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行业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国有银行改革尚难到位,外资银行立足未稳,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持续高速增长、金融监管有效性提高的大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股份制银行)有可能进入一个长达数年的黄金发展时期。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对每家股份制银行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此,必须把握未来发展脉络,尽早制定的发展战略。
本文以此为目标,对未来几年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其中有些趋势已经相当明朗,并开始付诸实践;有些则仅端倪初现,仍不清晰。我们所要做的,是以新的角度审视这些趋势,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供同业的思路,以期对推动股份制银行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趋势之一:实施国际化改造
股份制银行在发展初期是以国有银行为参照系,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经营特色。与国有银行相比,在体制、机制、文化、理念和管理诸方面都形成了一定优势。
然而,当融进国际竞争的大潮后,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不得不承认,差距还非常之大。若希望在与外资银行的较量中不落下风,并在国内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取法乎上”,按照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标准和规范,对自身的管理体制、经营理念、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进行有计划的全面改造。
国际化改造的重点是引进外资和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建成具有或接近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化商业银行。具体措施包括:
1.吸引外资入股。当前,各股份制银行都在公开的或秘密的然而都是紧锣密鼓地寻找外资合作伙伴,希望尽快引进国际知名商业银行入股,吸引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和世界知名加盟,争取与最佳的国际银行集团结盟。从外资的角度看,他们进入市场,靠设立分支机构是一种缓慢而高成本的发展策略,通过参股股份制银行,利用现有的、员工和客户群体,可以很快实现盈利,并且投入少,也容易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和支持。加之股份制银行的包袱轻,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客户资源优良,与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基本吻合。双方合作,可以减少中资银行的竞争对手,降低竞争程度,尽快融人中国市场。从股份制银行角度看,则可利用外资银行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经营理念,以及既有的技术和金融产品,优化资本结构,迅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双方利益相近,“兴趣”相投,一拍即合。所以,不难预测,未来5—10年,所有的股份制银行都可能成为中外合资银行,而外资所占比例也将呈不断升高之势,甚至不排除有一天,外资银行对部分股份制银行取得控股地位。
2.经营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华夏银行已聘请毕马威师事务所对自身经营管理进行了全面诊断,并针对与国际一流银行存在的差距,拟引进设计一套完整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移植和嫁接国外成功的决策体系、风险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建立能充分适应完全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的经营管理体制。其他各行同样都把国际一流银行的模式和经验作为尽快缩小与外资银行差距的必由之路。
3.实施“引进来、送出去”的国际化人才工程。如聘请国际知名的银行专家担任独立董事、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引进有国外金融从业经验的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将员工选派国外学习深造,以及接受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化大银行的技术援助和项目辅导等。
4.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敢于主动进入国际市场。从长远目标看,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方向无疑会是全球化银行,通过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扩展盈利空间,做到两条腿走路。但是,从近中期看,还会继续把主战场放在国内,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内竞争。因为股份制银行在国外知名度低,实力弱,国际竞争的经验不足,竞争力不强。所以,在走出国门时应采取谨慎的政策。并且,短期内的主要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以此为窗口,了解国际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利于国内参考,并积累海外发展的经验。目前,股份制银行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在国外特别是欧美设立办事处和分行,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而登陆香港则无疑是个必经的“桥头堡”,中信、光大、招商均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以此作为海外发展战略的跳板。
5.开展业务合作。加强与国外银行业的相互业务,与国外银行建立战略同盟关系等是中外银行业合作的重要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国际化改造战略时,也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自身实际、经济金融体制和体制以及传统文化背景等因素,做到国际化改造与本土化相结合,办出自己的特色,避免水土不服。
趋势之二:向事业部制过渡
在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的条件下,与国际一流银行接轨的关键是管理体制——特别是组织架构的改革。
近年来,股份制银行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与传统的以内部管理为目的的设置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特点是强调营销理念,并按这一逻辑,根据客户对象设置业务部门,如公司金融部门、个人金融部门、国际业务部门等,体现了以营销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但是,目前的组织架构仍以块块管理为核心,采取了功能型组织以及分散的区域性责任和控制模式。其基本特征包括:采取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管理模式,每个管理层面的部门设置按照职能块划分,同时,上下级行之间实行部门对口管理;总行对分行的管理主要通过制定和下达政策的方式进行;分行在业务和管理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分行行长直接向总行行长汇报;分支行是利润中心,营销职能分散在各家支行;实行授权管理,只有超越权限的业务才需上级行批准,或直接由上级行统一经营等。
客观地讲,实行块块管理,一方面是沿袭传统国有银行模式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在现阶段内外部环境下的一种合理选择。它适应了以下特定的约束条件:技术落后,通信手段不发达;金融产品单一,市场差异程度较小;缺乏总行统一的、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失真现象普遍,报表虚假,资料不全,可信程度低,只能主要依靠直接观察和经验判断风险;产品和服务存在同质性,不是以差异化的产品作为竞争手段,而主要依靠关系营销;在技术条件上,从总行无法做到对业务流程和具体人员的科学的绩效考核,必须依靠分支行就近管理和考核,以及总行经营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还没有条件做到标准化、程序化、工厂化经营等。实行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有利于调动分支行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争取地方支持,促进业务在当地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分支行职员能够随时与顾客交流,熟悉客户情况的优势;同时,可以较清晰地分清各级行的责任,也使得总行对分支行的考核相对简便有效。因此,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必然性、合理性。
但是,这仅是一种适应经济金融不发达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情况下的模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主要表现就是不能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效应,不能适应高度竞争和金融自由化环境下的创新要求。同时,分散的管理在风险控制方面也暴露出明显不足。这是形成我国银行业低效率、高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这种管理模式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被放弃,而代之以“条条管理”的事业部制。这种体制下,不仅在职能线上进行有效集中管理,而且在业务线上也实行集中管理。其业务系统一般分为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两条线,每条线又有许多具体的细分。一个业务部门就是一条战线,每条战线,都既有市场营销部门,又有后勤支持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既管负债,又管资产。在这种架构内,所有运行都真正贯彻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客户经理围着客户转,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横向服务;产品经理围着客户经理转,根据客户经理要求提供纵向服务;全行支持系统围着产品经理转,做到资源共享。部门内汇聚了主要的业务专业人才,分工细,专业强。集中管理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统一形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集中力量加快金融创新,取得竞争优势。可见,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管理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事业部制将成为未来股份制银行主流的组织架构模式,这将是大势所趋。较理想的框架设计是:
1.建立以首席营运官、首席信息官、首席财务官为管理核心的事业部制管理架构;
2.总行管理部门高度精简,将银行管理部门重新组合,成立银行管理中心,行使集中管理的职能;
3.按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重组业务系统,作为利润中心,同时,整合人力资源、营销管理等主要职能部门,进行集中管理;
4.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后勤保障等部门作为事业部制的坚强后盾;
5.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通过部门来实现,分行的主要职责是开拓市场、吸收客户、服务客户,严格按照总行制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规划开展业务;
6.注意发挥分支行的地方优势。由块块管理转向条条管理,并不是削弱分支行的权利,搞“削藩”。恰恰相反,分支行由于职能更加明确和单纯,反而更能集中精力开展营销和为客户服务。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变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少在短期内,尚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因此,各股份制银行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过渡方案。并且,将在建立统一数据库、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有所作为,逐步集中后台管理职能,并适当集中一部分前台营销职能,为最终转向事业部制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趋势之三:资本补充渠道正常化
资本金不足是制约股份制银行快速扩张的最大瓶颈。它使银行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不仅设立分支机构遇到困难,正常业务发展也受到,受监管政策约束,甚至不得不萎缩资产业务,以削足适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目前只两个:一是增资扩股,其数量有限,且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二是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正常的资本补充渠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是上市公司,银行股在任何发达的股票市场都占很大比重,成为稳定股市、提升股市品质的重要因素,是标准的蓝筹股。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共同需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热不断升温。继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成功上市后,华夏银行等也纷纷提出上市申请。
但上市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并非任何一家股份制银行都符合上市的条件。上市之前,必须解决好一系列的:1、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若不上市,这一问题并不显得那么迫切,而要上市,完善治理结构就成了前提条件;2、不良贷款问题。不符合上市规定的不良贷款率最低标准,不能上市。如何在短时间内将不良贷款降下来,是拟上市银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3、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问题。上市公司必须实行“五级分类”标准,并按监管要求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按这一要求,可能要把所有的历年积累填进去,甚至形成净资产减值,银行股东不仅无法分红,还要继续注入资金。这是股份制银行上市最难逾越的门槛,更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难以逾越的门槛。此外,还有资本金充足率问题、三年连续盈利问题、与自办实体脱钩问题、股东关联贷款的清理问题、风险集中度问题等等。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不轻松。上市的过程也是整改的过程,越过上市“门槛”,既是迫使自己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实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升级的过程。
除国内A股市场外,一些股份制银行还把眼光盯在国外上市上,明确提出要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地上市的目标。特别是香港股市是概念股票海外上市的聚集地,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银行海外上市的首选。
海外上市不仅可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克服国内市场容量太小的缺陷,而且,股东的国际化,也有利于巩固其在海外的客户基础,把银行全面推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于股份制银行的海外战略作用甚巨。同时,海外上市标准更严,要求更高,将强制股份制银行与国际接轨,对推动银行改革意义重大。
除了两个市场上市外,另一个可能的趋势是,符合条件的股份制银行还将被允许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同时,禁止职工持股的限制也有可能突破。因为只有鼓励员工持股,才能更有利于把利益与员工利益捆在一起,与此有关的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措施才能得以大行其道。这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进而推动增长的重要措施。
趋势之四:向金融控股公司演变
关于分业和混业的争论由来已久。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经历过由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的演变。由于混业带来的严重的金融秩序混乱,1993年底,我国提出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1997年再次强调,并进行了整顿,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分业经营对于稳定金融形势、化解金融风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银行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限制了金融创新,降低了银行盈利能力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使之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英、日、美等国相继放弃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之后,国内要求混业经营的呼声再次高涨。但无论从金融业的资质,还是金融监管水平看,至少在短时间内,尚不具备混业经营的条件。匆忙推行混业经营很可能重蹈“一放就乱”的覆辙。只能在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前提下,采取一种渐变策略。
现在,界、监管当局和银行业普遍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比较可行的折衷形式。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提出要走“金融控股集团”的路子。其最基本的目标有三:一是实现范围经济效益,拓宽银行盈利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提高银行竞争力;三是利用控股公司“资本放大器”的功能,控制更大规模的资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允许“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并成为主导性的金融组织形式。
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由来已久,既有“中信模式”、“光大模式”,也有实业资本参股金融业的“山东电力模式”,但这还不是规范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将采取一种更规范的形式。
1.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问题。应以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为理想模式,下属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金融业经营子公司,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经营不同的金融业务,分别受不同行业的监管部门监管。金融控股公司不再进行实业投资。
2.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问题。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必须解决母子公司的关系问题。母公司的主要功能是监督管理,负责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建立统一的信息处理中心,设计跨行业的金融高级产品。它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但具有投资功能,负责收购、兼并、转让以及管理子公司的股权变动,对子公司则采取委派管理层等方式进行控制。子公司是一级法人,可以独立开展业务,但是重大人事、财务、收益、投资、风险监督等事宜要受母公司控制。
3.单一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过渡问题。从单一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过渡,首先要解决控股公司的资本金来源问题。可行的途径可能是将银行的资本金直接转化为控股公司的资本金,原来银行的股东全部升格为控股公司的股东,注册成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然后由总公司控股银行公司。开始可以仅拥有一家银行公司,待条件成熟后,再通过自行组建或收购方式进入证券、保险等领域,实现跨行业经营。
4.“防火墙”与沟通管道问题。为保证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我们倾向于在子公司之间、各类金融业务之间分别设立一道制度性“防火墙”,以防范子公司之间违规经营,控制关联交易,防范金融风险。在此前提下,还要解决各子公司之间正常的沟通管道,既过滤风险,又发挥集团的作用,避免自缚手脚。否则,控股公司就失去了意义。这些管道包括:①符合法规政策要求的正常资金往来与交易;②利用统一的营业;③相互推荐客户;④开发具有适当交叉功能的金融创新产品;⑤在允许范围内的信息共享等等。这些管道的存在并不“分业经营”,但又架起了一座由分业向混业过渡的桥梁。随着监管能力的提高和经营行为的规范,这些管道会越来越宽,直至最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混业经营。监管当局要做的是对这些管道进行设计和加以定性,确定在每一阶段,应放宽到什么程度。
5.监管当局的合作问题。在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下,各子公司要受不同的行业监管,这无疑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为防止监管当局各自为政,出现监管真空,必须建立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机构,进行监管合作,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采取一些联合监管行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以便在实现混业经营后,形成统一的监管体制。
然而,即便将来政策上允许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对一家具体的股份制银行来说,也不宜采取“同时出击,全面介入”的策略。不能为混业而混业,一切必须以安全和赚钱为前提。从英国等国家的混业经营实践看,由于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的经营文化不同,存在不兼容问题,结果导致经营失败,最后,被迫退出投资银行业,而把重点放在国内零售银行业上。他们成功的经验是,要集中精力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采取战略联盟比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更为有效和安全。这一点值得国内银行业借鉴。
趋势之五:以购并实现低成本扩张
银行业发展不外乎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两种形式。要实现跨跃式发展,购并重组乃是捷径之一。实践证明,世界上绝大部分“超级银行”都是通过资本运作和购并重组发展起来的。
我国银行业以往的购并重组许多是行政型购并,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的,有的甚至是“拉郎配”,效果不理想。
直到2000年国家允许股份制银行收购城市信用社后,才开始出现真正市场化的收购行为。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确定的股份制银行改革发展与监管目标中,提出鼓励包括股份制银行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按市场原则,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和业务联合,多种途径发展壮大。至此,银行购并的政策障碍才得以清除。
与行政型购并不同的是,市场化购并是经济主体之间的自愿行为,必须遵循“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公平公正、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因此,往往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方式。
究竟是选择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还是选择购并的方式实现外延扩张,这要因行、因时、因对象而宜,也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决策的依据则是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看何者更符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何者的成本收益比较高。总体而言,股份制银行要在短期内快速扩张,购并重组是一条重要途径。
可以预期,未来的金融机构购并将频率更快、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形式更多,将主要表现在:
1.收购业绩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购并城市商行有可能成为最普遍的形式。这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一般规模不大,受资金、技术、地域等限制制约了市场竞争力,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迫切需要与机制更新、实力更强的股份制银行合作。而且,其规模大小也与股份制银行的购买能力相吻合,两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因此,有可能成为股份制银行未来购并对象的首选。
2.跨行业收购。即由以股份制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收购、兼并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3.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合并。在奉行“大即是美”的,银行业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迅速壮大规模,股份制银行之间有可能也基于共同目的走到一起。这样一夜之间就会实现规模的成倍扩张,迅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购并形式上也将越来越呈现多样性。如全资现金收购、控股收购、股权互换等等。而收购重组后,可根据情况采取成立子公司、控股银行、成立分支机构以及在同城市设有机构时的吸收整编等多种灵活的形式。
目前,除了已进行的收购规模较小的城市信用社外,我们还没有更多的案例可循。因此,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仍然可以肯定,购并重组将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这些问题包括:
1.购并审批程序问题。由于金融业购并尚缺乏经验,监管当局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审批程序视同于设立分支机构,复杂而时间漫长,这对购并双方的经营都会构成一些影响。而国外的购并审批主要侧重于看是否会构成垄断,影响自由竞争。只要不构成垄断,批准程序非常快捷。因此,应制定统一的金融机构收购兼并条例,简化程序,依法审批。
2.资本金问题。现在的办法是按照新设立机构的方式,要求按被并购机构的等级,拨付实收资本金。分行级至少一个亿,异地支行5000万元,这对购并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全国性银行之间的购并,按这一办法将无法进行。对此,能否采取更灵活的政策,是一个值得的问题。
3.购并价格的确定问题。由于被并购对象大多不是上市公司,因此,企业的价值很难判断。现在一般采取净资产收购方式。经过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确定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然后按五级分类提足风险准备金后,收购价格。这对收购单位来说是一种最划算的方式,因为按这一标准,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大大缩水,甚至会出现负值。然而,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被收购单位股东的反对。而在西方国家,企业的价格则主要看盈利能力,根据对企业盈利前景的估计,经协商达成一致价格。常用的定价包括市场法和收益现值法,预计这些方法在今后规范的购并活动中都可能出现。
4.人员处置安排问题。这是购并中比较棘手的难题。一般来说,如果被购并企业人员较少,素质较高,采取成建制接收方式即可,但被购并企业往往存在冗员,不得不采取裁员方式,这时,若处置不当就会影响购并的成败。西方国家银行在购并时,支付价款中相当部分用于支付员工遣散费,对此可资借鉴。
5.地方政府利益问题。在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往往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大股东,收购往往要触及其既得利益,不仅影响收益和税收,而且,地方政府还拥有很强的控制权和干预贷款等“隐性利益”,所以,与国外不同的是,地方政府在购并过程中将作为谈判一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态度往往具有决定性。如何给其适当的补偿,征得其同意,并继续对新成立的分支机构给予支持,是收购银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6.企业文化的磨合问题。购并与设立分支机构不同,双方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如何整合两者的企业文化,减少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磨擦,是决定购并后效果优劣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地方商业银行;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状况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进程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始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为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在当时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潮刺激之下,盲目开始扩张,最终因管理低下、缺乏监管、违规投资、信用缺失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国务院决定对城市信用合作社开展清理整顿,并着手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政府占三成,其余七成可由企业单位和个人入股。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 年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从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就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整体实力快速增长。2013 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 15.18 万亿元,比 2012 年同期增长 22.93%,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 10.03%;负债总额达 14.18 万亿元,比 2012 年同期增长 22.89%,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 10.04%;截至 2013 年底,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 145 家。2014 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 18 万亿元,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为 13.8%,不良贷款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二)地域发展关联度高。截至 2014 年,全国共有 145 家城市商业银行,其中千亿元规模以上 29 家,已上市 3 家。总体上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空间主要被限定于其所属的中心城市,而不同城市之间经济总量以及金融环境的差异,成为导致不同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全国范围看,经营绩效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资产规模 5,000 亿元以上的共 3 家,分别是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盈利规模在 70 亿元以上;资产规模在 2,000 亿元至 5,000 亿元的共 9 家,盈利规模在 25 亿元至 45 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 1,000 亿元至 2,000 亿元的共 17 家,盈利规模在10 亿元至 25 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 1,000 亿元以下的共 116家。资产规模最大的 10 家城商行总资产占比 40.82%,净利润占比 37.18%,体现了较高的集中度和两极分化程度。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一)职能延伸,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银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银行的管理法规日臻完善,加上银行自身的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愈来愈科学,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职能将进一步延伸,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银行业务多元化,可以分散风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能使得收入来源渠道也多元化,且各种业务直接可以做到交叉互补,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增强银行盈利能力,可以为客户、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这样既节省客户同银行打交道的成本,又提高了金融业的服务效率。城市商业银行向综合化发展、全能化运作,是一种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把握利率市场化机制,提升竞争力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3 年 7 月 20 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及自 2015 年 10 月 24 日起不再设置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应好好把握利率市场化机制,发挥其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将采取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也可从中获利;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也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者将更多地受到青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促进信用体系向前迈进一步。
(三)发展虚拟银行
传统银行的竞争力主要在于资产规模、机构网点、地理位置等,但网络银行的低成本与个性化服务能力使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发生转移,从而改变传统银行依靠营业网点的扩张方式。因此,网络银行将为城市商业银行赢得竞争优势。城市商业银行要通过发展网络银行,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优势,实现无网点业务扩张,通过利用设计的软件系统,使客户在网络上进行查询、转账、资金交易等业务,从而进一步突破业务的地域限制,这将是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稳健、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任何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想法都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但是,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依法合规、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为前提。从目前实际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不是发展的动力不足,而是发展中的冲动往往因渴求发展而忽视稳健的问题,所以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处理好发展、效益与稳健三者之间的关系。决不以一时的发展、效益为代价而破坏稳健的基础。发展是建立在稳健发展上的发展,效益是建立在稳健基础上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增长速度,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这样才算是走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本期专题从多维度探讨商业银行面对大数据时代挑战,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从经营转型、风险管控、数据发掘、信用监管等方面实现银行业新的跨越,以飨读者。
随着2013年6月以来“余额宝”、“活期宝”的相继推出,陆续揭竿而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彰显出互联网平台意欲分切互联网金融市场蛋糕、建立互联网金融帝国的“勃勃野心”。马云指出“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两大机会”。金融网络化和网络金融化既是对商业银行的重大挑战,更是重新洗牌的绝佳机遇。为此,笔者对辖内部分商业银行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关注十大转型趋向,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
机构形态由以物理网点为主向以虚拟网络为主转变
随着金融网络化和网络金融化的发展,客户对银行物理网点和柜台的依赖减弱,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线上方式就可以办理转账、消费支付甚至投资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现金存取也可以借助各种自助设备完成,自助服务迅速替代传统的柜面业务。辖内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了“电子银行+自助渠道+物理网点”的立体客户服务体系。
自助服务设备明显增多。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可以弥补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不足,实现服务区域和服务时间的全覆盖,使物理网点少的中小商业银行有机会跟大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而大型银行为有效减轻网点柜面工作压力,提高网点服务品质,也在不断加大自助设备投入。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内商业银行离行式自助银行、ATM机具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97.02%、83.97%。而同期网点总数仅增长22.77%,离行式自助银行、ATM的发展明显加快。从增量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仍占大头,从增速来看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正在奋起直追。股份制商业银行离行式自助银行与人工网点的配比已经达到1.76:1,其中浦发、华夏银行分别高达2.90:1和2.85:1。在国有大型银行中,交通银行武汉分行该比例也已经达到1.48:1。
自助服务范围不断拓宽。近年,辖内商业银行不断加大自助渠道和电子创新力度。目前,自助渠道功能范围大部分已扩大至包含取款,对私/对公存款,本行对私/对公转账、跨行转账,小额结售汇,代缴费,基金、外汇、贵金属买卖,第三方存管,B股银证转账,IC卡圈存、圈提等交易。有的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手机加载银行卡账户,在自助银行上采用非接触式存、取款服务,实现电子银行渠道交易的短信确认支持;有的还引入和开发自助发卡机,实现客户自助发放借记卡等等。
自助交易量明显增多。近几年,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的业务量和交易金额也是越来越大。交通银行总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手机银行客户数较年初增长33.7%,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08.45%和127.80%。招商银行总行半年报披露,该行2013年上半年零售、公司电子渠道综合柜面替代率分别达到91.85%,57.49%,分别较2012年提高1.19%、5.09%。应该说部分辖内银行已经开始逐步构建一个物理网点为主、电子化为辅,全面协调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物理网点形象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是网点营业面积不断扩大。二是网点分区合理、功能升级以及私密的服务空间让客户享受到尊贵的服务体验。各商业银行已装修改造网点都在扩大面积的基础上实现了功能分区,一般设有咨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电子银行区、产品展示区、营销信息区、开放式柜台服务区、封闭式柜台服务区、贵宾客户区、客户休息等候区等。三是更多地考虑客户需求。各商业银行新迁址或新设网点门前开阔,网点停车位比较充足。网点软环境得到改善,网点软装饰个性化趋势明显。网点自助设备配备增多,业务分流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网点外部形象稳步提升。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网点都安装了LED显示屏、液晶电视、橱窗广告和户外灯箱,能对新业务、新产品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大大提升了网点形象和对外宣传能力。与以前相比,商业银行网点硬件及装修一流,极大提升了广大客户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商业银行的网点布局和发展应体现由物理网点向虚拟网点、自助服务的转变。实体网点应呈现“量降、价(值)升”,体现出高价值的业务安排;电子渠道交易应呈现“量价(值)齐升”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好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点协同服务的优势,努力实现“实体网点电子化”、“电子渠道智能化”的发展目标,逐步提高电子渠道交易占比。一是指导思想上,要以零售银行经营转型为动力,以自助银行全功能型、全流程型、全产业链形为着力点,以监控集中化、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平台自动化为途径,提升渠道分流能力,实现业务发展。二是发展方式上,大力发展离行式自助银行、社区自助银行(自助终端)为代表的自助银行,大力发展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大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银行,以及以远程视频柜台为代表的新型银行等,使自助服务、在线服务成为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交易和服务的重要渠道。三是进一步加强物理网点建设。银行网点不应该也不能再“千人一面”,从最初选址到装修设计,从功能分区到业务处理都必须体现各银行的文化特色和当地的特点,要加快形成以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服务模式,体现营业网点的个性化、特色化。坚持打造“绿色网点”、“人文网点”,既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又充分考虑员工利益,为员工着想。
业务边界由有限向趋于无限转变
随着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开始通过网络涉足金融业务,如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公司。金融企业通过各种、代销业务涉足一般商业活动。互联网金融使得银行与一般企业界限模糊,为了应对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跨出门槛,为客户提供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乃至商业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服务,以此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
跨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如中国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既提供信息、交易撮合、在线交易等电商服务,也提供支付结算、担保融资等金融服务,还具备博客、论坛、商圈等社交功能。另外也还有中国交通银行的“交博汇”、招商银行的“非常e购”、中信银行的“金融商城”等。
搭建网上社区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家商业银行敏锐地捕捉到客户对虚拟社区服务的需求变化。针对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深入普及,招商银行通过建立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形式拓展宣传新渠道。目前,搭建网上社区平台的还有中信银行、武汉农商行等多家商业银行。
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是围绕自身优势开发增值服务。通过综合化经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形成自身的数据源;根据银行信息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行业分析、投资建议等信息服务;以专业化优势为客户提供涵盖投资、外汇、保险、住房贷款及企业银行领域的专业理财方案和财务建议,为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及传承提供解决方案。其实,前面提到的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我认为其最核心的战略意图就是获取一线市场数据,加速推进银行自身金融业务发展。
发展模式由规模经营向范围经营转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息差将不断收窄。在这种情况下,靠做大资产规模增加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中间业务收入将成为商业银行的又一大利润来源。因此,商业银行必然从重视资产的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客户群体与市场的范围经营。
大型企业客户业务占比逐步下降。从贷款户数看,湖北省大型企业贷款户数比年初减少99户,中型企业比年初增加944户,增长8.84%,而小微型企业比年初增加3512户,增长13.28%。从贷款余额看,湖北省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业贷款分别比年初增长4.89%、14.80%和16.59%。从存款情况看,也反映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客户存款在数额、占比上的双升,大型企业客户存款虽然数额保持稳定,但占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个人客户迅速增加。从调查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数平稳增长。如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6月末个人客户数比年初增长3.81%。与此同时,中小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数呈现快速增长。如浦发银行武汉分行7月末个人客户数比年初增长9.53%。
客户群体范围的扩大将为银行带来更好的效益和更广阔的发展。在针对客户群体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必须摆脱依赖于单一产品或渠道优势的传统做法,运用一切资源,尤其是信息资源来扩大客户群体。一是利用各类信息包括网络信息搜寻目标客户,提高营销客户的效率。二是通过网络金融服务,打破营业网点地域和业务营销人员数量少等因素对银行服务的限制,实现对大范围客户的有效服务。三是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巩固客户群体。
商业模式由垄断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在将来,银行自身一家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做法将远远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就目前来看,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类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合作模式表现多样。
银行同业合作更加深入。除了原来常有的同业拆借、银团贷款等等合作外,现在商业银行开始在支付结算、科技服务、财富管理等方面加强业务合作。2013年4月24日,中国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33家中小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当前与省内外1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银银平台合作。
金融同业合作蓬勃发展。面对企业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辖内商业银行加强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将银行业务与信托、证券、保险公司等业务相互渗透与整合,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创新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跨业合作方兴未艾。在新形势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精准定位各类客户的偏好,向其推送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各种消费品和服务,这种点对点的精准服务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服务成本。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和产品将使银行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综合金融服务的需要,商业银行的产品必须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拓展,需要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开辟更广泛的业务合作。
业务营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湖北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销方面各具特色。除了传统的“以老带新”营销、组合营销、分层营销、集群营销、“扫街”营销以外,还有部分适应大数据时展的新的营销模式和手段。
营销方式远程化。近几年,部分商业银行远程银行中心(电话银行中心、呼叫中心)改变以往以受理咨询、简单交易为主的定位,延伸服务范围,努力打造远程客户服务体系,形成对传统渠道的有益补充。具体来说包括:远程客户拓展,在不断完善客户服务跟踪回访的同时,对潜力客户、流失预警客户开展针对性的挖掘与拦截;远程业务营销,借助商业银行领先的数据库营销技术与客户分类模型,远程银行中心与分支机构配合,提炼整理基于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型,全方位、全天候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远程贷款发放,充分发挥远程银行“全天候、快反应”特点,与银行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密切联动,打造“客服电话+客户经理”的贷款新模式。
营销终端移动化。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渠道,把合适的营销信息投送给每个顾客。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深入生活的每个领域,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的基础上迅速推出多款移动金融产品,并开展网上营销、移动营销。
营销目标名单化。名单制营销使得银行的客户开发工作更有的放矢,提高了营销的精准性。一是通过银行业务数据分析,挖掘潜在客户,指导客户经理开展针对性营销。二是辖内商业银行各省级分行积极拓展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如科技厅、金融办、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工商联等的合作,取得推荐企业名单,实行名单制营销。
营销指导专业化。商业银行总行或省级分行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及板块研究,把握机遇,坚持计划先行、方案先行。通过深化行业客户细分,研究区域经济热点,强化专项产品推广,推进行业营销指导,引导对公业务有序发展、转型发展。
营销力量集中化。首先是商业银行总行或一级分行营销部门需要通过数据集中和云计算对潜在客户进行筛选,准确分析客户需求。在对银行内部数据加强分析利用的同时,也可以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加强客户获取,如与淘宝、京东、苏宁、支付宝等合作批量获取客户,通过微博、微信获取客户等。其次是总分行的中后台业务部门要围绕数据中心,优化分析模型,抓住目标客户的关键业务与财务活动开展分析研究,对每个客户形成业务和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最后,才是基层银行网点客户经理根据总分行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按图索骥”向客户营销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依据对客户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搭建数字营销平台,通过前中后台的紧密合作实现高精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新型营销。
资产业务由重增量向重存量转变
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已突破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2%。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并重转变,银行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将不可持续。为此,我们必须在注重信贷投入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盘活现有存量信贷资产。
为此,商业银行要从两个方面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一是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存量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二是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要加大对存量表内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贷款规模的安排尽量侧重考虑实体经济的需求,尤其保障具备较好条件的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配置,用足、用好有限的信贷资源。
负债业务由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抓源头,搭建省、市、区三级机构业务平台,取得各类资格,抓预算单位开户,抓财政资金使用,大力推进负债业务,尤其是存款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被动负债即存款仍是商业银行主要负债来源,并且占比持续提高。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已超过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各项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80.61%,比年初提高2.86%,比2012年同期提高3.5%。从存贷比看,6月末湖北省全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9.02%,比年初下降1.6%,比2012年同期增加0.3%。湖北省法人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6月末的存贷比分别为63.94%、60.48%,资金运用仍显不足。
客户金融资产仍以存款为主。从全国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的占了绝大多数(90%以上),主动负债在资金来源中占比仍过低。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大,发展主动负债动力小,中小商业银行因为网点少、规模小、资金紧张,为规避流动性风险,近年来迅速发展主动负债(发行债券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甚至开展资产证券化)转变,加强对负债业务的管理,主动规避流动性风险。将会按照结构对称的原则,根据资金运用来匹配资金来源,通过金融市场直接筹集资金,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保持一定的对称关系。
银行服务由共性向个性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各商业银行按照自身的认识和管理服务水平都有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加强产品创新,提高服务针对性。各家商业银行在个人、公司、机构、金融资产服务、渠道等主要业务领域,加大了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提高产品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出了多币种信用卡、账户管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增利型理财产品、账户原油、安卓网上银行等一大批产品。
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各家商业银行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推行差别化服务策略,建立个人客户星级分层服务体系。在统一客户评价、对客户进行星级评定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星级客户,在服务品牌、服务内容、服务渠道、服务费率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策略,建立层次清晰、协同一致的星级服务体系。如工行湖北省分行仅2012年就完成了533个业务流程紧迫性问题改造,实现了客户办理借记卡开立、电子银行注册、工银信使定制等多笔业务的整合;创新产品营销服务模式,推出了个人银行客户与财富顾问互动联络服务,完善了接触点营销和事件营销模型,增强了客户服务能力。
拓展服务渠道,改变客户体验。许多商业银行推出了诸如手机银行、Ipad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钱包等服务方式和渠道。部分银行提出通过学习、观摩美国苹果体验店、安快银行等国外创新型网点,筹建“体验式银行”、“电子银行体验专区”,以重塑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尝试改变客户体验以及传统银行服务方式。
个性化服务集中于高净值客户。就真正的个性化服务来说,目前还主要集中于高净值(高端)客户。各家银行针对高端客户有高端的红酒品鉴、艺术品鉴赏、高尔夫球会、私人飞机、游艇接送等增值服务,对社会大众会提供教育类服务、医疗服务和机场贵宾服务等增值服务,增值服务体系日渐丰富。如招商银行在国内首创“家庭工作室”,为可投资资产超过5亿人民币的超高净值家庭设立专属于该家庭的专家组,针对家庭资产制定专属的投资和风险控制策略,为家庭成员定制独一无二的发展计划,并为当前阶段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如湖北银行通过个性化定制理财方案,吸引了一大批有投资、资产增值需求的公司类客户。
虽然现在各家商业银行都在谈转型发展,但从实践情况看,仍然存在转型战略雷同的问题,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商业银行要形成自身的特色,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就必须适应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发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目标客户的各类金融需求,量身定做金融产品,针对不同客户展开个性化服务。
风险管理由控制内部向防范外部转变
风险管理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的重点工作,普遍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险,重点从提高审批质效、加强资产监控、降低资本占用、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风险管理的“前移”、“下沉”,实行集中化全程管理,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银行内部风险得到较好控制的同时,外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
外部风险来源多样化。目前,银行业外部风险来源包括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机构、民间融资、非法集资、影子银行,以及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各种业务合作关系的金融同业、工商企业等等。与银行业原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传统风险比,外部风险事件呈现来源多样、形式复杂、防范困难的特点。而这些公司(领域)发生的风险事件,往往会传递至银行业,最终对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外部风险事件对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云计算的条件下银行、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一时一地、一个单位的局部风险,可以迅速扩展为系统性、全面性风险。如“钱荒”的起因仅仅是一起小小的同业违约事件就是明证。此外,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银行的负面舆情通过微信、微博被迅速传递,甚至被放大,银行声誉的风险增大。
电子银行网络安全面临挑战。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银行业面临客户信息、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挑战。一旦信息体系破坏和黑客侵入、网络中断等原因,导致信息资源的扭曲和传输障碍,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银行客户资金的网上欺诈、电话欺诈日益泛滥,呈现集中化、长期化、复杂化的特点。电子银行的交易安全和反欺诈工作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外部风险管理工作。一是改善外部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配备,提高监测手段,定期分析潜在的外部风险的主要来源及影响渠道。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处置流程、应对预案,形成全员识别、监测、发现、报告的机制,防范外部风险传染。二是形成风险防范合力。要加强客户安全教育,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电信运营商、政府互联网安全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在全社会构筑起一张外部舆情监测、网络安全教育和有效惩治在线欺诈的防护网,广泛搜集、分析、加工各类风险信息,加强风险报告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三是在IT技术和信息安全的管理运营方面加强资金投入,购买最好的软件硬件,保证系统高效、安全地运转,防止类似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发生。四是主动应对银行声誉风险,开展有效沟通,及时准确银行经营信息,科学疏导媒体、网络注意力和关注点。
科技保障由内部向社会化转变
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强化后台技术支持与维护做为保障。这些技术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硬件技术,主要指网络化服务所依赖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软件技术,主要指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知识整合技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早在1989年就曾指出:“10~15年之内,任何企业内只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哈佛商业评论》证实,外包模式是过去75年来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概念。在大数据时代,科技保障将从二线走向一线,从后台走向前台,商业银行在加强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科技保障的分级、分类管理,推动部分科技保障工作向社会化外包转变。
推动科技保障社会化可以节约成本。目前,服务外包已逐渐成为金融行业通用的解决方案。如今云计算各环节服务商提供的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等服务,能够实现云外包更高层次、更自动化的外包,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分配管理资源并优化流程,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改善商业银行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进行转变。
关键词:资本管理;金融市场;影响
JEL分类号:G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9-0066-04
一、普通股在一级资本中的重要性提高,使股票融资的吸引力上升,但必须权衡市场承受力以及新旧股东利益
为了增强银行监管资本在持续经营条件下的损失吸收能力,2010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提出要恢复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在监管资本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一级资本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并在当年9月召开的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GHOS)上确定将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由原来的2%提高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由4%提高到6%,同时决定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保留2.5%的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buffer),全部由普通股构成,还指出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占普通股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counter-cyclical buffer)或其他具有充分吸收损失能力的资本。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已参考国际组织和其他主要国家监管改革做法,积极推动实施有关计划,督促银行业提高资本质量标准。2011年5月3日,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将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确定为5%、6%和8%,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并提出若出现系统性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这些监管要求将显著提高银行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本的动力。
截至2010年末,我国商业银行通过A股市场累计融资(含IPO、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总额达6387亿元,通过H股市场累计融资(含IPO和配股)5398.32亿港币。通过股票融资,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夯实了资本基础(图1),2010年末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值为9.4%,资本充足率均值达到12.1%,同时改善了公司治理,加快了发展步伐,并抵御住了经济波动的冲击。从资本的具体构成来看,上市银行一级资本净额占全部资本净额的比重为78.3%,并且一级资本主要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组成。
主要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也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行业结构更加完善,市场容量、流动性都明显提高。2010年末,我国上市银行的总市值达到3.79万亿元,占沪深股票市场总市值的14.32%,成为影响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2010年,银行业股票全年交易金额为2.1万亿元,占沪深股市总交易金额的3.84%,其中沪市14只银行股占绝大比重,累计成交额1.89万亿元,占沪市总成交额的6.21%。
但同时要看到,未来商业银行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补充普通股本以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做法面临着来自市场和股东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由于银行板块在证券市场的占比较大,融资量通常较多,频繁发行会加大整个市场的压力。2009年以来银行业的密集融资就对证券市场运行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引起了一些波动。另一方面,当前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处于低位(图2),最高的仅2.25,最低的只有1.38,二级市场价格接近每股净资产,增发、配股行为不会明显增厚净资产,且如果盈利增长跟不上融资速度,还会降低未来的收益率,现有股东可能会抵制融资活动。所以,银行在进行股票融资时必须审慎把握筹资时机,才能化解来自各方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要扩大一级资本的规模,商业银行需要逐步将筹集资本的渠道由外部转向内部,即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不断增加留存收益以补充一级资本。留存比率(即股息政策)是关键因素,如果留存比率太低,会使得内部资本积累缓慢,从而削弱银行的正常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如果留存比率太高,又会降低股东的股息收入,减少对现有和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对股票的二级市场走势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来的筹资活动。从上市银行的留存比率(图3)来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普遍较高,全部都在70%以上,国有银行则相对较低,在60%上下,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二、对附属资本的监管新规使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等发行成本提高,有关债务融资活动将有所萎缩
2004年以来,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等债务资本工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陆续推出,各类商业银行纷纷发行来补充附属资本。截至2010年末。已有46家商业银行发行6239.1亿元长期次级债务、有4家银行发行188亿元混合资本债券。这大大补充了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强化了银行业务扩张的基础,同时丰富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有力推动了我国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2010年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长期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券的托管额为5209亿元,占全部信用债券托管总额的12.56%。同时,有关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10年全年长期次级债券的换手率达到114%,同比提高了28%。
但是新的银行资本监管规则将使得有关债务融资活动的供需明显下降。
一是不得包含赎回激励机制将使得债券发行成本上升。
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资本监管改革方案中明确,附属资本的最低标准包括原始期限不低于5年、没有赎回激励条款并对赎回操作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如发行5年后方可申请赎回,行使赎回权必须得到监管当局的事前批准,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权将被行使的预期,行使赎回权时必须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替换赎回的资本工具,只有在银行收入能力具有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或者证明其行权后的资本水平仍远高于最低资本要求,并规定2009年12月17日后发行的债务资本工具应满足上述标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都达不到上述要求。以后,商业银行要发行符合最低标准的债务资本工具,其成本必然会上升,供给量将有所下降。
二是减少银行互持、额度限制等使债券未来发行空间有限。
之前。我国商业银行互相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现象很普遍。这明显压低了发行成本,刺激了银行发债补充资本的动力,但由此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本义看,监管部门通过资本监管约束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防范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但长期次级债务的银行间互持相当于在没有新增资本进入银行体系的情况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了提高,信贷扩张无法得到有效抑制,监管目标无法实现。2009年10月,为了降低银行间债务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银监会下发
《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务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
这一举措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长期次级债务的需求,使得其市场的需求方主要限于保险资金和农信社。目前,该规定的影响已开始显现。2010年,保险机构取代商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债券最大的持有机构,较2009年增加764.14亿元至3012.66亿元,占托管余额的49.43%,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而商业银行的持有量出现了较大下降,较2009年减少738.87亿元至2047.11亿元,仅占托管余额的33.59%,较2009年下降了近14个百分点。同时,长期次级债务的发行利率明显走高(图4)。2009年,评级为AAA的“5+5”固息品种次级债发行利率在3.2%到3.32%之间,明显低于同期限、同评级的中期票据3.5%到4.8%的利率水平。2010年以后,同样品种的次级债发行利率大幅提高到3.9%-4%,与中期票据的发行利率相比已无优势,甚至还高出一些。银行发债补充资本的动力将减弱。
另外,《通知》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务的余额占一级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这进一步限制了通过长期次级债务补充资本的空间。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报》披露的数据,2010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净额为39788.71亿元,按照25%的比例计算,长期次级债务的余额上限为9947.17亿元。2010年底,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的商业银行长期次级债务余额为5021亿元(上市银行占比九成),说明至多还能发行4900多亿元,还要扣除一级资本充足率达不到7%或5%发行标准的。若根据上市银行2010年报数据测算,未来发行长期次级债务的规模将被限制在4000亿元以下。
以上情况都表明,未来通过发行债务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商业银行必须寻找新的方式来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
三、探索减少风险资产使信贷转让、资产证券化市场迎来机遇,信用债券市场结构或面临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经营模式以持有到期为主,缺乏信贷资产的交易市场,使得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张,资本占用不断增加。这种经营模式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已经难以为继。杠杆率(即一级资本净额,总资产)监管指标的引入将会进一步促进这种转变。2010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杠杆率计算方法与监管标准达成共识,决定自2011年3月起按照3%的标准监控杠杆率变化。2011年以来,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中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并将指标确定为4%。
在这种背景下,贷款转让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通过贷款资产的出让转移缩小分母,银行的资本压力可以得到缓解。我国自发的贷款转让业务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2002年起商业银行开展贷款转让业务的申请陆续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之后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也由商业银行扩展到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在内的多类金融机构。2009年以来,受新增信贷规模大幅增长、监管部门审慎监管要求等因素影响,贷款转让交易规模增长明显。但长期以来,我国贷款转让业务组织形式比较松散。没有统一的交易平台和文本规范,交易成本高,信息不透明,存在风险隐患。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2010年9月25日,全国统一的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正式建立。设立了统一的交易平台,出台了标准化的《贷款转让主协议》。到2010年末,已有49家主要金融机构签署主协议,未来市场的快速发展可期。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管理压力,决定了其对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增加。资产证券化能够直接降低风险资产的绝对值,这样就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缓解了资本补充压力。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自2005年启动以来,先后有11家金融机构发行MBS和ABS产品合计667.83亿元,2010年末托管余额182.32亿元。发起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汽车金融公司,基础资产类型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汽车贷款以及不良资产等。但总体来说,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危机爆发后未发行过一笔证券化产品。原因很多,从银行业自身来讲动力也不足:一是银行普遍认为大多数贷款属于优质资产。风险较低、收益较高,没有向外转移的需要;二是之前的资本约束仍是软约束,银行业没有增加融资、扩大资本的需要。新的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决定了银行业现在有迫切的动力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2011年以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的高管频频呼吁要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步伐,就是很好的例证。但同时要注意到,本次金融危机后,为充分反映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内在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大幅提高了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导致资本要求上升。这就使得银行业在开展有关业务时更加需要权衡成本和收益。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现状
1993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混业经营。1995年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其后,我国又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从法律上确定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制度。随后相继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实行垂直分业监管。以上措施遏制了当时混乱的金融秩序,但又直接导致了新的问题:银行获取利润主要依靠资产负债之差,这与外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中间业务收益形成巨大反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同时又加大了经营风险,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调整和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就会严重滞后于外国商业银行。
二、混业经营的优势
商业银行通过涉足证券、保险、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他新兴的金融业务,可增强资金实力、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混业经营以其多方面的优势显示,它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一)可以获得集中的利益和竞争优势。通过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混业经营允许商业银行集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于一体,使银行资产多元化;可以通过向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服务组合来最大限度的发挥竞争优势,实现信息和监督成本最小化,减少经营风险,获得商业发展的巨大空间,而客户也可以从全能性金融机构的全方位服务中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利益,从而增大了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性。
(二)有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增长,并可能带来范围效益。由于混业经营允许商业银行参与证券和保险领域的业务,从而扩大了其业务量,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当证券、保险、银行业务都能够由商业银行来提供时,如果它的经营成本比这几个机构分别提供时的总成本小,那么就带来了范围效益。
(三)能够分散风险,稳定银行经营。混业经营能够使银行具有相对合理的资产组合。这就使银行资产质量得以提高,降低经营风险,稳定银行经营。混业经营业务的多样化、综合化可使银行的一部分业务亏损,由其他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大大增强了银行抵御外部经济因素冲击的能力,稳定了银行的利润。
(四)降低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混业经营通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能够在证券市场、保险、银行业务之间共享收集到的信息,避免了重复操作,降低了信息搜集成本;并且,银行对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的参与,也有利于监管部门统一监管,减少了由于严格分类而造成的监管机构臃肿,功能重叠现象。
三、成立金融控股集团是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佳选择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全能银行模式和银行异业子公司模式因为不符合《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而缺乏现实可能行。如果未来修改法律的话,应当为银行异业子公司留下生存空间,而不应当选择全能银行模式。这是因为,全能银行模式需要一个剧烈的制度变革,涉及到监管体制、金融资源重组、市场主体的自律观念等诸多方面,这些都不是我国短时期所能解决的。
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首先,有国外成熟模式的借鉴。通过对国外模式的参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使我国银行业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少走很多的弯路。其次,不会与国内现行法律发生冲突。因为控股公司本身只从事与金融相关的管理与业务,且其子公司间仍保持分业经营。再次,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可见通过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实现银行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益共享,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我国国内金融混业经营实践
目前的情况看,金融控股集团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实际上早已存在,如中国工商银行与工商东亚,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与中国国际控股,而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则已成为涉足银行、证券、信托等多领域的综合集团公司。因此,从经营模式上说,我国已经不能再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分业经营了。
五、积极实施混业经营顺利过渡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