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重庆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传统文化产业;对接途径
一、研究背景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国较量的焦点领域之一,而人才则是决定国家文化软实力、决定大国文化较量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已成为文化和艺术教育的重大课题。目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紧缺。出现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经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精心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岗位需要。为此,将音乐人才培养与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摸索出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的破局思路,既有利于地方高校办学转型,又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二、重庆市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是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地方传统文化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地方高校音乐学院是文艺娱乐、商业演出、旅游演出等产业领域发展的人才供给地,因此,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对推动地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地方传统的民族风情、文化活动、传统艺术、民间技艺等资源的挖掘与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而音乐人才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
(二)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对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术的传承,更代表一个地域文化的传承,其办学定位直接影响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个地区独特的民俗民间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异质的地域文化等丰厚资源的挖掘、传承与发展,都必须依靠地方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且地方高校有能力和义务承担起收集、汇总、升华传统文化,以及培养传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人才的重要责任。
(三)音乐人才培养与地方传统文化结合成为专业特色,是办学的优势所在
特色办学是地方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院校学科发展的必然之策。地方高校是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阵地,其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丰厚的地理资源、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区别于其他兄弟院校的优势与特色,只有将音乐人才培养与地方传统文化结合,学校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出路,从而与同类院校形成比较优势。
三、重庆市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接途径
(一)重庆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
1.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定位紧扣学校发展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依据专业特色,培养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辅导工作,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且具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坚持“服务地方”,努力培养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且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音乐人才。2.专业定位根据人才目标定位,在学科专业定位上紧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民族特色,培养出“五会”(会唱、会奏、会跳、会教、会指挥),“四能”(能上讲台、能登舞台、能作策划、能搞创作),“二善”(善于挖掘、善于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一突出”(主专业突出),且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并把音乐专业建设作为重庆市同生态类专业中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市级品牌专业。其中,“二善”的定位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促进地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二)重庆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师资。要培养有传统文化素养的音乐人才,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传统文化积淀状况。目前,音乐学院的教师是各高校的毕业生,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普遍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学习、挖掘、研究缺乏系统性,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缺乏紧迫意识,再加上教学中过分注重专业的精细化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没有实质性进展。为了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重庆市将加强地方传统文化方面的师资建设放在首位。例如,派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当地学习,挖掘地方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鼓励、支持教师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音乐会及与地方的民间演出团体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外聘民间艺人、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专家讲学、培训等系列措施,不断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以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重庆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目前,音乐专业的教材与课程中,符合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少且单一,既没有体现文化逻辑,也不注重中、西教材及传统教材的合理搭配,即使是地方民族民间教材,学生也只能欣赏到少量作品。因此,应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教材,设置特色文化课程,包括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以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主要措施有:增设民族文化欣赏、地方音乐理论类课程,突出音乐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挖掘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增编、完善地方教材《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教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实际需求,鼓励师生在原作品的音乐旋律、风格精髓的基础上,大胆改编和创作声乐、钢琴、器乐作品,并融入《声乐》《钢琴》《视唱》等课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夯实地方传统文化功底。
(四)重庆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应改进教学模式,着力于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以文化知识为核心,具备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人才的特点与现状
应用人才,顾名思义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技术,创造出新产品,体现出超强的智慧能量。这类人才有一定的挑战精神和创造能力,具备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自主意识,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应用人才是难得的人才,具有超凡的人际交往和融合能力,会同他人吸收外界信息,使信息转化成经济效益。应用人才是人民生活水准提升需要的人才,他们高屋建瓴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使知识转化成经济,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应用技术人才可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灵魂和中坚力量。
因此,推动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尤其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却极端缺乏。究其原因,大学遵循的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表现为口头理论强,应用能力差,会说不会做,严重制约了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所学的文化知识难以转化为产品,无形中阻碍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
具体到课堂教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课,一是老师的教学手段保守、传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累得不轻,学生无动于衷。期末考查学生就抄笔记,从网上下载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无用,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课周一学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的边缘化,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播,严重违背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二是学生重工业专业课,轻人文文化课。工业院校的学生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是必修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选修课,并且一周一节,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课堂上手机不离手,沉溺于手机网络,被老师们称作低头族。试想,大学生不读中外名著、哲学历史,不读唐诗宋词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人文知识匮乏,制约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人文知识匮乏,影响书面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事实正如此,在校工科学生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启事和实验报告就表达不清楚,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不时出现。同时,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少,社会常识也少,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难以与人交往。这样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怎样洽谈业务,怎样制造新产品?这样不会做人何谈做事,事做不好,就称不上人才。针对这种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亟待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传播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著名学者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2]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与其所学的工科专业对接起来,更有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人才。
1.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既是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强的观念基因,又是中国文化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精神基础,并且是中国文化影响力呈发散状扩大的原因之一。”[3]它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催人奋进。教学时应抓契机,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及时传授,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不好接受,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入手,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如讲“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联系人遇到惊讶的事情会怎么说,男生女生谈恋爱发誓会怎么说,最后告诉学生“天人合一”早已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人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就应负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生,处于为人子的地位,怎样才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讲授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的尽孝,在学习和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孝亲品德,树立了刚健有为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
2.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重在应用。首先要明确工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其次应结合所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讨。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激情,好奇,好学,经常坐在教室听、记,一下子让他们动起手来,很兴奋,也很乐意,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在动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应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要渗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如讲礼仪文化,让学生亲自迎送宾客,培养学生站姿、坐姿;同时鼓励学生为宴桌排座位等。这一切都是人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中动手,在提高人文素质中实践,遵循了工业院校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把握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十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使大学生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有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因此,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能应用,另一方面会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首要是鼓励学生走新路。笔者在讲文字文化时,讲到了“舟”字,舟就是先民在对木头观察中发现了木头的浮力,然后将一根木头两头掏空发明的。然后,引用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料学生结合自家药材生意——一家好做,多家不好做,提出:“走的人多了便没有路。”教师鼓励学生想解决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发难不是坏事,是思维在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发难、发问,在发难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4.借鉴传统的处事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古人云:“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将来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懂得人情事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利于自己的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有人说,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会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受父母的宠爱,造就了他们个人利益为重,人际交往礼仪欠缺,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人情事理。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一定的人情事理、待人处事的方法。如恭、宽、敏、惠、仁,不但对传统社会先民有用,而且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它教人以谦虚、谨慎、宽厚、爱人态度和品德,这对学生待人处事非常重要,笔者一方面传授知识,一方面让学生谈在班级与同学如何相处、在寝室与室友如何相处的情况,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问的是生活中的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谈各自的处事方法和不足时,老师结合传统优秀处事方法引导,教学生以人际交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4]由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但是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更是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今人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用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现实性和时效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自强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工学结合;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属于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们有必要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上就要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色,那么如何让中华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模式下得以传承与创新,就成为我们进行研究的新课题。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是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我国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这是由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以振兴中华民族为使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文化底蕴;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因此,我们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既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正为我国高等教育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创新文化也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灵魂
高等学校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精神基础和动力之源。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支撑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了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1]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主要是优秀文化和思想文化
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主要讲的是思想创新。很显然,这里的文化传承创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识领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换句话说,主要讲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思想文化”,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包含着如何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创新。
三、构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平台
(一)优化专业建设,加强工学结合,制定相关制度。
研究制定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效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方法及相关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建设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学校要与企业共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目标设置上,要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地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协调好文化课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二是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达到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机统一,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学方式融会贯通;三是确立以德为本的教育目标,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团组织、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的服务、管理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专题讲座,形势政策辅导报告会、故事会、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书画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的带头作用和班主任的主力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具有职业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育人环境,让学生随处都能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树立他们的职业理想,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净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从课内外、校内外指导和实践、环境和服务、教育和管理等不同方面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断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
关键词:《釜山行》;文化产业;发展
一、《釜山行》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题材新颖,剧情引人入胜
其实以丧尸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但拍摄方主要以西方国家为主。说《釜山行》的题材很新颖,因为它顶着韩国影史上第一部由真人出演的丧尸题材电影的“桂冠”,对于看惯了欧美丧尸题材电影的亚洲观众来说,这样一部全是东方面孔的丧尸电影,的确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釜山行》不仅有新颖的题材,而且还有引人入胜的剧情。不得不说,在很多方面,韩国人是汲取了好莱坞作品的精华。
(二)专业化的制作团队,影片质量得以保证
但对于拍摄影片来说,如果没有专业的拍摄制作,再好的剧本也是白费。《釜山行》的导演延尚昊,之前已拍摄过多部影片,还曾凭借动画电影《猪猡之王》在第1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过韩国电影导演工会奖中的最佳导演奖。同时他也是《釜山行》的编剧,这个剧本从开始撰写到多次修改已经历经了十余载,可以说这是一部标准的“作家”电影。正是在经验丰富的延尚昊率领下,这支专业化素质极高制作团队才能最终把这样优质的影片呈现给观众。
(三)“人性”的主题贯穿始终,民族情感表达到位
特技效果并不华丽的《釜山行》,能够胜出同类电影一筹,主要归功于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和对民族情感的充分表达。父女之情、夫妻之情、姐妹之情、恋人之情,都在剧中得到一一展现,其含蓄的表达方式非常符合东方人的思想观念。生与死的抉择,善与恶的对抗,影片将韩国人的民族情感充分得表达了出来,其展现出的东方人的价值取向,将观众的共鸣感推向极致。
二、《釜山行》的成功映射出当前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民众的全力支持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韩国政府便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并推出一系列的税务、奖励政策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响应。民族自尊心驱使着韩国国民对本国电影都非常的支持,纵观整个韩国影史,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前十名中有九部都是韩国本土电影,可见韩国国民对本土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注重优秀文化的价值开发
近年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的“韩剧热”,其“热度”至今未曾减退。可以看出韩国通过输出文化产品到我国,不仅为了韩国文化企业赢取了丰厚的利润,而且还提升了韩国文化在我国的整体影响力。这些都表现出韩国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特别重视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他们善于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文化产品中去,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又充分地开发其市场价值。
(三)完善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釜山行》的成功,与制作人员的高专业素质是分不开的,导演、编剧、摄影师、演员,甚至是场务人员,都是经过了长期的专业化培养,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韩国政府意识到了文化产业要想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表现出韩国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必须把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总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想要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电影《釜山行》的成功经验以及整个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俨然已经成为决定文化产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要想文化产业得以持续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坚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理念,逐步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扶持发展一批龙头文化企业、骨干文化企业。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了的不计其数文化瑰宝,但传统文化中许多宝贵价值还有待我们去深度挖掘和再开发。韩国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好的示范,它们善于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现代化产业相结合,开发出了许多富含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我国应该向其学习,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的有机结合,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形态,还应当将其中的精神内核融入到文化产品中去。
(三)坚持人才发展战略,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中,有许多“外行”干着内行的活,文化产业要想得以持续发展,文化人才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从我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就可以看出,行业内很多从业者并未经过长期的、专业的培养,连作家和主持人这样的“外行”都可以当上专业素质要求极高的电影导演,就算存在着不需要专业训练的“天才型”导演,但那毕竟是极少数,这也反映出行业内有不少人存在着“捞一笔就撤”的侥幸想法。我国必须提升文化产业中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不断地完善文化人才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人才短板;配置路径;矛盾消解
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需要实施文化产业的人才战略,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技、能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解决好文化产业人才供不应求问题,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一、审视文化产业人才“短板”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智慧与能力结构要求较高。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文化科技化的时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典型业态。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知识创新不断加速、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文化市场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博弈,人才优势已经成为发展产业的主要制胜因素。人才资本的蓄积培育和市场配置也成为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的关键要素和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相比于火热的文化产业实践,我国的文化人才还存在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文化产业领域,我国高等教育过去一直没有设置这一专业,长期以来没有科班人才蓄积。从人才从业状况看,当前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人数较多,从事新兴产业的较少;从事产业下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较多,从事上游创意型的人才较少;从事低端的资源依赖性产业的人员较多,而能够运用高新技术、创造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人才较少。从专业结构上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横跨创意、外语、计算机和营销领域的人才更是较少。
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制定和调整相关人才政策。加大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实施好文化产业的人才战略,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支撑体系,真正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人力资本的主导,在有限的人力资本投入中,应该保证人才培养的重点:即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下大力气抓好以学术科技带头人为代表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在国际竞争中阵容强大的文化产业“国家队”;坚持以高新技术创新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能在文化产业前沿拓进的“人才尖兵”;坚持以培养年轻人才的创新能力为重点,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应该加速培养针对文化产业方面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文化商务谈判人才、电子商务人才、高端外语人才、国际国内法律通识人才、金融保险人才、国际旅游人才、文化产业创意与研究人才等。其中,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创意又懂经营、既懂国际贸易又精通英语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则是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
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源于人才供给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的市场配置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尚未构建起契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因此,需要开辟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改革用人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是发挥文化产业人才效能的快捷路径。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加大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力度,创造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识才用人机制,建立起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特殊人才的使用与激励机制。
首先,整合人才培养的“源流”,构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要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从宏观上调控文化产业人才的层级培养模式,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人才类型和培养指标,使其达到供求平衡。多方位地培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设计、科技制作、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早日形成包含短期培训、学历教育、高级人才培训、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的立体化培训体系。政府部门应该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的激励保障机制,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人才的“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文化产业部门应该开辟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对文化产业精英实行“无障碍”引进和灵活管理的方式,建立优化机制选人才、产业优势聚人才、高薪延揽引人才、孵化培训育人才、竞争上岗用人才的良性模式。
第三,形成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分配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企业,参与利润分配。推行人才签约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鼓励专业人才创办文化企业或拥有文化企业股份,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精品艺术创作人才设立奖励基金,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提供物质保障和制度环境。
此外,还可以设置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基金。在建立相应文化人才资格认证体系的基础上,政府和企业均可根据需要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和扶持文化和艺术人才尤其是顶级人才。重点资助文化资源开发、文化项目创意、文化品牌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研发等方面的领军人才,资助培养对象的演出、创作或科研项目,解决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奖励为文化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物,抑或解决杰出人才参加国内外文化产业交流活动,以及培训、进修、出版科研成果经费不足等问题。并且,人才专项基金还要特别关注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基层涌现的各类文化人才雪中送炭,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矛盾
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在社会。而文化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首先是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庞大,高校以及一些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已经开始设置“文化事业管理”一类的专业,为后来的文化产业专业开设作了一些课程方面的铺垫。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升温,许多高校开始创办文化产业本科,有些重点院校尝试招收该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无论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还是师资力量、教学科研,都未能充分适应现实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这一落差正以以下三种常见的矛盾方式表现出来。
首先,从培养模式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客观上存在“学科交叉”与“专业无根”的悖论。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科归属和知识关联上横跨众多学科专业。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不仅要有文、史、哲、经、管、法、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有外语、营销、创意策划、资本运作、文化经纪,以及宣传、制作、艺术设计、传媒技术等技能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并且还应该包括计算机等在内的理工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训练。这么多的学科知识,要在大学四年里学完学好是很困难的。面对满天繁星般的课程内容,学习者要想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学好”“样样都知道一点,样样都不精通”。结果便是专业没有主打,学科没有“墙基”,知识不成系统,“专业无根”也就在所难免了。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的课程体系、不同的专业学位——有的将文化产业放在管理学,有的放在传播学,有的放在艺术学或文学,还有的放在历史文化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任课老师有搞文学艺术的,有学新闻传播的,还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的,造成了学科不规范,专业不统一,培养模式不科学。
其次,从培养环节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脱节。一些文化产业专业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设定的实践环节往往也是形式大于内容,真正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训练环节较少。一些教学实习只是临场观摩,并没有实际参与。文化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人才培养必须紧密联系产业实际,适应社会重大需求,满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的增长需要。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设置专业实习,走进文化企业,了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甚至在专业实习中切入文化创意、项目策划和资源开发,参与产品制作与市场营销。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动脑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了解相关的文化政策法规,懂得文化艺术生产规律,感知企业生存发展的艰辛。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没有及时跟上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国家产业调整的脉搏,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与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教育培养体系。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了社会需要,一部分毕业时找不到工作,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又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第三,再从培养目标上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高校自律”与“社会选择”的落差。文化产业学科是在社会需求十分高涨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文化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学科是跨专业的新兴学科,两者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相互之间的适应还需要一个磨合过程。高等院校习惯于在设定的培养方案内按部就班完成教学环节,而社会对于人才的选择录用则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选人为用、任人唯贤。这种高校自律与社会选择之间的矛盾在短时期内尚难以完全消解和根除。
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举措
文化产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结构有着特定要求,如何克服在人才培养上的学科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需要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更为有效的模式,找到消解这些矛盾的思路和举措。
一是交叉培养,有所倚重。文化产业需要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加强交叉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少不了有文史哲、经管法,以及外语、艺术、计算机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众多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高校要根据自己的长处以突出特色、选择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各高校要基于自己的学科和师资优势,或突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或注重文化创意、项目策划,或倚重设计包装、产品制作等等,总之要在某一领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让他们在某一方面掌握学理根脉,形成自己的就业优势和创业门径。
二是二元并重。所谓“二元”是指理论与实践,即理论与实践互为补充,不可偏废。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注意与文化产业市场密切接轨。增强文化产业个案研究和市场调查,让学生参与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和必要的理论研究,设计行之有效的专业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用得上,也让产业实践的经验得到理论的总结和学理的印证与提升,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缩短人才与人才市场接轨的适应周期,满足现代社会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以特色取胜于文化产业学科之林。
参考文献:
[1]向勇.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