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木工程的市场需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土建法规;实践;意义
土建法规课程是高职土建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一门对学生在工程建设中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综合素养的重要专业课程,更是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专业课程。因为土建法规专业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从事这一行业,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该专业学生的土建法规教育,让他们把法规的规范带到这个行业中去,是土建行业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避免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也可以为土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这也是土建法规的实践性意义所在,首先我们要对土木工程建设的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层次明白土建法规的实践意义。
一、土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土建法规的出台是针对土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土木工程建设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行业,但是土木工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我们的经济和安全都会收到威胁,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从深层意义上理解土建法规的实践意义。
(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很多建筑公司所雇佣的工作人员都是专业素质比较低的,这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他们对土木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操作仍然不太了解,这就会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这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注重这个问题。
(二)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漏洞
土木工程建设中对施工现场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一旦施工出现问题,工程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必须重视施工现场的作业和各种机械的运行,管理好现场,掌控全局。
(三)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事故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是时有发生,大部分事故原因调查显示事故是由于工程施工作业不规范,人们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意识。
二、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优化措施
土建工程的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所以土建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加以重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促进土建工程的健康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工作人员是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劳动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工作质量。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建筑公司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工程质量。而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施工现场完成的,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一定要严格,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只有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施工过程才能规范化,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三)优化现场施工方案
现场施工方案是施工遵循的总策划,所以施工方案的策划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做到施工方案最优化,避免施工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直接地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土木工程的质量。为土木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质量问题是土木工程的关键问题,所以我们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时了解工程的进度和安全问题,有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定期质量检查也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考虑解决方案,防止事态严重化。
三、土建法规的实践性意义
土建法规的出台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为了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只有土建过程中严格遵循土建法规的要求,土建一般是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的,而且土建工程的质量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所以土建法规的存在和严格遵守是非常必要的。
(一)顺应时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土木工程建O行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当今社会,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是建筑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而对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每一步的规范化,有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规范每一个步骤,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门槛,使得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更有利于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健康蓬勃发展。
(二)提高土建工程质量
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于土木工程的质量要求都不会下降,而且质量问题关系着人们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把关也是十分严格的,因而我国对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每一步的规范都做了规定,只要施工人员按照土建法规完成土木工程建设,那么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一般的不会有问题的。此外,这也显示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以人民的安全为前提的。
(三)满足土木工程的市场需求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经济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系。而且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低成本,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已经成为市场的普遍需求,所以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就显得更加重要。很多投资公司在选择建筑公司时也非常注重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的作业规范化。所以严格按照土建法规进行施工操作,提高建筑公司的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满足土木工程的市场需求,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小结
土建法规的实践性意义在于规范施工作业和施工现场,避免出现安全性问题,促进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良性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意义,才能认真了解土建法规,把它带乳真正的施工过程中去。我们严格执行规范化操作,才能土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满足我们社会主义特殊时期的市场需求,顺应时展的需求。所以土木工程建设法规的实践在土木建设行业是必须进行而且十分有效果的。土木建设法规就是针对土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的,很有针对性,所以它的实行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小薇.新时期加强土建工程现场管理的意义及措施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2(27):385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实施构架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土木工程信息化概述
土木工程指的是与土、水、文化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造、维修。主要包括桥梁、公路、水利、建筑、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建设行业,对我国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土木工程产业仍然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土木工程成信息化进行探讨。
土木工程信息化指的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对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作业进行信息化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方式、施工手段、施工技术,具体表现在施工手段信息化、施工技术信息化、施工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
二、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
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程,要根据特定的流程来逐步推进和展开。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的完成,首先要明确其战略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土木工程产生的发展。
(二)通过信息公开、远程服务、网络办公,促使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府监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高建设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决策水平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建设市场环境。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土木工程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土木工程信息化也促进了我国土木工程企业的跨国发展。
(四)土木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土木工程信息化在带动土木工程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构架
土木工程信息化实施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土木信息技术
土木信息技术是土木工程信息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该技术是建立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讯网络技术、信息接收终技术基础之上的,结合土木工程自身的特点和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目标,为土木工程信息化创建一个信息支持平台。具体如下:
1.土木工程信息网。由公众网、局域网组成。公众网主要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实现土木工程信息的共享。而局域网则是针对具体企业、具体工程项目而言的,包括企业管理系统和工程项目系统。一方面,该信息网能够提供远程信息服务,也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播。
2.土木工程信息接收。信息接收终端主要包括手持式终端、台式终端两种。手持式终端由于移动性较强,且信息服务功能较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工程人员能够通过手持式终端与信息网之间随时进行信息的交换,查找到相应的数据信息。
3.土木工程信息传输。信息传输标准制定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工作。首先,根据现有的信息技术标准,从土木工程的特点出发,对程序、公式、表格、图形、文字信息实行分类处理,明确规定各类信息的格式和标准。
4.土木工程信息交互和集成系统。该系统是根据网络传输标准来开发的一个平台,主要用于信息整合和传播,土木信息企业能够通过该平台获取各种信息,还能够在该平台上实现信息传输。
(二)土木信息学科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土木工程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交叉性学科。该学科是以土木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社会的各项资源,为学科建设服务,从经济、政治、法制、技术等方面探讨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内涵,为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做好理论准备。
(三)土木工程信息化产业
在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土木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首先,土木工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改变了土木工程建设的流程和方法,提高了土木工程建设的效率。其次,土木工程信息化催生了新的技术服务行业,承担起土木工程信息的生产、传输、维护任务,能够促进整个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再次,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对土木信息人才的培养以及法制法规环境的改善都有很大好处。最后,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能够促进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行,为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四、如何实现土木工程信息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互联网建设来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有长足进步,也积累了大量的网络运营经验。土木工程产业的规模较大,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成为入木工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正确认识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如何提高施工效率,如何保证施工质量,是土木工程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土木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土木工程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要正确认识到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二)加强土木信息技术建设。土木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结合土木信息化的特点,重点培养了一批不仅了解信息技术,也了解土木工程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现。
(三)认识到土木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不仅对土木工程行业有重要的影响,也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科研、体制、人才、教育培训方面来促进土木信息化建设。学科建设是实现以上目标最重要的方法,在学科建设中,能够有效整合社会的各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加强体制创新。在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中,我国提出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为保证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土木工程企业和土木工程委员会的作用,将政策、研究、学科、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机制。
结束语:
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应以土木工程信息化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明确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确定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施构架,结合土木工程行业的特点,实现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不仅对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因此,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艳芹.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2]何泽泉.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战略及实施构架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8):186,185.
[3]白朝阳.探究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4]曾继芳.关于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验室现有的条件,按照分层次、模块化的思想,根据土木工程学科的特点,实验室划分了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创新研究型实验等三个层次。基础型实验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并深化学生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综合设计性实验由一系列扩展实验构成,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工程实际以及科学研究中较为先进的实验技术及方法,加强学生的专业修养,并通过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及创新能力和潜质。创新研究型实验具有真正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的性质,该类实验大致划分为学科竞赛实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科研项目创新性实验。在构建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各层次的实验按照模块化的开放式体系设计,并保证实验内容针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学生按照个人的发展需求进行模块化的选择,接受系统的实践训练,对于个性化发展以及适应就业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每一个层次的实验还分为观摩演示性实验和操作分析性实验。观摩演示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相关学科实验和仪器设备的认知或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操作分析性实验由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根据实验室现有的软硬件条件,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实验室设置了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路基路面等研究方向的各层次实验,要求学生观摩或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成果整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意识。
2实验项目及内容的更新
在2008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前,黑龙江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实验室规模小、设备少,仅能为混凝土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材料两门课程开设本科教学实验,开设的实验项目少、实验内容陈旧,且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得益于“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现阶段实验室拥有了FTS多通道协调加载伺服控制系统、YAW-5000型数控液压加载试验系统、YA-300型数控压力试验机、WEP-1000型数控万能实验机、WHY-2000型数控压力实验机等大型实验设备,并先后添置了CM-2B高速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DS高速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以及振动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等先进实验仪器。为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实验室更新了实验项目及内容。在考虑硬件条件的同时,实验项目及内容的更新主要考虑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涵盖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与科研水平的提高相结合,并注重实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现代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特色培养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我校以培养“能吃苦、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在实验项目及内容的更新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思想。例如,实验室综合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力学以及建筑结构试验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开设了《综合实验》项目,该项目融合了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及结构检测的相关知识,所含的子项目均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为接近工程实际,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对于实验内容不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教学项目,调整过程中均予以取消,如预制空心板受力性能检测、实心粘土砖受力性能实验等项目。经过优化调整,实验项目由原有的8项增加大到17项,其中综合设计型实验14项,占比达到80%以上,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关键词:土木施工;绿色发展;建筑材料;应用研究
传统建筑材料的资源消耗较大,而且还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环境污染,与国家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背驰。而绿色建筑材料是结合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应用、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无污染、无毒害、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安全性、环保性、生态性是绿色建筑材料的显著特点,部分绿色建筑材料还可以实现无限次的循环利用,并且加工和使用环节的能耗较低。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身体健康,还能为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的推动带来动力。
1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绿色建筑认识的不断提高,逐渐的加大了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工作,低碳、节约、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1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提升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以及配套资源的利用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和节能环保。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木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与使用。消费者是建筑的直接付费者,只有不断加强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施工中的应用,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接受与认可。
1.2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
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实现土木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施工设备制造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体建筑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就是绿色生态可持续。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建筑行业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
1.3符合国家的经济转型的整体要求
建筑行业有效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与增长。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视与要求,对于建筑行业的土木施工提出更高的绿色发展要求。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提升建筑材料的高效梯级利用,并且实现建筑周期性的循环利用目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整体要求。
2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根据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以及特点,可以将绿色建筑材料划分为安全型、节能型、可循环型和健康型。安全型是指绿色建筑材料在生产端和使用端可以实现安全控制,建筑材料的性质稳定。节能型是指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环保,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或减少建筑资源的浪费。健康型主要是指绿色建筑材料无毒害、无二次污染,可以有效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可以划分为功能型、结构性和装饰型绿色建筑材料。功能型绿色建筑材料其突出特点就是在土木工程某一施工指标优势鲜明。现在许多高分子复合建筑材料,就属于功能型绿色建筑材料。结构性材料包括轻型钢材、防水木材、环保水泥等绿色建筑材料。装饰型材料包括涂料、保温材料、纳米除臭除菌材料等。本文选取第二种分类方式展开叙述。
3绿色建筑材料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3.1选材方面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的土木工程施工要求和目标的具体情况,在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时,需要注意材料性质以及功能的筛选。对于结构性绿色建筑材料,传统使用木材、石材和粘土砖较多,这些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竹制结构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它的获取需要占用大量田地,因此在实际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中,需要多方面考虑,确定选材的种类以及施工使用量的占比。
3.2施工方面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实现绿色健康以及节能环保是以提升施工原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会受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土木工程建设企业会结合自身的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综合进行考量,导致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在具体的施工应用过程中,很难有效贯彻落实。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状况直接决定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和安全健康性能,因此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经济性需要注意。
3.3验收方面
绿色建筑材料拥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发现,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不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及土木工程的建设指标和任务要求。同时,不同型号的绿色建筑材料实际展现的性能不同,在绿色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土木工程施工完成后相关指标的验收工作。切实保障绿色建筑材料行业健康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要求。
4科学的使用对策
目前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大多是以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建材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绿色建筑材料引入建筑施工中,建造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一大热点。
4.1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顶端设计
结构性绿色建筑材料对于力学性能、重量等具有很好的优势,为了进一步科学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保障土木工程施工应用效果的体现,可以通过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顶端设计来实现。一方面,在进行绿色建筑材料选材时,需要明确土木工程对于材料的指标和具体要求。针对现有的材料进行筛选,推动建筑材料的综合性能研发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及时将绿色技术与生产应用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建筑材料的工艺优化和创新应用。
4.2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
对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方面的注意问题,需要有效解决绿色建筑材料的价格问题,有效控制开发与应用成本,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从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端入手,打造高效的研发团队,提升绿色建筑材料开发工艺水平,以实现价值增长。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绿色建筑材料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扩大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土木施工人员要及时结合不同项目特征,合理规划绿色建筑材料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4.3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的监管力度
首先,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管体系。通过建筑行业的约束与建筑材料的使用规范来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质量和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应用效果。对于违规材料的负责人员,及时给予惩罚处理。其次,加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土木工程中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要建立验收责任制,及时奖励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施工存在的其他问题。最后,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公共监督。从绿色建筑材料生产端、销售端和使用端全方位进行监管,增强监管力度。
5结束语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以及经济转型的时代机遇下,绿色建筑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而绿色建筑材料研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展与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已是必然趋势。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对材料的要求,加强使用中注意事项的解决,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注重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待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荣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材料使用初探[J].房地产导刊,2014(5):252-252.
[2]杜晶宇.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96-296.
[3]王辉.土木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2060.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房地产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82-02
1 引言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全面的、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能适应市场经济、职业岗位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就必须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教特色。所以说,职业学校从开始办学就要找准就业市场需求.在新形势下,教育部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房地产专业是适应市场发展的新专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房地产投资和开发企业、物管公司、资产公司以及房地产咨询机构、评估机构、产权保险公司等均对房地产专业人才有着巨大和广泛的需求。然而,房地产专业又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兼具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目前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不易把握,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也有待明确。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创办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高职生。作为建筑院校工程管理系的专业之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使用工程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即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造价管理类和法规类课程等平台,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理论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房地产相关专业技能毕业生,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
2 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环境下,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范以及人才培养活动的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方法和运行方式。根据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需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是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是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可以从以下方面对高职类房地产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定义:
(1)以培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一线所需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
(2)完善以培养专业技术技能能力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3)形成校内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4)具备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5)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
(6)具有科学规范和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
作为建筑行业的专业之一,在能力结构方面,房地产专业人有研究型、技能型、研究-技能型三种才培养模式。研究型模式着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能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人才。研究型模式要求土木工程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实力雄厚,要有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并且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技能型模式则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建设工作人才。研究-技能型模式界于研究型和技能型之间,科研能力和操作能力二者并重,其毕业生可以从事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房地产估价和房地产经纪、物业管理等实践性工作。
作为工程管理系的专业之一,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型、管理型、工程-管理型三种。工程型模式着重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安排较多的土木工程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其人才特点体现为工程技术知识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能胜任房地产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基层岗位。管理型模式偏重于经济管理知识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安排的土木工程类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相对较少,金融、投资和工商管理类等课程的比重较大,工程-管理型模式则对土木工程类知识和经济管理类知识的教育并重,在课程设置上并不偏重某一类课程,其人才特点体现为具有一定的土木工程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兼备工程型和管理型人才专业技能。
3 我院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
3.1 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高校应选择技能型或研究一技能型模式。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院校,现阶段宜选择技能型、工程管理型培养模式,不适宜选择纯研究型的办学模式;而河南省房地产市场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技能人才,我院的职业教育特点正好符合了市场需求。而且,我院有广泛的土木及建筑工程教学资源优势,满足我省对管理型房地产行业优秀人才对具有一定土木工程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需求。
3.2 确立培养目标
房地产方向的大专毕业生主要从事房地产领域的实际工作,但是,房地产领域的知识宽泛,学生进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学习期间全部解决。因此,房地产方向高职毕业生应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社会需求和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去发展专门知识。
我院房地产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企业、营销策划公司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培养熟悉和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掌握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所必需的知识,掌握房地产估价理论,掌握房地产投资分析与策划理论,具备房地产估价员与房地产经纪人等基本素质,兼备土木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能从事房地产项目策划、咨询、估价、开发、经营管理等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房地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3 有特色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形式之一。在具体安排教学计划时,可以结合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进而确定各门课程具体内容、学时和学分要求。按照工程管理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工程管理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必修课由教研室根据专业技术发展水平在1-5学期确定,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空间。设置房屋构造与识图、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项目管理、房地产营销、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房地产策划、物业管理等26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以专业平台课程加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式建立,两部分课程的学时分配比例约为专业平台课程占50%;专业方向性课程占50%。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方面,实践类课程比例超出50%,让学生既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基础,又具有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从事某一专业的初步技能和继续学习的专业理论基础。
3.4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我院工程管理系现有教师36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一级建造师等10余人,相关专业平台课程师资也非常充分,在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实现产教结合的教学途径。
4 结语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不断深化,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越来越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对于高职教育建筑类中的房地产专业,更需结合市场需求,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方案、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出房地产行业中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初建宇.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模式[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2).
[2]孙玉梅.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分析及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