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统计学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教育管理 人际沟通 沟通障碍 沟通策略

沟通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之一,其代表作是美国学者多伊奇(karl Deutsch,1912―)所著的《政治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模式》。这种理论认为,信息沟通对国际关系就像神经对人体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沟通理论提出后,首先在管理领域运用并获得了很大发展,随后在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但是相对于管理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沟通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要少得多。这与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变革似乎不太吻合。中学教育管理是中学管理者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并让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以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之目的的一种管理。然而,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管理在人际沟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对中学教育管理中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的障碍以及有效沟通的策略等进行探讨。

一、沟通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与尊重。其桥梁就是沟通。沟通是从心灵上挖掘人的内驱力,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能动性,使学校发展获得强大的原动力。沟通影响着工作的绩效,如果你想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就需要确立有效的沟通来确保你能得到好的结果。缺少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工作就很可能会失败。学校的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包括制定目标、分派任务、激励员工、反思结果和做出决定。他们需要组织、安排、指挥、合作和反思,如果没有充分沟通,任务就不可能完成,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决定就不可能贯彻执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职员工的满意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引起的是人们愉快、亲切、随和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带给员工的是积极、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团结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员工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他们就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地开展工作。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教职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经济效益的好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教职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工作激情,从而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沟通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问题。语言不通是人们相互之间难以沟通的原因之一。当双方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时,尽管也可以通过手势或其他动作来表达信息,但其效果将大大削弱。即使双方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有时也会因一词多义或双方理解力的不同而产生误解。笔者曾经去听过一位外国朋友的试教课。她讲的英语地道而流利,上课也很活泼热情。上课的孩子们以前从未上过英语课。在课程进行到十分钟之后,他们开始分心。如果这时她能说两句汉语,比如说“如果你认真上完这堂课,你就会得到奖励”这句话,我想效果会更好。事实上,会说中文的她并没有这样做,因此接下去的课就似她自己在演独角戏。作为结果,她应聘失败。当然这跟她缺乏教学经验有关,这里我们不多作评论。回到主题,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语言不通确实是沟通的一大障碍。二是信息的过滤问题。这个问题发生在信息从一层向另一层传递的过程中,或者由于信息发出者可能只传递了部分信息。不论是从上至下的沟通还是从下至上的沟通,信息的过滤在沟通的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有可能发生。三是理解问题。由于人们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和经历的不同,同样的沟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果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具有共同的参照背景,即他们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是相似的,那么沟通的效果就可能会比较好;反之,就可能产生误解。例如,某所学校有一个包括校长在内的老师都很难对付的“天王班”,校长和其他管理者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决定派经验丰富、“杀伤力”强的张老师担任该班班主任。可是当张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有如晴天霹雳,她当“特殊班”的班主任已经多年,好不容易当了“普通班”的班主任,正想趁此机会好好喘息一下。可以想象她当时有多气愤和失望。遗憾的是,尽管后来她服从了安排,但是校领导还是没有及时和她作进一步的沟通,因此她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由此可见,当人们面对某一信息时,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来选择、组织和理解这一信息的含义的,一旦理解不一致,沟通就会受阻。四是信息含糊或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不是不知所措,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以至于发生与信息发送者(教育管理者)原意可能大相径庭的后果。信息混乱则是指对同一事物有多种不同的信息。如令出多门,多个信息源发生的信息相互矛盾;朝令夕改,一会儿说这样,一会儿又说那样;言行不一,再三强调必须严格执行的制度,实际上却没有执行,或信息发送者自己首先就没有执行。所有这些,都会使信息的接受者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五是环境干扰。环境干扰是导致人际沟通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嘈杂的环境会使信息接受者难以全面、准确地接受信息发送者所发出的信息。环境的干扰往往造成信息在传递途中的损失和遗漏,甚至歪曲变形,从而造成错误的或不完整的信息传递。

三、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沟通的有效性是沟通所追求的最佳效果。为了促进校长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正确认识权力,树立领导权威。权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行动中,甚至是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为的人进行抵抗的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而权威则是“一个人在相信他或她施行影响的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上要求别人服从的可能性”。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的领导者,真正能干的领导者经常进行形象管理,以树立权威。教育管理者应该拥有形象管理这项重要的技能,他们需要投射出真诚、有胜任力、有技能和对人关怀的感觉。教师是一个重感情的群体,校长如果用法定的权力要求他们做事,他们会从内心里生出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其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是实行双向沟通,给教师以平等的话语权。在学校里,教师用管理者制定的共同信仰和期望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好的沟通能够使教师理解并接受管理者所赋予的期望,不好的沟通可能会使教师收到错误信息,歪曲或误读这种期望。而好与不好的关键就在于沟通的形式和内容是否一致,也即是说教师是否有平等的话语权。要想与教师保持很好的沟通状态,必须除去沟通的各种约束和控制,创造校长和教师之间进行平等讨论的可能,以使教师个人有表达的机会。

三是创设支持性的沟通氛围。校长与教师的沟通氛围就是指校长和教师在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方面所普遍存在的气氛和条件。沟通气氛在细微的言语和非语言互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杰克吉布(Jack R. Gibb)提出:某些个人行为会造成两种不同的团体氛围――防御性氛围和支持性氛围。当个人态度、观点或者微妙的行为被其他人看成是具有威胁性的、暗含着惩罚的尤其是针对他人的自尊时,沟通氛围就会是防御性的。那么,如何创设支持性的沟通氛围呢?(1)校长可以实行走动式管理,创造与教师沟通的机会。校长在进行走动管理时,须以真诚关怀的态度与教师进行沟通,避免让教师产生巡堂的监督印象。(2)实施等距离沟通。高质量的沟通应该建立在平等的根基之上,如果沟通者之间无法做到等距离,尤其是校长对教师不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期间所进行的沟通就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在沟通中校长要和教师保持同等的工作距离。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困难;措施

收稿日期:2011-11-01

作者简介:杨 飞(1991―),男,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186-03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人口激增、土地锐减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农村居民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外出打工已成为大部分农村居民谋生的重要手段,这种情况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经过长达10d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彪角镇的调研,笔者团队通过调查问卷,与学生和家长分别交流,走访当地政府以及爱心救助站等多种方式由点及面地对留守儿童及其生存环境做了详细的考察,透过一些现象、情景画面和谈话内容分析其内心世界,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作横向对比分析等方式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将其归纳整理,在认真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些颇具实际意义的可供参考意见。

2针对留守儿童本身的分析

通过抽取100名留守儿童,通过对其分发问卷以及访谈等方式发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2.1远离父母的情况及其负面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自己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超过94%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得到的情感关注极少,大部分家长也赞同或默认这一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发现,76%以上的留守儿童最大的愿望与家庭团聚有关,他们很期待增加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一年只能与父母见面一到两次,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图1)。

如图1所示,100个留守儿童中,19人认为离开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一起生活对自己学习影响很大(这里指负面影响),74人认为对自己学习有一定影响,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影响。通过沟通发现,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如很多留守儿童长期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对自己以及自己学习状况的关心,再加之自己一两次的考试失误,就会产生主观方面放弃读书的想法,这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很大。

图1与父母相聚时间过少对儿童的学习影响

2.2急需关注的内心世界

据调研数据显示,过8成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性格内向,并且67%以上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在父母离开前后性格发生了变化,有些孩子甚至产生了极端性的想法。这样的数据和实例让笔者有理由相信留守儿童极有可能会因父母的离家而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对他们学习的负面影响可以预见,也许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此类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1]。

通过与孩子们的多次近距离接触,发现孩子们并不愿意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发放问卷时,在班级询问到谁是留守儿童并请他们举手示意时,很少有同学举手,最后了解到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但不愿意向别人袒露,认为这样可能比别的孩子低一截矮半段,甚至可能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和鄙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内心的自卑和压力,这样的心理状况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发展,因而也必将对其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在后来的接触中发现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回避谈论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讯息,特别是男孩子对于这个问题所表现出的敏感程度更为强烈。

由图2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遇到学习方面的困难时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己解决问题,他们没有父母陪伴,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也只能是自己,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们内心的孤独,也反映着他们的骨子里强烈到近乎偏激的自尊心[2]。但是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困难是他们难以担当和承受的,而长期的积累既会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力不从心,亦会让他们陷入有问题就堆积、置之不理的惰性怪圈之中,不仅加重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也使得他们信心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图2留守儿童解决困难的方式图

当问及怕不怕与非父母监护人发生矛盾影响学习时,65%以上的留守儿童认为即便有困难也自己一定能克服绝不会影响学习等等。这些小细节都体现了留守儿童非同一般的自立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异常强烈的自尊心。

通过对孩子们在校学习情况的了解发现,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自我感知多为一般,包括一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也这样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带有明显的自卑感。认为会是什么原因时,回答说是因为自己本来就不行的孩子占到了84%之多[3]。这些客观数据极具代表性,显示出除去那几个极少数的乐天派之外,大多数留守儿童都会或多或少产生心理压力和负担,并带有明显的自卑倾向,这会对他们的学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分析

3.1物质与精神的极大反差

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在经济方面并不匮乏,甚至物质方面比非留守儿童还要殷实。但物质上的满足并没有使孩子感受到父母或者长辈所预期的那种幸福,反而滋生出诸如花钱大手大脚、浪费、过度奢侈、攀比等不正确的消费观,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并无益处反倒弊端百现。与此同时,物质的相对丰足与情感的缺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相当孤单的,由于精神情感得到的关注极少,很多情况下使得孩子内心的想法无处倾诉[4]。由此极易带来的后果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抵触或者对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淡漠,在课堂上专门搞恶作剧以惹怒老师,甚至极少数以更加恶劣的行为触犯校规来获得所谓的关注。

3.2两类孩子的外部压力差异

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可以还发现留守儿童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巨大压力。很多留守儿童监护人表示,一个农村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和评判标准就是通过高考来完成一个鲤鱼跳龙门式的命运转变。与此同时,他们认为孩子在努力之后必须要对家庭的付出有所回报,这就无形之中加大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其学习。再加之他们遇到任何学习问题都倾向于自己解决,缺少和家人的情感交流,从而会在影响学习的同时产生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3.3两类孩子的社会责任差异

通过访谈和观察及综合调研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感较非留守儿童弱,超过90%的留守儿童的愿望没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但75%以上的非留守儿童对社会公共利益很关心,访谈时也发现同样的问题。通过和孩子以及家长老师沟通得出如下分析结论:长期脱离父母的关爱和较少关注使他们逐渐失去关心和关注别人的想法和能力,认为我得到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更有甚者认为社会欠他们很多东西,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思考别人为什么要为自己做很多,当然也很大程度上缺乏感恩情怀。而且,他们与社会相关事宜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晰。缺乏交流和有效的排泄机制让他们显得更加任性和暴躁,有时也会倾向于拉帮结派,借助于群体归属感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并且社会责任感不强会带来很多后续问题使得他们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孩子学习。

4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调访

(1)经过抽样对14家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了走访,大部分监护人都是爷爷奶奶,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亲戚担当监护人的,他们之中,超过8成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好管”,很多监护人认为孩子不是自己的骨肉,平时管教过严会使得孩子反感,甚至引起其他方面的严重后果,对孩子的父母不好交代。还有爷爷奶奶一般对孩子很溺爱,使得部分孩子长期在溺爱中成长很难管理等等。这一系列原因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管很成问题。超过2/3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在学校学习成绩排名等一些情况了解很少。

(2)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其德育教育存在极大的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孩子成绩过的去,没有闯祸,在他们监护期间能够平平安安自己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交差了,这样的想法普遍存在于监护人之中。这样就会导致留守儿童本来应该从家庭教育得到的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极度匮乏,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前文所说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德育教育的缺乏势必会对孩子的心理成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肯定也会对其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多数留守儿童监护人觉得自己只管孩子吃好就行了,很少关心到孩子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讲心里话,久而久之他们之间的交流就出现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文所诉的留守儿童缺乏情感关注问题。这样的结果可以预想到对他们学习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11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

5总结及解决措施

(1)据了解,某地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机制已经开始实施,而“以儿童为本”“和家长”制是这种模式的一个亮点。该模式坚持以留守儿童为工作主体,尊重留守儿童成长规律,避免把留守儿童标签化、问题化、弱势化,培育和引导留守儿童成为自强儿童。而该模式的核心是家长,所谓家长是集中社会各界人士,一对一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担当家长,弥补留守儿童在情感交流、生活抚育、教育管护方面的缺位。这就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专业的帮助,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也能够得到及时了解与帮助。

(2)很多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并没有心理老师,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很大。学校是与孩子联系或者说是接触最多的事业单位,学校有义务也有能力解决好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留守儿童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

(3)调研发现,农村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所谓的沟通实际上是一种说教,而一些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沟通和教育方式他们很缺乏,有些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何谈实用。“家长其实应该多学习,不是总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讲话,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的真正需求。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逐渐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平台。”对于这样的观点应该通过大众传媒方式传达给家长们,以期对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问题有所裨益。

(4)关于在广大留守儿童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纠正现象远不如溯清源头来的彻底,结合儿童的成长特点、身心状况、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正确的价值观从早期便牢固地站领营地,并使之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信仰的优秀青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我们期待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对于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较好的影响,也期待会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妮,申健强,陈华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任远昌.空巢乡村的守望――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范文第4篇

(2013年9月23日)

一、妥善解决食堂从业人员待遇和食品配送费用等地方责任问题

各地要按与就餐学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100的比例足额配齐食堂从业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工资、社保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不得挤占学校公用经费和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各地要将因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而新增的食品配送等经费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确保每生每天3元钱的中央膳食补助资金全部“吃”进学生嘴里。

各地要严把食堂从业人员入口关,严格执行定期体检和持证上岗制度,体检合格方能上岗。每学期至少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业务技能和食品安全培训,每人每年接受培训累计不得少于20小时。学校每年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2次以上(含2次)考核评议和1次健康检查。体检不合格、有精神异常现象、有不良行为、服务态度评议连续两次为较差的,应予以辞退。

二、优先解决好699个国家试点县学校食堂建设问题,尽快实现学校食堂供餐

学校食堂供餐是目前最受学生欢迎、较为安全有效的供餐模式。各地要从学生利益出发,加快学校食堂建设,尽快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其他供餐模式。国家试点地区学校食堂建设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对中央资金的安排要严格落实“两个90%”的要求(中央补助资金用于国家试点地区的比例不低于90%,用于学生食堂建设的资金比例不低于90%)。要加强领导协调,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尽快开工建设。要实行“倒排工期”、进度月报和问责等制度,保证按时竣工交付使用。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试点地区学校原则上应由学校食堂供应正餐。

三、严格落实食品采购“四统一”等工作制度,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问题

一是大力推行大宗原材料“四统一”政府采购。各县要在政府统筹下,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对粮油等大宗原材料实行“四统一”政府采购,即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从源头和过程上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努力实现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食品的目标。

二是严格执行供餐“黑名单”制。各地要完善供餐、食品原材料供应企业(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准入门槛,落实供货商评议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议,评议不合格、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单位),要列入“黑名单”,坚决予以清退,禁止其再以任何形式参与学校供餐等相关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膳食委员会作用。各地要督促试点学校建立健全膳食委员会,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有效运转。确定供餐模式、供餐单位和配餐食谱,要征求膳食委员会意见;学校食堂日常管理、原材料采购、饭菜质量评议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要请膳食委员会参与,使之成为沟通学生、家长与学校管理层的桥梁。

四、严格落实实名制和公开公示制,有效防范资金安全问题

一是严格落实实名制信息管理。目前,实名制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上线投入使用。各地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和信息管理要求,对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坚决防止虚报、冒领营养改善补助资金行为。

二是坚持阳光操作。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各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定期公开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法规、政府采购、资金使用、工作进展等情况,相关信息每个学期至少公示一次。学校要通过学生、家长和公众方便获取信息的渠道,每学期公示受助学生名单、膳食委员会名单和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按月公示膳食补助收支和食堂财务管理情况,按周公示食堂饭菜价格、带量食谱和原材料采购情况。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范文第5篇

统计学教学 统计思维方式 创新

一、前言

随着统计学的作用不断凸显,统计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调整为理学类一级学科。理工农医以及社会学等大部分学科和专业中,纷纷开设了统计学课程;统计知识还被列入了中小学教学。无论是经济管理,还是企业与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定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金融等许多领域进行研究的重要实证方法。

二、统计学教学的创新

作为一门重要的方法论科学,如何实现统计学教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方面寻求有效途径。

1.教学理念。大多数统计学教学采取类似于数学的授课方式,如推导公式、讲解例题、布置习题等。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过多强调解题过程,往往不将统计学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学理念,因此,教学效果常常不遂人愿。

事实上,统计学从其成为一门科学的那一天起,就以客观现象数量的特征为研究对象,但也强调以现象的定性认识为基础。显然,如果对客观事物的基本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无论搜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如何正确,计算的方法如何先进等等,最后得到的结果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现象的本质,更不能达到本来的研究目的。对于抽象的数字, 可能出现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对于客观的现象,同一资料不可能出现两个以上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合理的。这正是统计学异于数学之处。因此统计学一贯提倡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相结合,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但不能置定性分析于不顾,甚至完全忽略不计。这成为统计学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色。

2.教学内容。我国现行统计学教材中,既有统计学的内容,也有数理统计的成分,将大部分统计实务知识舍弃,甚至完全删除。

那么“统计学教学到底应该包含什么”呢?统计学不是简单的数据搜集,是一门关于如何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教学应当围绕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这四大主要内容展开,并有所侧重,不能一味求全,否则得不偿失。因此,不能盲目采取“数理统计、统计学拼接”的办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筛选上要突出两者的不同,适度加以区分。

我们在教学中删除了与数理统计学重复的内容,并在相关章节补充统计实务的知识,即统计学原理、数理统计与统计实务的有机融合。这种做法不但突出了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补充的统计实务知识,清晰地说明数据的来源和本质内涵,那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更能“知其所以‘不然’”。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采取“契合统计学的特点+专业特色”的做法,突出统计实质,内容得当,因“专业”制宜。

3.教学方法。历来,统计学常以“课堂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强调公式推导、计算过程等。学生往往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公式的记忆、大量复杂的计算之中,无暇理解基本概念、方法及蕴藏其中的统计思想,由此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照本宣科、张冠李戴,数据处理能力、分析能力薄弱等等。应该如何避免、解决此类问题呢?

一方面,为了解惑释疑,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注意在知识点间的衔接上下功夫。比如,对于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知识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涉及。不乏少数的人,认为这些不过是三种独立的平均数形式,但确实如此吗?相同的数据若采用不同的平均数形式,计算结果可能大不相同。究竟哪种平均数的结果才是正确的呢?若其中之一是正确的,其余两种又错在何处呢?如何衔接知识点,一气呵成,将问题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又能不露痕迹地过渡到“平均指标使用中注意的问题”,实现动态生成?经过精心安排、布局、设计,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可以借助“平均化过程”的四个步骤,将三种平均数融为一体。这样,不仅巧妙地避免了某些常见的错误,而且在强调“四个步骤之二的合理性”时,又自然地引出了“平均指标使用中注意的问题”,合乎逻辑,自然过渡,合情合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统计思维习惯,教学效果极好。

另一方面,通过上机操作课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根据教学计划修改的具体要求,我们增加了excel软件(该软件应用较广泛且获取方便)的上机操作课,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趋势。根据这一新趋势,我们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水平,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板书+多媒体课件+excel软件+教室局域网+教学平台”的组合。作为传统的授课模式,板书虽然存在静止、不够生动等缺点,但其直观、简洁的特点却是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一定程度上,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克服板书的缺点,例如,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生动展示各种图形、图表和图像,还可播放有音效的相关案例、录像资料;通过教室局域网的屏幕演示功能向学生示范excel软件操作过程,进行即时演示,使教与学同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其知识接收的效率,从而改善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利用教学平台,教师可课程要求、上传课件、布置与批改作业、网上答疑等,为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教学平台上共享的课件、资源进行网络学习,按要求提交作业,交流反馈教学信息等。这种“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既可高效地拓展教学环境,实现科学教学,又提供了平台,为学生的课后学习、巩固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思想与实务,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统计学教学创新的突破口。要进行统计学教育创新,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独立获取知识。首先,应该以培养统计的思维方式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其次,要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做到结合专业特点,力求重点突出;再次,针对不同的讲授内容,教学设计要布局合理,自然流畅,力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最后,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也就是说,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推动统计学教学发展的最好方略和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