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化农业发展

现代化农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化农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化农业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作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21-1

1 农机监理工作的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综合治理、安全发展的原则,预防农机事故、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全面发展的原则。以认真实施“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为主线,以提高拖拉机注册率、年验率、拖拉机驾驶员持证率和降低农机事故率为重点,以创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平安农机”示范窗口为载体,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依法行政,加强站务建设、提高监控能力,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提高自觉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方式转变,加强农机事故监控,促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安全发展。

2 农机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1 推进农机监理监管环节从操作使用向农业机械化整个过程转变

进一步加强对农机生产、经营、修理、使用与报废等整个过程安全管管与技术服务,将安全概念同农业机械化研制、试验鉴定、农机监理、推广服务、教育培训、调试服务和回收报废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整理,共同推进农机安全生产。

2.2 推进农机监理监管范围从农用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向整个农业机械全面转变

扩大农机监理范围,延长农机监理领域,在管理好农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牌证照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卷帘机、小型微耕机、植物保护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等农业机械的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排查农机事故隐患,提高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

2.3 推进农机监理监管方式从管理型逐步向管理与服务并举转变

把管理纳入热情服务之中,把农机安全监理与农机安全宣传和驾驶操作培训等服务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农机安全服务方式,积极促进农机培训服务到乡村、机械实地检验到村屯、安全隐患排查到田头、服务技术咨询到农户、农机信息到机手的安全管理模式。

2.4 推进农机监理监管手段从过去的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全面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水平,制造、装备和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培训考试、农机事故处理,全面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机安全生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农机监理工作的重点工作

3.1 加强警监联合,开展好“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百日农机安全大检查”、农机“交通安全赶大集”等活动,消除农机事故隐患

“百日农机安全大检查”大检查活动。要加强与公安交警联合,借鉴以往警监联合好的做法,充分发挥社会化综合治理的作用,认真开展好专项整治活动。要深入乡村道路、田间场院、乡(镇)集贸市场等农业机械集中的地方,重点排查拖拉机违法载客、超速超载、无证行驶、无证驾驶和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

3.2 深入开展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营造良好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特别是要广泛宣传《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吉林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吉林省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开展好“农机安全赶大集”活动,提高广大农机驾驶员的自觉安全生产意识,切实把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对卷帘机、微耕机、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防患于未然。

3.3 加大拖拉机检验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状态

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度检验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落实工作目标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年检工作责任状,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采取集中检验与分散检验相结合的办法,抓好拖拉机检验工作。对保有量大、偏远山区村屯,要组织监理人员进村进户,上门服务,主动帮助养机户维修调试,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确保拖拉机检验率达到85%以上,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3.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全市农机监理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现代化农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发展;土地银行;SWOT分析;必然趋势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13

1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传统化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目前高产量,高质量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在2016年3月谈农业问题时说到,“中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会减”,“中国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也会高度重视如何保障工人合法权益的问题”。

国家对农业的问题极其重视,民以食为天,只有保证人民的吃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人民的生活,中国的经济的发展趋势所不可避免的,农业传统化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在近些年发展壮大起来。

2土地银行的现状

2.1土地流转的现状

2015年临颍县建立土地银行,推行现代化农业发展。在临颍县农村的土地流转基本上达100%,该县48万亩田地流转,其中25万亩已流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解决了农村种植大户的资金问题,使手续繁杂,利息高不再成为种植的困难。但是由于土地银行比普通银行贷款利息低,难以维持土地银行的发展,所以银行依托合作社引进田间管理机构,帮助解决农集、农资、用药、技术等问题,利用中间的差价来维持其发展。

2.2临颍县“土地银行”的SWOT分析

2.2.1优势

土地化零为整,便于管理。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土地,每家的小量种植,对土地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土地银行”的推广将农村的土地进行了整合,各家各户的零散土地整合在一起,增加了土地利用率,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展。

“土地银行”的推出解放了劳动力。目前一部分的年轻人在外务农,家中的土地留给年迈老人,对老人来说承担较大,年轻的一部分在家照顾老人,“土地银行”的进一步推动将产业集聚化,解放了劳动力,将更多的劳动力用在其他产业上,劳动力合理运用。同时也减少年迈老人的压力,稳定期生活,提供一部分的保障。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家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上,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保证农民的利益,在行动上,地方政府对现代化农业也大力扶植,走进村民,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土地银行”的发展符合国家土地的发展趋势,地方政府对其大力的支持,保证“土地银行”进一步的发展。

2.2.2劣势

各家各户的土地大小不一,距离的远近不同,使“土地银行”在整合土地的时候造成一定的困难。农户的分散性,加上其周期的不一,也导致了“土地银行”的困难,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

地方政府对投资者虽然积极支持,但是在实际中投资者遇到各种困难,土地的整合难度高,周期的时间不一,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冲击,投资者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了打击,使“土地银行”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国家对地方十分的关注,不断的制定各种政策,推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不断的遇到新的问题,各种政策体系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农村经济的发展。

2.2.3机会

国家政府对“土地银行”的支持和推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土地银行可以更好的在农村运营,政府从中管理,监督“土地银行”使其更具保障。在信用托管方面一方面保证了“土地银行”的正常运行,保证农民对“土地银行”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土地银行”对农民的保障,使土地银行真正的帮助到农民。

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出,对农民生活的高度关注,“土地银行”符合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土地银行”的推行在一定方面解决了农村土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问题,符合了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趋势。

2.2.4威胁

土地是农民的依靠,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收入都是从土地中获得,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来自土地,对土地的依赖性高于其他产品。土地与农民的生活接触最多,时间最久,土地的流转使他们无法找到更好的替代方式,也对土地流转造成一定的困难。

社会的不断发展,信用制度不断地发展,但是农村的信托监管方面却不完善。各种问题不断的凸显,使农村的信用较低,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也较少,只有相关的部门担保下投资者才敢投资。农村经济持续的发展,土地的流转,这大批的资金,却缺乏农业资金的运转人才。相关人才的缺少,也使“土地银行”的运营存在一定的威胁。

3“土地银行”是实现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3.1改变传统农村土地制度

中国的土地产权经过了四次变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让,使农民对土地有了运营权,也拥有了支配权。但是随着经济化的发展,各家各户的个体经营已经不适合现展,传统的并不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趋势,土地将更多的农民制约在农村,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逐步老龄化,许多农民无力进行土地耕种,需要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土地银行”将农村的土地进行整合,然后再租赁给农业种植大户,一方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符合现代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目前的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城镇的发展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土地银行”的发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将传统的土地模式进行调整,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基础,转型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符合国家对三农的发展规划,惠农政策的实施。

3.3对土地流转起到良好的引导

“土地银行”的试行,探索了一种将传统的农业和现代化经济发展相符合的方法,符合了中国现状,使土地流转更加的方便,农民只用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土地银行”,签订合同后“土地银行”负责将土地进行流转,并定期从土地银行处取得利息,解除了土地流转后农民的许多后顾之忧。“土地银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提高了土地流转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土地银行”的发展很好的解决了土地流转的问题,将土地流转进行了规范化,使土地流转更加的方便管理和监督。“土地银行”也增加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信任,使土地流转更好的在农村发展,有效的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也对其他各个地方的土地流转提供了一个模式。

4临颍县“土地银行”的发展前景

4.1“土地银行”的知名度提高

目前“土地银行”只有部分乡镇在试行,大部分农民对“土地银行”不了解。“土地银行”的知名度不够高,农民对其信任度较低,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随着“土地银行”的大面积的推广,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农民对“土地银行”的认识会更加的全面,“土地银行”也将有更多的人关注。

4.2“土地银行”的职能不断扩充

目前“土地银行”主要起到一个平台的作用,将农民的土地放在银行,再租给农业大户,推动土地流转正常运行。随着“土地银行”的继续发展,其职能将会扩充到更多的方面,会在经济上更加凸显,一方面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另一个方面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土地银行”将会覆盖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一个惠农的平台,帮助农村更好的转型,促进现代化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3“土地银行”辐射范围扩展

临颍县土地银行致力于发展可持续可复制的土地银行模式,积极推进该模式的创新发展,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土地银行”未来将会持续推进,助力农村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土地银行”将会不断向全国各地扩展,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设有本地特点的“土地银行”。最终力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规范化的农村土地银行制度,使土地银行成为有范式可寻的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5总结

“土地银行”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变迁的一种发展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土地闲置的问题,也解决了劳动力剩余问题,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在其他产业上。“土地银行”也会在将来得到更好的完善和成长,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使用,同时拓展业务,服务体制多样化,让更多的地方实施,真正的实现惠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面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潇.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8,(06).

[2]张也.论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01).

[3]朱金坤.走城市化引领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J].中国乡镇企业,2012,(01).

现代化农业发展范文第3篇

1、农业机械化是就是把农业置于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生物技术科学化,劳动手段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社会化,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搞不搞机械化,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强抗灾能力,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农业徘徊不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工作,对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牧业后劲尤为重要。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

3、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

4、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二、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2、有利于防灾减灾,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3、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实践反复证明农业机械化在整个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地位将更加稳固。为此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就要转变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在提高农业机械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农业机械质量。稳步提高利用率和作业质量。首先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调动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的积极性,减少小型低性能农业机械的重复购置。小型农机具只是起到代替人畜力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现代化农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作用分析

在时代不断发展下的世界各国面临着国际竞争环境不断提升的压力,特别是农业领域的竞争力度呈现出快速提升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农业更好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自然与其他国家一样需要面对竞争压力,积极引入了信息化技术,在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同时推动我国农业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现代化农业需要不断引入诞生的先进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化农业能够更稳定、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可见,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全新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的同时,能够让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标准更加突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以下内容针对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1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在时代不断发展下的农业需要不断改革生产模式,因为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当下的农业需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因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农业生产领域已经引入了信息技术,并实现了快速的成长。如果我国农业未及时引入信息化技术,会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距离,进一步影响我国在国际中的发展。因此,我国农业领域中需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达到农业信息化的目的。所谓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产前、产中、产后三个过程的生产质量与效率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够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农业生产信息,能够让三者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快速解决问题保证生产质量与效率。在世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领域中的信息化速度需要不断提升,因为信息化技术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元素,可以说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后能够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并促进结构良好升级。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建出新的时代,为我国农业经济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时机。进入到新世纪后的我国农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时机,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技术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等方向发展,而这些发展方向全部依托于信息化平台。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有效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农业增长模式从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力度较大,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辅助才能达到有效的调整、优化、转型。在我国农业引入信息化技术后,能够让农民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技术化、信息化,可有效改变我国传统农业模式并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2农业信息化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的作用

信息化技术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的辅助工具,可以改革劳动工具、促进生产者与劳动者掌握先进的技术,进而推动农村经济达到快速增长的目的。信息化技术属于软技术,应用于农业中后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地提升,具体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

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较重,劳动模式仍然以人工为主,与信息化技术所体现出来的效率相比较,具有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特点,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农村农业生产引入信息化技术后,能够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可以丰富自身的农业知识,保证种田的过程达到科学化的效果,可显著降低化肥与农药的应用量,能够利用科学的手段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另外,农民在掌握信息化技术后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了解外界所需的各类信息,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理念与方法,并落实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后,显著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走入市场化新型道路模式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的发展。

2.2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过程进行有效优化

我国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准确的所需信息,特别是可以根据规模经济与边际收益理论进行科学性的分析,能够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项生产要素,比如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等元素达到紧密协作的效果。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并提升收益,可显著增加总体收入与边际收入,降低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我国传统农业要进行改革,朝向规模化经营模式、股份制、农业集团化、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原则、进军国际市场等方向发展,需要掌握大量准确的数据信息作为改革的依据。另外,农业生产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后,可以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达到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如果农业引入的信息化技术发挥的功能越多,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进而促进决策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促进生产力有效提升。

2.3促进农业实现网上招商引资的目的

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的原因是缺乏充足的资金,如果能够招商引资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实现招商引资的目标,需要经济发达地区能够了解农村的需求,引入信息技术后,能够让更多经济发达的区域了解农村招商引资的需求,并进入到农村了解实际情况。农业经营者、管理者将此区域农业所具有的优势进行阐述,能够成功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并且经济发达地区还可以派遣人才进入到农村指导农业生产,在解决招商引资问题的同时,也获取了人才,一举两得。22.4提高农业生产企业知名度农业的发展需要开拓出更多的销售市场,而要实现销售市场的扩展,要有效提高农业生产企业的知名度。在此入信息技术后,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向各个区域宣传农业生产企业,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认同企业经营理念,在提升农业生产企业知识度的同时实现更稳定、更快速的发展。

2.5可有效调整农村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以农产品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农业生产企业需要掌握农产品的市场信息,通过掌握的信息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能够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需求相符合,进而达到调整成功的目的。在农业引入信息化技术后,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农户及农业企业提供各种所需的市场信息,农户与农业企业根据掌握的信息科学地选择生产对象与生产模式,在调整农业结构时避免发生走弯路的问题。

3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村信息化运用策略

从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也在推广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虽然我国现在大力推广农村信息化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但是受地理位置和农村人口年龄普遍配偏高的影响,为推广农村信息化带来的一定的阻碍。首先很多农村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电子信息设备以及互联网网络也相对落后,对于外界信息接收速度以及信息流通都相对较慢,这样的情况在信息高速更新的时代会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由于农村环境影响,年轻群体开始向城市涌入,大部分都是年龄较大的留守人员,受年龄的影响对现代化的运用接受意识相对较低,传统的农业思想导致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减慢。那么为了能够改善这样的情况,第一需要提高现代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宣传,通过大量的宣传标语、定期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当地农民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村信息化的意识,帮助农民了解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其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人员,定期进行讲解教导,帮助农民了解信息化相关的知识;最后要为农村信息化建设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为现代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全方面的辅助。

现代化农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机 农艺 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12-01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农业也逐渐步入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异,人们告别了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是通过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完成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的实现,离不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农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将原本农业生产变得机械化、科学化、电气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运作方式,这不仅仅是农业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1 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机与农艺早在很久之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在传统农业时代,人们依靠农业耕作来获得食物,以求温饱生存。传统的农业中,人们使用工具如锄头、犁、攫等来进行耕作,作业的效率虽然不高,但能够基本保障人们的日常需求。传统农业中的农艺也是围绕当时的农耕方法来开展的,在农艺中,包括栽培、育种、排水、农田灌溉、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在逐步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农艺逐渐有了进步,开始有了对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等方面的探索,农业耕作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器具,比如农业收割机、农业播种机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农业耕作带来了便利。农机与农艺的关系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农机与农艺需要不断融合统一,彼此配合,提升农机作业规模的同时,提高农艺耕作的效率。

2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机农艺相结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机与农艺充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提升农业的深度。我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度非常高,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社会,不仅仅是为了尽可能解决农民的耕作辛劳,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国的农业发展深度,进一步改革我国的生产方式,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进步,实现国家社会的和谐;③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一直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人们心目中“辛苦”、“回报率低”的工作方式,许多农村的年轻居民也不愿意在农村耕作,而是选择外出打工的方式来谋生。这也现象也导致在农村大多数都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在耕作时也更加力不从心。在这一方面,通过现代化农机与农业的结合,使用自动生产、收割等的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农民的负担,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④实现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业即农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并不大,而在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机构后,将农业与工业生产、物理知识、电气化等等均有了紧密的联系,通过现代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来进行耕作,实现多门学科知识的碰撞,许多新颖的农耕器具也逐渐衍生出来,并结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点,将农业生产变成一项具有高回报率的工作。对农艺也有了全新的定义,一些精细化的农业技术还能够做到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等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