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技艺欣赏
舞蹈作为人类生命最活跃、最重要、最充分的情绪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在肢体运动时的艺象美。所谓的艺象美是作品中由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或者审美意象整合的多层次总体,也就是西方国家说的艺术本体。舞蹈作为人类生命周期的浓缩,从审美特征来看,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分析舞蹈作品的审美特征,在掌握审美特性的同时,对提高欣赏水平和舞蹈审美有很大作用;同时,它也是提高舞蹈欣赏技巧与艺术修养的基础条件。
1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与舞蹈审美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中国舞蹈发展来看,不管历史怎样发展,舞蹈始终都被作为文化现象传承、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它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与充实,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从戏曲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凭借身体就能反映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人文艺术。中国当代舞蹈大多是专业的舞蹈作品,随着舞蹈多元化的推进,舞蹈艺术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从观赏方面,从专业角度来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专业的舞蹈培训学校。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舞蹈艺术不仅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繁荣的进程。人类作为舞蹈艺术的主体,它不仅表现在舞蹈艺术形式,还包括艺术体操、武术竞技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打造舞蹈美感。人体动作变换作为整个舞台表演的关键,只要赋予了形象特征与社会功能,就会给人类带来不同的感受。通常杂技需要表演者拥有超强的意志与熟练的技巧,再通过高难度动作展现艺术美。而舞蹈不仅是动作与动作的堆砌,同时它还承载着对应的文化精神与动人情感,在世界万物好与坏都表现出来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审美评价,同时这也是震撼心灵的一方面。在舞蹈表演中,它遵循一定的规律,节奏作为舞蹈艺术的关键部分,在造型、节奏的双重润色下会显得更加流畅、自然。另外,舞蹈艺术每次变换都会根据必然性、连接性,在整体感觉的引导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在这过程中,舞蹈语言让舞蹈形象更加生动,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总体来讲,舞蹈审美与舞蹈本身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在技艺性、抒情性、独创性的影响下更加精密,再综合汇总成舞蹈。而利用审美特征发现舞蹈本质就是考验艺术形式的一种方法。
2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是一门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艺术,社会生活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社会多样性、人类生活状态都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且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在舞蹈操作中,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现象,展现生活中的美、善、真,在这些现象统一归纳后,再形成优秀的舞蹈作品,用舞蹈艺术独特的魅力激励人、感染人、启发人,不管什么形式的舞蹈,都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例如:《洗衣舞》就是一部典型的舞蹈,通过藏族人民传统歌舞,展现出情同手足、军民团结的精神;同时它还将民歌与踢踏舞联系起来,通过对生活小故事美化、提炼、加工形成。它的主要情节是:一群到河边背水的藏族姑娘,遇到了要到河边洗衣服的战士;于是这群姑娘用计策将战士要洗的衣服骗过来,并且洗的干干净净,当这些战士回路,发现这一现象,急中生智帮藏族姑娘挑水的情景。整个舞蹈一直担着水桶往前跑,藏族姑娘拿着喜好的衣服在后面追的活泼、生动的场面结束。这段《洗衣舞》不仅代表了居民日常生活,也有很多感人至深、寓意深远的地方。由于取材新颖、结构简洁、立意深远,从创作到现在一直被广大民众喜爱。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审美特征赋予了作品独立可行的空间,不管在主题,还是在题材上都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它要求作者紧紧围绕艺术构思的创新点,而不是一味向观众展现舞蹈形象。因为创新点一直是艺术作品永存的条件,在得到肯定与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舞蹈本质来看,美感主要存在于自主创作中;而所谓的新作品,不仅要在意料之内,更要在情理之中,人类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创新的物质产生美感。作品主题思想作为整个艺术美感的源泉,创作手法必须真实动人,在艺术创新中进一步演绎作品。如:《荷花舞》作为广受舞蹈家喜爱的作品,之所以获得这样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它为观众带来了美感与新意,在创作初期,舞蹈家受到“莲花灯”的启发,从而在艺术形象上也进一步创造和加工,不管是内质还是形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观众在欣赏中产生共鸣。
(2)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古文《毛诗序》曾这样说过“情动于中,行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叹,故泳歌,泳歌不足,足之蹈,手之舞也。”这也展示出人在激动时,会情不自禁的跳舞。舞蹈表达情感的特点是神行整合,用体动展现感情,给人直观的形象。由此可见,抒感的最好方式仍是舞蹈,它虽然没有影视作品的台词与客套的语言叙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利用对应的场景和音乐叙述事件。在舞蹈艺术形式中,常用比拟、象征的手法,通过优美、无声的肢体语言展现故事情节,表达情感。而观众在舞蹈艺术欣赏中,也通过对表演者舞蹈旋律、舞姿的感悟,充分展现想象力,掌握故事情节,体会舞蹈蕴涵的感情。如:芭蕾舞的代表作《天鹅湖》,在这部作品中,起初王子与天鹅相遇是一段古典的双人芭蕾,通过表演者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极其细腻、巧妙的展现了奥杰塔从提防、恐惧心理到信赖放心的心理转变,最后萌发爱情的转化过程。在这段舞蹈中,没有语言描述与台词,但是却将主人公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3)虚拟象征的审美特征。舞蹈作为生活现象的概括,它不是直观的纪事,而是将虚拟象征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审美特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舞蹈人员姿态、身体动作代替语言,从而进一步反映思想情感、展现故事情节。因此,不了解审美特征,就会让刚接触舞蹈的人员展现出“看不懂”的感觉。在舞蹈剧中,通过舞姿与情感动作,用屈指可数的方式展现舞姿。例如:舞蹈家王霞主演的《金山战鼓》,从整体来看,它是一部展现情感的作品,但是也有一些部分是纪事的环节。当表演人员站在鼓上查探军情,不幸中箭时,表演人员用手紧紧的捂着胸口,在鼓面做后桥动作,并且逐步形成拱形,最后从鼓上滚下来。在这段舞蹈设计中,主要以抒情为体裁,在直观纪事的过程中,展现受伤疼痛的场面,再将细节放大,展现人物形象,达到主观纪事、虚拟象征两者结合的效果。
(4)技艺与综合的审美特征。技艺性作为舞蹈艺术完成蜕变的核心因素,舞蹈演绎的内容必须在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它的主题心理是完成高难度的技艺。通常,多圈旋转、跳跃都是高难度的动作,在体现技艺性的同时,必须根据舞蹈动作的软软性进行。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一门艺术,更代表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特征,所以它具有广阔的演绎范围和创造区域。而舞蹈审美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过程,如果只依靠审美特征很难完成,所以必须结合多种形式展现艺术美。
3结束语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鲜明的表现形式,它拥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必须根据审美特征,从各方面提高艺术修养与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 黄颖.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J].时代文学,2012(15):216217.
[2] 黄涛.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科教导刊,2010(8):182,184.
[3] 蔡蕾.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功能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8):198199.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身韵 审美特征 运用
中国的古典舞蹈是我国的一种舞蹈体系,是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代表性的舞蹈。而“身韵”因其具有“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特点,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并打破了原有中国古典舞蹈戏曲程式化的动作的局限性,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戏曲形式和面貌。
一、中国古典舞蹈概论
中国的古典舞蹈是基于传统的民间舞蹈的基础之上,由相关的舞蹈专家,整理,加工,创造,并且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风格的特色舞蹈。中国古典舞在我国舞蹈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堪称典范,为中国舞蹈艺术的结晶。中国古典舞凝聚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美学风格的精髓,包含了几千年的传统舞蹈的魅力,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时代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古典舞蹈的出现,进一步反映了人们对古老舞蹈文化的尊重,展示了中国传统舞蹈独有的特点和风韵,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
二、古典舞蹈中身韵的艺术特征
所谓“身韵”,正如它的名字所展示的,“身”就是代表身法,所表达的就是中国古典舞蹈的外部表现技法;“韵” 就是代表韵律、节奏,所表达的主要是中国古典舞的内在的气韵。“身韵”则代表了身法和韵律的总称。身法主要指的就是外部的技术范畴,“韵律”表达的则是艺术的内涵,只有把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才可以让中国古典舞蹈的风貌和精髓真正的展示出来。也就是说,身韵就是“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是中国古典舞蹈的灵魂,是中国古典舞蹈所独有的符号。身韵当中的动作大多数以圆形为主,这应该和我国传统的世界观和审美特点有关。其中道家的太极图,古典建筑当中的圆形结构,都进一步的表现出了我们民族对于圆形这一审美特点的钟爱。在身韵中则表现为平圆,立圆,“8”字圆。在这些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增加或减少原有的动作轨迹,则可以打破原来的节奏,进而让之前的凝固化的动作特点得到改变。身韵要求舞者的动作一定要遵照“圆”,也就是“动与静与点与线互含互牵”,的审美原则,这一形神统一的民族性的艺术特点在中国古典舞当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汇聚了中国舞蹈文化精髓和民族审美观的身韵,以其丰富多变的舞蹈动作,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特有的表现力,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特色和代名词。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剧目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既增加了古典舞蹈的鉴赏性,同时又突出了古典舞蹈剧目的风格性
古典舞其实是当初为了进一步解决舞者的训练而从戏曲当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曾一度被称之为戏曲舞蹈。而身韵的出现则使得古典舞蹈彻底走出了误区,同时欣赏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身韵在舞蹈的训练中,则很好地改善了舞蹈演员在气息和身体的韵律方面的问题,提高了训练效果。
身韵已经成为古典舞剧目的特点和风格。虽然古典舞从风格上面来说还是属于戏曲舞蹈,然而,身韵的出现则让古典舞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标准。
(二) 给古典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土壤
古典舞蹈通过身韵得到了充足的养分。持续深入的对身韵的研究,使得中国古典舞蹈形成有效的系统的风格体系。身韵给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在如今的训练中,有效的进行身韵的训练,可以让身韵在古典舞蹈中的表现更加自然,为将来古典舞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一个更加清楚的发展方向。
四、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身韵的训练可以增加古典舞组合的美感,进一步提高了训练的兴趣
身韵训练的科核心要素就是形、神、劲、律。强调魅力,强调内心的感受。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身韵的训练既提高了演员在进行动作时候的力度和气息的把握能力,同时还锻炼了演员用神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使得无聊枯燥的单一的组合,具有了韵律,进一步增加了组合的美感。
(二)身韵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演员的表演能力
身韵的训练可以进一步帮助演员提高其表演的内涵和艺术造诣。当具有了身体的韵律之后,就可以提高动作和表演的能力。例如,在舞蹈中一个简单的“风火轮”动作,加上韵律后就成为了生命的延续,进一步显示出了身韵的艺术价值。
五、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
身韵最终就是要让中国古典舞蹈的所有舞姿和技术达到融合统一的目的,这主要体现在对节奏和舞蹈动作的连接处理和表演者内在修养等方面。如果基训是一种古典舞蹈的训练方法,身韵就是规范舞蹈动作的标准。试想一下,在古典舞蹈中没有节奏韵律的动作和舞姿,肯定会让人感觉到非常乏味。因此,如果我们掌握了古典舞蹈的节奏韵律,则就找到了中国古典舞蹈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所以说,身韵的训练不只是体现在中国古典舞蹈的风格,节奏和技巧等方面,而这也可以进一步表现在发展和创作舞蹈的动作和舞蹈语言方面。古典舞蹈中身韵的运用和很多其他不同门类的舞蹈艺术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身韵也是有其独特的时代特性,因此,怎样才能控制和把握身韵的时代特性,已经成为身韵训练是否成功的标准。所以,身韵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应该进一步展现出当下人们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让身韵和当下人们的精神面貌达到和谐与统一。
六、结语
综上所述,身韵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舞独有的风格,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本质而且以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姿态,强烈的民族风格,已成为中国古典舞蹈的重要标志。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古典舞蹈将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其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唐满城.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关键词:花腰彝 龙舞文化 审美
作为彝族的支系,花腰彝族在全世界只有大概三万多人左右,主要聚集在云南石屏的龙武、龙朋和哨冲三个乡镇以及峨山县的小街镇,有着悠久以及灿烂的历史文化,花腰彝族的龙舞通过动律以及舞姿还有表演形式多方面,展现了该民族的独特的舞蹈魅力,具有鲜明审美特征。
一、花腰彝龙舞艺术形式介绍
花腰彝族的人是极其崇拜龙的,其舞龙以及祭龙的活动是非常神秘并且充满了民族特色。相传这一舞蹈主要是祭祀一位叫阿倮的,传说中的民族英雄,相传他是能够征服自然以及邪恶的龙人。通过祭龙活动,可以保佑村民一年都会幸福安康,收成也会风调雨顺。
祭龙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在彝语中分别称为是“米夏好”另一种是“德佩好”,“米夏好”是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不同村寨举行时间也不一样,通常都是在正二三月左右举行祭祀活动,“德佩好”是要十二年才会举行一次,一定要在马年的马月以及马日,左北冲以及坡龙山脚还有水瓜冲上几个寨子一同联合举行。[1]
花腰彝族在舞龙过程中是有雄雌之分的,女子舞的是青龙也就是雌龙,男子舞的是黄龙也就是雄龙;两条龙一起舞蹈的时候,雌龙要先舞。彝族人民认为世间所有事物都是有雌雄之分,雌雄相戏才会使得万物得以繁衍生息。
二、花腰彝龙舞的审美特征
1.舞蹈本来就是一种用以抒感的艺术形式,在花腰彝龙舞过程中对情感性的表达就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
花腰彝龙舞是花腰彝人民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舞龙过程中,通过奔放热情音乐的配合,以及自然姿态的变动,将深刻的民族崇拜情感在舞龙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同时花腰彝舞龙也是极具力量的一种民族表演形式,其表演过程中多变快速的节奏,是对奔放以及热情民族情感的传达方式。
2.象征性也是花腰彝龙舞的一种审美特征。通过舞龙的形式象征着花腰彝人民对龙的民族崇拜。
通过舞龙上下翻滚欢快的动作,以及表演过程中欢快的节奏,象征着花腰彝族人民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在这些舞蹈表现形式之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舞龙时的风格以及韵律也有着比较鲜明的民族特征。
3.在花腰彝龙舞过程中对花腰彝民族服饰的欣赏以及其歌舞表演形式,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审美特征之一。
在整个舞龙过程中,花腰彝族人都会穿着比较传统的服装,这些服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性的,所有人的会系一条花腰带,这也是为什么这以民族会被称为花腰的原因之一。花腰服饰主要是有头帕还有大襟裳等多种服饰配饰,在花腰彝族的服饰上绣有很多的团,据说所有的图案都相应的讲述了相应的历史故事,就有比较高的文化审美特征,以及欣赏价值。
4.花腰彝族龙舞鲜明的特色以及独特风格的形成也是源于当地热情好客的民族特性,这种热情的民族特性也是对花腰彝舞龙一种重要的审美特征。
通常都是在节日的时候,通过组织舞龙表演,带动人民的热情的气氛,在舞龙过程中将花腰彝人民热情奔放,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充分的展现出来。
5.花腰姑娘也是花腰彝族龙舞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花腰姑娘舞龙,有独到之处,龙头一动,虎虎生风,才见姑娘倒地平舞,翻起千层浪花。又见长龙破空而出,荡起万朵祥云。七彩长龙在她们手里时而上下翻滚,时而蜿蜒漫游,时而冲天而起,时而盘旋长啸……在红土高原南部逶迤的山间,有一群漂亮的彝族舞龙姑娘。平时,她们和村里人一样干农活,碰到什么节庆,她们就会组织起一支女子舞龙队,和男人一样舞起长龙,给人们带来欢乐。她们把龙舞得虎虎生风,从云南省石屏县舞向昆明,又从昆明舞到北京。
三、花腰彝舞龙中蕴含的民族文化
花腰彝龙舞作为一种比较传统以及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彝族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舞龙是对其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其舞蹈的过程以及整个运行过程,都是与其内在价值以及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舞龙最重要的功能性就是其内在生存的动力。
文化是通过民族以及人类所创作的,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以及环境下,对社会以及自然都会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认识的。对于花腰彝族来说,舞龙文化就是其独具的民族特征,每隔十二年才举行一次的“德佩好”,所有村落的人欢聚在一起,随着舞龙活动的进行,大家一起欢歌跳舞,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人民之间的感情,加强花腰彝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自豪感。[2]
花腰彝舞龙活动过程中,是有很多节奏以及动作的,这需要舞者要有比较好的记忆力,在舞龙过程中,有很多繁杂的动作,比如在其舞龙过程中有一种称为是“凤舞龙”的舞种,表演过程中要将锣鼓作为音乐的节奏,通过各种动作相互结合。舞龙的过程也是需要舞蹈者有非常坚强的意志力的,在舞蹈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翻滚以及跳跃的动作的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些动作。在进行训练的时候,需要舞者克服比较大的身体障碍,从而发挥最好的水平,这也是民族的文化所在。
更主要的民族文化内涵所在就是表演过程中舞者的创造性的表现,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的将舞蹈形式进行创新,基于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让舞龙过程变得更有民族特性,各有艺术性的感知力。受现代文社会商业化影响,舞龙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很多年轻人却更多的崇尚时尚,忽略了最本真的传统文化。随着外界世界改变,如何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将文化传承下去,在很多时候,这种文化的传承都是受到不同生存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所制约的,民族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也就将失去其民族的个性了。因此有效的将花腰彝族的舞龙文化传承下去,也是对花腰彝龙舞审美特征的一种欣赏。[3]
结语:
花腰彝龙舞是花腰彝族人民传达情感的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舞龙的过程,将其民族特有奔放热情的民族气节充分展现出来,花腰彝龙舞的审美特征与其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劳动斗争的民族特征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舞蹈的形式将花腰彝族历史进程通过欢快的舞龙的形式展现出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可以从中享受到审美的。
参考文献:
[1]陆定福,吴雪梅.从表演艺术的发展看花腰彝文化的主体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07).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家在中国传统舞蹈基础上,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手法,结合我国的戏曲、武术、杂耍等多种艺术彤式,经过专业的提炼、加工、整理、创造、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及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中国古典舞的建构依据十分庞大,从文化内蕴到现在的学科建设,从形态特征到审美追求,它经历了坎坷,同时也收获了辉煌。
戏曲:中国古典舞的推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孕育着其独特的文化,在这个庞大的传统文化下,又滋生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而戏曲就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国的戏曲舞蹈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它以实际人生活动的戏剧形态,保存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许多历史文化特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舞蹈界开始大规模学习戏曲舞蹈,并对其进行整合、创新,逐渐创立了中国古典舞体系。
正因为此,中国古典舞曾一度被人称作“戏曲舞蹈”。其实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中国古典舞中很多强烈、夸张的表现手法,都是和戏曲舞蹈十分一致的。它们都是通过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外部形象特征,来表现生活、展现形象、刻画个性,并通过独特的民族形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手段来加以表现的。可以说,中国古典舞是从中国戏曲舞蹈这一母体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新的艺术表演形式,戏曲舞蹈是中国古典舞诞生的强大推力。中国古典舞一方面保留了戏曲舞蹈中的一些基本表演动作,另一方面摆脱了戏曲舞蹈的行当性和戏剧性,形成了一个足以代表我们民族古代文化特色的艺术体系。它是表演者对于戏曲舞蹈求新求变、钻研创新的产物。
身段:中国古典舞的缘起
身段一词从字意来讲,“身”是指身体,“段”当术讲。身段就是形体动作的艺术,侧重指外部的舞蹈技术,在传统戏曲“唱念做打”的四功中,不论哪一功都是由内而外,通过形体来表现情节,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动作的。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都蕴含着极丰富的舞蹈动作,这些都称之为身段。中国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姿态上的变化特别丰富,手的运用很巧妙,通过手、眼、身法的配合运用,在艺术上达到高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身段”从新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舞蹈的姿态,也就是更美化、更精细的舞蹈技巧。身段的素材主要来自于戏曲舞蹈,在戏曲舞蹈原有的基础上把它提炼、加工转化为舞蹈,不按戏曲的规范,而是根据舞蹈的特性,按照舞蹈的要求,把它们升华为舞蹈,把技术性的内容,转化为艺术性的内容。
身段不仅抓住了戏曲舞蹈的动律精华,而且加上其与神韵、劲力、节奏、节律等特点的相结合,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美学特征。
身韵:中国古典舞的精髓
身韵从字面上解释,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精髓。
任何艺术创作都要遵循自己统一的表现手段,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亦是如此。做为中国古典舞的一种新型表现方式,身韵无疑使中国古典舞创作有了新的气象。
身韵是对戏曲身段的不断提炼的成果,它使中国古典舞摆脱了之前“拘于形”的桎梏,实现了从“形”到“神”的飞跃,完成了戏曲舞蹈从外在形态到内在意蕴的升华。
身韵的推出,使古典舞的动作、造型和舞姿丰富多彩,它将训练身法和陶冶神韵相结合,把“形神劲律”做为古典舞的动作元素并结为一体,为“神形兼备”做了完美的诠释。它以动作舞态的丰富多彩,以及很强的舞蹈性与民族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深得众多中国舞编导们的青眯,并被充分运用到创作当中,使中国古典舞在创作上有了很大进步,为古典舞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芭蕾:中国古典舞的升华
中国古典舞是在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的基础上,贯彻吸收多种艺术形式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优秀的舞蹈体系不仅仅要具备传统舞蹈特定的艺术规范,更应该在审美特征的要求下突破创新,广采博收其它舞种的优点,根据已有动作元素剖析、分解或综合创新出更多好看而有难度的优美舞姿。
中国古典舞在其起落沉浮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戏曲中提取、还是从武术和民间舞中寻找,面对社会的溶合、进化,它都需要重新树立和建构其崭新的形象面貌。因此,在对人类舞蹈文化大环境的考察、协作中,自然包容了很多其它的艺术成份,这是人类不断发展的艺术意识的需要,也是中国古典舞建构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而芭蕾的引入,则是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中不可抹杀的一笔。
芭蕾舞蹈的介入,终止了之前中国古典舞“全盘戏曲化”的训练模式,为其补充了新鲜的内容,包括基本舞姿、跳跃、出腿、转、跳等训练动作,难能可贵的是,我国的优秀艺术表演家们,将中国古典舞精髓融入芭蕾舞中,创造出了极具民族风格的芭蕾作品,这也使中国古典舞蹈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武术:中国古典舞的意蕴
武术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基石,更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形态与理念的重要内容。武术对于中国古典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武术动作的融入使中国古典舞动作舞风更加粗狂、刚武、劲头十足,实现了其在“形”和“劲”上的重要突破。
2.武术中讲究“精气神”“ 手眼身法步”等,这为中国古典舞的吸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3.武术动作中的静立与流动的对比, 高与低的对比、内与外的对比等等, 在中国古典舞技巧动作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空中闪身、高低起伏、腾空大跃步等等。
4.中国古典舞中典型的动作斜探海、射雁等,正是运用了太极中审美原则的“ 中和”“以和为美”的含蓄特点,构成了阴阳相生的体态造型。
中国古典舞中武术的引入,不仅增强了古典舞的造型性、技巧性、灵活性与节奏性,而且昭示了中国古典舞的精神气质,使古典舞的审美标准日趋完善。
中国古典舞融合了中华舞蹈文化神韵的精华,在中国舞蹈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经过漫长的艺术长河的淘濯,通过与其他姐妹艺术的融合和创新,以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性的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律和美的规律。“以神领形、以形传神”这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也是促其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古典舞蹈的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每位舞蹈工作者能够不断的在实践中摸索,不断地去拓展它,使其真正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更为贴近中国舞蹈历史的艺术形式,使其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并且把它的艺术生命一直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唐满城.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载于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论丛》,1989(2).
【关键词】古典舞;审美内涵;中和舞蹈
作为一个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门类,必然具有其自身的审美特性,但是与音乐、美术作品不同,舞蹈艺术并没有在表现之外形成一个类似声音、形象的独立存在以供人欣赏。这就使得舞蹈作品的审美内涵的呈现方式与其他的艺术作品相比有了一些不同的特征。特别是中国古典舞,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带有中国艺术精神所赋予的特质,具体来说,就是对于艺术的境界、意蕴的追求,而这又是通过舞蹈表演者具体的动作来加以显现的。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舞蹈作品,从舞蹈动作、舞蹈中气的运用及舞蹈所体现的意境几个角度来探讨古典舞作品中审美内涵的体现方式。
一、舞蹈作品的动作形态的审美特征及其哲学意蕴
作为一门表现型的时间性艺术,舞蹈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动作形态是其核心内容。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身体动作的展现与组合来呈现出艺术美。古典舞的动作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动作的相对性。虽然观众所看到的舞蹈形态只是肢体的伸展等某一具体的动作,但对于古典舞的表演者来说,这一动作却是由相反的两种运动倾向综合而成的,即观众所看到的某一古典舞动作实际上包含了两种相反倾向的动作,这两种相反的运动倾向相反相成,综合形成了展现出来的舞蹈形态。下文以古典舞中常见的“晃手”动作为例来做具体说明:古典舞的演员在表演晃手动作时,如果是向上晃手,就要先向下;反之,如果是向下晃手,就要先向上。也就是说,看似简单的一个晃手动作,实际上是由两个趋势相反、时间先后相接的动作叠加而成的。当表演者要做出朝向某一个方向的晃手动作时,他需要在呼吸的引领下做出一个反方向的动作,即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某一动作的完成要在与之相反的动作的引导下进行。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道德经》中的“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段说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性,即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的道理。而舞蹈动作也具有与之暗合的相反相成的过程,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舞表演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动作形态内含的辩证性因素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舞在审美取向上的两个特点:其一是对对比性因素的利用与强调。如在上文所举的晃手的例子当中,通过前期的一个反方向的动作,后期的手部的运动轨迹得到了更好的凸显和强调。在向下晃手的动作中,通过前期的向上晃手的动作,强调了之后手部的向下运动。通过对方向相反的不同动作的幅度、力度不同的展示,舞蹈表演的动作形态得到了更好的表现。其二是对中和的追求,即它所追求的并不是单一的某种倾向,而是带有综合性、平衡的色彩。通过对两种不同倾向动作的展示,舞蹈动作中的单一性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整体的均衡、和谐。事实上,这是古典舞表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构成对比的因素不只是方向相反的动作而已。舞蹈中的其他因素,如动作的缓急、力度的刚柔、形态的动静等都可以形成这种对比,下文再举一例:在孙灿表演的舞蹈《唐印》中,动作的构成非常具有特色,很好地表现了缓急这两种不同的速度与节奏及张弛这两种不同的动作幅度之间的对比。在舞蹈的开始阶段,表演者的动作迟缓、幅度较小,舞蹈的动作形态以静态的呈现为主,此后,动作加快,不仅动作的幅度变大,就连动作的难度也随之有了明显的增加,在尾声部分,动作再次慢了下来,直至结束。如果着眼于这部舞蹈作品的速度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明显地可以划分成“快—慢—快”这三个不同的段落。这几部分之间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具有发展上的阶段性,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很特殊的审美体验。一方面,他们感受到了舞蹈中不同速度、不同动作幅度的对比;另一方面,这种对比并不突兀,而是随着舞蹈的情绪表现自然而然地发展而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典舞在动作形态的对比中对于中和这样一种审美范式的追求。构成对比的相反因素在此得到了抵消,不同的审美倾向得以中和。这不仅是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
二、舞蹈作品中的“气”及其表现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是潜藏在舞蹈动作背后的核心所在。一部古典舞作品的开端始于气的运行,而其结束则终于气的收聚。气的运用既是古典舞动作的本源,同时也是古典舞区别于其他舞蹈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舞蹈动作的衔接、组合,实际上就是气的不同运用的过程。表演者通过对气做出不同的处理,而表现出不同的动作、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节奏。“云手”这一动作就是如此。“云手”是古典舞中较为常见的一个动作,在表演这个动作时,气的运用贯穿始终。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首先要含胸提气,然后将双手提起,在胸前做出揉球、抱球的动作,这是观众眼中的“云手”动作。而从表演者的角度来说,则是一个气的运行过程:首先是气的提升,然后是气的凝聚,接下来是气的含有,最后是气的下沉。可以说,整个“云手”的舞蹈动作是表演者通过对气的状态的不同处理而完成的。也就是说,舞蹈表演的过程就是气的聚散、运行及呈现为不同状态的过程。表演者通过对气的控制,而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不同的身体姿态,从而让观众感受到舞蹈作品所特有的美感。气本身是无形的,但是这种无形的气却通过表演者具体的舞蹈动作得到了展现。也就是说,这其中存在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点在气与舞蹈动作的关系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气这样一种无形无质、无法感知与捕捉的东西通过舞蹈表演者的不同表现而变得有形,能够为观众所感知。有学者在谈到舞蹈动作时,认为这是人的气与宇宙的气的交融,这是一个很精彩的解释。中国古典哲学历来强调“天人合一”,而舞蹈艺术中对气的运用正属于这样的一个范畴。在内在于表演者的气的引领和运转下,表演者的表演呈现出了特有的艺术的“韵”。这个韵很难做出明确的界定,它更多的是指一种审美状态,即舞蹈表演者通过控制自身的气做出一系列的舞蹈动作,观众从这一系列动作中感受、体验到舞蹈表演者特有的风采、神韵,从而进入一种主客体交融的审美状态。与具体的舞蹈动作形态不同,这个内含在舞蹈中的“韵”是比较虚的,它无形无象,虽然是观众通过视觉观察到的,但对它的体验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非一个理性认知的过程。这样一种比较虚的“韵”,正是舞蹈者通过调动、控制气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因气而成韵。
三、古典舞的意境与审美体验的传达
古典舞的表演是具体的,它可以分解为若干肢体动作的组合,但是在这种具体的形象背后,又存在着无形的、内在的、潜藏着的意境。舞蹈表演者的动作所呈现出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外在形象,而隐藏在形象背后的意境则需要观众进入审美状态后才能体验到。这事实上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如在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中,形似并非最高层面的追求。不论是画家还是观赏者,所追求的都是画面之中的意境。这种意境存在于具体的画面之中,但并非像山水那样被明确表现出来,而是隐藏在画中形象的背后,需要观赏者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去体验。同样,古典诗歌也是如此。古典诗歌的魅力除了体物穷形尽相、抒情直白显豁之外,更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即读者在读完诗歌之后可以在诗歌的语言描述之外产生新的联想,从而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我们常说的文外之意、画外之音正是基于这个意义说的。仍以前文中谈到的孙灿表演的舞蹈《唐印》为例,在这部舞蹈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表演者一个个的具体动作,但是我们却从中获得了一种优雅的审美体验,这种优雅的美感正是从舞蹈的意境中来的。表演者通过对特定动作的表现让我们在感受到人体美的同时获得了人体美之外的审美体验。正如前文所说的,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缓急对比的充分运用。正是在这种舒缓有致、舒展流畅的表演中,我们体验到了舞蹈动作之外的美感。这虽然是通过具体的动作传达的,却超越于具体的动作形态之上。在古典舞中,这种意境当然会因舞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大致来说,中和是古典舞普遍追求的一种审美特征。对此,前文在分析孙灿的《唐印》时已有了很好的说明。在这里笔者只是想强调,这正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无过无不及”的观念的体现,如儒家的诗教中就有“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原则。这样一种中和冲淡的审美理想正是古典舞所传达出的意境的一项核心内容。
四、结语
本文分别从古典舞的动作形态、舞蹈中气的运用及舞蹈的意境这样几个角度分析了古典舞作品的审美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总的来说,相比其他舞蹈,古典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中和这一观念贯穿了舞蹈表演过程的始终,并融入了舞蹈的审美特质当中。这既是古典舞的特征之所在,同时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尹琦.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理念[J].戏剧之家,2017,(10).
[2]代欢.中国古典舞审美精神探析[J].齐鲁艺苑,2016,(10).
[3]周宏.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文化内涵[J].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