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体会

传统文化的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体会

传统文化的体会范文第1篇

笔者曾经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程度做过调查,发现学生只在幼儿园短时期接触过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也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期参加过县内推行的“经典诵读”活动,所接触的也只是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两个篇目,可见,如今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不多。为此,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引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设计孝父母、养习惯、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爱生命、爱祖国七大模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接触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魅力,感受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伟大。通过系统的接触学习,学生不但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且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受到了来自博大精深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道德思想及精神面貌随之有了较大的改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语言之中自觉不自觉的会带出一些古诗词名句,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也有了依傍和参照物。有一次,学生们为反复模拟练习而不能实际操作产生了厌烦心理,我只轻轻的说了一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们就会心的微笑并且继续认真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训练了。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品味经典之韵,逐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例如在教育学生语言文明的时候,我就引用了老子说过的“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告诉学生一个国家或许正是由于你的寥寥数语兴邦或者丧邦,由此提醒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在与社会交流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如何对待争端时,我告诉学生这句谚语“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因为这些东西经过了千百年的考验,他们的教育效果自然不是时下一些空洞的说教所能比拟的。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我注意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内容共同发生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教学过程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读书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才艺展示活动,有意识地加入民族特色的元素,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同伴交流和互动中,了解他人,学会团结合作和关心他人;古诗词推介,让学生在获得同学和老师赞赏的同时,接受美得熏陶。如在讲授《宽容的力量》、《学会感恩》两课内容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以推动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资深制片人陈大惠老师的论坛视频――《90后坏女孩》;在讲授《暴力让青春失色》时,我组织学生观看《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激发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感方面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尊重学生的世界,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充分体现孔子教育学生各因其才。孔子对学生的确切分析与把握是他长期观察学生、研究学生的结果,“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嗟,赐也达,求也艺。”

传统文化的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价值观;归属;情感宣泄

英雄是孤独的,所以谷子地注定是孤独而寂寞的,这个久经战场的热血男儿终其一生难以逾越战争的创伤。昔日的战友已化作铮铮白骨,白发将士空悲切。《集结号》不仅让观众直面惨烈的战争、淋漓的鲜血和壮烈的英雄主义,更是一次社会集体情感的洗礼。影片成功塑造了一位视兄弟情与荣誉胜于自己生命的连长谷子地在战争之后寻找部队为战友争取荣誉的故事。谷子地对战友和部队所持有的执著、坚忍、责任、视死如归等精神气质犹如一剂情感良药让人们在人情淡漠、情感匮乏、娱乐至死的后现代社会意识到兄弟情谊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及荣誉超越一切的大爱精神。谷子地和他的战友是千万个牺牲在战场上普通军人的缩影,他们打动电影观众的不仅是角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更是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没落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谷子地:从朴实的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主义

影片开始,谷子地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政治觉悟低,枪杀俘虏并抢夺他们的衣服而受到禁闭,这实际上是谷子地朴实的个人英雄主义作祟的结果。弗洛伊德指出“成人个性的绝大部分源于一种基本冲突,即个人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愿望与履行富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的职责必要性之间的冲突,是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精神系统之间的冲突。”[1]在这里,谷子地的本我占据了上风,作为一个久经战场、多次立过战功的英雄,他的本我膨胀。这个兄弟之情至上的刚烈男人无法对指导员的死视而不见,同时他又羡慕敌军的衣服和装备,他的自我呈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他富有同情心,无视军纪,率性而为。

在禁闭之后,谷子地遇到了王金存。王也是个个人导向的浪漫主义者,他厌恶战争,一心只想回家与自己的媳妇团圆,也是被集体抛弃的特殊分子。然而就是在王金存身上谷子地强烈地感觉到亲情的珍贵以及生命的脆弱。王就像他的俘虏,俘虏也是中国人,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战争与流血无可避免,亲情却无法割裂。如果说在此之前谷子地只有打仗报仇出人头地的念头,而在禁闭之后潜藏于心中的超我被唤醒,它冲破了本我的享乐性和自大性,集中体现为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

研究学者指出“价值观反映的是个体与群体、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适当关系的看法。”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协作关系,将成就和荣誉归因于集体努力,拒绝偶像崇拜。正因为如此,作为战争的幸存者,谷子地对战死的弟兄充满了愧疚,荣誉是大家的,活着就意味着耻辱。在战争结束后,谷子地奔波于各个地方,从不放弃寻找自己的部队,当他绝望地得知无法为自己的兄弟证明烈士的身份后,他拼命挖煤窑,要把战士的尸体挖出来,为的就是要向世人证明他和他的兄弟曾经为了荣誉在这块土地留下了光荣和圣洁的鲜血,他们不是背叛的俘虏,不是无名的孩子,是为了祖国母亲和人民和平安宁生活甘愿牺牲一切的有血有肉的生命。

战争过去近60年,观影者无不动容,在城市的喧嚣和高科技当道的当代文明社会,西方文化思潮的入侵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恋物质,急功近利追求个人表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盛行。谷子地不顾险阻寻找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当代社会所缺乏的献身精神、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无私精神和忘我为战友正名的他人导向的大爱精神。这正是影片令观众潸然泪下的致命一击。

集结号: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符号象征

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认为,符号不仅具有能指和所指,所有社会和文化现象都具有符号下的内在意义。[2]集结号看似是撤退的信号、是电影的主题,实际上是士兵对军队的承诺、责任与牺牲的象征。

在团长刘泽水对谷子地下命令的时候,他早就预知了谷子地和他的连队注定有去无回,因此,他反常地为谷子地准备了一桌酒菜、一条大黄龙香烟,对谷子地抢夺俘虏的衣服异常地宽容。谷子地庄重地重复着团长的命令“没有听到集结号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绝不撤退”。这是军人对命令的严格执行,是谷子地对团长的承诺。

然而,集结的号声从来也从未打算吹响过,谷子地坚守了对团长的承诺,却在期待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个倒下。当他在汶河沿岸寻找部队时得知自己的兄弟被认为是失踪而不是烈士时,强烈的使命感使他感到他有责任为这些死去的弟兄正名,他们是不应该被忘记的。这种责任感驱使着谷子地隐忍着种种嘲讽和不解,他宁可牺牲自己的尊严和生命也要为年轻的烈士讨回荣誉。集结号堵着他的耳朵,更堵着他的心。

从普世的价值观来看,谷子地和他的连队所体现的服从、和善、自制和责任是典型的限制性同一性的价值观,是集体导向的,这正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他对团长的承诺和对战友的责任,又使他超越了个人主义的爱恨情仇,抛弃了个人的小我,这种他人导向的无私无畏的价值观正反映了东方集体主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社会观。

诚如冯导所说,集结号一开始就是悲剧性的,在战场上归家的路永远是艰辛的。只有那些坚持信念的人,才能够成功。当谜底被揭开时,任何一个观众都能体会到谷子地的心痛和无奈,当孙桂琴为他宣读那一纸薄薄的证明时他说“我要洗把脸。”这是对荣誉和生命的尊重,集结号声响起,一切尘埃落定。

九连:谷子地的精神家园与归属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影片中谷子地具有强烈的归属需要,九连就是他的家,部队就是他的根。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在解决了生理和安全需要暂时安定下来,谷子地迫切地要满足他的社会归属需要。在战地医院里,被华野政工军官怀疑认定是俘虏要遣送回家时他临时冒充自己是炮兵得以留下,朝鲜战争之后他又四处打听自己的部队。这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东方集体主义导向所强调的亲社会家庭观念,视社会为个人的保障、参与社会顺应社会,互赖、互报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整体的幸福是个人幸福的保证。传统的中国人是向心式个体,是社会导向的,是个体归属感特别强烈的族群。而这种归属感建立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儒家思想之上。当谷子地目睹姜茂财和吕宽沟为自己去前线阵地寻找敌军军官的手表而壮烈牺牲时,这种归属感已经彻底占据了他的整个灵魂,当挚友排长焦大鹏战死,“在他旁边给我留块地”他的心早已决定随他们而去。这种独特的归属感又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已经死去的战友,谷子地坚定地要为他们还原“烈士”的身份。他原本还可以重新开始,他才37岁,他应该会有妻儿家庭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失去了兄弟就失去了家,他一无所有,他的心空了。他的寻找只是要证明自己的兄弟不是战场上的懦夫,不是无名的孩子吗?他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家,那个他们曾经一起流血战斗的家,在那里47个兄弟在等他,那才是他的精神家园。影片结尾,谷子地和他的弟兄们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集结号吹响。“中原野战军独二师139团三营九连四十七名烈士之墓”的丰碑、鲜艳的五角星、沉默的号角在白雪皑皑的土地上显得异常的分明、炫目。当镜头跨过丰碑,观众仿佛再次看到谷子地和他的兄弟们整装出发赴战场的场景,谷子地检阅着他的连队,唯恐有一个兄弟落下,熊熊火光照亮了他那英武的脸庞。他的目光坚定诚挚,他是走在最后的一个,他要送他们回家,而他也要回家了。

《集结号》:电影观众“自我想象”的集体情感宣泄

谷子地是千万个战场中普通军人的一个缩影,也是深深浸染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普通老百姓。他出生于1916年,在战乱中成长,参加过、、朝鲜战争,经历沙场无数,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不易。他无私、英勇、坚毅、珍视荣誉、一诺千金和“太认真”的个性打动了无数的电影观众,这正是当代社会所欠缺的。

拉康认为“自我”不是真实的,它不过是一个虚幻的“镜像”。镜像阶段如一出戏,它使主体为了实现被外在的空间所认同的目的,形成了从破碎的身体到对自身整体性幻想的转变。[3]电影是镜像中的世界,而每个人都会幻想“扮演他人的角色”,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悬殊的差距时,移情便产生了。我们移情于谷子地,看他在战场上拼杀、受委屈最终正名时,实际是在看那个“镜像自我”。 我们奔波于商场、工作,就犹如谷子地厮杀于战场,我们渴望成为英雄,能够被人景仰,然而事实上我们却经常像谷子地那样伤痕累累。于是在电影中我们像谷子地一样痛快淋漓地厮杀着,尽情地释放着,执著地寻找着。谷子地最终获得精神的解放和荣誉的回归,而观众也在电影中完成了自我想象和情感的大规模集体洗礼。

毋庸置疑,《集结号》是现实主义的,它没有花样帅哥美女,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情感纠葛,没有无厘头式的幽默。它真实地还原了战场中的人与人性,展示了60年前的年轻人所具备的隐忍、坚忍和执著,这正是当代社会80后、90后所缺失的。谷子地倔得有点傻,不帅又贫穷,他与当代社会的审美观格格不入。然而,46亿的票房表明观众呼唤谷子地,时代需要谷子地,在看腻了帅哥美女的童话故事之后,人们急切地期望更多像谷子地这样铁骨铮铮的男儿来带领我们完成民族复兴、祖国强大的梦想,带领我们回归社会,重塑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精神家园,这才是我们民族的根。

[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 M].张堂会,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35.

[2] 陈艳辉.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及符号的象征意义[J].作家,2009(08).

传统文化的体会范文第3篇

。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

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传统文化的体会范文第4篇

一、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回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内容广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及心理等。由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其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体育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深,伊斯兰教的许多礼仪都已转化为回族的风俗习惯和回族传统体育。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主要有:

(一)踏脚

踏脚是宁夏泾源县独有的一种回族传统体育形式,现仅流传于泾源县香水镇纯回族村园子村,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园子村农闲饭后,它是广大回族人民娱乐健身,锻炼身体必不可少的内容。“踏脚”是一种以腿、脚部动作为主,具有“武”、“舞”融合之美的娱乐性体育项目。“踏”即用脚掌、脚跟或脚外侧做出的一系列点踏、踢撩、横扫等动作。健身者均为男性穆斯林,分单人踏、双人对踏及群体踏等形式。

(二)赶牛

“赶牛”是宁夏泾源县的一种回族传统体育形式,泾源回族“赶牛”从整体来看,与古老的曲棍球有相同之处,回族“赶牛”既体现了机敏的应变和判断能力,也需要很好的体力,因此,它是一种培养智力、锻炼身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回族“赶牛”既能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又能锻炼体魄,充分展示了回族男子的阳刚之美。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健康、活泼,游戏规则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深受当地回族群众的喜爱。

(三)方棋

在宁南山区农村尤为盛行。每当劳动休息期间或茶余饭后,三三两两蹲在一起下方棋,有时下棋的人多了就摆几摊。下方棋就像下围棋、象棋一样,有时两人下棋,围观参谋、助威者不少,大家吵吵嚷嚷,非常热闹。在1991年自治区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四)拔腰

在宁南山区回族青年农民劳动休息时,在田间地头或场园进行拔腰活动。比赛时,俩人侧身弯腰搂抱对方腰部,并使劲将对方抱起,如果有一方将对方的两脚拔离地面,则为获胜。

二、开发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

回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流行于宁南山区的民间文化内容,产生于回族的社会生存空间,体现着回族的生活、生产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它是构成回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传统体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的生产、狩猎、攻防等相关内容,逐渐演变成以健身、娱乐、观赏、保健医疗等性质融为一体,着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情感愿望满足、庆典丰收、传统节日等方面来。回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蕴藏着高原的神奇、峡谷的奥妙、牧骑的剽悍、荒漠的粗犷等丰富的内涵。因此它具有较强的竞技表演性、娱乐观赏性、强身健体性、教育和文化传承性等价值功能。因此,如何开发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开发与保护

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在开发宁南山区旅游价值时要弘扬回族传统体育浓厚的人文精神,揭示其文化内涵,展现应有的人文精神。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对一些体育活动尤其是民族体育的开发与保护,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旅游者的流动,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各种体育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通过专项旅游让旅游者确切、深入地体味回族传统体育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内涵。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对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二)积极引入与宣传

宁南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人才、资金、经验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将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此应采取以“引进”为主的方式予以解决,即引入国内外资金、人才、成功经验开发保护宁南山区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在旅游的同时了解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回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游客在快乐的旅游中了解回族的发展过程和强烈的文化内涵,成为带动宁夏南部山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三)把回族传统体育和旅游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传统文化的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语文教学 作用

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目前比较薄弱,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相关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并没有进行相应的重视,因此导致现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了解国外节日和文化,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不了解。因此,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十分必要。文章中笔者针对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对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一、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不完全了解

现阶段在高职教育中,语文课堂的教育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只是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对课文进行学习、背诵,而从根本上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现阶段的学生由于受信息交流的影响,对国外的一些文化过于推崇,相反却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调查显示现在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对屈原以及端午节的由来并不了解,这是传统文化以及教育的疏忽。学生语文课堂上学习汉字、唐诗、宋词、元曲,在学习过程中却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些中国流传上千年文化背后的内涵,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在语文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不重视

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育中,相关院校甚至于相关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并不是十分重视。在考试的压力下,学校、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往往都是针对学生应试能力进行培养,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并未进行重视,导致现阶段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不了解或是了解存在偏差,因此会导致学生自身的发展受到阻碍,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存在偏差

由于现阶段中我国媒体文化的发展,一些影视剧、电影、小说在生活中盛行,其中也不乏历史剧的播出。然而这些历史剧以及小说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与正确历史之间是存在一定出入的,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以为影视剧、电影、小说中的是正确的,形成先入为主的思想,给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造成影响。学生对于错误的传统文化的了解,间接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给国外一些想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人们造成影响。因此,学校、教师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途径。

二、解决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阶段存在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明确传统文化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我国是历经几千年发展的历史大国,在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就相当于了解自己的历史。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十分必要。尤其是语文教育这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是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其根本是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学校可以在学生步入高职院校的开始专门开设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体会。随后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再逐步将传统文化进行渗入,完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

(二)院校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重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相关的高职院校以及教师只是针对考试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并不了解。因此,院校方面可以成立相关的培训小组,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培养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入传统文化的能力;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树立重视传统文化教学的意识,教师自身要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对学生进行教学,将传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时,不仅要对学生应试能力进行培养,还要从古诗中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对古诗进行背诵、默写之外,学生对作者的生平、古诗中蕴含的语言色彩、以及当时诗人当时的心境、古诗的几种基本形式等等都要进行了解。引导学生从学习的细节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三)开拓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渠道,引领学生正确了解传统文化

由于现阶段我国影视剧、小说的飞速发展,学生对其产生的浓厚兴趣,因而从根本上歪曲了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渠道。由于小说以及影视剧从根本上与正确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出入,学生在不了解正确事实的情况下很容易先入为主,将存在出入的文化内容定义为正确的传统文化[4]。因此高职院校方面要从根本上开拓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远离影视剧及小说的影响,学习正确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根据课程内容引进相关的历史事件,采用故事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学生在倾听中学习到真正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自身的见识。

(四)教师正确选择语文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高职院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进行提高,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高职院校的语文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要将传统文化教学进行充分考虑,以实现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诗词赏析的同时,将与诗词内容相符合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一)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还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同时学生通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今后学生工作的同时,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从教学模式上进行了转变,传统模式的高职语文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对 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而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则更加立体的展现了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加全面的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在现阶段信息交流的大形势下,让学生不仅了解国外的优秀文化,同时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通过一定的学习,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三)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传统文化,体会我国文化发展历史

高职院校通过语文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让学生在观看影视剧、小说的过程中,对错误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抵制。不让错误的传统文化对其自己造成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文化观念。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不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经过近几千年的传承,从中受到的哪些变化,其中哪些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渐渐取缔,哪些传统文化依然在传承。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化的了解,将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领略,从而体会我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文化变故,这些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

(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宣扬正确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在高职语文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对其树立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学生今后成长的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发扬,让传统文化不仅是在我国进行流传,在国外甚至是世界各地都进行传承,不仅仅是国外优秀文化在我国流行,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交流,让各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交融。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