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监管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认真领会大纲精神,革新授课方法,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生字教学的先导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前提。这一点,用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的一句“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足以说明。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探索和追求知识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够集中、往往凭兴趣学习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应该采用竞赛、游戏、猜谜的形式,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热情参与,别把学生引进“呆读死记”的胡同。
1.猜谜语的活动容易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我在教《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生字“鼓”时,让学生猜谜语:“一士左上坐,吃掉豆一颗,右侧棍一支,注意别写错。”小家伙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当我肯定了他们的谜底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这样,识字的效果大为提高。
除了教师编谜语让学生猜以外,也要激励学生自己学会编谜语、编口诀,把识字变成一种乐趣,免除反复抄写、死记硬背的烦恼,让学生越学越聪明。
2.竞赛是一种很有效的生字复习方法,在生字的复习中可以用写字竞赛、加偏旁组词竞赛等方法。如: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开展“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等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长他们的知识,还可培养他们的集体协调能力。
3.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做游戏。在教学完识字后的巩固阶段,适当做一些“找朋友、小猫钓鱼”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内容,达到复习生字、训练语言的目的。如:用卡片写出生字的不同部件,玩组字游戏等。
二、把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作为识字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因此,识字教学中能否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是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关键。
1.重视汉字的构字规律指导,使学生根据规律掌握汉字。让学生掌握并充分利用字的构造规律,培养学生识字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认识就可以大大加速,识字效率就能提高,为以后学习汉字打下基础。我在教二年级教材中的形声字时,首先教给他们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同时又引导学生注意字音的变迁,让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2.灵活调整识字内容,让学生自选生字汇报识字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先让学生掌握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偏旁部首,再让学生利用拼音识字,掌握读音;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后,又教学生用“熟字加(减)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最后让学生自选生字汇报识记方法,加强记忆。比如,在教二年级《泉水》一文中的“挑”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比较识字,达到举一反三的识字效果。
3.让学生自选生字书写加以巩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开展课外识字竞赛活动,把拓宽学生识字渠道作为识字教学成果巩固的保证
识字教学仅靠课本是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和拓展。
1.开展“课外识字”竞赛活动,激励学生利用看书、看电视等机会识记生字,并将学习成果于第二天课前进行展示,教师将学生的所学生字在“展示台”进行展示,并张贴小红花予以鼓励。
2.开展“每天一句普通话”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识字成果。可以让学生背背古诗,讲讲故事,也可谈谈电视节目,说说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等,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及时地指出表述中用到的生字,提醒并帮助学生识记,使学生不断积累识字,发展语言。
【关键词】干渠;存在问题;改线思路
1 灌区概况
石堡川灌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居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塬接缘地带。灌区设施范围涉及渭南市白水、澄城及延安市洛川三县。灌区设施灌溉面积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50%。灌区受益范围包括白水、澄城、洛川三县14个乡镇,180个行政村,灌区内总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37万人。
灌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49.2mm。灌区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夹少量褐色垆土。灌区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油菜、苹果、核桃为主,是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果林优生区。
灌区水源石堡川水库,修建于1969年,总库容6375万m3,兴利库容4585万m3。灌区地下水埋深40~100m。可开采量2030万m3,目前年利用地下水量约520万m3。
灌区工程设施包括:水库枢纽、干渠、支渠、抽水站及田间工程五部分。枢纽有大坝、放水洞、泄洪洞、泄洪底洞、溢洪道;干渠1条,长38.708km,各类建筑物148座;支渠8条,分支渠14条,总长219.343km,各类建筑物1895座;抽水站9座,总装机1350kw,抽水流量1.65m3/s;田间工程有斗渠397条,总长486.5km,建筑物2940座;分引渠2229条,长2213.5km,各类建筑物24500座。
2 干渠工程存在问题
石堡川水库干渠0+000~14+950段为绕山明渠及隧洞、跨沟建筑物等,存在渠基岩石风化、剥落、滑塌、险情不断、渗漏严重、隧洞及建筑物建设标准低,病险严重,导致不能按设计流量运行,事故频发,贻误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干渠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渠基地质条件差,岩石风化,基础变形,渗漏严重。经对石渠段0+000~5+300全面检查观察,发现石渠段下部有一层约4m厚的泥质页岩,其特点是外露最易风化,特别是在1.5km至4km处,大多为这种情况,而泥页岩不断风化脱落,使上部的砂页岩石渠部分悬空,加上渠道内的渗漏水和冻胀影响,上部的岩体塌落,使部分渠段基础移动变形。由于两侧未变形岩体的相互牵制,这些“危险”段落暂时还没有滑塌,但一旦上下渠道均发生变形,石渠整段滑塌的风险就非常大,特别是渗漏和由于渗漏产生的冻胀使这种危险情况在不断加剧。经初步检查评估,这利风险极高的渠段约为3km,占石渠段总长的57%。
(2)过水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灌溉和城市供水。石渠段经过两次防渗改造,过水断面减小18%,每次防渗漏处理方案都是在原渠内衬砌砼,致使渠道断面缩小,要达到设计流量,只能抬高设计水位,从理论上侵占了渠道设计时的超高断面。而更重要的是渠道存在的安全隐患使管理单位不能按设计的9m3/s放水,只能按其70%的流量运行。目前的现状是渠道不稳定状态进一步加剧,今后数年内管理单位只能加大巡查维护力度,盼侥幸维持6m3/s左右的风险运行。
(3)渗漏损失严重,水量浪费大。石堡川干渠全长38.5km,渠道水利用系数0.75,经分段监测,仅5.3km石渠段水量损失就达到18%。据观察和当地群众反映,每次石渠段放水时,特别是放水流量较大时,下游河道的流量就会有看得见的增大变化,而当渠道停水后,河道水也明显减小,这说明石渠段的渗漏通过通过各种途径均汇入了地形最低的河道里。按2012年放水3000万m3计算,仅石渠段5.3km年可损失水量达540万m3,相当于几座小型水库的容量。这对于一特别缺水的渭北旱原来说是非常可惜的有效水资源。
(4)险情不断,抢修不便,贻误灌溉。1971年9月2日,暴雨引起山洪,洪水顺沟而下,东、西孙家山和落雁3座土填方大部分冲毁;1971年10月30日,北彭牙西沟双曲拱渡槽在吊装五段拱肋时,垮入沟中,成为开工以来第一大事故;1990年11月17日,冬灌进入,干渠落雁弯道填方发生险情,当即决定停水抢修,维修队全体干部工人经一夜奋战,于20日抢修完毕,继续放水冬灌;1991年7月5日,张索渡槽漏水,经过5小时的紧张施工,处理好接头处漏水,保证了夏灌行水安全;1994年6月28日,灌区突降特大暴雨,导致渠道不同程度的发生倒塌、决口;1995年7月24日―8月1日,灌区连续两次突降暴雨,导致干支渠道不同程度的倒塌及衬砌板悬空及衬砌板悬空、裂缝、变形,建筑物损坏严重;2005年3月,落雁段发生管涌;2008年夏灌中放水流量由6m3/s增加到8m3/s,但不到48h,石渠段末段的土石渠结合部渠外侧突然滑塌,形成了40多米长的一条决口,8个流量全部溃泄至下部河道和河川农田和果园,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全线灌溉中断,由于交通不便,经过一个月的苦战完成决口抢修后,已失去了夏灌的最佳时期,几十万亩农田和果园严重受损,而为夏准备的超过汛限水位的1000多万方水,由于水库防汛的要求而白白的被从河道下泄。2012年夏灌中石渠段又一次发生严重漏水问题,有多处漏水点距石渠段150m左右,在石渠段下部的山脚下老百姓的农田中冒出,淹没农田40多亩,果园10多亩,给受灾群众造成损失近20万元,为此群众不断上访,要求彻底改变石渠段的安全隐患。
(5)干渠改造交通不便,改造投资大,治标不治本。现状干渠0+000―5+300交通条件差,改造工程投资大,由于渠基础基础条件差,即使进行内衬防渗,也不能适应渠基的变形造成的危害,仅是治标,不治本,通过干渠改线,可消除渠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长远看,石堡川水库不仅承担灌区农业用水,而且可能承担县城供水、工业用水,采用隧洞输水,防止水质污染、节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 干渠改线思路
现状干渠起于水库放水洞出口,沿沙家河左岸山坡盘山向西,在桩号3+841进入1#隧洞,渠线基本呈南北走向,先后经2#、3#、4#隧洞,在东落雁村出4#隧洞,接明渠后,渠道转向东,经石索村、北彭衙、丁家山村至澄县。干渠较大建筑物、渡槽、高填方多位于0+000―15+000段。
根据干渠现状存在问题,拟对石堡川水库干渠进行改线,改线段隧洞起于总干渠0+133,出于总干渠14+950,然后向东输水到现状干渠,向西输水到二支(11+103.4),一支渠位于干渠7+126.9处,设计流量1m3/s,面积4.0万亩,对现状干渠0+135―7+126.9改造后解决一支渠输水问题,故确定改线隧洞流量为原干渠流量扣减一支渠流量。
4 改线投资对比分析
方案1是对现状干渠0+135~14+950进行内衬C20砼12cm,配φ6@200钢筋网,对现状隧洞进行内衬砼防渗加固,对渡槽进行加固,对高填方进行充填灌浆,工程估算投资1.45亿元。方案2是采用隧洞对0+135~14+950段进行裁弯取直,替代明渠输水,工程投资1.60亿元,由于改线方案2具有安全、节省维修费用、线路短、水利用率高的优点,推荐选用方案2。
5 工程建设方案
洞线起于干渠0+135,出口到干渠14+950,通过改线可替代干渠长度14.815km,减少5.3km石渠段,4座隧洞,6座渡槽,3座高填方运行带来的各种病害、险情,改线段总长7.93km,其中隧洞长7.715km,明渠长0.215km。隧洞设计流量取8m3/s,加大流量10.5m3/s,控制面积36万亩。
6 结语
改线工程完成后,从放水洞口到三支口,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98,按灌区每年渠首引水3000万方,年可节余水量600万方,多灌溉5万亩果园,按亩均增产500公斤苹果,可增产苹果2.5万t。
灌溉增产调查资料及2013年农产品影子价格,经分析计算,正常运行期所产生的灌溉净效益为5000万元,则灌溉净效益为2000万元,间接效益按灌溉净效益的15%计算,则为300万元。
改线工程一旦实施完成,可节省每年原干渠维修费用200万元,有利于灌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他效益按固定资产投资的2%计列为248万元。
为了加强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防止越权审批问题的发生,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国家建设“征用其他土地不足10亩的,由区、县人民政府批准,报市土地管理局备案”,和第三十五条“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不足2亩,其他土地不足10亩的,由区、县人民政府批准,报市土地管理局备案,超过此限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特作如下具体要求:
1、从1995年1月起,凡区、县权限审批的建设用地批地文件,一律在每月5日前报市土地管理局备案,对迟报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好的给予表扬。
2、不准以任何方式违法批地,坚决避免一块地多次办理批准文件或少批多占,不批就占,以及“人造非耕地”的问题发生。如发生此类问题,除罚款外,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对下级违法批地有否决权。
3、批地文件用专号连续编排,不要与其他文件混编号,上报备案批文要复印件,并附划拨土地范围图。
记者从中国保监会获悉:2004年10月5日至7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2004年年度会议在约旦首都安曼召开。各国保险监管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率团出席年会并讲话,这是自IAIS成立以来,中国保险监管机构首次在其年度会议上发表演讲。本届年会的会议主题为“全球化的保险市场—挑战与机遇”。吴定富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保险业对于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的看法并提出倡议,他在发言中还就风险管理内容出现巨大变化、贸易自由化、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信息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国际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等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他表示,中国保监会将借鉴国际保险监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驾驭保险市场发展的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吴定富代表中国保险业向大会提出了四点倡议:一是把握良好机遇,促进稳健发展;二是强化保险创新,应对风险挑战;三是提高监管水平,维护金融稳定;四是推动平衡发展,实现全面进步。
IAIS是一个全球性国际保险监管组织,于1994年在瑞士巴塞尔成立。它由108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监管机构组成。
关键词:保险业;混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控制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保险混业经营。保险业的混业经营主要指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组成部分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在我国,主要有金融或保险服务集团、银行保险等模式。
一、我国保险混业经营现状分析
回顾近十年我国保险业发展道路,在不断的革新与突破中,保险业的资金运作体制和保险公司组织架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混业经营趋势也随之突显。其发展轨迹主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一是伴随新型投资连结型保险的兴起,保险公司资金开始流入资本市场;二是2004年保险资金获准直接进入股市;三是部分保险公司转型为集团控股形式,其业务开始进入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并呈现快速扩张势头。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保险行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原保费达15488亿元。在保险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集团也以迅猛的态势进行资本扩张。我国目前主要有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以及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等。仅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而言,其总资产就已达人民币3万亿元,旗下包括保险、银行、小额消费信贷、信托、证券、资产管理、期货等多个子公司。可见目前我国保险集团的庞大规模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保险业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混业经营模式一方面给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保险集团以其规模化、大型化和完善的功能创造着巨大的协同效应。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起步较晚,市场机制还未健全完善,因此又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1.经营风险加大
(1)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集团内部银行、保险、证劵等子公司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各类金融产品价格互为影响,业务之间关系复杂。当某一个金融产品出现风险时,这种风险就可能成为传染性风险影响到整个金融服务集团。而对整个金融市场而言,某一金融行业的风险也可能通过这种联系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损失。
(2)集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更加完善的管理结构以及具有扎实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保险集团发展时间并不长,管理、经营经验欠缺,因而面临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2.监管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仍然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在这种模式下,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有着明确的分工,分别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劵业进行“多头”监管。而我国金融业已经处于混业经营的初级阶段,保险与银行、证券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使得业务边界模糊,目前的监管模式可能会导致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降低监管效率。同时,各类业务之间的交叉性、复杂性将导致风险更易集中与蔓延,加大了金融监管部门对其风险识别以及判断其操作合规性的难度。
3.保险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规仍然严格限制保险公司进行混业经营,既包括不得涉足证劵、银行等领域,还要求寿险、非寿险必须分开经营。但是,混业经营是国际大趋势,是保险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保险业监管的相关法规的制定却存在着滞后性,亟需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扫除法律障碍和法律空白。
4.易造成市场垄断
规模化、全能型的保险集团,在资金、品牌、人才、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因此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容易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保险集团在产品经营过程中,经常进行某种限定性、强制性的业务推广及产品销售,可能在市场形成一定垄断力量。
三、我国实行保险混业经营的对策
为保证保险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面对目前我国保险混业经营中存在的障碍,我们的保险公司、金融监管机构以及相关立法部门需立即采取相应对策,使我国保险市场在混业经营模式下不断壮大健全。
1.尽快完善相关保险法律法规
立法机构应加快完善针对金融服务集团的法律法规,对其混业经营予以法律规范。在立法过程中,可借鉴德国、日本、美国等在相关立法取得卓越成果的国家的法律制度,并结合中国实际,对市场准入、关联交易、公司信息披露、资本充足率、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问题予以明确的规定。
2.尽快建立与保险混业经营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下的金融市场,外国集中监管的模式也并非完全适合中国的保险业,因此监管部门需有效地进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的监管架构,做到信息共享,加快金融监管改革,避免监管死角和空白。
3.有秩序、有计划地推进保险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以其巨大的协同作用促进保险业的发展,而要发挥好集团各部分的协同力,需要改变“保险集团大而不倒”的认识,不能片面追求做大规模,而要以良好的公司治理为保证,制定一个切合保险公司实际情况的计划表,以顺应国际保险业发展的大趋势。
4.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公司必须建立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机制,有效协调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根据不同保险产品负债特点,确定资产管理最佳组合,防范资产错配风险。
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保险公司应增强公司内控体系,严格界定董事会、管理层在内控体系中的权责地位。优化会计信息系统,遏制不合规的关联交易,防止风险传递。(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锡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季,王宇.金融服务集团:新金融浪潮.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