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国内的工业设计发展还比较滞后,真正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产品结合的优秀工业设计师还比较少。目前西方工业设计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意味我国设计师要照搬西方的设计。设计师在运用设计思维方面应避免画地为牢,自我僵化。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设计师应注重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工业设计体现着设计师精神文化的层次,设计师要将民族特色纳入工业设计中,并汲取现代设计的创作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构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工业文化的支点。
二、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具体结合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设计的本源,如古代的“无极”“无形”“中庸”“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可以运用到现代的工业设计中。我国古代器物设计的基本思想为“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笔者认为,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工业设计中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要细致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含量。这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做到宁静致远,要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延其“意”,传其“神”,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作品中,并使其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二,要找到传统文化表象下的文化元素,通过再创作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元素不是单纯地从形态或者纹样出发,而应该是先把这些物化的文化表象特征打散、解构,从中抽取某些部分作为设计元素,使设计出的现代工业产品带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意象,从时代的角度去认识传统。再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展现全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第三,合理恰当地使用所抽取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组合,灵活运用到设计中。这要求设计师找准合适的结合点,要注意从传统产品的使用方式、传统审美观念等方面考虑,或者选取几种相关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结合,使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运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工业设计实例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图1)的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现代工业设计结合的一个很好实例。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采用我国传统纹样“祥云”作为整体设计的元素,同时其形态的设计还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卷的造型。祥云代表祝福,书卷代表着中华文明,两种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使火炬设计饱含本土化特征。另外,奥运火炬的包装也带有浓浓的中国韵味——一个木质的盒子,设计元素来自传统的中国木箱,加上两个金属搭扣,厚重而古朴,盒内用金黄的丝绸作软装饰,既保护了火炬,又体现出高贵大方的特点。如今,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工业设计越来越多。太极符号因为其形状较为传统与保守,可加工性较低,运用在产品上的例子并不多。在音响设计中,设计师运用了中国传统元素“太极符号”(图2),巧妙地利用了太极的可对称性,把太极分别横向放置,造型变得独特、新颖,且颇具时尚感。
四、结语
(一)饮食文化和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的内容上相一致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所指的人类食事活动内容有:一是生产,食生产。即原料的加工生产、保藏等。二是食生活。即原料的获取、食品流通、运输、消费、烹调、饮食、礼仪等。三是食事象。即与饮食相关的具体行为、现象等。四是食思想。即饮食的认识、相关知识、观念、理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五是食惯制。即习惯、风俗、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食品专业重要的学科内容。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二、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
三、总结
关键词: 地方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 文化教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且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偶然一次看电视上的国际时装秀,发现服装上的元素很美。地方的传统文化因为区域小、传播范围窄、技艺功能老,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这些集结着智慧和技艺的地方传统艺术就这样消逝得无影无踪未免太可惜。因此,拯救地方传统艺术已经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工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找到了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通过研究传统文化艺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课题,让学生在探索地方传统艺术中认识、了解民间艺术的美,从而传承和发展当地的传统艺术。
那么,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怎么渗透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将点滴传统文化渗入其中,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用直观性强、信息量大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和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给传统美术资源合理的生存空间,给予民间美术课程一定的重视度,将其作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接触更多关于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与方法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艺术的艺术力与生命力,为地方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铺路搭桥。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活用环境资源探索地方传统文化
1.在校园文化中巧用多样的地方传统文化。
宣传橱窗是学校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孩子沟通的一个有益桥梁。学校的宣传橱窗定期向学生可以介绍一些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及地方传统文化作品,如学校宣传橱窗开展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内容,分别介绍十二生肖的历史典故和来历。我结合这样的主题活动,开展一堂有趣的十二生肖地方传统文化作品欣赏课,展示了一些手工艺术作品,如虎头鞋、老鼠嫁女的剪纸作品等,通过这样的宣传,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组建学习兴趣。
2.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小组。
如低年级侧重剪纸创设小组,中年级侧重泥塑创设小组,高年级侧重皮影布艺创设小组,并在每个活动小组提供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操作材料,让学生可以随时看、玩、说、想、做,为学生接触地方传统文化,积极提供机会与条件。
二、从家庭生活中巧取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
家庭生活中蕴藏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一把古色古香的老木梳、一对龙凤绣花枕、一只青花瓷罐、一只彩陶花瓶、一块扎染花布……其造型、装饰和技艺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营造生活的艺术,它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平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发现探究这些家中的艺术作品,组织学生带着家里的地方传统文化作品与其他学生一起探讨其历史与文化,分析感受和体验。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作品的探究活动,会倍感亲切和自豪感,同时激发学生了解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妙用地方传统文化题材,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1.课前自主学习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前提条件。
课前有效的自主学习是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如风筝作为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协调,具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2.欣赏与制作相结合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关键所在。
地方传统文化教学离不开“欣赏式”教学,我们在地方传统文化教学时应该将欣赏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一起,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通过制作学生不止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美,同时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制作工艺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3.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是进行地方传统文化题材教学的必要条件。
地方传统文化作品形式多样、材料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质感和美感,不是我们能用语言描绘形容的,所以在地方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多收集各种地方传统文化的实物及图片和视频资料,为教学提供最直接的教具,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地方传统文化作品。
《内蒙古日报》蒙文版(以下简称蒙文报)通过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和创作,于2015年12月8日以“1+4”(头版的《“十二・五”成就 今日牧区综述》栏目+4个整版的特刊)的形式,集中推出《今日牧区》大型系列报道。报道分内蒙古牧区畜牧业、文化旅游、教育、医药卫生、科技、法制和民生等4大系列篇, 至12月29日,共刊发9篇综述,40个整版。该报道主题宏大、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写法新颖、形式特别,对内蒙古牧区发展进行了大全景式解读和展示。
大视野 大策划 大行动
在传播新格局下,新兴媒体的舆论环境复杂而多变,社会热点层出不穷,受众很多时候“雾里看花”,很难把握正确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更好地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2014年,提出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的概念。那么,内蒙古牧区的新常态是什么,怎么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这是内蒙古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逻辑,也是蒙文报宣传报道的重大主题。
为了做好报道,蒙文报2015年5月份开始策划,在总编辑的指导下,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系列报道的方案,并制定了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基层,贴近生活,事实准确、事迹典型、观点正确的原则,明确了详细内容、基本结构、采访线路、采访点、采访人物、事件、故事,确保报道的顺利完成。蒙文报成立了组织实施委员会和采访组,副总编辑亲自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报道。14名记者7月19日至9月30日,深入全区28个牧业旗,采访70余天,行程2万公里、深入300多个嘎查、1000多户,从火热的生产第一线抓回“活鱼”。
深刻分析 深入挖掘
准确解读牧区新常态,梳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亮点、新方向,提供有价值的权威性报道是引导舆论、形成社会共识的关键所在。2015年12月8日,蒙文报《今日牧区》大型系列报道开篇,以“1+4”的形式,在一版开设《“十二・五”成就 今日牧区综述》栏目,刊登了《发展壮大的四大支柱―― 我区畜牧业发展综述(上)》的报道,9-12版开辟《今日牧区》特刊,刊发牧业篇上部的4篇特稿:《如何夯实发展基础?》《如何提高防灾能力?》《如何完善惠牧政策?》《如何加强支撑能力?》。11日,同样以“1+4”的形式,一版刊登《发展做强的四大支柱―― 我区畜牧业发展综述(下)》的报道,5-8版刊发牧业篇下部:《应该建立什么?》《如何提高组织水平?》《如何提高牧业产品的产量?》《如何调整结构?》。
畜牧业篇围绕2012年自治区提出的保护草原生态,做大做强畜牧业的奋斗目标,怎么走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提出8个方面的问题。以基层牧民的生活为切口,对我区畜牧业发展中的新特点、新亮点、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草原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牧业基本建设和惠牧政策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四大支撑的建议;科技、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化和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四大支柱的判断,并提出了畜牧业发展要从关注发展速度、规模转变到关注质量效率的新发展观。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民族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其系列报道的文化旅游篇以“2+8”的形式,在头版上刊发《百花争艳的文化靓丽风景线――文化旅游工作综述(上)》(2015.2.14日),《从文化大区到文化强区的跨越――文化旅游工作综述(下)》(2015.2.16日)和《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之乡》《文化下乡到文化进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扎根生活的文化遗产》《承载文化意识的祭敖包》《工艺精湛的蒙古族服饰》《绿色无污染的蒙古族饮食文化》等8个特刊,对我区文化大区建设、文化强区建设和文化繁荣的风景区建设工作做了全面剖析,努力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思路。
教育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根基。我区民族教育是在党的优先重点发展的民族教育政策的照耀下发展起来的。教育篇以头版刊发的《通向未来的光明坦途――我区民族教育发展综述》和相关4个整版的特别报道,全面解读了民族教育发展状况。报道用典型、故事、亮点和数字来展示民族教育在党的优先重点发展方针政策照耀下取得的成就。
全局的综述和故事的追踪有机结合是这次大型系列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9个综述围绕畜牧业、文化旅游、教育、医药卫生、科技、法制和民生,从全区的高度做了阐述,相关的特刊则增强了综述的故事情节、典型案例、亮点描述,为有高度、深度的综述提供有广度、接地气的追踪采访事例,达到了报道的“顶天”“立地”的目的。
新形式 新范式 新成就
新常态下,党报要想扩大影响力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改进传播技巧。《今日牧区》大型系列报道是践行“走转改”的一次大行动。《今日牧区》报道的36个特刊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都有一线视角、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和亮点来说明新成就、新动向、新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结构新颖、版面活跃。系列报道的每个大篇是以言论、综述、故事、现象、解析、问题、判断和链接的新范式展开的。比如《文化旅游篇》由2个综述、4个言论、8个深度报道、12个故事、5个相关链接组成的。其中,综述文章把文化旅游成就全面阐述,深度报道则多角度观察文化旅游,对成绩、现象、问题等进行分析;言论文章做论证和判断,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综述和评论的结合,形成了声势,增强了报道的力度,故事、事件、亮点的呈现,给报道增添了血肉,记者的有价值的见解、思考判断成了报道的“魂”。相关链接给报道提供依据、参考和补充。
版面编辑上力求新颖,注意报眉、标题、图片的编排,内容的板块化、全套彩等,用好版面语言,使整个版面赏心悦目。尤其每个大篇的4个特刊的主标题的精准表达,4个标题相互压韵,给人以美的享受。
媒体融合时代,蒙文报人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全媒体传播。《今日牧区》系列报道在报纸刊登的时候,同时在中国蒙古语新闻网、内蒙古日报新闻客户端、内蒙古日报手机报和公众微信平台上推出。根据网络、新媒体特点和用户的需求,在网上全文刊发,手机报上发短文,微信平台上全文发综述的同时,对相关4个特刊的内容做简要介绍,提供线索和导读。全媒体报道,大大增强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结束语
这是一次成功的“亮剑”,不仅检验了专业能力,而且还锻炼了队伍。蒙文报主动承担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社会责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以气势如虹的大型系列报道,大全景式呈现内蒙古牧区的新常态,发挥主流媒体的功能,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鼓舞了人心,提高了舆论引导力。
注释:
一、2012年考情分析
在目前的高考语文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呈现以下倾向:
1.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解构,有意引领考生提高艺术鉴赏力。如2012年浙江卷的“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山东卷的《围棋与国家》、安徽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广东卷的“知识的责任”、北京卷的“《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湖北卷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等,命题人都着意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江苏卷的《笑的价值》、江西卷的“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等,均能使考生在阅读中受到艺术熏陶,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
2.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如2012年湖南卷的“生态建筑声环境”、全国课标卷的《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辽宁卷的《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上海卷的《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天津卷的“生态文明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福建卷的《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等,都关涉当前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3.试题紧契文本核心内容,且难度适中。“科技黑箱作为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哪些特点”(全国课标卷),“‘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江苏卷),“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上海卷),“支持我们‘心灵成长’的是怎样的人”(福建卷)等,不仅选材文脉清晰,而且设题恰切而平易,集中检测考生的理解与分析综合能力。
不过,在具体考法上,各份试卷还是有差别的:全国课标卷、天津卷、江西卷、辽宁卷、安徽卷、山东卷、湖北卷是测查三道选择题;福建卷、浙江卷、广东卷、上海卷、湖南卷是兼考选择题与简答题(题量三或四道);唯有江苏卷只考三道简答题。
二、解题策略
面对论述类文本,理应建立起两种意识:一是文本意识,即学会在通读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原文;二是比较意识,即比较原文与选项表述的异同,以判断正误。
(一)简答题:重在“理思路”与“明观点”
论述类文本贵在一步一步把所论问题说清楚,因此,首先要重视对文章思路的梳理(较多文本往往按“现象——影响——根源——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思路组织成篇)。在梳理思路的过程中,要概括原文各段文字的大意,并标记出其中的重要信息;文中那些承上起下的过渡句尤需重视。例如,2012年江苏卷考英国作家伍尔芙《笑的价值》,该文前三段分说“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三个要点,正是“笑的价值”包含的内容;第四段写“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的中心论点;文章末段则是归纳总结——以“更可贵”三字凸显“笑的价值”。段内思路与全文思路其实是一回事,像江苏卷第16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答题规范应该是:理解并比较段内每一个句子;在此基础上,将本段文字分层,即将话题接近的句子归为一层;概括每个层次的意思;根据要求调整句式,形成完整、流畅的表达。
其次,应注意论点的阐发与论据的运用及论证的过程。如上海卷《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文后第4题为“简析第⑥段的作用”,答题时先应明确第⑥段段意,了解其核心内容;其次是考虑该段在论证的层次上的位置。概括本段意思,可知第⑥段重点内容是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支持的重要性。从论证的全面性上考虑,该段换个角度讨论“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是从刊物的角度来谈的(前文角度为“撰写者”,强调“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此题参考答案为:第⑥段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
另外,文中有关信息的提取、重要语句和词语的领悟,也要细加留意。就信息的筛选、提取来说,一般分两步:一是归纳文本所提供的信息;二是根据题干要求找到信息所在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分析、排除,然后提取、整合成有效信息。
(二)选择题:研究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
高考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断章取义。比如,2012年湖南卷第14题D项为“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这是对原文“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目前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的断章取义,事实上“声衰减”并非弊端,而是生态建筑的声环境追求的目标。
2.偷换概念。比如,2012年安徽卷第3题的C项,把原文“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中的“中国传统科技”,偷换成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在这里,两者明显不是同一概念。再如,江西卷第8题C项“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这是对原文“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的概念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