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文第1篇

城市商业银行是

二、城市商业银行现状存在的问题

1.市场细分不够,没有形成较为鲜明的市场定位。一些商业银行市场定位还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对潜在的客户也缺少研究.致使目前许多业务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2.业务创新带盲目性, 金融 产品存在趋同现象。由于对市场缺乏 科学 的预测、详细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业务创新具有盲目市场跟进色彩,新产品有的不能很好满足客户需求,有的由于无规模不能带来效益,造成业务创新产品缺乏生命力。

3.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特色服务不突出。虽然目前各家市场商业银行广泛强调提高服务质量。但是服务的概念比较陕隘,有的只限于改进窗口服务、厅堂服务等,经营理念还比较落后,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不能贯彻到产品、管理、服务、人员等各个方面。

4.信息技术落后,制约了产品开发和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商业银行有效实施经营管理策略的保障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实力不强、技术基础薄弱等原因,对科技投入不够,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讲显得落后。

5.银行之间合作不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加强。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每年举行的一次 论坛 ,主要目的还是沟通和交流,对彼此间的业务合作探索不够,主要业务合作还只限于异地结算等方面,其他一些业务领域基本上还没有涉及。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 发展 策略

1.加强内控机制改革。城市商业银行应吸收中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来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形成对经营者的产权约束,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 现代 企业 制度,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地引进人才,加大业务创新力度。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银行的股东、中小投资者、银行的经理层、银行的监管者和银行债权人(主要是存款者)等相关利益主体为消除信息不对称障碍,实现各自的目标都要对银行绩效加以考核评定,从而形成不同角度和不同称谓的评价方法体系。其中,银行股东和经理层采用内部经营管理业绩考评方法、监管者采用银行信用与绩效评价、中小投资者和存款者借助社会信用评级机构的方法来了解银行业绩、风险与发展状况。这些评价主体和采用的评价方法都将反映银行绩效的内容:财务效益、资产安全、资产流动和发展能力等作为评价的对象。

一、内部业绩考评系统

西方商业银行对经营业绩的内部考评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考评产品、客户关系和分行的业绩等,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数据”考评模式。西方银行业绩考评指标设计继承了以“财务数据”为核心的传统,在指标设计时遵循4M原则,即有意义(Meaningful)、可测性(Measurable)、可控性(Manageable)和可操作性(Material)。西方银行的业绩考评主要针对三方面内容设计指标:以银行运营和财务状况为基础的内部指标;从市场和行业角度提供与行业发展趋势、规范和市场等相关的外部指标;从客户角度出发来评价银行的指标。这种以财务为核心的西方商业银行考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监管者对银行绩效的外部评价体系

从银行监管者角度进行的评价,主要出于金融稳定和安全的考虑,所以评价的核心不是财务效益,而是风险评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银行进行现场检查分析评价采用“CAMELS”评级法,考核评价银行的资本状况(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和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Sensitivity)。美国CAMELS评级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见表2。CAMELS评级是为监管者的金融稳定和风险控制目标设计的,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强调资本充足性和资产安全性,而对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考核次之。详尽的CAMELS评级指标体系适用于对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评价。

三、民间评级机构对银行绩效的外部评价体系

民间评级机构对银行的评价主要是资信评级(RATING),目的是为社会投资者购买银行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做决策,以及为进行存款机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资信评级以银行风险评价为核心,评价结果能够直观明确反映出投资银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可能承受损失的大小程度。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世界银行业产业组织并购综合经营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1-014-05

一、引言

银行是世界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活动主体,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银行业结构的变化和组织绩效的改善对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增强自身金融业实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关键就在于增强银行业的竞争力。

产业组织理论以哈佛大学梅森和贝恩提出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的范式为主要分析框架,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进而影响绩效(SCP)。以后该范式不断得到扩展和修正,突破了以前静态及单向的缺陷,认为结构、行为与绩效三者之间是一个动态反馈关系,相互影响,它们同时还受到其它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国外Pilloff研究了美国银行业的兼并认为,正是银行业的并购活动改变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其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但主要还是放松管制。

国内于良春和鞠源(1998)最早对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进行研究,得出中国银行业具有寡头垄断特征,且存在着高度集中和国有垄断低效率问题。林毅夫等(2004)对世界各国的银行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结构变化的5个因素,认为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采取的发展战略着重影响着银行业的结构。

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使用规模经济、集中度等概念讨论银行业市场结构,运用企业的垄断程度、企业并购和企业集团化等概念分析银行业的行为,从资源配置效率、技术绩效、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银行业的绩效。通过对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1998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给出银行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并联系银行业发展演变的经济环境说明世界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认清当前世界银行业的格局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世界银行业产业组织分析

(一)世界银行业的规模经济

世界银行业的总资产和一级资本持续扩大,呈现出规模大型化趋势。总资产反映了银行的实力和规模,一级资本则反映了银行的稳健性和风险应对能力。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暴发至1998年底结束,此后为了加强银行抗风险的能力,各国逐渐重视并执行《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照《银行家》对1000家大银行总资产和一级资本的变化可以看出世界银行业的规模、经营实力和发展水平。见表1

从总一级资本额来看,总额从1998年的14881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42760亿美元,一级资本总额增长2.87倍,年均增长率为26.1%,高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同样,看总资本额变化,1000家大银行的总资产显示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由从1998年的332114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963950亿美元,总资产额增长2.90倍,大于总一级资本额的增长幅度。

可见,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世界银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得到加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资产总额与一级资本总额增长趋势图(见图1)观察,世界银行业发展并不平稳,上升趋势中还呈现了波动,说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000家大银行的总资产逐年递增,但是总一级资本的表现不尽相同,有些年份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2001年、2003年的数据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之对照的是2004年和2007年则显示了较快的增长,是世界银行业规模扩张较大的年份。世界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同时也是世界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和银行效率不断提高的结果。

(二)世界银行业的集中度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指银行业市场中几个最大银行所占的业务份额,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大银行的支配力越强,竞争程度就越低。本文选取世界前25家大银行的有关指标占整个行业的份额分析。从全球前25名最大银行的区域统计数(见表2)看,近10年内基本上被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大银行所控制。美国的上榜数量十分稳定,日本的上榜数量逐渐下降到3家,降幅和下降趋势明显,而欧盟的银行数量虽然个别年份有下降,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从前25家大银行的排名位置看,欧美银行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这不仅由于银行自身的经营能力强,而且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有关。比如,随着美国放松对银行的管制以及银行之间的并购,出现了较多的超大银行,在前25家中的排名中处于强势地位。另外,欧盟成员国的扩大以及欧元的诞生加快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给欧元区内的欧洲银行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2.资产集中化趋势

全球前25名最大银行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区域,不仅体现在世界银行业的空间布局和市场集中度上,而且体现在全球金融资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规模庞大的银行手中,反映了全球银行正在走向垄断竞争的新格局。以每年排名前25强的银行的资产、资本以及税前利润占1000家大银行的比重(见表3)可以看出近10年资产明显趋于集中且速度惊人。

从2009年的情况看,前25名的最大银行的一级资本额为16920亿美元、总资产为432538亿美元,分别占1000家大银行比重的39.57%、44.87%,说明它们的资产集中度非常高,市场垄断力相当大。但是利润方面共亏损323亿美元,对比2008年的统计利润3016.23亿美元,可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巨大。前25强的资产从1998年的94055亿美元到2009年的432538亿美元,增长了4.59倍,年均增长41.8%,增长幅度较大;从绝对数来看,每年向全球最大银行集中的资本增加数千亿甚至数万亿美元,资本资产上升的趋势明显,如图2所示。

银行业资本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自由竞争经济规律的作用,竞争是促进集中的强有力杠杆,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走向高度集中和垄断(杨艳琳,2006);另一方面也有人为的做大做强的因素,其中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的并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力的支持了银行业的快速集中。

(三)银行业间的并购行为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金融服务领域激烈的竞争,90年代末以来,银行业纷纷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和提升竞争力。表4和表5以9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的主要大银行为例,说明世界银行业的并购情况。

欧盟的银行同样进行了大量的并购,以英国汇丰银行为例,1991年成立了汇丰集团控股公司。90年代以来,汇丰双管齐下,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都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扩张行动。1992年收购英国米兰银行,使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银行集团。1999年6月收购了马耳他最大的商业银行──地中海中部银行,同年底收购了萨法拉控股公司。从2002年初到2003年末的近两年时间,汇丰进行了多达27项收购。

对照并购的历程和上文对世界银行业规模集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银行业规模的扩张与反复的并购不无关系。并购整合了区域市场,达到了规模和效益的统一,打破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由日本银行独领的局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总之,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全球银行加速并购,并购成为大银行变得更大和更强的捷径,上榜大银行之间的激烈角逐往往是通过银行之间的并购行为实现的,仅从前25名大银行位置的变化即可看清楚。反过来,并购又推动了金融全球化,通过并购全球金融机构数量减少,单个机构的规模相对扩大,从而使得银行竞争更加激烈。通过并购银行业的集中度上升,银行的风险防御力和竞争力增强;通过并购金融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走向多元化综合经营,发展成大型跨国集团。

(四)世界银行业盈利水平与绩效分析

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利润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世界银行业发展充满了挑战,呈现出起伏变化的特征。1000家大银行税前总利润从1999年的1744亿美元到2008年的7808亿美元,总体上增长4.48倍,其变化幅度远远超过了一级资本和总资产的变化幅度,盈利水平持续提高,见表6。但是在1999年、2002年、2008年以及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反映了世界经济和金融波动对银行业的影响;同时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世界银行业的发展状况,表明其总体绩效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如图3所示。

资产收益率(ROA),是税前利润和资产的比率。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银行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其经营效率越高。资本收益率(ROE),即税前利润和一级资本的比率。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风险越少。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均反映了银行的获利水平和效率。通过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均可看出世界银行业在2002年获利水平突降,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态势也异常猛烈,如图4所示。

总之,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资本金还是赢利来看,与十年前相比,银行的规模都有了较大的扩张。反映了银行的扩张是全球经济总量以及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对金融服务提高的必然要求,另外,金融自由化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业管制的放松也推动了这一扩张进程。

三、世界银行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和转型

(一)世界银行业发展演变的经济环境

银行作为配置资源的中介功能决定了与世界经济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其面临的金融环境的变化会影响银行经营的综合表现。理论上看,一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联动性加强,世界银行业的经营越来越受到经济总体走势的影响。二是银行业本身竞争加剧,导致整个行业利润水平的下降,利差水平不断降低,三是由于金融创新导致银行业面临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主要受金融脱媒的影响,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都面临强有力的挑战。

另外,全球1000家大银行各项指标值的变化充分地显示了其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比如1999年日本受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业亏损严重,整体上影响了世界银行业的表现。期间虽然美欧银行业有不错的表现,但是1000家银行的税前利润的增长率仍为-14.9%。再如2000年,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尤其是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一比率又急升至77.58%。

回顾历史,银行业加速增长是经济金融发展和微观经营改善的结果。2001年以来,全球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助长了流动性过剩,全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占GDP的比重大幅提高。作为经营货币的行业,银行业务规模必然加速增长(王家强,2008)。2003~2007年是世界经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企业与个人的信贷融资需求旺盛,全球财富积累规模空前提高,成为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从2003到2007年底的4年间,全球银行的利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盈利能力逐年增强。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信贷紧缩又一次使世界银行业陷入了困境。

(二)多元化综合经营制度的转变

在金融全球化、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快的条件下,世界大银行在外部实行并购的同时内部不断纷纷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多元化综合经营成为世界大银行增强其竞争力的重要市场行为。

在高科技的应用、金融创新的带动下,出现了多元化经营和多样化业务品种以及创新性“金融超级市场”,这既是世界商业银行多年来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21世纪商业银行经营方式转变的方向。比如,美国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走上了金融综合经营的道路,银行的可经营范围扩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上升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日本在1992年泡沫经济破灭后颁布了《金融制度改革法案》,结束了二战以来的主办银行制度,正式进入了金融综合经营体制。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陆续颁布了《1979年银行法》、《金融服务法》(1986)、《1987年银行法》和《英格兰银行法》(1998)。这些法令允许金融机构提供各种综合性金融服务,确立了金融综合经营的制度,极大的推动了金融服务的自由化。在金融综合经营过程中,金融企业为了壮大自身实力或者快速地进入其他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同时由综合经营引起的金融创新不断增多。

(三)银行业新技术的运用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以来,金融综合经营成为整个世界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为全球银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世界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增强。

就银行业自身而言,逐渐向全能化银行、金融超市加速发展,盈利水平被作为衡量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指标。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新业务、新产品和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对全球银行盈利水平的大幅度增长起了重要作用。网上银行不仅增加了现代银行的业务渠道,而且具有极大的便利性,能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网上银行可以更方便地实施市场分割的策略,它具有的成本优势和在市场上迅速扩张的能力给传统银行业的改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又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制度的创新。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创新,金融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不断交叉、融合,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不断发生变化,金融企业为了分散风险、追求范围经济而不断地对企业组织形式进行变革,如金融控股公司就是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的产物。

四、结语: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都在调整中艰难前行。以至于国际银行业近年来的一些发展方向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如旨在分散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竟然起到了放大风险的负面作用,综合化经营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等(赵幼力等,2008)。然而纵观世界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行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第一、金融自由化进程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很大,虽然金触控股公司遭遇全面风险,但综合化经营趋势不会改变,银行业未来将继续走跨国集团化、规模集中化的道路。金融分工界限逐渐淡化,但区域与国别的差异将会继续存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金融危机过后,世界银行业可能再度掀起并购热潮,这不仅会增强银行的实力,更为银行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提供现实可能。

第二、世界银行业的格局调整与结构变化,将为未来国际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亚洲的银行业将会崛起。次贷风波使得国际大银行深刻地认识到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未来将会继续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分享亚太等新兴市场的增长红利,欧美市场早已成熟的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在新兴市场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将会给国际大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促进盈利增长。

第三、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仍会是银行业发展的推动力,网络银行的发展将使虚拟银行的发展加快,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行将成为世界银行业新的发展热点,银行服务科技化的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都会进一步提高。

第四、针对次贷风波中金融创新带来的短期金融抑制负效应,银行业未来将更加稳健合理的利用金融创新,以便更好地分散并降低风险、增加市场流动性、丰富市场投资品种以及增加投资人获利渠道。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资本实力已成为国际银行业衡量稳健性及对抗风险能力的主要指标。当前,补充日益下降的资本充足水平,加强世界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更为重要。现有的分散监管架构不适应于各类金融市场之间紧密联系的发展趋势,监管重叠和缺位的问题时有发生。所以要在支持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提升监管效率,改革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与架构。

注:

1.本文感谢萧灼基教授和胡坚教授的指导,作为“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金融论坛)”参会论文的一部分,得到了参会专家与学者的有益评论和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2.《银行家》从1989年开始按一级资本(Tier One Capital,也叫核心资本)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这1000家大银行的实力基本上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除非特殊说明,文中数据亦来自1998-2008年第7期的《银行家》杂志或者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Barger Allen N, Hannan Timothy H. The Price-Concentration Relationship in Banking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 , (5),71: 291-299

2.Keeley. M. Deposit Insurance, Risk 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0, (80): 1183-1200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文第4篇

一、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

1、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分类的差异性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贷款本金或利息在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作非应计贷款核算,其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计利息予以冲销。但由于该制度未对计息期间做强制性规定,可能会导致同样的贷款由于计息期间的不同,银行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甲、乙两银行同时在1月1日向丙企业发放贷款,甲银行采用月度计息,乙银行采用季度计息,倘若丙企业在1月31日不能支付利息,那么,在4月末该笔贷款在甲银行业已归入非应计贷款核算,但该笔贷款在乙银行仍然处于正常的应计贷款科目核算,虽然该笔贷款在两行状况并无差异:均不能支付利息且呈连续状态。从而导致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不能正常反映自身的经营状况。

2、措辞不严谨导致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可见短期债券投资利息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同时该制度又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这样,减值准备的计提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与短期债券投资利息确认的现金收付实现制形成了制度反差,在同一制度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确认标准导致了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例如银行在3月投资A债券30万元,4月A企业宣布支付利息3万元,并于5月收到,此时A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7万元,倘若6月末A债券的市场公允价值为28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A债券价值的核算则陷入两难局面:会计报表列示27万元则不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若列示28万元则不合谨慎性原则。其实我们只要将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改为“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账面价值和市价孰低计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短期债券的期末计价问题。

3、债券收入的归类问题

按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债券投资同发放贷款一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从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来看,不外是发放贷款和投资两种,因此,银行业债券投资收益采用同一般企业的列示方法(投资收益归属于营业外收入)则有不妥:一则商业银行运用资金一般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债券投资的收益占收入多为20%以上,将其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容易让人误解为我国银行业主业不突出;二则银行业的利息支出为最重要的营业成本,其间有相当部分为债券资金的占用成本,如果将债券收益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则容易导致收入与成本不配比,不利于进行损益分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会计报表的格式来解决债券收入的问题:在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上移至利息收入后面,同时将营业利润的公式修改为:营业利润=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其它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其它业务支出。

4、资产减值导致的利润调节问题

由于现行金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高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照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其差额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则退市处理,由此导致了不少上市银行利用资产减值作为利润的调节杠杆,通过“计提”和“转回”的账面游戏,误导投资者的选择。在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明确规定“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来避免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但这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则不符合资产自身的定义,其实我们通过严格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条件则可以使利用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的情况得以改观。

5、短期债券投资收益的入账时间问题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由于短期投资一般金额较小,流动性较强,投资收益于实际收到时确认无可厚非。但对于银行业来说,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其拥有的短期债券投资较多,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投资收益则不太符合实际:一来银行业持有的短期债券多为国债或金融债券,违约风险较小,且利率多为固定,适宜按期计提收益;二来短期债券投资所承担的存款利息支出多为按期计提,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明显收入成本不配比;三来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造成银行业利润的期间波动起伏太大,不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我们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原则和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可以对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按期计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6、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条件不明确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短期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新的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按照制度的理解:短期投资的划转的条件在于“改变投资目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实标准,在实务操作中难以把握。而在现实中,由于短期投资在期末必须按照成本和市价孰低提取减值准备,相对来说长期投资计提准备的要件严格得多,因此,银行的财务部门会在短期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时完成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来规避短期跌价准备的计提,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7、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关注程度不够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会计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具有收益不确定性、高杠杆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规避工具。但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在第一百四十条提及“对于外汇交易合约、利率期货、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应说明其计价方法”,并未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价和披露做出统一的规定,因此,国内银行一般将其作为会计报表的附注作一般性披露,难以客观的确认银行业的风险。

8、与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

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规范了银行业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但现行的税收制度仍然按照“期末贷款的1%差额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在计算所得税中扣除,对实际计提超过1%的部分调增应纳所得税额”,由此导致不少金融企业出于利润考核的考虑对金融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当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税前的“呆账准备金”抵扣额进行调整。但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在金融会计制度中明确:对由于会计政策与税务规定不一致产生的所得税差异允许单列科目“递延所得税”处理,同时将该科目归属于利润分配项下做增项理,以此来激励银行采用金融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对策分析

2001年度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本适应了当时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时关于银行业开放承诺的逐步兑现,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便显示了出来:外资银行的加入带来的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问题;衍生工具的计量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在理论和制度上予以完善,做到与时俱进适合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1、减少金融企业的选择权,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在美国的会计理论界就展开过“会计艺术论”和“会计制度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应当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会计判断权和选择权以促进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后者认为应当减少会计人员的判断权和选择权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2001年的“安然会计造假”事件让这次争论划上了句号: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现行的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来强化了当局的监管。而我国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出现的会计差错也从侧面映射出会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过多会削弱会计信息的质量。美国会计学界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2、注重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如实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情况

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金融企业的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性,如果单纯地按照一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套用在银行上,则容易令人误解银行体系的财务状况,尤其在涉及到主营业务上。例如对投资收益按照一般工商企业属于非主营业务,归属于营业外收入是正常的;但投资收益原本就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倘若套用一般企业的归属方式则会影响外界对银行的公允评价。同样,在对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上也有必要考虑银行的特殊情况。

3、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建设,适应银行业发展状况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尤其是在外资银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后更加带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和披露的关注程度不够,而金融衍生工具大多只是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际的交易事项可能尚未发生,从而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不符,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内不能够具体量化,企业多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提及,进而掩饰了银行业的潜在风险,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通过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行新准则的制定来予以补充。

4、明确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职业判断水平

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行业分析;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134-03

所谓“行业分析”,是指在对行业给予一个客观、准确描述的基础上,剖析行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根据行业经营特征、资金流特征和产品特征等,明确对该行业的信贷政策、风险防范措施和营销服务模式,为选择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客户奠定基础。

一、商业银行开展行业分析的重要意义

行业分析是证券分析师、风险投资基金、股票投资者以及银行信贷经营人员等在进行行业、客户遴选和价值发现过程中的共同课题。与其他使用者仅仅关注投资回报不同的是,商业银行从行业分析中获得的结论贯穿应用于信贷管理的客户等级评定、项目评估、信贷执行和贷后管理全过程,并且需要根据行业的竞争模式、管理模式、交易模式、成本模式、发展周期变化、产品替代性、依赖性以及行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等对于一些关键评价指标、业务运作条件和产品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对于某个特定行业甚至某个客户的信贷运作政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商业银行在整体信贷市场上的战略决策。

行业分析是商业银行行业市场定位的基础工作。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市场是由所处不同行业的客户所组成的,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运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也即市场和客户的定位问题。企业的发展无法完全脱离行业的整体形势,行业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内企业的未来收益,某个特定行业中的所有客户均具有类似的风险特征,行业的经营特征、管理模式和成本结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从该行业的企业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通过行业分析,可以从整体上对一个行业进行把握,从而挑选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行业领域。

行业分析是信贷政策细化的关键步骤。信贷政策必须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发展政策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进行细化和调整。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要素和风险程度,行业的准入、退出或者在某个区域的信贷政策都需要以行业分析为前提。

行业分析挖掘的行业基本特征和经营规律,为业务和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每个行业的经营和运转表现出来的资金流和货物流特征,应该而且必须成为银行在为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案时的主要考查因素,产品销售以及货款支付的流程将成为银行提供融资和结算等产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商业银行的信贷运作也是围绕行业资金流的波动性逐步展开的。

行业分析为获取公司价值提供判断依据。通过分析行业,可以解释行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阶段,从而得出对行业整体的信贷运作理念。更重要的,行业分析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信贷运作方面,需要以行业的眼光去判断公司,发现风险特征和业务机会。企业和所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点和点所在线的关系,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企业的现在和未来收益,而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内企业现在和未来收益。行业经营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则是行业内企业经营所必须遵循的,同时它也是标示行业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通过比较行业内企业竞争优势,为获取有价值企业提供依据。

二、商业银行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

行业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行业给予一个客观的、准确的描述,其次是对行业进行横向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周期性规律和行业走势规律进行判断,分析该行业在经营管理和资金运用中的特征,然后明确银行在该行业中的信贷政策,同时对典型企业的信贷运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行业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发展阶段界定、行业运营特征和规律、行业宏观环境、行业供需状况、行业基本数据、行业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内典型企业的分析。

(一)行业发展阶段

常用的行业发展阶段是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来确定的,行业生命周期给出了行业在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据以判断某个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并没有考虑行业中诸多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替代性等差异性,而行业周期正是由行业中各类产品的周期所决定,因此,行业中各种产品的周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的叠加影响将行业周期变动更加平缓和难以判定,有时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升级会使得该行业发展阶段发生逆变,因此,在研究行业发展阶段时,应结合该行业中产品的具体特点进行判断。

另外,一种判断行业发展阶段的方法依据了经济周期性之间的契合关系。在经济周期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而言总是繁荣、衰退和恢复交替发生,不同的行业在经济周期变化中的表现差异是很大的,可以将其划分为平稳型、增长型、跟随型,平稳型行业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较小,因价值链较短和刚性需求,经营状况能够保持持久和稳定态势;增长型的行业在一个经济周期内能够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独立于经济衰退时期;大部分行业都属于第三类跟随型企业,遵循经济周期的变化趋势,这一类行业在经济的增长期获利颇丰,并因经济衰退盈利下滑。

(二)行业运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经营过程中,有别于其他行业的资金流、物资流特征和规律,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模式和管理模式,这对于银行全面介入行业金融服务至关重要。物资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泛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资金流是一段时间内用于表现财产、物资的货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在行业运行的稳定时期,行业内的大部分企业,其物资流和资金流具有一定共性,原材料的采购方式,生产储运模式以及产品销售模式,资金支付结算、回款时间等有差异,但是共性明显。

(三)行业宏观环境

诸如货币政策、外汇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税收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均会对行业的发展带来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建立、完善过程中,现行制度的变革、新的法规和新制度出台,都会对一些行业的经营格局和经营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深刻变化,在变革中可能会孕育着新的机会和挑战;而伴随着与国际市场紧密程度不断加深,财政税收方面的政策可能会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四)行业供需状况

行业发展状况最终还要依赖市场的供需状况,对于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供求关系,需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给予一个全面的分析。从内部看,应从较长的时间区间分析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对于该行业的影响。绝大多数产品,从技术角度都有潜在的升级需要,不会一成不变,这既是生产商互相竞争的需要,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不断提高的产品体验的需要。因此,对于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几项产品,应给予高度重视,对于推动其技术进步的内在力量和市场前景进行认真探讨,对于新进入者,该行业的市场壁垒能否产生作用,市场的新供应者是否容易地进入该市场并对市场供应产生影响。从外部看,主要分析对与行业相关产品销售量具有强相关关系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变量,如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地域特征等,判断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产品销售造成的影响,通过较长时间的影响因素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比,可以选定与市场需求直接相关的指标深入分析相关性。通过这些分析给出供应和需求的定量预测和趋势判断。

(五)行业基本数据

行业的整体经营和财务数据对于判断该行业的当前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数据积累也可以用于判断行业发展与其他经济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行业分析的目标是制定行业的信贷政策,并且通过行业的一些平均数据,从行业客户中遴选出优质的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需要从多个渠道获取行业基本数据,如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外部网站和科研单位等外部机构,获取的数据包括近年来的产销量、行业的销售利润率、资本积累率等,除此之外,银行内部的生产系统产生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行业数据,也应进行统计和加工,用于本行在某个行业的信贷分析。

(六)行业盈利模式

每一个行业都有一条价值链,对于制造行业,从原材料的购买、储运到产品的设计、生产再到品牌的打造和销售,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而在这条产业链条里,是有着好多个利润区的,而且每个利润区的利润高低是不同的,有的利润区高,有的稍高,有的则很低。对于某个行业来说,能够成为获取高额利润的环节是有限的,有些利润空间是部分独占的,行业的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趋势需要根据这些盈利环节设计发展战略和模式,对于银行来说,挖掘并分析这些利润区对于挑选行业中的优秀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七)行业内典型企业的分析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运营规律等都会在行业内的典型企业身上表现出来,对于行业的分析,最终目的是要揭示银行在企业经营运行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落脚点还是企业本身。选择行业内的典型企业,可以是行业内的领头羊企业,也可以是发展状况欠佳的甚至是已经退出行业舞台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的分析,要能够区别行业内共性的特征和该企业的个性化内容,从而对于行业分析和信贷政策和产品研发提供充分的依据。

三、商业银行行业分析的组织和开展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一般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经营过程中,信贷运作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通过行业分析把握行业信贷规律,可以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行业风险的定量或定性的判定,也可为行业风险和信贷业务对比定价以及行业主动性风险控制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和行业发展波动明显尤其金融危机导致多数行业陷入低迷,商业银行更应该重视行业分析工作,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该项工作。

行业分析的常态化。行业分析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基础工作,商业银行应从自己关注的焦点出发,建立适合自己信贷运作的行业数据库和行业分析模型,根据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研究分析不同行业的共性和差异,提取用于信贷运作中企业的判断标准和依据,并且对于行业的信贷政策,充分考虑地理区域差异,明确各区域的行业政策。

行业分析的组织化。应该在明确具体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行业分析人员应该接受系统的培训,掌握行业分析的前沿技术;建立横向和纵向协调联系的沟通机制,对于行业经营发生变动、行业信贷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等情况,建立畅通的渠道,从经营部门迅速传递到决策部门。

行业分析的实用化。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将信用评级、项目评估和信贷分类的因素进行了整体把握,而行业分析为授信业务的全过程提供了判断的依据、标准和风险管理控制策略,这些都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行业进入和退出政策提供依据,行业运行数据为评级分类参数的调整提供参考等。除此之外,行业分析得出行业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特征和规律,为银行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明确了产品组合策略,为新产品的创新奠定设计基础。

四、结论

行业分析是商业银行信贷运作的基础性工作。在国际、国内两个金融市场逐渐融合的背景下,行业分析作为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运作水平的重要工具,获得了广泛的共识和各家银行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于行业分析的重要作用、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以及行业分析工作的实现方式进行探讨,为商业银行开展行业分析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娓娓.银行信贷管理中行业分析问题探讨[J].金融观察,2006,(7).

[2] 乔纳森・戈林.银行信用分析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孙建林.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 杨军.银行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ing analytical work of the industry in the commercial bank

MA Zhen-ming,CHEN Xiao-ming

(Jinan Quancheng branch,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Jinan 250014,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