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农业研究报告

现代农业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农业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农业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351-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I Guang-kao CHEN Shu-hui

(College of Economic,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were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要素和市场支持,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流失,现代农业发展困难

由于城市经济基础好、设施完善、教育条件优越,吸引着农业劳动人口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正逐步向留守老人“一元结构”转变。根据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家务农者分别仅占7.3%和3.8%[2]。农村有限劳动力资源的持续流失,青年劳动力弃农厌农,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2 城镇建设与农争地,耕地数量锐减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大,在利益的驱动及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城镇化的发展往往违规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使耕地锐减。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镇用地的增加与优质农业用地的减少,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缺乏保障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由于现代农业投资成本高、见效慢、风险高等原因,使得农业投入须谨慎,城镇建设占用大量农业发展资金。同时,在现行征地补偿机制下,农民所获得的土地征收补偿收益较低,土地出让金多被用于城镇建设,加剧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困难[3]。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被占用,使得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难以跟上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3 对策

3.1 加强引导,充实新型城镇化建设队伍

首先,政府应加强宏观就业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基层,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其次,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驾驭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后,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和农民从农业中挖掘创业项目,把现代经营理念融入农业发展过程,实现农业的高效益、高产出、高水平[4]。

3.2 科学规划,健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格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区划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界限,从而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并且鼓励城镇建设用地从荒山、荒地和贫瘠农业用地获取。同时,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财产确权颁证,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抵押、置换等交易制度,搭建城乡土地公共交易平台,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市场,为城镇化腾出建设用地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3.3 科学预算,建立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的发展,平稳增加农业投入,对农民实行种粮直补,并逐步提高补贴水平;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设施建设补贴力度等,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鼓励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琏,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时,应创造宽松的市场准入门槛,允许适度规模的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农业发展多元融资平台,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蓄水量”,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

4 参考文献

[1] 曾超,钱晓颖.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68-72.

[2] 张晨.90后新生农民工仅3.8%愿回家务农[EB/OL].(2014-03-02)[2014-09-15].农视网,http://ntv. cn/a/20140302/20359.shtml.

现代农业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为加快我市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现代农业建设,2007年,市政府将继续实施高效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现将申报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项目目标

根据中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粮食、油料、林果、花卉、畜牧、海洋与水产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突出高科技、高效益和生态型的特点,在全市选择10到12家基础条件较好的农业园区进行重点扶持,并以此来示范引导全市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和规模化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经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要实现以下目标:

1、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园区产出效益显著高于周边地区,种植业土地生产率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设施栽培亩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畜牧业园区、水产业园区利润率达到20%以上,产品出口率30%以上;园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高于周边地区从事同类行业农民50%以上。

2、科技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建成一处设施齐全、培训手段先进、运作较好的人才和技术培训中心,科技投入力度较大,科研和开发投入占园区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10%;技术管理水平较高,良种良法配套,新品种覆盖率达100%,在园区运营和管理中能充分发挥互连网的信息传播。

3、管理科学规范。有切实可行的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严格、规范的园区内部管理制度,人、才、物及园区的日常管理有章可循;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财务、审计、投资决策等各项经营制度详尽规范,实现企业化运营,实体化管理;技术管理制度健全,组培室、育苗室等建立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4、园区生产、生态条件明显改善。生产环境(水、气、土壤)及产品生产工艺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园区生产的农产品符合国家、省和我市地方性生产质量标准,配备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有与园区生产相关联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地批发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实行工厂化、机械化生产,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完善、合理开发土地与水资源,实现可持续。

二、申报条件

(一)园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总体规划可行,主导产业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综合效益显著。

(二)园区要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较强的科技投入力度。

    (三)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对周边地区要有较强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四)园区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地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园区管理机构),要制定规范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与管理制度,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行机制。

三、申报要求

(一)各市区农业(发、林)局、财政局根据本指南,组织、指导本地区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申报。每市区限报3处。申报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二)因本次申报要求上报时间较紧,为减轻基层申报工作压力,各市区须于6月18日前,先将拟提报项目名单及项目承担单位简况、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细化预算表格报送农委计划财务处及生产处,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项目由承担建设任务的实施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式六份经各市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主管部门及财政局初审,所在区市政府盖章确认后,分别报送青岛市农委计划财务处、青岛市财政局农财处各1份,报送青岛市农委生产处4份,于6月 22日前以正式文件联合上报青岛市农委和青岛市财政局,逾期不予受理。

(三)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建设程序及要求组织审核,确保园区建设程序的可靠性和组织实施的严密性。加强资金管理,对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要实行专项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保证专款专用。示范区要建立工程报帐制度按季度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报工程进度报告和资金使用报表。

通讯地址:青岛市香港中路11号

邮政编码:266071

现代农业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因为看到了村内资源在科普方面的巨大价值,以及周边地区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巨大需求,滕头村在1998年11月成立了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下文简称“滕头基地”)。多年来,滕头基地充分挖掘滕头村和周边地区的科普资源优势,利用科普展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拓展野营基地等设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其中,与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有关的科普活动,是滕头基地在传播科学方面最大的亮点。

科普资源的“自选超市”

拥有多项荣誉的滕头基地,并非一座展示各类科技知识的科普展馆,更不是深度介绍某一方面知识的展示场所。基地本身拥有大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科普场馆。2012年,基地还对展馆进行了扩建,在明清奉帮石窗馆、天文掺望台、科普探究实验室、滕头村文化展厅等现有展厅的基础上,投资兴建了人防展厅、禁毒展厅和科技馆,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内容。

不过,滕头基地能够提供的最具特色的科普服务,还是在滕头村。或者说,滕头基地更接近于一个科普资源信息的整合平台:滕头村拥有的环保、现代农业、国防教育等各种科普资源,以及滕头村周边的工业企业、医院等机构,再加上蕴含在全村文化中的“滕头精神”,都被滕头基地开发成科普资源,使来此参观的青少年可以各取所需。

正是因为滕头基地自身所掌握的科普资源多样化,它能够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年龄层次群体,提供“主题化设计、模块化操作、自主化实践”的科普服务。来到滕头基地参加活动的青少年,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可以从环保、现代农业、天文、人民防空、国防等不同主题之下的各项资源里,挑选自己喜爱的进行活动。由于大多数青少年都会在基地留宿,因此他们大多会选择几种不同主题的资源进行活动。由于每一个主题之下还有若干子活动,算下来滕头基地总共可以提供100多个科普项目,供青少年尽情选择。如此丰富的科普资源使滕头基地更像一座传播科学的“自选超市”。

环保调研独具魅力

资源种类格外丰富的滕头基地,在科普活动设计方面也别具一格。这里的绝大多数科普都以“走访实践”的形式进行。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活动中的自主程度也会有所变化。也就是说,越高年级的青少年,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的指导就越少,他们需要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调研的部分就越多。比如说,同样是环保方面的活动,初中生和小学生通常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水质或空气质量测量,或者沿着街道收集废电池、废碟片等容易污染环境的垃圾,再听取关于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等方面知识的讲座。但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或许就会自行设计一个环保方面的小课题,比如尝试绘制出滕头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路线图”。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高年级学生希望掌握更多自的心理特点。

具体来说,前来参加活动的高中生,通常会依兴趣以10人为单位组成小组,分头开展调研。比如,一组高中生想要调查滕头村使用新能源的情况,那么小组成员就需要先统计村内太阳能路灯和其他新能源装置的数量,了解这些装置在同类物品中所占的比例。用大约45个小时完成这项任务后,他们再拿出自己的数据,与相关技术人员探讨新能源的优势。在“调研”结束之后,他们要完成研究报告,并交给随行的指导老师,第二天由基地的科技教师进行点评。

亲近自然学到科学

滕头村闻名全球,很大程度上赖于它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当地现代农业的进步。持续多年的建设,使滕头村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农业设施,以及先进的农作方法。

在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活动中。青少年可以了解植物组培技术,以及奇花异果棚、蔬菜瓜果种子繁育基地等生产设施背后蕴含的高科技。

这些将生产劳动与科普相结合的活动项目,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结出的累累硕果,而且也会让他们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着更深层次的领域探索。

举例而言,当一批青少年来到滕头基地的时候,其中对农业感兴趣的青少年,就可以提前表示出自己的兴趣需求,并被编入农业兴趣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农业生产大棚“调研”,深入基层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滕头村内代表着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温室大棚,可以让青少年亲自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灌溉、除虫等养护过程。负责这些大棚运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则作为一项“活”的科普资源,以自身经验传播农业生产知识。

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滕头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了解植物组培技术,参观高科技下的产物奇花异果棚、蔬菜瓜果种子繁育基地、采果尝鲜,在快乐农庄里学习各种农活,编草鞋、推磨、踩水车、打年糕等;参观植物园、盆景园,了解各类植物性能特征、生长期等;在农艺师、园艺师指导下,学习无土栽培、植物无性繁殖技术,亲自动手给植物修剪、整枝、盆景造型、植物上盆等,让广大青少年广泛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滕头精神”融入科普 激励年轻一代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10余年来,科普教育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这座科普教育基地以普通学校不可能具备的独特资源,为周边地区的广大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群体,提供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绝佳平台。

而对于有幸来到滕头村,利用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开展活动的青少年来说,每一次参观之旅虽然短暂,却是对他们头脑的洗礼。亲眼所见的事实告诉他们,“农村”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破旧平房和纯粹的“靠天吃饭”。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介入,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面貌,而滕头村只是这一切的缩影。

更重要的是,在与滕头村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受到了“滕头精神”的感召。“一犁耕到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滕头精神”,与滕头村人关注环保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承给了年轻一代。

【基地简介】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是宁波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它是宁波市、奉化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的,集参观旅游、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于一体的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基地成立于1998年11月,坐落在“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内,总面积2km2,分为生态旅游区、教学综合楼、展馆以及拓展野营基地等模块。多年来,基地承接了奉化及宁波部分地区小学五年级、初二、高二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高一学生的军训工作,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结合实际设计了百余项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

现代农业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月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构筑“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这是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意见获批后,国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晋身国家级试验区,必将带动福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成为我国经济又一增长点。从区域范围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兴业证券研究所相关人士称,目前,已经有50多个中央部委所属企事业单位与福建省政府签署了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或会议纪要,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口岸通关、金融服务、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海西发展。

“海西概念”的崛起,对沪深股市是利好消息,福建板块相关上市公司已经应声而动。利好消息出炉当天,三木集团(000632)、福建水泥(600802)、中国武夷(000797)、漳州发展(000753)、福建高速(600033)等多只个股强势涨停。从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受益于“海西概念”,福建板块整体涨幅也居于前列。

中银国际研究报告认为,就目前的经济环境以及海峡西岸的区位特点和经济基础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海峡西岸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化的推进以及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疑将获得快速的提升。尤其是在和“两岸三通”联系紧密的交通运输网建设速度将大幅加快。

中银国际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有一些具体性的改革措施出台,最有可能率先推出的重大支援性政策可能是两岸金融业的互相开放,以及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从这一点来看,能够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三钢闽光(002110)、福建水泥、厦门港务(000905)、厦门空港(600897),以及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建发股份(600153)、厦门国贸(600755)等。

现代农业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主持人:刘艳鹏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让人们对未来中国充满向往。在未来,随着创意农业的快速发展,更多“六型”“七美”即生产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生态型,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美心的创意农业蔬菜艺术产品将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百姓享受创意生活。以审美体验和养生为主题的创意蔬菜艺术具有美化环境、养心养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所接受,成为推动创意农业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动力和载体,是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1 创意农业的内涵

创意农业是指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过程中,以及在农业节庆、农业科普、农业电子商务、农业总部经济、农业审美、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创新活动中进行生产创意、生活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品牌创意和景观创意,通过营造优美意境,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和农业产业倍增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1]。

创意农业学认为,创意农业是通过“四生”即生产、生态、生活、生命,“七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美心,以实现农业农村“三增”即增优、增名、增汇的目的。创意农业是以美学经济理论、总部经济理论、战略资本理论、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文化附加值为核心,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创新理论体系,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2]。

2 中国创意蔬菜艺术发展现状

在第14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蔬菜文艺景观展区展示了以生姜为素材的“一览江(姜)山”;用玉米、大豆和南瓜创建的“飞天”侍女及航天火箭;用彩椒打造的中国地图,果蔬插花,蔬菜动漫,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蔬菜艺术形象,每天游客达到10万余人。

当前,中国乡村体验经济已从传统的农家乐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品质俱佳、高端高值的创意农业转变;从分散经营向科普、观光、创意体验为一体的创意农业产业集群转变;从蔬菜单一的食品功能向科普、电子商务、养生、养美、旅游等多功能转变;从纯粹采摘向观光、文化、健身转变;从卖蔬菜向卖环境转变;从传统休闲农业向创意农业转变。

2.1 创意艺术已经成为蔬菜产业的重要内容

在体验经济时代,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是创意农业产业。创意农业蔬菜艺术使农业本身跳出了单纯追求温饱的目标,使蔬菜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但能促进乡村旅游和美学经济融合发展,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更有利于将蔬菜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本优势,促进蔬菜产业链构建和可持续发展。观乡村美景,品蔬菜美食创意,花田果树、农耕体验、乡间漫步、蔬菜写生,乡音乡情慢生活成为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新时尚。

成都市创意农业蔬菜旅游以养生养美、增收增美、生态环保、美景美心为特色,已成为都市人亲近自然的新方式。彭州市种都蔬菜主题公园占地200 hm2,数千种新优奇特的蔬菜品种、百余种科学先进的栽培模式和各类极具创意的园艺景观,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8 000 m2的蔬菜生态创意馆、5 000 m2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展现了创意农业的高科技水平。彭州举办的辣椒节、莴笋节、番茄节、魅力彭州摄影大赛、田园集体婚礼、彭州农业观光一日游等大型活动,特别是融观赏、娱乐、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合江镇冬草莓采摘之旅,彭镇八月有机葡萄采摘月等,都充分体现了“巴蜀特色、成都元素”,展示了创意农业蔬菜艺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成为双流唱响创意农业的一张王牌。青白江区福洪乡立足于国家3A景区客家杏花村蔬菜和水果资源,重点发展乡村蔬菜休闲度假、健康养身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和农艺创意产业,打造全国首个“国际农艺创意之乡”,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成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福洪特色的新农村发展道路。蒲江县从实际出发,“与蔬为友”,举办蔬菜艺术节、文化旅游节、乡村美食节等活动,从蔬菜创意会展到蔬菜创意旅游,从蔬菜创意产品到蔬菜创意旅游商品,把创意搬到田间地头,促进了蔬菜艺术和蔬菜旅游有机结合,蒲江已赢得四川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美名。

重庆南川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融入旅游观光元素,积极探索创意农业蔬菜艺术发展新路,把蔬菜资源转化为观光创意景区,展现出蔬菜创意的奇特魅力,投资20多亿元打造现代农业商务区、迎宾景区、现代科技农业创意区、现代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绿色农业示范区等8个功能区,建立5个智能温室,把4 km2的金龙村整体打造成一个创意农业景区,生产巨型南瓜、树型番茄、树型茄子、树型辣椒,充分赢得了市场认可。

在优美乡村与优化产业的共同推进下,创意农业蔬菜艺术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在“最美乡村”建设中,北京按照“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标准,把新观念、新时尚带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农民蔬菜生产逐步向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转变,挖掘当地文化创意与生态资源,打造集蔬菜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彰显北京乡村创意农业文化特色和韵味,将蔬菜体验经济发展与“最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从近4 000个行政村中评选出53个“北京最美乡村”,引领了乡村体验经济发展的时代方向。

2.2 蔬菜创意产业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发展蔬菜经济,积极培育蔬菜创意产业“生产、生态、观光、辐射带动、出口创汇、教育培训、总部经济”七大功能,发展养生养美的蔬菜体验产业,着力打造好吃、好看、好玩和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美心的创意农业蔬菜旅游体验产品,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重要渠道。

四川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发展,呈现蔬菜创意农业基地、蔬菜创意农业高端产业集群、蔬菜创意农家乐、蔬菜创意农业科技园区、蔬菜农耕文化主题园区等发展业态,成为蔬菜创意农业起步较早的城市。如今,四川的四季花海、蔬菜彩田艺术、灵芝盆栽等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蔬菜创意农产品倍受游客青睐。享有“国际花园城市”的成都市温江区,依托花木生态本底和川西林盘大田景观资源发展蔬菜园艺观光体验农业,拟用4~5年时间实现蔬菜园艺产值和农民收入“双倍增”。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南苑村把发展蔬菜创意生产与创意生活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建设北京国际汽车露营公园,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发展蔬菜开心农场、欧洲风情木屋、汽车露营公园,每年至少可为村里增加300万元收入。

2.3 蔬菜审美体验已成为建设靓丽新农村的风景线

在新的体验经济、旅游经济消费时代,乡土文化浓厚的创意农业生活方式让人们趋之若鹜。到乡村体验蔬菜艺术、田园农舍营造出的意境,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种新潮流。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培育生态养生长寿品牌,以长寿孝德文化为依托,创建“世界长寿养生之都”和“中华慈孝名城”,集中建设一批蔬菜养生新农村示范点,融入巴马长寿养生文化元素,打造蔬菜养生旅游名镇名村,发展候鸟式蔬菜体验农家乐,每年到巴马养生度假旅游的“候鸟人”达10万余人次。

浙江省玉环县龙溪乡的菜园动漫花谷把动漫元素渗透到了蔬菜生产中,与城市时尚文化相契合,吸引市民前来欣赏蔬菜艺术,带动了蔬菜经济发展和旅游的繁荣。农民通过旅游服务和农家乐经营,收入得到了提高,有了很强的自主意识,做创意农业的积极性很高,蔬菜审美层次也得到了提升,土地实现规模化开发,既可以观光,还能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对城乡文化平等交流、互动发展和寻找文化认同感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九寨沟可以住木屋,听鸟叫,品野菜,看民俗,赏歌舞,吃最新鲜的蔬菜,拍最心仪的美景,在农家乐打理花园庭院、种植花草,钓鱼、划船,学习制作手工、绘画、蔬菜烹饪、与小动物们做伴……置身丛林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享受着回归乡间生活的闲适。九寨沟县已有开业资格的农家乐、藏家乐总数为50余家,2012年接待各类游客人数超过了5万余人次,实现经济收益600多万元。九寨沟景区的藏家乐,住农家屋,品农家菜,体验别样农家风情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成都,构建城市、近郊、远郊农业的“三大圈层”成为蔬菜创意农业体验经济发展典范。城市农业圈层以改善生态、美化城市为主,发展“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农业圈层以农庄、基地等现代蔬菜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发展优质高效蔬菜产业、蔬菜观光创意农业;远郊农业圈层以生产、生态为重点,兼顾蔬菜创意生活功能。“三大圈层”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有机高效农业、高端种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特别是蔬菜艺术产业的崛起,解决了蔬菜种植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优化了蔬菜种植的产业结构,缓解农业用工荒,给成都大地蔬菜种植带来一场革命。郫县友爱镇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在一、三产业互融、互动的基础上,计划用2年时间,融入古蜀文化、蔬菜美食文化和农耕文化以及扬雄文化,品味扬雄书法、菜园捉鸡、体验私家精制豆瓣制作,建设以深度体验为主导的第3代农家乐——蔬菜艺术创意家庭农场,推出电子商务“宅配送”服务,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点对点”蔬菜配送,实现从“蔬菜工厂”向“蔬菜创意卖场”的转变,深度开发蔬菜创意农业旅游资源,重立蔬菜体验经济潮头。

浙江江山农民把稻田变成风景、创意变成财富。2011年用紫色、淡黄色、淡绿色等3种彩色稻和蔬菜种出了“江山江郎山”标志图案,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文化创意金奖;2012年夏季,江山农民在江郎山下用彩色稻描绘出3.3万m2江郎山图案,冬季用油菜、小麦、蔬菜种出江郎山图案,国内外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够观赏到稻田艺术风光,从种粮食到种蔬菜、种风景,从种田到卖时尚,江山彩稻旅游成为创意农业旅游的典范之一。

3 中国蔬菜创意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创意型人才稀缺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严重阻碍创意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创意产业缺乏高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创意型高端人才。

3.2 经费短缺

没有固定的资金渠道,经费短缺是制约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一些创意活动由于缺少稳定的经费来源,效果大打折扣。发展蔬菜创意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蔬菜经济和农业产业一样属微利行业,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普遍存在企业自身积累少、抵押物不足现象,贷款难是蔬菜创意经济发展难的主要瓶颈。

3.3 品牌知名度不高

蔬菜创意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发展和保护蔬菜品牌的政策和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3.4 基础设施落后

蔬菜产业园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接待设施水平低、条件差;乱搭乱建,“脏、乱、差”现象突出;庸俗化、商业化倾向严重,游客难以体验当地的自然之妙、生态之美。

3.5 蔬菜体验品种单一,创意不突出

目前,能够很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农业创意精品不多,如成都蔬菜创意农业旅游多为农家乐,在产品创意、包装创意、文化创意、园区创意、设计创意、营销创意等方面水平不高,同质化特别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

4 加快中国蔬菜创意农业发展的建议

4.1 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

4.1.1 实施中国蔬菜创意农业千县万亩示范工程

在全国选1 000个县,每个县划出万亩菜田作为中国蔬菜创意农业富民计划重点示范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蔬菜创意产品,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蔬菜创意农业向纵深发展[3]。

4.1.2 实施中国百万创意农民培训工程

以县为单位,主要培养扎根于农村,愿意利用创意技术和科技知识开发蔬菜资源、发展蔬菜创意农业生产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免费开展对农场经营者、种养大户蔬菜创意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农民讲师团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创意农业知识更新再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学习型、知识型、守法型、创业型、创意型的现代农民[3]。

4.1.3 实施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

建议由国台办牵头,联合民革中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商务部等单位和部门,制定并启动两岸蔬菜创意农业合作计划,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蔬菜合作试验区和台湾蔬菜创业园的建设,为台湾农民在大陆投资,发展蔬菜创意生产提供更好的环境。

4.2 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蔬菜创意农业旅游产业发展

4.2.1 充分发挥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作用

充分发挥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推动全国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创意农业发展论坛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名片。

4.2.2 积极推进蔬菜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

着眼于国内国际创意农业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创意农业、生物农业和蔬菜艺术发展。立足于现有农业优势特色,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关键环节,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重点抓好蔬菜制种育苗、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和蔬菜高端品牌打造。以“三品一标”为载体,积极培育农业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蔬菜创意农业高端产业集群。

4.2.3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求有效方法,突破制度瓶颈,有效解决龙头企业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大对蔬菜创意农业集团和蔬菜创意农业园区内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围绕蔬菜创意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积极开办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大力支持蔬菜创意农业园区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农田灌溉、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二是加大蔬菜创意农业园区内高标准设施园艺的信贷投入。尽可能满足园区内日光节能温棚、露地蔬菜基地、蔬菜制种和育苗、养殖示范区等设施农业,园区种养大户从事种、养殖所需籽种、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和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销售、加工农产品等合理资金需求。

4.2.4 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蔬菜创意人才支撑体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培养、引进和聘请蔬菜创意技术方面的高级人才。鼓励大专院校和有关组织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创意农业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蔬菜企业管理水平。设立“创意人才奖励资金”,对在培训和发展蔬菜创意农业方面取得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给予奖励。

4.2.5 深入推动蔬菜创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大幅提升创意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需求,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十二五”规划,落实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机构,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联盟在“产、学、研、管”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部门和行业协会在蔬菜创意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产学研各方的积极性,促其健康发展。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之间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注重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产学研合作单位的自主选择,不搞行政干预,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障。

4.3 着力推进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卖环境的历史性转变

4.3.1 积极开发蔬菜创意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蔬菜品牌农业

兴办各类专业市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升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拓展中心镇发展新空间。积极建设创意村镇、着力培育创意农民,以经营优美乡村为目标,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推进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培育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创意农业专业特色村和创意农业产业。注重财政引领,不断加大对优美乡村的考核和奖励力度,每年安排资金对优美乡村建设先进村镇实施以奖代补。

4.3.2 建设“中国优美乡村”

有规划地保留一批乡村推磨、踏水车、舂米,织布、采摘蔬菜等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技工艺,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体验项目。做活菜、果、田、塘、路、林、地七要素文章,抓点成线、串珠成链,把沿线的景点和优美的村落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造创意农业耕读文化、养生养美文化、乡土品牌文化、科普文化,实现从卖产品到卖环境的历史性转变。

4.3.3 发展蔬菜创意农业旅游,推进传统蔬菜产品转向创意商品、农业园区转向创意景区

帮助农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创意产业,实现从卖产品到卖风景,再到卖环境的历史性转变,开创一条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4.3.4 着力挖掘农业功能,建立三次产业紧密联系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农业与工业对接,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提高产业附加值。把农业自然和谐融入第三产业,开发蔬菜的生态调节、观光旅游、养生养美、文化传承等功能,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提高农业资源的附加值。

4.3.5 建立国家级蔬菜创意农业科技园区

由中国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全力打造第一个中国蔬菜创意农业园区,开发蔬菜创意农业总部产业集群、教育产业集群、蔬菜养生养美产业集群、农民油画创意产业集群、美食创意艺术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意产业示范区,推动乡村体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继刚.创意农业学[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

[2] 章继刚.中国创意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