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贾善国、张相艳(以下简称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请问您怎么看新世纪以来的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潘公凯(以下简称潘):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奠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十年可以说文化发展空前繁荣,超越了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特别是在基础文化方面 ,大量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建立,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然这是大众通俗文化这一块,并不包括文化的整体发展,另外,文化还有一个高雅的层面,如果没有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就会缺少一个引领者,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我们需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通俗文化也需要一个引领,就是审美趣味和文化趣味的引领,需要用高雅的作品来引领,所以高雅文化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通俗文化的受众面几乎是全中国的老百姓,这个确实非常重要,政府在这方面特别重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观和共建和谐的社会目标,这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我们非常拥护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高雅文化建设,高雅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近十年中我们在文化管理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探索还是比较成功的。比如文化产业化方面的推进,我觉得做的还是挺好的,原来各种院团包括出版社等文化部门全是国家的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拨款,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总体趋势的,也不利于这些部门的自主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访:在中国的艺术界各种艺术面貌共存,就中国画方面来说既有水墨写实,又有当代水墨,既有传统工笔画,也有当代新文人画,而传统的中国画基本上被“文人画”这么一个名词所取代,您怎样看近十年来中国画的发展?
潘:首先肯定的是中国画在近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发展很快,可以说是大规模的发展和大面积的丰收。另外,文化部和美协及有关美术院校等一些文化单位,组织了大量的艺术活动,也举办了很多展览,大大地推进了整个国家的美术创作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就拿去年的全国美展来说,先由各市挑选美术作品送到省里,再由省里选出一部分优秀作品进入全国的总评,仅国画参加全国总评的作品就一千多件。假设每件作品两米宽,这一千件作品没有间隔的排起来就是两公里长,学术小组的老先生从头走到尾就走不动了,这连全国参与者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数量其实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而且作品普遍水平都比较高。
如果说近些年中国画哪个领域有着突出的发展,我认为工笔画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确切的说是几百年来工笔画发展的高峰。唐宋是人物和工笔画的发展高峰,自唐宋以后人物画和工笔画就比较衰落,工笔画就没有产生突出的大家,说起来就是一个陈老莲,任伯年不是工笔他是意笔。现阶段工笔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画家如:何家英、唐勇力等,其中唐勇力画的《开国大典》应该是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写意画与工笔画相比涉及更多的精神性内涵,比如说画一个时尚青少年,通过形象体现时尚青少年的一种精神生活或者说是一种心态,这就是他的精神性的表现。但是写意画内容是一个方面,精神是另一方面,比如说吴昌硕画荷花,齐白石也画荷花,潘天寿也画荷花,我也在荷花,我们表现的精神性不仅仅是什么出污泥而不染,虽然这个也是,但写意画到了这个阶段内容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而是通过画面的笔墨抒写的画家的生活体验、知识学养,体现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受。所以你是画荷花还是画石头是无所谓的。那么这种感受性的东西就很虚了,学生不好学,老师也不太好教,画家也说不太清楚,因为画种不一样审美结构也就不一样。此外,写意画的失败率很高,工笔画程序很清楚,从打稿子到拷贝,再勾线、渲染步骤清晰,画起来比较稳妥,不会画了一半就撕掉。写意画“废纸三千”的现象就太普通了,一个写意画家把作品画好达到笔墨成熟,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积淀过程,再加上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几位大家,有那么几座大山挡着,人们越发觉得不好超越,更多人宁可放弃写意而选择工笔画,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访:潘先生您和您的父亲潘天寿先生都有着美术学院院长身份,有所不同的是您先后担任了中国两大知名美术学院的院长,而现在的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从专业设置到招生规模上都是原来不能比的,对于当今美术学院的学院教育发展情况谈一下您的看法。
潘:美术学院在近十几年发展的速度特别快,美术专业与企业管理、法律、金融等成为最火爆的专业之一,其中很大比例是设计专业,而不是在纯艺术类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广州美院、无锡轻工业学院等开设了设计类专业,中国美院――当时叫浙江美院设计专业的开设也是比较早的。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国大部分美术院校先后都开设了设计类专业,这个不是政府的有意安排,而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在美术教育这个领域来看近十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设计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的概念从原来的“纯艺术”转变成了现在的“综合艺术”,或者说原来的“小美术”转化为现在的“大美术”,由原来说的“造型艺术”转化为现在的“视觉艺术”,这种概念的变化在美术教育方面体现的最充分,学院走在了最前沿。
虽然我们是全世界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但是我们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起步晚是因为我们封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设计教育正逐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中央美院的设计学院现在已经进入了全世界前30名,应该说在全世界设计学院当中是一流的,这个评选是美国人评的,而不是我们在评。
在纯艺术类专业方面,我们美术学院的教学在世界上水平处于前列,因为造型这一块我们没有丢,现在就算是差一点的美术学院的学生让他画像一个人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外国人却未必能做到。中国在这方面因为美术学院的教学还是有比较好的传统延续,所以培养出的学生基本造型能力都不错,创造能力也不错。
访:潘先生,您作为美术学院的院长又是一名优秀的画家,还是有影响力的美术理论家,另外还带着建筑与城市设计方面的博士生,听说你还负责上海世博会的馆内展示设计,您是如何看待您的这种多元复合型的身份?
潘:原来中央美院是七个系、九个专业,现在是7个分院,30个专业,我作为院长要管好这些专业就得去了解这些专业,如果我都不懂这些专业,那怎么能管理好呢?为了办好设计专业,上世纪90年代我主编了中国第一套《现代设计大系》,那是一套5本很厚的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这就需要我去了解、去学习相关的学科,我们学校目前开设的这些专业我都得懂一点,有些专业我必需很认真的去学,决不仅是动动嘴说点原则,而是非常具体的去指导这个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就复合了,不复合也得复合,不复合你当不了这个领导,我们学校的各专业就不会有这么快、这么平稳的发展。
我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内部展示的总策划、总设计,就是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的设计和策划。这个工作就有点像奥运会的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在上海现在有四五十个设计师的团队在工作。
访:潘先生您自1999年开始就做《中国美术现代之路》这个专题,今年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文化建设问题,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文化形象也面临着重新建构的问题,这一点请您谈一下看法。
潘:这个问题很重要,你提的很好,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很难在短期内成为像美国一样重要的大国,因为中国不能输出文化价值,因为中国没有现代文化的建构。这说明了国际上对中国的一种看法,这个看法我想不仅是撒切尔夫人是这么看,可能美国总统也这么看,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我说的高雅文化其实都跟这个有关。
关 键 词:笔墨 传统 延续
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是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技法探索与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诸多画家和学者也试图在强大的传统绘画精神和中国画的时代性之间努力去寻求一种平衡的支点。在这里,由中国画特殊的绘画工具历经数千年而形成的笔墨传统,则成为了这一场论争的焦点。在传统形态的“文人画”里,始终将笔墨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①而当中国画发展到20世纪初,由于西方艺术观念的大量引入,中国画开始进入了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转型时期。传统绘画在历经唐宋元的辉煌之后已逐渐呈现出颓势,西方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多样的风格流派的介入对中国画的表现手段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这对中国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促进,这一点无需否认。但另一方面,如果对西方艺术观念无限制地吸收,作为本土艺术的中国画的本质就会遭到置换,最终可能导致中国画实质上的消亡。Www.133229.CoM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那一场“笔墨”争论中,就把“笔墨”作为中国画发展道路上一个争论的焦点。那么“笔墨”一词究竟承载着多少文化含义,足以成为传统中国画的品评基准,更甚至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讨论的矛头指向。
中国画的笔墨,是由毛笔、水墨、宣纸等材料工具的性能所规定、在长时间的技巧训练中形成的特殊语言符号,以及这种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它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指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材料,即笔和墨。其二,是指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的统称,即运笔用墨的方法。其三,是指中国画在长期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以及不断演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②第一层含义自不用说,毛笔和墨皆是中国画独有工具。这第二层含义,是传统绘画描绘物象的手段、运笔用墨的技巧及由此产生的线的节奏、韵律上的变化和墨块干、湿、浓、淡上的变化。其本身已经成为独立的审美标准。在古代画论中,谈及笔墨时,也大多是指笔墨技法。唐代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于用笔。”③在这里,突出了用笔运墨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地位。而用笔的提、按、顿、挫,行、止、疾、徐;用墨的浓、淡、干、湿,破、泼、积、宿,也正是构成了中国绘画抽象性表现的最重要手段。在运笔用墨的过程中,行笔的轨迹和节奏、力度,墨色的干湿浓淡是创作心态最为直接的体现,同样传达了理解、感受与表现。在一幅作品中,笔墨痕迹既是突出画面主题的元素,同时其本身或偶然或必然所形成的有意味的痕迹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笔痕的律动和墨色的渗化中,包含着东方哲学观念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书法的用笔大大提高了绘画作品中笔线的文化含量。笔墨的第三层含义,则是指在运笔用墨的修炼过程中所指向的精神层次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而笔墨的理想境界便是在遍观自然造化生命的过程中趋向于人格修养的完美。这也使得笔墨的修炼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主张废除笔墨论者为了重建中国画的价值体系,面对笔墨,要么选择回避绕开,要么选择推翻重建。艺术的价值体系不可能凭空地生发出来,它是必须建立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上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画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是必须放在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上来权衡的。
整个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充斥着对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断裂的抗争。其中笔墨的争论似乎也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画发展史。西方绘画技法的借用,促进了中国画写实的可能。80年代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大量涌入,“表现型水墨”“抽象型水墨”“观念水墨”正从意识形态上改变着中国画创作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也有主张中国画放弃传统,废弃笔墨,融入艺术“全球化”的潮流,从而取得“世界性”和“国际性”的资格的激进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盲目追逐和模仿之后,很多画家开始转过头来重新认识传统,为中国画的创新寻找适合生存的土壤,正是他们的探索引起了对传统的重新审视。
其实,我们不必把中国画发展的桎梏完全归咎于笔墨,而非要认为放弃了笔墨,中国画才有可能发展。我们姑且把“笔墨”还原到绘画艺术的本质上来讨论。笔墨只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形式、内涵与技法,乃是一切绘画艺术所必需的。不论中国画或是油画,只要用笔用色去作画,就离不开它。你可以选择运用不同的用笔用色的技巧,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不同的内涵,但你不可以不选择。”“你可以不叫‘笔墨’之名,但是不可能不用‘笔墨’之实。”④只要我们给“笔墨”减负,去掉其程式化的外壳,再从对自然生活的表现过程中不断补充、创造新的笔墨形式,笔墨就有继续存在的可能。
所有这些对中国画时代性的革新,都是基于对中国画未来的探索。而笔墨的讨论,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于传统笔墨的高度完备的体系,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彻底否定,只能站在其高度上,含着包容多元化发展的心态,去寻找中国画的出路。“笔墨”仍然是中国画评判标准的一个基本因素,失去了这一评判标准,也就失去了中国画存在的意义。而本土文化的消亡,并不是我们所愿看到的。
实际上,中国画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断裂、突变的演进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我们无须将西方的艺术发展观拿来套用。中国画仍然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空间,当代很多画家也从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在探索中国画发展的新路子。而不管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们首先应该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必须站在传统笔墨的高度上来寻找出路,去探索新的语言方式,新的感觉形式。失去了传统文化母体的基因,机械地移植,将只会产生文化的怪胎。
注释:
①(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引自《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艺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9页
②何怀硕 《“笔墨”与中国绘画的抽象性》,引自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朵云》54集第9页
每日故宫 文物百宝箱
进入“每日故宫”,映入眼帘的是当天日期(图1)。所谓“每日故宫”,就是每天介绍一件故宫的藏品,如八月十五日介绍“元・龙泉窑青釉塑贴四鱼纹洗”(图2)。放大图片细细欣赏,可看清鱼身上雕琢的鳞片。点击文物标识“ ”,可显示这件藏品的背景知识,主要是着色、纹饰、技法等工艺的简介(图3)。点击主界面最下方的黑底金边云彩符号,可记载心情和笔记(图4)。点击左上角“ ”,可同步笔记、清除缓存、搜索年历、设置音效、查看收藏以及了解故宫博物馆历史(图5)。点击右上角“ ”,可将喜欢的文物藏品分享至社交平台,如微信、QQ、新浪微博等(图6)。
每天了解一件故宫珍品,从这些文化瑰宝中,触摸厚重的历史,感悟古人的艺术与审美,你是否对传统文化更加喜爱了呢?
食茶 茶叶智慧树
点击食茶图标“ ”,颇具中国传统风韵的“器”字占据了整个界面,似毛笔水墨晕染,又似枯树枝桠曲折(图13)。点击“器”字,可以看到各种茶道用具:闻香杯、公道杯、盖碗、茶针、茶洗、茶盘……(图14),每一个茶具都有对应的简介(图15)。点击主界面右下角“ ”,显示主菜单,包括茶具、茶米、冲茶、品茶、历史等选项(图16)。
“茶米”中列举了潮汕地区不同茶叶的浸泡温度、茶底样式、茶汤颜色(图17)。“冲茶”介绍潮州特有的冲茶流程,每一步骤都以四字概括,如“百鹤沐浴”即用开水洗茶,有其技巧和意义的详解(图18)。“品茶”介绍“一看二闻三品”,看的是茶叶的形与色,闻的是茶叶的香气,品的是茶汤的甘润。“历史”讲述潮汕功夫茶的起源和发展,加深你对功夫茶的理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篇中的App所涉及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把它们放进口袋,就能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去学习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TAIJIZen 太极群英会
打开“TAIJIZen”主界面,就会看到太极的3D动画,还有可控的360°环绕视图,来展示太极禅云手。
主界面右侧有6个版块,分别点击进入,可以获得理论、文化、动作等各方面的太极知识(图7)。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极富儒家情怀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单一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推出的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都是透过重重叠叠的时间帘幕,去凝望、找寻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谛听隐藏在古老民族文化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源自余秋雨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承担,也是中国学者文入古已有之的历史传统。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化苦旅”。从此,他的“苦旅”便与他的散文创作和文化活动如影随形。相依相生,这恰是余秋雨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的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早在余秋雨先生从事戏剧研究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中有关文化人的人格、现实生存尊严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行了深切的关注和思考,产生了踏访祖先的脚印,寻找中华文化生存的精华与阴影的想法。带着对现实文化中令人迷惑现象的疑问,余秋雨先生走上了探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方向的漫漫征程。
面对漫漫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冲突,余秋雨先生抓住“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考察的重点。“历史的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掣,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于此。”余秋雨的散文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无不透出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历史”反思。他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文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文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文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文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出作家自己心中的“文化史”,解读着文化的内蕴;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余秋雨曾坦言“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在《道士塔》中,沉痛的民族自尊使余秋雨心中升腾出对祖国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失落的痛惜。积贫积弱的封建社会无力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洗不尽的耻辱。但新时代的敦煌研究学者自觉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莫高窟》似乎可以看作是《道士塔》的姊妹篇,凝望穿越历史风雨默默矗立的莫高窟,余秋雨深感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的层累性和“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他以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奇迹,余秋雨被深深地折服,他不由得感叹作为个体的人,只能“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面对着一处处历史文化遗迹。余秋雨无法使自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那样轻轻松松徜徉在山水之间。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始终在思考、在求索。余秋雨透过坡、柳宗元、朱熹等历代文化人的坎坷命运,透过莫高窟、岳麓书院等文化古迹经受的历史风雨获取的启示。又未尝不是对现实状态的暗示。他的悲凉之思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真切感悟。
事实上,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对人与土的亲缘关系的强调,是把家乡的土地视为养育人的根本。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如余秋雨对于土地、对于家乡与自我的血缘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生命体认,同时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所谓“报本返始”、“落叶归根”就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在余秋雨的笔端,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不住的生命意识的流动。在写下了一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后,余秋雨反而告诫读者:“最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寻找文化,而是冶炼生命。”他说:“艺术的真正大气。产生于绝境。这种绝境倒未必是饥寒交迫、生老病死,而是生命中更为整体的荒漠体验和峭壁体验。放逐、撕裂、灭绝、重生,这才有彻心彻骨的灼热和冰冷,这才会知道人世间最后一滴甘泉是什么,最难越过的障碍在哪里。于是,开始有了生命的气势。”这是他对生命,也是他对艺术理解的新境界。面对浮躁的当代社会,余秋雨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探究历史文化底蕴的信心和笔力,坚持通过自己的散文承担弘扬民族精神、浸润社会环境的责任。虽然人们对他的创作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品质;能力
G633.3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社会的文化氛围,传统文化更有历史感,用沧桑的笔触传递着历史的曲折,更带来深刻的感悟,带来思想的升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和体现出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积极意义:可以抑制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特别是防止他国的文化入侵,增强民族自豪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更加广泛的文学爱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积极成长。在这样的教学意义下,传统文化的渗透更要做到高效、高质,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技巧下,以衔接教学内容为基本方式,构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接下来,笔者将就具体的“渗透”措施做详细介绍。
一、利用基础知识点渗透传统文化。
首先老师要做到对传统文化的足够尊重和了解,起码能够做到调查和总结传统文化。在课前进行课堂设计时,要主动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点更多地系统性联系起来。我们的汉字有很多故事,其创造更是从形、音上都甚有讲究,所以以这些基础的知识点为文化渗透途径之一是可行的。现代造字、造词的现象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频频出现,虽然不能完全说是不好的现象,但是的确对传统的字词产生了冲击,也是文化功利性的一大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老师结合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汉字的真实含义,而且有利于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二、利用古诗文学习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汉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高中的古诗词学习也同样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在记忆和理解方面也存在困难。利用古诗文的学习来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同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带来更好的记忆效果,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古诗词中包含道德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以及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在古诗词中有所体现。老师在教学时,能够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拓展和扩充,不仅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更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立体的关于古诗文的印象,从而以理解和兴趣为基础,更有记忆和使用。针对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探寻深刻的情感,寻找文化情感的来源,使得情有所依、感有所托。更要关注古诗文的作者,从一个人去看当时的社会,了解补充历史文化背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铺垫文化底蕴,使得传统文化内涵的学习更加丰富而深刻。
三、利用课堂讨论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这也是文化渗透的最佳时机。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态,更能将老师的思维更自然地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中以传统文化为内容进行课堂交流,在对话中加入文化成分和元素,用自然的语言进行有效熏陶。在课堂中,多搭建一些传统文化的学习平台,老师通过课下的文献和资料的查阅,以及要求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等,将共同得到的传统文化部分进行交流,相互交换心得,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更多样化的展现。如多媒体教学,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文化知识;文化介绍会或是辩论比赛等,用语言的魅力直接感受传统文化;实物展示会等,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能够联系它的文化背景,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故事等。还可以培养学生课堂小组讨论的习惯,以传统文化作为基本的讨论对象,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发现更多文化之美。当然,还可以将这种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多去参观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古迹或是有人文历史性的建筑等,能够通过背景了解和实物的感受,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建立更加丰富的人文触觉,能更加敏锐得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力量,从实践课堂活动中收获更大的感动。
四、利用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性,再加上老师课外阅读内容的引导,能够在学生轻松娱乐的同时,收获一定的教育意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日兴趣推荐给学生相关书籍,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培养更加长久的阅读习惯。在教室内设立读书角,增加传统文化类相关书籍。并且定期举办各种传统文化主题的“阅读会”,将自己在这方面的心得和大家共同分享。另外,要鼓励学生记录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从传统文化的学习角度来说,是宝贵的材料。还能作为写作积累,在高考语文中能够表现得更加出彩。当然,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影片,在放松心态的同时,也起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要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实现连贯统一,创新和变化教学方法,给学生新鲜感。并且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寄托一定的历史意义,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更容易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向荣. 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W中的渗透[J]. 时代教育, 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