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范文第1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供应链管理是将互联网作为平台,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它将物资的运输等活动都假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活动并非是在理想状态下运行的,这些都是存在于物流管理范畴之内的,物流管理不受供应链的管理也可以正常运行。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完善的物流是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是在对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进行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构建出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灵活管理,例如:其能够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等都整合到一起,进行灵活管理。

2电网物资物流供应管理体系

2.1采购管理

2.1.1战略目标

所谓的采购管理指的是,利用对企业物资进行集成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物资供应链管理,利用跟踪服务,使得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最终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企业集约资源、规范管理的物资战略目标。

2.1.2保障措施

1)统一采购策略,实现标准化集中采购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对价格的严格监控,对物资采购价格以及原料市场进行跟踪、对比,并且要在不同时期,综合考虑市场供应等方面的因素,确定采购策略,例如:采购方式、价格等。

2)建立规范高效的招投标管理机制企业发展招投标服务,能够保障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引入物资成本测评法,当企业紧急需要物资时,能够灵活的调运物资,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3)实现客观公正的供应商全过程管理实现供应商的分级管理,通过记录供应商编码对供应商统一管理,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寻求到长期的合作伙伴,促进供应商对产品的优化和改良,进而更加适应企业生产需要。我们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例如: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对其生产产品的实地考察,价格与质量评价,建立完整地评估流程来确保供应商是否能够进行合作;产品反馈记录,对产品使用后的反馈最具有说服力,因此,加强对产品的跟踪反馈,能够增加选择供应商的准确性。

4)组建评标专家组,建立认证、考核机制企业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测评专家组,建立并完善招评标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专家组的测评,帮助企业选择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

2.2履约管理

2.2.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主要是确保及时、高效的执行目标,保证物资的按时供应,使各类物资都在企业的掌控范围之内。

2.2.2保障措施

1)完善履约分级管理,建立履约考评机制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履约分级管理,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责任制管理,要求对应部门要定期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上报,企业物资部根据上报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将各供应商的履约情况放到网络公众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

2)形成电力设备品质控制和设备监造的合同执行机制企业可以实行统一的监造机构和设备质量检测的统一管理,建立测评专家组,定期对设备品质控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实现信息全网共享,达到服务品质以及承诺品质的跟踪管理目标。

2.3仓储管理

2.3.1战略目标

对企业物流仓储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实行统一的定额,利用多种方式加快物流的调拨速度,对仓储基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降低货物积压量,使企业资金得以流通。

2.3.2保障措施

1)科学的仓库规划方案

企业要对仓库的各个方面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仓库的位置进行编码,对全网仓库一体化规划,制定统一的仓库管理标准,合理、充分的利用仓库的资源,减少企业成本,推进全网仓库的可持续发展,对仓库进行标准化改造。

2)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手段

企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资采取不同的仓储策略,对仓库进行科学规划,利用现代的仓储管理方法,实现对仓库的智能化管理,从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调运物资时节约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3)事故备品备件管理

企业将物资进行统一编码,有利于企业对物资进行科学化管理,制定备品备件定检等管理办法,加强事故备品的储备,这样为企业能够减少库存资金。

2.4配送管理

准确快捷,满足生产运维要求,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可靠。企业通过建立中心仓库,实现以中心辐射的物资配送方式,对仓储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规划配送路线,完成最快捷的运送。企业在配送服务实践的过程中要灵活,根据不同物资的特点,及时调整运送方式,建立信息平台和呼叫中心,统一调动,进而确保优质配送服务。

2.5逆向流管理

2.5.1战略目标

逆向流管理主要是发挥逆向流管理效能,进而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企业资金的积压,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5.2保障措施

强化废旧物资回收、保管、处理全过程监督管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旧物资,各个部门要根据旧物资特点对旧物资进行回收,然后对旧物资进行分类,通过企业对旧物资的管理标准,对物资进行拍卖等处理,并将处理废旧物资所得资金报到财务部门,处理废旧物资要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避免出现重新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企业要制定闲置物资的处理制度以及流程,做好闲置物资的合理回收等工作,将闲置物资信息放到网络平台上,这样有需要的部门就会申请调用,提高闲置物资的利用率,也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成本,闲置物资也是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财务要做好统计,以免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2.6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是物流供应链当中重要的环节,只有确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的物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物流供应链的正常有序运行,保证物资管理的规范化,并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若想要确立合理的物资管理制度,则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以制度、流程、编码管理和采购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标准。企业物资部是管理物资的重要部门,因此,物资部门要制定能够管理全网物资的制度,通过企业授权,对物资编码进行统一管控,规范物资管理流程。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范文第2篇

摘 要: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关系着患者和医院的双重利益,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进,医院应对卫生材料实施科学化管理。首先对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系统论述科学化管理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卫生材料;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266-01

1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现状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但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医院卫生材料的审批和采购管理不规范。领导层具有优先权,可以对需要采购的卫生材料直接指定。采购人员和材料供应商还有可能达成协议,以较高的价格引进材料,从中牟取私利。其次,医院卫生材料的保管和使用难以清晰地分离,导致管理中的漏洞。使用者随意领取卫生材料,去向不清,而使用量又成为采购量的制定依据,必然使卫生材料的采购量居高不下。最后,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审批、采购、保管、使用中的漏洞最终必将使医院运营成本增加,有的医院甚至因此产生严重亏损。

2 医院卫生材料科学化管理的模式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医院卫生材料应采取科学化管理的模式,清晰划分卫生材料采购、保管、使用环节的权责,每个环节分属不同的专人负责,彼此之间互不交叉,做到严格岗位管理,降低成本。

第一,卫生材料的采购环节。卫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利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如果卫生材料的质量堪忧,患者的治疗就会受到威胁;如果卫生材料的价格过高,又会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所以卫生材料的采购应从需求入手,经过多方供应商选择,从中建立良好的采购供应链。医院需成立专项采购小组,由审计、财务、各科室负责人等组成,集中负责卫生材料的供应商谈判与筛选。各科室医护人员从使用的角度提出采购需求,院领导负责审批采购需求,但不介入采购环节。采购小组依据需求和审批结果,对众多供应商进行优化选择,建立合作关系。这样一来,卫生材料的使用者、审批者都不直接参与采购,采购小组可以在谈判过程中充分压低价格,规避贿赂问题,既节约医院采购成本,也减轻了患者的压力。

第二,卫生材料的保管环节。当采购供应链建立后,卫生材料的保管也应相应调整。优化后的供应商不仅在卫生材料的价格上实现货真价实,而且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医院供应所需材料。所以卫生材料的保管部门应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投入,依据材料的使用速度,随时由供应商提供物流支持,减少库存。保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认真记录各个科室领用卫生材料的情况,任何人不得随意领取。保管部门的记录结果同时传递至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生成各科室的成本记录,便于后期的成本核算。

第三,卫生材料的使用环节。医护人员只能将卫生材料应用于临床,不能和供应商直接联系。医护人员根据门诊、手术期间使用卫生材料的情况,向保管部门提出一定周期内需领取的材料明细,填写材料领取记录单。当卫生材料应用于患者后,医护人员还必须将材料的使用与患者病历有机结合,做到有据可查。

以上三个环节的紧密相连有助于促进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良性循环。科学化管理的模式使卫生材料的使用者和采购者、审批者和采购者不再交叉,切断了收受贿赂的机会。科学化管理模式的执行应控制在年度预算范围之内。为落实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目标,医院要集中精力致力于医术和服务的创新,预算资金要向医改目标倾斜,控制卫生材料等物资的管理成本。所以医院制定年度预算时要有的放矢,明确各科室卫生材料的成本范围,使用需求应以合理的预算指标为依据。医院还应积极改进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科学化管理模式下卫生材料的流动方向都能在系统中显示,同时生成相关的财务信息,使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走向一体化,各科室卫生材料的使用情况直接进入财务系统。如果财务部门成本核算的结果显示科室卫生材料使用超标,科室应提供相关的原因证明,否则需由科室承担成本超标责任。

3 医院卫生材料科学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科学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势必会带来部分人的利益损失,改革需要动机的支持。为使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治理现存的问题,实践中应注重保障措施的应用。一方面,医院应引入绩效管理机制,明确各科室卫生材料管理的岗位职责,将成本核算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对节约成本显著的科室及成员予以奖励,使科室成员积极配合卫生材料管理模式的改革,消除不正之风的影响。另一方面,医院应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卫生材料的管理在审批、采购、保管、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具备对应的负责人,医院应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确保每个环节的管理都能遵守科学化管理的模式与流程。一旦发现相关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问题,医院要及时更换管理人员,并将审计结果进行信息公开,营造公正严肃的医院氛围,切实做到对患者负责,对医院负责。

4 结语

科学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直达症结深处,使卫生材料的管理工作能够以患者和医院的整体利益为主导,提升管理水平。相信随着科学化管理的逐步深入,新时期医院的医德医风将会获得更多患者的肯定。

参考文献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问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05-02

一、政府采购的内涵

政府采购,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于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政府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尚无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物,《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的时间较短,因此,无论是法律本身还是配套制度、保障措施等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虽然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政府采购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制定了一部分与之配套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措施,但国家还未出台政府采购的实施细则,现制定的制度和措施,依然不能满足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制度和法律上尚不明晰的问题。按照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时只针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全省全地区内没有统一的政策文件规定、统一的执行标准,造成了采购政策、采购程序等上下级之间不统一,各地区之间不统一,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制度的执行。

2.政府采购程序缺乏透明度,采购效率低下。政府采购预算是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最关键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采购预算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脱节,没有同步编制,表现为实际编制时经常是与部门预算分别布置,分别编制、分别上报,形成与部门预算脱节的现象;二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简单粗糙,公共支出项目还没有细化到改府采劝目录,编制不够认真,对采购的商品未作具体说明,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采购机构一般是将经财政批准的资金计划作为采购的依据。财政何时批准,采购中心就何时采购,缺乏计划性和操作进度,致使零星采购多,小额采购多,重复采购多,无时间计划,无规模计划。

目前,中国的政府采购程序十分烦琐复杂,导致整个政府采购的效率低下。一是采购资金的申请、拨付环节不够顺畅。虽然有的地方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但资金申请环节的时间周期长,同样形响了采购项目的执行周期;二是对政府采购程序的认识不全面。大多数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开标和评标的过程,而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过程包括项目的预算和计划的制定,采购项目的实施方案,信息公告,供应商资格审查,专家的选择,评审委员会的确定,评标标准的制定,开标、评标、定标,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验收以及资金支付等一整套过程,每一个环节在操作时都要力求严谨、规范。

3.政府采购寻租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供货商和承包商为了个人利益,与采购人合谋,通过拉关系、给回扣等不正当手段,寻找一种权利“寻租”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产生“寻租”的根本原因:(1)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在采购中,委托人往往受制于信息提供人。采购的范围、方式以及采购的限额标准实际上都是由人最终决定,这就为人偏离委托人的委托目标提供了可能;(2)契约不完备。签订契约是规范委托人、人双方行为的一种方式,但因为契约不可能包括所有未来的情况和不可知因素引起的事件,也就不可能规定各种情况下的双方责任;(3)监督不完全。采购权力是在多层委托下产生的,加大了采购权力执行监督的成本,同时监督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监督的积极性缺乏,更容易产生采购权力委托运作的失灵,造成委托人对采购权力人的监督不力,从而加剧了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产生。

采购人、采购机构相互勾结谋取利益。一些采购招标机构,特别是一些社会招标中介机构,为了迎合一些采购人的不合理意愿和招标评审时评标专家的素质等因素,在招标的运作程序中,利用现有制度的漏洞,打法律法规的“球”,采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招标环节上,时限不明确、招标文件的倾向性要求等有违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做法,以达到采购人内定中标人的目的,从而导致了腐败现象的产生。

4.政府采购监督的力量和力度不够。政府采购的监督是包括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政府采购事项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方式和类型管理及政府采购执行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在政府采购的执行过程中,作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往往设置只有几个人的部门负责日常的监督管理,承担着相关文件起草、标准制定、日常监督管理、投诉处理、培训指导等大量纷繁复杂的事务,加上目前政府采购上作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惩处办法,缺乏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等政策依据,从而使得政府采购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约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监管部门对招标文件的审查、开标现场监督等环节的监管不得力,走形式走过场,有些监管部门人手少只是象征性地走走场面,不参与全程监督管理。由于指导能力匮乏等原因,监管部门对采购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考核、进入标准、规章制度建设、纠纷处理措施等等考核内容未作政策上的规定,监管部门考核工作也只能走走形式。

三、规范中国政府采购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审批制度,强化资金控制。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向当地财政部门申报年度采购计划,财政部门根据资金支付能力,并区分轻重缓急提出意见,上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建立操作制度,强化规范运作。依据《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情况制定《政府采购操作规程》,明确采购机构、采购单位、资金管理部门、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并实行相互牵制制度,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公开招标―网上定购或合同定购―验收―付款―核算―决算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分工,严禁串岗、,预防采购风险。建立核算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应单独核算,实行“三专”,即设立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安排专人,实行“四分开”:授权人员与批准人员分开、批准人员与执行人员分开、执行人员与会计人员分开、会计记录人员与出纳人员分开,有效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建立专联,统一会计核算。建立保证金制度,强化风险意识。建立投标保证金制度和履约保证金创度,有效防止“串标”、“流标”现象和“豆腐渣”工程。增强投标单位、中标单位的“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把政府采购风险降到最低线。

2.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任何一个制度规定都是通过操作执行来实现的,操作执行越规范,制度优势和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要进一步完善采购程序运行机制,对采购信息、公开竞标、资质审核、评标定标、采购文件编制、专家评审、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等重要环节制定操作细则,同时,财政和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业务的指导,抓好细则的落实,不断加强对采购程序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对采购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经济责任制度、内部工作规程、人员工作纪律守则、例会汇报制度、定期抽查制度、考评制度等等,确保采购工作人员按照程序合法公正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要进一步规范和创新采购方式。围绕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网络系统,根据不同的采购项目,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明确方式内涵和适用环境,实行区域招标、选择性招标、协议供货、网上招标等新的采购形式,以更加高效、实用的方法,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3.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是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运作的保证。要建立事前预算约束、事中动态监控和事后监督处罚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察、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责和社会舆论的优势,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可设置三重监督机制:第一层为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督,各级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的计划安排和执行最熟悉,侧重于对采购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第二层为各级监察、审计的监督,侧重于事后监督;第三层为社会舆论监督,旨在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4.完善和建设一支合格的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加强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一是抓思想政治建设和廉政教育。二是抓业务建设。要求采购人员不仅要熟悉相关的财政、产业、贸易政策及法律知识,还必须准确掌握招投标程序、商务谈判以及商品、工程、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其次,加强对现有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可通过对一些比较成功的政府采购招标项目范例的剖析等方式,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三是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向社会招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既懂经济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现有的政府采购队伍中间,优化政府采购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范围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家林.政府采购立法与财政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苏明.政府采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杨灿明,李景友.政府采购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6-28.

[4]张喜军.中国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的制度性探索[D].长春:吉林大学,2007:120-125.

[5]艾文山.中国政府采购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27-30.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范文第4篇

1 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评价状况

中高职衔接课程主要是一些专业课程。《采购管理》是中高职衔接的一门专业课程,以此课为例,该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一般采用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知识考核和素质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考核主要是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小组讨论、实践调研及完成各个项目设计、软件操作的情况;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或综合项目;素质考核主要是针对一些案例题目和实训题目进行测验。

同行对《采购管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营,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等等。评价标准主要是学校教师自行设定,行业企业对课程评价的意见很难体现在课程教学中。

2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评价中的问题

2.1 课程评价与企业需求有差异

很多中职和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是学校教师设定。实际操作在考试中占比非常低,且很多实际操作都是在教室简单模拟完成的。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异。现在很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也尽量按照物流类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来设计,但由于评价制度和评价手段没有企业人员的参与,学完专业课程的毕业生初到社会上难以胜任高技能型工作。课程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见下表物流专业核心课程重要度和满足度调查。由表1可见,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满足度普遍偏低,说明学习内容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异,采购管理与物流概论两门课程为满足度预警课程。

2.2 课程评价与素质教育要求有出入

《指导意见》要求中高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目前物流专业课程评价来说,更多的还是理论考核,实践项目苦于没有场地或者设备或者足够的师资难以实现考核,这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全面综合发展的高技能毕业生。现行评价使学生疲于应付考试,考前突击,无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能力更是难以发挥。中高职课程在一体化衔接后要考虑课程评价体系应该能对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针对不同特长和素质的学生应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2.3 评价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

物流类课程考核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绝大多数都是学校老师评价,老师们都是给定一个一统标准,按照表现依次打分。学生干部、活跃分子更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多数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以体现。此外还有针对某一实践项目进行学生互评和自评,但前提是要给学生充分讲解项目评价标准,以使互评和自评结果客观化,这种评价得分在课程总分中占比太少。学生毕业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部分成绩不好但其他方面突出的学生上升空间或许更大。究其原因,就是学校的课程评价模式只能测验学生对死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不了其适应性及综合素质。

2.4 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衔接度不够

许多中高职院校引入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学校技能鉴定系统,如中职生要考“物流员”,高职生要考“助理物流师”等,还制定了若干保障措施,将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考证制度联系起来。然而,职业院校一贯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并没有因为技能鉴定考试的加入而更新,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助理物流师考试,名义上考核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但考核形式仍然是两张试卷,这还是难以考核出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即使通过考试,也未必就达到了技能鉴定系统要求的质量,得到社会物流企业的认可。

3 职教集团中中高职物流管理衔接课程评价思路

3.1 以职教集团为平台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评价模式单一,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评价的一个难题。职业教育集团应发挥资源整合优化作用,给职业院校课程评价提供多元评价主体。学校和企业不断推进合作,职业院校聘请专家们到校任教或者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论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课程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改变仅由在校教师评价各专业课程的模式。还可以将物流类部分实践课程搬出课堂,到企业去上,由企业教师给予评价。周期性组织集团内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企业专业、行业协会、科研团队、学校教师共聚一堂,共同分享典型院校产学研结合案例以及借鉴较好的课程评价方法。

3.2 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评价中

现在的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一般是对应学历的学生报考相应职业资格,简单的交费考试拿证,仅以通过率考核学生。这种模式可以适当改进,比如可以将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细化到各核心课程中,采用单元式教学和模块化考核,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确定相应的工作领域,学习完后对每个领域进行考核检验,每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考核就获得相应学分,学分累计到预定标准即可换取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职业能力合格。

3.3 将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融入到课程评价中

职教集团的专业人士可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物流行业职业资格进行分解,同时到企业去调研物流岗位职业标准,改革核心课程体系。新设的课程体系要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调研分析出中高职物流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报告,在职教集团或者社会保障部门的牵头下,统编中高职一体化教材与企业岗位需求、与考证内容符合一致。学生毕业时不但获取了“双证”,而且真实拥有了职业能力。

3.4 构建职业院校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不仅要引入多元评价主体,评价体系也是多维度。专任教师主要进行学生职业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评价;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实践性操作项目、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实习或者“学徒制”实习进行专业能力评价;职教集团下的企业和行业专家通过物流各职业能力大赛等项目进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这三个评价维度构成了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多方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以及全面职业化的评价内容。

采购管理保障措施范文第5篇

(一)机构组成

县商务局局是政府组成部门,主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内设办公室、市场体系运行股、市场体系建设股、服务业发展股、物流办、外经股、财务股等7个职能科室。

(二)机构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县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制订全县商务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2、承担全县服务业工作中组织实施的协调职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3、研究提出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编制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商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

4、承担牵头协调全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职责,拟订规范市场运行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按有关规定对拍卖、典当、民爆流通、报废汽车、旧机动车交易、酒类、肉类、屠宰等特殊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负责民爆器材购销备案登记和仓储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屠宰市场(猪、牛、羊畜禽类)的相关管理工作。

5、承担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的责任,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按分工负责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

6、拟订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指导对外贸易行业执行国家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管理办法和进出口管理商品、技术目录,组织实施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大宗进出口商品和出口加工区的业务工作,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

7、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技术的工作,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牵头负责发展我县服务贸易的相关工作,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

8、拟订应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措施,加强与自由贸易区、港澳台地区的商贸合作,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负责外国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常设驻我县商务代表机构的管理。

9、承担组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工作的责任,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牵头开展对外贸易调查、产业损害调查和对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反垄断审查,指导协调产业安全应对、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工作和国外对我县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工作。

10、指导全县外商投资促进和管理工作,参与制订外商投资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统计分析全县外商投资情况,依法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合同章程的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11、负责全县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拟订并执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依法管理和监督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出境就业等,承担境外投资管理的责任,牵头负责外派劳务和赴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组织管理我县承担的国家对外援助任务,管理多双边对我县的无偿援助和赠款(不含财政合作项目下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对我县赠款)等发展合作业务。

12、负责牵头管理我县赴境外举办的各种商品交易和经贸推介活动,监督管理以县名义在境内举办的各种商贸交易会、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

13、承担贸易促进、外援项目招标、有关会展活动等的具体组织工作。

14、规划全县商务系统电子政务、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15、承担县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16、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人员概况

2020年年末实有在职职工29人,退休人员26人,遗属2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0年预算收入为329.55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29.55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20年预算支出为329.55万元,按经济分类支出其中:基本支出329.55万元(人员经费304.06万元、日常公用经费24万元)

三、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

(一)预算编制情况

1、严格执行《预算法》编制年初部门预算,根据县财政局的统一安排,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的情况,认真编制部门预算,经领导审核后,及时报送县财政局。

2、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机关正常运转及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的开展。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主要用于“三大活动”及“电子商务”工作。

(二)执行管理情况

1、2020年预算329.55万元,2020年6月执行进度45%,全年支出执行进度100%。按执行管理情况正常执行。

2、在经费支出安排上,全面保障了单位正常运转。首先保障工资福利支出,每月工资准时上报。其次为全局的工作开展做好后期保障,在经费上保障各部室更好的履行职能职责,促进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因人员普调工资及养老保险政策改变等因素故人员经费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执行数有相应偏差。

4、在保证行政运转下尽量控制压缩“三公经费”开支,各项开支逐年下降。因公出国出境费用0万元,公务接待费用1万元,公务车运行维护费用0万元,公务车购置0万元。

(三)综合管理情况

1、预算管理。细化部门预算,规范部门收支行为。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细化预算的原则,科学编制完整的部门综合收支计划。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规范、准确、完整、效益。

2、资产管理。一是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二是固定资产保存完整、配置合理、使用率达到99%;三是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处置规范。

3、政府采购管理。对于各类采购项目,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审批流程,严把审批关。

4、绩效管理和监督情况。坚持年初制定的全年目标任务责任到各部室,到人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工作目标任务与绩效挂钩,与年度目标考核评优挂钩,充分调动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做到奖勤罚懒,不搞一刀切,大锅饭。同时加强内部监管,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审计保证单位正常的业务活动有序开展,确保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体现。

(四)整体绩效

2020年以来,县商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促进消费为动力,以载体建设为支撑,以服务提升为保障,全力推动商务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突出抓好项目招商提效、产业承接提速、商贸流通提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全县商贸流通业更有活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地突破性发展,全县商务经济总体呈现出健康平稳发展态势。

1、高质量发展

(1)服务业增加值目标任务:全年目标任务增长率9%,预计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9%。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80亿元,增长11%,预计202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增长11%。

(3)外贸进出口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1200万美元,预计2020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200万美元。

2、创新发展

(1)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户:已于6月升规入统,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已于12月中旬升规入统,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3)培育中小企业培育3户:已完成。

3、协调发展

新农商综合体、百佳汇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均按计划顺利推进。

4、开放发展

完成了第二届西洽会、第九届秦巴地区交易会参展;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000万元;全年货物进出口增速预计达65.5%;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0年保障了职工的工资福利、遗属的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单位正常运转。完成了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各项任务指标。

(二)整体绩效目标未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有些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滞后,原因是一些公务活动开展进度稍缓慢,支出发票未及时送达。

五、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在整体支出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预算控制率有待降低。除政策性因素以外,由于部分临时、紧急或突发的工作任务导致年中追加预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整体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拟实施的改进措施如下: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馆内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公用经费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重点和项目专项工作规划,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的全面,不漏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