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从业现状

银行从业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从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从业现状

银行从业现状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旅游人才的竞争,为了合理科学地制定旅游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水平,对本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现状的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依托横向课题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前无锡市的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形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做了相应的分析。为决策者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一、引言 

    “十五”期间无锡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翻了一番,旅游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旅游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的无锡市旅游业未来五年的蓝图,无锡旅游业进入了科学、和谐、稳步的发展时代。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无锡市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无锡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强市和实现“三大跨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为《无锡市旅游人才“十一五”发展规划》(横向课题)的成果之一,笔者参与了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2006年11月份至2007年2月,课题组对无锡市92家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6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区景点、12家旅游推销商店、7家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形成了一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即为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和相应现状分析的依据。 

    二、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 

    “十五”期间,无锡市旅游大力发展推动了旅游人才规模迅速发展和质量稳步提升,旅游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无锡市共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1.5万,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直接从业人员中包括了旅游核心从业人员和具有旅游特征从业人员,110万间接从业人员是由旅游业带来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征的从业人员。通过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无锡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见表1。 

    依据抽样调查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笔者就无锡市当前从业人员的现状得出以下评价结论: 

    1.从业人员的地域开放性程度较高,地区之间流动性较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非常住人口(即外来打工人员)占21%,其中酒店的非常住人口从业人员达到29%。非常住人口来自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的占60%,来自江苏省外的占40%。 

    2.从业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旅游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40岁~50岁中老年层次为主,占41%左右;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30岁~40岁中青年层次为主,占37%左右;一般员工的年龄以20岁~30岁年轻阶层为主,占44%左右。平均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比例占到75%。 

    3.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或培训)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无锡市旅行社新员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到85%以上,酒店业新员工职业培训的比例在60%以上。 

    4.从业人员流动速度较快。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率达到32%,而流失率达到20%。其中,自动离职成为流动的主要形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流动人数的59.5%(表2),值得关注。 

    5.旅游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无锡市旅游行业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分布较广泛,低到初中文化,高到研究生文化,其中以大专文化为多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0%左右,高层管理者的总体文化层次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初中(中专)和高中文化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占比例高86%左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通高校大专教育和职业类教育,本科旅游专业与非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基本持平。 

    6.员工对旅游行业的认同度不高。抽样调查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有56%的员工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一般,43%认为说不定,与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一致。造成了员工队伍不稳定。 

    7.旅游企业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经费占营业额0.1%及以下的占到63%。旅游企业忽视了员工继续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43%左右。而输出培训和国外短期培训的比例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为12%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以本企业岗位适应性培训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66%左右。其他类型尤其是高级培训形式比例较低。 

    8.旅游管理队伍缺乏“领军”人才。现有中高级经营管理队伍的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倾向明显,无锡市的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还未形成,高层管理人员短缺。 

    9.员工的薪资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且差别很大。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普遍较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3000元以上的占28%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平均收入普遍较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月薪低于1500元的占85%左右,月薪低于1000元的占5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层管理者中也出现了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现象,而在普通员工中也不乏月薪高于4000元的高收入者,主要以酒店的厨师和旅行社的导游为主,具有典型的行业工种的特殊性。但是总体无锡旅游行业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较其他行业较低。 

    10.员工技术优势不明显。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与其在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刚好成对应趋势,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的职称普遍较高,以专业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31%左右;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职称普遍较低,以初级工和中级工为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7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层管理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初级工,职称偏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占22%左右。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占员工队伍的0.3%,有初级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8.4%。 

    三、当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传统观念制约了旅游业发展。传统的观念在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有所偏见,这种偏见继而引发了对旅游行业经营管理过程理解上的偏见,从而形成了对旅游行业的行业偏见和职业歧视,并在旅游行业和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这种不利于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观念有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背景,与我国旅游行业历史和现代旅游行业建立时间不长密切相关。 

    2.薪资制度存在不和谐因素。合理的行业薪资体系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体系存在低收入群体化、薪资政策不合理,分配体制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经济缺乏、非理性的市场恶性竞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等。 

银行从业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了金融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以经营货币为主的特殊行业,其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对于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一直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主题。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直以来是各个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到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成熟和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技术,操作风险虽然一直存在但却未被重视,直到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出,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才逐渐引起银行业和监管机构的注意和重视。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地增多,由此所带来的风险也不断增加,特别是操作风险问题频发,其影响力和破坏力逐渐增强。比如,2001年,中行开平支行三任前行长等人内外勾结,大肆贪污挪用巨额银行资金,9年作案,造成4.83亿美元巨额亏损;2004年锦州市交通银行2.21亿元不良资产核销案件;2010年底齐鲁银行银行职员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诈骗金额达 101亿案件等,从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上还有很大的漏洞,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除此之外,因为间接地操作失误、不完全的流程管理、不规范的法律规范等造成损失的案件也时常发生。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和防范的重点,加强和改进操作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迫在眉睫。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1.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和认识存在偏差。许多银行从业人员对于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或片面,对于操作风险仅仅从字面上认为是操作性风险,而没有真正地去把握其内涵,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有问题或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而不仅仅是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恰当而造成的操作性风险。银行监管审查部门对于操作风险的事前防范措施和事中控制的措施往往比较少,而主要重视事后管理。同时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不足,而是将精力主要集中于普通基层员工,这样一旦高层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或存在道德风险,它所引起的操作风险的危害可能会更大。

2.造成操作风险的人为因素。引起操作风险的因素中人为因素占了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包括银行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许多重大的银行操作风险案件都是由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所造成的,甚至一些系统问题也是由于银行人员的工作疏忽造成的。因此人为因素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问题上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对商业银行来说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框架不健全。一些商业银行尚未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从而不能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与应对,对于风险的管理太过分散,不能系统、完善地对风险加以控制;商业银行总分行的组织形式也不利于实时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采取总分行制,此种系统不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的及时性、时效性,削弱了银行进行内部控制的力度,从而增加了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缺乏完善科学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不能有效地处理操作风险事件。

4.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没有建立风险数据库,因而对于操作风险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操作风险主要是通过银行从业人员的自律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加以防范的,对于操作风险的大小和危害只是定性估计和主观感觉,因为数据的缺乏,对于操作风险的计量和分析还没有科学准确的方法,从而很难对操作风险进行事前防范,而主要采取事后补救的亡羊补牢的方法,当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时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但常常忘记从中吸取教训,当此种事件再次发生时仍然束手无策。

三、对于操作风险防范的建议

1.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员工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银行业务的效率和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银行应建立严格的员工准入制度,同时对于银行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检查和考核,还要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能力,努力地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构建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构架。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检测防范和控制,要确保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独立性,而不应与其他业务部门交叉,同时银行应明确各个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一整套程序和策略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检测和控制、

3.完善操作风险数据库。操作风险数据库的建立是操作风险量化的前提,银行应全面收集风险相关信息,如风险发生时间、发生的业务领域以及对银行造成的损失数额等,同时还要保证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建模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钱浩辉,徐学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解析[J].浙江金融,2011,12:27-29+33.

[2]刘永清.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宋永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银行从业现状范文第3篇

受世界金融行业迅速发展的影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就目前我国银行经营模式来看,仍然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但已经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国家也对银行的混业经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那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探讨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并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世界金融;银行;混业经营

现阶段,我国银行经营模式仍然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但是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已经得到了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认可,同时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也使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已经初见端倪,但是距离国外发达的混业经营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探讨如何加强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建设,带有一定的紧迫性。

1 我国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的必然性

由于混业经营更能适应世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它在运营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动力与优势。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日本、欧盟等等,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现由分业经营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化,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规模效益,使自身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因此,无论是从遵循国际惯例来看,还是从顺应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都有其必然性。

1.1 我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世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手段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内涵日益丰富,这就要求世界各国银行业必须拓展自己的业务,增加银行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因此,混业经营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主流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国际间的金融并购日益频繁,并购不但产生了众多金融巨头,同时金融领域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银行想要提高竞争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产品与服务,而混业经营能够使银行经营向着全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1.2 实行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目前,我国银行业多数还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银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分业经营已经不能够适应银行发展的客观需求,而出现了种种弊端,迫切需要对分业经营这样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而混业经营一方面是世界各国银行业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也适应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2 我国银行加强混业经营的建议

2.1 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要有条理的进行,绝不能一蹴而就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政策倾斜,为我国银行实施混业经营营造了良好环境,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混业必须有步骤,条理清晰的进行,绝对不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银行实施混业经营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金融法规,金融产品、技术之下,对银行的主要业务进行拓展。二是选择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混业经营模式。三是不断推广混业经营模式,使混业经营模式覆盖整个银行领域。总之,我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绝对不能盲目,要制定一个符合我国银行发展现状的规则,从而推动我国金融业实现科学、合理、有计划、全面的改革。

2.2 健全法律制度,为银行混业经营的落实提供法律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制体系也日趋完善。尤其是近些年出台的法令政策来看,标志着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也日趋完善,比如《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以及《证券法》等等,但是就保证我国银行混业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来保证银行混业经营的落实,那么必然会导致不正当竞争以及非法竞争,从而使银行领域陷入混乱,因此,必须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

2.3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工作虽然分工较为明确,但是属于多头管理,一方面容易造成重复管理,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管理的真空地带。但是,如果撤销或者合并几个职能部门归入中国银行管理体系之中,由银行管理体系统一进行监督、管理,虽然加强了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但是很容易造成监督管理不够深入,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粗放型管理的老路子上。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改进现有的监管方式,引入倾向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是要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三大监管部分并行监督职能的情况下,使其在一个金融控股企业的控制之下,对各类金融机构跨行业进行经营,并且国家货币委员会要有针对性的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使资金能够在金融机构之间自由流通,以此来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

2.4 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金融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产业的创新浪潮无论是对金融监管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对银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金融监管行业来说,必须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金融监管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从业人员组织培训教育工作,培训的内容要包括金融知识、监管方式、方法、相关的金融法规以及道德素质的培训,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适应本岗位的要求;从银行从业人员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做到持证上岗,也就是说在岗人员必须要拥有相关的执业证书,银行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其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包括执行道德建设、金融知识、国家的法律政策、学习国外成熟的混业经营管理经验等等。

3 总结

综上所述,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必须趋势,我国银行必须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加快建设的步伐。我们可以从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要有条理性;健全法律制度,为银行混业经营的落实提供法律环境;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必然会推动我国金融产业朝着健康、平稳、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商场现代化,2011(05)

[2]云凤生.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及其SWOT 分析.北方经济,2008(17)

[3]王欣.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与展望.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

[4]陈曦,胡克琼.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问题探讨.财会月刊,2008(09)

银行从业现状范文第4篇

【摘要】为了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金融服务。本文结合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基本情况,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邮政储蓄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领域的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 邮政储蓄银行 可持续发展 金融服务

一、“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

普惠金融的正式提出在2005年举办的“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全球会议上,它将对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城镇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农民等特殊群体作为目标对象,通过增加战略的指导和支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其更问先进的地方在于它超越了支离破碎的金融服务范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使得贫困人口和金融服务的性质将不再被边缘化。普惠金融的概念强调了合理公平的金融权,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促使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二、邮储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

邮储银行目前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未来发展也极有可能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一)资本量较少、资本充足率较低

资本金与资本充足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低额的资本金将会导致资本充足率的不足,进一步影响邮储银行其他业务的开展。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邮储银行正面临着改革上市,风险和资产规模都要随之增加。为了能够提高金融市场中的信用水平,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需要注入更多的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在建立阶段缺少战略投资者,邮政储蓄银行在今天仍然没有通过新股上市改革,只有全资邮政公司的初始资本,自然导致邮储银行如今资本金的不足。

(二)资产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

近年来,虽然邮储银行在不断改革,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从各项资产额和在银行业总资产额度中不难发现,其与中农工建交五大行相比,差距仍是不可小觑。邮储银行能力低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存款吸收和贷款发放中,而且其个人储蓄存款占大多数,资产规模也与五大行相差甚远。另外,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主要来自农村,而与四大行的大客户和大型企业存款相比,其市场竞争力也有非常大的差距。

(三)内部控制监管不足

造成邮储银行内部控制监管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其不完善的规章制度,高层领导,注重人情,没能做到有法必依,使得监督失控。领导的权利无法被规章制度限制,最终导致规章制度只是一纸空文。其次,松懈的管理模式是邮储银行另一个内部控制问题。高层职位重叠现象严重,形成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这些制度漏洞表明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监管力度不足,有待修整完善。

(四)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管理者经验缺乏

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生产力,而生产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也就是说,现代生活中企业的竞争最终还是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上。媒体在2011年年底,多次报道了有关邮储银行从业人员人为的“存款变保险”事件,这也显现出当前很多在职人员存在素质较低、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邮储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主要因为管理层没能充分意识到从业人员素质对邮储银行信誉的影响。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托关系入职或者本身并没有太高教育经历的人员进入邮储银行工作的不合规现象,并且没能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比较完善的业务培训。而且,邮政银行常年经营存款,却很少涉及贷款业务,由此导致了邮储银行在银行其他业务方面缺乏经验。这些因素都导致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经营者管理不善,影响邮储银行的工作效率与诚信。

三、邮储银行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吸收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增加资本金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现今,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希望能够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这些国际金融机构拥有雄厚的资金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邮储银行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吸引战略投资者。这不仅会让邮政储蓄银行吸收到国际金融机构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也能增加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实现股权多元化。再次,吸收更多私人资本,一方面,可以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数额,提高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民间资本中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I进行信贷业务,以此增加利润来源。

(二)加强金融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当逐步加强对金融业务的创新,为不同需求的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首先,在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邮储银行应该在现有服务水平上开展组织创新,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其次,邮储银行应该针对各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经济环境等特点,提供具有该地区特色的金融服务,根据该地区的特点进行专门的金融业务创新。

(三)改善内部控制机制

邮政储蓄银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开展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保证内部监管机制有效运行。其次,培养员工高度的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员工遵纪守法的观念,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最后,完善内部稽查监督制度的建设。将稽查监督体制能够很好的建立起来,并且保证银行内部稽查监督能够独立行使自己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的限制。

(四)吸收专业人才,组织员工培训

邮政储蓄银行需要解决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专业人才的缺失、银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聘高校经济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保证银行从业人员的优质员工生源。另一方面,聘请银监会和其他大型银行的培训人员对其员工进行相关业务以及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最后,利用其他金融机构撤并的机会,通过提供更好的待遇等方式,吸引更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从业员工。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邮储银行吸收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晏海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晏海运,2013.

[2]杨琳,虞斌. 普惠金融文献综述[D].海南,2014.

银行从业现状范文第5篇

1.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壮大,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存款的人少而银行相对较多;二是借贷的人少而发放贷款的银行相对较多。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大,一些银行不顾及将来可能遇到的风险,一味追求发展,在拉存款、使用会计科目时不遵守相关规范,导致会计工作中会计账务的混乱,银行内部财务的监督处于无序状态,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发展。

2.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执行力近年来,我国银行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并且经验证行之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很多银行没有将这些制度贯彻落实,内控制度也就无法取得其效果。主要表现有,三分管制度不能坚持;重要印章不严格保管;款项汇划不及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会计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严的现象,这些现象使得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银行内部业务操作缺乏严密性,为银行的未来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很大安全隐患。

3.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指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监督计划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相互制约的动态机制。一个商业银行,如果要实现其成为一个国际化、规范化的国际银行的目标,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业务的拓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控机制。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在工作中往往忽视内控机制的动态性,内控机制的形式僵化陈旧,不能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使银行的发展步伐受到限制,逐渐被其他竞争者超越。

4.会计工作各个岗位缺乏制约性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会计工作内部各个岗位包括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制约对于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岗位的职责不能做到严格分离,往往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此外,有的银行对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监督措施,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

5.检查形式化,缺乏有效监督会计部门各项业务的合法性、完整性等内容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银行会计财务方面的问题,预防金融风险。但是目前会计检查部门工作趋于形式化,走过场,检查缺乏针对性,应付了事,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隐含在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此外,银行奖惩措施不严,没有相应的监督制度,大大削减了检查部门的作用。

6.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差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内部业务的质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然而,在现今银行会计从业人员中,高素质的人员稀缺,严重制约了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缺少综合业务素质的人员;第二,会计从业人员不能熟练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业务工作中;第三,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局限在国内,缺乏精通国际结算业务的高素质人才。7.时代变化引起新的挑战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原有的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会计发展的新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策略

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在商业银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保障银行资金的安全和业务流程的稳定运行,还可以有效地预防金融风险。它是银行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促进和体现了银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本文针对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以下提出了几点对策。

1.内控优先,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做到内控优先,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提高领导者的内控优先意识。领导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控制度的位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的业绩往往与揽存多少挂钩,这是导致领导者把存款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银行可以将领导者的内控制度管理是否达标列入其业绩的考核项目,促使领导者提高对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第二,内控制度需要每一位会计从业人员的参与,对会计人员进行再教育,提高其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可以有效的做到内控优先,加强职工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2.强化分级授权制度银行的岗位分工应明确,并使岗位之间相互制约。银行授予各个岗位的责任与权力应合理,不同的业务应该交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不能一人管理两个以上不相容岗位。

3.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体系监督检查可以有效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会计内部控制,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因而,银行应建立一套严密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加大检查和惩治力度,从而杜绝有章不循、管理缺失等现象。

4.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会计从业人员作为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会计内控制度能否有效施行,因此,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银行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入职再教育,通过不断的理论教育和经验交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银行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业绩考核体系,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通过各项奖惩措施,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得会计内控制度在银行内得以有效施行。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