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利弊

传统文化的利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第1篇

心理测评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咨询起源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随着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心理测评体系传入中国,在我国的一些领域开始了应用,并蓬勃发展了起来。但是由于心理测评的基本理论框架、操作技术和方法是来源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因此,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和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我国学者汪凤炎曾指出:“中国近现代心理科学缺乏中国自有的文化根基,导致中国近现代心理科学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时,存在着将中国人当美国人、英国人或德国人研究的倾向,这就给中国心理学带来了很多弊端。”\[1\]不光是中国学者,这一点西方的学者加德纳?墨菲和约瑟夫?科瓦奇也认为:“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地理、经济、军事和科学的背景下研究才有意义。”\[2\]也就是说心理测评的技术手段只有和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正是基于此种理念,早在1980年,台湾学者杨国枢先生在其撰写的题为《心理研究的中国化: 层次与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概念。他认为: “在进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 中国心理学者如能鼓励自己在研究活动中加入中国式的想法与看法,中国的社会文化因素便可不知不觉融入自己的研究,这种有意识的努力,便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因此,心理测评的本土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其必然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社会文化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1.尚“和”心理根深蒂固

“和为贵”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交往最根本的原则,这种尚“和”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心理的形成。

“和”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有多方面的表现,从积极的影响角度讲:

其一,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延绵不衰,传承至今,这在世界其他文明地区是不多见的。其中崇尚“和”的理念就是重要的原因,“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家和万事兴”,无论从国家大的方面还是从家庭小的方面,中国人都强调“和”的理念。这种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相一致。

其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受尚“和”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十分重视处理好人际关系,邻里之间、同事之间注重营造和睦的氛围,即使发生冲突也往往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式。“和事佬担负着调节任务,必须充分考虑怎样使争吵双方都能保住‘面子’的解决方式已达成维持事例均衡。因此中国的官司往往是一场不分胜负的游戏。”\[3\]

“和”的观念在社会中有积极地影响,也有其消极的方面,这些消极的方面体现在:

其一,“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突出。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个人与群体的意见或行动出现不一致,往往会出现个人屈从于群体的情况。这种心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从众的心理也成为在群体中最主要的心态,以致于“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样的俗语在社会中广为流传。

其二,“厌讼耻争”的求和心态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对“和”状态的丧失是一种恐惧的心态,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家社会事务上还是个人家庭生活都有体现。如“将相不和,国有大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兄弟不和邻里欺”等等。这种心态在有些时候是“忍让”的表现,在有些时候则是妥协退让的表现。赵佳宾:论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心理测评本土化必然性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2.“面子”文化博大精深

“面子”是中国文化中很独特的一个概念,它对我们来说内涵丰富却又模糊不清,无形无状却又无处不在。林语堂认为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惠,在这三个女神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还受人尊重。\[4\]由此可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美国学者明恩溥所说“面子是理解有关中国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中国人的特性中还有许多‘暗锁’没有打开,那么面子是打开这些‘暗锁’的‘金钥匙’。”所以,理解了面子文化对理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为了有“面子”,人们会努力地在社会各个领域争取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资源、更广泛的交际面。因为爱“面子”,人们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装点门面,甚至是“打肿脸充胖子”,为的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为了避免丢“面子”,人和人之间会相互照顾、相互妥协,彼此给对方留“面子”,而不是损别人的“面子”,因为照顾对方“面子”就是考虑自己的“面子”。

在乎“面子”一方面使得中国人注重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同时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礼节,讲究社会秩序,处理事情会估计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面子”文化又会形成一些心理上的弊端,例如,虚荣心和攀比心强烈,在群体中为了照顾别人的“面子”不愿意指出别人的不足和错误等等。

3.“中庸”心态大行其道

被尊为儒家经典的《中庸》一书中这样写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要求做人要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不左不右,既要坚持正道,又不能太偏激。这种思想被儒家所提倡,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修身原则。其具体表现可以从《论语》中得见“惠而不费,劳而不愿,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对中庸心理的推崇使得中国人同西方人相比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而不偏激,避免过火的行为,从心理上对激进的行为产生一种否定和排斥的心态。

“中庸”心态对维持平和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地意义,使得中国人比西方人有更强的自我控制欲望的能力,在意志方面又有坚定性、顽强性;在为人处世上体现出重整体、顾大局、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人格方面形成稳重、踏实、忍耐、情绪稳定的状态。但同时“中庸”的心理也会导致一些人产生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习惯,压制了人的创造性。在对一些问题的价值判断上模棱两可,缺少西方人那种明确的立场,就像国学大师林语堂所说:“一个典型中国式论断是:“甲是正确的,而乙呢,也不差。”既赞扬了甲,又不会得罪乙。这种“中庸”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固然对个人的工作生活有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余秋雨先生对中国人的这种心态产生的影响有过这样的评价:“个体意义上的道德导致了(社会)整体意义上的不道德。”

综上,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尚“和”的心态、讲究“面子”的心理和“中庸”的处世方式只是中国独特传统文化中的几个方面,在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人格特质注定与西方人文环境下形成的个人心理素质是不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套用西方的测评模式和手段来对中国人的心理进行测评是不合适的,因此有必要实现心理测评的本土化发展。

二、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心理测评思想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完整的心理测评理论系统,但是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心理测评思想观念,这些理念是实现心理测评本土化的思想渊源。

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国的统治者选拔各级官吏,还是为了做到“因材施教”,还是为了做到“谨慎交友”,都有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内容,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有大量的文献记载。

例如,《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对人心理评价的观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认为,对人进行评价要察言观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态,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好隐瞒了,就能很好地了解这个人了。

《吕氏春秋?论人》中就提出用“八观六验”的方法来考评人的才能与品性。不光要察言观行还要设置情境考验。所谓八观是指“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拣择观其所不为。”所谓“六验”法是指“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与之相类似的心理测评思想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还有很多:汉代学者刘劭在其著作《人物志?八观》中也提出了“八观”法来对人进行鉴定。说:“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史记?魏世家》中记载了用“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的“五视”法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行的方法。《大戴礼记》的《文王官人》中记载有关察人、知人的“六征”:“一曰观城,二曰考志,三曰视中,四曰观色,五曰观隐,六曰揆德”。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关于心理测评的思想的,这些思想是从学者的教学活动、国家选拔人才以及管理国家事务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对今天的心理测评仍然有着借鉴意义。研究中国心理测评的美国学者Lester Sdorow在他的著作中写道:“The use of mental abilities can be traced as far as back as 2200B.C.,when the Chinese used them to identify talented individuals to serve as civil servants.”(心理测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的中国,因为那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选拔优秀的人才来充当“公职人员”。)所以,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测评思想就成为实现心理测评本土化的必然要求。

三、中西方心理测评相互融合的必然要求

西方近代的心理测评是基于两条研究线路发展起来的:一个是以达尔文、高尔顿以及卡特尔关于个体差异的测量为基础的,另一个以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韦伯、费西纳以及冯特的实验测评为基础的。而后者正是西方实验心理学产生的基础,因此,西方的心理测验有注重实验研究的传统。在心理测评的发展过程中,比奈所编制的智力测量量表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在此基础上,西方的心理学家编制了各种心理测评的量表,这也使得西方的测评有建立科学量表、形成标准化体系的特点。

由此可见,西方的心理测评强调精确性和定量分析而且成体系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心理测评中的定性分析是相区别的。西方心理学思想有重视科学主义的传统,再加上近现代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很多西方学者相信心理测评应该依靠精确观察和测量,即便是难以量化和精确化的信仰、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过分重视对行为的量化研究和对实验心理学的重视,使得西方学者本身也无法解释诸如意识等因素对心理的影响,促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在学术研究领域“东—西方心理学”正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有一个叫做“东—西方心理学”的词条: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东方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东方的思想包含有中国的儒学、道学、禅学,印度佛教和伊斯兰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及日本的神道与禅宗等。由此可见要促进心理测评的长远发展不光是要中西合璧,甚至还要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参考文献]

\[1\] 汪凤炎,郑 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福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35.

\[2\] 加德纳?墨菲,约瑟夫?科瓦奇.近代心理学导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19.

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艺术;艺术教育;传统文化

当前科技进步与知识发展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创新人才必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突出作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艺术表现是儿童本能冲动,艺术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艺术教育对儿童有特殊意义,能丰富情感与激发创造思维,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之一。

一、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和总体,也是进步与创造的源泉。积极的文化对人的创造力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温故知新,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所反映出人们只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没有注重到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才是最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利弊。

1.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积极影响。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开发儿童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为了儿童的感性与理性都得到升华。这是新时期全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创新的素质为任务,突破“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人和”即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天和”即自然的魅力之美,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美;尽善尽美、至善至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诗书礼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乐可以怡情;诗可以体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礼则表现天地人和,体现为人处世的美;书可以修心养性,来引导性格的形成。中国的传统绘画诠释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这些优良的文化可以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石。将其加入到儿童艺术教育中去可以使儿童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压制儿童的内心想法。

2.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根深蒂固。例如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从古代学子科考,到现代高考、国考,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官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延续。“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左右着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与发展,传统的文化偏重知识的储存量而忽略了创新创造能力,这些观念都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抑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知足常乐”观念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钳制最明显,“知足常乐”,就是不想创造创新,把人们从困扰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首先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与理念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儿童艺术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再次是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婚姻形态;婚姻习俗;婚姻利弊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38-01

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历史久远、疆域广袤、民族众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及受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婚姻文化蕴含丰富且特色鲜明。追寻历史的轨迹,中国古代的婚姻经历了五种基本的形态。并在一定的婚姻形态上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婚姻习俗和不同的婚姻观。

一、中国古代的几种婚姻形态

1.原始群婚:即整个原始游群的男女互为夫妻,是原始社会初期的婚姻家庭形式。《吕氏春秋》:“其民群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男女之别”。这种婚姻制度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

2.血族群婚:血族群婚是一种族内婚, 指包括同胞兄弟姐妹在内的同一辈分的人, 既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又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婚姻制度。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 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让人类认识到只有采取了族内婚的部落才能得以延续。这种婚姻制度盛行于新石器时代初期。

3.血族婚:这种婚姻形态主要是不同氏族的兄弟姐妹通婚,本氏族内的兄弟姐妹不能通婚。这种婚姻制是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形成的。

4.对偶婚:这种婚姻形式相对稳定, 一个男子可以有多个配偶, 但其中有一个是固定的, 主要的, 每个女子在多个配偶中也有一个是主要的, 固定的。多个配偶符合当时的道德传统, 在一段时期内相对固定, 但并不排除和其他人同居。对偶婚仅是一种过渡性婚姻状态, 这种婚姻形态虽然使夫妻有了共同的利害关系, 有利于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5.个体婚制:人类从古至今, 经历了原始群婚、 血族群婚、血族婚、 对偶婚和个体婚制。虽然各个民族、 各个国家的婚俗各有特点,但基本方面都离不开这几种种婚姻状态, 而且任何一种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特别是经济条件相联系的, 是以具体的历史形态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二、婚姻六礼

传统聘娶婚的成立,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必备条件,同时婚礼要完成六礼的仪式。所谓六礼,据《仪礼・士昏礼》载,它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仪节。一般认为,六礼创始于周而完善于汉,成为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模式,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曾远播到朝鲜等国,影响很大。

1.纳采。《仪礼・士昏礼》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意思是男家先派媒人去女家转达求亲之意,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后,男方致送求亲的礼物,表示已选择其女为婚配对象。行纳采礼何以用雁,说法不一,一说雁终生专一,以此象征婚姻的和谐牢固;一说雁是随阳的候鸟,以雁随阳表示妻随夫。

2.问名。《仪礼・士昏礼》说:“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问名是指男家请媒人询问女子的姓氏、名和生辰八字,以便同姓不婚,并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以测定婚姻吉凶。

3.纳吉。《仪礼・士昏礼》说:“纳吉,用雁,如纳采礼。”问名之后,男家取得女子的生辰八字,归卜于庙,如果获得吉兆,要请媒人把合婚佳音通知女家,此礼称为“纳吉”,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节。

4.纳征。《仪礼・士昏礼》说:“纳征,玄、束帛、俪皮,如纳吉礼。”纳吉之后,男家派媒人到女家致送聘礼,女家纳聘后,婚姻之事乃成。

5.请期。《仪礼・士昏礼》说:“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男家卜定吉日,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婚期,古人称为“请期”。吉日虽由男家依卦而定,但仪节上仍要先问于女家,以示尊重。

6.亲迎。娶妻之日,黄昏初临,新郎与宾客前往女家迎娶。将新娘迎回后,男家设宴共食。夫妻同食共饮,称为“同牢”;将瓠分为二瓢做成的饮器,称为“卺”;新婚夫妇各取一卺饮酒,称为“合卺”,后世又称“交杯”、“合欢杯”或“合瓢”。就寝时,新郎入室中亲手解下新娘束发的丝绳,称为“结发”。唐中叶以后,婚仪中的结发仪式改为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作为信物,称为“合髻”。翌日清晨,新妇沐浴梳妆后拜见公婆,并侍候公婆进食,表示孝顺。至此,婚礼基本结束。

三、古代婚姻利弊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两面性。古代的婚姻也是一样。一方面,古代的婚姻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但是也有很多的弊处。

1.大量弃妇的出现。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夫妻之间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只是义务性地结婚生子,而且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度到封建生活的一夫一妻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是要妇一夫,并没有要求夫一妇,因此男性过着多妻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弃妇的出现。此外,母权制度的颠覆,使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贱奴,成为男性欲的工具,生孩子的工具。女性的权利得不到维护,尊严得不到尊重。

2.青年婚姻的身不由己。由于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信条的制约,古代很多有情有义的青年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而是要接受父母兄弟的安排。他们的婚姻只是父母意志,而不是自己意志的体现。

3.对现实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婚姻有“六礼“的约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现代也有现代的形式风俗。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因此,古代一些婚姻风俗流传下来了。如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习俗,现在还有“天下无媒不成亲”的习俗。

以上所介绍的古代婚姻礼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与现代的文化差异。当然古代婚姻体制也是相当健全的,本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古代婚姻制度的利弊。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离婚率不断升高,这就让我们知道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现实,以婚后的生活为着眼点,绝不沉溺于眼前的热恋。对方的身体、品质、能力、职业、父母等,均要详细考察,一旦确认双方不能结婚,马上终止恋爱。以娶妻生子为目的的婚姻,培养了中国人对男女交往、家庭子女的责任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家庭幸福为己任,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英语教学;传统文化传承;价值

1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1.1大学教育的使命就是传承传统文化

大学存在的原因和价值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而大学的精神就构成了大学文化的关键和内核。大学并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它还能够帮助学生点燃理性思维的光芒,为他们长远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大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个人,历史,社会的相互关系。而现代大学利用传承传统文化的契机,能够帮助整个民族找到长远发展的根基,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扎实的基础。中国大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对世界文化的传承,它还包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是需要一定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语言则与文化关系密切。英语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教学,它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但是,现在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非常有限,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存在着教育上的缺失。

1.2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将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下,人们往往会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区别,一方面导致教育的情况,内容和方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还决定了个体在教育环境里的受教育程度。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出各个国家的特色。所以如果学生对语言本身所处的文化背景没有必要的了解,即使他们能够听懂语言使用者所说的每一个词,也很难理解每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现在国内高校的英语教材表现的文化基本上都是西方文化,有些教材更是以西方教育模式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但是中国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在国内接受着中国特色的教育,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而美国学者曾经说过,个体生活的历史最先需要适应的就是他出生地本身的生活情况——自出生之日起,他就会受到自己身边环境和设备的影响,而每一个成年人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所塑造出的产物。而成年人又将参与到其所生长的文化生活中,文化生活的习惯,信仰与不可能将直接构成个体的习惯,信仰和不可能。根据这样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学生即使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依旧很难将英语说得很流利与其成长的环境与文化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1.3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学所用的材料都来自于生活。教师在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点、学习目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想要对学习意义进行建构,对知识本身所涵盖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就需要学生真正到知识相关的现实世界中进行感受和体验,以直接经验进行学习,主动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换言之,知识不能仅仅来自于聆听,它需要时间。这是由于科学学习并不是没有基础的,它实际上是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建构。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大脑中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利用生活体验,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建构了一系列相对朴素的概念。这些概念各有不同,一起建构起了学生的学习系统。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和生活关系密切的语言环境和情景,使抽象的语言知识更加的贴近生活,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充分的空间。如果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严重的脱节,那么他们很难产生内心体验,学生也很难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表达的意义。因此,英语语言教学应该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有所保证。

2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方法

2.1建构符合中国学生实际需要的英语教材,在教材中突显传统文化

事实上,国内的高校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很少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站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层面,这样的材料选择时不够全面的。这主要是由于语言本身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传输纽带,它能够将抽象的文化表现出来。其中人们的语言表现方法会受到和语言关系密切的社会习惯,生活方法,行为方法,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应该主动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在国内高校英语教材中缺少相应的内容,这就会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西方的知识,它只与西方国家的社会有关。这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被逐渐淡化。所以,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符合中国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已经成为了现在高校英语教育的关键。高校的英文教材里应该加入和中国文化,习俗有关的知识。同时,教材设计者还可以将一部分中国优秀文章翻译成英文,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更好的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2.2发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英语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主动的进行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有意识地将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传统节日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背后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其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传统节日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事实上,一些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个环节,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传统节日在中国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教师为了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们介绍了很多西方节日,比如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的知识,而在介绍的过程中内容也不够全面。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将西方节日的利弊都讲解清楚,避免学生盲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选择,真正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这里所说的“合适”实际上是指为学生提供既能满足专业知识需要又能提高文化水平的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保证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3小结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沉淀和精化,它是中华民族时代延续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未来长远发展的力量基础。本文通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的分析,探讨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途径。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当英语教学遭遇中国传统文化——论英语教学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4):199.

[2]田国力,朱燕.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及教学补救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07.

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第5篇

>> 科举制度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借鉴 我国公务员制度对古代科举制度的继承与借鉴 试论古代科举制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借鉴意义 我国公务员制度对科举制的借鉴与发展 科举制度对当今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 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关系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借鉴作用 从科举制到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思考 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影响 试论我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试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之比较研究 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之比较与分析 浅析科举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影响 传统科举制对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启示 浅谈科举制度我国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 明代士人对科举制度影响探析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探讨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主办

[5] 李和中,钱道赓,《中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6] 石云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学苑出版社,2009年6月北京第三版。

[7] 公务员录用制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