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题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表现 形成心理问题原因剖析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发达地区优越的生产条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随之而来地形成了一批批“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和温暖,更难面对面地聆听父母的教育。由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教育的疏忽,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发凸显,如何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心理焦虑
焦虑是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焦虑多表现在和同伴交往中。比如在众人面前觉得不安,被老师或者同学批评了总想不开,在群体生活中常常无所适从,人云亦云,缺少朋友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焦虑是衡量其在群体中是否感到安全的重要指标。
笔者采用问卷的方式,主要针对所执教学校的四、五、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如下表:
调查结果表明有近70%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同时心理焦虑存在着年级的差异: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焦虑状况高于五、六年级,六年级又高于五年级。
(二)孤独感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莫名其妙地封闭自己,他们不愿加入集体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中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封锁心理,而把因此而产生的一种感到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的孤独感还会伴随着焦虑情绪出现而出现。孤独感体验同样反映了他们在同伴群体中所产生的不安,长期的孤独体验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笔者在另一所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了街头访问式的调查,在被调查者中有超过46%的学生认为在学校生活中感到孤单,具体情况如下:
表2 某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基本情况
孤独感存在年级的差异:四年级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高于五年级,五年级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高于六年级,可见中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最强烈。
(三)胆小、自卑
自卑是主体渴望交往而缺乏勇气,胆怯的一种情绪状态。胆小、自卑心理的表现之一就是紧张感。在对上文中提到所调查的三个不同年级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中,30%的被调查者认为当面对众人发言时会特别紧张,调查情况如下:
在年级差异的比较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农村留守儿童在当众发言时的紧张感有所减少。情况如下:
据观察,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会出现胆小自卑的情况。笔者观察到:一些孩子的话不多,也不常和人交谈,在和同伴交流中常处于被动地位,但他们的行为举止是正常的。心理卫生专家认为:这种表现属于社交性退缩,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孩子,平时的表现正常,一旦处于社交情境或集体生活中,就出现异常反应。
(四)情绪控制力差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和情绪发展是阶段性的过程。表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的情绪体验内敛化,控制和调解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但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留守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是有限的,其能力弱表现在其外显行为上:不管哪个年级段的留守儿童都十分好动,常常无节制玩闹,精力旺盛;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容易持久,组织纪律性较差等等。他们的情绪变化快,喜怒常被外界影响控制,学生之间常因为小的摩擦而引起言语或肢体的冲突。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现况,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查统计和X2检验来看,农村小学生心理现状令人担忧,年段不同,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调查分析表明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一)学生自身因素对心理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认知评价水平低,应对技巧差,因此面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遇到困难无人帮助等挫折时难以正确对待,由于自身存在的感情外露与内隐之间的矛盾,期望值较高与学习压力大的矛盾,渴望与人交往同心理闭锁的矛盾,导致学生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是成长中的问题,只要适时、适当地帮助和指导,都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农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但在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的同时,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只想到外出打工来改变孩子的生活条件,却未曾想到孩子的心理同样需要呵护。有的家长对子女生活无心照看,而留守孩子爷爷奶奶又照顾过度,是造成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耳边,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虽然提倡智育德育并抓,但实际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问题背后是中国农民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所产生的问题如不及时予以解决,社会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对他们进行社会矫正,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人口质量。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系到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甚至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再有,学校应优化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切实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政府,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比如,班主任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学生临时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并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作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交流感情,与班主任联系孩子在校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要求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要求父母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理念,为孩子合理定位。从自己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教育实际水平出发,从孩子的智力、性格等方面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定位。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性,这样既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能实施。
3.“严中有度,严爱结合”,爱与管相结合。爱孩子是长辈的天性,但要使孩子成才,就必须从小严格要求与管理。真爱孩子,就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合理要求和希望,给予及时地和适当地满足,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爱孩子要适度,过分地溺爱,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是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会使家长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这不利于孩子成长。对孩子严格要求也要适度,过分严格,会使儿童自卑与胆怯,影响其智力发展及创造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还要继续流向城市,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参与,更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齐抓共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留守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吧!
参考文献:
(1)欧阳莉妮.扫除心理障碍 发展小学生的交往能力【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9)
(2)杨兵.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4).70―71.
(3)高四季.试谈小学生自卑感的消除和自我意识的培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
关键词:交会对接;仿真系统;体系结构
在航天技术应用中,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控制最复杂、变量参数最多,控制难度也最大[1],在任务执行前需要进行大量的验证。构造航天器交会对接动力学仿真系统,验证测控软件的性能和可用性非常必要。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高层体系结构)[2]是一个开放的、支持面向对象的仿真体系结构,代表了当今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主流方向。采用HLA体系结构,仿真分析交会对接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当前交会对接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手段。
1 交会对接动力学仿真系统结构设计
1.1 系统仿真流程
按照HLA联邦成员仿真流程的三个步骤:成员初始化、进入仿真循环、退出联邦[3],设计交会对接仿真系统的仿真流程如图1所示。
1.2 联邦的FOM/SOM设计
HLA定义了两类对象模型,一类是联邦对象模型(Federal Object Model,FOM),一类是成员对象模型(Simulation Object Model,SOM),分别用来描述联邦和联邦成员的特性[4]。根据动力学仿真、GNC仿真、推进系统仿真等重要联邦成员的特性,确定各联邦成员的对象类和交互类以及其公布/订购关系。根据各对象类的属性以及交互类的参数,生成SOM表;综合SOM表,生成FOM;在OMDT(Object Model Development)工具中填写对象表、交互表、属性表、参数表等,即可生成FED文件,完成联邦的FOM/SOM设计。
2 实时与延时相结合的自适应时间管理技术
HLA时间管理服务是在联邦执行时控制时间的推进,使时间推进机制与负责传递消息的机制相配合[5]。交会动力学仿真采用逻辑时间步进与物理时间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时运行下,逻辑时间步长和物理时间步长均为1s。当进入轨控模式下,GNC采样间隔提高到160ms,逻辑时间步长和物理时间步长提高到160ms,这样就出现了两种变步长的要求。针对这种变步长的要求,提出自适应实时和延时变步长的时间管理技术。
以单航天器动力学仿真三个仿真联邦成员为例(多航天器情况类似)。三个仿真联邦成员分别是GNC仿真、推进系统仿真和动力学模型仿真,变步长的触发点来自GNC仿真,由GNC自主计算或对注入数据反解的发动机工作信息触发自身联邦成员的变步长,GNC将发动机工作信息发送给推进系统仿真;推进系统计算出推力力矩信息给动力学模型仿真,不需要改变步长;动力学模型仿真为GNC仿真提供变步长后相应频率的轨道姿态信息,需要改变步长。
确定开关机数目和每次的开机时间与开机时长为输入参数,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引入线程管理变步长更动,其伪码如下:
首先根据开关机数目和每次的开机时间与开机时长计算变步长性质;
if(延迟变步长){
把多次的开机时间与开机时长按开机时间排序;
把多次工作时间段中有重合的时间段合并;
把非开机时间段和开机时间段依次计算保存phaseLengthTime数组中;
}
else if(实时变步长){
continusIn = TRUE;
}
创建变步长线程管理多次的更动步长;
变步长线程算法伪码如下:
if(延迟变步长){
for(i=0;i
sleep(phaseLengthTime[i]);
if(i%2==0)
辑步长和物理步长改变为160ms;
else
逻辑步长和物理步长改变为1s;
}
}
else if(实时变步长 && continusIn){
逻辑步长和物理步长改变为160ms;
while(continusIn){
continusIn = FALSE;
sleep(160);
}
sleep(1000);
}
3 数据交互性能测试
3.1 测试工具
RTI是HLA仿真系统运行的核心支撑软件,其性能直接关系仿真系统成败,目前尚没有能全面测试RTI性能的专用软件[6]。我们结合课题研究开发了性能测试工具,包含两个通用的测试成员,分别负责发送和接收,具有以下功能:提供6个性能指标测试模块;每个测试模块都具有统计次数、运行参数和结果统计输出等功能。
3.2 测试结果
测试实验主要对对象类、交互类的数据传输速度、数据丢包率进行测试。测试环境为:服务器配置为SUN V890,SUN Solaris系统,标准C++。微机配置为CPU P4 3.0G,内存1G,网络100M,WinXP系统,VC++。RTI采用某研究所的SSS-RTI。
3.2.1 测试方法
对象类成员传输属性更新和交互类实例传递的最大速率受到发送成员或接收成员的限制。对象类成员传输属性更新中对发送成员,更新属性吞吐量由每秒发送updateAttributeValue()(UAV)的次数来测量;对接收成员,反射属性吞吐量由每秒接收reflectAttributeValues()(RAV)的次数来测量。两个平均速率的最小值表示为属性吞吐量。交互类实例发送中对发送成员,实例发送吞吐量由每秒发送sendInteraction()(SI)的次数来测量;对接收成员,实例接收吞吐量由每秒接收recieveInteraction()(RI)的次数来测量。两个平均速率的最小值表示为交互参数吞吐量。
3.2.2 测试结果
测试中传输方式分为可靠模式和快速模式。属性的长度分为8B、80B、800B、2K四种,实验中进行大批量突发性测试(5000次)。可靠模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中未发现丢包现象,实验数据表明通信效率和属性长度有关系,属性长度越小通信效率越差,属性长度越长通信效率越高。
快速模式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快速模式传输数据的速度比可靠模式稍高,通信效率和属性长度的关系和可靠模式一致。其中快速模式的丢包现象主要和rti.inf文件udpsockmanager设置相关,需要根据每秒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量调整udpsockmanager中发送缓冲池或接收缓冲池的大小,以免淹没数据。
4 结束语
设计了交会对接动力学仿真的仿真流程和FOM/SOM,提供了基于HLA交会对接动力学仿真体系结构的基础,针对交会对接动力学动真变步长的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实时和延时变步长处理方法。设计了RTI性能测试工具,大大降低了直接使用RTI软件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郑永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J].自然杂志,2011,33(6):311-315.
[2]IEEE Standard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M&S)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Framework and Rules(IEEE Std 1516-2000)[M].USA: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nc,2000.
[3]胡杰,黄长强,刘安,等.基于HLA的脉冲修正火箭弹仿真平台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5):1324-1328.
[4]周彦,戴剑伟.HLA仿真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1(b)-017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seed-embedding at otopoints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relieving pain after surgery for proctorectal diseases.Methods 86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roctorectal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nd were assigned,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to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43 patients to receive conventional care,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luding 43 patients to receive conventional care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seed-embedding at otopoints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both for a treatment course of 7 days.The changes in pai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any differences in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and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 After nursing care,there were improvements in VAS score in both groups,and the improvement was grea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Ear hole beans;Acupoints;Anorectal disease;Pain relief;Nursing satisfaction
肛肠疾病主要包括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等,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治疗上内科保守干预效果有限,不少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由于肛肠周围皮肤娇嫩,且富含神经组织,毛细血管多,手术创伤大,因此术后极易出现疼痛,且程度多表现为中度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严重者还可引起胸闷气喘、胸闷气短、出冷汗甚至休克而危及生命。止痛药物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可引起较多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质量要求逐渐提高,通过护理方案的优化以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均是中医经典外治法,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目的,且均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优势。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耳穴埋豆及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因肛肠疾病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9例,年龄29~72岁,平均(42.95±7.40)?q;混合痔18例,肛周脓肿14例,肛瘘11例;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龄30~71岁,平均(42.62±7.27)岁;混合痔19例,肛周脓肿14例,肛瘘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要求手术治疗且知情同意者;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者;②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存在结直肠恶性肿瘤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干预:嘱患者术后饮食禁忌辛辣刺激,应饮食清淡,多食用水果、蔬菜,以免大便干结,减少排便过程中引起的伤口刺激。②病情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姿势以减轻疼痛,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创口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换药过程应动作轻柔,避免医疗器械撞击。同时,换药时应询问是否存在不适感,与患者交谈以分散注意力。
观察组:联合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耳穴埋豆:选取双耳准、交感、大肠、神门4穴,酒精常规消毒,穴位处皮肤干燥后用胶布(规格为长0.5 cm正方形)固定王不留行籽于各穴位(单耳),每次按压4 min,力度适中,待患者出现胀、麻、酸、热等反应后中止按压,每天3次,双侧耳朵交替进行。穴位贴敷法:事先准备好足量丁香、大黄,研成细末后以1.5∶2.5的比例混合,然后用蜂蜜调和均匀。选择长强穴及大肠腧穴,无菌棉球用生理盐水浸湿,然后清洁穴位处皮肤。将药膏6 g贴于上述穴位,再以敷贴固定。持续贴敷8 h,排便时可取下,每日更换。治疗过程中观察皮肤情况,若出现破溃或皮肤过敏应将取下敷贴,并采用红霉素软膏对症处理,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第7天)疼痛程度(VAS视觉评分)改善情况,评估时采用长10 cm的刻度尺,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具体数值,分值越大则疼痛越严重。疼痛分级标准:重度疼痛:重度为7分以上,最高达10分;中度为4分以上,6分以下;轻度为1分以上,3分以下[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量表由我院自制,内容包括医院环境、止痛效果、护理人员责任感、护理人员工作及服务态度等方面。总分100分,其中70分以上为满意,分值50分以上但小于7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50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以上的患者均纳入总满意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依据疼痛改善情况而定。显效:疼痛感显著改善,疼痛分级降低2级以上;有效:患者疼痛感有所好转,疼痛分级降低1级;无效:患者疼痛感无改善或有恶化情况,疗效判定有效以上的患者均纳入总有效率统计[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
3讨论
肛肠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周围组织损伤,且手术创伤大,可引起水肿疼痛。同时周围血管丰富,神经末梢大量聚集,对疼痛敏感。因此,当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仍可存在持续撕裂样疼痛[5-6]。不同患者对疼痛敏感度差异较大,且疼痛有很强主观性,可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可造成严重影响[7]。术后换药是肛肠术后的重要一环,是保障创口正常愈合的关键,但术后疼痛还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妨碍治疗正常进行[8]。因此,肛肠术后恢复过程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痛苦而漫长,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并促进创口愈合已成为肛肠科研究的重点[9-10]。镇痛药的应用对于改善症状有积极意义,可有效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的增多可增加患者新的痛苦[11]。
中医认为手术可引起血脉损伤,瘀血内生,瘀血可影响气机运行,不通则痛。中医认为耳在调节全身脏腑组织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关系密切,被视为百脉聚集之根本。耳穴压豆是中医重要外治法,可通过刺激穴位而达到宣通经络、疏畅气血的功效,对于改善术后疼痛体现出较好的缓解作用[12]。穴位贴敷是中药、穴位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可通过人造磁场干预穴位、经络达到治疗目的。在针灸理论支持下我们选择长强穴和大肠腧穴,对于调节肠道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肛肠疾病的常用治疗穴位,被广泛应用临床[13-14]。穴位敷贴集中药药理及穴位理论相结合,可使穴位处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效果优于非穴位处。研究表明,刺激上述穴位可缓解内脏平滑肌及软组织痉挛引起的疼痛。丁香具有行气散寒、温阳止痛功效,大黄则具有通腑泄热、活血化瘀功效,研究发现联合应用时可抑制炎症渗出、镇痛功效[15]。
【摘要】 背景: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眼底出血情况,作为一种中医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方法,显效率高,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黏度,减少无灌注区,建立有效侧枝循环有关。目的:观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所有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和肝阳上亢两种证型。将该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2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行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静脉闭塞; 眼底荧光素造影术; 随机对照试验
Background: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eliminating water, activating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could inhibit fundus hemorrhage on experiment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with high obvious effective rate, and improve symptom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ction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reducing plasma viscosity and nonperfusion area, and the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Sanxue Mingmu Tablet) on fundus fluorescent angiograph of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Design, setting, participants and interventions: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RVO 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pril 2005 to April 2009 were includ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syndrome,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7 eyes of 17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by Sanxue Mingmu Table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18 eyes of 17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Xueshuantong Table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two months.
Main outcome measures: Fundus colour photography, and fundus fluorescent angiograph were detected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anxue Mingmu Table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Xueshuantong Tablet.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reduce the nonperfusion area, decrease the forma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Conclusion: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ith high obvious effective rate in reducing nonperfusion area and avoiding venous occlusion and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Keywords: Sanxue Mingmu Tablet; retinal vein occlusion; fundus fluorescence photograph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1],可分为缺血型与非缺血型[2]。一般认为药物治疗缺血型RVO基本无效,现有药物治疗RVO临床试验研究主要针对非缺血型RVO进行。
对于非缺血型RVO,已有的西医治疗方法仅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等等,还有人证明应用抗凝剂治疗不但不能提高视力,而且可能造成眼内进一步出血[35],手术治疗的时机、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和并发症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6]。因此,如何运用中医独特的优势,寻求一种防治RVO的有效方法,已成为中医学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观察基于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研制的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RVO患者的疗效及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年龄在20~65岁,静脉阻塞时间在12 h以上的非缺血型RVO患者。共34例(35只眼),男17例(17只眼),女17例(18只眼)。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科学》[7]有关诊断标准。(1)视力轻中度下降;(2)眼底视网膜出血和水肿,但程度较轻;(3)无相对性传入瞳孔缺陷;(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无或少量无灌注区;视野:周边正常,中心有或无相对暗点;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b波振幅正常,b/a值正常或轻度降低。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的有关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1)气滞血瘀证:视力急降,眼胀头痛,胸胁胀闷,或情志抑郁,食少嗳气,或岔怒暴悖,烦躁失眠,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或涩。(2)肝阳上亢证:多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薄黄或苔少,脉弦或弦细。
1.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RVO西医诊断标准和气滞血瘀、肝阳上亢证证候分型标准,年龄在20~65岁,静脉阻塞时间在12 h以上均被纳入观察。
1.1.3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以及全身衰竭者,年龄≤18岁,或≥66岁,静脉阻塞时间≤12 h均不纳入观察。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合格的研究对象34例(35只眼)RV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散血明目片治疗组17例(17只眼)和血栓通片对照组17例(18只眼)。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所采用的常规中西医基础治疗均相同,有全身其他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同时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西医基础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瓶,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4025313)250 mL,静脉滴注,连用7 d后停药;同时配合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片,德国拜尔公司,批准文号为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50059 ),每次100 mg,每天晨起时顿服1次,连用14 d后停药;口服维生素C(0.1 g/片,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2020614),每次0.2 g,3次/d,连用14 d后停药。中医辨证治疗:气滞血瘀证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桃仁10 g,红花6 g,生地黄15 g,赤芍10 g,当归12 g,川芎10 g,柴胡10 g,枳壳10 g,牛膝15 g,桔梗10 g,甘草6 g),肝阳上亢证患者予以天麻钩藤饮(天麻10 g,钩藤10 g,石决明10 g,栀子10 g,黄芩10 g,川牛膝15 g,益母草15 g,杜仲10 g,桑寄生10 g,夜交藤10 g,茯神10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散血明目片治疗组口服散血明目片(三七、酒大黄、蒲黄、猪苓、防已、地龙、白茅根、泽泻、益母草等,按现代制剂制备工艺制成,0.3 g/片,每片相当于生药量4.5 g,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生产,生产批号为050208),8片/次,3次/d。血栓通片对照组口服血栓通片(主要成分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25 mg/片,湖南湘雅制药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43020992),2片/次,3次/d。两组均于确诊后第1天开始给药,2个月为1个疗程。
1.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2.3.1 视力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有屈光不正者在自动计算机验光仪电脑验光基础上,结合人工检影插片,以获得最佳矫正视力。每周记录1次。
1.2.3.2 眼底 用直接眼底镜检查。观察视网膜出血及水肿吸收情况。每周记录1次。
1.2.3.3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造影剂为荧光素钠注射液0.2 g/mL,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5021477。记录视网膜循环时间、阻塞部位、出血面积、无灌注区面积,以及有无新生血管、有无侧枝循环建立和黄斑区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每个月记录1次。
1.2.3.4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拟定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视力或矫正视力恢复至1.0以上,或恢复至发病前视力,眼底出血基本吸收,眼底血管造影静脉基本正常。显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提高4行以上,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1/2~2/3),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充盈时间有明显改善,无并发症。有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提高2~3行,眼底出血部分吸收(1/3~1/2),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充盈时间有所改善。无效:视力无变化或减退,视网膜出血未吸收或增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充盈时间无改善,或出现黄斑囊样变性、出血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双侧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由于总病例数较少,各组疗效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方差不齐者进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s描述,先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若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主要计量指标采用协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 治疗组17例(17只眼),男9例(9只眼),女8例(8只眼);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8.16±13.56)岁;平均病程(7.6±3.2)d;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例(10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7例(7只眼);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10例(10只眼),肝阳上亢证7例(7只眼);治疗前视力0.3以下者10例(10只眼),0.3以上者7例(7只眼);17例(17只眼)中伴有高血压12例(12只眼),伴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3只眼),伴有视盘玻璃疣1例(1只眼),伴有低血压1例(1只眼)。
对照组17例(18只眼),男8例(8只眼),女9例(10只眼);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9.31±14.39)岁;平均病程(8.2±3.3)d;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例(11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7例(7只眼);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10例(11只眼),肝阳上亢证7例(7只眼);治疗前视力在0.3以下者10例(10只眼),0.3以上者7例(8只眼);17例(18只眼)中伴有高血压7例(8只眼),伴有糖尿病7例(7只眼),伴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3只眼),伴有低血压1例(1只眼)。
两组性别、年龄组成、病程、阻塞部位、中医辨证分型、视力、发病危险因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中途退出和失访病例,受试者流程图见图1。
图1 受试者流程图(略)
Figure 1 Flow diagram of this randomized trial
2.2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4.1%(16/17),总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为70.6%(12/17)。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3.3%(15/18),总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为27.8%(5/18)。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 经秩和检验,治疗组17例(17只眼)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视力变化(略)
Table 1 Changes of visual acuity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2.4 治疗过程中的眼底血管造影
2.4.1 视网膜循环时间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平均视网膜循环时间分别为(5.059±0.464)s和(3.765±0.473)s,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平均视网膜循环时间分别为(4.961±0.271)s和(4.517±0.428)s。以治疗前视网膜循环时间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两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2 视网膜循环时间与视力的关系 将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按照公式logMAR视力=log(1/小数视力)换算成logMAR视力,汇总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将70次眼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与70次logMAR视力结果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视网膜循环时间与logMAR视力之间存在显著直线相关关系(r=0.772,P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视网膜循环时间(略)
Table 2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图2 视网膜循环时间与LogMAR视力的关系(略)
Figur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and logMAR
2.4.3 视网膜血管 治疗组治疗前有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9例(9只眼),无灌注范围在10个视盘直径(papilla disc, PD)以下6例(6只眼),10 PD以上3例(3只眼),其中合并有小动脉闭塞者7例(7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1例(1只眼)视力为0.6以外,其余8例(8只眼)均在0.3以下。治疗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减少,仍有无灌注区者7例(7只眼),无灌注范围均在10 PD以下,其中合并有小动脉闭塞者1例(1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1例(1只眼)0.3以下外,其余6例(6只眼)均在0.3以上;治疗1个疗程后有新生血管形成者5例(5只眼)。
对照组治疗前有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10例(10只眼),无灌注范围在10 PD以下7例(7只眼),10 PD以上3例(3只眼),其中合并小动脉闭塞者6例(6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2例(2只眼)0.5以外,其余8例(8只眼)均在0.3以下。对照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减少,仍有无灌注区者8例(8只眼),无灌注范围在10 PD以下4例(4只眼),10 PD以上4例(4只眼),其中合并有小动脉闭塞者6例(6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3例(3只眼)0.3以上外,其余均在0.3以下;治疗1个疗程后均有新生血管形成。
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11例(11只眼),其中AV间侧支4例(4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5例(5只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盘侧支形成者2例(2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者7例(7只眼);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6例(6只眼),其中AV间侧支3例(3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3例(3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者3例(3只眼)。治疗1个疗程后,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侧枝循环形成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目前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RVO是眼科典型的血瘀证候,存在眼血液动力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聚集及全身微循环障碍等血瘀改变。本病的临床特征就是视网膜的分支或中央静脉阻塞后,使脉中血液运行受阻,溢于脉外,导致眼底出血。在本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活血,即使在其出血初期亦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必要时配合少许凉血止血药,如白茅根、牡丹皮等[9]。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已成为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主要治则。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所述:“血积既久,其水乃成”;“水病而累及血,瘀血化水”。《审视瑶函》谓:“物秽当洗,脂膏之釜,不经涤洗,焉能洁净。”RVO患者在临床上除有出血表现外,由于血管阻塞,脉中津液和出血一起外渗,往往伴有视网膜的水肿、渗出,不少患者还伴有黄斑囊样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即可见到黄斑区强荧光。其病变过程中始终存在水血夹杂的病机,在病变的中后期又表现为水血互结,因而必须水血同治。因水与血在生理上同源,在病理上互累,因而治疗上主张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以活其血,利其水,散其瘀,组方散血明目片。
前期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活血药与利水药配合使用,可加快出血的吸收,从而促进病变的早日恢复。患者经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这可以看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初步疗效。同时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能促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改善眼底的状况,改善全身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滞性和聚集性,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等,从而全面改善患者的血瘀状况,加速积血的清除,提高玻璃体积血患者的视功能[10, 11]。
3.2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3.2.1 视网膜循环时间 视网膜循环时间可以反映视网膜微循环结构(血管管径、血管完整性等因素)以及循环基础(血流动力、血液黏稠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发生循环阻滞或血管破裂现象时,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白建伟等[12]研究表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与追踪观察视力的关系均呈显著负相关(P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主要结局指标,而视网膜循环时间又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主要参数。视网膜循环时间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后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现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视网膜循环时间作为主要指标,结果显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有较好的疗效。
3.2.2 视网膜血管变化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发现无灌注区、小动脉闭塞、新生血管形成以及侧枝循环建立。如果出现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大面积闭塞,形成视网膜大片无灌注区,可引起视网膜发生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管壁结构不健全,因而产生血管壁的渗漏、出血以及伴随新生血管而来的纤维组织的增殖,因此产生视网膜水肿、出血以及玻璃体内的纤维增殖条带,以致进一步引起严重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引起病人完全失明,有时甚至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3]。
视网膜血管闭塞和无灌注区形成对预后的预告价值早已被人们所关注,所以早期识别易产生新生血管的高危眼极为重要。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形成由9例(9只眼)下降至7例(7只眼);对照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形成由10例(10只眼)下降至8例(8只眼)。国外已有学者[14]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荧光血管造影片图像,将定量无灌注的范围作为视网膜缺血性指标。缺血视网膜相当于10 PD,被认为是产生新生血管的低限值,且无灌注区的百分比与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证明视网膜血管闭塞和无灌注区形成与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因果关系。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无灌注区面积均在10 PD之下,最终5例(5只眼)有新生血管形成;对照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形成的眼数虽然减少,但无灌注区面积均在10 PD之上者共4例(4只眼),最终8例(8只眼)有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小动脉闭塞是动脉灌注不足的一种表现,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缺血,是影响视功能的又一重要原因。本研究治疗组小动脉闭塞由7例(7只眼)下降至1例(1只眼),视力均在0.3以上;对照组小动脉闭塞治疗前后均为6例(6只眼),视力均在0.3以下。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可缩小无灌注区面积,减少小动脉闭塞,从而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治疗方法可使闭塞的小动脉再通,能显著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挽救视网膜神经,改善视功能。
多数学者认为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恢复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功能有重要意义[15]。治疗组治疗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11例(11只眼),AV间侧支4例(4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5例(5只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盘侧支形成者2例(2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者7例(7只眼)。对照组治疗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6例(6只眼),其中AV间侧支3例(3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3例(3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的患者有3例(3只眼),而恰恰黄斑与阻塞静脉之间有一支开放小静脉的患者,视力均在0.6以上,此点说明黄斑区血管回流的及时有效调整和保护,是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
视功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黄斑区的视功能,黄斑区功能的恢复仍是视功能恢复的主要方面。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显著提高患者有用视力的原因,可能与有效建立黄斑与阻塞静脉之间的侧枝循环有关。黄斑区侧枝循环建立后,黄斑区缺血缺氧情况得到代偿,保证了黄斑区所受损害降低,对视力的影响减小。
参考文献
1 Liu JQ, Li FM.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9: 464468. Chinese.
刘家琦, 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464468.
2 Zhang HR. Classification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hua Yan Ke Za Zhi. 1998; 34(3): 233234. Chinese.
张惠蓉. 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型探讨. 中华眼科杂志. 1998; 34(3): 233234.
3 Liao HP, Wang L. Advances in therapy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Guo Ji Yan Ke Za Zhi. 2005; 5(3): 537542.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廖华萍, 王玲.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国际眼科杂志. 2005; 5(3): 537542.
4 Gass JDM. Stereoscopic atlas of macula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4th ed. St Louis, MO: Mosby. 1999.
5 Sanborn GE, Magargal L, Jaeger EA. Venous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retina.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Inc. 1997.
6 Cheng HJ, Zhan YJ. A review on advance of research for treatment and mechanism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3; 13(4): 23323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程慧君, 詹宇坚.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及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3; 13(4): 233236.
7 Zhao KX, Yang BZ. Ophthalmology. 7th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202204. Chinese.
赵堪兴, 杨倍增. 眼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02204.
8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cational criteria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8. Chines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08.
9 Peng QH.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Lishui method in treatment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1994; 4(4): 206209. Chinese.
彭清华. 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4; 4(4): 206209.
10 Zhang L, Peng QH, Li JC.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ffects of Sanxuemingmupian in the treatment of rabbits with vitreous hemorrhage.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2; 12(2): 636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张琳, 彭清华, 李建超. 散血明目片治疗玻璃体积血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 12(2): 6366.
11 Peng QH, Li JC. Effects of Sanxuemingmupian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6 (IL6) in vitreous hemorrhage of rabbits.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2; 12(2): 848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彭清华, 李建超. 散血明目片对兔玻璃体积血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 12(2): 8486.
12 Bai JW, Hui YN, Zhang P.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in retinal vein occlusion. Di Si Jun Yi Da Xue Xue Bao. 2000; 21(4): 4951.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白建伟, 惠延年, 张鹏.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预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21(4): 4951.
13 Yan M. Retinal vein occlusion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Zhonghua Yan Di Bing Za Zhi. 2000; 16(3): 206. Chinese.
严密.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0; 16(3): 206.
14 Sanborn GE, Magargal 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mispher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Ophthalmology. 1984; 91(12): 16161621.
《卫生统计学》既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必开的基础课,统计学课程的设置就应该遵循“淡化理论,着重技能,强调应用”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具备收集和整理统计资料的能力,其次要掌握根据分析指标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以及规范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等技能,最终做到熟练地将统计理论思维结合到专业思维上,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1]。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不容乐观,即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很多人学了多遍统计学仍不得要领,不会将实际问题正确地转变成相应的统计学问题,一用就错,临床等其他专业的这种情况可能普遍,更加严重的是在医学研究中统计方法的误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伦理问题。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统计素质较低,缺乏使用统计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缺乏正确使用统计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挥造成困扰。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和学两方面:一方面在进行医学统计学教学时,采取单一的正面灌输的死板方式,结合统计学本身就跟数学息息相关的学科特点,就会使学习者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使他们感到统计学难学难懂难用,枯燥乏味,甚至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医学专业的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模式,导致他们在《卫生统计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和瓶颈,也给课程的教学人员带来了大量的难题和困扰。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我们对课程教学改革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工作。
一、转变教学思路
将教学目标从让学生理解统计学方法的原理、掌握统计学分析过程和步骤,转变为让学生理解统计学基本概念,了解统计学方法的原理,掌握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正确应用各种基本统计分析方法。教会学习者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透视的眼光去洞察事物,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统计思维模式。统计思想的精髓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统计处理的问题呈现出一种“表现型”的面貌,直接根据这种常常带有假象的“表现型”盲目地去按照统计学教科书上的“标准型”进行套用,出错的概率极大。这就要求人们在运用统计学方式时,必须先将“表现型”的本质——“原型”剖析出来,进而将“标准型”套用在“原型”上,这样极大减少了错误的发生,进而有利于提高统计学的正确运用水平和科研工作的质量。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公式的来源、简单推导和详细的手工计算过程,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和结论。在这些内容中,公式的推导有利于对公式及其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手工计算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印象,但对医学学生而言,公式推导过程已很困难,更不论记忆这些冗长的公式了。更重要的是公式的推导严重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首先对教学思路进行了调整: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培训统计学思维上,而不是烦琐的计算过程或数学算法的讲解[2]。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理解统计学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讲解统计学概念、基本原理,强调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培养学生的统计学逻辑思维能力,减少对数学公式及数学推理过程的灌输,淡化相关统计公式的要求,最终达到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衔接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将灌输式教学改变为启发式教学。教学时注重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让学生掌握搜集、整理资料方法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透视的眼光去洞察事物,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统计思维模式。上课过程中将教师直接灌输改为教师应用实例或某个问题引导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这样更好地激起了求知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很好发挥主动作用,配合好完成教学任务。
2.在《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统计教学不再适应目前医学科研的发展需求,因此应将案例式教学加入到统计课程中。案例式教学法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僵硬死板的缺陷,充分发挥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优点。在《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加入案例式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统计文献的能力,还能通过案例培养他们在统计文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正确利用资料和文献的能力;案例中会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案例锻炼学生多门学科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引导他们勇于创新;在案例讨论课堂上,学生们会就自己的观点进行激烈的讨论,讨论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倾听,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案例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提高。
3.培养统计分析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计算器教学已经逐渐被淘汰,各种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理论课教学工作中,每讲授一种统计学方法都随之加入统计分析软件的讲解和实验,给学生讲授各种统计数据的记录方式、相应统计学方法的软件操作过程以及软件输出结果的读取,将统计学结果结合上专业知识做出解释。让体会到借助统计学软件实现复杂统计学分析方法的简便性,使学生克服对《卫生统计学》课程的恐惧心理,加强学生应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统计方法应用于医学实践。实验教学的内容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上机结合的方法,经过自己上机亲自操作,更深入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建立、菜单的操作及结果的解释。实习课的内容也是由浅到深,由例题数据类型到实际收集的原始资料的类型,这样统计学实习课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获得了分析处理数据的手段,还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更重要是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试模式和内容,合理评价教学效果
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哪种课程都将考试视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卫生统计学》考试都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不可忽略闭卷笔试的方式对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但绝大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化地死记硬背,这样根本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将统计学的考核思路和内容围绕教学思路做了相应的改革,减少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些需要死记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题型比重,增加了“综合数据分析”和“案例辨析”等题型,将重点放到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试题形式以考查概念理解和知识融会贯通能力为目标,广泛地涵盖课程的学习内容,一个题目中会涉及到多个章节的内容,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分为理论知识的考核和统计软件应用能力考核两部分。
1.理论知识的考核。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概念、原理、案例分析、统计思路等,这部分以笔试形式进行。但不局限于死记概念和原理,需要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案例辨析”这一题型,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目的是要考核是否能够将所学统计方法正确进行应用,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
2.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考核。目前计算机的普及,对统计分析软件的广泛应用,解决了过去冗长的统计分析计算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整理和分析。对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熟练操作和结果正确读取的考核则可通过上级操作考核完成,通过它检验学生统计应用能力,并把它作为考核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纳入综合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