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土壤;审美习惯
一、民族风格是中国动画存在发展的历史选择
相对于世界动画的发生发展,中国动画经过30年的摸索,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在一个极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对一种舶来品进行探究并自成体系,遭遇到的困难和艰辛恐怕是今天宽松环境中的人们不能意识到或无法想象的事。
1956年,中国动画前辈特伟先生提出了“敲响喜剧之门,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动画创作口号。请注意,在这里必须强调一下:这句口号在中国动画的发展史中不仅不是空洞的,而且是指导中国动画早期创作的根本方针,这是中国动画人艰难地探索了30年的经验总结。自此,中国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思想创造了世界动画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动画艺术形式,并使中国动画真正地成为世界动画的组成部分。
中国动画实践民族风格探索的第一部动画作品即是特伟先生的《骄傲的将军》。在这部影片中,成功地借鉴了中国戏剧艺术的一些典型特质,在人物的脸谱化及动作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无遗。在原画的设计中,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壁画的形式因素,浓重饱满,富有特色。而影片的配乐更是恰如其分地巧妙运用了中国民乐,使声画完美的结合。总之,整部影片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民族气息。
以今天人们的欣赏角度看,这部仅30分钟的短片仍然有吸引人眼球或全部感官的东西。对关心中国动画发展的人来说,看这部片子不禁难免有一声长叹,这是中国动画片第一次真正被赋予了文化存在价值的动画创作,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和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如果人能够回到过去,或者说人能够通过想象回到过去,置身于过去的那个历史时段,观察并体会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动画创作,则必为一种精神或意志感动:真诚、执菩、热忱、敬业、智慧、勇敢等等。现代人或缺的一切美好品质都可以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动画人身上体现。如果要谈到这种精神或意志的具体表现,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得淋漓尽致:在没有任何所谓现代化的工具的情况下,只通过人的手,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一部近120分钟的动画巨制――《大闹天宫》,时至今日,这部动画片无论在造型、色彩、音乐、画面效果及制作技术都可使观者沉醉其中,即使再挑剔的观众也难看见这部影片在某一方面有一丝苟且之处。据不完全统计,此片的手绘图就有15万幅,15万幅,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一部影片用了15万幅画图,这是世界动画史上的奇迹!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除了一种精神的意志,还能是其他什么吗?
是人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造就了人,也许这两者同时都有吧。在中国的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动画人创造了历史。或者说,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动画史是由中国动画书写的。20年间,30多部动画片,荣获国际国内百余项大奖,且不断地创造出新。难道不能这样说吗?
充满主观色彩的文字书写会使观者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随之语言叙述的可信度亦会受到置疑。按照论文的一般规则,对待一个问题的论述是不允许有明显的情感倾向的。但是,当用文字书写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总使人不自觉地在心中涌起一种情感,不能自控。有时,用文字平淡地叙述一段历史真是一件残酷的事。
假如中国的动画发展只停留在《骄傲的将军》或《大闹天宫》的艺术语言形式上。就世界动画史的角度看,这个动画艺术形式的发生只能算作一种偶然。虽然说偶然就是必然,但那是哲学思辨的范围,在历史叙事中,偶然就是偶然。然而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动画的发展创造非但没有故步自封,而且是不断地以一种又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动画艺术形式刷新着世界动画史,并同时证明了中国动画并非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偶然现象。继《骄傲的将军》之后,1958年,中国动画出现了另一类新形式――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等。1960年又有了折纸动画片《聪明的鸭子》等一系列富有趣味的创新形式,尤其值得一说的是1961年推出了举世瞩目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不仅是动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而且成为中国动画最富特色的代表。1963年另一部水墨动画片《牧笛》更是让世人领略了中国动画的魅力与诗意,被认为是“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自此,中国动画被冠以“中国动画学派”的国际动画定位。
面对如此丰富的动画艺术语言,难免使观者产生一个疑问:即这些想法或创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毕竟在艺术的王国里要有所创新是一件众所周知的难事。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了中国动画的这些创造,或者说中国动画的发展和创造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
对于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或稍有一些中国艺术知识的人来说,这个显得比较专业的问题也许根本就不是问题。这就好像是在一个中国人跟前提到“床前明月光”一样的情形。如果问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姓名和“床前明月光”相比较哪一个更熟悉一些?相信大多数人会觉得自己的名字陌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惯性体现。无论语言是否可以说清楚,或者文字的表达是否明确,中国动画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中国人眼中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正是由于这种关联太过明显而使人忽视了这种联系的存在。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创造提供了无数可能,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可能,而且更是现实的发生,这一点恐怕是任谁也不可否认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存在发展的合理依据
阳光、空气和水是世界万物存在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普遍条件,对一片庄稼或一株植物来讲,这些几乎没有特别去说明的必要。除此之外,则必须强调的必须值得说的就是土地的因素。盐碱地里长不了庄稼,贪脊的土地长不好庄稼,这几乎是全世界农民的共识。同样的道理,文化的土壤也直接决定文化产物的质量。而且在细微处,同样的东西可以有差别很大的味道,就如晏子所云桔生于南为橘,生于北为枳是也,这道理其实一点就通,不必多说。
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创作和发展必然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这是毋庸置疑的事。传统艺术在造型语言及形式因素等方面对中国动画的影响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审美习惯,图像造型艺术必定是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深层意识之中的东西。这一点是没有错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余年来生生不息、绵绵不断,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始以来就确立的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心理――“天人合一”不无关系。纵观中国文化史,其中蕴涵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 相争相融的多线发展,生生流转,而并非一脉单传。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传承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或者可以成为解释此文化传统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
既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的存在发展的土壤和背景,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必须弄清楚:即脱离了此文化的“中国动画”还是不是中国动画。答案是显然地,中国动画之所以区别于世界其他动画艺术而独立存在,恰好是中国动画所具有的独特性或民族性特征。这也是中国动画存在的全部意义。故此,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可以是任何动画,但绝不是中国动画。如果逻辑永远只按照合理的方式演绎,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动画存在发展的唯一合理解释。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发展取之不尽的渊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而这种取之不能穷尽正是这个文化固有的特质。这不是一个狭隘民族主义的盲目自大,却是生存于这一文化传统下的民族共识:一切中华古典都是贯穿在模糊和混沌之中,无论从语言文字或者是个中内容都是如此。所以解释的可能和维度不可限制。比方说:一个碗就是一个碗,它不可能是一个盆或者一个瓮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但是一个圆就可以被认为是碗、是盆、是瓮、是太阳、地球或可以被以为是任何圆的实体或抽象体。中国的古代文化就是这种性质。在大约四、五千年的时间内,数以亿计的人来挖掘这个资源以待已用,但对这资源来说,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不断地有所增加并共同构成了文化传统的一个部分。几千年下来,其间之增融不可胜数。
用一个外国学者的话说:“一切的阅读都是误读。”这句话用在中国传统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上尤为合适,正所谓作者未必有而读者未必不能有,文化传统的传承和诞生就是这么一个无穷尽的过程,世界上的文化大都是如此,只不过,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中表现尤为明显。
如果以上的说法没有明显地牵强之处,那么中国动画的发展就不再是无材可用或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而只是一个如何选择或利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研究;策略
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观摩东北师范大学学院郭凤志教授的思政课教学之后,从当前形势与任务出发,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从中汲取精华,从而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许多相同之处,很多知识可以运用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它既能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亦能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使枯燥的课堂焕发生机,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笔者自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问卷调查问卷》,于2015年3月对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职院、湖南大众传媒职院、长沙职院四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被调查学生有2013级和2014级,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9份,被调查的学生2013级有124人,占总人数的32%;2014级有265人,占总人数的68%。被调查的学生涉及会计、汽车维修、旅游管理、国际贸易、文秘、音乐表演等专业,有59.5%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要,超过一半的学生肯定思政理论课在其成才方面的价值,调查数据具有代表性。现状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空洞、理论脱离实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方面的调查中,6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缺乏实践教学,53.8%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比较空洞,理论脱离实际。思政理论课有较强的理论性,必须联系社会热点、国内外事件等进行教学,同时实践教学不可少,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式、“填鸭式”教学。同时,在调查中,21.3%的高职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用并有所了解,26.54%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76%的学生清楚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的时间并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重要,可见高职学生对中国创通文化知识感兴趣,高职学院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渗透。
(二)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调查中发现,60.1%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调,14.9%的学生对思政课有兴趣,2.1%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是学校的规定没有兴趣也要学习,因此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议调查时,56.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有优点,但它的缺点是只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如果只采取讲授法,会使教师重视理论灌输,照本宣科,缺乏与现实的联系,不接地气,使学生对思政课更加没兴趣,教师讲台上声嘶力竭,学生不听课干自己的事情,最终教师也丧失教学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被动、缺少积极主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是高职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发现,有49.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未来就业没多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当前高职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遇事即以功利的心态对待,认为思政课不如专业课对自己的求职择业有用,学不学一样,学习缺少积极主动,因此思政课堂上出现学生玩手机游戏、看电影、学习专业课知识等现象,而沉溺于手机中的这类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这就需要思政教师除了讲授自证理论知识之外还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讲述《论语》,使学生明白孔子与弟子曾经探讨过六种人际关系,并提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思政课的文化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课教学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对大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可以加强学生自身修养,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伴随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涉及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的各个方面。如孔子提出和为贵,就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在校高职学生均为90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尊心很强,只要遇到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更有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民族无疑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为公 克己奉公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学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作用,除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一)直面现实问题与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真实反映社会各个方面。高职学生是思想比较活跃的群体,他们会比较关注各种社会问题及与自身成长成才的问题。思政教师一定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讲真话,不回避矛盾,单纯的理论讲授并不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方面的关联,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思政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解决自己的疑惑。
(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辅助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学相关通俗读物,如《国学》、《弟子规》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会产生一定积极效果的读物,思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需要,借鉴吸收教学相关通俗读物的内容对有关理论进行阐述解释说明,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中“学”,自己参与到思政课教学当中,这样会使思政理论课教学真正的“入学生的耳、脑、心”,以更好的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三)互动式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新路径。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即客体,这样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而学生有思想,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现在思政教学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不仅仅是指教育者,同时还包括受教育者,即学生,在思政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导作用,又激发学生主体性,尊重其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沟通、探讨以促进师生交流与融合,实现教学相长目的的教学方法。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安排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如以重大传统民族文化节日为契机,对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民俗民风。利用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特定意义的重大传统节日开展活动,通过9月3日胜利纪念日活动传承民族文化展演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真谛,加深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中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编号是14A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竹(1983―),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律教育。
参考文献:
李正荣今年64岁,出生在北京东城的琉璃寺。他就喜欢骑着自行车一个胡同一个胡同地转,几乎走遍了北京所有的胡同,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永远刻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他经常拿着照片和地图,用半生不熟的英语与外国人搭讪:“你去不去这个地方?”“OK!”他帮助外国人租好自行车后,两人骑上自行车就走。久而久之,老爷子从中找到了乐趣,开始做起了“导游”。
2002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在琉璃厂,一群年轻人向李正荣围拢来:“您能带我们转一转吗?”李正荣二话没说,带着这群年轻人,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便把大栅栏地区的乐松山故居、贝勒府、梅兰芳故居、新凤霞故居等名胜古迹和名人故居转了一个遍。青年们非常兴奋,意犹未尽。于是第二天李正荣又带他们浏览了故居、冯国璋故居、婉容受训的地方以及王爷府等地。临别,青年们非常激动,他们握着李大爷的手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从青年们真挚的眼神里,李正荣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件事的意义。这以后,李正荣在他的名片中这样写道:我用幽默的北京话向您讲述:名人故居和市井文化,向您介绍四合院内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
李正荣历史知识渊博,对老北京胡同文化了解甚多在琉璃厂一带是出了名的。1998年,一位老朋友给他领来了一个美国老太太,说她要找斯诺在北京的故居。李正荣带着美国老太太打的直奔北京站口东的羊毛胡同。到了斯诺故居,老太太兴奋极了,又是录像又是拍照,不停地说:“太好了,简直是太好了!”李正荣本以为任务已经完成,便打算走,老太太却“NO、NO!”地叫个不停:“你带我去吃北京最好的!”李正荣又打车带老太太到银锭桥吃了“烤肉记”的烤肉。酒足饭饱之后,老太太说:“你还不能走,你送我去京都饭店。”谁知到了京都饭店,老太太还是不让他走,给他点了一杯咖啡,笑眯眯地说:“我问了126个人,都不知道斯诺的故居,你是第127个。你要是不带我去斯诺的故居,我这次就算白来了!”
如今,李正荣已接待了170多批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共400多人。一位法国朋友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朋友李,谢谢你弘扬了北京的文化,把北京的文明介绍给了世界……再一次谢谢您!”
关键词:北京鸟巢 中国传统审美 天人合一 审美想象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TU-09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一、天一合一的美学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以至到现在一直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中国的文化建设起着根本的影响作用,而在众多言论中,又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最大,最深远。“天人合一”的“天”是指自然而然,提倡万物都应该基于其自然而然的本性,大自然又是最自然之物,因此人类在创造万物的时候,必然要模仿自然,顺应自然。老、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建筑的审美上,就是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要求建筑要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鸟巢最为21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建筑的指导思想虽然有很多现代审美的因素,但其根本,仍旧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一直贯穿在鸟巢的整个建筑过程中。
第一,名字:师法自然。“鸟巢”这个名字就很生态,鸟儿的巢都是自然界中的东西,北京鸟巢的命名,取自自然,融于自然,给人很亲切的感觉,而且给人一种很生态的感觉。将自然界中的东西拿来命名我们人类的建筑物,也反应了人类建筑追求绿色,追求与自然统一的思想,让我们能呆在自然环境中欣赏自然。
第二,选址:融于自然。中国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首先重在与周围建筑物的群体和谐美。中国古代建筑,无论宫殿、寺庙、宅第的群体,还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均追求整体统一,造成所谓星列棋布、群星拱卫之势。鸟巢选择在北京中轴线的北面,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和紫禁城处于同一条北京中轴线上,就是为了和周围的建筑群达到整体和谐。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就要求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要合乎自然,鸟巢所在地的无污染,蜿蜒的河水以及空旷的视野,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天然的绿色的鸟巢,让人们真正感觉到绿色的奥运。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人们追求自然,渴望融于自然,与自然,与宇宙和谐共处的美好思想。总的来说,就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第三,科技:顺应自然,利用自然。鸟巢作为现代高科技下的的产物,它体现了现代科技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结合。鸟巢真正做到了顺应自然,并很好地利用自然,从而完美地做到了天与人的合。比如,“鸟巢”的地形是微微隆起的,把很多附属设施置于了地形下面。这是“鸟巢”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减少了土方挖掘所需的巨大投资,而且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可以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坐席,这就是顺应自然的做法,达到与自然一体的效果。充分利用高科技,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自然无处不在,与自然和谐相处,永远是我们的不懈努力。
二、艺术审美想象
美好的想象,能使审美主体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对审美对象产生美好的印象。对于审美创造主体同样重要,可以这样说,创作主体在创作的同时,同样也是自己作品的欣赏者,作为一个自己作品的创造者而和欣赏这,审美想象使创造主体从两个角色来解读自己的作品,因此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的作品。
“审美想象的基础是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①鸟巢作为一个沉淀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建筑,其审美的基础当然是来源与其丰富多彩的传统历史文化。鸟巢,必定是在建筑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想象下设计完成的,而鸟巢也必然会引起世人对于其的审美想象,从而使鸟巢有着更深更美的审美韵味。鸟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凝结。
第一,名字。从古至今,“鸟”都含有阳刚、男性与雄健之意,而“巢”则象征阴性,就像守巢的总是母鸟一样,“巢”有包容万物的胸怀,意味着孕育生命。筑巢引凤符合天道,百鸟归巢有季节性,而永居鸟巢的当然是百鸟之王。传说中的凤凰已不知何处去,如今的鸟王是代表和平、健康、幸福的孔雀,孔雀是家鸟,永远跟着主人走,如果鸟巢里能有一阴一阳的孔雀,才更能活络这个巢,才更能赋予鸟巢永久的生命力。对于鸟巢名字的艺术审美想象,让我们对鸟巢有了更美的体验和认识。在审美联想中获得美好的审美体验,鸟巢就不单单是一个建筑了,更是中国文化历史的结晶。
第二,选址。鸟巢选择在北京中轴线的北面,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在这条从北到南的主轴线上,现在依次贯穿了鸟巢、钟楼、鼓楼、故宫、天安门广场、纪念堂、前门等历史建筑,这条线也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在风水学上称“骑龙”格局。另外,鸟巢与中轴线另一端的水立方遥遥相对,圆形的鸟巢与方形的水立方,是天与地的在现,充分体现了中国“天圆地方”的思想。
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美想象,才使鸟巢的建筑审美更加的具有了文化特色,鸟巢才更有了美感和意境美。
鸟巢作为一个融合了古代建筑美学思想和现代审美观念于一体的完美建筑,其身上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当然不止只有如上的粗略勾勒。我们只希望中国的建筑能更加融于自然,更加的充满意境美。中国不再需要四方块,让艺术美也渗透建筑,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之中。
注释:
①皮朝纲,《审美心理学导引》,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24页
参考文献:
[1]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 反思 路径建构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1.冲突还是对接
互联网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于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青少年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变,他们能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来获取更多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多元信息又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击,扰乱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冲突还是对接?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对接并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话语权由谁主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既丰富又复杂,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同时,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如何主导“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丰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改进“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现实性。
3.传授式还是渗透式
所谓“传授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内化,以实现教育目标。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直面全方位、开放性的“互联网+”挑战。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渗透式教育”。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
4.教育效果可否实现“1+1>2”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更为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旧教育方式难以“引人入胜”的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效应、效力的最大化。这种教育模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对学习者的渗透、内化,其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空间、某一地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从过去单纯依赖书籍、课堂等载体传授,逐步转变为越来越靠信息技术传播。我们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同时,还应深入挖掘“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发挥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便利、易接受等优势。例如,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在线社区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构建教育功能强大的“自媒体”、“社交圈”,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
2.把握教育主导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教育主导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进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渠道。其次,家庭与社会应共同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纽带,互联网技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校讯通、微信群、网络互动平台等媒介的作用,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选择。
3.开发符合青少年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力求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出现空洞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这类课程,“重在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真正地体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永恒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2]。
4.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有教育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翻转性”,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享云端教育资源,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师生交流。此外,我们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线学习等。
5.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要求注重“用户体验”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验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也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