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开展劳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教育就是架起德、智、体、美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劳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劳技教育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在素质教育基地劳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种植、养殖、饲养等传统农业劳动技能教育和木工、金工、钳工等基本操作技能教育。工艺制作与造型,设立陶艺、雕刻、盆景、插花、布艺、编织、剪纸等工艺制作。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磨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军训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素质教育基地中,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人生活体验教育。如队列训练、野外生存拉练越野、军事五项训练、遇险救助等;学习国防法规、军事常识,组织参观军事营区等。在这里,劳动基地安排的一切训练内容、实践项目、生活起居都是学员学习的内容。劳动基地军训训练课程一般安排三天,三天的军训是艰苦的,没有坚强的毅志力是坚持不下来的,特别对目前的独生子女来说,在家里的娇生惯养、在学校老师的百般呵护,已经让学员养成一种依赖习性,遇到挫折不知所措的性格,因此,军训训练以严格的纪律要求、严格的训练出发,培养学员吃苦耐劳的精神。
艰苦的训练可以煅炼人的意志能力,特别是军姿定型,要有足够的意志力与耐力,才能屹立不倒;整齐的步伐训练让其腰酸背疼腿麻木,令其感受到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人生哲理。往往第一天下来,学员就受不了,一躺在床上就痛苦不堪。为了让学员能在短短的五天活动中安定下来,第一天晚上安排“制度学习与拉唱军歌”,让其进一步了解军旅生活的重要性,只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才能煅炼自我。作为军人是神圣的,他代表着一个国家、代表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只有艰苦的训练,才能维护这神圣的职责。
三、在内务整理中煅炼学员自理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技术;办学条件;勤工俭学
素质教育,让人们认识到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效益性想统一的原则;确定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思路,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学校应根据资源优势和特点,制订好劳动实践场所的发展计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实践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和趣味性,将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实践教育效益。
我们要以育人为工作主线,坚持育人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把场所建设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相结合,与农科教相结合,与为农服务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使每所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中心,辐射社会的窗口。
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理念。(1)把素质教育与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相结合。(2)开设与学科有关的勤工俭学项目,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3)培养学生就业的一技之长,使场所建设工作立足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二、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劳动实践场所教育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1)为当地农村输送了一批有科技致富头脑的先进农民,培养了一大批回乡务农的致富能手。(2)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科技示范作用。
三、办学条件的改善作用
我们利用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收入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主要做法:(1)减免贫困家庭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2)发给贫困学生饭菜票。(3)直接把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产品——肉食和蔬菜低价或免费提供给食堂,降低伙食成本。这些措施为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相互渗透,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劳动实践场所是中小学生学习社会、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是促进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是组织与引导中小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活跃身心、健康成长的生活乐园。通过劳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进而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57-0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是执行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上个世纪末,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始终是我们党的教育路线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应大力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以对立正确劳动观、财富观,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
一、勤工俭学之于素质教育的作用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
勤工俭学可以有效树立学生们劳动光荣,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和观念,使他们可以通过劳动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与此同时,还可以以劳动实践强化学生们的切身感受,使之理解解并摒除不健康的封建思想残余,改变劳动低下,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增进劳动技能,改变那种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现象。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出学习好的学生,还可以教会他们掌握求生知识,懂得生存之道,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具备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所以适当参加劳动,进行勤工俭学是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的有效途径。
2、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劳动观念
在勤工俭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增长劳动知识还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树立他们勤劳、互助,有效协作的良好品质。使一些劳动技能好但学习不好的学生和一些学习成绩好但缺乏劳动技能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促进。从而使勤工俭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们提高劳动能力,强化自身认知、树立自信心的过程,并且通过“勤工俭学”,参与适度的适动,可以使学生们的各个方面有效协调起来,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发挥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3、建立沟通合作渠道,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勤工俭学的实施过程,是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使学生们明白,团队的重要性。而且在共同劳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共同参与,携手并肩,不仅可以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更可以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强化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具有比课堂上更佳的合作意识培养作用。
4、开发校本资源,促进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地挖掘校本资源。所以,创建一个特色的劳动基地,也是校本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其可以给学生丰富的感情认识、取得经验,更可以使学生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以致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通过劳动应用加深学习印象。
二、勤工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则
1、育人为主,效益为辅
勤工俭学不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是重在育人授理。所以在勤工俭学当中,应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使学生们懂得勤工俭学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勤工俭学的过程是使他们增长劳动能力,认识社会、丰富经历,锻炼自我的过程。由于勤工俭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2、加强引导,联系社会
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就以学校的实验基地来说,有菜地,蘑菇、小型养殖场,与教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料理,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宣传勤劳致富等思想,还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寓教于乐,玩学结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当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热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合理规划,贴合实际
组织开展勤工俭学要切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能单纯跟风、盲目模仿,而是要根据现实情况,结合现有的场所和劳动项目,看是否符合中小学生的劳动特点,同时兼顾勤工俭学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是主导因素,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学生们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品质的增进和培养。
4、常抓不懈,劳教结合
勤工俭学指的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劳动、工作。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其和其它的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以及社会公益劳动一样,属于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其进行勤工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次为之就可以产生作用的,而是需要学校常抓不懈,做好劳教结合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紧密而又直接地联系。我们应在遵从勤工俭学原则,充分发挥勤工俭学作用的同时,在实施过程当中注意正确处理好育人和创收的关系、教学与勤工俭学的关系以及创收与助学帮困的关系,以便更好的促进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过程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持续扎实的开展勤工俭学,使之在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思旭.柳静荣.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宁夏教育,2007,(Z1).
[2] 汤 艳.勤工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为加强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督导,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我乡成立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乡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公安、司法、卫生对辖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周边环境不定期对学校进行全面整治,为中小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稳定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健全安全责任制。每年都与学校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深入开展“平安学校”创建和巩固。二是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工作。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卫生等部门积极开展“以法护航,关爱青少年”活动,深入学校与师生座谈,上法制课,从饮食安全、防火安全、防爆安全、交通安全、禁毒防艾等诸方面作好宣传教育和演练,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20*年以来共开展清理排查20余次,上法制课20余次。三是落实安全措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安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并建立排查档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有关会议研究整改措施,并把每一个安全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具体学校及人员身上,限期整改,确保了学校安全。为中小学聘请了校外法制副校长。四是加强教师值周值班制度。五是加强对校园内的安全管理,定期对校园周边的小卖部进行检查,认真做好学生食堂的管理,对食堂购买的食品进行登记,切实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鼓励和引导全乡学生积极参加校方责任险,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20*年以来没有一所学校发生过安全事故。
二、依法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为保障我乡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省〈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六方面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一是制定下发了《*乡控制学生流失办法》;二是成立了*乡控制中小学生流失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协调中小学校及各村委会抓好我乡控制中小学生流失工作。三是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广播、黑板报等一切可利用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三免一补”惠民政策等,营造了重教的良好氛围;四是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流动、辍学等情况及时登记造册,并进行检查核实,做到底数清楚明了,情况准确及时,为控制辍学提供了客观准确的资料;五是认真落实“三免一补”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建立了完整的帮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体系,每年都组织干部职工和社会捐款助学,并将捐款全部用于资助特困生;六是对出现的个别学生辍学情况,及时采取乡、村干部教师责任包干制度,定人员、定任务、限时间一包到底。20*年以来适龄儿童入学情况:小学教育阶段:20*—2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7%、99.8%、100%;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99.8%、99.8%、99.8%,辍学率分别为0.2%、0.2%、0.2%,小学生毕业率均为100%,7—15周岁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2.3%、85.7%、76%,学龄儿童入园率19.3%、14.8%、10.1%;初中教育阶段:20*—20*年初中阶段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7%,98.2%、99.4%,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97.2%、97.13%、98.8%,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分别为2.8%、2.87%、1.2%;15周岁人口非文盲率为100%。
三、按政策要求,规划学校建设用地和勤工俭学基地。
为确保教育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乡按照政策要求对学校建设用地优先给予规划和保护,认真调整学校布局、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全乡学校占地面积达52482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达1732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12.14平方米,藏书量达15365册,生均达10.77册,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根据省、市、县对幼儿教育的有关条例、方针、政策规范幼儿教育的管理,改善幼儿教育的办园条件。现在全乡有一个私立幼儿园,幼儿园校舍由乡党委政府提供,扶持幼儿园的发展。建立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为学校提供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为重点,与实施素质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紧密结合。乡政府和村委会无偿划拨勤工俭学用地,勤工俭学收益主要用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现在全乡共有10所学校有勤工,面积25亩,年创收2.5万元。
四、办好化技术学校,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
全面开展了农村科学技术教育,农村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乡两校有教师3人,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培训措施、培训经费、教学制度和培训计划,20*年以来,先后聘请了专(兼)职技师9人,开展了“绿色证书”教育,农函大和新型农民培训,培训内容有养猪技术、养牛技术、核桃种植技术、烤烟种植技术、茶叶种植技术,甘蔗种植技术等,3年来共举办培训40多期,参加学习和培训人员达13000余人次。
五、积极筹措经费,改善所辖行政区域内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为了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乡党委、政府积极谋划,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按照市县核定的标准和要求及时足额拨付各种公用经费,确保学校正常运转。2、确保上级各种专项教育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按规定全部用于教育,未截留、挤占和挪用各种教育专项资金,并及时排除新增危房。3、建立规范的教育收费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行为。4、多渠道筹资办学,加大学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普六”、“普九”过后,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教育投入到位。20*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66.7万元,完成柏枝村小学综合楼、联合村小学学生宿舍楼、瓦寺村小学教学楼、富库村小学教学楼、中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8.7地质灾害二期治理工程”项目、教师宿舍楼地段公路损毁修复工程以及在建的富库村小学教师宿舍楼、联合村小学学生食堂、联合村小学教室廉租房。
加强学校内部教育管理,坚持环境育人的原则,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平安学校创建活动。5、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政策,全面推进公示督导、责任追究、教育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截留、平调、挪用、挤占学校经费。“三免一补”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上级下拨的“三免一补”及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
大连市甘井子区学生劳动技能训练中心(以下简称“劳技中心”)创建于1999年,是全国首批素质教育基地。劳技中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设有18个教学项目23个专业室,日接纳学生1200多人,年接待学生近10万人。劳技中心有教职工45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是一支专业强、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劳动教育塑造美丽人生”是劳技中心的办学特色,以“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为全区21所中学提供了体验、开题、实施、指导、评价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创新、成功、快乐”。十几年来,劳技中心稳步前进,内涵发展成为学校成长的新亮点。
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技中心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课程实施也在同类基地中处于示范和引领地位。
一、科学管理使劳技中心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从课程体系构建到区域运行模式盘活,从德育目标体系完善到专业选择“超市式”管理,从评价体系建立到办学目标确定,无不体现了劳技中心的发展与创新。
1.课程体系构建更科学、内容更丰富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要求,劳技中心从技术基础、家政指导和职业引导这三方面出发,设计了烹饪、面点、陶艺、金工等11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项目,由此形成了最初的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学生、家长及社会需求,将“探究、创新、成功、快乐”作为劳技中心新阶段的办学理念。依据地方特色、办学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劳技中心对课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设计开发了编结、圆雕、面塑、软陶、茶艺、烘焙等18个专业课程。
对于未来新校区的建设,我们将把学生的活动区设计成操作实践区、技术体验区、技术拓展区、作品展示区、技术科普区五大区域;把操作实践区划分为美味生活区、美画生活区、美奂生活区、技术生活区、数字生活区五个个性区域,构建出劳技中心的完整课程体系。
2.“超市式”管理,倡导自主选择
劳技中心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动手能力,在专业选择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申报专业,实行“超市式”管理。自主探究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什么比兴趣爱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被动安排为自主选择,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乐趣,其研究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实施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社会责任等都会得到全面提升。
3.构建“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
2002年,在全国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劳技中心也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经过反复研究与实验论证,我们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最好抓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手足无措、迷失方向;学生可以收获更多,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劳技中心成功构建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融合其他领域。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进课堂,经过探究、实践、创新的学习,再带着研究课题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调查,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已成为基地办学的有效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4.完善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
依据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劳技中心始终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办学重点。德育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就卫生、纪律、就餐、安全操作等方面,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课堂德育渗透,在目标分解与教案编写、课堂目标落实、经验总结与提升等环节突出n堂主渠道的功效;三是研究性学习对德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创建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真正体现“时时处处皆德育”。在关注学生实践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以人为本,用“劳动教育塑造学生的美丽人生”。
5.建立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改进、提高,劳技中心逐渐形成了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可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学习,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既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让他们在整个活动中都能感受到评价所带来的收获。改变原有的注重结果评价为注重过程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与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与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功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
二、专业发展能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
1.目标教研,打造精品课堂
为培养“生活上自立、学习上自主、思想上自强、有道德、有理想、有个性、有特长、有科学、有素养”的一代新人,就要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获得成长。教学构想的实施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劳技中心始终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业务能力、实现四个必备、三专多能”为主题,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了基于岗位、课堂、问题以及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着力打造“学前教育与理论探究、探究式教学、操作体验指导、创新引导及研究性学习与指导”五大课型精品课堂,实现“推门听课”的互助合作课堂,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真抓实练,努力为新课程的改革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2.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
教研或科研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关键还取决于学生的感受。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不断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升级着课堂的教学模式――“自己学习,自己研究,自主感悟,自己观察,自己操作”。劳技中心的每一个专业课程都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如知识搜索、技法探究、过程体验、作品鉴赏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个性,彰显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谈自己的困惑、成功的经验、探究的结论,或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可以谈自己的劳动感受,如“学到了什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喜悦,等等。这种课堂模式,会使学生摆脱束缚、解放思维、尽情投入,真正体会“探究、创新、成功、快乐”。
3.任务驱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为了促M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任务驱动式”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带徒等一个个鲜活的任务,渗透着学校的培养目标,较好地促进了中坚力量的成长,也带动了一批教师的进步,使他们既是成功的“教书匠”,也是勤奋的“研究者”。在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在省市教研员、专家的指导下,劳技中心教师编写了《甘井子区区本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该教材已成为省定规范性基地通用教材,并被评为“辽宁省推广教材”。劳技中心还参与编写了《大连市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大连市基地课程标准》《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现都已出版并投入使用,为更大范围的课程开发做着贡献。
三、完善功能定位,更好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