计,清朝皇帝共计10次东巡祭祖,永陵为第一站,东、西安乐堂则是当年清帝祭祖的时候在腰站村的行宫。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赴永陵祭祖,返回时“九月戊戌(十九日)驻跸腰站村”。《清永陵志》记载,清三朝皇帝乾隆、嘉庆、道光到永陵祭祖途中,13次住在腰站村。

“这口井是老辈儿就有的,相传是建村的时候,有个高人说让在这打口井,阿塔就令人在这打井,果然冒出了汩汩清泉,我们都叫它神井,在我的印象里它一直就没干枯过,现在还有人天天来打水呢,每年村里人也都组织对它进行清淤,家里大人也告诉家里不懂事儿的小孩儿不许往井里扔东西,这水好啊,直接和不拉肚子,烧开水了没有水垢。”

--访问对象20170106B

村中有三口井,独有位于村中间靠南的一口最受大家关注。考察中笔者发现,此井深约20米,周围有防止人畜滑入修建的简易水泥围挡,想要取水需要村民从家自带水桶,将水桶系于绳子上扔下井里打水。冬天水井里井水丝毫未结冰。对于此井水的成分及水质分析,还需做进一步的水质检验检测。

二、腰站村民俗旅游开发SWOT分析

1.优势

我国物产丰富,地大物博,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以这么说,民俗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所在生活区域的文化缩影。游客在旅游中可以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此平台让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并且增加当地原住民的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文化价值

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辽宁省是满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现在全国满族人口近1000万,其中600多万生活在辽宁。满族民俗作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其神秘性、地方性、传统性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游览兴趣,而且通过对其的科学旅游开发亦能够更好地促进对于满族文化、文字、历史的保护和弘扬发展。

(2)经济价值

开发腰站村的民俗旅游资源,会增加村民的收入以及当地政府财政的收入。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旅游收入的增加,使村民获得保护和弘扬其传统文化的经济动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的保护便有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对于满语的抢救性保护也会有资金作为支持。

(3)社会价值

腰站村开发、推动民俗旅游,能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旅游者出游的动机主要心理是求新、求异、求奇、求知。满族民俗资源的地方性、神秘性、传承性等特征与现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正好相吻合。

2.劣势

(1)旅游产品种类较少,接待基础设施薄弱

现阶段未经开发的腰站村旅游产品种类较少。如若开发旅游,还需进一步完善产品种类与质量;基础接待设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还没有游客接待酒店、大巴车等配套设施。

(2)交通还不够畅通,旅游可进入性有待继续提高

旅游可进入性较差。现阶段去腰站村旅游,交通是个大问题。由于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所以没有直达腰站村的大巴车。需要到上夹河镇之后再行倒车,所以路上耽搁的时间较长。出村也同样存在问题,需要从村里到国道上之后再拦大客车。这无疑降低了腰站村的旅游可进入性,并且给游客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机遇

腰站村于2014年11月25日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单,这无疑会对腰站村的民俗旅游发展、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宣传起到大力的推动作用。

4.挑战

对于腰站村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来说,随着机遇而来的,还有极大的挑战。

第一是如何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生态不被破坏。大力发掘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而轻视甚至忽视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无异于杀鸡取卵。

第二是对游客的吸引力的不确定性。虽然满族民俗旅游这一基本内涵很吸引游客,但腰站村所处位置决定了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不止取决于自身,而且取决于新宾永陵。如果永陵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足的话,势必会影响腰站村的旅游发展。

三、腰站村民俗旅游环境容量特征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环境容量的结构体系分为资源空间容量、生态容量、(经济)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类。一般多以旅游空间容量反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现选择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腰站村主路“罕王路”为中轴区域,对腰站村旅游环境容量特征进行分析腰站村主要满足面状模型的运用条件,用面状容量法计算腰站村的旅游环境容量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面状容量法的计算方法:

C=A/Ao・T/To

式中:C为环境日容量(人次);A为景点总游览面积(m2);Ao为每位游客游览活动最佳面积(m2);T为每天有效游览时间;To为人均游完风景区所需时间。

“神树”景点几乎会是每个游客来腰站村的必游之处,因此这里的旅游环境容量就构成了整个景区的“瓶颈”,以该景点瞬时能承受的最大容量作为景区容量的一个参考标准。据测量,“神树”景点占地0.06平方公里,为了不破坏其生存环境,同时也满足游人的旅游需求,游览的最低空间标准采用小容量指标,结合当地情况,人均活动最佳面积为200m2。景点适宜游览时间每天为10h(早8点--晚6点),游客游玩全程的平均时间为1h。根据景区气候特征及气候适宜度等条件,全年可游览天数按180d(夏秋季6-11月)计。旅游环境容量面状模型的计算结果:

C日=(60000/200)×(10/1)=3000人次;

C年=3000×180=54万人次。

季节性对于腰站村的民俗旅游开发影响不大,因为腰站村“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除了腰站村“罕王路”、“神井”、“神树”等主体景观之外,村子后面还有风景秀丽的莲花山,山中草木繁盛,有石湖、瀑布、仙人洞等景点,适合一系列旅游项目的开发。

四、结论

新宾县腰站村作为具有满韵清风的代表性村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发展旅游业会促进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亦不小。如何将保护与发展旅游业二者紧密结合,避免盲目开发、杀鸡取卵式开发,保护其民俗的原真性,还需要旅游规划开发者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更加科学、细致缜密的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孙业红,成升魁,钟林生,等.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6):1026-1034.

[2]陈烈,黄海.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原则[J].热带地理,1995,15(3):272-277.

[3]峰,曾天雄.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92-95.

[4]张晓琼,何晓芳.满族--辽宁新宾县腰站村调查[M].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2004(7).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楚风 传统图形 视觉传达 书籍装帧

1楚文化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

“楚风”传统图案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图案,是一种装饰性的表现形式。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寓意,浪漫主义的内涵和善美的理想,是我们荆楚地带名族文化的象征。传统的“楚风”图形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体现了荆楚文化的地理特征、风俗民情、审美情怀与文化习惯。并且反映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人们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与启发。“楚风”传统图形在楚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表现荆楚民族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

弘扬和发展“楚风”传统图形文化的艺术魅力,加强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联系,使人们更加重视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贴合人类从物质向精神需求逐渐转换的生活态度,使人们感受“楚风”传统图形艺术所带来的文化魅力。加深对楚文化的喜爱和了解。使其深入人心;这是一项集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书籍设计发展于一体的课题研究,具有原始的创新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

2对于楚风文化的研究观点

本课题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除了图形符号学、艺术设计学、美学等研究方法外,基于“楚风”传统图形文化产生的缘由和发展,还将结合相关周边学科和横断学科的方法,进行交叉、整合、系统地研究,如信息传播学、地域文化等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地考察分析法调研,发现从出土的楚文物来看,楚文化大部分特殊突出反映在物件的造型,图案,色彩方面,多用于弧线曲线表达出物件的柔和美,较少用直线折现图案,整体流动感强,给人轻松活、活泼、飘逸的自然美感,舒适感强。并且楚文化的图案有很强的实用性又不缺装饰,并且有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度研究学习的。

我们通过走访湖北省博物馆,重点通过走访其中的楚文化馆,由于其馆内阵容强大,浓缩了楚国几百年间的辉煌成就;所以我们重点考察了建筑、冶金、丝绸、漆器等内容。楚文化的鼎盛时期其b饰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凤纹的流行,楚人都把浪漫美好的特征和性格都赋予凤,所以大都以凤的形象作为装饰图形。其中我们见到了虎座鸟架鼓,鼓架以凤和虎为造型,两只虎为座,昂首卷尾,背向而据,外形雄浑敦厚,匍匐负重;两只凤在上,各立一只腿昂首引吭,背向而立,高大俊拔。虎凤对比,凸显出凤鸟的图腾意义。楚人描绘的凤,造型夸张独具特色。还有凤鱼纹漆盂,内底绘两条游鱼与一只单足伫立的凤鸟,形态优美,颜色搭配极具特色。

通过小组的讨论和研究将传统图案与书籍设计相结合,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对“楚风”文化的提炼和思索,赋予楚文化传统图形元素的神韵,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填充等想法推陈出新。并我们将根据探究结果,对“楚风”的传统图案在书籍设计中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及尚需完善的地方做出进一步探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上说明:

(1)当今设计中关于“楚风”传统图案的应用所体现的艺术价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中包含文化艺术价值、社会历史价值、传承利用价值的观点,以现代人发展的眼光,来看“楚风”传统图案在将来会以什么新的形式和形态出现,在此我们以书籍设计为主,激发了对楚文化的喜爱,同时增加了民众对楚艺术的了解,推动了楚风在视觉设计领域的应用发展。

(2)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楚风”传统图案文化。将“楚风”作为传统图案在文化艺术形式方面的重点研究,这将作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平台,作为对楚文化中传统图案的一个应用研究,从而很好的体现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在视觉设计上的传承,慢慢从肤浅的认识进入了深层次的研究,推陈出新。

(3)达到一个既能呼吁人们关注“楚风”传统文化,又能在书籍设计中得到创新的效果。以楚文化元素的物象表现和艺术涵义为主进行切入,提取纹饰图样等典型元素符号,通过对其艺术形态的解析,对楚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将楚文化符号引入图形设计创作中,使其具有极高的设计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

3“楚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方法应用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大量的楚风楚风工艺品和民间传统文化,包括社会礼仪习俗、宗教巫术民俗,活劳动民俗、节日节气民间、民俗文化可以总结出相应的艺术风格与楚风和设计要素的特点,以现代视觉艺术设计提供了各种设计步骤支持的影响。楚风文化的传统因素对于视觉设计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精神上的支持

以浪漫为主的传统楚风民俗文化的精神内容,强烈的浪漫情感在楚风文化各个艺术形式和品类都有体现,总体特点就是浪漫主义风格为主,“楚风”传统图形蕴含有特定的神话以及民俗民风,并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代表性。图形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这个民族审美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图形作为民族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无处不在,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楚文化中“楚风”传统图形以及楚国文化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研究的。它们的形象并未通过实物表现,而是在浪漫艺术创造出来楚风文化中,提供可供设计参考的题材,包括设计的思想以及情感,这些多元化的方面,都是影响视觉设计的重要分子。

3.2形象上的支持

楚风的传统民间文化创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形象一千年的生活感兴趣的图像是由劳动人民所接受,并成为经典,也代表着具体内涵在古典意象的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不仅可以找到结合点和传统文化之间,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同感,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应用,直接是指图像的使用主体直接添加到视觉设计工作中,不是民间影像的虚拟化,或只有轻微的修改,间接的方法根据传统民俗的形象为原型设计的使用,在不脱离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这些主题和形象,对现代视觉设计工作构建的作品进行诠释,这种方法是最易于能理解和接受,也是最简单的方式给予更广泛的受众。

楚风的民间文化为纯粹的情感和精神,很多设计者通过对这一希望的表达,他们设计了很多吉祥、辟邪命运的主题形象,并通过象征、谐音寓意,艺术手法,比如给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一个象征性的内涵和意蕴两,例如,楚风的凤凰的形象,凤凰鸟是楚人的精神图腾,代表着楚风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漆器、青铜雕像、彩绘雏凤民间刺绣图案可以看到很多在两个起重机和马蹄莲,龟凤鸟形象,财富和好运和其他杰出的图像,可以成为现代视觉设计材料的主题。图像在借这些学科的现代视觉设计中,可以得到高度提炼和概括处理,保留和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模型,运用夸张、变形、突出的特点,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让传统的图像融合自然与现代视觉设计中。

4“楚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元素应用

基于对书籍设计的不完整理解,导致书籍设计的封面有些局限,往往只注重书籍设计上的一种外在“面子”。这种意识随着设计水平的提高而受到影响。和书籍设计楚风文化类型等方面的设计思想,设计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4.1色彩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设计意念上,在最能代表楚文化为基调的颜色,以黑色和红色的特点为基调,以红、黄、黑、白、蓝五种原色,是楚风的民间色彩的代表,意义在于,它象征了中国的传统的吉祥寓意,色彩浓重,主要用红色和黑色的双色,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艺术气质和典雅富丽,楚风民俗色彩在许多现代人的观念中是主观图像色彩,色彩丰富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提取楚风的民间传统色彩元素,搭配使用在现代视觉设计,突出个性这壁画的艺术形式组合,联赛现代包装设计形式的运用在书籍的设计中,使整个书籍设计的整体范围扩大,视觉冲击力强。

4.2反复中有变化

“楚风”作为设计的灵魂,在设计上强调无处不在。楚风民间艺术表演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线,尤其是曲线,代表浪漫的线条,漆器和的设计在魅力的楚风民俗组成的曲线上看出,在主图案的各种云纹、变形组合的动物图案,线条粗细不同的显示图像和虚实关系的描绘人物、动物、景物的主次关系,精致细腻,曲线易于使用、作为整体水平的一个独特的功能,充分的自由空间,与从理性和简单的功能完全不同,是浪漫与激情的艺术。

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如何把握民间文化传统楚风的传承关系,充分利用所有的设计元素,其中包含的构成形式、形状特征、颜色特征、思维方式等,对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是设计师需要研究在现代设计师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基于发展楚风的民间传统文化,当代视觉设计的追求和发展传统楚风文化关注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

4.3设计与高技术的精巧结合

现代书籍设计的完成,不仅是设计师个人的事情,更是设计师和出版商、作者、编辑、印刷和装订工作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熟悉工艺流程,设计时,巧妙运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色彩上从上到下色彩渐浅,准确而有层次感。营造出凝重而不平淡、神秘浪漫的基调。此外,大胆的文物在图形设计摄影和绘画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由现代工艺完成的印刷效果贯穿古今,使设计具有楚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心理特征,很好的体现了现代技术的印刷和装订的优雅美。高技术为设计者最大限度地拓展表达媒介,保证了设计效果的实现。

5结语

楚风的传统民间文化,是历史和文化一千年的孕育和沉淀,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这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民间文化所没有的,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悠久,成就x煌。通过对楚风文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研究,让我们感受“楚风”文化、楚风传统图形艺术所带来的文化魅力,极为丰富的内容,形式,是中国和世界所共有的宝贵财富。传统的楚风图形,丰富的民间文化哲学、美学等内涵,这些都是设计必要的思想基础。作为一个区域性民间文化,可以结合现代视觉设计平台,放在国际,不仅在传统和地区,成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风格和现代设计风格,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要素,为现代视觉艺术设计和国家设计水平优势提供了独特的创作灵感,在今天的国际时代,传统的楚风,民俗文化如何作为民间地域特色的代表,如何激发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走向世界,依然值得我们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M.楚文化特色图案的探析[J].湖北工学院学报,2011(9).

[2] 彭建祥.湘楚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启迪[J].上海包装,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