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舞蹈传播;舞蹈交流;舞蹈审美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舞蹈这门跨越时空的视听艺术,逐渐摆脱舞台、音乐、灯光、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在传承、发展、创新、交流等方面打破传统,形成以信息为主,全新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空间传播形式。互联网的普及,给舞蹈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舞蹈传播方式,使得舞蹈的传统传播方式已不能完全适用于舞蹈的广泛传播,一种全新的、广泛快捷的、现代化的大众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应运而生。舞蹈网络传播的发展,超越了时空的局限,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传播特征,使舞蹈艺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舞蹈网络传播既拓宽了舞蹈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又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传播形式的界限;既可以面对面传播,又可以点对点传播;既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不仅如此,网络传播的波及范围和快捷程度,远远超过传统舞台传播的形式,为专业舞蹈工作者和业余舞蹈爱好者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成为当今舞蹈传播方式中最为普遍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呈现出自身的特征。

一、舞蹈网络传播的时代

随着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对舞蹈艺术领域的渗透,拓宽了舞蹈传播的发展空间,为舞蹈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无论是专业舞蹈工作者,还是业余舞蹈爱好者,也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只要有网络连接,能熟练地操作网络,很快就可以实现舞蹈的网络传播。所以,舞蹈网络传播不仅是一种舞蹈传播方式,而是一个时代传播方式发展的标志。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大量的舞蹈教学资源,还提供舞蹈讨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满足上网群众对舞蹈资源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集多种交互功能于一体的形式,让广大舞蹈爱好者体验舞蹈传播的全新形式,为舞蹈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线播放和传输技术之上的远程舞蹈教学,使几个在不同地域的舞者同时发生舞蹈表演和交流的关系。现场投射的远程影像和现场表演的舞者,在这里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某种错变和重组,使舞蹈表演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新时代舞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发展的全新舞蹈传播形式。

二、舞蹈网络交流的便捷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了人们进行日常交流的主要平台,舞蹈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查阅、舞蹈视频的欣赏、舞蹈信息的以及舞蹈的交流与互动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互联网的普及,给舞蹈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便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播快捷。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舞蹈资料、观看舞蹈视频影像等。由于舞蹈的网络传播方式波及范围和快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并且省去了传统传播中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给专业舞蹈工作者和业余舞蹈爱好者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经济、快捷的服务,因此受到广大舞蹈网民的青睐。2.资料搜索便利。网络时代,各种网站多如牛毛,做得较全面的舞蹈网站有:中国舞蹈网、舞蹈之家、舞动舞蹈论坛等。这些形式丰富多样的网站,为舞蹈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在这些网站上,不仅可以欣赏各种类型的舞蹈作品和查阅相关的舞蹈文字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多种检索方式,快速获取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正是由于舞蹈网站检索的便利,才吸引了众多专业舞者和舞蹈爱好者的目光。3.网站选择自由。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限制,接受者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在网络传播中,舞蹈接受者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网站,可以自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舞蹈内容和接受形式,以及接受时间和顺序;由于网络资源的容量非常大,有些网站又没有地域、国界、身份等限制,大家可以自由地进行舞蹈审美;可以在网上自由地舞蹈信息,不仅可以文字,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不仅可以同步传播,还可以异地传播,总之就是自由地选择合适的网站,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浏览舞蹈或下载舞蹈视频等。4.交流互动方便。当下通过舞蹈网络游戏互动的形式传播舞蹈文化,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舞蹈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消遣方式,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成为一种舞蹈文化传播的时尚。舞蹈类的网络游戏集音乐、节奏、指令编排和操作于一体,为世界各地的玩家提供了一个虚拟现实的交往平台,形成一个基于现实社会而又开放于现实社会、虚拟的互动交流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这个舞蹈交流平台进行互动和交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到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所以,舞蹈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传播方式与交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跳舞毯、跳舞机,或者是用Shockwave软件制成的互动动画网站,无论哪种形式的舞蹈互动游戏,其目的就是通过虚拟现实(VR)的交互与感知,在虚与实的环境中尽情体验舞蹈互动与交流带来的快乐,达到舞蹈传播的目的。

三、舞蹈网络资源的共享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渐改变,一种全新的分享经济的观念深得人心,推动了舞蹈传播的发展,即通过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达到共享舞蹈资源的目的。如:世界各地有大量中国民间舞蹈的爱好者,众所周知,在国外很难购买到中国民间舞蹈的影音资料及教材,甚至没有相关的舞蹈教师,这个时候传统的舞蹈传播局限性就出来了。网络传播恰好可以克服这一弊端,一套完整的中国民间舞教学视频或一部完整的中国民间舞蹈剧目,通过网络传播或网络资源的共享,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限地点的传播。又如:一些舞蹈网站把当代舞蹈家的舞蹈作品片断和舞蹈教学的片断,以不断更新的舞蹈组合形式,吸引舞者和学习者;也有舞蹈网站也曾经用简单的三维人物,不停地重复每一个基本的舞蹈动作;等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资源,在网上都是颇为流行的共享资源。四、舞蹈网络信息的再生性互联网之所以受到广大舞蹈民众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再生功能。舞蹈网络信息以数据为中心,不仅信息存储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便捷,而且波及范围也远远超过传统的传播方式。如:舞蹈类的电子书籍不仅可以反复地翻阅,还可以复制、打印、下载;舞蹈视频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反复地欣赏。不仅如此,舞蹈网络信息还可以对抗人为破坏、网络攻击、硬件故障以及自然灾害等,无论是人为还是非人为的因素,导致舞蹈信息数据丢失,它都能在短期内迅速进行恢复;即使电脑存储设备不工作,舞蹈信息数据也基本不会丢失,可以采用修复功能进行快速恢复。这种具有再生功能的舞蹈资料和信息,是传统的传播形式比不了的。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舞蹈网络传播越来越普遍,舞蹈视频点播、在线视频欣赏越来越常见,这种科技支持下的舞蹈传播方式,为舞蹈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在为人际传播和交流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隐患也让人忧心,如:舞蹈网站的维护、舞蹈知识传播的准确性、舞蹈资讯的真实性以及舞蹈信息资料的更新等。如何应用好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进行舞蹈传播,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网络传播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仅是对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是对近几年来舞蹈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认识和剖析。目前,舞蹈学术界对网络传播应用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见或建议,所以在舞蹈网络传播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扬长避短不断进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传媒时代舞蹈网络传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孙晓梅.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陈芬.舞蹈教育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与舞蹈[J].大众文艺(理论),2008(08).

[5]祝嘉怡.当舞蹈面对网络———互联网对传统交流模式的挑战[J].舞蹈,2007(04).

[6]黄倩.从网络看数字媒体对舞蹈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14).

[7]杨璇.新媒体艺术语境中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J].艺术评论,2010(07).

[8]李佼佼.“电视舞蹈”与大众传播[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02).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手机短信 手机报 手机电视 手机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手机最初是作为语音通讯工具而出现的。然而,随着数字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数据接收功能不断改进,数据传输速度不断提升,手机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成为传播、整合信息的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体,手机比电脑普及,比报纸互动,比电视便携,其发展前景令人憧憬。随着3G时代的到来,无线通讯技术的完善、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和运营模式的逐渐形成,手机将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在传播学中,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组织。媒体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从这个观点出发,手机即是媒体的一种。但手机的出身是通信工具而非媒体,手机作为媒体得到承认是个渐进的过程,其间,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虽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日益丰富。

一、手机短信开启手机传媒

第一代模拟制式的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增加了数据接收功能,如接受短信功能。手机短信息是移动通讯服务商为手机用户提供的一种将全球通数字手机与中文寻呼机的功能合二为一的增值服务。手机用户通过短信服务商的中转,可以用手机接收或发送各种短信息。用传播学的概念表达就是:“手机短信息是以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作为主要信息负载者,以无线电波作为传播渠道,以支持中英文显示的数字手机作为信息接受终端的一种现代传播方式。”1997年天津率先在全国开始第一个手机中文短信息服务,2000年人们开始关注短信业务,2002年手机短信在中国得到普及。由于手机短信业务具有交互性强、快捷迅速、收发方便等特点,使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趋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随着手机用户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短信开始作为手机这种新兴媒介的存在形式逐渐参与到大众传播中。

“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手机短信具备了构成大众传播需要具有三个要件:一是专业的或有意识的传播者;二是可以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媒介;三是数量众多的受众。手机短信集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和互联网的交互的优点,还拥有无线传播的独特优势――移动、即时;同时,继纯文本短信之后的多媒体短信完全整合了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等多种形式,手机短信几乎把各种媒体的优势融于一身:短信可以存贮,使其区别于电视、广播;短信的快捷又使纸质媒介望尘莫及;相比网络。手机短信既发挥了其快捷、互动的功能,又克服了网络接收终端的使用限制。手机短信具有的这些优点,显示出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市场与商机。于是短信服务商开始向大众传媒领域拓展,他们根据受众的需要和特点。搜集一些信息,如每日要闻、天气预报、体育新闻、娱乐新闻、股市行情等人们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认真筛选与编辑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短信服务商已由单纯的人际传播中介变成了大众传播者,而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媒介就是手机。手机短信用户的年龄、职业、区域、受教育程度、等等不同,人数众多、具有不确定性。符合大众传播的受众的特点。

手机短信的发展对传播方式与传媒格局都带来巨大影响。手机短信的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电视、报纸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观众只能接受,无法与之互动;手机短信是互联网的延伸,可以完成双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而且收发、修改非常便捷。手机短信新闻的用户可以通过定制,在第一时间内从任何地方获得新闻、资讯,他们不再简单地被动接收,而是可以按需从新闻数据库获取信息。手机短信的互动性还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上,这种“跨媒体”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报纸、广播、电视不断提醒、呼吁受众发送短信息参与互动。手机短信也打破信息垄断格局,信息传播工具正向个人手中转移,手机用户个体的交流空间日益延伸为社会信息交流的公共领域,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如“非典”、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手机短信传播发挥了标志性的影响。手机短信虽然“不具有大众传媒的权威性,但其传播途径沿着扩展了的人际传播网络进行,具有较强的说服性,而且由于发送效率增加,一个信息接受者可能收到多人发出的相同信息,更增加了信息的感染性。”。手机短信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播格局。

二、手机报、手机电视奠定手机媒体基础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开发、推广,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也日益丰富。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加速了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变的进程。由于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使得传统媒体开始向新媒体融合,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和更强大的交互性,手机的移动性、即时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截至2008年7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6.08亿。手机媒体有着巨大的潜能。然而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优越的平台与薄弱的内容提供能力限制了手机扮演媒体这一角色,但也成为了手机与传统媒体合作的一个契机,于是,“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新的存在形式问世。

手机报是指依托手机媒体,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其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随后《北京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信息导报》《家庭周末》等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报”。重庆、浙江、广东、江西、山东等地的媒体也与当地电信部门合作,先后推出“手机报”。四年间,我国手机报已增加到三百多种,进入了高速成长期。目前,手机报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彩信手机报模式,报纸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另一种是WAP网站浏览模式,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WAP网站,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

手机电视是融合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特点的新业务。随着移动通信网向高速网络演进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输数字化转型,手机电视率先以流媒体的形式出现。手机电视通过移动网络流媒体和文件下载方式,为用户提供以音频、视频为主要形式的节目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观

看电视直播,进行视频点播和下载。欧美及亚太地区几乎所有的主流移动运营商都已经开展了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在我国,2004年3月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目前上海文广集团(sMG)、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NR)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cNTI)等广电集团均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展手机电视业务。然而我国手机电视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采用电信网络向用户传送节目,只是在内容上与广电合作,广电主要负责手机电视业务的内容集成、审核、制作、、数字节目版权保护以及营销推广。

手机报、手机电视作为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将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功能有机结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媒介特性。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一种媒体更具有个人性、即时性、私密性等特点。报纸、广播电视通过对手机报、手机电视的开发和完善,实现了传统媒体对信息产品多元化、信息需求个性化趋势的适应和满足,达到了“一人一媒体”的点对点传播效果。传统媒体的信息时效性往往体现在发送方的时效性,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往往使的这种时效性失去意义,而手机报可以将新闻第一时间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省去了报纸的印发环节,而且和广播电视相比,手机电视不受地点限制,也为用户节省了接触媒介的时间。手机是一种贴身媒体,私密性较强,用户在选择手机报和手机电视时可以免受外界干扰,能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手机报、手机电视,这些传统媒体嫁接手机的无线增值业务的迅速发展,已经确立了手机作为媒体的地位与发展方向。

三、3G时代手机互联网使手机成为移动大众传媒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手机媒体的存在形式将发生深刻的变革。3G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在3G时代,手机媒体的流量、传输速度、多媒体等技术难题将得到解决,手机方便快捷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并可以实现多媒体资源的整合,一种新型的手机存在形式――“手机互联网”将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到手机上,使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真正做到看新闻、听新闻。

“手机互联网”与我们时下广泛讨论的手机报和手机电视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手机报和手机电视其实是基于短信,彩信和WAP技术的。从事无线增值服务的服务商通过短信的方式,为手机用户发送简要的新闻。WAP则允许用户用手机访问简单的WAP网站。订阅新闻、下载铃声等等。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意为无线应用协议,是专门针对移动通讯用户开发的,是简化的互联网协议。由于手机还难以像电脑一样进行高强度运算,为了让手机也能上网,就为手机用户专门打造了WAP网站。但是,WAP网站存在内容贫乏、不实用的缺陷,多数网站大同小异,商业性过浓,其并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用户渴望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取信息,而不满足于WAP提供的少量服务。因此,短信和WAP网站只是手机媒体的过渡性存在形式。只有互联网才能为手机用户提供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3G时代,手机媒体发展的方向和主流是“手机互联网”,它将成为手机媒体的终极存在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网络接入方面,已经能够和便携式笔记本媲美。手机访问开放互联网已经很普遍,实际上,所有传统电脑在互联网上能够做到的事情,手机都已经能够做到,而手机先天具有的随身携带的特性,使得访问互联网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新的“手机互联网”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传播体验。

手机成为流动的媒体空间,可随时随地随身随意地浏览信息。在3G时代,移动通讯数据传输速率显著提升,在进种以无线互联为基础的流动的媒体空间中,其传播者与受众、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具有高度的随时随地随身、便捷的特征,从而构成了它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与互联网结合后的手机已经不再只是手机,而成为功能强大的个性化网络终端,互联网为手机用户开启了海量信息的大门,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查阅百科全书资料、搜索生活信息、网络游戏,上BBS论坛发言,上MSN/QQ与朋友聊天,手机监控股市,下载最新音乐,各种服务样样具备,而手机的使用是高度个性化的,用户将有权更加主动地选择信息,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大众化与个性化的高度统一。用户可以自由访问WWW网站以后,现有的那些移动数据服务商和WAP网站提供的信息就会发生贬值,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是免费的,手机用户只需支付少量的上网费用就可以免费获得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旧有的基于短N/彩信和WAP技术的收费服务将被互联网上的免费服务取代。手机在操作上简单方便,用户可以用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片断,参与信息的制作,然后通过互联网在网站上,手机和互联网的联姻使手机在传播链条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它使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使用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它改善了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提升了公众参与大众传播的积极性。与互联网结合后的手机媒体通过对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形态的整合而成为一种新的移动传播电子媒介,具有明显的复合媒介或跨媒体性质,它以随时随地随身随意的移动传播方式为核心,在整合了传统的其他传播形态的基础上,成为满足社会大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新媒体。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媒体;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280-01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信息产品生产新格局

在互联网的强势攻击之下,传统媒体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融合发展给传统媒体的转型提出了有效的新路径。具体到电视媒体来说,应该如何整合新兴媒体的优势,从传统媒体跨越到融合媒体呢?那么,我们要清楚融合究竟包含哪些方面。下文将从传播的要素出发,就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媒介的融合进行讨论。

(一)媒介融合是传播主体的融合

传播主体的融合最突出的表现是分工合作,即发挥各行业的优势,使资源的利用与整合达到最优。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实战性极强的操作性理论,它主张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资源,以统一的品牌传播形象为统领,综合使用各种传播方式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以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①以往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信息传播中的所有角色,从消息的来源、信息的把关到内容的包装生产均由大众传播媒介完成,它决定了受众目及范围内的所有内容。但在新媒体海量信息内容的挑战之下,信息匮乏已经过渡到信息过载,受众与媒介接触的目的不再是获取信息,而是获取对其有用且有吸引力的信息。而互联网的特点表现为数字化和技术化以及对用户的极端重视,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可以寻求计算机、视频包装公司等的合作,缩短和优化内容生产的流程,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媒介融合是传播内容的融合

传统的电视媒体本身是一个融合的媒体,相对于报纸和广播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来说,它可以实现图片、文字、声音、画面的一体化。然而,互联网的一大优势是通过云计算实现对大数据的运用,这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所无法想象的。数据新闻的强势袭击,传统的电视媒体如何坚持“内容为王”?数字化给各媒体提供了共通的平台,电视媒体根据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的需求,利用新技术,嵌入新媒体的内容,整合生产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产品。

二、传统电视媒体的营销策略

2014年8月18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现了全行业的“媒介融合热”。在移动互联网及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势头下,媒介融合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媒介融合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全方位的融合,产品思维、用户思维以及平台思维,是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媒体转型中的重要内容。在此种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营销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保持自身优势,坚持“内容为王”

新兴媒体能够给受众提供海量的信息,在信息过载时代,电视媒体的目的不应只是提供信息,在这一点上与新兴媒体的传播即时性是无法比较的。电视媒体应当占据内容生产的制高点,在海量的信息中给受众以导引,所以内容的深度与否及有意义与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的责任所在。总的来说,电视媒体不应是直接把传统的内容产品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出去,媒介融合是1+1>3的融合,这需要具有立体传播效果的融合内容产品,所以传统的电视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对内容生产的重视从来都不应抛弃。

(二)打破行业屏障,寻求外部资源整合

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的出现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媒体一方面要寻求全媒体人才,一方面要打破行业间的屏障,对组织外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在对媒介融合的层次进行划分时指出:要注重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的融合,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同时也包括不同的媒体人员的角色互换。②媒介融合强调的是一种结构性的融合,各行业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使各种有效资源整合达到做乘法的结果,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转变生产思路,关注用户体验

电视媒体同时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对于受众的关注程度会直接影响收视率的高低,即营销的成功与否。融合思维与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对受众态度的转变。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媒体是信息的唯一提供者,决定了受众所能接触的信息内容。但新媒体时代的突出特点是信息的海量化,或者说信息过载,受众有足够的决定权选择其所要接触的信息内容。新媒体对受众的态度转变为: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决定其生死的“用户”。一个选题好不好,一个策划好不好,点击量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因此,电视媒体从传统思维转变为融合思维的过程中,对受众采取何种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电视媒体应当适时的转变其生产思路,实现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换,加强对用户体验的关注。

注释: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范文第4篇

1971年,美国学者约翰・梅里尔和拉尔夫・洛温斯坦提出了媒介进化的EPS循环理论:文化史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专业文化三个阶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们又进一步证明:“我们正处在大众文化阶段的尾端,新的电子技术将带领我们跨入专业文化阶段。”

尽管业界人士对Web2.0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在描述这个概念时大都提到了它的三个特性――“去中心化”、“微内容聚合”和“长尾效应”。这标志着我们的媒介正从大众文化阶段向专业文化阶段过渡。如果说Web1.0象征大众文化阶段的互联网,Web3.0象征专业文化阶段的互联网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Web2.0就是沟通大众文化阶段和专业文化阶段的桥梁。

Web2.0对大众传播模式的挑战

Web2.0的定义:根据Web2.0概念的发明者之一Tim O’reilly的解释,Web2.0是第二代互联网的简称。O’reilly以传播方式对互联网的历史进行了划分:Web1.0是以信息控制为主要特征、门户网站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而Web2.0则是以信息聚合、注重个人参与为特征,以个人信息媒体为形式的互联网时代,此时的“话语权”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经营自己的媒体”。

Web2.0与去中心化:从博客、播客到维基、社会化网络服务、点对点下载、聚合内容,Web2.0的产品无一不是对大众媒介的去中心化:博客是对平面大众媒体的去中心化,播客是对广播、电视的去中心化,维基百科是对著作权的去中心化,社会化网络服务是对交流方式的去中心化,点对点下载是对文件资源的去中心化,RSS是对新闻来源的去中心化。

Web2.0与微内容聚合:从文化角度讲,“微内容”是能表现个人特征的数据,是连接网络中不同个体的契合点。Web2.0通过对“微内容”或将各种信息聚合(如RSS/Tag),或将网民“聚合”(如博客圈、兴趣小组)聚合起来的个体进行信息共享,形成一个专业交际圈。

Web2.0与长尾效应:Web2.0出现之后,Chris Anderson于2006年提出了第二代互联网之后的网络经济效应――“长尾效应”。它的核心思想是:消费者的大部分个性需求无法被实体商店的供给所涵盖,而第二代互联网通过其技术性能,将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涵盖,而个性需求的总和要比主流需求更有经济效力。可以这么说,Web2.0缔造了长尾效应,而长尾效应又反过来使得Web2.0网站获得成功。

Web2.0:EPS循环论的印证与去中心化

Web2.0作为一种传播模式和文化存在,它的出现印证了EPS循环理论:他们将文化史按照传播方式划分成E、P、S三个阶段,其中E代表精英文化阶段,P代表大众文化阶段,S代表专业化。人类文化的发展按照从E-P-S-E的方向循环往复,而我们现在正处在大众文化阶段向专业文化阶段转变的时代。

Web2.0是对Web1.0的“去中心化”,把“大众”分解成个人。Web1.0是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人的信息,大众围绕着少数的几个信息源。在Web2.0环境下,传者和受者不再“泾渭分明”,网民甚至可以用“个人”的力量主导整个社会。因此,Web2.0中没有大众传播模式意义上的中心,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中心。

Web2.0虽然瓦解了“大众文化”,但它也创造了“小众文化”。微内容的聚合让个体通过特定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而组成的小组内部有其用来沟通的“专业知识”。微内容聚合是长尾效应形成的基础。人们通过小众间的“口耳相传”将注意力从热门商品转移到了小众商品中。Web2.0的“发现”功能也印证了哈罗德・因尼斯“未来社会信息传播必将回归个体传播”的预言。

Web2.0:从大众文化阶段通向专业文化阶段

Web2.0作为沟通大众文化阶段和专业文化阶段的桥梁,它本身兼有反大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的双重特性。

如果说“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精英文化”的,那么“专业文化”则具备“反大众文化”的色彩。Web2.0就有这样一些“反大众文化”的特征。

Web2.0比Web1.0在更大程度上对大众传播传统的传受理论提出质疑。Web2.0强调“以人为本”,个人化的传播被加强了,受众群体不单单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主动传递者,“受众群体”这个名词在Web2.0时代将被“网民个体”所取代。

约翰・梅里尔和拉尔夫・洛温斯坦认为,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人类将会迈进专业文化时期。那时,不同的人群将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自己参与的文化活动。Web2.0对“微内容”的发现、组织和利用已经具备专业文化的这些特征,开始把受众分成越来越小的部分,正如社会学家理查德・梅塞尔所说的“文化区分”。

Web2.0的发展引发了长尾效应。而安德森提出的“长尾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专业文化阶段商业法则已经初现端倪。“让顾客参与生产”是为了适应专业文化阶段小众的“个性化信息”的需求;而“‘一种传播途径不适合所有人、一种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一种价格并不适合所有人’则是为了适应专业文化时代非普遍性的‘专门’需求”。

结语及展望

综上所述,Web2.0对大众文化进行了“去中心化”,又通过“微内容聚合”将个体集合成小众,形成了专业文化阶段传播模式的雏形,它在大众文化阶段和专业文化阶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而标志着专业文化时代到来的Web3.0又将是怎样的呢?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说过,Web3.0将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它的数据和应用不需要在计算机上运行,可以全部存储在网络服务端;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甚至在电话和电视上,只要打开浏览器就能进入自己的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Web3.0的专业时代构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范文第5篇

【关键字】微博 议程设置 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并且人们获得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信息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网络传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美国的民间社会,也就是自此之后,网络传播迅速发展,以其自身全球性、数字化技术特点、双向性的特点,很快成为一种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所以,人们把它看做是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与进步的过程,直到今天的web2.0实现了用户自我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同时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使得用户在互联网的传播中真正的担当起重要的角色。微博就是web2.0时代的重要的产物。2006年3月21日,Twitter的董事长兼联合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发出了第一条信息开始,“微博客”这种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以及随时随地信息的特点,成为了互联网的一个亮点。在我国,新浪微博也带领着中国网民走进了“微博客时代”。尽管微博的发展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但是它的用户数量以及它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是不容小觑的。“微博作为‘个人信息即时共享综合平台’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日常生活,微博的影响无处不在。”①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效果论,“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②议程设置通常是由与议程相关的媒介议程、公共议程和政策议程组成。传统的议程设置过程是由把关人将有影响的议题以及引起人们观众的新闻事件设置媒介议程,然后由大众传播影响公共议程,最后直接或者通过公共议程间接进入政策议程。研究人员最早是讨论报纸和电视的议程设置的能力。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其作为一种新的大众媒介议程设置的能力探讨也成为研究者关心的论题。但是,又由于互联网与传统的大众媒介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因此,互联网是否对议程设置理论产生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冲击十分值得研究。而微博作为近两年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兼具了互联网传播的各种特点,所以,本文通过微博来考量互联网对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

一、微博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

“议程设置理论”主要是研究大众媒介与受众之间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并且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新媒体,必然也会遵循议程设置的理论,但是,又由于它是一种新媒体同时又具备了互联网的特点,所以,在议程设置的能力上,微博和报纸电视一样,也具有研究价值。

微博参与下的议程设置有其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由微博引起的事件看到,现在,很多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事件,其源头都是微博,如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在微博上与情人打情骂俏的“开房门”事件,都是由微博最先发出,而后引起很高的舆论关注度。2011年中国社科院《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报告显示2011年超过两成的大事件都是由微博首发的。微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议程的设置者,而传统的大众媒体只不过成为跟随微博脚步的报道者,他们的作用只不过是将事件的影响进行扩大。微博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微博自身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特点。

1、微博对于传统媒体中“把关人”概念的改变

施拉姆认为,产生了权力极大的把关人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后果之一。传统的大众媒体主要是通过把关人控制信息的传播从而起到对受众的影响,实现自己的议程设置能力。但是微博则不同,微博依托于互联网产生,它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一个特点就是极大的扩展了参与主体,也就是对所有的组织和个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得到消息,同时又可以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见闻或者观点。这样就出现了“每个人都是媒介,每个人都是传播者”③的现象。也就是说,微博的出现使“个人议程”得到关注,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得不再仅仅寄希望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反而,更愿意相信由普通大众的新闻,尽管这样的新闻也许会存在一些不实亦或者所谓的“谣言”。微博让每个人都有了话语权,人们都可以就社会热点或者社会事件发表和观点,一旦某个观点得到大众的关注,那么这种观点就很有可能引导社会舆论。

2、微博的信息扩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建构在一个关系网之中

SNS是建构在web2.0的基础之上的。Web2.0的意义在于“去中心化”,它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它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搭建人与人之间的平台,微博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或者是转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等方式传播信息。这样的信息传播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形成一个信息圈,而且这样的转发和关注不仅能够分享到自己关注的人的信息,而且也能看到许多并非自己关注的人的信息。在微博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同时担负着两种角色:博主和粉丝。博主和粉丝的双重身份使微博使用者在同一时间可以产生更多的信息,即一方面接收来自他人的信息,另一方面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重要的是,微博可以使这两种信息同时出去,因为微博的具有“信息源传播的零时间”和“信息在传播的零时间”④两个特点。这样的信息传播形式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这样庞大的信息传播关系网以及信息传播的效率之高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形成舆论强势,引导着关于某事件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

3、微博导致公共议程的重新建构

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1999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的新假设“议程融合理论”。⑤微博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好的印证了“议程融合理论”。微博中的信息可以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信息源,微博也可以针对传统媒体报道的事件进行补充和评论。这样的融合过程使得事件在报道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信息进入,不断地修正,得到最终的议程效果。这就与之前的议程设置有很大的不同,不再局限于媒体的议程影响最终的决策议程,“个人议程开始影响社群,在与其他的媒体互动中形成公共议程”。⑥

二、微博产生的议程设置效果

1、议程设置的效果更显著而且更符合民意

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更多的是由媒介的把关人控制。普通的大众被动的接受媒体所的信息,人们很难接触到除媒体以外的其他消息。微博参与下的议程设置可以说更加“亲民”。人们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多的参与最终的“决策议程”。

2、议程周期缩短

微博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即时性。人们可以通过网页、短信、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消息。微博既可以文字消息,也可以上传图片、视频等元素,可以说能够较完整的表达一个事件。而且微博信息的传播也十分迅速。只要“转发”或者“评论”就能轻松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扩展传播范围。公众对时事新闻的了解也更加迅速。

结语

微博所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尽管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动中也有受众的反馈环节,但是,在网络传播中,人们不仅仅能够迅速且客观的表达自己的反馈意见,而且更能够亲自担当信息者的角色,这是以往的任何媒介都不能相比的。对于议程设置理论来说,微博实现了个人议程进入议程设置的过程,“传统的‘媒介议程——公共议程——政策议程’的单向闭合过程,在微博为载体的空间下转变为‘个体议程——公众议程——媒介议程——公共议程——政策议程’的多向非闭合过程”⑦微博中的个人意见正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决策议程,它不仅是对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的补充,更逐渐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力量。尽管,微博由于其相对自由的空间会产生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但是,从整体来看,微博起到的作用还是好的,比如2011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行动掀起全国解救乞讨儿童的热潮;2011年3月初,由邓飞等媒体人在微博上发起“免费午餐”活动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社会和谐发展的。而且我们也要看到,由微博的出现带来的“个人议程”也逐渐影响着“决策议程”,这样的结果将更有利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①③喻国明,《微博影响力发生的技术关键与社会机理》[J].《新闻与写作》,2011(10)

②http:///view/

73987.htm

④刘兴亮,《微博传播机制及为未来发展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0(3)

⑤⑥⑦唐菡,《微博参与下的议程设置过程》[A].《宜宾学院学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